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1999真题(金融方向)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部分
西南财经大学1999年研究生考试
金融学(金融方向)
课程名称:金融学适用专业:金融学考试时间:1月31日下午
一、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小题6分,计30分)
1.在融资领域中,直接融资所占比率越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好。
答: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在融资领域中,存在两种融资方式,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间接性表现为,在间接金融体系下,经济单位不能直接从社会上融资,只能通过银行体系得到资金。直接金融的特点是经济单位直接从社会上吸引和筹措资金,融资决策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直接融资的特点是,在增加社会金融手段的同时,社会货币总量并没有相应扩大,而且社会资金总量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更趋于合理,因此在融资领域中,适当增加直接融资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但并不能说直接融资所占比率越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好。因为直接融资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方主要是个人,由于知识和信息的缺陷,个人并不能完全确定资金的流动方向,以促使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反,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规模优势、信息优势,确定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通过贷款形式促使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2.货币数量越多,说明一国的货币化程度越高。
答:该命题是错误的。
货币化程度即货币化率,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以M2占GDP的比例来衡量货币化率,该比例与利息率成反比例变化。
因此货币化程度的高低既和货币数量相关,也和GDP的大小相关。只有M2占GDP比例越高,货币化率才越高。如果货币数量很多,但GDP也很多,则货币化程度不一定越高。
即使在GDP一定的情况下,货币数量越多,也不能完全说明货币化程度越高。因为用M2占GDP的比重衡量一国货币化程度存在一个潜在前提,即物价比较稳定。如果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这种贬值往往是由货币发行过多引起),则货币数量虽然很多,但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而降低,即货币化程度降低了,这再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时候表现比较明显。
3.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不能真实地反映家庭个人剩余收入的变化。
答:这个命题是不完全正确的。
从国民收入角度分析,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所得税,再加上政府支付转移后的值。个人可支配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和储蓄,消费部分以现金和活期存款方式存在,而储蓄部分主要以储蓄存款方式存在,但还有一部分以投资方式存在,比如股票、债券、不动产等。
因此,银行储蓄只是家庭个人剩余收入的一部分,在剩余收入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个人剩余收入的变化。但是也有可能家庭个人剩余收入没有变化,只是结构变化引起银行储蓄存款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才不能真实地反映家庭个人剩余收入的变化。
4.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金融风险增加的过程
答:这个命题是不正确的。
金融创新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其活动中,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对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
的金融机构等一系列变革行为。
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金融业务日趋多样化、集中化,经营更稳健,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利率自由化、银行业务综合化、金融工具系统化必然带来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同时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经常变化也加剧了金融风险。
但不能说是金融创新过程就是金融风险增加过程。因为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为金融投机提供了新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也为避免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避嫌工具。金融风险有没有增加取决于运用金融工具的主体,本身与金融创新没有关系。
5.银行信用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创造资源。
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间接信用,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银行信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二是信贷的载体是货币。
银行信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资金从供给者提供给资金的需求者,从而使资源在各经济主体间分配。所以银行信用是利用其中介位置分配资源。但银行信用本身并不创造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信用只是将资源从一方手中转入到另一方手中,它本身没有导致资源的增值,因此银行信用不创造资源。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计30分)
1.试分析“1:8”经验公式的内容、意义及缺陷。
答:“1:8”经验公式是我国银行工作者对多年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其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
“1:8”经验公式在60年代提出,在我国银行工作实践中,“1:8”用于衡量货币流通正常还是不正常,货币发行量是多还是少,是一个既简明又实用的尺度。“1:8”经验公式提出的虽然是单一比例关系,即现金流通量与零售商品总额间的比例关系,但却反映着商品供给金额与货币需求之间的本质联系。事实上,任何货币需求理论,或直接地、或间接地都肯定了这种联系。
但这个公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1:8这个数值本身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不变的标准尺度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经济体制,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乃至一些体现和反映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性质和要求的重要规章法令,都必须相当稳定。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间,我国恰好具备这样的条件。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面影响了货币流量,特别是现金流量,另一方面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于是,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成长过程中,用货币存量与零售商品总额流量简单对比并求出一个固定值的方法不再能满足分析货币流量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
2.试分析银行表外业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答: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发展迅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六个:
(1)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巴塞尔协议一方面起了保护银行经营安全的作用,使银行不再盲目地或单纯地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而要重视资产质量管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银行的表内业务,尤其是表内资产业务的发展,从而使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较多的限制。银行为了维护银行的盈利水平,纷纷设法规避资本管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限制,注重发展对资本没有要求或要求很低的表外业务。
(2)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在融资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银行资产来源在减少,银行存贷利差在缩小,银行的资金运用又受到许多限制,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凭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