第三章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沥青是最常用的公路面层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和适应性,而且具有一定的重量节约优点,因此在建设公路时,沥青面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沥青面层的使用性能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性能评价,针对公路面层的使用性能及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与分析,以便为施工管理及修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沥青面层的使用性能评价方法。

在这个方面,有两种体系,即基于数字化指标体系和非数字化指标体系,其中基于数字化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现场检测和计算,通过测量和数字评价,把路面及其使用性能进行精准地分级。

它可以通过测量来说明沥青路面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摩擦力、耐磨性和高度等。

而非数字化指标体系,其了解的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在实际中的起伏及经受的损耗情况,主要从实地观察,把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分为统一的级别,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评价路面的使用性能。

其次,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还要考虑到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特别是沥青面层的强度、耐久性以及抗性损伤等方面。

沥青路面的物理性能,主要考虑沥青膨胀收缩性、抗冻性、粘结性,以及沥青素的渗透性、可攻击性等;其化学性能考虑沥青的变形及软化温度,抗潮性等;其力学性能考虑沥青路面的粘接度、抗弯性、变形能力、抗拉裂强度等。

对以上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有助于了解和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此外,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时,还需要考虑其持久性和可维护性。

沥青路面的持久性,主要是考虑沥青路面的耐久性,以及沥青路面的抗腐蚀性、耐温性等。

而可维护性,则需要考虑沥青路面的可修复性、可应用性、可维护性及可操作性等。

这些性能的评价,将有助于确定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为下一步的施工管理和修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最后,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还要考虑经济因素。

有效的把握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是保障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并使公路工程达到质量和经济双重目标。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综合分析和决策。
04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的大小直接影响路面的磨损程度,交通量 越大,路面磨损越严重。
车辆类型
不同车辆对路面的作用不同,重型车辆对路面的 破坏作用更大。
荷载分布
荷载在路面上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路面的使用性 能,如集中荷载容易导致路面局部破损。
环境因素
温度变化
0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
路面破损状况
01
02
03
裂缝类破损
包括龟裂、块裂、纵裂和 横裂等,反映路面结构层 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变形类破损
如车辙、波浪拥包等,体 现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的变形能力。
松散类破损
如坑槽、松散等,表示路 面材料的粘结性能及抗剥 落能力。
路面平整度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平整度检测
利用平整度仪等设备测量 路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评估路面的平整程度。
抗滑性能检测
采用摩擦系数测定仪等设 备,测量路面的摩擦系数, 评估路面的抗滑性能。
实验室模拟法
材料性能测试
在实验室中对路面材料进行物理和化 学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耐磨性等。
结构性能模拟
加速加载试验
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交通荷载和环境 条件,对路面进行加速加载试验,以 预测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变化。
路面结构强度
弯沉值
表示在标准轴载作用下路面的总 垂直变形,反映路面结构层的整 体承载能力。
回弹模量
描述路面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 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体现 路面的刚度特性。
0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
现场检测法
破损状况检测
通过人工或自动化设备对 路面破损情况进行详细调 查,记录破损类型、程度 和位置。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解读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解读
路 面 管 理 和 管 理 系 统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对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就是对路面各种使用性能的评价, 它是公路管理部门了解路面实际情况的重要方法和参 数。 路段和路网实际使用状况分析; 路面使用状况发展趋势预测; 路面养护和修复方式的选择; 路网规划和养护修复资金分配。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优 良
a1 : 高速一级取0.65, 其他取0.58.
中 次 差
RQI
三米直尺,mm 主观判断
≥90
≤10 平稳
80≤,<90
>10, ≤12 轻微颠簸
70≤,<80
>12, ≤15 明显颠簸
60≤,<70
>15, ≤18 严重颠簸
<60
>18 非常颠簸
§ 3.2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结构性能评价——路面损坏状况评价及路面承载力 评价 路面功能评价——指路面行车舒适性评价和安全性 评价
§3.1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路面行驶质量影响因素: • 路面的不平整度; • 车辆的动态特征; • 乘车人对于颠簸的耐受能力。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路面使用质 量、施工质量及现有路面破坏 程度的重要指标。 影响到行车安全性、舒适性、 营运经济性和路面使用年限。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从路面管理和维护的角度看,对路面的评价应该具有:
• 客观性——评价应能反映路面的真实状况; • 有效性——评价指标能有效地反映路况、进行评 价和预测、对养护进行决策等分析过程的要求; • 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指有关评价指标数据的采 集和分析应可实现且快捷和经济。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SRI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内容及加铺层设计思路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内容及加铺层设计思路

影响 路面抗 滑性 能的 因素有路 面表面 特 以加铺 层底面 的径 向应 变作为控 制疲 劳开裂 性( 细构造和粗构造) 、路面潮 湿程 度和行车 速 的验算指标 。 . 度 。路面 应具 有的 最低抗 滑性 能 , 道路 状 2 2 水泥混凝土加铺 层设计 思路 视 水 泥 混 凝 土加 铺 层 可 采 用 结 合式 加 铺 况 、测 定方法和行车速 度条件 而定 。 层 、部 分结 合式加铺 层和分离 式加铺 层三种 形式 , 根据现有水 泥混 凝土面层的结构损坏状 2加铺层设计思路 况、 接缝 类型和布置、 加铺 层设计标 高和横披 2 1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思路 . 等条件选 用。 加 铺 层设计 的过 程可 分为三 个阶 段 。 应用弹性地基板理论 分析板内应力 , 采用 () 1收集路面状况和交通数据 ; 分析确定路 面损 坏的原 因和存在的问题 ; 同时弄清影响设 试算法 确定所需加铺层厚度 。 分 离式加 铺层能 相对于 旧面层 板 自由滑 计 方案选 择的各项约束 条件。 动 。应 力分析 时 , 可把加铺层后 的结 构看作是 ( ) 出解决上述 问题 的设计方案 。 2提 () 3 通过经济分析和其他考 虑, 选择最佳方 绕着 各 自的中和面 弯 曲的 双面层薄板 。假设 上下 两板的曲率相同 , 则双 层板 所承 受的总弯 案, 并进行 详细设计 。 ・ 矩 为上下两层板各 自承受的弯矩 的总 和 。 利用弹 性 层状体 系理论 分析路面 结构 的 结 合式 加 铺 层 同 旧面 层完 全 粘 结 成 整 应力和位移 , 参照各种新建路面的设计方法和 双 设计指标 , 定加铺层厚度。设计加铺层 的关 体 。荷 载作 用下 , 层板 绕着 一个 中和面 弯 确 由于上下两层的 E和 h不同 , 各层内力分 键问题是如何确切掌握就路面 的结构特性 , 提 曲 , 布图形不相 同。 出符合真实情况 的设计参数 。 按弯 曲刚度相等的原则 , 可以将双层板换 各路 段路面 结构 的层次 、厚 度和材料 组 得 s 成 , 由钻 孔资料取 得。通过试 验 , 可 利用 层状 算成单 层板 , 出当量弯 曲刚度 D 和中和轴 s s 可确定双层板的 当 体 系计算 路表弯沉值 , 比弯沉值 , 对 调整 各结 位置 h 。利用 当量刚度 D , 量弯矩 Ms 从而求 出旧面层和加铺 层底面相 , 构 层的模 量值。 旧面层底面 确定 了结构 和材料 的参数后 , 即可利用交 应的拉应力 。采用结合式加铺 层 , 因而 , 所需 厚度较分 通资料评 定现有路面结构的承 载能 力 ( 或剩余 的弯拉应 力低于分离式 , 离式加铺 层薄 。 寿 命) :

路面使用性能评定的方法与技术PPT课件-公路养护技术

路面使用性能评定的方法与技术PPT课件-公路养护技术
当三级、四级公路路面平整度采用3 m 直尺人工检测时, 3 m 直尺测量值
3. 路面车辙(RDI) 4. 路面抗滑性能(SRI) 5. 路面结构强度(PSSI)
一、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并评定
1.计算累计损坏 累计损坏即将同类型损坏相加。 如: 龟裂(轻) 的累计损坏=3 +2 =5; 龟裂(中) 的累计损坏=4。 同理, 可算出其他各类损坏的累计损坏, 见表2—3—5。
3. 评定 因该路段RQI =83.29, 查表2—0—1 可知该路段路面行驶 质量评价等级为良。
三、计算路面使用性能PQI 并评定
此路段是三级公路, 沥青路面, 查表 可知
因该路段PQI =84.17, 查表2—0—1 可知该路段路面使用性 能等级为良。
任务四 路基技术状况的评定
◆掌握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 的计算方法。 ◆能够对路基技术状况进行计算及评价。
张三与李四于2011 年3 月30 日对省道XXXK8 +000 到 K9 +000 上行方向进行了路况调查, 采集了路基损坏数据, 见表2—4—1。该路段路面宽度为15 m。请完成该表, 并对 该路段的路基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路基技术状况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 评价,公式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含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 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技术内容,其中, 路面结构强度(PSSI) 为 抽样检测指标, 单独计算与评定, 评定范围根据路面大、中修 养护需求和路基的地质条件等自行确定。
二、路面使用性能的计算
1. 路面损坏(PCI)
2. 路面行驶质量(RQI) 路面平整度用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评价
按实际情况填写表头, 见表2—4—3。
二、计算累计损坏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内容及加铺层设计思路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内容及加铺层设计思路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内容及加铺层设计思路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刘悦强摘要: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其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变,最终达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状态。

为使路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需进行路面养护。

关键词:行驶质量损坏状况承载能力抗滑性加铺层1.引言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其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变,最终达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状态。

路面的使用性能可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路面状况对行车要求的适应情况:(1)路面表面的行驶质量;(2)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3)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4)路面表面的抗滑性。

为使路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需进行路面养护。

养护措施并不会改变现有路面结构,本次着重讨论在旧面层上铺设加铺层的设计思路。

2.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2.1路面行驶质量路面的基本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快速、安全、舒适和经济的行驶表面。

路面行驶质量反映路面满足这一性能的能力。

路面行驶质量的好坏,同(1)路面表面的平整度特性;(2)车辆悬挂系统的振动特性;(3)人对振动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三方面因素有关。

从路面状况的角度看,影响路面行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路面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可定义为路面表面诱使行驶车辆出现振动的高程变化。

路面不平整所引起的车辆振动,会对行车速度、路面损坏和交通安全等多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因而,采用平整度作为度量路面行驶质量的一项性能指标2.2路面结构损坏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反映了路面结构在行车和自然因素作用下保持完整性或完好的程度。

路面结构损坏的发生和发展同路面养护和改建工作密切相关。

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须从三方面进行描述:(1)损坏类型;(2)损坏严重程度;(3)出现损坏的范围或密度。

综合这三方面,才能对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作出全面的估计。

2.3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路面结构承载能力,是指路面在达到预定的损坏状况之前还能承受的行车荷载作用次数,或者还能使用的年数。

路面养护ppt课件

路面养护ppt课件

27
精选
28
精选
29
精选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路面损坏可用传统的方法人工调查,也可以通过多功
能路况快速检测系统(CiCS)设备自动检测。采用自
动化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表
面损坏时,从效率和效益角度考虑,必须使用如路面
损坏识别系统(CiAS)等的机器自动识别技术。
另外,不同省市的装备条件及检测能力有很大差 异,全面、大规模的路面弯沉检测在同一个最不利季 节内实施也有一定的技术困难。
46
精选
路基状况评价(SCI)
路基技术状况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评价。
8
SCI w( i 100GD iSC)I i1
GDiSC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总扣分(Global
Deduction),
为了应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断出现的路面车辙 问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将路面车辙列为独 立的检测指标,路面车辙用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 评价。与此同时,在实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 面技术状况评定时,路面车辙损坏不再重复计算。
39
精选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车辙评价(RDI)
路面的使用性能,用路面表面损坏状况、路面修补状况、 道路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能、表面纹理深度 和路面结构强度等多项技术指标综合表述。一项指标很 难全面地描述路面的使用性能,但是从检评工作的效率、 效益和部分指标间的关联性考虑,没有必要检测与评价 所有可能的技术指标。
16
精选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路面损坏包括裂缝、坑槽、沉陷和松散等各种表面破 坏和损伤。路面表面各种类型的损坏通过其对路面使 用性能的影响程度加权累积计算换算损坏面积,换算 损坏面积与调查面积之比(路面破损率),可直接用 来衡量路面的损坏状态,也可通过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来评价路面表面的技术状况。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面抗滑性能
定义:路面抗滑性能是指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 与路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使车辆能够保持稳定行驶 的能力。
评价指标:摩擦系数、 横向力系数、纵向力系 数等。
影响因素:路面材料、 表面纹理、温度、湿度 等。
重要性:路面抗滑性能对 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影 响,是评价水泥路面使用 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仪器检测
路面平整度检测:使用平整度检测仪对路面进行检测,评价路面的平整度。 路面强度检测:通过压力试验机对路面进行抗压、抗折强度检测,评价路面的承载能力。 路面摩擦系数检测:使用摩擦系数测试仪检测路面的摩擦系数,评价路面的抗滑性能。 路面破损检测:通过观察和测量路面裂缝、坑槽等破损情况,评价路面的破损程度。
交通荷载与环境因素
交通荷载:车辆类型、车流量、轴载等对水泥路面性能的影响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对水泥路面性能的影响 气候条件:风速、冻融等对水泥路面性能的影响 地理条件:地形、地貌、地质等对水泥路面性能的影响
水泥路面养护与 改善措施
预防性养护措施
定期检查:对水泥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汇报人:XX
目录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 价指标
01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 价方法
02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影 响因素
03
水泥路面养护与改善 措施
04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 价案例分析
05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 价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06
水泥路面使用性 能评价指标
路面平整度
定义:路面平整度是指路面表面在一定行驶速度下,车辆颠簸振动的程度。 评价指标: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和标准偏差(S)。 测量方法:使用颠簸累积仪进行测量。 影响因素:施工工艺、材料质量、交通量、气候条件等。

解析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

解析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

解析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一、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路面使用性能是指路面具有的一种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能力和属性,是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主要项目,是了解当前公路的质量及运营状况的指标,是公路养护维修的事实依据。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有路而结构性能和路面功能性能,路面结构性能是衡量路面结构完整性的指标,它包括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面功能性能一般是指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满足行车性能的性质。

公路路面处于交通运输车辆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下,路面会出现各种损坏,导致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降低。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需对路面的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对路面使用性能作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应用合理有效的养护手段使路面的使用性能维持在一个较好的阶段。

但是农村公路设计等级低,路面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又由于农村公路自身特点,不能够直接套用现行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评价方法,为此有必要研发一套符合农村公路实际情况的路面评价方法,定期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做出评价,为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养护资金,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指数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依据《水泥路面养护规范》,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来进行评价,但是对于现行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水泥混凝凝土路面是按照公路等级的不同采用路面损坏状况、路而行驶质量、抗滑安全性能等三项评定指标来评定的,且按照规定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求得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值。

单一性指标优点在于诊断原委,制定对策的针对性较强;缺点是分类过细,对数据采集精度要求高,不便于相互比较,不能直观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总体状况。

综合性指标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总体状况,且便于比较指标影响大小;缺点是不能确切反映使用性能局部的具体测值,不便于诊断原委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2.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沥青路而使用性能按照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要求,采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对公路路线的综合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沥青路面是通常在城市道路上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它以沥青混合物或乳化沥青(经过熔融、搅拌、分散而成)为基础,加上砂、粉末矿物质和其他填料混合而成。

沥青路面因其易安装、保养、具有良好抗冲击性和耐久性,被广泛用于建设汽车道路,沿河湖水域以及通往游览地的小路等。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是根据其特定重要性能指标,准确反映其抗压强度,抗滑性能,耐久性等,来衡量沥青路面日益增长使用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包括用于评估抗压强度和抗滑性能的定常拉伸和循环拉伸(CSR),以及衡量耐久性的混合物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以及混合料对交通力学的影响。

抗压强度与抗滑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滑性能是衡量沥青路面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定常拉伸试验和循环拉伸试验来确定抗压强度和抗滑性能。

定常拉伸试验通过测量抗压强度来确定,循环拉伸试验可以测量抗滑性能,因此,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非常重要。

耐久性耐久性是指沥青路面能够在外界环境因素及交通荷载条件下长期受力而不受影响、保持其使用功能的能力。

可以通过混合料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测试以及混合料对交通力学的影响来衡量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对于混合料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的测试,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给混合料施加外力,以评估混合料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用来衡量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混合料对交通力学的影响交通力学是指沥青路面抵抗车辆行驶通过时所受到的应力,如果考虑到车辆的不同类型、重量、速度和负荷,可以测量沥青路面对交通力学的应力性能以及动态行为,从而评估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可以通过定常拉伸和循环拉伸来评估抗压强度和抗滑性能,通过混合料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测试以及混合料对交通力学的影响来衡量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只有有效地评估沥青路面性能,才能确保沥青路面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路面性能评价与改善技术研究

路面性能评价与改善技术研究

路面性能评价与改善技术研究随着交通发展的不断壮大,道路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

同时,在道路建设中,路面的性能评价和改善也成为了当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性能,而且可以降低行车事故的发生率,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路面性能评价与改善技术的研究。

一、路面性能的评价路面的性能评价是掌握道路状况和保证道路安全性的重要技术。

一般来说,路面的性能评价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路面质量评价和路面服务功能评价。

1、路面质量评价路面质量评价是指对路面材料、路面结构构造工程的质量程度进行评价。

它包括了路面的平顺度、纵向、横向坡度、路面材料的耐久性、抗裂性、防水性和抗滑性等方面,具有直观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路面质量评价使用了一系列测试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人工进行检查。

如无损检测方法和一些机械测试方法等。

同时,还有最近流行的光学和电子检测技术,它们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通过卫星图像的分析,路面的质量也可以被评价。

2、路面服务功能评价路面服务功能评价是对路面中的各种功能进行评价。

它包括了通行能力、舒适性、安全性和功能实用性等。

路面服务功能评价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路面评价方法,它通过提供更加详细、细致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政府机构和工程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路面性能的改善技术路面性能的改善技术扮演了道路建设和安全事故预防的关键角色。

这里列举了一些最常用的路面性能改善技术:1、路面材料的改善路面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路面的质量。

传统路面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和沥青混凝土等。

近年来,新型材料如减振纤维增强路面、聚合物路面和再生混凝土路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路面结构的改善路面结构的改善包括层厚、路面结构设计、孔隙率和强度等方面的改善。

例如,在减少震动和踏感的方面,增大路面结构的孔隙率可以有效地改善路面的舒适性。

3、加强路面维护管理及时的路面维护管理可以建立可持续的路面质量保障体系。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第 10 页 共 35 页
第二节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选择一个损坏状况的度量指标,以百分制或十分制计量。对 不同的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范围规定不同的扣分值,按路 段的损坏状况累计其扣分值后,以剩余的数值表征路面的完 好程度,评价路面的好坏
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来定义路面损坏状况的综合评价 应用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如何选定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分级,
一、结构承载能力评价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同路面损坏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内 在联系
一般而言:
承载能力足够的路面,出现的裂缝和变形类损坏很少; 而承载能力不足的路面,则常伴随严重的开裂和变形
可建立回归关系(北京)
与上页表3-3结合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6月25日3时23分
第 23 页 共 35 页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
PSS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SSI—路面容许弯沉与实测代表弯沉之比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6月25日3时23分
第 24 页 共 35 页
二、抗滑能力评价
路面抗滑能力最低值(英国TRRL)(JJ)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6月25日3时23分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6月25日3时23分
第 3 页 共 35 页
一、主观评分
评分表设计和评分人员培训
行驶质量: 优、良、中、差、很差 5分或10分制评分
评分表:
培训: 理解和掌握评分尺度 纠正易出现的偏向
评分:
按背景分组 最好进行两个循环
(重现性?)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6月25日3时23分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综述文章编号:1009-9441(2011)05-0006-02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①□□张丽娟(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1418)摘要: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通过路面检测数据对路面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概述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U416.223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路面的使用与养护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在路面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路面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根据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结果,管理部门可以了解道路的现状、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行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路面养护维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

1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方法1.1回归模型法路面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研究初期通常是依靠专家评分,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建立客观与主观、因与果的联系,实现对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

世界上第一个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PSI模型便属于此类。

PSI评价模型将路面检测基础数据与专家评分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在专家调查评分的基础上,建立PSI与路面状况的关系。

这种评价方法是将评分人员按不同的背景分组,分别乘坐选定的车辆,以选定的速度行驶在选定的路段上进行体验,评出分值,得到每个试验段的个人评分值IPSR,进而得出该路段的专家总体评价值PSR;同时道路检测人员对路面进行检测,得到路面状况的数据资料;最后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这些路面路况指标与各路段PSR值之间的关系,得出路面服务能力指数PSI。

除此之外,加拿大的路面质量指数PQI与舒适性指数RCI、日本的路面养护指数MCI与路面处治指数PRI以及我国使用的PQI、PCI、RQI都属于此类。

1.2系统分析法该方法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代表。

路面性能评价摸索总结

路面性能评价摸索总结

路面性能评价摸索总结第一篇:路面性能评价摸索总结对路面的基本要求:安全,畅通,舒适路面应具有的功能:平整,承载力,抗滑耐,久抗,车辙,外观路面使用性能:路面应具有功能方面的质量要求功能性使用性能:路面平整度、车辙等结构性使用性能:路面的破损状况,结构承载能力,剩余寿命安全性:抗滑、车辙(水漂)外观:反光、能见度环境:噪声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a:凹型曲线(先快后慢),初早期性能下降快,后期变慢,我国普遍。

曲线b:凸型曲线(先慢后快),能反映出路面结构同其功能性能之间的关系。

国外普遍。

曲线c:反S曲线,初期性能下降慢,中期下降速度变快,后期变又趋于缓慢。

可以看作前两种的结合。

曲线d:早期损坏块,后趋于平稳,到达一定程度后加速。

路面养护工作的任务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与畅通。

(2)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3)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

(4)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周期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路基包括路肩、边坡、路基排水系统及路缘石、挡墙等部分路基典型病害及其原因分析路肩及边沟不洁路肩、边沟不洁指路肩及边沟部位有杂物、油渍、垃圾或堆积物等。

2.路肩损,坏原因:排水不畅、雨水冲刷、施工或材料不良。

3.边坡坍塌,原因:边坡设计坡度过大、切坡过多、岩石风化、洪水冲刷以及春融等。

4.路基构造物损坏原因:路基本身不稳定或构造物施工不良。

5.水毁冲沟,主要原因:路基压实不够、工程地质不良、路基填料土质差、路基排水不畅或缺乏防护。

6.路缘石损坏7.排水系统淤塞原因:沟内杂草未能及时清除,或有垃圾、碎砾石、土等堆积。

8.路基沉降原因:路基施工时压实不足、填筑方案不合理、路基承载力不足。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3.6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
PQI wPCI PCI wRQI RQI wRDI RDI wSRI SRI w : 单项指标权重系数 .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PQI 优 ≥90 良 80≤,<90 中 70≤,<80 次 60≤,<70 差 <60
路 面 管 理 和 管 理 系 统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对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就是对路面各种使用性能的评价, 它是公路管理部门了解路面实际情况的重要方法和参 数。 路段和路网实际使用状况分析; 路面使用状况发展趋势预测; 路面养护和修复方式的选择; 路网规划和养护修复资金分配。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PCI 优 ≥90 良 80≤,<90 中 70≤,<80 次 60≤,<70 差 <60
DR 100
w A
i 1 i
i0
i
§ 3.3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的目的是确定路面的剩余寿 命,即路面在达到预定损坏状况之前还能使用的时 间或还能承受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并由此判断路 面结构的完好程度及损坏的发展速度。
§ 3.4 路面抗滑能力评价
路面抗滑能力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路表特征之一, 路表构造情况(包括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路面 潮湿情况和行车速度是影响路面抗滑能力的主要因 素。 各种等级的道路均应具有与其相应的最低抗滑能力, 该最低抗滑能力与道路状况、抗滑能力的测定方法 及行车速度有关。
§ 3.4 路面抗滑能力评价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从路面管理和维护的角度看,对路面的评价应该具有: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一般养护措施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一般养护措施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一般养护措施一、路面技术状况的评价指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路面管理系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路面特点,建立了一系列路面评价模型。

我国早期建立的路面评价模型深受美国PSI的影响,经过后续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了完善的路面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各评价指标如图8.1所示,各评价指标的值域均为0~100。

图8.1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一)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含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5项技术内容。

其中,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评定指标,单独计算与评定,评定范围根据路面大中修养护需求、路基的地质条件等自行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含路面损坏、平整度和抗滑性能三项技术内容。

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按式(8.8)计算:式中w——PC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8.5取值;PCI——RQ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8.5取值;wRQI——RD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8.5取值;wRDIw——SR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8.5取值。

SRI表8.5 PQI分项指标权重续表(二)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损坏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价,PCI按式(8.9)和式(8.10)计算:式中DR——路面破损率(Pavement Distress Ratio),为各种损坏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与路面调查面积之百分比,%;——第i类路面损坏的面积,m2;AiA——调查的路面面积,调查长度与有效路面宽度之积,m2;w——第i类路面损坏的权重;i——沥青路面采用15.00,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10.66,砂石路面采用α10.10;α——沥青路面采用0.412,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0.461,砂石路面采用i0.487;i——考虑损坏程度(轻、中、重)的第i项路面损坏类型;i——包含损坏程度(轻、中、重)的损坏类型总数,沥青路面取21,水泥混0凝土路面取20,砂石路面取6。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论述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论述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29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论述◎杨柳摘要: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全新时期,公路路面使用评价正是为了适应大规模、高效、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综合公路评价方式,使公路管理决策更加客观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本文通过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功能性能,结构性能,结构承载力,安全性等评价指标进行介绍,同时对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情况、抗滑动性等采集方法介绍,最终得出路面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行驶质量评价、路面损坏状况评价、结构承载能力评价、抗滑能力评价等。

为公路路面养护人员提供建议及参考。

关键词:路面使用性能;结构承载力;抗滑性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

随着国家公路网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干线公路的里程数明显增加,这些公路中,半刚性基层路面占的比例最大。

公路路面以其良好的性能以及行车舒适性成为了我国当前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占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的80%以上。

路面是道路的主体工程结构。

然而,随着建设年限及应用的增加,公路路面使用情况变得愈来愈差。

公路路面半刚性基层透水性差容易产生路面唧浆等关联性损坏;公路路面材料收缩开裂引起面层反射裂缝出现;公路路面基层与面层的结合薄弱造成流动性车辙;公路路面维修养护的性价比低等。

如何避免由于公路路面半刚性材料收缩开裂引起路面反射裂缝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是研究的热点。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系统可以地对路面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价。

路面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车辆,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利益的驾驶舒适性和运营费用。

路面规范类型划分为五类:测量和计算位置的设备、几何结构、安全性、可用性和结构性能。

本文通过对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情况、抗滑动性等采集方法介绍,得出路面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路面行驶状态、路面破损情况、基层-面层复合结构荷载状态、抗滑动能力指标等。

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评价与改进

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评价与改进

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评价与改进一、引言混凝土路面是现代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

由于其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混凝土路面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场跑道等场所。

然而,长期使用后,混凝土路面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车辆荷载、温度变化、水分渗透等,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裂缝、剥落等病害。

因此,对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评价1. 路面平整度评价路面平整度是衡量路面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包括直线度评价、横向坡度评价和纵向坡度评价。

其中,直线度评价指标包括纵向均方根偏差(IRI)、均方根偏差(RMS)和平均落差(MD)。

横向坡度评价指标包括横向均方根偏差(ITI)和横向均方根偏差(RMT)。

纵向坡度评价指标包括坡度标准差(PSD)和坡度偏差(PDI)。

2. 路面强度评价路面强度是衡量路面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路面强度评价方法包括动态荷载试验、静载试验和非破坏性检测。

其中,动态荷载试验是一种全面的路面强度评价方法,可以测量路面的动态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

静载试验主要用于路面厚度的检测和计算,可以通过测量荷载下的路面变形来计算路面的弹性模量和压缩模量。

非破坏性检测主要包括声波检测、雷达检测和电磁波检测等方法,可以在不破坏路面的情况下测量路面的强度和厚度等参数。

3. 路面病害评价路面病害是指路面上出现的各种损伤和缺陷,如裂缝、鼓包、龟裂等。

常用的路面病害评价方法包括视觉检测、钻孔取芯和红外线热像法。

其中,视觉检测是最常用的路面病害评价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路面表面的裂缝、鼓包等病害来判断路面的状况。

钻孔取芯可以获取路面的结构和组成材料,从而判断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红外线热像法可以检测路面表面的温度分布,从而判断路面的病害类型和程度。

三、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改进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与混凝土配合比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路面养护和改建对策的 拟定和选择方法
了解较新的数学方法在路面 使用性能评价和养护对策选 择中的应用。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 页 共 35 页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依据所采集到的路面状况数据,对路面性能满足使用要 求的程度作出判断
鉴别办法:比较各评分值下个人评分值的方差以及本小组评分值的 方差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6 页 共 35 页
二、数据分析
数据检验
是否有些评分者的评分一直偏高或偏低 ? 评分结果的内部稳定性 (重现性)
两个循环 回归分析
外部稳定性
评分人员的组成是否可以代表所有用户 可重组评分小组,对比两个评分结果
在该地区乘客群中的比例确定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8 页 共 35 页
二、数据分析
评价模型的建立
回归分析
线性模型(北京沥青路面)
RQI 6.757 0.461IRI
非线性模型(广东省砂石路面)
RQI 5.0e0.0573IRI
(RQI为5分制)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7 页 共 35 页
二、数据分析
评分结果整理
每个评分小组
累计百分比法或数理统计法,确定累计百分比率为50%时的 评分值
按正态分布假设确定该分布的均值,作为该小组的评分值
整个评分组的评分值
按各小组评分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 各小组的权数,可由组织者凭经验决定,又可参考各类人员
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主观评价 同客观量测结果间的相关关 系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3 页 共 35 页
一、主观评分
组织有代表性的 评分人员组成的 评分小组,乘坐 车辆在选择路段 上按各自的感觉 和评价,对各路 段的行驶质量进 行评分
评分小组
代表性 人数
路段和车辆选择
路面管理系统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道路二室 巨锁基
Tel:13054170202 E-mail:jusuoji@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掌握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损 坏状况评价、结构承载能力 和抗滑能力评价的方法
理解如何根据各单项性能评 价结果进行路面使用性能的 综合评价
第 11 页 共 35 页
第二节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选择一个损坏状况的度量指标,以百分制或十分制计量。对 不同的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范围规定不同的扣分值,按路 段的损坏状况累计其扣分值后,以剩余的数值表征路面的完 好程度,评价路面的好坏
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来定义路面损坏状况的综合评价 应用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如何选定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分级,
试评分,统一评分标准的掌 握尺度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3 页 共 35 页
评分结果整理
确定不同损坏类型、严重程 度和范围的扣分值
扣分曲线或单项扣分表(下页)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4 页 共 35 页
评分结果整理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9 页 共 35 页
三、行驶质量标准
行驶质量标准的确定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0 页 共 35 页
三、行驶质量标准
在行驶质量的评分过程中,也可同时对评分者进行有关养护 和改建对策选择的意见调查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5 页 共 35 页
评分结果整理
多种损坏的修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分组对多种损坏路段的评分结果(以扣分值表示)和按单项扣 分值累加得到的总扣分值之间建立经验关系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6 页 共 35 页
评分结果整理
多种损坏的修正(1/2)
分层加权累加得到总扣分值,也即先对每一种损坏类型加权累加不 同严重程度的扣分值,而后再加权累加不同损坏类型的扣分值,由 此得到总扣分值 关键:确定权数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7 页 共 35 页
评分结果整理
多种损坏的修正(2/2)
利用评分组对多种损坏路段的评分结果和各项单项扣分值,经过多 次试算和调整,可以得到权函数曲线
利用这一判断,可以了解路网的服务水平,判别路网内 需要采取养护和改建措施的路段,为之选择相应的养护 和改建对策,并作为项目优先排序的一项依据
综合评价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2 页 共 35 页
第一节 行驶质量评价
乘客对路面行驶质量的评价 带有主观性
平整度:客观量测 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如何确定不同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范围的扣分值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12 页 共 35 页
主观评分
评分组成员宜由道路部门的 管理、设计、施工和养护人 员担任,特别是有经验的路 面养护工程师。人员组成以 8~15人为宜
评分路段应选择一部分为仅 具有单一损坏类型的路段, 一部分为具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损坏类型的路段;同时, 还要考虑它们分别具有不同 的损坏严重程度和范围
评分表:
培训: 理解和掌握评分尺度 纠正易出现的偏向
评分:
按背景分组 最好进行两个循环
(重现性?)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5 页 共 35 页
二、数据分析
数据检验
评分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可比性 评分者结果不能拉开档次
原因:对整个路网内各路段平整度的分布状况了解不够,或者对评 分制的尺度掌握得不好,或者对车辆颠簸的敏感性较差
路段 不同的平整程度 路段总数不少于55,最好 在90段以上 每一段长度500~1000m
车辆 振动特性代表大多数车辆 行驶速度同多数车辆相同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
2020年8月2日4时28分
第 4 页 共 35 页
一、主观评分
评分表设计和评分人员培训
行驶质量: 优、良、中、差、很差 5分或10分制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