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公司对工艺变更的标准化管理,减少工艺变更带来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艺变更的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变更范围:生产能力、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流程图、工艺指标、操作记录、工艺改造等变更。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监督、检查及考核。
2)生产部为生产装置工艺变更的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工艺风险分析、工艺变更申请、审核、实施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五条工艺变更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2)公司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3)工艺、管线和生产装置设备发生变更。
4)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5)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
6)有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不符合因素。
7)其它相关事项。
第六条工艺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生产单元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单。
2)变更审批:各部门按变更申请单按流程逐级上报。
3)变更实施:变更单批准后,由变更所属单元负责实施。
4)变更验收:变更结束后,由各单元形成变更专题报告上报生产部。
第七条工艺变更风险分析在工艺变更过程中要做好风险分析,重点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控制失效的影响及人为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
第八条工艺变更管理内容要求1)工艺指标变更(1)若A类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由生产单元填写变更单,经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提交OA指标变更流程,流程审批后执行。
(2)若工艺指标为B、C类工艺控制指标,由各班组填写变更单,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2)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变更(1)新建生产装置试运行前,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部门对岗位操作法和工艺卡片修订,电石厂内部审核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2023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2023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一、引言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的变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包括制造业、加工业、制药业等各个领域。
三、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定义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设备和相关设施进行修改或更换的行为。
四、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原则1. 安全原则:工艺和设备变更必须确保不会对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2. 稳定原则:工艺和设备变更必须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可行原则:工艺和设备变更必须在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行。
4. 过程控制原则:工艺和设备变更必须进行过程控制,确保变更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程序1. 提出变更申请:生产企业需要提出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并附上详细的变更方案和理由。
2. 变更评估:企业需对变更方案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变更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变更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3. 变更批准:根据变更评估结果,企业需要获得相应管理部门的批准,方可进行变更。
4. 变更实施:企业在变更实施前需组织相应的培训,确保员工对变更有足够的了解。
变更实施过程需要进行过程控制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变更验证:变更实施后,企业需要进行验证,确保变更方案的有效性和符合预期的结果。
6. 变更审查和验证结果评估:根据变更实施和验证结果,企业需要进行审查和评估,以及记录变更信息和相关文档。
六、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责任1. 生产企业负责制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并确保员工的知晓和遵守。
2. 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监督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员工需要按照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要求进行操作和培训,并积极参与变更评估和实施过程。
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控制措施1. 建立变更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变更管理委员会负责评估和审批所有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
2024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
2024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的工艺和设备变更,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生产企业对工艺和设备进行变更的管理。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一)工艺或设备的功能变更;(二)工艺或设备的结构或部件的变更;(三)工艺或设备的参数或性能的变更;(四)工艺或设备的介质或材料的变更;(五)工艺或设备的规模或数量的变更;(六)其他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变更。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工艺和设备变更的权限、程序和责任。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前,企业应当编制变更方案并进行评估,确保变更不会影响生产安全。
第七条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应当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变更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第八条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后,企业应当进行功能测试和安全性能评估,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符合要求。
第九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后,企业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的权限和程序第十一条企业应当设立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工作。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工艺和设备的重要性和风险等级确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权限。
第十三条工艺和设备的变更权限应当明确到具体岗位或人员,并做好相应的岗位责任和权限的培训和记录。
第十四条工艺和设备的变更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一)提出变更申请;(二)编制变更方案;(三)评估变更方案;(四)审批变更方案;(五)执行变更方案;(六)测试和评估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七)培训相关人员;(八)记录和备案。
第十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审批应当由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审批程序,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重要管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企业通常会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1. 变更管理流程:规定变更管理的整个流程,包括变更的申请、评审、批准、实施和验证等各个环节,确保变更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2. 变更管理人员:明确变更管理的责任人员和相关部门,确保变更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3. 变更申请要求:规定变更申请的要求,包括变更描述、变更原因、影响分析、实施计划等内容,以便对变更进行评审和决策。
4. 变更评审和批准:制定变更评审和批准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变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获得相关人员的批准。
5. 变更实施控制:制定变更实施的控制措施,包括变更的计划和时间安排、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变更后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评估等,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验证。
6. 变更记录和文档管理:规定变更管理的记录和文档的管理要求,包括变更的记录和文档的编制、保存和归档等,以便对变更进行查证和溯源。
7. 变更风险评估:制定变更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对变更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能够安全可靠地实施。
8. 变更授权和通知:规定变更授权和通知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变更的授权和通知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9. 变更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变更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变更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具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
企业在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三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是指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和设备进行变更时需要遵循的的管理规定。
下面是一个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的草稿: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办法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在工艺和设备变更过程中的管理,确保变更的安全和有效性。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的企业。
二、变更程序1. 制定变更计划: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制定工艺和设备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原因、变更的影响等。
2. 提交变更申请:企业应将变更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相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批准或拒绝。
3. 变更实施:在获得批准后,企业应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
4. 变更验证:企业应对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验证,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变更审查:企业应定期对变更的效果进行审查,评估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
三、变更风险评估1. 风险识别:企业应对工艺和设备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安全风险、质量风险等。
2.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安全措施、质量控制措施等,确保变更过程中的风险最小化。
四、变更记录和报告1. 变更记录:企业应记录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变更前后的情况、变更的效果等。
2. 变更报告:企业应向相关部门提交变更报告,报告应包括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原因、变更的影响等。
五、变更的授权和责任1. 变更授权:企业应设立变更授权的程序,明确变更的批准和审核权限。
2. 变更责任:企业应明确变更的责任人,确保变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六、参考文件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
2. 企业内部相关文件。
七、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以后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2. 对于未尽事宜,相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市场形象,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4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调整或更换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和安全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经过论证、审核、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
相关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注重保障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确保变更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境和节能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二章变更评估和论证第七条在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前,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变更评估和论证,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分析、风险评估、资源利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技术试验和验证。
第九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论证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保变更后的产出品质、能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第十条变更评估和论证的结果应编制相关文件,并提出变更的建议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查和批准。
第三章变更审核和审批第十一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条变更方案中应明确变更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事项应进行内部审核,由相关的技术、管理和生产人员组成变更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变更审核委员会应在变更方案通过审核后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对象包括变更前后的工艺设备、物料和生产环境等。
第十五条审核通过的变更方案应报相关领导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实施。
第四章变更实施和验收第十六条变更实施前应进行预实验,在正式实施前对变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和验证。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更改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工艺和设备更改的管理,确保更改过程安全、高效、可追溯,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该规定适用于本企业的全部部门和员工。
2. 定义•工艺更改:指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参数的调整、流程的更改以及工艺程序的修改。
•设备更改:指生产设备的更换、新增或删除,以及对设备的紧要参数进行调整或改进,包含硬件和软件的更改。
3. 更改管理流程3.1 更改提出•任何工艺或设备更改需由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向职能部门进行书面申请,并填写《工艺和设备更改申请表》。
•更改申请表应包含更改的实在内容、原因、影响分析、实施计划、风险评估等信息。
•在更改提出前,申请人需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确保更改的合理性和必需性。
3.2 更改评审•职能部门收到更改申请后,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更改评审小组由跨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构成,应包含工艺专家、设备维护人员、安全专家等。
•更改评审应评估更改的风险和影响,并对更改进行分类评级。
•评审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申请人,包含通过、暂缓或拒绝更改,同时供应理由和改进看法。
3.3 更改方案订立•在更改评审通过后,申请人或相关部门应订立认真的更改方案。
•更改方案应包含更改的实在步骤、时间计划、资源需求、人员培训等内容。
•紧要的更改方案应经过跨职能部门的讨论和审核,并获得相关部门的书面同意。
3.4 更改实施•更改方案应在实施前进行全员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更改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更改实施过程中应依照更改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更改的结果。
•对于涉及到关键设备或工艺的更改,应订立临时回退计划,以应对更改后可能显现的问题。
3.5 更改验证•完成更改后,申请人或相关部门应进行更改的验证和评估,确保更改的效果和安全性。
•更改验证应包含对更改后的工艺参数、设备性能进行测试比对,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监控。
•如发现更改后存在问题,应及时矫正,并评估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更改。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程序和内容,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变或调整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的调整、设备的更新、设备参数的变更等。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风险可控原则,确保变更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由企业的相关部门负责,包括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等。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保障生产安全。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程序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需经过以下程序:(一)申请阶段1.申请人应向企业相关部门递交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申请表格应包括变更的内容、原因、影响分析及相关数据等。
2.企业相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是否符合变更要求。
3.初步评估通过后,申请人需准备相关方案和风险评估报告。
(二)评审阶段1.企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可行性、风险评估等。
2.评审通过后,进入方案的详细制定和实施阶段。
(三)方案制定和实施阶段1.申请人按照评审结果制定详细方案,包括变更的时间计划、操作步骤、资源需求等。
2.方案的制定应确保变更过程的风险可控,包括风险防控预案、应急处置方案等。
3.方案的实施应按照制定的时间计划进行,并确保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四)变更验收阶段1.变更完成后,申请人向企业相关部门递交变更报告,报告应包括变更的内容、实施情况、效果评估等。
2.企业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验收,确认变更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第三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内容第七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一)风险评估1.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等。
2.风险评估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并涵盖变更可能对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工艺变更如何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如何管理制度一、前言工艺变更是生产企业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求变动、技术进步、质量问题等因素,需要对原有工艺流程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行为。
正确管理和控制工艺变更,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工艺变更的管理制度展开讨论,探讨在企业中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艺变更管理机制,确保工艺变更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控制。
二、工艺变更的定义和分类1. 工艺变更的定义工艺变更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原有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行为。
工艺变更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等目的。
2. 工艺变更的分类按照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工艺变更可分为重大工艺变更和一般工艺变更两类:(1)重大工艺变更:指对产品重要工艺环节进行调整或改进,可能影响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工艺变更。
如:原料替换、工艺流程调整、设备更换等。
(2)一般工艺变更:指对产品一般工艺环节进行调整或改进,对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影响较小的工艺变更。
如: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流程微调、生产设备维护等。
三、工艺变更的管理流程1. 工艺变更需求提出工艺变更需求可以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销售部门、客户等相关部门提出。
当有新的产品要求、新的工艺方案、新的质量标准等情况出现时,可以提出工艺变更需求,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2. 工艺变更方案制定在确定工艺变更需求后,需要由技术部门制定工艺变更方案。
根据工艺变更的内容和目的,确定工艺变更的方案、范围、时限等具体内容,并编制相应的工艺变更方案文件。
3. 工艺变更方案审核制定完成工艺变更方案后,需要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工艺变更对其工作的影响程度、风险程度等,进行审核和评估,确定工艺变更是否合理、可行,并提出建议。
4. 工艺变更方案批准经过层层审核后,工艺变更方案需要提交企业领导层进行审批。
2024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2024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工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行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工业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和设备进行改变或更新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环保的原则,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当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保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组织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保障。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审批程序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审批程序应当分为前期论证、方案设计、备案准备和备案审查四个阶段。
第九条前期论证阶段包括需求确认、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论证三个环节。
需求确认环节是指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需求进行确认和明确,包括变更的目标、理由和可行性等内容。
可行性研究环节是指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包括技术、经济、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方案论证环节是指对多个变更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选出最佳的变更方案。
第十条方案设计阶段包括方案制定、技术设计和设备采购三个环节。
方案制定环节是指根据前期论证结果,制定具体的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明确变更的内容、流程和时间计划等。
技术设计环节是指根据变更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包括工序流程、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等。
设备采购环节是指根据技术设计结果,进行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工作,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实施。
第十一条备案准备阶段包括备案材料准备、备案申请和备案审查三个环节。
备案材料准备环节是指准备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相关材料,包括变更方案、技术设计和设备采购等。
备案申请环节是指向有关部门提交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备案申请,包括备案材料和相关附件。
备案审查环节是指有关部门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变更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提高工艺和设备变更的效率和准确性,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改进、设备更新等原因,对工艺流程、工艺要求、设备配置等进行更改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需经过严格的评审、验证和批准程序,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效果。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流程与要求第四条任何单位在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前,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申请、评审和批准。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申请流程及要求:(一)变更申请人应提供变更的理由、目的、方法以及变更后的效果等详细信息;(二)变更申请人应详细描述变更的影响范围及对原有工艺和设备的影响程度;(三)变更申请人应提供变更方案及操作规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方案;(四)变更申请人应提供变更的时间节点和实施计划。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评审与验证:(一)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应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二)评审部门应对变更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三)变更方案通过评审后,应进行验证实验,以确保变更的效果和稳定性;(四)验证实验的结果应记录并提交给评审部门进行审核。
第七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的批准:(一)经评审和验证实验后,变更方案应提交给主管部门进行批准;(二)主管部门应根据评审和验证实验结果,判断变更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是否批准变更;(三)批准后的变更方案应通知各相关部门,并进行变更实施的安排。
第三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实施与管理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实施前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变更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实施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变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实施后应进行验证和评估,确保变更的效果和稳定性。
第十一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实施后,相关部门应对变更的效果和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复评估。
技术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技术工艺变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技术工艺变更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技术工艺变更的部门和人员。
三、变更管理的定义技术工艺变更是指对生产工艺、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改进或者更换的行为。
例如对设备的改动、工艺流程的调整等。
四、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提出在生产或工艺设备出现异常情况、需要改进或者优化时,相关部门可以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应包括变更的原因、内容、影响分析、实施方案等内容。
2. 变更评审由相关部门组织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等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
3. 变更计划制定批准变更申请后,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具体内容、变更的实施时间表、变更的影响分析、变更的风险评估等。
4. 变更实施按照变更计划的要求,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变更。
在变更期间,应加强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5. 变更验证变更实施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变更效果的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效果。
6. 变更总结对变更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变更的成果、经验教训、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五、变更管理的责任1. 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变更管理制度,并对变更过程进行监管和评估。
2. 技术部门负责提出变更申请,制定变更计划并组织实施,并对变更效果进行验证。
3.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技术部门实施变更,并加强变更过程的监控。
4. 质量部门负责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变更实施后对变更效果进行验证。
5. 安全部门负责评估变更对生产安全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六、变更管理的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 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提高生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七、变更管理的注意事项1. 变更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评估和论证,保证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变更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本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执行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产品质量,本规定制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变或更新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可控性,避免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不利影响。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工艺和设备的变更。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决策、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和法制约束。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流程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流程包括申请、评审、审批、执行、验证和记录等环节。
第七条申请环节是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起点,由变更发起人填写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表,附上变更方案、风险评估等相关材料,提交给变更管理部门。
第八条变更管理部门收到变更申请后,将启动评审环节。
评审由专业人员进行,主要从工艺可行性、设备安全性、质量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九条评审合格后,变更管理部门将提交审批部门审批。
审批部门接收申请材料后,进行审核,并根据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等级,决定是否批准变更。
第十条批准变更后,变更发起人将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执行,同时进行相应的设备测试和工艺验证工作。
第十一条执行完成后,变更发起人将进行验证环节,验证工艺和设备变更的效果,确保该变更达到预期目标。
第十二条验证合格后,变更发起人将填写变更记录,包括实施情况、验证结果、遇到的问题等,并存档备查。
第三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责任第十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责任主要包括变更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和变更发起人。
第十四条变更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并提出建议,协调变更执行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
第十五条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变更管理部门进行评审和审批工作,参与变更的执行和验证工作,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进行。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1一、总则: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2天然气处理过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与化工、石化行业等生产过程相同的特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材料,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品种更多且储存量更大、应用的工艺技术更复杂、操作条件更苛刻、工艺系统危害更多等,而愈来愈复杂的工艺系统又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规范化管理要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规定内容:
1. 变更管理责任:明确变更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
变更管理责任人负责协调、监督和执行所有工艺和设备变更活动。
2. 变更申请流程:明确变更申请的流程,包括变更提案的填写、审批、实施和评估。
变更提案应包括变更的原因、范围、影响分析及所需资源等信息。
3. 变更影响评估:对每个工艺和设备变更进行影响评估,包括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和确认。
4. 变更控制和记录:建立变更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变更的过程和结果。
变更过程中的所有相关文件、图纸、规格和测试报告等应及时更新并进行记录。
5. 变更通知和培训:在变更实施前,向相关人员和部门通知变更内容,并进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变更的目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
6. 变更回溯和纠正措施:对变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回溯分析,及时进行纠正和措施,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正常运行。
7. 变更评估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变更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并收集反馈意见,以便于持续改进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效果。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内容,具体的规定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引言工艺和设备变更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变更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各种风险,包括质量风险、生产效率风险、安全风险等。
因此,为了确保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公司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适用范围该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过程的工艺和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和工艺流程等。
变更申请流程变更申请的流程如下:1.申请部门首先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附上变更的理由和必要的文件;2.相关部门确认变更申请,并进行评估,确定变更对于生产、质量、环境等方面的影响;3.相关部门将评估报告提交给公司管理层,并请示公司管理层批准变更;4.公司管理层审核评估报告,评估变更对于公司质量、生产、安全和环境带来的风险;5.如果变更被批准,公司管理层要求申请部门进行相应的变更,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收;6.如果变更结果符合预期,相关部门提交变更报告,并附上变更前后的相关数据,评估变更对于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变更的控制为了确保变更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还需要对变更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变更的分类根据变更的重要程度和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将变更分为三类:1.重要变更:对于生产环节、质量和环境影响明显的变更。
2.普通变更:对于生产环节、质量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变更。
3.管理变更:对于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改变的变更。
变更委员会公司设立变更委员会,由公司管理层成员、相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
变更委员会负责评估变更申请,审批和批准变更,以及监督变更执行。
变更记录和审查变更申请、评估和执行的过程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并建立归档。
在每一次变更完成后,变更记录需要进行审查并确认变更是否符合公司规范和流程标准。
变更授权和审批变更的授权和审批须建立完整的审批流程,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在变更执行之前,需要有相应的授权和审批程序,包括变更的实施计划、培训计划和测试/验收计划。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一、目的和依据1.1目的为了保证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制定本管理规定。
1.2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的部门和人员。
三、流程和责任3.1流程3.1.1变更申请:发起变更申请的部门或个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内容、原因、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等,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
3.1.2变更审批:上级部门应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对于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变更,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审批。
3.1.3变更实施:经过审批的变更申请,由申请部门或个人组织实施,并按照变更控制计划进行操作。
3.1.4变更评估:变更实施完成后,申请部门或个人应进行变更评估,评估变更的效果和满足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上报上级部门。
3.2责任3.2.1变更发起人:负责填写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内容、原因、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等,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
3.2.2变更审批人:负责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对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变更,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审批。
3.2.3变更实施人:负责组织实施经过审批的变更申请,并按照变更控制计划进行操作。
3.2.4变更评估人:负责进行变更评估,评估变更的效果和满足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上报上级部门。
四、风险评估和控制4.1风险评估4.1.1风险评估标准:根据变更申请的内容和影响范围,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评估。
4.1.2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应明确风险等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4.1.3风险评估人员:风险评估应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风险控制4.2.1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限。
2023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2023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依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2023年起,涉及工艺和设备变更的企业。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的修改、生产设备的更换、生产线的重新布局、产能的调整等。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变更流程。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前应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试验,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第七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后,企业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新工艺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定期开展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九条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章工艺变更管理第十条工艺变更前,企业应编制详细的工艺变更方案,包括变更的目的、内容、流程和时间计划等。
第十一条工艺变更应按照变更方案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
第十二条工艺变更后,企业应进行全面评估和测试,验证变更后的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十三条工艺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十四条工艺变更后,企业应建立变更跟踪和记录制度,定期检查变更效果。
第十五条工艺变更的审批权限应明确,审批过程应公开、公正、公平。
第十六条工艺变更涉及影响产品质量或安全的,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和检验。
第三章设备变更管理第十七条设备变更前,企业应进行设备检验和评估,评估结果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第十八条设备变更应按照变更方案进行,保证变更过程安全可控。
第十九条设备变更后,企业应进行设备调试和验收,验证设备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第二十条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流程的修改的,应进行相应的配套设备调整和改造。
第二十一条设备变更前,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能力。
化工企业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化工企业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1.工艺变更
1.1工艺变更应根据变更来源和变更程度/形式的不同,组织风险分析、评估,确定实施方案。
1.2工艺变更的依据/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
a)公司分管技术的高管提供变更信息;
b)小试试验总结的基础数据;
c)实际生产中控制较为理想的数据范围。
1.3应根据变更的程度、形式,确定:
a)重大变更:影响较大、涉及工艺技术的改变或设施主要功能的变化、重要工艺参数(详见操作规程)大幅度(变化幅度超过原先控制的20%)改变(如压力等级的改变,压力报警值的设定等)的长期变更。
b)一般变更:影响较小、不涉及工艺技术的改变或设施主要功能的变化、重要工艺参数(详见操作规程)小幅度(变化幅度未超过原先控制的20%)改变、非重要工艺参数(详见操作规程)的改变、功能相近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长期变更。
c)临时变更:在不确定变更是否能到达预期结果时,先进行临时变更。
单次临时变更实施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若变更结束未能确定变更是否可行有效需继续验证时,需重新办理临时变更,同一变更验证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在变更到期或变更结束后,根据变更结论确定是否变更,若需要变更,则按程序进行;不需要变更的,则自动
恢复至变更前。
1.4对变更风险识别、分析、评审,并确定变更实施方案或控制措施,应考虑以下方面(但不限于),并形成临时操作方案,为落实变更方案提供依据:
a)变更后与变更前对比主要的风险变化及控制措施;
b)变更后具体、详细的控制方式、操作方法;
c)新增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质量指标与风险及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三、本文件与上一版文件相比的主要变化点:1、完善各部门职责权限;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0/C0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文件1流程图2目的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3范围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术语和定义4.1 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关于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4.2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可按方案措施执行以保证生产,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开展方式称为异常处置预案。
5职责和权限5.1 各车间(包括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品检科5.1.1 车间/品检科班组长5.1.1.1负责班组内工艺变更的提出。
5.1.1.2负责协助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对现场问题进行解决。
5.1.1.3负责对本班组内工艺变更项目的实施与验证,并保存执行过程的相关记录,及时将异常反馈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
5.1.2 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5.1.2.1负责新产品生产准备工作,对现场操作进行培训指导,新车型工艺移行前,成立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将现场工艺问题及时反馈工艺技术科。
5.1.2.2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文件移行时,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评审验收,确保工艺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1.2.3负责对各班组反馈的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确认,并进行判定、解决,对判定属于需变更工艺的问题,向工艺技术科提出变更申请。
5.1.2.4 负责将车间/科室内各班组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及验证。
5.1.2.5工艺改进过程中,负责编制《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并提交工艺技术科。
5.1.2.6 负责后序反馈的跨班组、跨车间的工艺问题沟通,并协助其他前序车间进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5.1.2.7负责依据《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落实现场作业指导性文件更改及现场工艺变更。
5.1.2.8负责识别异常处置预案项目,并编制《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并对工艺异常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5.1.3 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分管车间技术组及工艺管理工作,负责《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的批准。
5.2 工艺技术科5.2.1 负责工艺变更过程中与工程院接口。
5.2.2负责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移行前,参加各车间/品检科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跟踪工作进程。
5.2.3 负责各车间/品检科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的归口管理。
5.2.4负责对车间提交的《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进行确认,对现场工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判定,对工艺问题进行解决,将不能自主变更的工艺问题反馈工程院。
5.2.5负责对车间/品检科提交工艺变更项目进行评审,并对需验证项目以《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的形式下发临时工艺。
5.2.6负责结合《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以及过程执行记录等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
5.2.7 负责《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发布工作。
5.2.8负责对车间/品检科编制的《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进行确认,保证方案可实施性。
6工作程序6.1工艺变更范围6.1.1冲压工艺闭合高度、气垫压力、顶杆规格与行程、料片尺寸、制件检验频率、设备、模具点检频率及记录形式、制件检验手段、生产辅料等工艺变更,其中闭合高度、气垫压力、顶杆规格与行程的变更直接进行验证,连续3个批次参数一致且制件合格的,方可进行工艺变更。
6.1.2焊接工艺工艺参数调整、制件工位调整、焊点排布调整、涂胶工位调整、设备调整、生产辅料调整等工艺变更。
6.1.3涂装工艺工位调整、生产辅料调整以及与产品设变无关的工艺变更。
6.1.4总装工艺工位调整、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辅料调整、工具等变更。
6.1.5以上范围中在特殊情况下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工艺技术科可向工程院提出《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由工程院主责进行变更。
6.2 工艺变更类别及评审和验证要求6.2.1四大工艺变更通用要求6.2.1.1 只是完善工艺文件不涉及现场工艺或产品变更的,不需进行评审和验证。
6.2.1.2工艺变更要求评审、验证时由工艺变更提出部门组织实施,填写评审记录和编制《验证报告》,验证过程中需要有线体品质检验员或品检科专职检验员参加。
6.2.1.3工艺变更是否需要验证最终体现在《工艺变更评审记录表》中。
6.2.1.4工艺变更评审要求a.参评人员要求: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现场操作及参数变更的,必须包括但不限于线体班组长、车间技术员、工艺技术科或工程院技术员;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产品设计输出文件更改的,必须要有商品技术部或研究院产品技术人员参加;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工艺装备改造或新增的,必须要有设备科或工程院相关人员参加;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检具、测量设备、法规项目的,必须要有品质保证科和工艺技术科相关人员参加。
b.评审内容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作业顺序是否合理、相互作业间有无干涉、是否存在勉强作业;生产节拍能否满足;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工艺装备能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会引起相关联工序/工位的质量问题。
6.2.1.5 工位调整(不适用于冲压工艺)a.工位调整的分类Ⅰ类:工位作业内容的调整指本工位在整条生产线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不变、节拍不变,只是其中部分作业内容增加或减少,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根据作业内容变更的多少,可能会有增减,如总装车间某工位增加或减少了部分装入的零部件。
Ⅱ类:工位的整体移动指本工位的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节拍等均不变更,只是在整条生产线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总装车间行李架安装工位由内饰二线末端整体移动到了内饰一线始端。
Ⅲ类:工位间的优化重组指多个(两个及以上)工位间的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重新进行分配和组合,但生产节拍不变。
Ⅳ类:生产线节拍的调整或线体改造,如工位数量、工位排布、各工位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均会变更。
b.工位调整的评审和验证要求①Ⅰ类、Ⅲ类工位调整要评审和验证作业顺序的合理性、作业是否勉强和有无干涉、质量要求是否达成、节拍能否满足、操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新添工艺装备的符合性、是否会引起相关联工序/工位的质量问题等。
②Ⅱ类工位调整只需评审和验证工位排布顺序及位置的合理性。
③Ⅳ类生产线节拍的调整,因会引起较大的变动,还需编制新的或换版工艺文件,须向工程院提出变更申请,按工程院的安排执行。
④根据各类工位调整所需评审的具体项目,需组织车间/科室内相关班组、工艺技术科、品检科、人力资源科、设备科、品质保证科相应人员参加评审。
⑤涉及Ⅲ类、Ⅳ类工位调整,需在生产线体进行生产验证变更方案的在验证期间需编制“临时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现场作业(格式参照“作业指导书”格式),在“临时作业指导书”的右上角注明使用期限(机打/不许有手改现象),“临时作业指导书”的签批要求按作业指导书的签批程序进行,不必受控盖章,在验证完成后需收回“临时作业指导书”。
6.3工艺变更流程6.3.1提出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并评审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确认班组长反馈的工艺问题,制定工艺变更方案(若发生部门无解决措施时,由工艺技术科确定整改措施),采用“后工序”及相关方确认的方式对工艺变更方案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明确方案可行性,输出相关评审部门会签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若CAPP中文件存在低级问题,以《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形式反馈。
6.3.2验证临时工艺有效性6.3.2.1针对需长期验证的项目,工艺技术科在2个工作日向车间/品检科发布《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同时发工程院相关专业技术部进行备案,针对不需验证的项目,工艺技术科根据提交资料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并于2个工作日批准下发。
6.3.2.2车间/品检科根据《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开展实施工作,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进行指导,若出现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等问题,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有权立即停止临时工艺执行,同时反馈至工艺技术科,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6.3.2.3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依据验证结果编制《验证报告》,并提交至工艺技术科,验证报告中应详细列出或附带各阶段验证数据及结果,验证结果必须由参加验证人员手签。
6.3.2.4《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验证合格,工艺技术科依据《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及《验证报告》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验证不合格,则重新制定措施并下发《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进行验证。
6.3.3编制、提交《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6.3.3.1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根据《验证报告》,编制《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一并提交至工艺技术科。
6.3.3.2工艺技术科在接收到《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后,对变更项目进行确认。
6.3.3.3对于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向工程院提出工艺变更申请。
6.3.4编制、发布《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6.3.4.1《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由工艺技术科车间负责人进行编制、工艺技术科科长审核,商品技术部标准化工程师标准化。
6.3.4.2《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若需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品检科进行会签时,应由车间技术组组长/品检科主管或以上人员在“设计变更会签意见”栏会签。
6.3.4.3《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由商品技术部部长批准签发。
6.3.5由工艺技术科提出开展的工艺变更项目,以上程序组织实施部门为工艺技术科。
6.4工艺预案管理6.4.1针对现场出现异常状况,需进行临时脱离时,流程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执行。
6.4.2各部门技术组工艺负责人识别本部门发生的临时脱离工艺变更案例,针对临时脱离工作中处理措施固化的项目制定《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预案明确过程处理流程,问题发生后,可以在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情况下直接启动控制方案,按方案流程组织现场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