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系统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微机电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微机电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微机电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微机电系统又称MEMS,是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制造的一类微小机电系统,通常尺寸为毫米或微米级别。

其独特之处在于将机电元件、传感器、电子器件、控制器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了微小化、集成化、低成本化等优势。

微机电系统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当前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MEMS的原理主要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包括微电子加工技术、光刻技术、湿法腐蚀技术、离子注入技术等多种工艺的综合应用。

其制造过程包括设计、光刻、薄膜沉积、湿法腐蚀、离子注入等多个步骤,需要高精度、高技术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由于MEMS器件具有微小、轻量、低功耗、高灵敏度等特点,因此在传感、控制、通讯、医疗、能源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MEMS技术中,传感器是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提供测量、检测、控制等重要信息。

常见的MEMS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加速度计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游戏、运动监测等领域,压力传感器可用于空气压力测量、液位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电子电路温度补偿、环境温度测量等领域。

MEMS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多种环境等优点,因此在智能手机、照相机、汽车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传感器之外,MEMS技术还可用于制造执行器,即将电信号转化为物理动作。

常见的MEMS执行器包括微型电机、振动器、泵、阀门等。

微型电机可用于风扇、马达、机器人等领域,振动器可用于手机震动、游戏手柄、体感控制等领域,泵和阀门一般应用于微流体控制、药物输送、化学反应等领域。

MEMS执行器具有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疗和生物医学领域,MEMS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MEMS传感器可用于生物监测、疾病诊断等领域,如Biosensor可用于葡萄糖监测、尿素测定、心肌酵素测定等;MEMS执行器可用于微型机器人、控制药物输送等领域,如微型钢丝操作器可用于微创手术、组织粉碎、药物输送等。

2014年微机电系统MEMS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微机电系统MEMS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微机电系统MEMS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月目录一、MEMS:智能化时代的核心交互器件 (3)1、MEMS简介 (3)2、MEMS发展历程 (4)3、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医疗电子是MEMS主要应用领域 (4)二、智能化时代来临,MEMS迎来黄金发展期 (5)1、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快速普及驱动MEMS出货量倍增.5(1)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启MEMS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的新篇章 (6)(2)可穿戴设备MEMS市场启动在即,增长潜力大 (8)2、医疗电子:MEMS应用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 (9)3、汽车电子:仍将惯性增长 (11)4、市场容量预测 (12)5、从长期来看,物联网崛起将打开MEMS应用的蓝海 (13)三、MEMS行业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高 (14)1、技术壁垒高,新产品开发周期长 (14)2、市场集中度高 (16)四、国内MEMS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有望加速 (18)1、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18)2、政策助推,国内MEMS产业有望提速 (19)3、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已经开始有所突破 (22)五、相关公司概况 (23)六、主要风险 (24)一、MEMS:智能化时代的核心交互器件1、MEMS简介在智能化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及应用终端朝着“短、小、轻、薄”方向发展,对传感器设备的微型化、低功耗等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MEMS正好适应这一潮流,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MEMS(微机电系统)是指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简言之,其工作原理是外部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信号输入,通过微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后,由微执行器执行动作,达到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功能。

2、MEMS发展历程3、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医疗电子是MEMS主要应用领域由于和传统ic相比,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灵敏度高、价格低、易批量生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电子、航空航天和工业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医疗。

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职业生涯报告

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职业生涯报告

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职业生涯报告一、自我分析作为一名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我深知自我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首先,我性格外向,善于与人沟通,这使我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领导力并促进团队凝聚力。

其次,我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我未来作为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然而,我也清楚自己的劣势,如有时候过于固执己见,导致不易接受他人建议。

至于兴趣爱好,我对技术类书籍和科技产品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新技术并探索科技前沿。

二、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分析我成长于家庭条件一般的环境中,这使我懂得珍惜机会并深知成功来之不易。

尽管所就读的学校是普通本科学校,但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相应专业知识的培训。

然而,相比一流院校,资源可能稍显有限。

家庭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虽然物质上支持有限,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信心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三、职业目标我的短期职业目标是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取得优异成绩,并参与相关实习活动,积累工作经验。

长期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微机电系统工程师,在该领域有所建树,为社会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计划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类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行动计划为了实现职业目标,我制定了以下行动计划: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完成课程作业和项目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2. 积极参与校内外科技竞赛和项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 寻找相关实习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

4. 提升英语水平,以便更好地阅读国际学术论文和与国外同行交流。

5. 关注行业动态,参加行业会议和讲座,拓展对行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五、总结和反思通过对个人的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职业目标设定以及行动计划的制定,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实现职业目标。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微小机械和电子元件技术,是微纳制造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一起的产物。

MEMS具有多种优点,如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等等,在很多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MEMS的研究与应用,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MEMS的研究MEMS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MEM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MEMS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设计、制造和系统级集成。

1. 设计层面MEMS的设计可以使用多种软件工具,如CAD软件、仿真软件等。

其中,CAD软件包括自动化设计程序和虚拟原型软件,可以帮助MEMS设计师更轻松地创建MEMS结构的物理模型。

仿真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操作和测试,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2. 制造层面MEMS的制造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的过程,主要包括:CMOS制程、LIGA制程、SOI制程、PDMS制程等。

其中,CMOS制程被广泛应用于MEMS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的生产线中。

3. 系统级集成层面MEMS系统级集成是MEMS工业的一个研究重点。

它是将MEMS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的过程,通常包括电路设计、机械部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在这个层面上,集成MEMS 系统通常需要多学科合作,涉及到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二、MEMS的应用MEMS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领域:1. 生物医学MEMS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MEMS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生命体征、检测血糖、血压等。

微流体芯片可以用来进行药物筛选、细胞培养、DNA芯片检测等。

2. 工业自动化MEMS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MEMS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可以用来进行无线控制、智能油田开发、智能物流等。

3. 环境检测MEMS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环境,例如检测空气污染物、水质、土壤质量等。

微型机械电子系统调查报告

微型机械电子系统调查报告

微型机械电子系统调查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姓名:XXX指导教师:XX一、调研背景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集微电子学,纳米技术,力学和微细加工技术,是现代多学科融合的成果。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尤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其微小的特征尺寸使得它可以完成某些传统机械传感器所不能实现的功能。

MEMS传感器作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电工电子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综合的产物,通过微细加工技术,Ic工艺,微系统封装技术等高新技术制造而成。

已在机械工程领域,生物医学,远程控制,状态监测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微型机械电子系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巨大的实际价值,以此为课题开展研究可以学习和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了解我国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的发展现状,追踪微型机械电子系统技术前沿发展,并以此为切入点了解我国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我国及国际上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的比较、分析,了解我国微型机械电子系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经验。

三、微型机械电子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已有大量的微型机械或微型系统被研究出来,例如: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血球,尺寸为7mm×7mm×2mm的微型泵流量可达250μl/min能开动的汽车,在磁场中飞行的机器蝴蝶,以及集微型速度计、微型陀螺和信号处理系统为一体的微型惯性组合(MIMU)。

德国创造了LIGA工艺,制成了悬臂梁、执行机构以及微型泵、微型喷嘴、湿度、流量传感器以及多种光学器件。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飞机翼面粘上相当数量的1mm的微梁,控制其弯曲角度以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美国大批量生产的硅加速度计把微型传感器(机械部分)和集成电路(电信号源、放大器、信号处理和正检正电路等)一起集成在硅片上3mm×3mm的范围内。

日本研制的数厘米见方的微型车床可加工精度达1.5μm 的微细轴。

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利用纳米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将微型机械、电子、光学和生物等领域的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智能系统。

本文将探讨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多个角度剖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微机电系统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慢性疾病和健康管理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微机电系统技术可以在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集成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并提前预警,这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微机电系统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可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和人工耳蜗等,这些器械的微型化和智能化使得手术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微机电系统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能够实时获取路况信息,通过智能导航系统选择最佳路线,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MEMS技术还能够制造出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精准地定位,提高行车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崛起,微机电系统技术将在无人驾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车辆可以自主感知周围环境并自动规划行驶路线,使驾驶更加便捷和安全。

与此同时,微机电系统技术还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成为了全球议题,对环境监测的需求日益增长。

MEMS技术可以制造出微型气象站和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气温、湿度、大气压力、PM2.5等环境指标,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政府和民众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电系统技术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报告

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报告

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报告
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将微米(微薄)尺度的机械系统与先
进的微电子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相结合的领域。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交
叉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MEMS通常
用于制造微型设备以及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微机械系统等。

MEMS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

在此之前,人们只能制造出很大的电气机械系统。

然而,伴随着硅微米加工技术的进步,科学
家们终于有能力制造出微型机器。

现在,MEMS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器件、生物传感器等。

MEMS设备的制造非常复杂。

尽管它的大小很小,但有时候需要数百步的加工流程,这通常需要利用高精密的光学和电子设备。

MEMS技
术还需要涉及到虚拟与实际的领域,制造出来的设备通常都需要通过
计算机模拟来测试性能,同时还要回到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

MEMS技术不仅在实验室中被应用于研究,其实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这些应用通常涉及到小型手机、传感器、医学诊断等领域。

综上所述,MEMS技术代表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的出现大大扩展了微电子技术的应用。

这种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越来越广泛,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也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

微纳机电系统的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

微纳机电系统的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

微纳机电系统的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提高,微纳技术日益成熟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微纳机电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针对微纳机电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微纳机电系统简介微纳机电系统(MEMS)是将微米或纳米尺度的微型器件、机构、传感器、电子集成电路等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综合性、多功能的微机械系统。

MEMS的核心是微机械技术,通过微电子加工技术、微机械技术、微电子电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制造出具有微米或纳米级别尺寸的扫描器、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等微型器件,从而实现对温度、压力、湿度、流量、位置等各种物理量的检测、控制和处理。

MEMS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军事、医疗、生物、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重要技术,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技术之一。

二、微纳机电系统的分类尽管微纳机电系统具有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尺寸,但根据应用场景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它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传感器类MEMS传感器类MEMS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可以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湿度、加速度、光强等各种物理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车辆等领域。

传感器类MEMS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2.执行器类MEMS执行器类MEMS主要由微电机、微阀门、微泵等器件组成,用于对物理环境进行控制,例如微型机器人、喷头控制、气动阀门等。

执行器类MEMS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低功耗等特点。

3.生物医学类MEMS生物医学类MEMS是新型医疗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涵盖了红外线传感器、光谱分析器、荧光检测器、生物芯片等。

这些器件具有分析生化、免疫和微流控技术等优异的特性,是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的重要工具。

三、微纳机电系统的应用微纳机电系统在生产、科研、医疗和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1.工业方面在工业领域中,MEMS技术主要应用于生产自动化、质量控制、检测和传感器技术等方面。

例如,MEMS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工件尺寸和形状,而微机器人可以灵活地完成一些工厂生产线上的操作,如焊接、切割和注塑等。

微机电系统技术研究

微机电系统技术研究

微机电系统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机电系统技术也越来越流行。

微机电系统又称微型机械系统、微机械系统、微电机系统等,是一种以微电子加工工艺为基础,结合机械、电子、光学等专业技术,将微小物体及其附属结构与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的微系统。

与传统机电系统相比,微机电系统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精度,可以在微米或纳米级别上进行控制和操作。

一、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开始使用微电子加工工艺制作微小物体和构件。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微机电系统得以更加精细地制作和控制。

1980年代中期,微机电系统技术在石油勘探、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990年代,微机电系统技术开始应用于通信、汽车、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二、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微机电系统技术主要由微机电器件、微机电系统设计和微机电系统制造三个方面组成。

其中,微机电器件是微机电系统的基石,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微结构等。

微机电系统设计则是保证微机电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机械设计、电气设计、热学设计、流体力学设计等方面。

微机电系统制造则是将设计好的微机电器件和微机电系统组装起来,并进行测试和调整的过程。

微机电系统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1)微机电系统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和耗能低的特点,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复杂功能。

(2)微机电系统具有高度集成和制造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制造多种不同的微机电器件。

(3)微机电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响应速度的特点,可以对微小变化作出精确的反应。

(4)微机电系统具有可靠性好和寿命长的特点,可以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三、微机电系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医疗领域微机电系统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广泛。

例如,微型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内部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氧含量、血糖水平等。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一、微机电系统简介微机电系统(MEMS)是指结合微处理技术、微机电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它是一种新型的微型化智能系统,能够实现传感、处理和控制功能。

微机电系统是将传感器、执行器、处理器、电子器件与微观结构集成在一起的微型化智能化系统。

二、微机电系统研究微机电系统的研究包括了微观加工技术、传感器技术、器件制造技术、封装和集成技术、信号处理和智能算法、系统控制和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1、微观加工技术微观加工技术是微机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制造微型器件和元件的核心技术。

常用的微观加工方法包括光刻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离子束加工技术和微影技术等。

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微机电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微机电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对微机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器件制造技术微机电系统的器件包括微型加速度计、微型陀螺仪、微型电机、微型振动器、微型热电池等。

这些器件的制造技术对于微机电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4、封装和集成技术微机电系统的封装和集成技术是其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型器件在封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封装的材料、封装的结构形式以及封装的工艺,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把微型器件和其他器件进行集成。

5、信号处理和智能算法微机电系统的信号处理和智能算法是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传感器产生的信号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需要的信息。

同时,微机电系统的智能算法也是其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关键技术。

6、系统控制和应用开发微机电系统的系统控制和应用开发是其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在微机电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微型器件与其他器件的集成,同时还需要设计和开发控制系统。

三、微机电系统应用微机电系统是一种集成微型化的智能技术,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生物医学、化工、环境监测等。

2-MEMS课程报告

2-MEMS课程报告

《微机电系统(MEMS)》课程报告题目:微执行器设计与制备学号:10171157姓名:张天圣班级:101717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二O一三年1 月3 日目录一、意义与现状 (1)二、机理分析 (1)三、设计与计算 (2)四、制造与工艺 (2)五、总结 (4)请谈一下你对MEMS的认识(500字-1000字) (4)一、意义与现状MEMS(微机电系统)在过去二十年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多结构精巧、功能强大的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应运而生。

在基于各种工作原理的MEMS微执行器中, 静电驱动方式由于结构和原理简单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静电驱动主要包括梳齿静电驱动和平行板电容驱动两种驱动方式。

与平行板电容驱动器相比, 梳齿静电驱动可以提供更大的线性驱动位移以及较高的Q值。

1989年, Tang首次将静电梳齿驱动器引入到MEMS领域[ 1] 。

从此以后, 梳齿驱动器在谐振器[ 2, 3] 、微型傅立叶变换光谱仪[ 4] 、微夹钳[ 5] 、光开关[ 6] 、微型滤波器[ 7] 、加速度计[ 8] 、微陀螺[ 9] 以及两维微操作台[ 10] 等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微驱动器而言, 较大的驱动位移对很多MEMS器件尤其是可调谐器件, 例如光开关、可调谐衰减器等的性能提高非常重要;而较低的驱动电压可以较容易的实现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芯片的单片集成。

前人研究表明, 对经典的静电梳齿驱动器, 其可以实现的最大驱动位移主要受到侧向不稳定性也即侧向吸合现象的限制, 实现50μm以上的驱动位移非常困难。

因此, 研究和制作低电压、大位移的梳齿驱动器有其重要意义。

二、机理图1所示为一经典梳齿驱动器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 驱动器沿x和y轴两个方向都具有对称性,且有四对折叠直支撑梁, 折叠支撑梁的采用是为了消除器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 为了简化分析, 固定梳齿与可动梳齿之间以及梳齿顶端与相对的梳齿根部之间的电场区域采用二维平板近似模型。

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 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内容(5篇)

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 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内容(5篇)

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内容(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000字内容(5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微机电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微机电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微机电系统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将微型机械元件,例如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结构,集成到微型芯片中的技术。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微机电系统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了解微机电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市场规模;通过对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微机电系统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市场参考,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微机电系统市场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会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安排。

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报告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总结部分将对本报告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正文部分包括微机电系统概述、微机电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和微机电系统市场发展趋势。

在微机电系统概述部分,我们将对微机电系统做详细的介绍,包括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微机电系统市场现状分析部分将对目前微机电系统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等方面。

微机电系统市场发展趋势部分将从技术、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未来微机电系统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市场分析结果、前景展望和建议。

总结市场分析结果部分将对前文的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归纳,展望未来微机电系统市场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关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微机电系统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微机电系统的概况和市场情况,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和战略规划。

同时,通过总结市场分析结果和提出建议,为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促进微机电系统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014年微机电系统MEMS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微机电系统MEMS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微机电系统MEMS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MEMS是硬件复兴的基础元器件 (3)1、MEMS:当前微创新的方向、穿戴式设备的基础 (3)2、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4)3、移动终端:未来几年可能出现新型MEMS传感器 (5)4、可穿戴设备对MEMS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6)二、MEMS市场多种应用齐头并进 (8)1、MEMS类型丰富多样 (8)2、惯性传感器仍是重要市场,组合化成为趋势 (10)3、MEMS麦克风 (12)4、光学防抖、自动对焦 (14)三、看好MEMS应用外延和先进封装机会 (15)1、MEMS市场应用周期缩短,产业链从IDM走向分工 (15)2、制造环节升级、先进封装受益 (18)3、重点企业 (21)四、主要风险 (21)1、MEMS市场应用不及预期风险 (21)2、竞争加剧风险 (22)一、MEMS是硬件复兴的基础元器件1、MEMS:当前微创新的方向、穿戴式设备的基础MEMS(微机电系统)是微电路和微机械按功能要求在芯片上的集成,基于光刻、腐蚀等半导体技术,融入超精密机械加工,并结合材料、力学、化学、光学等,使一个毫米或微米级别的MEMS系统具备精确而完整的电气、机械、化学、光学等特性。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消费电子领域创新进入平台期,基于CPU 核心数、屏幕大小、分辨率、摄像头像素、轻薄度等配置经过前几年的白热化竞争后,开始出现性能过剩的隐忧,主流大厂开始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新功能、新应用,试图带来更好的体验。

我们认为,在下一个重要创新(可能是穿戴式设备)上规模以前,基于MEMS 的传感器、执行器将有望成为当前移动终端微创新的方向,而MEMS 技术的成熟,还将大幅促进穿戴式设备的发展。

a)MEMS 是当前移动终端微创新的方向:一方面新的设备形态(移动终端乃至穿戴式设备)需要更加微型化的器件和更为便捷的交互方式,另一方面,移动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给予MEMS系统在新型设备上应用的空间和前景。

微机电系统综述

微机电系统综述

微机电系统综述摘要:微机电系统(MEMS)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兴起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集中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尖端成果,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自动控制、国防军工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1]。

本文介绍了微机电系统起源及研究发展的背景,综述了微机电系统所涉及的器件设计、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封装与测试等关键技术,介绍了微机电系统在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机器人、微飞行器、微动力能源系统、微型生物芯片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大量先进的MEMS器件有望在未来几十年中从实验室推向实用化和产业化。

关键词:MEMS;微机械加工;封装;测试;应用Abstract;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microelectronics,is a scientific research frontier of multidiscipline and assimilates the most advanced achievements in curr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EMS extends into various fields with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such a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iomedicine,auto-control and defense industry,and so 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MEMS development and its background.Summariz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MEMS such as device design,fabricating material, machining processes ,micro-packaging and testing.Further more,the typical applications and latest development in fields including micro-sensor,micro-actuator,micro-robot,micro air vehicle,micro-power energy system,micro biological chip are discussed.A plenty of advanced MEMS devices would be put into practicali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from laboratory in recent decades.Keyword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icro -machining; package; testing; usage1 引言微机电系统简称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是利用微米/纳米技术,以微细加工为基础,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电子电路、微能源等组合在一起的微机电器件、装置或系统。

微机电系统及工程应用总结

微机电系统及工程应用总结

微机电系统及工程应用总结微机电系统是指利用微型计算机技术和微机电集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电力系统、工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等工程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技术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电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工程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微机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实时控制电网的运行,微机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微机电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各个节点的监测和控制,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其次,微机电系统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微机电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微机电系统可以对工业系统中的机械设备、仪表设备、传感器等各种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再次,微机电系统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为了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微机电系统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微机电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道路监测设备、车辆识别系统等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最后,微机电系统在环境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为了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微机电系统在环境监测与控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微机电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污染因子的在线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总之,微机电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通过微机电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系统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提高工程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为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电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verse method
n 敏 感性(sensitivity)與 最 小平方法(the least square method)
n 共 軛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n Modified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n B-Spline Method
•概 念說 明
n [Direct Problem] Known: a1、 a2、 b1、 b2、 Q、 R Unknown: X、 Y
•概 念說 明
n [Inverse Problem] Known: a1、 a2、 b1、 b2、 Y、 R Unknown: X、 Q
•概 念說 明---熱 傳問題[6]
•COMSOL 實驗組(Inverse)
•COMSOL 實驗組(Inverse)
n 結果 P3:180.909078 K P4:195.931548 K P5:424.372615 K
•利 用MATLAB計 算
>> A=[0.52307,0.073444;0.073444,0.49132;0.016213,0.065743]; >> F=[463.15;463.15;463.15]; >> D=[180.909078;195.931548;424.372615]; >> x=inv(A'*A)*A'*(F-D) x= 473.1505 473.1506
•COMSOL 實驗組(Inverse)
n 左 邊熱源結果 P3:0.52307 K P4:0.073444 K P5:0.016213 K
•COMSOL 實驗組(Inverse)
•COMSOL 實驗組(Inverse)
n 左 邊熱源結果 P3:0.073444 K P4:0.49132 K P5:0.065743 K
2. 孫 彥 碩,雷射表面熱處理的表面溫度和表面塗層吸收率的預 測,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3. Tai-Sheng Chen*, Horng-Yuan Jang**, Tsung-Chien Chen*,and PanChio Tuan**, Adaptive Input Estimation Method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Scheme for Inverse Jet Flow Heat Flux Estimating, JOURNAL OF C.C.I.T., VOL.34, NO.2, May., 2006
求 解逆向熱傳導問題,最小平方法被廣 泛 使用,因其精確度和穩定性均能合乎 要 求。
•敏 感性係數(Sensiti在線 性系統之 下, 利 用疊 加法則(superposition)對 其邊界條 件 去進行展開;是一種探 討已知條件對 於 系統貢獻度之方法。
其 中,*為共軛轉置(associate)
•實例 for COMSOL
由 疊 加法將 表1之 邊界條件展開為表2、 3、 4, 其中表2為 B1溫 度點對於系統之貢獻 度 ,求出敏感性係數、表3為 B2溫 度點 對 於系統之貢獻度,求出敏感性係數、 表 4為 邊界條>件對於系統之貢獻度,求 出 敏 感性係數。 其疊加的結果可以寫成 式 (A)。
n Finite Difference Equation
擷 取自[6]
•熱 傳問題---Direct
n Known: T1~ T12 n Unknown: TA1~ TA4
利 用Finite Difference Equation寫 出關係式
n T2+T12+TA3+TA2-4TA1=0 n T3+T5+TA1+TA4-4TA2=0 n T11+T9+TA1+TA4-4TA3=0 n T6+T8+TA2+TA3-4TA4=0 n -4T1+T2+T12=0 n T1-4T2+T3+TA1=0 n T2-4T3+T4+TA2=0 n T3-4T4+T5=0 n T4-4T5+T6+TA2=0 n T5-4T6+T7+TA4=0 n T6-4T7+T8=0 n T7-4T8+T9+TA4=0 n T8-4T9+T10+TA3=0 n T9-4T10+T11=0 n T10-4T11+T12+TA3=0 n T1+T11-4T12+TA1=0
•Inverse應 用---國 防軍事科技
[5]
n 底 火瞬間點燃時所釋放出之熱通量 n 膛 內 彈道中槍砲管內 壁熱通量及溫度計
算 n 藉 由槍管外壁變形量之量測逆估算槍膛
內 壁壓力 n 反 艦飛彈發射時推進系統之燃氣噴流火
焰 溫度對甲板之影響 n 垂 直起降戰機之發動瞬間所產 生之高溫
噴流 n 熔 裝固化過程之接觸熱傳係數 等 皆屬逆向熱傳導問題之範疇。
•文 獻回顧
n Estimation of Surface Absorptivity and Surface Temperature[1](下 圖擷取自此篇 )
•文 獻回顧
n 在 1950年 代後期,逆向熱傳導問題開始 受 到學界的注意與研究。依空氣動力學 [4] 理 論可知,當太空設備返回地球時, 設 備表 面將因有極嚴重的熱量產 生以 致 於 無任何感測器可殘存於其表面。因此 發 展出將感測器埋入物體內 部而反推算 出 物體表面邊界條件的逆運算技術。
•Introduction
n 然 而實際工程問題常因客觀的條件限制 或 是量測技術的不足,無法得到完整的 邊 界條件,因此必須藉由量測熱導體內 部 之溫度數據,再經由逆向估算求出未 知 邊界條件,此類型的熱傳問題稱為逆 向 熱傳導問題(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IHCP), 經 由逆向估算出未知邊 界 條件後,即可求解整個溫度場之溫度 分 布[1-5]。
•最 小平方法(the least square
method)
n 最 小平方法( 又稱最 小二乘法) 是一種 數 學優化技 術,它通過最 小化誤差的 平 方 和找到一組數據的最 佳函數匹 配[7]
函 數表示:
•最 小平方法(the least square
method)
n 利用最小平方法(線性組合形式)求解:
微 機電系統分析報 告
- Inverse heat transfer
•Introduction
n 在 實際熱傳導問題中,若其初始條件 (Initial condition)、邊 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與 材料性質(Material Properties) 為 已知的熱物理量時,可直接由熱傳導 方 程式去進行求解整個溫度場分布,此 類 型的熱傳問題稱為直 接熱傳導問題 (Direct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DHCP );
4. 顏 義哲,反算法於三維穩態鰭管式熱交換器鰭片熱傳系數之 預測,國立成功大學造船季船舶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5. 李 弘毅與王景輝,逆 向熱傳導問題之分析與實驗, 力學系列B, 第十六卷,第ㄧ期,2000
6. Introduction to Heat Transfer, THIRD EDITION, WILEY
1. 得 到驗證組與對照組之數據後,利 用 MATLAB運 算
Reference
1. Yann-Shouh Sun, Cheng-I Weng, Tei-Chen CHEN, and Wang-Long LI, Estimation of Surface Absorptivity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PART 1-REGULAR PAPERS SHORT NOTES & REVIEW PAPERS 35 (6A): 3658-3664 JUN 1996
4.繪 製完成,按 至 視窗大小
將 圖形縮放
Step3:統 御域設定
1. 選 取 物 理量>統 御域設定 2. 出 現統 御域設定視窗 3. 輸 入參數 STEEL AISI4340 4. 確 定
Step4:邊 界設定
1. 選 取 物 理量>邊 界設定 2. 出 現邊界設定視窗 3. 輸 入邊界 4. 確 定
………(A)
由 於式(A)是 三條方程式,但只有兩個未知數, 因 此將利用最 小平方法去 估算最佳的迴歸式 求 出近似解。
………(A)
………最 小平方法
•COMSOL 驗 證
參 數: n 寬 為20m n 長 為20m n 統 域邊界:steel AISI4340 n Mesh:正 方形, 20x10(即 每ㄧ 格為一平方
=>與驗證組 473.15幾乎ㄧ樣………(OK)
•COMSOL step by step
STEP1:選 取模組 n 開 啟 COMSOL(即 自動到模型導覽視窗) n 點 選熱傳模組 n 點 選廣義熱傳 n 確定
Step2:繪 製圖形
1. 點 選正方形圖 2. 在 視窗上拉出一方形
3.在 方形上按兩下,出現尺寸視窗,輸入 參 數,按確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熱 傳問題---Inverse
n Known: T3~ T12、 TA1、 TA2 n Unknown: T1 、 T2、 TA3 、 TA4
利 用Finite Difference Equation寫 出關係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