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与探究题20 例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定量实验探究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定量实验探究题(含答案与解析)

二轮专题练习:定量实验探究题1.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查阅资料:pH 7.5~9 10~11.9 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色变为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写化学式)【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2.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l)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m (KOH)=g,V(H2O)=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固体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l%).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色;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填“增大”或“减小”).(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示例AgNO3+NaCl=AgCl↓+Na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4.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7(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l)Na2SO4;(2)Na2SO4和.【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产生猜想(2)成立方案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填字母序号)A.BaCl2溶液B.Cu C.Fe2O3.5.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其开展了系列研究.课题1:选择制取氯化镁的原料【查阅资料】①全球海水中含有的盐类总质量为5亿亿吨,其中含有的各种离子占盐类总质量的百分含量如下表所示:离子Cl﹣Na+Mg2+Ca2+K+其他含量55.06% 30.61% 3.69% 1.15% 1.10% …②工业生产中海水或卤水(海水晒盐后的剩余溶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一致选择卤水用于实验室制取氯化镁.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课题2:由卤水制取氯化镁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方案,从卤水中制取氯化镁.(1)溶液X的名称是.(2)部分同学认为上述制取方案不够完善,在“过滤”操作后缺少“洗涤”操作,从而导致制取的氯化镁不纯,可能混有的杂质是.课题3:测定氯化镁产品的纯度(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制得的氯化镁进行纯度测定.【实验步骤】①称取9.5g氯化镁样品,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形成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充分反应后,过滤;④…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逐滴加入10%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1),并,当观察到溶液恰好褪色且30s内红色不复现,停止加入稀硫酸;⑥计算氯化镁样品的纯度.【问题讨论】(1)为计算出氯化镁样品的纯度,除上述数据外,实验还需测量的数据是.(2)若缺少步骤④,则会导致氯化镁纯度测定不准确,步骤④的操作是.6.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化学兴趣小组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Ⅰ探究CO与Fe2O3的反应产物(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过程】步骤1 在通风橱中,按图Ⅰ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步骤2 装入试剂:玻璃管内装入Fe2O3粉末,试管Ⅰ中装入澄清石灰水.步骤3 从a端通入CO一段时间,待,再点燃酒精灯.【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粉末由色变成黑色,生成的黑色固体均能被玻璃管上方的磁铁吸引.试管Ⅰ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铁粉、FeO、Fe3O4均为黑色固体;铁粉、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三种猜想:猜测Ⅰ:Fe;猜测Ⅱ:Fe3O4;猜测Ⅲ:Fe和Fe3O4【实验验证】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红色固体中混有黑色颗粒,说明(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是正确的.【拓展研究】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和氨水的混合液].因此可在装置Ⅰ后再连接下图装置Ⅱ,其目的是,装置Ⅰ、Ⅱ的连接顺序:b连接(填“c”或“d”).Ⅱ原料气CO的制备方法一:加热MgCO3、Zn的混合物可快速制备CO,同时还得到两种金属氧化物:、(填化学式).方法二:加热草酸晶体(H2C2O4•2H2O)制备CO:H2C2O4•2H2O CO↑+CO2↑+3H2O已知:常压下,草酸晶体的熔点为101℃.比较草酸晶体的熔点和分解温度,分析若选用下图装置Ⅲ制备装置Ⅰ所需的CO,可能存在的问题是.7.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趣味实验】实验1:和面.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 水,再加入2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提出问题】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假设1:M是NH4HCO3;假设2:M是NaHCO3;假设3:M是NH4HCO3和NaHCO3【实验探究1】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无刺激性气味试管内壁有水珠试管内有固体剩余假设成立假设不成立【提出新问题】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实验探究2】实验②:将实验①所得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得出结论】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填化学式)【反思提高】(1)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受热稳定性:Na2CO3(填“>”“=”或“<”)NaHCO3.【拓展应用】某品牌复配膨松剂N的配料为:磷酸二氢钙、碳酸氢钠和玉米淀粉,N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Ca(H2PO4)2+2NaHCO3═CaHPO4↓+Na2HPO4+2CO2↑+2H2O;利用N和面和发面(加热)时,面团都会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常温下的溶解度:Na2HPO4>CaHPO4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c.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g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2g.8.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按如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填物质名称)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溶液,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拓展创新】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甲装置,设计出图乙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①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一条:②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9.“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类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Ⅱ.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处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活性氧”含量=×100%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g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①将盐酸慢慢地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停止滴加盐酸.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④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写出其计算过程.⑤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填写一条即可)10.碳酸钙、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来测定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SO2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1)由图可知,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填名称).(2)实验时,称取的3份原煤的质量要相等,其目的是.(3)利用碳酸钙吸收SO2转化为CaSO3,CaSO3与空气中O2反应转化为CaSO4.写出CaSO3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填序号)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b.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c.将时间300s变为500s(5)利用碱石灰吸收1.28gSO2时,碱石灰中的NaOH、CaO与SO2反应转化为Na2SO3和CaSO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参考答案与解析1.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查阅资料:pH 7.5~9 10~11.9 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NaCl、HCl(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NaCl、NaHCO3(写化学式)【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分析】【得出结论1】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实验探究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得出结论2】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交流与反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得出结论1】由上面提供的信息可知,加入紫甘蓝汁液时,溶液显黄色时的碱性比显绿色时强,显绿色时碱性比显蓝色时强,因此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无;红;NaOH+HCl=NaCl+H2O.【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交流与反思】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点时稀盐酸过量,因此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c点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NaHCO3.故填:NaCl、HCl;NaCl、NaHCO3.【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是: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l)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m (KOH)=11.2g,V(H2O)=188.8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BA(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固体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K+、H+(填离子符号).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4.9%(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l%).【分析】(l)定性检测废水: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均可(2)熟悉溶液的配制过程以及注意事项.(3)定量测定废水: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硫酸的质量分数.【解答】解:(l)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方法很多,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也可以采用加入锌铁等活泼性金属或者是加入碳酸盐等,所以: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氢氧化钾的质量为=200g×5.6%=11.2g,水的质量为200g﹣11.2g=188.8g折合体积为188.8mL (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添加需要的砝码和拨动游码后向烧杯中添加氢氧化钾固体,直至天平平衡.所以为先B后A.(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时硫酸恰好完全反应.P点对应溶液,是依旧硫酸还有剩余的,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钾和剩余的硫酸,所以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K+、H+.5.6%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中氢氧化钾的质量100g×5.6%=5.6g设10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钾的质量为y2KOH+H2SO4=K2SO4+2H2O112 98 1745.6g x y==x=4.9gy=8.7g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4.9%..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4.4%故答案为:(1)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2)①11.2;188.8;②BA;(3)①K+、H+;②4.9%;③4.4%.【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填序号).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填序号).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OH﹣、SO42﹣(填离子符号).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减小(填“增大”或“减小”).(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化钙反应生成的氨气,故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氨气;
登山运动员携带 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体积小)、 安全(不易爆炸)。
2.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 I 中,在点滴板的 a、b 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 “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 X 的名称是_____。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试管; a; 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a 中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红色,b 中酚酞试液遇到酸不 变色;使用点滴板的优点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3)验证石灰石中是否含有 碳酸根离子可以将盐酸滴到石灰石上,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4)氧化铁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 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为黄色;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钾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
猜想正确
故填:滴加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反思交流]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2CO3+CaCl2═CaCO3↓+2KCl;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学题型11实验探究题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学题型11实验探究题

题型十一实验探究题高分帮1.[2013安徽]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时,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含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N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性。

?2.[2018安庆二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1)探究脱氧剂成分【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另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如图1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现象,写出左边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请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22mL处,关闭弹簧夹;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实验探究题(第2课时)-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

实验探究题(第2课时)-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第2课时)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1:(2021遂宁)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 2与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Na 2CO 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 3。

(2)NaHCO 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 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3)CaCl 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 、Na 2CO 3 猜想②Na 2CO 3 猜想③Na 2CO 3、NaHCO 3 猜想④NaHCO 3的种类不同。

④无①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2:(2021烟台)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

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将7.1 g 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 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 、B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填序号)。

①足量NaOH 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 溶液(2)装置F 可吸收从装置E 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混合物成分的探究【例1】(2019·黄冈)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

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 、CO2、CH4等气体。

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已知:CH4+4CuO=====△ 4Cu +CO2+2H2O)(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对实验造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____(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D装置(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

(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物质变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例4】(2019·宁夏)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分别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于4支试管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2)实验二中,当小婧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精选(原卷版)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精选(原卷版)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精选一、实验题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两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除去HCl杂质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①所选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选择发生装置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①写出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将少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大烧杯中,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基本不变”之一)。

(2)第二组的同学欲用CO气体(含有少量的H2O)测定该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

现取16g氧化铁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进行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D→C”(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完全充分进行)。

试回答下列问题:①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①仪器C的玻璃管中样品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为12.16g,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①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除测量仪器C反应后的质量外,还可以利用仪器C中化学反应的气体生成物进行计算,可在仪器C后添加装有_________溶液的试剂瓶对气体进行吸收。

①该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

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_______(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题1小杨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1)小杨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继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现象,证明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2)小杨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证明酸碱能发生反应。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小杨的实验不能得出酸碱能发生反应,请分析其理由并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二(3)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NaOH 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 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若稀盐酸过量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填序号)。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附有答案)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附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2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2 (6) +3A↑。

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300题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1.某化学小组对K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Ca(OH)2猜想三:______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4)实验探究:(5)交流与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6)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欲使滤液中的溶质只含KOH,则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2)KOH和K2CO3(3)四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4)二无明显现象(5)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原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CaCl2(6)Ca(OH)2【详解】(2)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是KOH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是KOH和Ca(OH)2猜想三:碳酸钾过量时是KOH和K2CO3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

(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二错误;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若猜想一正确,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因此:(5)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有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钾,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中考化学探究型实验大题 酸 碱 盐专题

中考化学探究型实验大题 酸 碱 盐专题

中考化学探究型实验大题酸碱盐专题典例剖析例1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乙同学:CaCO3、Ca(OH)2【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男晓珩了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入稀盐酸。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2) ;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K2CO3丁同学:KOH、Ca(OH)2【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3) 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4) 。

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解析:CaCO3 灼烧CaO +H2O Ca(OH)2+K2CO3CaCO3+KOH;由此说明固体A中一定有CaCO3,因Ca(OH)2微溶于水,故推测固体A中可能有Ca(OH)2。

滤液中一定有KOH(因为KOH是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若固体A中有Ca(OH)2,则滤液中必有Ca(OH)2(说明滤液是Ca(OH)2的饱和溶液)。

氢氧化钙水溶液呈碱性,可根据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来检验Ca(OH)2是否存在,甲同学实验设计是错误,碳酸钙是生成物,固体A中一定有,无需检验,需要检验的是有无氢氧化钙。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附答案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答案】Ca(OH)2+CO2=CaCO3↓+H2O CaCl2、NaCl 二锌粒等产生气泡等污染地下水或者腐蚀管道加入过量石灰石处理【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 a(OH)+CO CaCO +H O =。

(2)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 2、NaCl 和HCl (酸过量)猜想二:CaCl 2、NaCl 和Na 2CO 3.(猜想不合理,因为题目提示是澄清溶液,则不存在能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氯化钙和碳酸钠) 猜想三:CaCl 2、NaCl ;(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实验]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等; 产生气泡等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中考化学实验之探究性实验

中考化学实验之探究性实验

中考化学实验之探究性实验【例1】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粗盐样品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⑶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

A.量筒B.天平C.烧杯D.漏斗E.蒸发皿F.玻璃棒G.酒精灯⑴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上图中的(填序号)。

⑵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蒸发时,看到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若提纯NaCl方案中先除去的是氯化镁,接着除去氯化钙,回答:D.溶解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水的量不足①试剂a的化学式是,b的化学式是。

②操作过程中加适量稀盐酸时,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例1】⑸若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且滤纸未破损,需接着进行的操作是。

⑹若所取粗盐样品中实际含氯化钠的质量为m g,除杂后所得精盐的质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除杂过程中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量为n g,则m与n的关系是m n(填“>”“<”“=”),原因是。

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⑴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⑵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⑶“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⑷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1【例3】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

⑴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例3】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①该洗衣粉溶液pH 7(填“>”、“<”或“=”);>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例3】⑵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实验1 加水溶解实验2加酚酞溶液实验3加稀盐酸实验4加碘水未知粉末实验现象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液体呈红色有大量气体逸出变蓝参照5种已知的物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和,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或⑶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例4】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例析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例析


A.Fe
B.Cu
C.Ba(OH)2 D.Ba(NO3)2
图2 浮力问题
分析: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部分受到向上的浮力,对于漂
浮在水中的物体浮力的大小恰好与物质所受的重力相等。当木
块不变时,浮力不变。木块排开液体体积越大,该液体的密度
越小。加入某固体后引起木块下沉,即液体的密度变小,在液
体体积不变时,密度减小就是溶质的质量减小,根据发生的化
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
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
度等答案均应得分
NaOH 溶液
CO2
玻璃管 小气球
第十九页,共26页。
五、开放性试题
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很多因素,例如二氧化锰能加快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对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可能的因素,再作出两种猜想,并 设计实验方法或操作以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表 中)。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以下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采用真空包装的原因是什么
? 另外,工业上还可以采用向食品袋里充入某种不活泼的气体的办法 ,该气体可能是什么?
第十五页,共26页。
练习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二氧化硫 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例 析
第一页,共26页。
简答题的分类:
简答题
联系实际 应用类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水的污染与防治 CO及化石燃料的使用 铁及其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化肥及其他常见物质的使用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

酸、碱性质的探究1.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图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

(2)实验①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①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3)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填物质名称)。

(4)实验①①所进行的实验叫实验,目的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定性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先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然后将止水夹K打开。

(1)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定量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甲、乙两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

如图2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两个烧瓶。

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3)曲线2对应的是(填“甲”或“乙”)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1中bc段压强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4)对比曲线1与曲线2,能得出的结论是。

(5)【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NaOH Na2CO317.3<0.01请结合该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向20mL水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溶液显碱性。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一、选择题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下列实验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浪费要放回原瓶C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3.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4.化学实验中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 ~2g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 .电解水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A .AB .BC .CD .D13122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 .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下面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B .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C .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二氧化碳D .可用在氧气流中灼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铜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炭粉(铁粉)-------- 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 .CaO (CaCO 3) -----------加水,过滤C .CO 2 (CO) ---------------将气体点燃D .HNO 3 [Ba (NO 3) 2]----------------加入适量的 H 2SO 4溶液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中混有的HCl 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 溶液的洗气瓶B 鉴别溶液和NaOH 溶液取少许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C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D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A .AB .BC .CD .D10.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A .用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3摄氏度B .用50mL 量筒量取了4.34mL 的水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烧杯的质量为46.8g2CO 23Na CO 4CuSO ()2Ba OH 2CaCl 3CaCOD .用10mL 的量筒量取了5.0mL 的水11.小明在加热试管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于是他对试管破裂的原因提出下列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B .在加热过程中试管不小心碰到了酒精灯灯芯C .加热时试管夹没有夹在距管口1/3处D .加热时没有先预热12.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 .用100mL 量筒量取8.32mL 的水C .用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D .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3.今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下列提纯过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a 操作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物质B .滤液中有三种溶质C .加入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步骤④、⑤中过量的试剂D .步骤⑤中的试剂A 是碳酸钠溶液二、非选择题1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误操作不良后果A B A B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16.为了检测香烟的危害,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3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②F2.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原理: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答案探究一:设计实验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探究二:1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3③②④①.4c.3.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查阅资料化学式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NaNO2碱性放出棕红色气体有NaC1 中性不反应无3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猜想Ⅲ:只含有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4进行探究猜想成立.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蒸发.答案3Na2SO4、NaNO24NaNO2、Na2SO4,NaCl5Ⅱ6AgNO3+NaCl=AgCl↓+NaNO37过滤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Ⅰ.Na2O、C;Ⅱ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验证猜想2其原因是: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答案提出猜想4Na+CO22Na2O+C;实验Na2CO3;Ⅲ;NaOH中有氢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Ⅲ错误;验证猜想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12 有白色沉淀生成3 CuSO4或CuCl2Na2O2323结论Ⅳ.5.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方案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次称量;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答案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方案2:1①②③;2H2+Cu2O2Cu+H2O;方案3:14;2c く.6.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边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猜想一不成立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猜想二成立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如果看到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1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实验探究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3浓盐酸7.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①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固体溶解;②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③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木条复燃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 填化学式;④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小结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 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 盛装澄清石灰水、D 盛装浓硫酸,E 、F 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首先关闭活塞K 、K 2,打开活塞K 1、K 3、K 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 的作用是 ;2依次关闭活塞K 1、K 3、K 4,打开活塞K 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E 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 ,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 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3同学们根据E 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 的作用是 ,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 填“偏高”或“偏低”;答案实验探究一①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氧气;H 2O 2④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小结Na 2CO 4;Na 2CO 4+H 2O=Na 2CO 3+H 2O 2;实验探究二1吸收反应前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和氧气;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 装置完全吸收;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 装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偏高.8.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 、Fe 2O 3、CaO 、CaOH 2和CaCO 3 实验探究1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 .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2A B C D E F过碳酸钠样品 二氧化锰粉末KK氮气锥形瓶K 3 K 4 K 2 稀硫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外壁不发烫固体中一定没有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实验结论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和.实验探究1Fe;实验探究2CaO;实验结论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Fe2O3;CaCO3.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猜想二:BaCl2和BaOH2;猜想三:①_________ ;猜想四:BaCl2和HCl.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②_________ 一定不成立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③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成立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④________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⑤_________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⑥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⑦_________ .Ⅱ.取10g烧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通过如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⑧_________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①BaCl2②猜想一③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④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⑤反应物的用量⑥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⑦BaCO3Ⅱ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2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溶液呈中性.2解设原烧杯溶液中BaCl2的质量为xBaCl2+Na2CO3═BaCO3↓+2NaCl 1分208 106x 6g﹣2g×%=1分=x=1分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100%=%1分答: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是%.故答案为:Ⅱ122%10.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②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③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④均写化学式;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⑤写化学式两种溶质;猜想2:废液中含有⑥写化学式三种溶质;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结论与反思1猜想⑦填“1”或“2”或“3”正确;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⑧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⑨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⑩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 答案①悬浊液变澄清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③CaCl 2 ④NaCl⑤NaCl 、CaCl 2 ⑥NaCl 、CaCl 2、HCl ⑦ 2 ⑧黄 ⑨Fe 2O 3+6HCl=2FeCl 3+3H 2O 2分 ⑩腐蚀下水道等答案合理即可 将废液用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再排放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答案1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溶液颜色变化可不答,但只答溶液颜色变化不得分 Fe + CuSO 4==FeSO 4 +Cu 2 丙 Mg>Fe>Cu3①铜或Cu ②铜 铁或Cu Fe 漏选不得分 镁或Mg12.实验室可用草酸H 2C 2O 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4CO 2↑+CO ↑+H 2O;用县的实验装置见下图: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①装置A 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②收集一氧化碳时,打开a 、b,关闭c,装置B 的作用是 ;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 填写具体处理办法;③关闭 、打开 ,释放出二氧化碳,并通过装置 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硫酸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③ b 、 c , C、D2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探究实验二组的同学在袋装食品中发现一包名为“504双吸剂”的保鲜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的固体样品很好奇,涉及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收集资料:1.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2.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粉末呈黑色、部分粉末呈白色、另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你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Fe2O3的依据是.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涉及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23是.;你认为甲组同学哪一步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继续探究:为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Fe2O3,乙组同学用先分离出铁粉,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若溶液呈棕黄色,证明固体中含有Fe2O3.写出溶液呈棕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答案作出猜想: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涉及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二步操作,CaO+H2O=CaOH2.继续探究:磁铁,稀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14.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冶炼铜.1在地下利用爆破粉碎孔雀石Cu2OH2CO3,再注入稀硫酸原地浸取,将浸取液抽到地表,加入铁屑制得铜.冶炼铜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①;②.2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铜矿Cu2O冶炼铜.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结束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尾气导管口处的细铜丝,能防止点燃尾气时产生回火引起爆炸,其原理是.3利用辉铜矿Cu2S冶炼铜的原理如下:Ⅰ.取一定质量的Cu2S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安全反应后生成一种铜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Ⅱ.再取上述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混合均匀,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这种铜的氧化物是什么,写出推理过程.答案解:1碱式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2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铜矿Cu2O冶炼铜.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结束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新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尾气导管口处的细铜丝,能防止点燃尾气时产生回火引起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有导热性,能吸收部分热量,使导管内温度达不到CO的着火点;3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4个CuO,则4个CuO与2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4CuO+2Cu2S=4Cu+2SO2,不符合题目中“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2个Cu2O,则2个Cu2O与1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2Cu2O+Cu2S=4Cu+2SO2,符合“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的要求,所以该铜的氧化物是Cu2O.故答案为: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CuSO4+Fe=Cu+FeSO4;2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新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铜丝有导热性,能吸收部分热量,使导管内温度达不到CO的着火点;3Cu2O;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4个CuO,则4个CuO与2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4CuO+2Cu2S=4Cu+2SO2,不符合题目中“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若2个Cu2S焙烧后生成2个Cu2O,则2个Cu2O与1个Cu2S恰好反应生成Cu和SO2,2Cu2O+Cu2S=4Cu+2SO2,符合“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的要求,所以该铜的氧化物是Cu2O.15.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B是,步骤②中放出的气体是.2杂质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3最终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答案1氯化银,二氧化碳气体;2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3钾离子、钡离子、氢离子.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实验I.熟石灰或烧碱或其他碱性物质;实验Ⅱ.过滤;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H2O2或过氧化氢溶液, 木条复燃交流讨论2H2O22H2O+O2↑.17.聪聪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他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MgO 猜想二:Mg3N2 猜想三: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3N2与水反应产生NH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该固体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若烧杯中只有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猜想正确猜想二或猜想三正确学方程式 ,相关结论空气中N2和O2体积比约为 ,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3N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答案提出猜想猜想三应是MgO、Mg3N2两者的混合物;故填:MgO、Mg3N2.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3N2与水反应产生NH3.将该固体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若烧杯中只有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没有氨气生成,猜想一正确;若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则猜想二或猜想三正确;表达与交流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故填:.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但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3N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1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Ⅱ.Ⅲ.全部是碳酸钙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其理由是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填“成立”或“不成立”.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答案猜想与假设氧化钙和碳酸钙实验探究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产生白色不溶物2不成立;如果稀盐酸不足以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时,即使固体中含有碳酸钙,也不产生气泡;3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实验现象:试管外壁发热,产生气泡;19.某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铜锈 Cu2OH2CO3在加热后,除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外,在试管底部还有黑色粉末生成,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黑色粉末的成分和所产生的气体;请填空;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炭粉b.氧化铜c. ;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写出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5现象与结论: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若现象是,则猜想b正确;。

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探究与设计

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探究与设计

中考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厨房中有一瓶白色固体,小明提出它可能是食盐,小刚提出它可能是白糖。

就这两个人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A.拓展与迁移 B.假设与预测 C.实验与事实 D.解释与结论2.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加热含有石蕊的碳酸溶液可证明碳酸发生了分解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证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C.用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的方法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将糖块放入水中,糖块消失,水变甜了,可以证明分子是运动的3.通过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4.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回答: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回答: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回答: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回答: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5.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木条即可把N2、O2和CO2区别开来B.按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可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测定某溶液pH的操作是: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再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可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7.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我们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8.为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2020年度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2020年度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一)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3)有关数据见下表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H4Cl29.3 37.2 45.8 55.3 65.6 77.3ZnCl2343 395 452 488 541 614(1)溶液A 中溶质主要有(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

②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ZnO与稀盐酸B. 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C. ZnCO3与NaCl溶液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实验与探究题20 例1.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

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

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

如往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①紫色 B为稀硫酸 D为清石灰水②有白色沉淀无现象的 C为氯化钠溶液【猜想】(3) SO42- 或 SO32- 【实验探究】③(1)④(2)或(3)⑤硝酸钡溶液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2SO3+ Ba(NO3)2=BaSO3↓+2NaNO32.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有CO、CO2、H2S;猜想2:有CO、CO2、CH4;猜想3:有CO、H2S、CH4;猜想4:有CO2、H2S、;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装置。

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

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提出猜想】CH4 【问题讨论】(1) 2 3 (2) 吸收CO2澄清石灰水 (3) 干燥水雾浓H2SO4(或CaCl2或无水CuSO4) NaOH溶液3.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

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

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C 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⑤_____,否则为_____⑥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 试纸来测其pH 值的操作过程_____⑦_____。

① CO 2 ② 此粉未不是快速发酵粉 ③ 稀盐酸 ④ NaHCO 3+HCl==NaCl+H 2O+CO 2↑ ⑤ 碳酸氢钠 ⑥ 碳酸钠 ⑦把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上,观察颜色,与比色卡对比,读数4.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 4Cl 、(NH 4)2SO 4、NH 4HCO 3和尿素[CO(NH 2)2]中的一种。

请你完成以下探究:【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 4Cl , 猜想②:该化肥是 , 猜想③:该化肥是NH 4HCO 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 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右(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 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 不成立。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 溶液,若 ,则猜想①成立;若 ,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图1) (图2)猜想② (NH 4)2SO 4(或硫酸铵)【实验探究】(1)④ 2NH 4Cl+Ca(OH)2=CaCl 2+2H 2O+2NH 3↑,或(NH 4)2SO 4+Ca(OH)2=CaSO 4+2H 2O+2NH 3↑,或NH 4HCO 3+Ca(OH)2=CaCO 3+2H 2O+NH 3↑(2)(2分)HCl 溶液(或盐酸) ③ (3)BaCl 2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无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NH 4)2SO 4+BaCl 2==BaSO 4↓+2NH 4Cl5.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 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H 2O+CO 2=CaCO 3+2HClO ,HClO 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

HClO 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 和O 2。

【实验探究】【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 2和CaCO 3;猜想二:CaCl 2和Ca(OH)2;猜想三:CaCl 2和CaCO 3和Ca(OH)2。

【实验探究】【继续探究】 6.有机物A 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 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一:A 中只含C 、H 两种元素 猜想二:A 中含C 、H 、O 三种元素 【实验】【结论】猜想 ▲ 正确(选填“一”或“二”)。

【反思】有机物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

【结论】猜想二正确【反思】有机物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C:H:O=12:3:16 。

7.(桂林)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②。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不同变化是,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

【实验探究与结论】(1)滤纸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浓氨水(氨或NH3或NH3·H2O)易挥发浓氨水(NH3·H2O)显碱性或浓氨水(NH3·H2O)是碱性物质或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或浓氨水(NH3·H2O)易分解(2)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3)现象明显、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实验药品用量少、环保无污染【思维拓展】(1)试纸由紫色变红色下面的试纸先变红或两条试纸变色的快慢不同或两条试纸变色的深浅不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碳酸或酸性物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或二氧化碳比空气重(2)在外管(或大试管)内加入澄清石灰水将燃烧的木条放在支管口8.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甲乙【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

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

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