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学考研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紧扣大纲)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笔记 郭秀艳[精品文档]

实验心理学笔记  郭秀艳[精品文档]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贡献费希纳——奠基人1.费希纳定律:S=KlogR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冯特——创始人1.把心理现象(感知觉,注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艾宾浩斯——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1.发现并证明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工具2.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材料3.新的测量方法—节省法4.遗忘曲线2.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区别(各自特点)非科学方法的特点:1.听信权威2.注意凝聚3.先验科学方法的特点:1.经验观察2.自我校正3.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1.观察法特点:直接和描述性缺点:①无法对因果关系做出推论②提供的资料不充分③其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④观察法本身不一定客观无偏2.相关研究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优点:①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②经济实验控制——泛指对实验精度的一切保障工作,以保证应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②尽可能加以平衡4.试验心理学研究基本程序1.确定课题2.选择被试3.确定实验控制4.数据整合5.撰写研究报告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1.自变量分类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1.作业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2.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布里奇曼)3.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4.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5.额外变量的控制方式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5.统计控制法6.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的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要求特征——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7.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处理8.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内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生态效度)——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9.几种常用实验仪器1.立体镜—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2.深度知觉仪—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3.速示器—短时呈现视觉刺激的仪器(研究知觉、记忆和学习等方面)4.记忆鼓5.警戒仪—测定个体警戒状态(加工定向注意的研究)6.镜画仪—研究练习效果和技能迁移作用,考察被试的反转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7.眼动仪—测试人眼活动情况,研究有关心理过程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1.重要中外信息检索源中——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外——通用的目录社会科学引用索引科学引用索引生物学摘要工效学摘要医师索引心理学文摘2.核对清单阅读法——提前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回答并核对有关清单上的问题及答案3.标准实验报告格式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第四章反应时1.反应时研究历史1.天文学——贝塞尔(人差方程式—天文学家在观察星体的时候,他们之间形成系统的恒定的差异,它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2.生理学(第一阶段)——赫尔姆霍茨&唐纳斯→减数法3.心理学(第二阶段)——冯特及其学生&斯滕博格→加因素法2.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刺激出现的顺序事先是不知道的3.影响反应时的基本因素1.简单—复杂反应时任务2.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3.刺激变量4.机体变量即被试变量4.减数法&加因素法1.减数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分析信息加工过程(即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A反应(简单反应)—一个刺激一个反应B反应(选择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和对应的刺激C反应(辨别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只有一个刺激要求反应C-A=辨别反应的时间B-C=选择时间2.加因素法—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辨认它们的先后顺序第五章心理物理学1.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差别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2.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测量方法1.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差法、序列探索法)—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恒定刺激法(正误法)—选定几个固定刺激与最小变化法实施上无大差异,不同在于阈限值的计算上3.平均差误法(均误法、调整法)3.韦伯定律△φ/φ=C△φ差别阈限大小φ刺激的强度水平C韦伯分数4.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ψ=Klgφψ心理感觉的量值K固定的系数φ物理刺激高出绝对阈限以上的单位数量5.史蒂文森定律(幂定律)S=bI aS感觉量b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a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6.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1.信号和噪音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音。

实验心理学大纲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大纲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杨治良郭秀艳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旨在做到:(1)力图将经典研究和前沿进展交织铺陈,从而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实验心理学各领域中的历史脉络和传承关系;(2)把具体实验和逻辑方法有机整合,突显出科学思维在实验心理学中的核心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注重实验程序、方法和仪器的掌握和练习,让这门课程成为学生们迈出心理学研究实践的有效指南。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实验设计
第三讲反应时间
第四讲传统心理物理法
第五讲现代心理物理法
第七讲知觉
第九讲内隐记忆
第十一讲情绪
第十二讲心理实验常用仪器
·四次作业:
1、论述实验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关系。

(安排在第一讲后)
2、论述记忆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展望(侧重理论和方法上阐述)。

(安排在第九讲后)
3、我们知道情绪既有内心体验又外部行为表现,而外部表现常常不是内心体验的真实反映,如常说的“笑里藏刀、皮笑肉不笑”等。

但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生理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出有机体内心的真实体验,如皮肤电反应、脑电波等,这些指标可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有机体的唤醒水平和活动情况,于是产生了对生理指标综合运用的多项生理记录仪,即测慌仪。

多项生理指标的综合使用给心理学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其结果仍不能作为法庭上的证据,对此你有何看法?(安排在第十一讲后)
4、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想一个实验,包括使用的实验材料、仪器,实验的结果,处理数据的所用的统计方法,撰写一份实验报告,要求严格按照标准的实验报告格式写。

(安排在第十二讲后)。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附标准答案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附标准答案
17.部分报告法:传统的全部报告法通常要求被试在短暂刺激呈现后,尽可能多地报告出先前呈现过的刺激。此类整体报告研究认为人的感觉记忆容量仅为4-5个项目。而斯波林认为这个数值被大大低估了,因为或许有很多信息在被试尚未来得及报告以前便从感觉记忆中消退了。为此,斯波林变更传统研究程序,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实验。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7.复合音、语言、言语听觉特征8.两个或两个以上、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9.一分钟、明适应、提高,降低,暗适应10.时间分辨能力、转盘闪烁方法11.刺激强度、复杂程度
12.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13.数量上、质量上、属性、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自变量、某种特定反应14.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15.每一水平上、交互作用16.反应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听觉掩蔽包括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以及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
16.良好图形法则:指视知觉组合的一个倾向是知觉良好图形,良好图形一般是同一组刺激显示的各种可能组合中最有意义的图形。构成好图形的五个因素为:共同命运(即运动方向相同)、对称、平行、连续、封闭。
三、名词解释
1.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稳定的或连续的光,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就是指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它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最早是用制成扇形的圆盘在光源前旋转来测定的。顾名思义,称之为转盘闪烁方法。
17.费希纳、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传统心理物理法18.感觉敏感性、反应偏向19.感受性曲线、相同的感受性
20.比例量表
21.实验组、控制组22.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研究报告撰写23.额外变量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是没有仪器讲解以及实验设计部分。
郭秀艳考试的书让我看着很舒服,朱滢老师的很有深度也很不错。
目录分析
1.1复习笔记
1.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考研真题及
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强化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强化习题详

9.1复习笔记
9.2强化习题详

10.1复习笔记
10.2强化习题
详解
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
师讲授《实验心理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真题,编写
强化习题。本书参考了《实验心理学》的中英文教学资源及大量实验心理学相关辅导资料,根据每章重点内容编
写习题和详细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同时,本书也精选了近年的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
所选考研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进行分析。本书的笔
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
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杨治良审订,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实
验心理学经典教材。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8章【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8章【圣才出品】

第6章注意6.1 复习笔记一、注意的理论和实验心理学中有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1.过滤器理论:将注意理解为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它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外界大量信息中的部分信息通过,同时将其余部分过滤在瓶颈之外。

2.双耳分听技术:为了具体说明过滤器理论所发明的技术,其本质是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见不同的信息。

(二)过滤器理论在过滤器理论及双耳分听技术基础上的实验研究,试图对过滤器理论的关键问题做出回答,即:注意对信息选择的位置究竟在感觉、分析以及反应中的哪个阶段。

不同的双耳分听技术实验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又将过滤器理论细分为: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

对注意的各种理论解释都建立在研究者各自的系列实验研究基础上,说明他们通过各自的实验,从各自的角度阐述注意理论的同时也对注意给出了不同的操作定义。

1.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模型)(如图6-1)(1)模型含义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它调节进入的信息,选择其中的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通过的信息将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被识别和存储。

(2)模型特点①单通道:按“全或无”方式工作,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②选择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以及为人所期待的信息。

③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

图6-1 布罗德本特的单通道过滤器模型(3)验证实验由该模型提出假设:若人们必须接收来自多个通道的信息,注意过滤器就只能快速地在各个通道间切换,而这些切换动作必定带来信息输入的不完全。

布罗德本特使用双耳分听技术证明了该假设,从而验证了他提出的单通道过滤器模型。

2.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如图6-2)(1)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耳听到的信息,并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的信息。

这两个耳朵被分别称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贡献费希纳——奠基人1.费希纳定律:S=KlogR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冯特——创始人1.把心理现象(感知觉,注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艾宾浩斯——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1.发现并证明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工具2.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材料3.新的测量方法—节省法4.遗忘曲线2.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区别(各自特点)非科学方法的特点:1.听信权威2.注意凝聚3.先验科学方法的特点:1.经验观察2.自我校正3.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1.观察法特点:直接和描述性缺点:①无法对因果关系做出推论②提供的资料不充分③其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④观察法本身不一定客观无偏2.相关研究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优点:①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②经济实验控制——泛指对实验精度的一切保障工作,以保证应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②尽可能加以平衡4.试验心理学研究基本程序1.确定课题2.选择被试3.确定实验控制4.数据整合5.撰写研究报告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1.自变量分类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1.作业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2.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布里奇曼)3.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4.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5.额外变量的控制方式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5.统计控制法6.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的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要求特征——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7.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处理8.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内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生态效度)——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9.几种常用实验仪器1.立体镜—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2.深度知觉仪—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3.速示器—短时呈现视觉刺激的仪器(研究知觉、记忆和学习等方面)4.记忆鼓5.警戒仪—测定个体警戒状态(加工定向注意的研究)6.镜画仪—研究练习效果和技能迁移作用,考察被试的反转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7.眼动仪—测试人眼活动情况,研究有关心理过程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1.重要中外信息检索源中——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外——通用的目录社会科学引用索引科学引用索引生物学摘要工效学摘要医师索引心理学文摘2.核对清单阅读法——提前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回答并核对有关清单上的问题及答案3.标准实验报告格式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第四章反应时1.反应时研究历史1.天文学——贝塞尔(人差方程式—天文学家在观察星体的时候,他们之间形成系统的恒定的差异,它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2.生理学(第一阶段)——赫尔姆霍茨&唐纳斯→减数法3.心理学(第二阶段)——冯特及其学生&斯滕博格→加因素法2.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刺激出现的顺序事先是不知道的3.影响反应时的基本因素1.简单—复杂反应时任务2.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3.刺激变量4.机体变量即被试变量4.减数法&加因素法1.减数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分析信息加工过程(即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A反应(简单反应)—一个刺激一个反应B反应(选择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和对应的刺激C反应(辨别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只有一个刺激要求反应C-A=辨别反应的时间 B-C=选择时间2.加因素法—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辨认它们的先后顺序第五章心理物理学1.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差别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2.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测量方法1.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差法、序列探索法)—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恒定刺激法(正误法)—选定几个固定刺激与最小变化法实施上无大差异,不同在于阈限值的计算上3.平均差误法(均误法、调整法)3.韦伯定律△φ/φ=C△φ差别阈限大小φ刺激的强度水平 C韦伯分数4.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ψ=Klgφψ心理感觉的量值 K固定的系数φ物理刺激高出绝对阈限以上的单位数量5.史蒂文森定律(幂定律)S=bI aS感觉量 b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 a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6.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1.信号和噪音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音。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实验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实验的理念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设计和分析等。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非常重要的支柱,是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基石。

主要是通过讲解心理学实验的历史、控制思想等,利用可证伪的原则来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验证某些概念、理论,或发现新的知识。

该课程既回顾了经典感知觉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还讲授在反应时领域、记忆、注意等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实验进展。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一方面掌握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相关的经典理论及进展,从而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心理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4学时,理论54学时。

四教材:《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8月。

II正文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本章将从实验心理学的性质、诞生及方法学地位三个方面向学生展示其魅力,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有一个全面、概括性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熟悉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发展的贡献。

(三)了解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四)了解实验心理为什么是一门科学。

三教学内容(一)实验心理学的性质:实验心理学的含义、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心理学考研之实验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考研之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笔记第一章引论一、实验心理学的性质(一)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研究方法)(二)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内容1、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涉及心理学实验的一般原理)2、阐述实验法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如何在具体领域中应用实验方法)(三)心理实验及其特点心理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和心理现象的关系。

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准备性、验证性、因果性、严密性。

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一)实验中主试与被试主试:实验者,主持实验的人,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

被试: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二)自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三)因变量因变量即行为变量,也就是被试的反应,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对象。

(四)额外变量额外变量是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它是要被严格控制在恒定水平的,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自变量的种类及有效性:1、刺激特点自变量2、被试特点自变量3、环境特点自变量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当自变量水平或数量有了变化并导致行为改变,我们就说行为是处在自变量的控制之下。

(自变量是有效的)因变量的信度、效度与敏度及种类1、因变量的可信度即信度信度是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当确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而是由其他的因素造成的,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无效的,或者说,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

3、因变量的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反之就是不敏感的。

不敏感的因变量的两个典型例证:高限效应(ceiling effect)低限效应(floor effect)4、因变量的种类(1)反应速度(2)反应的准确性(3)反应的难度(4)反应的机率(5)反应的强度额外变量的控制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如不控制额外变量,就会弄不清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影响引起的,还是由额外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而就不能得出结论。

中山大学2017年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中山大学2017年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中山大学2017年心理学考研参考书1、中山大学概况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的,原名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建校八十年来,先生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大学子登攀不息。

今天的中山大学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9月10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落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拓展了中山大学的办学空间,为中山大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中山大学作为首批高校进驻广州大学城,东校区的建设与使用,对我校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学校共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新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医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共有42个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231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硕士学位授权覆盖了287个学科专业和领域(其中外科学与内科学计算至三级学科),拥有临床医学博士(M.D.)、口腔医学博士(S.M.D)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临床医学硕士(M.M.)、工程硕士(M.E.)、公共管理硕士(MPA)、口腔医学硕士(S.M.M.)、公共卫生硕士(MPH)、会计硕士(MPAcc)、教育硕士(Ed.M)、翻译硕士(MTI)、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社会工作硕士(MSW)、金融硕士(MF)、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保险硕士(MI)、资产评估硕士(MV)、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护理硕士(MNS)、药学硕士(M.Phar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工程管理硕士(MEM)、审计硕士(MAud)、新闻与传播硕士等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实验心理学》详细笔记

《实验心理学》详细笔记

《实验心理学》详细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变量就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一、自变量1、自变量的定义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者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我们要选择的自变量的变化间距,即检查点,要能引起因变量相应的变化。

我们把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的变化,叫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2、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

(如主试要求被试学习50个单词,这些单词也许是常见的,也许很少见到。

那么,这些单词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就是单词的一个特点,我们可以研究单词的频率对再认的影响。

句子的不同类型,如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都是句子的特点。

这些自变量都是因自身的不同特点而引起被试不同反应的,它们都属于刺激特点的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时间也属于环境自变量。

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1、因变量的定义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2、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信度指一致性,即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3、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说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

郭秀艳版 实验心理学笔记 (1)

郭秀艳版 实验心理学笔记 (1)

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19世纪之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思辨。

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

心理学建立的意义:1.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范围;2.使得心理学研究方法和途径发生了深刻的改革,在方法和研究上给予其他心理学分支以大力的支持和辅助;3.第一章绪论4.借助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当代心理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荣誉;实验心理学发展的途径:1.费希纳:物理心理学,开创性的提出量化研究;2.冯特: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3.艾宾浩斯:实证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一、费希纳(一)生平1801年4月19日出生于德国;做了7年的生理学家;15年的物理学家;14年的心理学家;11年的实验美学家;在教物理的时候,开始从事感觉的研究,率先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和后像;19世纪受荷兰理性哲学影响,开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二)对心理学的贡献;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1)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K㏒R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 为常数;㏒取对数;(2)费希纳定律的含义: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当刺激量越大,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jnd】所需要的变化量就越大。

即是:物理量越大,为了感觉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3)费希纳定律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第一,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第二,费希纳定律还表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着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的相对于已有的感觉强度;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1)最小可觉差;(2)正误法;(3)均差法;(三)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一方面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进行科学量化的研究,并且用数字形式表现出来;2、另外一方面,从他的不足出发,后人发展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二、冯特(一)生平1832年8月16日出生于德国;在海德堡从事生理学研究是他的实验心理学概念的开始;(二)对心理学的贡献;1、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且在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使得心理学真正的走进科学的殿堂;3、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撒下了种子;(三)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他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人物,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最大;三、艾宾浩斯费希纳的量化思想让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成为可能;冯特的勤奋工作建立了实验心理学的体系;艾宾浩斯大大拓展了实验心理学的领地;(一)生平1850年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波恩。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Ⅰ》郭秀艳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74603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Ⅰ》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PsychologyⅠ》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本科考核方式:集中考试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二、课程简介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第一层次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众多研究方法当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升学必考科目之一。

这门课程旨在把最基础的实验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并教给学生。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心理实验设计理论水平与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具备独立的实验设计和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Experimental method is the first level of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which has irreplaceable role and statu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s one the required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and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ust study subjects. This course aims to explain the most basic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students in plain language. It tries to get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and the basic proces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eking scientific spirit and experimental attitude, the formation of rigorous, careful logical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operation. It also help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ability of writing research report and get ready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n both basic psychology and applied psychology.三、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1、课程性质《实验心理学Ⅰ》课程一直以来,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实验研究方面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是人类行为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和变异,它试图找出精神和行为现象的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反应。

实验心理学拥有古老的根源,其创始人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曾以用心理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的爱因斯坦John Watson。

实验心理学致力于揭示心理功能的脑机制,即心灵的特性、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形成和变异。

它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发展、认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应试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等。

实验心理学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心理现象,例如态度、情绪和行为、认知、纠纷解决、沟通等。

此外,它还涉及到心理测量、神经科学、脑成像、计算机模拟和生物学等问题。

实验心理学经常使用建模、实验室试验和可视化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一般包括:现场实验、模拟实验、任务实验、测验与问卷、实验-反应时间测量、神经图谱、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观察等。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分析、比较和控制变量,以及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个体变化。

一般来说,实验心理学应用于许多人类行为的解答,如认知决策、情绪管理、营销和消费行为的模式以及社会关系等等。

它可以帮助理解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改变人的思维、行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此外,实验心理学还有助于探索脑功能和记忆能力,从而使人们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自己,有效地完成事情,调节情绪以及恰当地解决冲突和矛盾等等。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觉)【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觉)【圣才出品】

第7章知觉7.1 复习笔记一、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一)历史渊源1.直接知觉(direct perception):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知觉的刺激物说。

(1)格式塔心理学: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2)吉布森(Gibson,1950,1966,1979):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2.间接知觉(indirect perception):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3.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up-bottom)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也称材料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也称为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

直接知觉论只讲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间接知觉论则讲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

(二)直接知觉实验最关键的实验设计要点是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的研究是吉布森和沃尔克(Gibson和Walk,1960)的视崖实验。

1.实验背景视崖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深度知觉,这是知觉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研究领域。

2.实验方法(1)被试: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

(2)实验仪器:视崖(visual cliff),是一张高为4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就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过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

(3)实验操作:将婴儿放在视崖的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一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或“浅滩”爬去。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教材精讲-第1~3章【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教材精讲-第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9世纪以前,真正的科学心理学还没有开始。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研究者是由哲学家、医生或生理学家兼任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辩。

1879年,以冯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第一次确立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实验心理学由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先锋。

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一、冯特(一)生平1832年8月16日出生于德国海德堡附近的一个牧师家庭。

19岁进入杜宾根大学学习医学与哲学,后转入海德堡大学就读,在那里他广泛涉猎了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并对生理学产生兴趣浓厚。

在海德堡作生理学研究时,冯特关于心理学是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概念开始出现。

在《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中,他阐述了关于新心理科学的思考和建议。

在这本书里,冯特第一次讲到“实验心理学”。

这本著作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一起常被看作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1863年,冯特出版了《人与动物的心理讲义》,该书所探讨的许多问题都是实验心理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1873—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誉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冯特晚年兴趣发生了转变,在其最后的20年间完成了10卷巨著《民族心理学》。

1920年8月31日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病逝于莱比锡,享年88岁。

(二)研究贡献1.冯特倡导用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

2.冯特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使心理学真正地走入科学的殿堂。

3.冯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运用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遍撒心理学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据统计,冯特的学生中有116人研究心理学课题,其中34人成为心理学界的知名学者,如霍尔(Hall, G. S.)、卡特尔(Cattell, J. M)、铁钦纳(Tichener, E. B.)等等。

实验心理学_上课笔记(萧宵)_书集摘录(郭秀艳、朱滢、坎特版本)_312真题

实验心理学_上课笔记(萧宵)_书集摘录(郭秀艳、朱滢、坎特版本)_312真题

实验心理学|上课笔记(萧宵)|书集摘录(郭秀艳、朱滢、坎特版本)|312真题●阅读说明●标题前符号● ♀️-选择题( ♀️单选、 ♀️ ♀️多选)● ♀️-简答题● ♀️ -综合大题●颜色说明●红色:重点字词●蓝色:课中讲解/真题-论述题●紫色:最后总结/真题-选择题●黄色:真题-多选题●绿色:真题-简答题●真题检索●@312真题●按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2017 @2018 @2019 @2020●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实验心理学的发生和发展●孕育●哲学-生理性(生物学、解剖学)●哲学●笛卡儿、唯理论-天赋论(先天)●霍布斯、洛克、经验主义-经验(后天)●培因、联想主义-心理活动即联想● ♀️建立(人事对应)(6中取3)●费希纳(一本书、三个方法、一个定律)实验心理学之父(基础)●首次找到了量化人类心理现象的方法,使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成为可能。

●1860、《心理物理学纲要》-最早系统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心理物理学方法-极限法、平均法、恒定刺激法●对数定律●负感觉(表示无意识现象)●冯特(一个实验室、一大批人、三本书)实验心理学之父(现实)●使心理学实验研究第一次成为系统的学科。

●1879-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独立的科学●1862年,《对于感知觉的贡献》,论述了对于感知觉的实验研究●建立实验室,一大批杰出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大纲》,“情绪三维度”学说(张快动)●《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一最伟大的著作(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艾宾浩斯(记忆)●开创了用实证方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记忆系统的实验研究(第一个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无意义音节●节省法,开创了对高级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实验方法●不重要(了解)●穆勒●屈尔佩●铁钦纳● @312真题●1.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2009.32)@2009 @312真题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2.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2010.32) @2010 @312真题A.费希纳B.赫尔姆霍茨C.斯金纳D.韦伯●3.第一位用实验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现象的学者是()(2013.32)@2013 @312真题A冯特 B.艾宾浩斯 C.铁钦纳 D.巴甫洛夫●5.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2014.32) @2014 @312真题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10.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2016.32) @2016 @312真题A.笛卡儿B.冯特C.铁钦纳D.赫尔姆霍茨●@312答案●1.C【答案解析】1901年,铁饮纳出版了《实验心理学》,1901到1903年,又先后出版了《学生的定性分析手册》《教师的定性分析手册》和《定量分析手册》。

(完整版)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一、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一)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1.课题选择选择研究课题包括选择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确定研究方向,就是就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

1.1研究课题的类型按照研究目的的区分,可以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是指以揭示心理现象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课题。

应用性课题是指直接为社会实践服务,以提出解决某种社会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的课题。

按照研究的深度区分,可以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1.2课题选择的原则。

课题选择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课题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a需要性原则,即根据社会需要和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b创造性原则,即研究必须有创新,有独到之处。

c科学性原则,即研究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保证研究最大可能地保持成功。

d可行性原则,即研究者具备完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C课题选择的程序一般遵循,a初步选出研究课题;b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c将选题具体化;d攥写研究报告;e征求意见,反复修订。

2.文献查阅2.1文献查阅的作用。

a有助于研究者对有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b有助于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c有助于研究者搞好研究设计;d有助于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2文献查阅的原则。

a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采用倒查法。

b在范围、数量上应有所限制,应以一些学术性强、影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杂志为主要对象。

c应注意多收集第一手资料。

d应注意收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矛盾结论的文献。

e不仅要搜集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还应注意跨学科跨领域的搜集资料。

C文献搜集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检索工具查找法,第二种是参考文献查找法。

(二)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1.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通常是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的,应是非常具体的问题。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教材精讲-第4~5章【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教材精讲-第4~5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反应时第一节反应时的研究历史一、反应时研究的开端─在天文学上的研究历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天体经过望远镜目镜中的一条线,来记录天体事件的时间和位置。

他们当时的计时方法是“眼耳法”,即在天文望远镜的附近有一个闹钟每秒均发出滴答声,从而可使观察者以0.1秒的近似值记下天体通过目镜中那条铜线的时间。

179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马斯基林(Maskelyne)在观察星辰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多次发现其助手金尼布克(Kinnebrook)比他自己观察的时间慢约半秒钟,台长认为这是重大的错误,因而辞退了助手。

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F.W.Bessel)得知此事后,猜想金尼布克及其老板所记录到的天体经过时间的差异或许不是因助手的无能所致,而可能是他们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

贝塞尔因此比较了自己和其他天文学家观察同一星体的通过时间,也发现有明显的差别。

比如,1823年,贝塞尔与另一位天文学家阿格兰德(Argelander)共同观察七颗星时,两人反应时的差别是恒定的,以公式表示为:B-A=1.233(秒)。

其中,B是贝塞尔的反应时,A是阿格兰德的反应时。

公式表示为:B-A=1.233(秒)著名的人差方程(或个人方程)(personal equation),它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这一发现引起了天文学家经久不衰的兴趣。

此后,他们确定了不同观测者的人差方程式及其校正方法。

二、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在人差方程提出27年后,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在1850年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的实验,他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

其后,他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约为60米/秒。

根据神经传导的大致速度,他认为神经传导所占据的时间是很短的,而整个反应时却比较长且变动很大。

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F.C.Donders,1818—1889),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称为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1.1 复习笔记一、实验心理学的由来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以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现在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生之初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费希纳、冯特与艾宾浩斯。

(一)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1.费希纳对心理学的贡献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即影响深远的心理物理法,从而为实验心理学指明了方向。

他于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费希纳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①费希纳定律的提出1860年,费希纳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学方法研究感觉生理,以探讨哲学心理学中身心关系的问题,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的费希纳定律。

其公式为:S=K log R。

其中,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为常数,log为取对数。

费希纳定律表明: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所需要的变化量也越大,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②费希纳定律的意义a.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心理和经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物理和环境刺激)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

b.该定律表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感觉的强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①种类: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它们分别是最小可觉差法(method of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正误法(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和均差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

2017年心理学考研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紧扣大纲)

2017年心理学考研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紧扣大纲)

2017年心理学考研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紧扣大纲)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复习的重要部分,为了2017年考研的同学能够更好地把握实验心理学的考点,力比多学院老师整理了实验心理学部分的重难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规划好复习,坚持到底。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专业课考试的重要部分,也是很多同学觉得复习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力比多学院整理了实验心理学复习的重点供2017年考研的同学参考。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2.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其著作有《心理学物理纲要》;3.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先河,采用节省法;(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略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其中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2)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①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②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而只改变一些研究感兴趣自变量,因此结论更加严谨③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④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别人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实验法的缺点:①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②实验干涉程度高③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④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根据实验的条件要求严格程度分类: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对实验情境进行一定控制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比较接近,具有很好的推论性;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精确和严格的控制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推论性较差;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的分类:①作业变量(课题变量):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②环境变量,即实验的环境,如实验室的照明情况或噪音强度等;③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④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如疲劳、焦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以加因素法为标志(新时期)
2)反应时的种类
A 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称作简单反应时间
B 反应时: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事先所规定的那个刺激进行反应测得的反应时间包含简单反应时、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
C 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多个刺激中的那个事先规定好的刺激,对其他刺激的呈现不需反应测得的反应时间包括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
辨别时间
选择时间
辨别时间
简单反应时
A
B
C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分为外部因素与机体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分为:刺激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实验仪器的因素;刺激方面的因素:(1)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的性质,一般而言:触觉的反应时<听觉反应时<视觉反应时
(2)刺激的物理特性: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都会影响反应时的产长短;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
(1)统计检定力低。
(2)所选用的统计方法依据的各种假设条件满足的程度。
(3)多重比较和误差变异。
(4)测量工具的信度。
(5)实验处理执行的信度,即实施实验时遵守设计要求的程度。
(6)实验环境内,无定形非相关事故的影响。
(7)被试者的随机变异。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1)反应时的含义:不是指执行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主试因素;被试因素;选择;测验;成熟;历史;被试的亡失;统计回归;仪器的使用。
(详见MJ 大纲解析)
2)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否普遍推论到样本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即实验结果的普遍性与适用性;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详见MJ 大纲解析)
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因变量的种类: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映的正确性;反应标准;主观指标主要是口语纪录;因变量的控制:(1)反映控制,目的:是让被试的 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纬度上。其中指导语能够控制被试的反应,指导语应符合以下要求:内容确定;完全;简单明确;标准化;
(2)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应该具有: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测试项目的质量)、顺序比较阶段(测试项目的数量),决策阶段(反映类型)和反应组织阶段(反映类型的相对频率)。(刺顺决反)
(3)开窗实验
是由汉密尔顿(Hamilton)和霍客基(Hockey)提出的;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加工阶段:编码阶段(从按键看到第一个字母到出声转换),转换阶段(出声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和存储阶段(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见下一个字母);
2017年心理学考研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紧扣大纲)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复习的重要部分,为了2017年考研的同学能够更好地把握实验心理学的考点,力比多学院老师整理了实验心理学部分的重难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规划好复习,坚持到底。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专业课考试的重要部分,也是很多同学觉得复习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力比多学院整理了实验心理学复习的重点供2017年考研的同学参考。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
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其中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 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
④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别人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
实验法的缺点:
①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
②实验干涉程度高
③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
④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
根据实验的条件要求严格程度分类: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对实验情境进行一定控制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比较接近,具有很好的推论性;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专业课考试的重要部分,也是很多同学觉得复习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力比多学院整理了实验心理学复习的重点供2017年考研的同学参考。
大家都知道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想总分获得高分,专业课就必须考高分。力比多学院针对心理学考研开展院校定向辅导,助力大家一战成功。
自变量的控制:(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由Bridgeman 提出该概念)。指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就是操作定义;例如,把疲劳定义为,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时间量。
(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所谓自变量的水平,指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4 个水平;如果考察线性关系,可取3--5 个水平,如果函数关系复杂,至少要5 个水平)
2)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的方法;
实验法的优点:
①实验者带有特得多
②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而只改变一些研究感兴趣自变量,因此结论更加严谨
③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2.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其著作有《心理学物理纲要》;
3.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先河,采用节省法;
(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
(3)刺激的物理特性的复杂程度:刺激物体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等等,也会影响到反应时;
(4)刺激呈现的位置:在显示器屏幕的中间还是两侧,是视野中心还是边缘;
(5)有无线索提示,以及线索与刺激的相容性:当有线索存在时可能会加快刺激的反应速度;环境方面的因素:比如噪音的影响,光线,通风情况等都会对反应时造成影响;
(4)反应时的新进展
序列反应时:内隐学习的新的研究范式;
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Greenwald)提出的;
内隐联想测验的各种变式:
(1)Go/No-Go 测验:采用信号检测论的辨别力指数d'为指标;
(2)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米尔克和克劳尔(Mierke&Klauer);
[摘要]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复习的重要部分,为了2017年考研的同学能够更好地把握实验心理学的考点,力比多学院整理了实验心理学部分的重难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规划好复习,坚持到底。
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也会影响反应时的测量;
主观因素:感觉器官的适应水平;被试的注意和准备状态;练习效应;被试的动机与态度;年龄因素及个体方面的差异因素;被试的身心状态,比如药物,疾病的作用;
(三)反应时技术
(1)减数法:
减数法的原理:
减数法的实验逻辑: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以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减数法的应用:证明心理旋转的存在;证明短视记忆的视觉编码;
(2)加因素法:
加因素法的前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
加因素法的实验逻辑: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作用与同一加工阶段的,如果两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即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加因素法涉及的反应时实验:
(3)匹配法:旨在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使用匹配法的具体做法就是:先就某些与实验有着高相关的特性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匹配分组让实验组和控制组相等。
(4)随机化法:被试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它的逻辑是:如果总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到任一处理组,那么可以期望随机分别形成的各处理组的各种条件和机会均等。
(5)统计控制法:事后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
(6)抵消平衡法:ABBA 法,拉丁方法;
(上述各种方法为实验者提供了控制额外变量的有力手段,但它们各有所长,所有实验者应分析实验的具体条件,适当地运用它们。)
三.实验设计(详见朱莹,北大实验心理学)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精确和严格的控制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推论性较差;
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①作业变量(课题变量):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3)构思效度
构想效度:关于关系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时的操作定义与推理时的定义的一致性程度。
影响构想效度的因素为:
①理论上构想的代表性不足;
②构想的代表性过于宽泛;
4)统计结论效度
统计结论效度:是指由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它主要反映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间的关系。
反应时实验的基本原则:准确--速度性权衡;
反应时的开端: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提出人差方程:B-A=1.233 秒
历史研究:赫尔姆霍兹,成功测定蛙的神经传导速度为(26m/s),人的神经传导速度60m/s,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的是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ABC 减数法),之后斯腾伯格又提出了加因素法;
因此,第一阶段:以减数法为核心(ABC 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