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进展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进展

2.1 抗 CD4抗 体 (OKTcdr4a ,imuclone) 这 是 一 种 针 对 CD4的 人 源 化 单 克 隆 抗 体 。 在 银 屑 病 早 期 皮 损 中 主 要 有 CD4T 细胞 浸 润 。OKTcdr4a通 过 与 TCR 复合 物 中 CD4结合 而 达 到 抑 制 T 细 胞 活 化 的 作 用 。该 药 原 是 一 种 治 疗 类 风 湿性 关 节 炎 的 药 物 。该 药 对 其 他 药 物 抵 抗 的斑 块 型 银 屑 病 获 得 满 意 的 效 果 ,治 疗 4周 后 患 者 的 皮 损 面 积 严 重 度 指 数 (PASI评 分 )平 均 下 降 46 。 2.2 依 法 利 珠 单 抗 (hull24,efalizumab ,Xanelim) 这 是 一 种 针 对 CDIla的 人 源 化 单 克 隆 抗 体 。 CDIla是 T 细 胞 表 面 LFA一1的独 特 的 n链 。LFA-1与抗 原 递 呈 细 胞 表 面 的 ICAM 结 合 ,可 以抑 制 T 细 胞 的 活 化 、移 行 及 细 胞 毒 作 用 。Gottlieb 等 用 3个 不 同 剂 量 (0.1,0.3,0.3~ 1 mg/kg)治 疗 了 39例 斑 块 型 银 屑病 ,发 现 PASI积 分 分 别 下 降 10 ,45 及 47 。 该 药 不 良反 应 轻 ,主 要 有 寒 战 、腹 部不 适 、头 痛 及 发 热 等 。 2.3 达 克 利 珠 单 抗 (daclizumab ,Zenapax,赛 尼 哌 )和 巴斯 力 莫 (basillmab) 达 克 利 珠 单 抗 为 人 源 化 抗 CD25的 单 克 隆 抗 体 ,9O 为 人 IgG1,10 为 鼠 源 性 。 巴斯 力 莫 则 是 75 的 人 源 性 和 25 的 鼠源 性 的 嵌 合 蛋 白 。CD25是 T 细 胞 上 II 一2 受 体 的 n链 ,与 银 屑 病 的 发 展 和 持 续 有 相 关 性 。二 者 均 可 特 异 性 地 作 用 于 激活 的 T细 胞 上 白介 素一2(IL一2)受 体 的 n亚 单 位 (Tac/CD25),通 过 竞 争 性 地 与 IL一2受 体 结 合 ,拮 抗 IL一2与 IL一2受 体 结 合 所 介 导 的 T 细 胞 增 殖 ,从 而 发 挥 免 疫 抑 制 作 用 。达 克 利 珠 单 抗 应 用 剂 量 稍 高 于 巴斯 力 莫 。达 克 利 珠 单 抗 是 美 国 FDA 批 准 治 疗 肾移 植 急 性 排 斥 反 应 的药 物 ,近 来 不 断 有 治 疗 银 屑病 的研 究 报 道 。Krueger等 对 19例 银 屑 病 患 者 治 疗 16周 ,第 8周 PASI评 分 平 均 下 降 3O ;抗 体 注 射 后 1 h外 周 T 细 胞 表 面 的 CD25即被 封 闭 ,第 16周 表 达 下 降 44.8 。

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药物科普

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药物科普

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药物科普常常被人们称作“牛皮癣”的银屑病是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的、不具传染性、具有复发特点的传染性皮肤病。

在医学领域,这种病的病因尚未彻底的查明,也没有研究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一旦患病,就有可能伴随一生,因此常常被称作“不死的癌症”。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25亿的银屑病患者,银屑病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在我国,几乎有超过700多万的患者在遭受银屑病的困扰,银屑病患者数量也在呈现逐年剧增的趋势。

目前在医学界对银屑病的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的治疗效果,无法防治其复发,在目前看来,生物制剂和相关的小分子抑制药物治疗银屑病起到了可观的治疗效果,那么,治疗银屑病具体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抑制药物有哪些呢?生物制剂:1.斯库奇尤抗单:这种生物制剂的别名是苏金单抗,是专门针对白介素的单克隆抗体抑制剂,通过特异性结合使得致病因子无法发挥其治病作用,此外,苏金单抗也会选择性识别致病因子,防止其与人体的受体细胞相结合,此两种作用,有效的抑制了致病因子在人体内的活动及引发银屑病的能力。

从宏观上来讲,这种药物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减少了患者发红、肿痒的症状,还能快速的增生新的细胞。

据目前的治疗经验,这种生物制剂对于已知的几种类型的银屑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2.英夫利昔单抗:英夫利昔单抗是19世纪90年代被美国政府批准投放到医疗市场上的一种药物,目前也已经获得中国食品药物监督总局的批准并已投放在中国的医疗界。

英夫利昔单抗对于可溶性的、跨膜性的致病因子具有特异的亲和力,致使诱导免疫反应的模式有一定的偏移,以便于清除人体内活化的T细胞,随之减少银屑病多余血管的生成和细胞的浸润,此外,还可以相对的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不正常过度增殖。

需要注意的是,英夫利昔单抗是通过人体的静脉输入药物,需要患者按时、定期住院,以便于在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对于英夫利昔单抗有关成分过敏的患者、患有结核病及其他感染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不得使用英夫利昔单抗。

银屑病治疗的新进展

银屑病治疗的新进展
轻度为疾病不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能将疾 病的影响最小化,不需要治疗;治疗措施没有 已知的严重不良反应;<5%体表面积。
中度为疾病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期望治疗 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不良反应最小; 2%~20%体表面积受累。
重度为疾病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对有最小不 良反应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愿意接受影响生 命状态的不良反应而缓解或治愈疾病;>10%体 表面积受累;其他因素: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疾 病的部位(如面部、手足、指甲、生殖器),症 状(疼痛、紧缩感、出血、剧烈瘙痒),关节病/ 关节炎。
单用效果不明显;与 糖皮质激素联合减轻 鳞屑
20%体表面积以上应 用可能发生水杨酸中 毒
表2 糖皮质激素的效能分级
级别
效能
药名
1级
超高效
二丙酸倍他米松、丙酸氯倍米松、双醋二氟
拉松、丙酸氯倍他索
2级
高效
曲安奈德、二丙酸倍他米松、去羟米松、氟 轻松、哈西奈德
3级
中高效
二丙酸倍他米松、戊酸倍他米松、丙酸氟替
一、银屑病严重程度的评价
2.疾病严惩程度评价需个体化。如果银屑 病导致患者窘迫、焦虑、严惩瘙痒或疼 痛,影响交往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学习、 运动或关节受累,则认为是重度银屑病。
从皮肤科医师的角度看,如果银屑病面积
广泛、红皮病、广泛脓疱病,或特殊表
现如头皮、皱褶和肢端受累而患者又非 常关注,则认为是重度银屑病。即BSA >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PASI> 10,或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10即为重度银屑病。
四、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
(一)光疗:对皮损分布广泛而外用药抵 抗的患者可考试光疗。最简单的方式是 天然疗法,正式的光疗包括宽谱UVB、 窄谱UVB(311nm)、PUVA,窄谱 UVB疗效较好。

银屑病药物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银屑病药物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小分子抑制剂
针对与银屑病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等,开发出新 型小分子抑制剂,与现有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和缓解 期。
患者教育和人文关怀推动市场发展
患者教育
通过开展患者教育活动,让患者了解银屑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注意事 项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人文关怀
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提供心理疏导、康复指导和支持,改善患 者的生活质量,推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制剂
包括单克隆抗体、蛋白抑制剂等,通过作用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减轻炎症 反应,调节免疫应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细胞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或供体的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修饰或基因编辑后回输到患者体内 ,以治疗或预防银屑病的复发。
联合用药拓展治疗空间和延长缓解期
免疫抑制剂
与生物制剂或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 应,延长缓解期。
其他重点药物分析
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如雷公藤、丹参酮等)通 过调节免疫功能、抗炎等作用机制, 对银屑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中 药制剂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 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
系统性用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等)可通过抗炎、免疫抑制 等作用,迅速控制银屑病症状。但长 期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 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 需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VS
欧洲市场稳步增长
欧洲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新 型药物的应用逐渐普及,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现状及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 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患者需求迫切

211294385_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211294385_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沈利辉①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炎症性皮肤疾病,白细胞介素-23(IL-23)/ T辅助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通路是当前临床有关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抑制剂对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水解过程有良好的阻断作用,有效影响IL-23的分泌。

本文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PDE4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相关PDE4抑制剂药物治疗银屑病的进展进行简单总结。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银屑病 环磷酸腺苷 阿普斯特 doi:10.14033/ki.cfmr.2023.14.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14-0181-04 Research Progress of Phosphodiesterase 4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SHEN Lihui.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14): 181-184 [Abstract] Psoriasis is an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that occurs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genetics, environment, immunity etc. The interleukin-23 (IL-23) / T helper cell 17 (Th17) pathwa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the 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Phosphodiesterase 4 (PDE4) inhibitors had a good blocking effect on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 hydrolysis process, and effectively affected IL-23 secre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 the mechanism of PDE4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and the progress of related PDE4 inhibitor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Key words] Phosphodiesterase 4 inhibitor Psoriasis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premilast First-author's address: Guili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lin 541002, China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类型,患者有典型的皮肤损伤表现,存在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且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分布,同时银屑病本身可与其他系统异常合并出现,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损害[1]。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患教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患教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本幻灯片仅做科普宣教用,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主诊医生目录1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2慢病管理治疗银屑病有特效药吗1. 2.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银屑病处于一种慢性、终生存在的、复发和缓解交替出现的疾病状态(上帝的纹身)目前尚无特效药可以根治(断根)可以控制,象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但不能断根!!!(和平相处)控制皮肤损伤提高生活质量银屑病的治疗目标10.6%24.3%44.3%65.1%0%20%40%60%80%皮损清除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皮损清除可提高生活质量近3倍。

DLQI 总分为0的病患百分比增加~ 2倍增加~ 2.8倍第16周时的改善PASI 50PASI 75PASI 90PASI 100「皮损清除」「皮损几乎清除」N=192N=255N=288N=170Revicki DA et al. Dermatology 2008;216:260-270达到皮损清除或几乎清除 可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银屑病需系统治疗1. 2.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炎症疾病常伴发其他系统疾病(关节、代谢、心血管等)不能只关注表面,需要系统治疗银屑病2.59%合并重大心血管事件430.1%合并有代谢综合征638.8%合并高血压310%合并眼部疾病16%~39%合并关节炎75.7%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67%合并抑郁211.2%合并克罗恩病8轻度中度重度时间外用药膏照光传统口服药生物制剂1.2.北京大学国际医药管理学院,银屑病疾病负担和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18.10Data on file银屑病阶梯治疗生物制剂国外使用情况1.在国外,生物制剂出现后迅速成为银屑病患者的优先选择(纳入医保报销)Hernánz JM,et al.Actas Dermosifiliogr . 2012 Dec;103(10):897-904.局部治疗药物27%传统治疗药物33%生物制剂58%光照疗法11%如何看待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1. 2. 3.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生物制剂疗法,是银屑病治疗的新趋势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生物制剂针对性更强生物制剂的特点作用于特定的关键环节靶位性阻断免疫反应疗效更好毒副作用小生物制剂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像正常人学习工作生活工作-轻松安心家庭-夫妻和睦社会-人际交往心理-减轻压力生理-减轻痛苦••••目前中国市场上的5种银屑病生物制剂3种抗TNF-α:阿达木单抗(修美乐®)、英夫利西单抗(类克®)、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一种抗IL-12/23:乌司奴单抗(喜达诺®)一种抗IL-17:司库奇尤单抗 (可善挺®)目前中国市场上的5种银屑病生物制剂L ynde CW, Poulin Y, Vender R, Bourcier M, Khalil S.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71 (1): 141–150IL-12/23TNF-aTh17细胞已活化的树突细胞IL-17A角质细胞哪些人可以接受生物制剂治疗?怎么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关节病型银屑病中重度银屑病(PASI>10; BSA>10)传统疗法(如光疗,甲氨蝶呤,阿维A或环孢菌素)治疗失败,禁忌或不耐受银屑病对患者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如DLQI > 10;或临床相关抑郁症状)局部严重银屑病且伴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和/或高度痛苦(如难治部位:指甲,面部,头皮,掌跖,屈曲和生殖器)1. Menter A,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19, 80(4):1029-10722.Gisondi P,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7 May;31(5):774-7903. Susan MP, et al. Journal of Cutaneous Medicine and Surgery 2019, 23(1S) 3S–12S4. Amatore F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9, 33(3):464-4835. Smith CH,et al. Br J Dermatol. 2017 Sep;177(3):628-636.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适用人群指标2017BAD 12019AAD/NPF 22017 EDF/EAVD/IPC 32019CDA 42019法国52018德国6既往病史*√√√√√√肝炎√√√√√√结核√√√√√√HIV√√√√√√1.Smith CH,et al. Br J Dermatol. 2017 Sep;177(3):628-636.2. Menter A,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19, 80(4):1029-10723. Nast A,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7, 31(12):1951-1963.4. Susan MP , et al. Journal of Cutaneous Medicine and Surgery 2019, 23(1S) 3S–12S5. Amatore F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9, 33(3):464-4836.Nast A , et al. JDDG: Journal der Deutschen Dermatologischen Gesellschaft, 2018, 16(5):645-669.不同指南建议的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前评估和筛查指标结核感染,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活跃期患者 不能使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前2-4周进行抗病毒治疗,持续至生物制剂治疗结束后6-12个月1乙肝病毒感染活跃者:推迟TNF-α抑制剂至抗病毒治疗控制感染2乙肝病毒非活动性感染者:与肝病学家共同管理监测3丙肝病毒感染活跃者:在生物制剂前进行抗体筛查与抗病毒治疗3◆✓潜伏性结核经预防性治疗后,可在密切监督下接受生物制剂治疗1,3-4预防性治疗(异烟肼300 mg /天)通常于生物制剂治疗前3周开始,并持续6个月TNF抑制剂/2个月IL17抑制剂。

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Key words] biologics;immun0suppressor;ps是 一种 常见 的慢 性 复发 性 炎症 性 皮肤 病 ,是 在多 基 因遗传 背景 下 由 T细 胞介 导 的疾 病 。我 国流 行病 学所 得患 病 率为 O.47%_1]。在 国外 , 欧 洲 的患病 率 可 达 1% 一3%l2]。 目前 已知 参 与 银 屑 病 发病 的 T细胞 亚 群 主 要 有 CD4 Thl细胞 、Thl7细 胞 和 Th22细胞 。
基金 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81301356) 上海 市 自然 科 学 基 金 (编 号 :13ZR1432200,16ZR1426800) 上海 市 科 委 引导 项 目基 金 (编 号 :134119b0700)
作者单 位 :同济 大学 附属第十人 民医院皮肤科 ,上海 ,200072 通信作 者 :史玉玲 ,E—mail:shiyuling1973@tongji.edu.en
与传 统 的治疗 药 物相 比,生物 制剂 的优 势在 于 使 中重度 银 屑病 患者病 情得 到较 快缓 解 ,并 阻 止疾 病 的 进 展 。此外 ,治疗 银 屑病 的免 疫抑 制 剂包 括 甲氨 蝶 呤 (methotrexate,MTX)、环 孢 素 (cyclosporine,CsA)、硫
Update of im m unosuppressor com bined with biologiCS in the treatm ent of patients w ith psoriasis ZHAN G Lingling,GONG Yu,SHI Yuli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Shanghai Tenth people ̄s Hospital of Tongf 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HI Yuling,E—mail:shiyuling1973@ tongf i.edu.ca [Abstract]It has been reposed recently that biologics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or can reduce the pro—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应用进展沈芳(综述);谢韶琼(审校)【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 T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传统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不高、不良反应大,而生物制剂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靶向性生物制剂能阻断T细胞活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在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方面疗效显著。

近年来国外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报道屡见不鲜,国内虽有使用,但甚少。

该文对多种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国内病例报道进行了综述。

%Psoriasi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and numer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 ce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occurrence.The efficac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psoriasis is not high ,and it has some adverse reactions.Biological agent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and goo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in recent years.Targeted biologics can block the activation of T cell and related cytokines,which have shown good to excellent clinical outcomes for psoriasis.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agents to treat psoriasis has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abroad.Although there are also being used in China,but little. Here reviews the mechanism,clinical efficacy and domestic case reports of biological agents for psoriasi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2013-2016)【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剂;T细胞活化【作者】沈芳(综述);谢韶琼(审校)【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上海市皮肤病临床学院,上海 200443;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4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59%,且男性高于女性,其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1]。

银屑病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银屑病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维普资讯
2. MTX M TX 用 于 治 疗 P A 已 经 长达 4 1 s 0余
停 用 时 有 可 能 加 重 皮 损 病 变 。 关 节 腔 内 注 射 长 效 糖 皮 质 激 素 能 暂 时 缓 解 关 节 与 滑 膜 炎 症 。 一 般 将
年 ,对 单关 节 炎型 及 多关节 型 的病人 的皮肤 和 外 周 关 节 病 变 均 有 效 。 已 有 多项 研 究 表 明 M 对 TX 银 屑病皮 损 和外 周关 节病 变 均有 显著 疗效 ,且 安 全性好 ,与其他 DMARD s相比 ,很 少因不 良反应
而 停 药 :但 目前 缺 乏 M TX 对 PS 中轴 关 节 病 变 A
确。
1 非
体抗炎药物
对 于症 状 轻 微 的非 破坏 性 的单 关 节 炎 ,
ND AI 药物仍可作 为首选 ,可以用于改善关机 S Ds 炎 的 症 状 及 功 能 , 但 目前 没 有 研 究 证 明 其 能 阻 止
关 节 病 变 的进 展 。S r i [的 随 机 双 盲 对 照 试 验 , az 等 ] 应 用 尼 美 舒 利 和 安 慰 剂 治 疗 80例 患 者 ,4周 后 尼 美 舒 利 组 在 关 节 压 肿 痛 数 、 疼 痛 得 分 的 疗 效 显 著
目前 对 于 PS 的 治 疗 目前 已 经 达 成 共 识 , 就 A 是 治 疗 RA 的 DM ARDs均 适 用 ,且 对 于 每种 药 物
乱 ,因此 目前传 统的 PS 的治疗方 案基本 同类风 A 湿 关 节 炎 相 同 。 传 统 治 疗 方 案 包 括 : 非 体 类 抗
炎 药 ( o - tr i a n i n lmmao y d u s n n se o d l a t-i fa tr r g 。

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突破性进展——生物制剂详解

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突破性进展——生物制剂详解

治疗银屑病(⽜⽪癣)的突破性进展——⽣物制剂详解⼈类历史上与银屑病的抗争进⾏了3000年。

在古埃及⼈的纸草⽂书,就可以读到多种⽪肤疾病的描述,还包括⽤⽇光照射治疗疾病的⽅法。

公元前129年—前99年,盖伦⾸次采⽤“psora”⼀词,描述鳞屑增多表⽪脱落伴有瘙痒的银屑病。

3000年过去了,光疗治疗银屑病⼀直延续并发展⾄今。

以经验性发现为基础,其他治疗⽅法陆续被医学发现,其中煤焦油、⽔杨酸等使⽤⾄今,以⾄近年来使⽤的糖⽪质激素、卡泊三醇、阿维A、MTX、环孢霉素等等。

但是现实中,仍有⼤量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达不到满意的疗效,或者因为药物副作⽤⽽限制了康复,银屑病仍是公认的顽疾。

因此,⼈们渴望医学科技进步,找到对于银屑病的突破性治疗⽅法。

直到上世纪末,科学家揭⽰,银屑病⽪肤之下的“元凶”——是淋巴细胞,导致了表⽪细胞的病态增殖。

从⽽解释了很多药物的作⽤机制,并开发出第⼀代抗淋巴细胞的⽣物制剂。

新世纪,银屑病的病因得到进⼀步揭⽰,科学发现了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精确信号通路,继⽽针对TNF-a 、 IL-12、23、17的⽣物制剂通过⽣物⼯程技术合成,精准的靶向治疗在银屑病中得以实现。

⽣物制剂终于成为银屑病治疗最有效的突破性疗法,其对于银屑病⽪损的清除率,和对于银屑病关节病变的改善率,远远超过了传统药物。

显著的⽪疹清除率,极⼤地提⾼了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活质量。

下图为患者单次注射2⽀类克,2周后⽪疹基本消退从治疗的便利性上,⽣物制剂也有很⼤优势,以“类克”(即上图中“英夫利西单抗”)为例,间隔2个⽉打1针,即可具有持续疗效。

以类克为例,下⾯具体介绍⽣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具体情况和⽤药流程。

⼀类克针是什么类克,⼜名“英夫利西单抗”,是治疗银屑病的新⼀代⽣物制剂。

由于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的细胞因⼦“肿瘤坏死因⼦α”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导致⽪肤反复炎症,形成斑块,⼤量脱屑,甚⾄产⽣脓疱和关节病变。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质肿瘤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排液或出血、宫腔内出现赘生物等。

目前临床上诊断常规形态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不存在问题,但部分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会出现特殊的病理特征,这为临床诊断该病带来一些困难[9]。

目前已有学者对特殊形态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研究。

杨直、张洪生及杜薇等[10]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变异形态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

在该研究中,医护人员对一些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发现其除了具有典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外,其中有8例患者的肿瘤存在黏液性改变,有3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呈现印戒细胞样形态,部分患者伴有平滑肌分化、纤维化及石棉样纤维改变。

在伴有平滑肌分化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中,H-caldesmon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40%,结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40%,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60%。

由此可见,尽管部分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可发生形态变异,但使用免疫组化法及基因检测法仍可准确地诊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聂瑜、甘继瑶及李瑞山等[11]也对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他们选取10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阴道出血及下腹部有肿块。

在这1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并发多发性子宫肌瘤,有1例患者患有子宫腺肌瘤,有2例患者合并有平滑肌混合性肿瘤。

术前确诊此类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病情的难度较大,术后对其肿瘤进行病理检查可比较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虽然术前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准确性较低,但临床医生仍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各项检查,从而尽早确诊其病情。

B超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均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临床医生在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时,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阴道异常出血及下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子宫增大等特征,检测其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从而综合诊断其病情[12-13]。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主要以皮肤症状为主,
如斑块、鱼鳞、瘙痒等。

虽然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光疗、激素等可以缓解症状,但随着生物治疗的发展,针对银屑病的生
物治疗也逐渐成为了可行的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是以生物制剂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作用
机制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平衡,改善银屑病的病理过程。

生物制剂目前
分为三类:抗TNF-α生物制剂、IL-12/23生物制剂以及CD20抗体。

目前,生物治疗在银屑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在逐
渐得到临床推广。

以抗TNF-α生物制剂为例,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这
些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副作用较小,
治疗效果较高。

总体来说,生物治疗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前景。

但是需要
注意的是,生物制剂的治疗费用较高,使用前需要评估患者的治疗需求
和经济能力,避免因为医疗费用问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压力。

此外,生
物治疗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患者的免疫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以确保安全使用。

因此,把握生物治疗的机会,规范治疗流程,并将其与传统治疗方
法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银屑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张玲玲;龚瑜;史玉玲【摘要】近年研究表明生物制剂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银屑病能减少生物制剂单独应用时抗体的产生,增加生物制剂的疗效.本文就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It has been reported recently that biologics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or can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antidrug antibodies and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biologics.The update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safety and mechanism of biologics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o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8(034)002【总页数】4页(P115-117,121)【关键词】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银屑病【作者】张玲玲;龚瑜;史玉玲【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T细胞介导的疾病。

我国流行病学所得患病率为0.47%[1]。

在国外,欧洲的患病率可达1%~3%[2]。

目前已知参与银屑病发病的T细胞亚群主要有CD4+Th1细胞、Th17细胞和Th22 细胞。

这些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形成了银屑病的炎性病理环境,从而促进银屑病的发生发展[3]。

生物制剂在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中的应用进展

生物制剂在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中的应用进展

【引文格式】 董良娇,陈霄霄,叶瑞贤,等.生物制剂在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中的应用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2):130-133.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0.02.017. 通信作者:徐晓,E mail:38147311@qq.com·综述·生物制剂在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中的应用进展董良娇1,2, 陈霄霄3, 叶瑞贤1,2, 张锡宝1,2, 徐晓1(1.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182;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的发病率不低,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Th17细胞及IL 23/IL 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靶点。

TNF α拮抗剂、IL 12/IL 23拮抗剂及IL 17拮抗剂等生物制剂逐渐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银屑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由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生理特点,更应注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

[关键词] 儿童; 银屑病; 生物制剂;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0.02.017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存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18岁之前发病,约占儿童总数的1%[1]。

1970~2000年间,儿童银屑病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以上[2],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儿童银屑病皮损形态、分布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与成人银屑病有所差异,治疗应用不同。

对于轻度银屑病患儿,通常只需要局部治疗。

银屑病免疫机制及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银屑病免疫机制及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化 因 子作 用 于 K C诱 导 其 增 殖 。活 化 的 K C可 以产
人 源化单 克 隆 I g G 抗体 . 阻断 L F A 一 1与抗 原递 呈 细
胞、 血管 内皮 细 胞 和 活 化 的 K C上 I C A M 的结 合 , 阻 断 T细胞 活化 的第二 信号 以及 T细胞 迁 移 到外 周 皮 肤 组织 。本 药 于 2 0 0 3年获 得 美 国 F D A批 准 。2 0 0 9
银屑 病 免 疫 机 制及 生 物 制剂 治 疗 进展
顾 军 . 周 欣
(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 上海 2 0 0 4 3 3 )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5 8 . 6 3
文 献标 志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3 1 0 . 2 0 1 3 . 0 5 . 0 0 6
介 导 的获得性 免疫 应 答 。此外 , 皮 肤 浸润 的炎 细胞 ,
如肥大 细胞 、 中性粒 细胞 、 N K细胞 、 N K T细胞 通 过 分
泌 细胞 因子 ( T H一1 7 ) 、 抗 菌肽 和细 胞 毒 性 颗粒 也参 与 了银 屑 病 的 发病 。另 外 , T r e g细胞 失 去 其 抑 制 活 性, 以及 一部 分 T r e g细胞能 转化 成 T H一 1 7效应 细 胞 也 促进 了局部 皮肤 炎 症反 应 。前 炎症 细 胞 因子 和 趋
年 因其 治疗后 有发 生 细菌 性 败血 症 、 病 毒性 脑 膜炎 、 侵袭性 真菌感 染 和罕 见 的致 死性 进行 性 多 灶性 白质
脑 病风 险 而撤 市 。
2 . 2 T N F 一 仪拈抗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进展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增殖性皮肤病,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药物的疗效不高,不良反应大,近年来,生物制剂在银屑病的治疗上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本文针对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物制剂;银屑病;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42-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增殖性皮肤病,常需终生治疗。

传统的治疗药物疗效不容乐观,而且不良反应大。

近年来,人们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为深入和准确的认识,开发和应用了许多生物制剂,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系统治疗开创了新纪元。

1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银屑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增生,角化不全和颗粒层缺失,所以长期以来对银屑病的研究都集中在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和增殖上,但随着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显著进展,证实了银屑病是一种由t 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也明确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中心地位。

2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分类
生物制剂通过模拟或干扰体内某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来发挥治疗作用。

目前银屑病的生物学治疗主要针对其病因进行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减少活化t淋巴细胞数量的生物制剂这类生物制剂的作用是直接杀伤活化的t淋巴细胞,从而减少了皮损中产生th1细胞因子的cd45ro+t细胞的数量,能明显缓解银屑病的症状,且缓解期较长。

主要药物有阿法西普(alefacept)和地尼白介素2(denileukin diftitox)。

2.1.1阿法西普(alefacept)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制剂,是一种融合蛋白,能够和人igg的fc部分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相结合,阻断lfa-3/cd2的相互作用,引起表达高水平cd2生物t细胞凋亡。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中、重度银屑病的成年患者,以0.15mg/kg的剂量治疗12周后pasi评分减少达53%,且疗效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停药后没有银屑病急性发作或反弹,不良反应有嗜睡,恶心,寒战和咳嗽,但发生率较小,临床耐受性较好,没有增加银屑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

2.1.2地尼白介素2(denileukin difritox)是由il-2受体结合区和白喉毒素片断组成的融合蛋白,该药主要作用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的il-2r,药物与il-2r结合后使白喉毒素分子部分进入到表达il-2r的细胞中,导致细胞凋亡。

该药不良反应包括寒战,虚弱,头痛,瘙痒和肌痛,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2.2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迁移的生物制剂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中提到,初始t淋巴细胞的激活要依赖于二个信号,其中第二个信号是协同刺激,没有第二信号的配合,就无法激活的t淋巴细胞,也就阻止了银屑病的发生。

依法利珠单抗(efalizumab)就利用了这一特点,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依法利珠单抗(efalizumab)是一种针对cd11a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和lfa-1的cd11a部分结合,阻断t细胞表面的lfa-l与抗原呈递细胞、血管内皮和角质形成细胞表面cd54的相互作用,减少t细胞向皮损内的迁移、抑制皮损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依法利珠单抗治疗银屑病的效果显著,临床试验证明依法利珠治疗12周,59%的患者(n=369)pasi减少了50%。

治疗24周后,pasi减少50%和75%的患者比例继续增高。

治疗60周后,58%的患者(n=228)pasi减少75%,其中29%的患者pasi减少90%,接近完全消退水平。

但有报道发现依法利珠单抗增加了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患病风险性,共有4例相关报道,其中3例死亡,美国fda于2009年停止了依法利珠的生产应用。

2.3促使免疫偏向的生物制剂奥普瑞白介素(oprelvekin)是一种重组人il-11,可以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从而减少tnf-a、il-1b、il-12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抑制il-12诱导的干扰素γ产生,阻断th1型反应,控制银屑病的病情。

2.4阻断炎症细胞因子活性的生物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阻断的是
tnf-α的作用,主要药物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主要用于治疗中、
重度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

依那西普是由人p75tnf受体的细胞外配体结合部分和人igg1的
fc端组成的融合蛋白。

每周1次皮下注射50mg依那西普,12周时49%的患者pasi改善了75%,延长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更好。

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英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的作用相似,主要是和可溶性tnf-α相结合,中和了tnf-α的活性,缓解银屑病的症状。

英利昔单抗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阿达木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剂量越大越明显,还有头痛,恶心,甘油三脂升高,咳嗽,鼻窦充血,乏力等。

总之,生物制剂具有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克服了传统药物的不足,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示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美好前景,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要在临床上推广生物制剂还要做大量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红,周澜华.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24):862-864.
[2]满萧勇,郑敏.银屑病的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74-177.
[3]金亮,张国柱.生物制剂与银屑病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13-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