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 岳麓版
岳麓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 教学PPT课件
![岳麓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1e3d2859eef8c75fbfb3b4.png)
元朝中央政府是如何管辖 西藏地区的?
设置时间 目的 职权 特点 首任长官 意义
宣政院
忽必烈时期 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掌管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政教合一 八思巴
贯彻中央政令,加强地方管理,巩固国家统一
宣政院印文
元朝海运与河运发达
请画出元朝的河运路 线简图。
合作探究:比较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的不同点。
“元朝百事通” 小组比赛
赛前 准备
1.元朝民族交融有哪些表现?
2.古代西藏地区跟中央政权有什么来往?
3.元朝的国内交通和中外交流有什么典型事例?
一、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1.民族关系的发展
2.边疆地区的开发
二、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1.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三、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想一想
元朝出现民族交融、 边疆开发进一步加强的背 景是什么?有何作用?
古代藏族跟中原政 权有什么往来?
西藏在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 一个行政区?
2013年6月,西藏自治 区档案局申报的《西藏元代 官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档案年代大致为1304— 1367年,其中有4份是用八 思巴文书写的元代皇帝给西 藏地方寺院、官员等的圣旨, 是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 政府之间来往的重要文书档 案之一。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教案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cc6d39ccbff121dd36838d.png)
《元朝的统一局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情况。
了解元朝时期对边疆的开发。
掌握元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知道元朝对京杭大运河的修浚情况及其影响。
了解元朝发达的水陆交通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探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忽必烈是如何对元朝辽阔的疆域进行治理的?他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树和发展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师生共同探讨:
民族关系发展的条件、表现、意义?
探究二: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师生共同探讨:
1.宣政院设置的背景、意义是什么?
2.宣政院对吐蕃统治的方式是什么?首任长官是谁?管理措施及意义?
探究三: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师生共同探讨:
1.修浚运河的目的、过程、作用及意义?
2.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情况。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历史七下《大一统的元朝》精品课件
![历史七下《大一统的元朝》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394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5.png)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事所趋,而文天祥组 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
1. 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 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 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 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 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 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 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 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 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 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 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 立;
实行了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创制了蒙古文字,颁布了法律。
成吉思汗陵
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统一
2.忽必烈 的统治措 施
实行行省制度 重视农业采取措施发展生产 以大都为京城
在元之前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 次结束分裂的大统一?
元朝疆域图
地中方央——行中中书书省省—岭(北全行行国省省最或高省行)政—机中 书构省—的管派辖出大机都构及—周管围辖地1区1个行省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琉
北海
澎 湖球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忽必烈发展农业的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 农桑为本”。
上述的话是谁在即位之初发布的召令? 表明了他的什么态度?
的 建 立
一 全 国
行 省 制 度
经 济 文 化 的 发 展
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课件(七年级下)
![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课件(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9004c72ab4daa58da0114a29.png)
思考: 为什么说元统一是符合历史潮流 的,那么是否意味着文天祥坚持抗元是 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呢?可是为何直 到今天人们还是非常敬佩文天祥呢?
答:元统一结束长期分立局面,建立统一多民族国 家,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所以应该肯定元统一全国的客观作用。但蒙古发动 战争的主观动机却是掠夺人口、土地。文天样抗元 斗争,保卫南宋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兵 败被俘,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体现民族 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 族性格的象征。
(只识弯弓射大雕)
你能否根据所 学历史知识谈谈毛 泽东评价成吉思汗 是“一代天骄,成 吉思汗,只识弯弓 射大雕”的理解?
成吉思汗召开军事会议
•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 汗国,对蒙古历史作出了贡献,不愧是 蒙古族的骄傲。随后,成吉思汗及其子 孙向南向西扩张,兵锋最远抵达欧洲多 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汉 国,使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 扩大,超出以往任何王朝。在统一中国 的过程中,他灭金、灭西夏,为忽必烈 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而,用“一代天 骄”称呼成吉思汗是名副其实的。
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墓
2、蒙古大汗国的扩张 (地跨欧亚)
蒙古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 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一 代 天 骄
一、成吉思汗 (铁木真) 统一蒙古 1、统一了蒙古
2、1206年,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大汗国正式成立 3、向外扩张(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 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4、(1227年,灭西夏前夕病死, 蒙古已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为元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契丹 耶律阿保机 汉 党项 女真 汉
赵匡胤(宋太 960年 祖) 元昊 完颜阿骨打 1038年 1115年
春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word教案1
![春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ebf130210a6f524ccbf856a.png)
第35课元朝统一的局面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民族关系的融洽的原因、表现,知道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理解元朝的对西藏的管辖;了解元朝水路交通建设和马可•波罗来华的基本史实。
2、.认识行省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认同辽阔的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开放的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重点与难点重点:元朝民族关系难点:正确理解元朝政权的历史地位说明:1.自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来,中国虽经历过多次分裂,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五代十国以来,经历了370多年的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分裂局面以后,历史把统一的使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新兴的蒙古政权,充当了历史的工具,扮演了统一全国的角色。
元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这两个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2. 正确理解蒙古贵族历史进步,既不夸大其经济文化方面落后的一面,又不回避这种落后性对中原、江南经济的破坏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同学们结合画面想一想,歌曲反映的是哪一个民族?提到这个民族你会想到哪些?(草原、蒙古包、游牧生活……)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时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他们又是如何统治全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大统一局面?(秦、西晋、隋、元朝四次大统一。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这些史实说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思考: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归纳总结出:(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的长期统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课件(七年级下)
![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课件(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ab24813f87c24028915fc3a2.png)
2、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
中书省 行中书省
大都及周围地区 全国其他地方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宣政院管理 由宣政院管理 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 政府设澎湖巡检司, 澎湖巡检司 澎湖和琉球( 台湾)。 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议一议: 议一议: 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两宋时期都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 两宋时期都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
1. 铁木真统一蒙古及建立政权
蒙古
1. 铁木真统一蒙古及建立政权
1206年 1206年 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汗国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
2、蒙古大汗国的扩张 地跨欧亚) (地跨欧亚)
蒙古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 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意义:1、结束五代以来多个政 意义: 、 权并立局面,实现全国大统一。 权并立局面,实现全国大统一。 2、加强中央对全国各地区的统一 、 管辖,加强中央与地方、 管辖,加强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 联系,促进民族融合, 联系,促进民族融合,是历史的进步 和发展。 和发展。
畅想天地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 有人认为 既然肯定元朝 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 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 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 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 这 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 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样看待 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呢
文天祥
有人认为文天祥是愚忠, 有人认为文天祥是愚忠, 有人认为他不识时务。 有人认为他不识时务。假如你 是当时的文天祥, 是当时的文天祥,你可能会怎 么口、 、文天祥抗元是对蒙古贵族掠夺人口、 土地的虐杀政策的反抗,是正义的。 土地的虐杀政策的反抗,是正义的。 2、文天祥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 、文天祥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 英勇斗争,乃至以身殉国, 英勇斗争,乃至以身殉国,这种忠贞不 大义凛然的精神可歌可泣。 屈、大义凛然的精神可歌可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1岳麓版032335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35课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1岳麓版032335](https://img.taocdn.com/s3/m/bb2c0e47dd36a32d737581ff.png)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标志
清真寺
二、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 元朝时,吐蕃诸部归附
? 元朝在中央设 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 的军政事宜,吐蕃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的行政 区域,标志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二、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 宣政院采用政教合一 的方式管理吐蕃 ,首任长官 是八思巴
? 元朝在吐蕃地区设有 各级行政机构 ,并派驻军队, 还清查户口 , 设置驿站
对外贸易
? 元朝对外贸易繁荣,与宋朝有海外贸易关系 的国家和地区有56个,元朝增加到140多个
元朝第一港口——泉州
? 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政府 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阿拉伯、 波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商人在这 里定居
? 马可波罗称赞泉州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 并列世界第一的大港口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 的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 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 他在中国游历17年,曾访问当时 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 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 后被关监狱,狱中口述被,由作 家鲁斯蒂谦写下了《马可·波罗 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 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 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用:大大缩短了运河航线 ,将大一统国家的 政治中 心与经济重心连接 起来,为南北交通 提供了便 利条件,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隋朝和元朝运河对比
隋朝大运河
元朝运河
? 元朝凿通京杭大运河,主要是为南粮北运, 因此运河又被人们称作“运粮河”,不过, 运河开通后,极大地方便了南北商旅的往来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
历史七下《元朝的统一》之一
![历史七下《元朝的统一》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c7be7f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2.png)
2.行省制度
• 在中央,设中书省 •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源自3.民族分化政策等级
名称
民族
目的 性质
第一等 级 第二等 级
第三等 级 第四等 级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蒙古族
包括原西夏人和畏兀 儿人等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 契丹.女真等族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 和其他各族
二、元朝的统一 1279年
• 1.过程:
• 1227年,灭
,
• →1234年,联西手 夏 灭 ,
• •
→ →
招12降60土年蕃,大理南宋即位,金
即元世祖
• • • •
→→→→1111222277776912年年改定灭统国都忽南燕一号必全宋为京元国烈,,改,名大忽都必,烈
2.统一意义
• 结束了唐末以来政权并立局面——对前代 • 奠定明清大一统基础——对后代 • 促进民族间交流和边疆开发
• 1206年,蒙古各部族在斡难 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 会 ,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 建立了蒙古汗国。
元朝的统一局面ppt2 岳麓版
![元朝的统一局面ppt2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7e0263767f5acfa1c7cd90.png)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标志
清真寺
二、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时,吐蕃诸部归附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的 军政事宜,吐蕃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标志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二、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宣政院采用政教合一的方式管理吐蕃,首任长官是八 思巴 元朝在吐蕃地区设有各级行政机构,并派驻军队,还 清查户口,设置驿站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