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归纳1.1-1《运动和位置》2.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3.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4.1-2《各种各样的运动》5.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6.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7.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8.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9.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10.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1.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2.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13.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4.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6.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17.用时(长),运动(慢)18.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9.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20.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21.距离(短),运动(慢)。

22.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23.1-7《我们的“过山车”》24.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5.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26.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物理第一单元主要涉及了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1.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类型。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可以用速度来描述。

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不等的运动,必须使用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

2. 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形变的原因,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类型。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通过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无需接触即可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需要考虑物体所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力,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求解。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可以使用三角形法则的逆运算来求解。

4.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5. 惯性与质量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的惯性由其质量决定。

质量是物体对于力的作用具有惯性的量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集合特性。

6. 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形式。

静态平衡要求物体受力合力为零且力矩为零,动态平衡要求物体受力合力为零且力矩不为零。

7. 弹簧的弹性特性弹簧的弹性特性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的性质。

弹性变形遵循胡克定律,即变形与外力大小成正比,与弹簧常数成正比,与弹簧长度变化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运动与速度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与速度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与速度变化知识点总结运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而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速度变化的原因两个方面,对与物体的运动与速度变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静止和运动两种情况。

1. 静止当物体在某一参考系中不发生位置改变时,我们称其为静止状态。

在静止状态下,物体的速度为零,即v=0。

2. 运动当物体在某一参考系中发生位置改变时,我们称其为运动状态。

在运动状态中,物体的速度不为零。

二、速度变化的原因速度的变化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来实现。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且速度的变化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1. 加速运动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的速度将增大,这种运动称为加速运动。

在加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2. 减速运动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的速度将减小,这种运动称为减速运动。

在减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

3. 匀速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三、运动与速度变化的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和速度变化可以用一些公式进行计算和描述。

1.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可以通过计算物体运动的总位移(s)除以所用时间(t)来得到,即v=s/t。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可以通过计算速度变化量(△v)除以所用时间(t)来得到,即a=△v/t。

若物体的初速度为v0,最终速度为v,则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v0)/t。

3. 速度变化的公式当物体在t时间内加速度为a时,速度的变化量(△v)可以通过计算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来得到,即△v=a*t。

四、运动与速度变化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与速度变化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1.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是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图像表示出来,其中位移为纵轴,时间为横轴。

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

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青岛版四下科学知识点

青岛版四下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与力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运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个坑4.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物体或参照物而言的。

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

5.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6.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课:小球的运动1.按照运动路线来分,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轨迹形式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是物体特定的一点在一段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曲线运动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第三课:运动的形式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摆动、滚动等。

2.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运动形式。

3.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4. 自然界中,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平动、转动、振动是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

5. 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第四课:车来了1.站台上要设置安全线是为了乘客的安全。

2.越过安全线会有什么危险?会被气流卷入站台下,被人群挤下站台。

3.车辆快速经过时,路边的行人会感觉有一股风吹向车辆,路上的树叶会被卷入车底。

4.做车来了模拟实验时,纸相当于站台上的乘客,吹风相当于快速经过的车辆,吹风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5.为了行人安全,道路上设置了哪些标线?人行横道(斑马线)、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公交车站台、安全岛等。

高中物理《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物体的运动》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①②运动规律:2、三、方法归纳总结1、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模型,把实际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

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都是抽象了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数形结合思想本章的一大特点是同时用两种数学工具:公式法和图像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

把数学公式表达的函数关系与图像的物理意义及运动轨迹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特征及其规律。

3、极限思想在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位移时,我们采用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即在物体经过的某点后面取很小的一段位移,这段位移取得越小,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能越精确地描述物体在该点的运动快慢情况。

当位移足够小时(或时间足够短时),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物体经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可以用v-t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来表示。

4、解题方法技巧(1)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图或v-t图像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示意图或v-t图像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情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

(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

(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又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

解题时要思想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

本章解题方法主要有:a. 基本公式法b. 推论公式法c. 比例公式法d. 图像法e. 极值法f. 逆向转换法g. 巧选参考系法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性解题总结、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以下几个特性,熟练地把握,便于灵活快捷方便地解题。

(1)运动的截止性(2)运动的对称性(3)运动的可逆性如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5m/s2的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至最高点的匀减速运动可当成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运动和位置1、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2、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4、参照物选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同,因此,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注意: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例如:相对于路面,汽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汽车是运动的。

5、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6、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1.选定参照物。

2.判断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

3.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7、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步骤:1.先选定参照物。

2.再明确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

3.接着明确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

4.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例如:我在公园东南方向200米处。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按照运动形式不同又可以分成平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物体运动,我们在物体上贴上一个圆点。

3、常见运动方式及举例三、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3、复合运动:含有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叫做复合运动。

例如:上升的直升机。

4、运动轨迹运动轨迹四、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基本运动方式。

(注意:当重力等于摩擦力时,物体会静止在斜面上)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会受到斜面坡度、光滑程度和放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3、经过多次试验,接近立方体或长方体的物体容易产生滑动;接近球体或圆柱体的物体容易产生滚动。

(注意:有些物体可能同时有滑动和滚动,例如:六棱柱)五、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物体的运动和位移知识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和位移知识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和位移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和位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和位置变化。

下面将对物体的运动和位移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由一个位置变化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类型。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恒定;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不等,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曲线运动:物体在空间中进行曲线轨迹的运动,例如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等。

曲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在不断变化,需借助向心力或其他外力来维持运动轨迹。

3. 往复运动:物体在两个位置间来回往复移动的运动,如钟摆的摆动、弹簧振子的震荡等。

往复运动的物体在两个位置间来回移动,并且速度方向反复变化。

二、物体的位移物体的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化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总和。

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 直线位移: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位置变化量。

它描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在直线方向上的变化。

2. 矢量位移: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变化量的矢量表示,包括位移的大小、方向和位移的起始点和终点。

矢量位移是一个有向量性质的物理量,可以用箭头图形表示出来。

三、相关公式和定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位移时,常用的公式和定律有以下几个:1.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Δx)除以运动的时间间隔(Δt)。

即V = Δx / Δt。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Δv)除以时间间隔(Δt)。

即a = Δv / Δt。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其中 F 为作用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运动规律1.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参考系:观察运动的参照物。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

平均速度: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瞬间的速度,是在极短时间段内的瞬间位移与该时间段的极短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方向:速度的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

1.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1.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a1.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总有另一个物体对其施加的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5 弹力和摩擦力弹力: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恢复力。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

1.6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两个向量相加得到一个合力向量。

力的分解:一个向量拆分成两个分力向量。

1.7 重力重力: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上,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约为9.8m/s²,称为重力加速度。

1.8 牛顿定律在平面上的应用水平面上的运动:物体受水平方向的力,速度会发生变化。

倾斜平面上的运动:物体受摩擦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速度会发生变化。

垂直面上的运动:物体受重力的作用,速度会发生变化。

1.9 质量、重量和密度质量:物体所拥有的惯性的度量。

重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注:以上内容基于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具体知识点和公式可能更多,请参考教材学习。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与位置》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3、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作运动。

4、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4.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5、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答:(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

(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例: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轮胎秋千(前后摆动);摆钟摆锤(左右摆动);汽车雨刷器(左右摆动);跷跷板(上下摆动 ) ;指尖陀螺(转动);拨动直尺(振动);玩具小汽车(前后移动);小汽车车轮(滚动);弹簧摇马的马身(前后摆动)弹簧(振动);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2、生活中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答:摆动、转动、滚动、平动、振动等。

3、回忆坐旋转木马的场景,想一想人的运动形式有(上下运动)和(围轴转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过山车是曲线运动,老鹰是曲线运动,台球是直线运动,垂直电梯是直线运动,自动扶梯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掉落的苹果是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在曲线轨道上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3、我们将小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它,小球先在桌面滚动,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再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又是怎么样的?答:小球从桌子到桌子边缘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

从桌面冲出后,小球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

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4、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形式?答: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答: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知识要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 ) (东北) (东)(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

(2)滚动: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

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5、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的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整理
第8课《测试“过山车”》
(1)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快慢,需要利用秒表和软尺,分别测量时间和距离。(2)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需要在“过山车”的最高处释放或者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
(3)实验测量时,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一种小球应测量3次。
若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则重新实验;若实验数据相差还大,则可以选择中位数。
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相同时间内,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长短。
(2)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长,则运动快;小球运动的距离短,则运动慢。
(3)在同一斜面上,物体的放置方式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一定关系。
(4)同一形状的物体,放置方式相同,斜面坡度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
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距离,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用秒表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2)运动相同距离,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短,则运动快: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长,则运动慢。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整理
第1课《运动和位置》
(1)相对另一物体来说,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物体是运动的;
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物体是静止的。
(2)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
学会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2)许多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运动形式的叠加。
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2)生活中大多物体的运动路线是两种运动的结合。
第4课《物动方式:滑动、滚动、静止不动。

《物体的运动》 讲义

《物体的运动》 讲义

《物体的运动》讲义一、运动的基本概念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会发现物体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从行驶的汽车到飞翔的鸟儿,从流淌的河水到闪烁的星辰,运动无处不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位置。

位置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所在之处。

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我们需要一个参考点,也就是坐标系。

比如,当我们说一个人的位置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就是以教室的某些固定点为参考来描述的。

而位移则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假设一个人从 A 点走到 B 点,A 点到 B 点的直线距离和方向就是位移。

与位移不同的是路程,路程指的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比如一个人在操场上跑了一圈回到原点,他的位移是零,但路程却是操场的周长。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如果一个物体在 1 秒内移动了 5 米,那它的速度就是 5 米每秒。

而速率只是速度的大小,不考虑方向。

比如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通常是速率。

加速度则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当物体的速度在增加,加速度为正;速度在减小,加速度为负。

比如汽车加速时加速度为正,刹车时加速度为负。

二、匀速直线运动在众多运动形式中,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比较简单且常见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

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而位移时间图像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的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比如在平直公路上以稳定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传送带上匀速移动的物体等。

要解决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我们通常使用公式:位移=速度×时间。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常见的有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遵循公式:v = v₀+ at ,其中 v 是末速度,v₀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第1课、运动与力思维导图:知识点:1.让自行车动起来,就要给自行车施加力,力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行驶速度的快慢。

2.秋千刚开始是静止的,推动秋千后,秋千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时快,有时慢,最后会慢慢停下来。

3.汽车行驶时,有时快有时慢,最后也会慢慢停止。

4.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5.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比如:纸风车一吹气或一用手扇风,它就转起来,用力吹气或使劲扇风,就转得更快;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开始滚动,用大力气推它,它就滚动的更快了,用手阻挡它,它就停下来了;同手一推,本来静止的铅笔盒就动起来,不再施加力,铅笔盒就静止了。

6.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举例: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坑等。

7. 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8.实验实验一: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验器材:风车、易拉罐、文具盒(或橡皮)等。

实验方案:1.风车由静止到运动或运动快慢发生改变时需要怎么做?2.让滚动的易拉罐停下来需要怎么做?3.让静止的易拉罐、文具盒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需要怎么做?实验结论: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实验二:实验名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实验器材:小球、瓶装矿泉水、锤子、核桃等实验方案:1.用小球和瓶装矿泉水模拟打保龄球活动。

2.挥动锤子砸开核桃。

实验结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第2课、小球的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1.踢出去的足球有多种运动轨迹,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曲线。

2.我们可以用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方式让小球运动起来。

3.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可以从小球运动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小球的运动。

5.轨迹就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走的路线,轨迹应该是线,在线上用箭头表示小球运动的方向,就是描述小球运动的轨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运动的物体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a4可以直接打印)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运动的物体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a4可以直接打印)

三年级下册1.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运动和位置1.在地面观察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我们可以与地面相对比,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描述物体位置时,我们要描述方向和距离。

3指南针、方位盘、尺子等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描述位置。

4.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5.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结果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6.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和甲物体(参照物)相比,乙物体的位置或方向改变了,则乙物体是运动的;和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和方向都没有改变,则乙物体是静止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将物体与地面相比较,观察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从而判断该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很多,如转动、左右摆动、上下振动、水平运动等。

2.同一个运动物体,观察不同的部位,它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汽车的车轮是转动,车身是水平运动。

3.在物体上找一个点(贴圆点),可以方便我们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运动轨迹)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物体运动路线(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例如:自由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3.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例如: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4*.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不一样,有的静止,有的滑动,有的滚动;有的运动快,有的运动慢。

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形状、放置方法、斜面坡度等因素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精】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精】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运动和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2、参照物选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同,因此,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注意: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例如:相对于路面,汽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汽车是运动的。

3、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4、步骤:先选定参照物,再明确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接着明确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例如:我在公园东南方向米处。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按照运动形式不同又可以分成平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物体运动,我们在物体上贴上一个圆点。

3、常见运动方式及举例三、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3、复合运动:含有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叫做复合运动。

例如:上升的直升机。

4、运动轨迹运动轨迹四、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基本运动方式。

(注意:当重力等于摩擦力时,物体会静止在斜面上)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会受到斜面坡度、光滑程度和放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3、经过多次试验,接近立方体或长方体的物体容易产生滑动;接近球体或圆柱体的物体容易产生滚动。

(注意:有些物体可能同时有滑动和滚动,例如:六棱柱)五、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2、常见动物的运动快慢3、世界短跑记录:博尔特9秒584、物体的运动快慢与距离和时间同时有关,因此,采用对比实验来设计实验。

5、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实验步骤:(1)分组实验,每组各有1名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2)操作员从轨道一端将红色小球放入轨道,发令员发出口令,计时员记录小球到达轨道终点所用时间(3)将另一个小球放入轨道,重复以上步骤(4)每个小球至少测量3次,每次都要记录(5)记录分析数据,整理实验材料(6)讨论两个小球运动快慢,说出判断依据,得出结论6、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要进行多次实验,采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处理数据。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14.要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就要比较运动 距离 :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 15.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 时间 ,至少要测量3 次。如果多次测量得到了不 同的数据,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取中位数。
16.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 快慢,即 速度 的大小。 17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制作、评价、改进 完善等。
18.“过山车”设计要求: ①轨道总长度应在 2 米以上; ②要 直线轨道 和 曲线轨道 ; ③轨道的 坡度 要有变化; ④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 脱轨 ; ⑤整座“过山车”要 稳固 。
19.“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可以用 软尺 和 细绳 来 测量。 20.描述“过山车”上物体的位置:以 起点为中心, 用 方向盘 判断方向,用 软尺 测量距离。 21.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改进“过山车”的方法: 增大 轨道坡度、 减少 弯道数量、用更光滑的轨 道等。
学而不止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是什么?
总结 反思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功 ,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在今 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现新大 陆吧!
再见
10.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三种:静止不动、 滚动 和 滑动。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的 运动叫滚动 ;像我们滑滑梯那样的运动叫 滑动。 11.物体的 形状 会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立方体 、六棱柱在斜面上容易 滑动 ,小球在斜面上容易 滚动。
12.斜面的 坡度,会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斜面 的坡度增大后,原本静止的物体可能会滑动,原 本滑动的物体可能会滚动,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 面上的运动会变快。 13.要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就要比较运动 时间:用时短的,运动 快;用时长的,运动慢。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物体的运动:介绍了运动的概念,常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及相应的运动图像。

2. 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描述运动的常用物理量,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运动图像与位移-时间图像:学习了如何通过运动图像和位
移-时间图像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了解到直线运动
的加减速阶段对应于位移-时间图像上的不同段。

4.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引入了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概念,并介绍了计算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方法。

5. 速度-时间图像和加速度-时间图像:学习了如何利用速度-时间图像和加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了
解到不同的斜率对应于不同的运动状态。

6.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与解答:学习了如何根据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和加速度-时间图像来判断和解答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7. 物体的自由下落:学习了自由下落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到自由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²,学习了如何应用物理
公式计算自由下落物体的位移、速度和时间。

8. 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介绍了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重力作用下具有相同的自由下落加速度。

以上为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
一、运动和位置
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 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
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 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 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 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 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 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8. 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

9. 圆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10. 一个物体在接近其平衡状态下来回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零点”叫振动。

如尺子、水珠落入水面等。

11.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12. 同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落地风扇有转动和摆动两种运动方式,汽车有移动、转动、滚动三种运动方式。

13. 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 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

2. 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我们把它叫做曲线运动。

3. 天空中盘旋飞行的老鹰也是做曲线运动。

4.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 小球下落属于直线运动。

6. 苹果从树上垂直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运动。

四、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 斜坡上的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

2. 斜坡上的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

3.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4. 观察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立方体块、小六棱柱是滑动,小球是滚动。

5. 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逐渐加快。

五、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 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快慢。

2. 小球运动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得越快;用的时间越多,运动得越慢。

3. 测量时间可以使用秒表计时。

4. 测量小球运动所花时间的实验时至少测量3次。

5. 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6. 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平均数。

六、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 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2. 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
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3. 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要采集相同时间内他们走过的距离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谁快谁慢。

4. 龟免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5.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七、我们的“过山车”
1. 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板块:设计、制作、评价。

2. 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可以设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 我们可以用积木、铁架台、卡纸、纸箱等材料设计制作“过山车”。

4. 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5.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6. 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八、测试“过山车”
1. 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

2. 在图纸中一般使用方向盘判断方向。

3. 描述小球的位置,以起点为中心。

4. 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

5. 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器材有秒表、软尺、细绳。

6. 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