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的文化蕴含及其功能 刘凤枝
校训的文化蕴含及其功能--刘凤枝
校训的文化蕴含及其作用摘要: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代表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办学历史的积淀。
校训发展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一所老牌学校的校训,规范着师生的行为,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一、校训的内涵校训乃一校之魂。
不同的汉语词典对校训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万变不离其宗。
《说文解字》对“训”的解释为“训,说教也”。
《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校训则被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显然,从始至终,校训都是其所属学校为实现说教训育的目的,以精粹的语言凝练办学方针、教育理念的箴言警句。
这就是说,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学校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髓与灵魂。
二、我校的校训及办学理念我校创建于1959年,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
从第一任校长魏俊山到现在的校长,共经历了11任校长。
在这所老校曾涌现出以武长城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校长,以唐玉兰、高银兰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名教师,以薛丽、秦亮为代表的优秀学生,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90年代,由任职年限最长的老校长武长城,在广泛走访历任校长、听取老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最终确定将“严谨文明,勤奋创新”作为校训。
这八个字的校训,不仅是学校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反映了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校训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校训
(原创版)
目录
1.校训的含义
2.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的含义
3.校训对学校的影响
4.结论
正文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个好的校训可以激励学生向上,推动学校发展。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我国一所学校的校训,这个校训富有哲学意义,寓意着学校希望学生在学术、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都能够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意味着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创新。
推陈出新,意味着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不断挑战已有的知识和观念,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见解。
这个校训鼓励学生在学术上勇于创新,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这个校训对学校的影响深远。
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它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也激励着学生在学术、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中勇往直前,不断创新。
第1页共1页。
尽精微,致广大,建设校园行为文化
尽精微,致广大,建设校园行为文化作者:章华忠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4年第09期《中庸》说:“致广大而尽精微”。
原指修身做学问要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
作为一种教育力量,校园文化浸润着每名师生的思想,影响着每个人的行动,放之则充盈校园,卷之则藏于点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文化建设到深处,就有了纳须弥于芥子的意境。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03年由原卢家巷初中和卢家巷小学合并成立,其中小学部已有百余年历史。
为了获取持续的发展动力,我校确立了“建设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构建“儒实”文化。
“儒实”的产生,是全校教师对学校历史的回顾、对学校当下的定位、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后提炼而成。
之所以取名“儒实”,一是从国学和普世价值观中撷取,二是取学校简称的谐音。
其中“儒”是指社区有儒雅之气,学校有书香之气,教师有书卷之气,学生有书生之气;“实”是要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简言之,就是儒雅不浮华,平实不虚夸。
当我们梳理了理念文化,提炼了校训(儒实)、三风(乐学善学、乐教善教、乐思善思),勾勒了学校气质(儒雅厚重),确立了核心价值观(有精神、求发展),制作了校歌、校徽、吉祥物,进行了墙面廊柱等环境布置之后,我们将建设重点聚焦在师生行为上,静静地、细细地着力于“儒实”文化要求的内化和践行。
关注细节,彰显校园文化的魅力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化”字。
我们将“儒”的要求细化到各个方面,做“实”工作,力求每一处、每件事都散发文化的气息。
我们从一些细节对师生加以要求和引导,涵养谦恭礼让的品行。
吃饭:要求人员到齐才动筷,吃饭不语,不挑食,不抢食,不浪费;行走:脚步轻轻靠右行,遇到人多时主动让,不争不挤;集会:专心听,用心记,不做他务,会后把椅子轻轻放回原处,关闭设备,关锁门窗;乘车:从最里面开始就座,不争座位,主动让座,不高声说话。
在个性张扬的时代,关注细节容易异化成“斤斤计较”,在取得正当利益时还千方百计想要额外利益,“谦”的实践,传递了正能量,使师生自觉、不自觉地正心、修身。
校训的文化蕴含及其功能--刘凤枝
校训的文化蕴含及其作用摘要: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代表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办学历史的积淀。
校训发展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一所老牌学校的校训,规范着师生的行为,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一、校训的内涵校训乃一校之魂。
不同的汉语词典对校训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万变不离其宗。
《说文解字》对“训”的解释为“训,说教也”。
《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校训则被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显然,从始至终,校训都是其所属学校为实现说教训育的目的,以精粹的语言凝练办学方针、教育理念的箴言警句。
这就是说,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学校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髓与灵魂。
二、我校的校训及办学理念我校创建于1959年,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
从第一任校长魏俊山到现在的校长,共经历了11任校长。
在这所老校曾涌现出以武长城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校长,以唐玉兰、高银兰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名教师,以薛丽、秦亮为代表的优秀学生,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90年代,由任职年限最长的老校长武长城,在广泛走访历任校长、听取老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最终确定将“严谨文明,勤奋创新”作为校训。
这八个字的校训,不仅是学校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反映了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
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生命力之源
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生命力之源作者:杨善军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23期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 一所学校要有一个文化的蕴涵、文化的底蕴。
文化的蕴涵越深厚,学校的基础越深厚。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集中表现了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近年来,山东省丁肇中实验中学坚持“ 明德崇礼、自强不息”的核心理念和“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依托历史文化名镇的深厚底蕴,深入挖掘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人文化、太阳文化、海洋文化等各种有效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
抓实物质文化建设,以人文环境熏陶人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近年来,学校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为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奠定物质基础。
一是硬件设施全。
2015年按照省级标准化建设要求,学校投资6000多万元,对原学校进行改扩建,新建办公实验综合楼、教学楼、女生公寓楼、男生公寓楼、餐厅楼,建筑面积24261.9 平方米,并更名为丁肇中实验中学。
二是规划布局细。
校园环境规划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到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
特别注重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依托涛雒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世界著名物理大师丁肇中等名人资源,充分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名人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及价值,让后人领略他们渊博的学识、执着追求真理和科学的文人操守以及严谨的治学风格。
学校在教学楼、综合楼大厅和楼道长廊醒目的地方挂有涛雒籍革命志士、科学家、文学家的画像和激励性名言警句,将优秀学生的照片制作成笑脸墙,增强视听文化的激励作用。
三是美化品味高。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将文明礼仪、孝亲尊师以及党的教育方针与校园的美化融合在一起,激励学生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和未来。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大全)[修改版]
第一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大全)“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明德笃学求实创新明德——体现学校长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笃学——体现学校发展中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风的态度;反映全校师生对博取知识、潜心学问的专注。
求实——体现师生推崇实干奉献的做人品格;体现我校师生注重实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体现学校“创新活校”的建设思路,落脚到学校科研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过程中。
二、校风:和谐团结文明守纪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团结——就是力量。
教师间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学生间团结互助,是让学生学会人与人相处的育人要求。
文明——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工作。
守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新一代的法制公民。
学校要立足于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文明人这样工作重点上来。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四、学风:勤学好问善思乐辩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力争上游。
好问——敢于发问,善于发问,在不断发问中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
善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在思考中求得知识的真谛。
乐辩——思想的磨砺与提升来自于与人的交流,在学习中乐于辩论,勤于辩论,让意志和知识在辩论中成长,在辩论中进步。
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
2006 年 3 月 第 20 卷 第 1 期
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也 ,学生以教师为表率 ,地方以学府为表率 , ……始为学校环 境以内数人之所独者 ,始终将为一地所共有 ,而成为一种风 气 。”[3]大学的任务与中小学是不同的 ,因此 ,大学校训与中 小学的校训也是不一样的 。笔者认为校训是一所大学的 “魂”,是贯穿在大学群体中每一个成员与每一项活动中的精 神 。大学校训是大学管理者的精神 ,是大学教师的精神 ,是 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 ,也是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及 各种团队活动所着力培植的精神 。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大学 校训是大学理念的载体 ,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 集中表述 ,是一所大学的深刻历史文化的沉淀 ,是一所大学 的理想状态 。追求知识 、培养和完善人格被看作是大学的基 本功能 ,而大学校训正是大学这一基本功能的集中体现 。一 条好的校训能够体现办学者的教育理念 、精神境界和价值追 求 ,能够起到内聚人心 、外树形象的作用 。因此 ,大学校训是 大学文化的灵魂 ,是大学精神的象征 。
Mar. 2006 Vo1. 20 No. 1
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Ξ
徐吉洪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文化沉淀 。大学校训是大 学文化的灵魂 ,因此 ,在大力提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今天 ,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进行诠释显得 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对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 ,揭示大学校训背后隐藏的文化特质 。
创特色校训文化 建和谐育人环境—甘肃省景泰县喜泉学区北滩小学学校管理的探索
综合理论242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普通不是无为,重要的是让普通成为信仰,就像泥土举起秧苗,绿叶扶持红花一样,许多琐碎的事情,实际上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北小人热衷于北小这块普通而又生机昂然的田地,兢兢业业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耕耘,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校训“诚勤和爱”,着力创建特色校训文化及和谐育人环境,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营造出一片辉煌灿烂的天地。
一、校训的文化内涵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精神的核心内容。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我校的校训——诚立身 勤治事 和处世 爱待人校训内涵(“四本”“十二至”)诚是立身之本,意为真实、实在,表现在于己诚实、于人诚恳、于世诚信、于国忠诚。
勤是治事之本,意为多做事、肯做事,表现为学习勤奋、工作勤恳、生活勤俭。
和是处世之本,意为温和、和气、和谐、和平,表现为和气致祥、和衷共济、惠风和畅。
爱是待人之本,是情之所至、心之所在、美之所现,表现为爱自己、爱同学、爱师长……具有博爱之心。
校训之一:诚诚者至忠,矢志不渝,永葆赤子本色;诚者至信,有诺必践,兼修内外心性;诚者至坚,志强智达,蓄养不屈毅力。
校训之二:勤勤者至觉,朝乾夕惕,养成自省品质;勤者至朴,俭以谨身,传承节用美德;勤者至精,学而不厌,追求尽美境界。
校训之三:和和者至祥,和衷共济,弘扬团队精神;和者至达,惠风和畅,直面人生浪潮;和者至新,唯先必争,培育创新意识。
校训之四:爱爱者至仁,恤民爱物,心存济世情怀;爱者至谦,礼让恭敬,涵养敦厚品性;爱者至孝,感恩怀远,奉献和美温情。
二、校训的文化建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首先对校训“诚勤和爱”进行文化建构,通过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形成了指导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鲜明的校园文化:“三风”的形成。
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对我校校训文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学校校风建设与文化传承
学校校风建设与文化传承一、校风与文化的关系学校校风是学校的精神氛围和行为准则,是学校内部文化的集中体现。
而文化传承,指的是传承学校的历史沿革、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使学校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学校的校风建设与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校风是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文化传承有助于形成学校的校风。
二、培养良好的学校校风的重要性1. 塑造学生的品德与气质学校校风的塑造对于学生的品德与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校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坚韧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2. 增强学校凝聚力校风建设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校园文化,可以加强学校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3. 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优秀的校风能够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良好的校风建设成为学校吸引生源和社会支持的重要优势。
三、校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途径1. 建立明确的校风目标学校应该明确校风建设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宣传校风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校风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
2. 强化学校文化教育学校可以设立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开展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讲座等,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入优秀传统和经典学校可以在课堂教育中引入优秀传统和经典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文化传统。
4. 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建立规范的学习制度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5. 加强师资培养和管理学校应加强师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承和校风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传递和培育学校的文化。
四、成功案例分享某中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成功打造了浓厚的校风和文化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作者:尹衍梅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29期摘要:一所高校通过对长期以来坚持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校园文化的总结凝练形成独特的校训,校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山东女子学院的“坤德含弘、至善尚美”校训为例,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解释其出处、内涵等等。
同时,通过当前校训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训育人;研究Abstract: A university has formed a unique school motto by summarizing the long-standing school running idea, school running spirit and campus culture. The school mott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motto of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its origin and connotation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chool motto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school motto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ways.Key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chool motto education; research校訓是一所学校的师生长期秉承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突出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大学校训中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训中的文化内涵作者:张立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2期张立华大学校训充满文化内涵,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不仅是大学办学核心价值的体现,更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在校训中我们看到了一所大学对真理的追求;对办学理念的倡导;对道德、人格、品行的砥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人生抱负、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倡导道德素养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大学文化体现了一种共性,是一所大学核心与灵魂的集中体现,大学校训就是以大学为载体的特殊文化形式,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成为大学校训文化的源泉。
一、大学校训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大学校训是我国大学文化发展中一道文化风景线,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近似大学校训的雏形,它是我国古代书院“院训”的继承与发展,如岳麓书院就有朱熹亲笔题写的“忠孝廉洁”。
大学校训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大学精神的提炼与提升。
大学校训的深意反映的是学校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传统和文化的归属,是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练,是治学态度的彰显。
同时也是一所大学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的体现。
不仅如此,校训也深深砥砺着一所大学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他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具有指向和激励的作用,是对大学精神真谛的深刻揭示。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中华传统文化之品格,所蕴内涵为双重品性,既有坚强刚毅,亦有温和敦厚。
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语出《论语》,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
二、大学校训是对真理的追求大学校训各有千秋,就其内涵而言,有些校训就是对真理的追求,是严谨求实精神的体现,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
中国历代大学文化都受传统文化影响,古代文化中蕴含深刻的哲里,体现了古人对真理的追求。
春风风人——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春风风人,春雨雨人——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优秀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能够起到感染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优秀的学校文化能熏陶引导学生,能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建设书香校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成为诗意校园是我们学校一贯的追求。
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经过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建设,我们学校已经建立起系统的学校文化。
它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鲜明的特色是把儒家传统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紧密结合起来。
“崇德敬业,明理和畅,朴直勤毅;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已经成为我们邹城二中所有师生共同的文化共识和精神追求。
学校文化对全体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学校竞争力和历久不衰的源泉。
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让它成为生命质量发展的磁场,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孔孟之道的学习领悟,把握其内涵,挖掘其现代教育价值,培养自己和我们的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具有优秀品德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孔孟儒学是中华文明的血液,学习研究者本身能够自觉地在文化中发现认识,甄别运用,更好地分析社会服务社会,切实修身齐家,正确看待他人和自我,敬畏自然,珍视生命。
学生学习孔孟之道,可以广博知识,积极进取,抵挡诱惑,立志成才。
谦谦君子之风,养吾浩然之气,蓄仁德精神,扬民族威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说,学习儒家经典,关键的问题在于修身,提高个人修养,完善人格。
儒家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要想搞好工作与学习,首先要在家庭秩序中养成良好素养,打好走向社会的人格和品德基础,而要想做好这一点,根本原因是个人修养要好,具有优秀的品质。
“做人德为先,有志事竟成。
”世界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做人的成功,最大的失败就是做人的失败。
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有怜悯同情之心,有知荣明耻之心,有谦恭辞让之心,有明辨是非之心。
厚德强技求真尚美校训
厚德强技求真尚美校训厚德强技求真尚美是一种校训,它强调了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个校训的含义和重要性。
首先,厚德强技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视。
厚德意味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学生应该具备诚实、守信、宽容、正直等优秀品德,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强技则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和技能方面的努力和追求,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这个校训提醒学生要注重品德修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全面发展自己。
其次,求真尚美强调了学校对学术追求和审美意识的重视。
求真意味着要追求真理和知识,学生应该具备探索和思考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尚美则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学生应该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
这个校训鼓励学生在学术和艺术领域追求卓越,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这个校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帮助学校塑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遵循这个校训的指导下,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
其次,校训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过注重品德修养和学术追求,学生能够在道德和智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出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校训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通过追求真理和美,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奋斗。
总之,厚德强技求真尚美这个校训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指导原则。
通过遵循这个校训,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学术能力,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研究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研究于燕【摘要】在远程开放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进程中,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与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校训文化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研究中也越来越凸现其引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旨在立足远程开放教育本质内蕴开展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的研究,从而探寻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本质要素,把握校训内涵的主体构成,探索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期刊名称】《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10)004【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研究【作者】于燕【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28在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校训文化是其建设内容的重要一环,其中包含对校训内涵及形式的积极探索和建构。
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至今,从具体办学行为到办学战略定位,从具体制度建设到办学理念精神的建构都做出了全新的整合,形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独特的现代性特质。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内涵必然要秉承和反映这种现代性特性,在深入挖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独特内涵的基础上加以建构,从而应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从传统广播电视教育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全面现代化的新时代。
其间,教学手段实现了从广播电视教学到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教学手段的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类型从单一发展走向多种教育类型并存;教育管理从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注重以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培养理念从单纯的学历补偿到服务于“职业人”成才和公民的终身教育,办学功能定位从培养人才走向更加广泛的服务社会和公共教育支持服务。
综观种种变革,均体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这一本质属性,开放性已经构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建构必然要根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并成就校训自身的开放性。
学校文化导论-校训的涵义、作用和特征
校训的涵义、作用和特征一、校训的含义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是使个人随时注意并实践之”。
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
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同时,校训是“学校着意建设的特有精神的表征”。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训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第一,校训是几个言简意赅的词汇,而不是一个冗长的句子;第二,校训是反映学校特色的激励性词汇,是全体师生集体信念的体现;第三,校训具有训育功能,教化作用。
二、校训的作用校训是学校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宣言,对全校成员具有激励、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它既是学校美质与品格的象征,也是带有学校某种“终极”意义的行动指针。
在其理念的宣示中,包含着不容忽视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然而,有调查显示,校训构成形式为“四词八字”的所占比例高达98%,且用词范围狭窄,风格相近,求真、求善、求美、唯真、唯善、唯美、务实、团结、进取、积极、求是、创新、奋发……这些词汇成为众多中小学校训的常用词。
不少校训就是这些词汇的反复组合。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个词依次为:勤奋、求实、团结、文明、创新。
近年来,阳光、幸福、生命、奠基、未来、成功、责任、和谐、快乐、成就、爱心、生本等又成了流行词汇,许多人把校训当着一个口号,一条标语,套用他校的,简单易行,也就没有必要去仔细研究,深入推敲了。
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几个字既是校训,又是校风,也是校规,词义模糊和空洞,使校训的作用逐渐退化,沦为学校可有可无的点缀。
当校训被一些学校矮化为一种装饰,一种点缀时;当空泛雷同、缺乏文化内涵、没有个性的校训比比皆是时,不受师生喜爱,被人淡忘或熟视无睹也就不足为怪了。
校训表达的雷同,反映了词汇的匮乏,词汇的匮乏,更深层次的反映了办学者思维的慵懒和文化功底的浅薄,更直接反映出办学思想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之欧阳数创编
龙泉街道大庙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人为本述德育,尊重个性树文化
人为本述德育,尊重个性树文化发布时间:2022-03-07T08:02:47.35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48期作者:肖龙飞刑廷军[导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
湖北省阳新县第三中学435200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强大的根本,唯有在教育的土壤中深耕细作,才能真正创造生命的价值、绽放人生的光彩。
我校自办学以来,为了进一步彰显学校文化品牌,结合校史底蕴、地域文化、领导办学思想和教育使命,最终确立了“尊重教育”这一核心理念,进而延伸出“学会尊重,自信超越”的学校精神,以“尊异重特,人人出彩”作为校训,完善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适合的教育,把学校建成师生喜欢、百姓满意、社会认可的精品学校。
一、打造校园文化,塑造魅力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
为此,我校着力打造“尊重”校园系列文化,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全方位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打造尊重教育精品学校。
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每一片绿色都成为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表达。
为了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散发浓郁的文化气息,我校从方方面面对校园环境认真部署、精心设计。
学校的绿化设计,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运用到校园园林绿化工作中,让校园园林的绿化水平更接近自然环境。
通过美丽的草坪、乔灌木、花坛花架、假山池塘等复层绿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休憩、观赏与活动的极佳场所。
我校还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分别命名为智尊楼、礼尊楼、仁尊楼、信尊楼、义尊楼、善尊楼。
几个楼名,不但典出古雅,文化寓意与识别功用兼具,而且从多个层面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滋养,体现了良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改善课程质量,开展多彩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
以校训涵养师生心灵
以校训涵养师生心灵作者:何军来源:《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09期摘要:校训是学校核心理念的生动写照,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围绕校训“爱诚真毅”,通过校训诠释,创编校歌与营建校园标示系统,并开展主体行动,让师生理解与认同校训,并内化为行动准则。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校歌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72-03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点、历史积淀和价值追求。
作为学校核心理念具体生动的写照,校训对师生的言行具有深刻的影响。
广州市第七中学拥有126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校训“爱诚真毅”凝聚师生的力量,涵养师生心灵,观照师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从升旗礼开始:在校训诠释中形成精神追求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而校训正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的思想核心。
从认识和理解校训开始,让师生感悟学校的价值追求,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形成不竭的精神动力。
为此,学校将校训诠释作为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形成了传统。
每年新学年第一次升旗礼上,校长都会作校训主题演讲,与师生追溯校训的由来。
校训“爱诚真毅”通俗、古雅,见证了学校的历史变迁。
学校引领师生追溯校训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七中始建于1888年,前身为培道中学,是一所教会女子学校,创校之初即确立了“爱诚贞毅”的校训。
从此,这一校训成为一代代办学者不变的育人理念与追求。
进入21世纪,学校对校训作了“一字之改”,易“贞”为“真”,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兼顾了时代变迁和学校发展,这一做法获得了师生及历届校友广泛的认同。
“爱诚真毅”传承了这样的教育信念:“爱以存善;诚以立身;真以求知;毅以遂志。
”“存善、立身、求知、遂志”,昭示了七中人“全人格”的素质标准,体现了七中人对人的发展的独特理解。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团委成为校训的宣传与组织者,带领全校学生开展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训的文化蕴含及其作用摘要: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代表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办学历史的积淀。
校训发展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一所老牌学校的校训,规范着师生的行为,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一、校训的内涵校训乃一校之魂。
不同的汉语词典对校训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万变不离其宗。
《说文解字》对“训”的解释为“训,说教也”。
《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校训则被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显然,从始至终,校训都是其所属学校为实现说教训育的目的,以精粹的语言凝练办学方针、教育理念的箴言警句。
这就是说,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学校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髓与灵魂。
二、我校的校训及办学理念我校创建于1959年,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
从第一任校长魏俊山到现在的校长,共经历了11任校长。
在这所老校曾涌现出以武长城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校长,以唐玉兰、高银兰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名教师,以薛丽、秦亮为代表的优秀学生,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90年代,由任职年限最长的老校长武长城,在广泛走访历任校长、听取老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最终确定将“严谨文明,勤奋创新”作为校训。
这八个字的校训,不仅是学校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反映了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
严谨,指科学规范,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也指严于律己,从严治学,从严执教等职业道德。
文明,指语言、行为举止遵守法则和社会公德,注重责任,追求和谐。
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
勤奋,指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勤恳恳,刻苦努力,奋发有为。
“业精于勤”勤奋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创新,指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勇于超越的创新理念,崇尚科学的创新态度。
创新是民族的精神,也是时代的精神。
我校的校训语言平实、辞约义丰,既反映了全校师生为人做事、从教求学的态度、作风,也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品行追求。
“严谨文明勤奋创新”时刻激励我们要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文明礼貌、开拓创新,以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
基于对校训的理解。
我校的办学理念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其意为:我们的教育要树立长远的观点,要有长远的目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学理念体现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发展的情怀,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三、围绕校训和办学理念形成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内在的精神文化:1.工作核心理念:严谨、精细。
要求教师工作中严格要求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态度精心、过程精细、操作精准、收获精彩。
2.校风:文明守纪,尊师爱生。
其意义是时刻规范师生的言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弘扬师德风尚。
3.教风:敬业奉献,全面育人。
4.学风:勤思善学,乐于进取。
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阳》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互相呼应,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校训的内涵,特别是校歌,更体现鲜明的办学理念,寄予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厚望。
这些内在的精神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一小人的传承、积淀,在校园形成一种强大的、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给师生以正能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二)外在的环境文化体现学校环境文化是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存在的,它具有美育的激励作用。
进入我校校园,文、体设施齐全,各类建筑漂亮,花草绿树葱茏,校园干净整洁,特别是小花园景观更加引人注目,小花园有凉亭,有弯延小路,有各种几何形状活动平台,有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每一处绿地都竖起名人名言牌,石头上刻有励志的词语“勤奋”、“耕耘”、“爱是教育的基石”……这些小小的细节无不精心设计,烘托出我校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也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楼内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功能。
中楼门主干道侧方安装橱窗,展示学校的特色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场景,力争用文化引领人。
中楼门正上方大型电子屏幕,每周一句名言警句,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时刻对师生发挥着指导和警戒作用。
中楼门两次创意雕塑——“中国书法”、“书法名人”,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培养了学生对书法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进入楼内,每层楼的文化长廊更彰显浓浓的育人氛围。
每个楼层一个教育主题。
一楼教学区设计主题是养成教育,以图文结合方式表现杰出青少年的一些优秀的习惯,旨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办公区设计主题是教育家名言,介绍学校行政管理要略、方法,号召学校领导要坚持走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之路。
二楼教学区设计主题是诚信感恩教育。
通过选取诚信感恩方面的知识、名人事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现代人的立身处世之本,要做到以诚做人、以信做事;办公区设计主题是行政管理。
三楼教学区设计主题是礼仪教育。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礼仪,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使之言有规、行有范,将良好的行为贯彻到一言一行之中,成就谦谦君子;办公区设计主题是师德教育,以爱岗敬业、敬业奉献为主旨,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教育,不断建设高素质、高效能的教师队伍。
四楼教学区设计主题是孝爱传承。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华传统德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良好传统美德;办公区设计主题是名家劝学,主要内容为展现古今文人学者的学习精神以及传播学习知识的态度与方法。
这些外在的环境文化,让师生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穿行,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板块中品味,感受着书生意气,感受着文明,感受着生命与科技的伟岸,激励着师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使校园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乐园,成为园丁们潜心学问的净土。
弘扬正气,清除“垃圾”,与时代同步。
(三)隐性的制度文化每所学校,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随着学校的发展,一小人更注重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个性”,使制度“文化”化。
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突出了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如教师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八项要求,每天要做的“十个一分钟”,这些学校管理文化的形成,首先使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规必究;其次是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贯彻,使学校管理文化成为师生行为的共同准则,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并逐渐转化为内在需要,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管理制度,既有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五、学校文化建设初见成效一小建校以来,凭借着代代人的传承,多年的积淀,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像一种无形的磁场,吸引着人、凝聚着人,激发每一位师生巨大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催人奋进。
多年来,在各届领导、历任校长的坚强引领、老师的辛勤工作、同学们的积极进取下,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而其中的科研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则更为瞩目。
1.和谐的人际关系,凝聚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师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工作,促进师生奋发向上,健康发展,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学校形成有凝聚力的组织,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多年来,浓厚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一小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师之间团结、友爱;领导与教师之间平等、宽容,师生之间和谐融洽,这种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了广大师生的密切合作,形成了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
现在的一小,师生的集体意识强,人心齐,教育教学工作中整体效应发挥的好。
2.浓郁的科研之风学校一直重视抓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采取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计划书、开展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进行集体备课、师徒结对帮扶、捆绑奖励和教科研成果奖励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还注重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近5年来学校教师40余人获国家级、省级论文一、二等奖,先后15人次获自治区、市级优秀教师称号,30余人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
3.班级文化特色凸显,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缩影。
我校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考核方案。
诸如,要求每班制定班级目标、班规、班级口号,要有班级图书角,特色专栏,黑板报等,利用队会结合重大纪念日,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还要求各班定期根据各项活动进展情况认真布臵教室,让文化溢满教室,环境无声育人。
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形象标兵班评选,每周一次大课间优胜班级评选,从纪律、卫生、路队、学习、课间活动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健康成长,这种种措施,无时不在推进学校的文化发展。
4.课堂教改文化,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自主、互助、合作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学校特别重视校本培训,扎实开展教师业务大练兵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有效提高教研质量,切实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学校的办学水平迅速提升,学校先后评为自治区教科研先进学校、市课改先进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学校科学管理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