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化学教育的科技创新教学方法
化学教育的科技创新教学方法科技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化学教育中,利用科技的创新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化学教育的科技创新教学方法。
一、虚拟实验技术虚拟实验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实验方法,它使学生能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使用虚拟实验技术,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际设备和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进行实验,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和成本。
同时,虚拟实验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验场景,让学生进行多次实验,突破传统实验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虚拟实验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二、远程实验教学远程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远程观察、控制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并获得实验数据。
远程实验教学可以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远程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远程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电子板书教学电子板书教学是一种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将化学公式、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实时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电子白板还可以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
电子板书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视频等,丰富化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移动学习应用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应用在化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应用随时随地进行化学学习,获取化学知识和进行题目练习。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本次化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化学方面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现代社会追求创新和发展,并且创新往往是迎接各种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而化学的研究也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tep 2: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幻灯片展示、实验讲解、教学样本展示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同时,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Step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好方式,因为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
同时,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重要,因为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具有提高竞争力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问答等,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提高其创新能力。
Step 5: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各种机会,如课外科技竞赛、实验项目等,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其实践中的成长和进步。
Step 6: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通过总结和归纳,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学体会等方面。
通过总结和归纳,可以更好地发现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本次教学的质量。
教学反思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本次化学教学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幻灯片展示、实验讲解、教学样本展示等,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机会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兴旺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努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1.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为学生形成创新动机打下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
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于快乐之中。
,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课下喜欢与教师交流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喜欢表现自己,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愿意并积极参与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小组的讨论和学生分组实验等,比相对和教师交流较少的学生,他们更擅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因此,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快的提高。
,教师要多与学生相处,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在平等的对话中逐渐培养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的良好关系,从而为学生形成创新动机打下基础。
2.要创设宽松、幽默的课堂情境为学生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个兴奋点,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如以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碱的化学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吞蛋和清水变“牛奶”两个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我们可以用故事创设情境,在介绍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我以发生在几百年前,欧洲的水手们因长年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而得坏血病来引出维生素的重要性。
,可以以生活中的现象为背景。
在介绍金属材料时,我以“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为引言,引出镭射光盘单是一面就可以储存74分钟的音乐,而它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铝,使学生一下子就认识到金属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互动起来,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允许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观点提出异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开展讨论、争论、辩论等。
这样既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于拘谨的场面,又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如学习《乙酸》时,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性实验:1.怎样证明乙酸溶液呈现酸性?2.怎样验证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议论、讨论得出实验设计方案,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探索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活动,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又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
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通过奥妙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新潜能。
如在化学的启蒙篇教学中,教师增设了《有趣的化学》专题。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与改革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与改革化学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因此,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创新与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主讲,学生听讲,而且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工具。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化学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引入互联网和现代科学技术,让学生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使用实验室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进行化学实践和创新实验,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组织讲座、论坛、实习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积累。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化学教育中,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成败。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化学教育创新和改革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学校可以着重培训化学老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各种学术研讨会,让老师更好地接触最新的研究成果,既使教师知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让学习过程更加愉快;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邀请化学界的著名学者来分享课程教学经验,以及前沿技术和理论的开发,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训练的质量和研究水平。
三、落实素质教育化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在于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应对未来竞争。
通过素质教育,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而且当代社会赋予了这门学科更多的责任,需要研发新的化学产品,发明新的化学技术,还需要解决许多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只有通过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够为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化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指导思想,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化学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怎样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知识及规律有激切的拥有欲望,并有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造福干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重“探索”,重“过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探索性的实验不失为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例如: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验证规律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反应物质的质量“变小”了。
学生很迷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
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以探究的形式自然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研究时,充分利用新教材,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向学生提出三点学习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并学会正确操作方法;(3)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
化学教育的创新实践案例
化学教育的创新实践案例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创新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化学教育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本文将介绍几个化学教育的创新实践案例,希望能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实践案例一:化学实验室的创新设计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只是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缺乏足够的创新和探索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某高中化学教师创新设计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挑战性的实验。
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酸碱性时,学生通过自己选择和搭配食材来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测不同物质的酸碱性。
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还使他们对酸碱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践案例二:探究式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面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探究式学习则是通过提出问题、研究现象、进行实验和总结归纳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建构。
在某中学化学课堂上,教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教授氧化还原反应。
他们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铁制品会生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最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原理。
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实践案例三: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是化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某高中化学教师意识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常常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他们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比如在教授有机化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化工厂,让学生亲眼见到有机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
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更加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实践案例四: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工具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
某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展示化学实验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达化学知识。
创新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引言:中学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是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调实践和探究。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知识。
3. 强调合作学习。
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助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创新思考。
4. 强调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创新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1. 倒置课堂法倒置课堂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则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倒置课堂法可以通过提供预习材料和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则进行实验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问题解决法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析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应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
本文阐述了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
培养出的孩子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而养成了只能在家长或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进行创新的习惯。
学生被动学习,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忽略了主动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化学事实的发现、发明;科学家的事迹和有关资源的介绍,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激励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2、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
人类生存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环境污染、能源开发等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教师可充分应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
3、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
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实践中,要求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通过实验教学,不断完善学生这些方面的品质。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7篇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7篇第1篇示例: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三化学教学的深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需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针对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一、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进行实验、做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从而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装置,观察反应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二、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利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原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游戏化的环境下学习化学知识。
游戏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设计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拼图游戏、化学知识答题环节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化的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元素来生动展示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化学知识动画、化学实验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视听的同时学习化学知识,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实践教学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问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2篇示例:初三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关键时期,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保持兴趣并深化理解是每个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那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
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
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
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
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创新教育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
创新教育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新世纪呼唤的创新人才是新课标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
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用亚铁盐和碱反应制取fe(oh)2时,若用常规的滴加方法制取,则立刻由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的fe(oh)3沉淀,这是因为fe(oh)2 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 fe(oh)3 。
:如何才能制得fe(oh)2 呢?:fe(oh)2主要是被空气中o2氧化,只要想办法避免有较多o2环境即可。
课本实验中采取:①用煮过的naoh溶液②新制的feso4溶液③滴管操作违反常规,滴管尖端插入试管溶液底部。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得fe(oh)2 呢?方案ⅰ:在试管中的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苯,苯层起到液封隔绝空气的作用。
方案ⅱ: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稀 h2so4 、铁屑。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鼓励学生从身边做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化学科学源于自然,它与能源、材料、环境保护,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方面的发展,认识它们的真实现象与书本知识的联系,不仅是化学课科学素质教育急待开发和利用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激发探索、学习和创新的动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因此鼓励学生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小实验,如:“用身边的材料制一个化学电池”。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教学的使用方法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教学的使用方法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创新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大趋势。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教授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以下将介绍一些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教学的使用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运用PPT、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反应方程式、反应机理等,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让学生对化学反应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教学法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感受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化学概念,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使化学知识得以更好地内化和掌握。
三、案例教学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化学知识。
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如铁器生锈、果实变色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四、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互动教学,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和学生展开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互动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五、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化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独立解决问题。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
我们要有贯彻创新教育的思想,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广阔天地。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验;思维;自信心伴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教育的要求。
创新教育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创新学习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收获学习的能力和素质,不再是应试教育下的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是学习的主人,在思维探究中勇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教师要思考的课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
如:在学习氧气验纯的实验中,按好、中、差学生搭配混合编组,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求学生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进行验纯,并各自仔细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当实验不成功时,要求学生马上分析失败的原因,再重新试做。
这样让学生既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又能体会出创新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生活中用化学,激发创新意识例如:学习了用盐酸除去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和碱及碳酸盐后,问学生在家中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学习了金属材料后,让学生探究生活中钢铁锈蚀原理以及防锈的方法。
再如: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后,让学生检验身边的一些物质,如肥皂、食醋、牛奶、果汁等的酸碱度。
这些问题贴近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已学知识的实用性,让他们感到化学实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涉及到,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就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加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要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
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失败之后,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不要气馁,顽强面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已引起广泛关注。
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教师又是教育的最基础的实行者,因而,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内涵和责无旁贷的使命。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张扬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是一种需要,一个有旺盛求知欲的人对于新奇事物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探索倾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是天生就有的,教师负有培养的责任,要使学生学得有兴趣,首先教师要教得有趣,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趣味素材,有意穿插生动的例子,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例如,在讲过氧化钠时可做“吹气生火”,在讲氨气时可做“喷泉实验”,在讲原电池时可做“番茄电池”等有趣的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一门充满了神奇、魔幻的学科,激起他们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加强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及其它科目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包括实验的探索和实验的创造性。
新的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实验课时比例增大,实验内容增多,实验类型增加。
还提高了对定量实验的要求,教师应深刻领会大纲精神,挖掘实验内涵。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再引导他们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方法来认识实质,掌握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一些实验设计和解答实验习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为创新意识铺路架桥。
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搞好化学教学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化学教学创新教育呢?一、创新“激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上好第一节课。
刚学化学时,学生对化学十分好奇。
教师先提出问题。
如: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节日的礼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水能变成油吗?并强调:要科学的解释生活现象,必须要学好化学。
然后演示如镁带燃烧、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等有趣实验。
这样定能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学习的热情。
2.做好化学实验。
实验是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源泉,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实验要求:(1)操作规范、有指导性。
(2)现象明显。
(3)实验目的明确、安全,课堂气氛活跃,井然有序。
(4)多做探究实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组织好课外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化学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如:组织兴趣小组,建立学习园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在网络上学习;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
二、创新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展空间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和态度,关爱学生,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敢于和老师探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勇于解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负责,不歧视差生;多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
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里敬重老师,师生感情融洽,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要有启发性,能指导学生思维如:在做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我让学生猜想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醒学生从物质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
这样出现了多种猜想:与铁丝的长短有关;与铁丝的粗细有关;与铁丝的纯度有关;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氧气的多少有关;与铁丝的温度有关。
最后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全班总结出与铁丝燃烧剧烈程度有关的因素,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摘要: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创新教育。
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以及如何应用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问题。
做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新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起点在于问题,问题是人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所以从增强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必须养成学生质疑的良好习惯,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学会善于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室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的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出ph=7。
教师不要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但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猜测的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是否有红色的铜生成?他们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最新-浅谈在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精品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化学是高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化学教学以实验教学为重点。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高中化学;创新教育;实施策略21世纪,国家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学生,面向未来,面向全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化学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1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再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体验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
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一个合作者的身份,而不是高高在上,不敢碰触。
和谐的课堂,让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不再拘谨,这才能激发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然而然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创造思维的催化剂。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深入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用途。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7,那么、4、3水溶液的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摘要:21世纪呼唤创造型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其核心问题是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落实创新教育人类的发展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由手工操作到机器时代,由蒸汽机到电气时代,再跃进到电子时代,都是在不断地进行创造而进步的。
因此,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是21世纪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问题是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这是在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就化学教学本身的特点来看,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是创造型教师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自觉贯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新、求异。
要敢于创新,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独立的见解,能容忍不同意见,允许学生犯错误,增强教学的自由度。
1、走出创新的认识误区。
一提到创新教育,有人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开放教学形式。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营造出一种创新和发扬教学民主的环境。
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的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3、鼓励学生多质疑。
创新首先意味着质疑,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会有可能创造。
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通常表现于质疑,乐与寻根问底,同时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方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规律、真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有一个勇于发现的精神。
即使某些问题很可笑,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让学生在求异思维的轨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
纵观整个化学发展史,无数化学家正是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发现,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的,也从而使化学科学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上节课上刚提过金属的金属性,课后就有一位同学提出疑问,那就是:一个镁原子可以失去2个电子,而一个钠原子只能失去1个电子,为什么钠的金属性要比镁的金属性要强呢?我于是就向他解释:金属的金属性并不是用失电子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从失电子的能力上来衡量的。
金属,谁在同等条件下失电子的能力强,那么它的金属性就强。
对此,我还特意在班上表扬了这些位同学一番。
后来,我发现他越来越喜欢思考、提出问题并致力于探索解决了。
4、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每位青少年都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到这一点,使学生免除种种心理压力,让学生的想象暴露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学生才不会因师道尊严而束手束脚,因唯命是从而思维停滞,压抑了创新能力的萌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
作为化学教师可以用集颜色、状态、气味、光和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来强烈地刺激视觉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和鼓励学生,幽默大方的言谈举止等因素都会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总之,师生情感的积极互动发展,利于营造学生在胆创新的氛围。
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加强课堂讨论。
作为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融洽、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引起讨论乃至争论。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离子反应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课堂讨论一下正三价的铁离子和负一价的碘离子能不能共存?随着问题的提出,而且是从他们熟悉的知识出发,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动脑思索,并且同桌之间会讨论,甚至会发生争论。
有的同学认为,正三价的铁离子和负一价的碘离子能共存,有的同学认为它们之间不能共存。
认为不能共存的同学认为:正三价的铁离子有较强的氧化性,负一价的碘离子而有较强的还原性,于是它们之间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讨论,乃至争论,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重视运用启发式。
创新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适当的引导。
思维始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设问,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生们已经知道,co2能和caco3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的基础上,可以启发他们思考:1、向饱和na2co3有溶液中通入co2会有什么新物质生成吗?2、若生成的新物质溶液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会出现什么现象?3、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首先会知道发生了如下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然后会渐渐分析出,实际是有三个因素导致nahco3晶体的析出。
第一,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第二,生成的nahco3比na2co3多;第三,溶剂水减少了。
3、加强联想,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创新工作来自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来自于丰富的联想,没有丰富的联想,就没有创造性的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应该在开发联想方面下工夫。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是记忆的再现过程,他可以唤醒沉睡在底层的过去的记忆,把当前的事物与过去的事物有机的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观念。
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为创造性联想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可以让同学联想一下,刚抹过熟石灰的墙壁为什么会变白,会变硬,而且会出“汗”。
再如,可以让同学联想一下,为什么在蒸馒头时要放一些小苏打,为什么不能放氢氧化钠或纯碱。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时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则是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插上了翅膀。
4、趣谈化学中的典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化学科学不断创新的历史。
化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许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
如空气组成的发现、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元素周期表的创建、镭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侯氏制碱法的发明创造,等等,都说明了坚持化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化学与众多科学交叉、渗透、融合,与人类、自然、社会相互依存。
化学与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化妆品、食品的添加剂、能源、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密切关系,无不说明当今化学是公众的化学,是日新月异的创造性科学。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介绍化学的具有创造性特征历史的发展过程,展示化学与人类和社会的科学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使学生发现化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强调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培养学生敢于利用化学知识做出分析与决策、评估风险与利弊等,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三、在化学教学中要落实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育他们克服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教会他们能对所学概念进行归类,对所学原理能自己举例,对相同、相通、相似的事物能用所学知识加以区分、解释和说明,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新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探索、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并逐渐由记忆型转化为创造型。
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以激发兴趣,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以掌握学习方法,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践,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启发学生课内或课外设计实验,促进知识创造性地迁移。
布置作业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巧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原因,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
如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有多种方法可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设计出较理想的方案;实验后,分析成败的关键,设计改进实验的措施。
巧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练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解度思考问题,以训练创造性思维中的收敛与发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