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导论脉络整理

合集下载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导论脉络整理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导论脉络整理

John kedy
• 东南亚历史文化的整体性:
• • • • 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征在历史上把这个地区联系在一起,肯定该地区内部的 联系。如:技术发展、耕作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等。 东南亚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印度、中国、阿拉伯、和波斯等地在经 济上和文化上的影响。 伊斯兰教传入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东南亚地区受到分裂的影响这种与西方 交往本身就成为该地区所有主要民族的共同经历。 赢得独立后的东南亚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重建地区间的联系,它们都面临着同 样的问题,如政治不稳定、经济不发达、如何与亚洲强邻建立有益的关系等 。
泰、老、柬
• 泰国、老挝、柬埔寨也在13~15c基本上完成了小乘佛教化 的过程。
• 但在这些国家中,尤其是泰国,印度教仍然有很深的影响 ,这使它们的小乘佛教文化又具有不同于缅甸的特点。
海岛地区
• 13c后伊斯兰教的影响迅速扩大,15c除了强大的伊斯兰王 国——马六甲。16c,伊斯兰教已成为马来半岛、印尼群岛 和菲律宾南部各国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c后,由于西 班牙入侵,在沦为西属殖民地的菲律宾,天主教逐渐成为 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 这些宗教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文化的发展,使得东 南亚各地文化上的差异性也迅速扩大。 • 这些情况又与东南亚民族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交 织在一起,使得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 ,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东南亚早期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整体性
• 东南亚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整体性,更多地和主要的是表现 在其早期历史发展阶段上。
• 造成这种共同性和整体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的热带 的地理环境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民族迁 徙造成的族群构成上的特点(如海岛地区以马来族为主) 、早期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以及中国南方文化 和新石器文化在公元最初十多个世纪的影响。

红河学院历史学专业《东南亚史》课程课堂笔记整理

红河学院历史学专业《东南亚史》课程课堂笔记整理

《东南亚史》笔记整理目录绪论 (3)一东南亚的地理概况 (3)二东南亚的民族和宗教 (3)三东南亚的历史分期 (3)第一章东南亚史前史 (3)第二章柬埔寨 (4)一地理和民族 (4)二扶南王国的兴衰 (4)三真腊王国的兴起 (5)四暹罗、越南侵略柬埔寨与柬埔寨沦为法国殖民地 (5)五法国在柬埔寨的殖民统治 (6)六柬埔寨的独立 (6)七柬埔寨动荡的政权与抗越斗争 (7)八柬埔寨的国家重建 (7)九中柬关系 (7)复习思考题 (8)第三章越南 (8)一地理和民族 (8)二古代越南 (8)三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10)四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10)五越南的抗法抗美救国战争 (11)六越南内外政策变化及经济革新 (11)复习思考题 (12)第四章泰国 (12)一地理和民族 (12)二古代泰国 (13)三泰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3)四暹罗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 (14)五当代泰国 (14)六战后泰国的经济发展 (15)七战后的中泰关系 (15)复习思考题 (15)第五章缅甸 (15)一地理和民族 (15)二缅甸的早期国家 (16)三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的兴衰 (16)四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的兴衰 (17)五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17)六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7)七当代缅甸 (18)复习思考题 (19)第六章老挝 (20)一地理和民族 (20)二老挝的古代国家 (20)三老挝沦为法国殖民地 (20)四老挝的民族解放运动 (21)五当代老挝 (21)复习思考题 (22)第七章东南亚的海岛国家(暂缺) (22)绪论一东南亚的地理概况东南亚十国半岛五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

群岛五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

二东南亚的民族和宗教尼格罗人种遗留下来的三大人种:尼格利陀人、塞诺人和原始马来人。

新石器时代开始,蒙古利亚人种三大语系的民族来到东南亚,是今天东南亚境内各族先民,这三大语系分别是: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汉藏语系。

东南亚的历史文化

东南亚的历史文化

东南亚的历史文化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东南亚地区共有10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汶莱,菲律宾.世界各国习惯把越,老,柬,泰,缅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而将马,新,印尼,文,菲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1967年,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国家集团"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东南亚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且都是新兴的国家.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东南亚地区又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全区约有华侨,华人2000多万,另有200多万印度人,100多万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今天的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就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关系密切.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双边和多边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将进入一个不断发展,更加密切的历史时期!东南亚的两大自然地理单元亚洲东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是亚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在气候和生物界均有明显的反映;本区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这种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具有湿热的气候,并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是本区与其他区的根本差异.东南亚在构造地形上可分为两大单元,一是比较稳定的印度-马来地块,一是地壳变动比较活跃的新褶皱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可分为二个亚区.1.中南半岛区本区地形结构比较特殊,山川大势多南北纵走,山川相间排列,半岛基部地势较高,地形结构如掌状.气候属大陆性热带季风气候,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赤道多雨气候.全年多雨的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多雨海岸为热带雨林景观,有干,湿季的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林景观,雨量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为热带草原景观,中南半岛基部为山地混合林.北部湾和暹罗湾等沿岸分布着红树林.2.东南亚岛屿区又称马来群岛区,包括大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马鲁古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高峻的地形支离破碎,位于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火山地震带的会合带,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大巽他群岛属海洋性赤道多雨气候;菲律宾群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金兰湾越南东南部的海湾,东南亚著名的天然港湾.位于富庆省南部海岸.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南北长32公里,宽约16公里,群山环抱,东面岛屿屏蔽,面临深海,为天然良港.港湾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内港金兰湾面积60平方公里,水深16米以下,湾口宽仅1300米,湾长20公里,宽6公里,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舰,战略地位重要.早在1905年,俄国舰只就曾在巴巍和金兰镇停泊.金兰湾曾长期作为法国的海军基地.1941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65年美国军队在金兰半岛上建立空军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1975年全国统一后,又辟为潜艇基地.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它因临近马来半岛上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西北部较宽,东南部比较狭窄,最窄处约40千米.整个海峡看起来像是一个向西北敞开的大喇叭.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00多千米,水深25米~113米,由东南向西北海峡逐渐加深,可通行20万吨级的轮船.由于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峡道内总是风平浪静,再加上完善的航标系统,行船十分安全.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中东及南亚地区通往东亚的一条主要海运通道,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据统计,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约5万多艘,平均每天有140多艘船通过海峡,使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90%的石油,大量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输送,海峡又被视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由于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从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占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六甲海峡才归沿岸国家所有,现在海峡归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管.湄公河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自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始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总长4180公里,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湄公河长2668公里,其中约1200公里为国界河,包括中缅,缅老,老泰各段界河;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633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河首位.上游段,从中,缅,老边界到万象,长1053公里,流经掸邦高原及其边缘的破碎高地,大部分海拔200~1500米,地形起伏较大,沿途受山脉阻挡,河道几经弯曲,河谷宽窄反复交替,河床坡降较陡,多浅滩和急流.中游段,万象到巴色,长724公里,嵌切在呵叻高原与富良山脉(长山山脉)的山脚丘陵之间.流经大部分地面海拔100~200米,起伏不大.万象与沙湾拿吉之间,河谷宽广,坡降和缓,水流平静.沙湾拿吉以下,低丘束缚河道,多岩礁和浅滩,河床坡降较陡.下游段,巴色到金边,长559公里,流经平坦而略为起伏的准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河身宽阔,多网状汊流.老挝南端边境的孔瀑布,宽达10公里,高20多米,是全河最大的险水.桔井以下,河道展宽加深,有无数沙洲,蛇形河曲与成串小湖沼.磅湛以下为古三角洲,海拔不到10米.三角洲河段,金边以下到河口,长332公里.湄公河在金边城东接纳洞里萨河后,再分成前江与后江.前后江进入越南,陆续分成6支,最后由9个河口入海,故三角洲上的湄公河越南称为九龙江.三角洲面积4.4万平方公里,地势坦荡,海拔平均不到2米,大潮时海水可以上溯100公里,水网稠密,天然溪流与人工渠道纵横交错.河水主要来自降雨和融雪,河流一半以上的径流量为中南半岛流域的降水,澜沧江的雪山融水提供河流径流量的1/6左右.5月份雨季开始,水位上升,9~10月为汛位高峰,最大洪峰流量曾达75700立方米/秒;1~2月枯水期,最小径流量1250立方米/秒.桔井以上河道深切,河岸高出水面2~30米,洪水期少泛滥.泛滥地区主要在三角洲,湄公河汛水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7~9月份平均每天入湖3亿多立方米,增加湖水量约14倍,湖面扩大3倍,达到100万公顷,自古以来称为"淡水洋".金边以下,湄公河汛水溢出两岸,分别漫入同塔梅平原和泰国湾.湄公河航运不发达,河床坡降较陡,中下游多急流与瀑布,上下游航运不能直通,在孔瀑布附近实行水陆联运.中游通小轮,金边以下前江终年可通海轮.洞里萨湖曾是世界上淡水渔产最丰富的水域之一,由于泥沙淤积,水体缩减,已不利于鱼群繁殖.富水力资源,干支流的峡谷地形有利于拦河筑坝,水能蕴藏量干流达1000多万千瓦.50年代起,在联合国主持下从事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的调整与工程建设,在泰国与老挝境内已建成水库,水电站与输电线路,增加了灌溉面积,但因战争及其它因素影响,工作进展缓慢.最猛烈的火山爆发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它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1815年4月5日,在印尼中部,以松巴哇岛为中心,方圆1000多千米范围内的居民都听到了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不久消息传开,位于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爆发了.爆发的火山伴着轰轰的巨响,不断向高空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后3天内将附近480千米范围内的天空完全遮黑.4月12日中午时分,在距火山几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岛,天空黑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坦博拉火山直到7月15日才停止喷射气体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倾泻下来的熔岩流,在淹没了山脚下大片农田后,流入海中,激起冲天水雾.火山爆发时伴随的地震使海底地壳沉陷,引起了海啸,巨浪将位于火山旁的坦博拉镇吞没了.整个爆发过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总共有600亿吨之多,堆积厚度由近向远逐渐变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目前,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自1913年又有一次小规模喷发以来,这个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火山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许它在为下一次喷发积蓄着力量.东西方航行要道--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联结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行要道,因滨临海峡的马六甲城而得名.马六甲海峡是一条西北-东南向的狭长水道,长1080公里,如果包括东部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则全长1185公里.海峡呈喇叭形,西北端出口处宽370公里,东南部较窄,并分布有很多小岛,最窄处仅37公里.海峡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约25~151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可供20万吨级的船舶出入.海峡因地处赤道附近,故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海流缓慢,适于航行.除马六甲海峡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还分布有一些海峡,但它们或者水浅多礁,或者位置偏僻,缺乏助航导航设施,又多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领海之内,国际航线因此极少通过,这就使马六甲海峡在很长时期内实际上成了沟通两大洋的唯一通道,使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战略上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尤其是自二十世纪60年代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以及远东其他各国各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以来,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量大幅度上升,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因此更为突出,按其船舶通行的繁忙程度及其所载运的货物数量计算,仅次于英吉利海峡,在全世界1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通航海峡中居第二位.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舶有4万艘,其中日本7千艘,英国6千艘.此后,海峡的航运又有了发展,近年每年的通航船舶已接近10万艘.尤其是船舶日趋大型化,自日本于1966年建造了世界上第1艘15万吨级巨轮"东京丸"以来,吨位更大的所谓超级油轮成批涌现,近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18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就多达1500~1600艘.如此繁忙的航行,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马六甲海峡变得愈加狭窄了,从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马六甲海峡内还有不少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达37处,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情况经常改变,更增大了发生事故的可能,对沿岸国家造成严重威胁.典型的如1975年发生了两起重大的油船搁浅或碰撞事故,共流失石油8900吨.1979年一艘油轮与航空母舰相撞,又流失石油1万吨,每次都造成严重的污染.为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从1981年5月起在马六甲海峡开始实施分航系统,它在海峡中划出两条相反的航道,各3海里宽(5.5公里),中间并有一条1海里宽的隔离带.此外,载重28万吨或吃水18米以上的巨型船舶禁止在海峡中通行.这些都使得各类事故明显减少.在马六甲海峡沿岸,坐落着一批重要港口,如新加坡,马六甲,棉兰等,其发展都很迅速,如新加坡港1971年货物吞吐量为4810万吨,1990年已跃至1.88亿吨;若按进出港船舶的总吨位计,新加坡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港,超过了著名的鹿特丹够吗?。

学习通东南亚发展史

学习通东南亚发展史

学习通东南亚发展史东南亚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分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来地区还包括马来半岛),是亚欧大陆偏僻却又相当重要的十字路口。

自古以来,东南亚就深受中国与印度的影响,并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因为印度文明的核心区(恒河流域)离得更近,印度文化在早期的东南亚得到广泛的传播,东南亚的宗教、文化、社会结构与政权形式等都是印度式的。

中国的南方与东南亚紧密相连,但中国长期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文明核心区,直到秦汉时期,中国才对东南亚产生直接且明显的影响,一是中国南方民族的迁入改变了中南半岛的民族面貌,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经济上促进了东南亚文明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对越南北部的直接管辖统治(后来也仅限于此);此外,有关古代东南亚的史料也有赖于中国书籍的记载。

从公元前后至九世纪的汉唐时期,中南半岛出现了两个印度(教)王国——占婆和扶南(真腊)。

它们都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密切联系,它们的崛起与兴盛受益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马来地区,先在爪哇或苏门答腊岛一个面目很模糊的叶调国,接着在初唐时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三佛齐)逐渐崛起为佛教的海上强国。

此外,唐朝与南诏国也从内陆对东南亚施加影响。

公元十世纪至十六世纪的宋元与明初时期,东南亚的文明国家大量涌现。

在中南半岛,安南脱离中国而独立发展,占婆继续发展为占城,真腊则发展出强盛的吴哥王朝,缅人建立了蒲甘王朝,泰人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它们开展了激烈的斗争,并不断受到来自中国王朝直接或间接的干涉。

在马来地区,三佛齐称霸了相当长时间,而爪哇兴起了满者伯夷,此后是一系列的穆斯林王国。

元军对蒲甘、安南、占城、满者伯夷都有过直接的敲打,而明朝则主要以封贡的形式维持自己的影响,在明初形成了万邦来朝的盛况,其时还有东南亚大国满刺加(马六甲)、苏禄、罗、缅甸东吁王朝等等。

从十六世纪初开始,随着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来自西方欧洲的国家开始对东南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东南亚在宋元后被伊斯兰文明改变马来地区的又一次重大变化。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渔业: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渔 业资源,渔业也是古代东南亚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灌溉系统:古代东南亚人民发明 了复杂的灌溉系统,保证了水稻 的稳定生产
贸易:古代东南亚的农业产品通 过贸易传播到其他地区,促进了 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贸易与交通
古代东南亚的贸易 路线:海上丝绸之 路、陆上丝绸之路
THEME TEMPLATE
对现代东南亚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建筑风格对现代东南亚建筑有深远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宗教信仰对现代东南亚宗教信仰有重要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艺术形式对现代东南亚艺术有重要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语言文字对现代东南亚语言文字有重要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欧洲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美洲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非洲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传承方式
口头传承: 通过口口 相传的方 式,将历 史、文化、 技艺等传 承给后代
书面传承: 通过文字 记录,如 书籍、碑 刻等,将 历史、文 化、技艺 等传承给 后代
建筑传承: 通过建筑、 雕塑等实 物形式, 将历史、 文化、技 艺等传承 给后代
宗教传承: 通过宗教 仪式、信 仰等方式, 将历史、 文化、技 艺等传承 给后代
04
古代东南亚的科技 与教育
THEME TEMPLATE
天文与数学
古代东南亚的天文学: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古代东南亚的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学科的发展 天文与数学的应用:农业、航海、建筑等领域的实践 天文与数学的传播: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融合
医学与药物学
古代东南亚的医学体系:以传统医学为主,包括草药、针灸、按摩等

东南亚基本历史文化、宗教结构简介(精)

东南亚基本历史文化、宗教结构简介(精)
其次,是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早自漢朝即開始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絲綢、陶瓷器外銷各地(東南亞就是「海上絲路」的一部分,茶葉、布帛、紙劄、漆器等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中國人口因貿易往來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東南亞。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漢時期至元明清,越南與中國持續政治或軍事上的往來。越南在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風俗習慣,以及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所交流。
第三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伊斯蘭,西元十世紀以後東南亞開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動,其主要範圍大抵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紀間,印尼群島又相繼興起幾個伊斯蘭國家,島嶼東南亞陸續被納入伊斯蘭文化圈(菲律賓中北部除外。伊斯蘭成為馬來世界的主要宗教,並且深深地影響住民的文學、藝術、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豬肉。
越南近兩千年來戰爭不斷,男性為了作戰,時常在外。女性遂常成為主
要的生產勞動者,做小生意的,也往往是女性;越戰期間,甚至農事也幾乎由女性一手包辦,農業合作社亦由女性掌管。因此,女性也能擁有、繼承土地。戰時她們身兼數職,辛苦度日;戰後因為很多人喪偶(先生陣亡於是成為女家長,繼續身兼數職。隨著經濟發展,女性成為勞工主流。雖然,依照中國傳統父權式文化來說,女性講「三從四德」,地位低於男性,但是就經濟(實際勞動、肩負家庭生計、成為家裡的支柱這方面女性在越南的地位、角色非常重要。
民地。例如菲律賓受西班牙之影響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天主教國家。數十年來,西洋文化更藉由新式傳播媒介,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
四大文化體系影響了東南亞,但東南亞有自己的思維,現有的東南亞文化,應該是外來文化與在地(indigenous文化融合而成的。東南亞有受到外來文化(尤其四大體系的影響,但並沒有照單全收;東南亞有自己的在地文化。目前的東南亞文化,並非純由外來文化所成,也非單因在地人士的創發;應該是雙方、多股勢力長期接觸、交織、融合而成的,因此東南亞看來複雜多樣。東南亞的文化持續在變動中。

东南亚文化史概论

东南亚文化史概论

华人在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华人在东南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东南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华人了,而中国跟东南亚的交往可以延伸到很久以前了.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

唐代以前,已有少量中国人移居东南亚,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

宋元时期,由于海外贸易发达,东南亚的华侨更多了。

到了明朝和清前期,前往东南亚的华人剧增。

而华人前去东南亚的原因是诸多的.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

由于地缘上毗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迁徙的首选之地.而有的人去东南亚只是想改变家庭的困境,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当时, 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

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也就是南洋华人。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

前去东南亚的华人群中,有不少的华人带有绝活,他们涉及到各个领域,他们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他们去的同时也带去自己本国的文化例如中医,习俗,艺术等等,致使东南亚开始有了本国的风土气息,他们把自己的文化融入了东南亚,所以他们在当地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工矿业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华人在这些东南亚工矿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印尼加里曼丹,华人是当地金矿的主要经营者,据记载,矿工人数最多时曾超过9万,每年生产的金矿砂一般都在百万盎司以上。

锡矿是马来西亚的主要矿产,19世纪以前,马来西亚的锡矿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许多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手开采出来的。

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这和华人华侨的辛勤开采密不可分。

东南亚诸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东南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

东南亚诸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东南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

东南亚诸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东南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蒲甘王朝缅甸封建王朝。

约在公元前后,缅甸就已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其中有掸国、骠国等。

从8世纪中叶起,骠国开始衰落,骠族逐渐被缅族人同化。

9世纪以后,缅族很快兴盛起来,849年建蒲甘城,成为缅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缅族国王阿那律陀(Anawrahta,1044—1077)统治时期,国势更加强大,基本统一了上下缅甸,其统治范围远达孟加拉湾和泰国边境,建立起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史称蒲甘王朝(1044—1287)。

新王朝建立初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编订刑法,创制文字,笃信佛教,国势一度强盛。

但由于宫廷贵族奢侈腐化,浪费国家资财,后期国势衰微。

13世纪,中国元朝封建统治者派大军入侵缅甸,1287年攻陷首都蒲甘,缅王投降。

14世纪初,缅甸人民驱逐元军,恢复独立,形成小国林立的封建割据局面,史称“战国时期”(1287—1531)。

直至16世纪缅人在钖唐河上游建立东吁王朝,缅甸重新统一。

东吁王朝缅甸封建王朝。

东吁位于缅甸南部钖唐河流域,原属蒲甘王朝领地,居民多为缅族人。

蒲甘王朝灭亡后,东吁正式建国,成为重新统一缅甸的中心。

经过长期征战,在国王莽应龙(1551—1581)统治时期,完成了缅甸的统一,其版图包括上下缅甸和掸邦,东至印度支那和泰国北部的清迈,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一带。

此时期缅甸的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但因长期发动对邻国暹罗的侵略战争,开支浩大,人民负担加重,引起反抗。

西方殖民主义者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也相继入侵缅甸,在人民起义打击下,东吁王朝日趋衰落,1752年被新兴的雍籍牙王朝(Alaungpaya,1752—1885,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取代。

琅勃拉邦王国老挝的封建王国,亦称老挝王国。

据传该王国是由法隆(Fa Ngoun, 1353—1383在位。

一译范甘)于1353年所建,其领土由越南奠边府边境起,沿湄公河直达柬埔寨北部边境,西接泰国的清迈,东邻占婆,成为中南半岛的重要国家。

红河学院历史学专业东南亚史课程课堂笔记整理

红河学院历史学专业东南亚史课程课堂笔记整理
《东南亚史》笔记整理

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绪 论...............................................................................................................................................3 一 东南亚的地理概况.............................................................................................................3 二 东南亚的民族和宗教.........................................................................................................3 三 东南亚的历史分期.............................................................................................................3
五 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17 六 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7 七 当代缅甸...........................................................................................................................18 复习思考题 ............................................................................................................................. 19 第六章 老挝...................................................................................................................................20 一 地理和民族.......................................................................................................................20 二 老挝的古代国家...............................................................................................................20 三 老挝沦为法国殖民地.......................................................................................................20 四 老挝的民族解放运动.......................................................................................................21 五 当代老挝...........................................................................................................................21 复习思考题 ............................................................................................................................. 22 第七章 东南亚的海岛国家(暂缺)...........................................................................................22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1)原始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期(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东南亚原始社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

从考古资料来看,东南亚大陆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大多在各大河流的上游;海岛地区则以生活在地势较高的洞穴中居多。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后期从事粗放农业。

原始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了后来的东南亚文化的发展。

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早期文明的因素,例如冯原文化,东山文化,泰国班青文化,古城等。

(2)东南亚早期国家与古代文化的雏形期(公元前后~10世纪与11世纪之交),东南亚社会在公元前后发生了急剧转变,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和印度、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转入阶级社会,出现了许多早期国家。

居民活动的主要地域已经从山地转向沿海,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口不断增长,加上对外交往,尤其是与中国,印度的交往促使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标志着东南亚文明时代的来临。

但这一时期小国众多,之间交往联系弱,国家制度尚未成熟。

后来成为古代东南亚大国的主体民族尚未作为主体出现,未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早期国家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流域和沿海文化的特点。

各大流域早期国家间虽有往来,但并不密切,没能连成一体。

(3)东南亚古代国家的发展和传统名族文化的成型期(10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东南亚特色的已某一民族为主体的古代多民族国家在这一时期形成,发展外来文化影响与各国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统一度较高、明显的民族文化。

东南亚国家和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在这一时期形成或基本成型。

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世界形成了由中国传入的儒、佛文化在越南,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传入的小乘佛教在泰、缅、老、柬,以及伊斯兰文化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中南半岛各占主导地位这样一种格局。

古代国家时期一个重要特点,大陆东南亚国家以纵向即南北走向的扩展为主线,横向的即东西走向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虽有所增加,但往往是通过战争的方式。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第一编总论第一章东南亚历史梗概第一节古代东南亚一、史前东南亚1891年,荷兰科学家尤金·杜波依斯在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特里尼尔(Trinil)发现了距今约70万~5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盖骨,这是东南亚最早的原始人群,被称为爪哇猿人,也称“直立猿人”。

继直立猿人之后出现了早期智人,距今约20万~30万年前至5万年前。

晚期智人距今约5万年到1万年,以梭罗人和瓦贾克人为代表。

东南亚的早期居民为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大约4万年前,他们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

他们的后裔称为尼格利陀人,他们的肤色呈浅黑色,身材矮小而壮实,被有些学者称为“小黑人”或“矮黑人”。

距今约10000—8000年前,东南亚大陆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东南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速,并出现了原始农业公元前3000年前后,东南亚各地相继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以后,铁器在东南亚地区开始大量使用。

大约从纪元前后起,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政治势力的扩展,中国和印度对东南亚各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强,加快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二、国家政权的出现及其发展(一)中南半岛上的古代国家政权及其发1.柬埔寨的古代国家政1世纪,高棉人建立柬埔寨最早的国家——扶南王国3世纪时,扶南成为统治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受婆罗门教的影响较深。

7世纪后期,扶南王国被其北部的真腊国兼并。

802年,真腊迁都吴哥,故又称吴哥王朝。

12~13世纪,吴哥王朝达到极盛。

2.越南的古代国家政权968年,丁部领统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瞿越国”,这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丁朝之后,越南又先后经历了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西山朝、阮朝等封建王朝。

3.缅甸的古代国家政权(1)蒲甘王朝:阿奴律陀在1057年统一了缅甸,蒲甘王朝正式建立。

1287年,蒲甘王朝在元朝的进攻下灭亡。

(2)东吁王朝:蒲甘王朝灭亡后,缅甸经历了240多年的分裂割据时期,被称为缅甸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复习重点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复习重点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

1962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地理学家会议确定。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有十一个国家,包括越南(首都河内)、老挝(首都万象)、柬埔寨(首都金边)、泰国(首都曼谷)、缅甸(首都内比都)、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东帝汶(首都帝力)2.东盟:1967年8月,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

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

3.掌握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见课本P1-16)(一)特征:1.整体性2.差异性3.多样性(二)原因:1.地理环境的影响2.历史发展的缓慢和不平衡性3.民族众多、民族状况复杂4.多方面的外来文化的复杂影响4.东南亚地区最早的直立人被称为爪哇猿人。

东南亚最为著名的青铜器就是出现在越南北方的东山村之大铜鼓。

5.东南亚最早的文化是石器文化。

大约1万年前至距今5000-6000年前,东南亚出现了和平文化。

所谓和平文化,就是P49,后来,学者们把东南亚各地具有类似特点的文化,都称为和平文化。

6. 所谓巨石文化,并不是巨大的石头的文化,而是一种用巨石表现某种宗教崇拜的文化。

它是作为原始民族的宗教观念的表现而出现的。

东南亚的巨石文化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金石并用时期。

巨石文化的遗址以印尼最多,此外还有苏门答腊以及老挝。

7. 铜鼓文化是东南亚原始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东南亚原始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东南亚原始文化所能达到的高度。

8.968年,丁部零统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瞿越国”,这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神秘国度的诞生地——被人们忽略的东南亚历史

神秘国度的诞生地——被人们忽略的东南亚历史

神秘国度的诞生地——被人们忽略的东南亚历史在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都在不断的建立外交,有的是为了好奇外面的发展以及文化知识,有的是为了扩大自己国家的版图。

中国的外交史基本上都靠丝绸之路建立起来的。

但是,在丝绸之路进行的当中,却有一块版图被人们忽略。

带有神秘色彩的它正是亚欧大陆中的东南亚板块。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它的发展史。

早期发展史1.王朝的诞生东南亚王朝的诞生要比中国晚了几千年,若是单说人民和部落的发展,应该是在新十七时代,东南亚地区就已经居住了人类。

东南亚的百姓生长跟世界上许多的人类民族一样,都是靠河而居。

河流就是他们文化的起源,以不同的河流区域来分定了许多民族部落的习俗和文化,像我们熟知的就有湄公河、红河以及伊洛瓦底江。

但是,真正开始建立王朝是从我们的秦汉时期开始的。

10世纪末期,吴权建立吴朝,设定律法以及国家制度。

吴权本为交州节度使杨挺艺手下的部将,杨挺艺被矫公羡杀害以后,吴权为了报仇,杀死矫公羡,遂了杨挺艺不归顺南汉的要求,在东南亚境内建立吴朝,登基称帝。

吴权在位7年后,将自己的皇位还给了杨挺艺的后代,就去世了。

吴权去世以后的吴朝,进入了非常混乱的时期。

杨家亲戚加上杨挺艺的子嗣一共有12个人在朝中位列重臣。

吴权去世以后,12人争相抢皇位,吴朝势力被分割,形成了东南亚史上著名的十二使君之乱。

2.结束分割十二使君分割以后,其中有开国的使君部下名叫丁部领的人结束了十二地分割的情况统一了全国。

丁部领的父亲丁公著在还么没有吴朝的时候就任南汉的刺史职位,因为后来恰好又在吴权统治的地界,就自动地归降于吴朝,继续在自己管辖的区域管理百姓。

丁部领作为其儿子,经常帮助百姓,受尽百姓的爱戴。

然而,其叔对此产生嫉妒心理,想要杀害丁部领。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政治局面以及战争,打败了叔叔以后,丁公著看起已经拥有了担当,便将自己的官位传给了丁部领,拿到官位后,立即投靠了当地距离最近的使君。

使君看其行事光明磊落,将其收为部下。

浅谈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

浅谈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

浅谈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浅谈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摘要在学习东南亚各国历史和文化的时候,让我可以更好的认识到东南亚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是怎么样的,更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各个阶段的以及总体上的特点。

东南亚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古代东南亚和近现代东南亚两部分。

然而东南亚的文化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图景,通过对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分析,对东南亚国家历史和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认识;发展;东南亚历史;东南亚文化;1 引言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各国也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在探讨东南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深感有一个问题,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极为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可以说,厘清这些问题,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和社会在宏观上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认识。

尽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其发展毕竟是有序的。

探讨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更清楚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众所周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更多的人更加关注其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2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发展2.1古代东南亚的历史1891年,荷兰科学家尤金?杜波依斯在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特里尼尔(Trinil)发现了距今约70万~5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盖骨,这是东南亚最早的原始人群,被称为爪哇猿人,也称“直立猿人”。

东南亚的早期居民为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大约4万年前,他们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

他们的后裔称为尼格利陀人,他们的肤色呈浅黑色,身材矮小而壮实,被有些学者称为“小黑人”或“矮黑人”。

距今约10000—8000年前,东南亚大陆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东南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速,并出现了原始农业。

大约从纪元前后起,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政治势力的扩展,中国和印度对东南亚各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强,加快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交流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交流

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交流向来被誉为“东方明珠”的东南亚地区,因为其人文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展现出了别样的独特文化魅力。

东南亚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丰富文化传承和内在深厚民族文化精神的地区之一,由于其尊重和保护文化多元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振奋精神,成为世界上最为珍贵和值得参照学习的典范之一。

一、东南亚地区的历史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繁荣复杂,部分国家一过辉煌,便一去不复返。

其文化深厚且流传甚广的地区,也埋葬了数百年的痕迹。

努力保存这些遗产可以让当前和未来世代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在泰国,探索这个国家的寺庙和博物馆是了解它当地文化的好方法。

而在马来西亚,可以看到神庙和与清真寺,了解它的宗教和文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先祖迁徙到海外,和当地人相互交流进行着文化融合。

这也是东南亚地区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关于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我们可以回顾华人社区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的发展史来了解这个过程。

华人在海外维护文化和宗教传统,较好地保留了本土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健康而活泼的文化变迁,也是东南亚地区特殊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东南亚国家保持了密切的文化交流。

例如,泰国的佛教艺术、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胡志明市的欧洲和美国殖民文化,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多样的人民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服装风格等方面的特色。

东南亚国家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访。

在东南亚国家,当地和外来文化的交流得以广泛开展,这包括了文学、音乐、戏剧和电影等领域的文化交流。

例如,印度传统音乐在印度尼西亚有着广泛的流传,而印度尼西亚的泥染艺术也深受印度的影响。

这种文化交流的情况同样存在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也在逐渐升温。

而香港、澳门也是中国,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在这里也能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摘要: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各个阶段的以及总体上的特点。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和东南亚传统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以及1945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的新生和文化的新发展。

这五个阶段前后相承,每个阶段又都有一些质的变化,反映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以及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东南亚历史;文化;分期;特点在探讨东南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深感有一个问题,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极为重要。

这个问题就是: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可以说,厘清这些问题,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和社会在宏观上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认识。

尽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其发展毕竟是有序的。

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及其发展特点。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以及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

这四个阶段前后相承,每个阶段又都有一些质的变化。

一、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期东南亚原始社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原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由于东南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东南亚一些民族和部落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直到20世纪也还没有完全消失。

作为文化史,主要从历史的纵向发展考察东南亚的原始文化,不同于从人类学角度出发的横向考察和个案的研究,其时间范围上限起于旧石器时期,下限迄于青铜文化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百越民族以及部分百羹族群先民向南迁徙,对东南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形成的发展影响极大。

从文化的层次试论东南亚古代历史与文化

从文化的层次试论东南亚古代历史与文化

从文化的层次试论东南亚古代历史与文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亚洲部分,为亚洲远古人类去往澳洲的必经之地,也是南亚与东亚间交通之要冲。

我国古籍对这一地区的情况多有记载,但“东南亚”一词却是一个19世纪以来的西方词汇,而将东南亚作为一个独特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则是二战以后的事。

不过,东南亚民族众多,而且从古至今就“不是一个政治上高度一致的地区”,那么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整体哇究竟何在?这里首先要明确历史与文化的关系。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hee)曾援引巴格比(Philip Bagby)的话指出:文化是“历史中业已成型或重复出现的部分”,所以它是“历史可被认知的一而”。

依照这样的思路,仅介绍东南亚各族和各政权的历史,并不足以揭示东南亚历史的整体性,我们还必须认识东南亚文化的独特哇。

当然,宽泛地谈论“文化”一词,即便在学术界,也难以对其定义获得统一的意见。

这里所谈论的“文化”仅就展示历史而言,因此它是在具体历史中展现出来的。

古代文化的层次就古代历史而言,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其最基本的层次由口语表征:当一群人彼此能口头对话,便拥有了共同的文化。

原始宗教与信仰往往属于这个层而的文化,因为它们从根本上依赖于口耳相传。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由口语表征的文化彼此碰撞、融合,产生质变,促使文化更上一层,它通常以文字(书写系统)为标志。

文字让语言变得可见,且同一种文字系统可书写不同的口语,文化跨越时空的能力显著增强,由此派生出了文明。

当然,单纯由文字承载的文明有其脆弱性,因为书而语仅是语言中的小部分,且常由社会精英垄断,当掌握文字的精英阶层被击溃时,文明便很容易崩溃。

在公元前两千年代,这样的现象发生了,当时旧大陆第一批文明普遍受到外族的侵入,带来了文化更大范围的碰撞。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2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2

二、国家政权的出现及其发展(一)中南半岛上的古代国家政权及其发展1.柬埔寨的古代国家政权公元1世纪,高棉人了建立柬埔寨最早的国家——扶南王国,辖境约当今柬埔寨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3世纪初,扶南王范蔓向外扩张,势力达马来半岛,扶南成为统治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受婆罗门教的影响较深。

在扶南自公元1世纪建国,至公元7世纪为真腊所灭的这一段时间内,扶南历代王朝都与古代中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和朝贡关系,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诸多的交往。

公元7世纪后期,扶南国为北方属国真腊所灭。

真腊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

公元705年~707年,真腊国分裂为北方的陆真腊(又名文单国)和南方的水真腊,水真腊国都婆罗提拔,陆真腊国都在今老挝境内。

公元8世纪末叶,水陆真腊俱为当时爪哇地区的夏连特拉王朝控制,成为其属国。

公元9世记初,水陆二真腊又归统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独立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吴哥王朝,建国后的吴哥王朝,国势强盛,文化繁荣。

王城建筑雄伟,建有世界闻名的吴哥窟,疆域包括今缅甸边境和马来半岛北部地区。

公元12-13世纪,吴哥王朝达到极盛。

真腊与古代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2.越南的古代国家政权公元10世纪初,越南地区人士开始摆脱中国统治,公元939年,越南将军吴权以爱州(今清化省境内)为根据地,在白藤江畔击败南汉军队,自称为王,建立吴朝。

但吴权从未真正统一过整个安南地区 ,实权仍操在地方各豪族手中 ,也未得到中国王朝的支持。

吴朝政局处于不稳状态,出现十二使君割据的分裂局面。

但吴氏地方性封建割据政权的出现 ,是越南迈向独立自主时期的序幕 ,而丁氏封建王朝的建立则标志着越南独立封建王朝和越南独立国家的正式开始。

公元968年,丁部领统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瞿越国”,这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赛代斯“印度 化时期”观点
伊斯兰教传入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东南亚地区 受到分裂的影响这种与西方交往本身就成为该地 区所有主要民族的共同经历。
赢得独立后的东南亚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重建地区 间的联系,它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政治不 稳定、经济不发达、如何与亚洲强邻建立有益的 关系等。
“东南亚”
• 无论是强调把东南亚作为一个地区还是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都并不 意味着东南亚已经是一个整体尤其是文化上的整体。 • 东南亚作为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地区,东南亚各地之间有历史联系, 与东南亚是否是一个文化的整体,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 (从“地区出发”以地区方式探讨其历史和文化,并不意味着认同、 肯定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历史上的和文化上的一个整体)
• 东南亚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具有较高度的一致性 • 东南亚的许多民族在风俗习惯和信仰等方面,也有许多相 同或相似之处,如妇女的地位较高、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 一直有广泛的影响等
东南亚在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
• 东南亚在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即使在 其早期历史上也是如此,东南亚各国、各民族语言和宗 教上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即使在其古代历史上已是非常突 出的,到16世纪前后已是宗教上和文化上多样性很突出 的地区了。
——强调的只是东南亚在历史上相互紧密的联系,并不能说明其“统一 性”。
h-k(强调历史联系)
K “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征在历史上把这个地区联 系在一起,肯定该地区内部的联系。如:技术发 展、耕作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 等。” 东南亚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印度、中国 、阿拉伯、和波斯等地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影响 。
• 怎样从总体上认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看做一个整体(具 有相当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文化圈)?还是多样性突出 的复合体(包含了多种较大差异文化的汇聚区)?
---------历史、全面地看待
文化圈的定义
• “在某一个比较广阔的地区内,某个国家或名族的文化或 者文明,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影响了周围的一些国家 和民族,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积之久之,就形成了这样 的文化圈。” • 古代东南亚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或有没有一 个以某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从而形成 一个文化区世纪之前的东南亚文化,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 当然,即使在早期历史发展阶段上,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不平衡、各地在地理环境上的相对差异(如沿海和内地 、山地和平原、中南半岛地区与马来群岛地区)以及外来 文化影响的不同,东南亚已经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例如,当时越南北方的文化就不同于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文 化。
Vietnam
• 越南北方在10C建立独立国家,此后这个国家得以巩固和 发展,在长期接受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与东南亚其 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确立了儒家文化统治地位。
Mianma
• 缅甸在11c出现了由缅族人建立的蒲甘王朝,此后具有 缅甸特点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影 响遍及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
文化上较强的一致性形成于新石器时期
• 东南亚文化上较强的一致性形成于新石器时期,当时亚洲大陆有多批 移民南下东南亚。因此,东南亚新石器文化与中国新石器文化特别是 长江以南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从中国大陆来到东南亚各地的居民,又长期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 境内,这对其文化上的相似性起了重要作用。两者结合,造就了新石 器时期的东南亚文化。此后,由于较为容易取得生存资料的地理环境 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东南亚村社长期存在,又使得新石器时 代形成的文化与村社文化浑然一体,大量表现为具有广泛性和保守性 保存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因素的村社文化。 • 早起东南亚社会和文化的这些特点,又使它在进入早期国家时期后, 更容易受宗教气息极为浓厚的印度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印度 化时期”,由古代印度传入的宗教文化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泰、老、柬
• 泰国、老挝、柬埔寨也在13~15c基本上完成了小乘佛教化 的过程。
• 但在这些国家中,尤其是泰国,印度教仍然有很深的影响 ,这使它们的小乘佛教文化又具有不同于缅甸的特点。
海岛地区
• 13c后伊斯兰教的影响迅速扩大,15c除了强大的伊斯兰王 国——马六甲。16c,伊斯兰教已成为马来半岛、印尼群岛 和菲律宾南部各国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c后,由于西 班牙入侵,在沦为西属殖民地的菲律宾,天主教逐渐成为 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 这些宗教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文化的发展,使得东 南亚各地文化上的差异性也迅速扩大。 • 这些情况又与东南亚民族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交 织在一起,使得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 ,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区域一体性的自然地理基础
• 东南亚在自然地理上,基本属于热带季风区,而在亚洲和 全球区位上,又是处于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亚澳两大洲、 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一个区域 • 东南亚处于东南西北的“十字路口”,其历史文化也更容 易受到不同时期不同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一定时期内的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看成是一个有一定 共同性的整体的根据: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脉络整理
YE YANG
Menu
• 导论:关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 第一篇 东南亚的原始文化和古代早期文化
导论
• 东南亚历史文化发展的三个问题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塑造东南亚历史和文化整体性的重要因素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一·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多样性
东南亚文化在地域上、空间上的差异性
• (1)海岛国家(以马来民族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和半岛国家(大多数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之间; • (2)海岛和半岛的各个国家之间(海岛国家中菲律宾主 要宗教为基督教,受西班牙、美国文化影响,半岛国家中 越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 (3)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如在印度尼 西亚。
• ——历史地,实事求是地看待东南亚的整体性。
(“东南亚”)h: • 应当把东南亚认为不附属其他大国的一个地区, 但是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应该通过对各个历史的时期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 分析而提出看法,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而不是 作为一个先验的概念,或者因为近数十年的东盟 的一体化进程就把历史上的东南亚和东南亚文化 视为一直是一个整体看,为其作历史的论证
东南亚早期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整体性
• 东南亚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整体性,更多地和主要的是表现 在其早期历史发展阶段上。
• 造成这种共同性和整体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的热带 的地理环境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民族迁 徙造成的族群构成上的特点(如海岛地区以马来族为主) 、早期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以及中国南方文化 和新石器文化在公元最初十多个世纪的影响。
H
东南亚的技术发展,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生活 习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然是不同的。 问题正是在东南亚各地所受印度、中国、中东文 化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也正是造成东南亚各地文 化差异很大的原因。 该地区不同的国家是同有着不同宗教、语言和文 化的西方列强交往,产生的宗教上和文化上的影 响不大相同。实际上正是处在不同宗主国的统治 下,使得各国之间甚至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 之间在宗教、文化上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史不断发展的,而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 要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以及民族迁移、外来文化等重 要因素影响。 • 11C后,东南亚历史发展的进程加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对外交往的扩大与多样化、新的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以及越族(京族)、泰族、缅族等民族的崛起并且在相应 的国家成为主体民族和统治民族,东南亚民族、历史和文 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样、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 点。
John kedy
• 东南亚历史文化的整体性:
• • • • 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征在历史上把这个地区联系在一起,肯定该地区内部的 联系。如:技术发展、耕作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等。 东南亚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印度、中国、阿拉伯、和波斯等地在经 济上和文化上的影响。 伊斯兰教传入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东南亚地区受到分裂的影响这种与西方 交往本身就成为该地区所有主要民族的共同经历。 赢得独立后的东南亚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重建地区间的联系,它们都面临着同 样的问题,如政治不稳定、经济不发达、如何与亚洲强邻建立有益的关系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