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05 共聚合反应

合集下载

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研究

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研究

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研究
乙烯基吡咯烷酮(VPK)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原料,其均聚物和共聚物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化工领域。

关于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目前有许多研究正在进行。

对于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均聚物制备,常用的方法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环合聚合等。

其中,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方法,可通过引发剂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合反应。

另外,也可以利用离子聚合方法,如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通过引入适当的引发剂来实现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均聚物制备。

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制备则需要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

常用的共聚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类等。

通过调控乙烯基吡咯烷酮和共聚单体的配比和聚合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和应用领域的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

关于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很多探索和尝试。

例如,一些研究者通过改变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引入功能化单体等方法,尝试改进聚合反应的效果和产物的性能。

另外,也有研究者探索利用新型催化剂或非传统的聚合方法,如光引发聚合、催化剂自组装等,来实现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的新途径。

总的来说,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

随着材料科学和化工领域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出现,为乙烯基吡咯
烷酮聚合物的制备提供更多可能性。

pcp离子型聚合和配位聚合jppt文档

pcp离子型聚合和配位聚合jppt文档

特点
增长过程中来自引发剂的反离子始终处于中心阳 离子旁,形成离子对,其紧密程度与溶剂、反离 子性质、温度等有关,并影响聚合速率与分子量 。
增长过程中有的伴有分子内重排反应,异构成更 稳定的结构,通常叔碳正离子比仲碳正离子稳定 性高,伯碳正离子稳定性最低。 。
4.1.3.3 链终止
阳离子聚合的增长活性中心带有相同电荷,无法双分 子终止,因此只能通过单基终止和链转移终止。
与反离子结合发生终止反应
与 终止剂发生终止反应
通常加入水、醇、胺等质子剂来终止阳离子聚合 反应。
阳离子聚合的特征 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4.1.3.4 链转移
聚合温度高时,就会明显发生链转移反应。可以向单体 链转移,也可向反离子链转移。
向单体链转移
向反离子链转移
4.1.4 阳离子聚合动力学
4.2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单体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阴离子聚合的特征 活性聚合 阴离子聚合动力学 影响阴离子聚合的因素
4.2.1 阴离子聚合单体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通式
A B + M B M A
反应介质的影响
溶剂性质(极性或溶剂化能力)不同,离子间的结 合状态会不同,因此改变了离子对和自由离子的相 对浓度。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化能力大的,自由离子 和离子对中松散对的比例都增加,结果,会使聚合 速率和聚合度都增大。
溶剂对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影响(HClO4 引发)


介电常数
Kp(25℃)l/mol.s
CM
kktrpM,CS
ktrS kp
X 1nkpkM t CMCS[[M S]]
在阳离子聚合中,聚合物的生成反应主要是链转 移反应,而不是链终止反应,这和自由基聚合正 好相反。

聚丙烯聚合方程式

聚丙烯聚合方程式

聚丙烯聚合方程式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聚丙烯的聚合方程式,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魔法呢!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成的。

想象一下,丙烯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乐高积木块,每个丙烯分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

那聚合反应呢,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乐高拼接派对。

方程式是nCH₂=CH - CH₃→[ - CH₂ - CH(CH₃) - ]ₙ。

这里的n就像是有无数个丙烯小积木被拼接起来啦,这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从一个小方块变成了一个超级长的积木链条,是不是很神奇呢?咱们再把这个反应想象成一场盛大的舞会。

丙烯分子们就是一个个活泼的小舞者。

在聚合反应这个大舞台上,它们彼此手拉手,也就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

这个化学键就像是它们紧紧握住的小手,一个接着一个,最后形成了长长的聚丙烯分子链。

就像舞者们连成了一条超级长的舞蹈长龙,在化学的舞台上欢快地舞动。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反应也像是一场神奇的克隆秀。

一个丙烯分子就像一个小小的克隆源,然后不断地复制自己,再把复制出来的小伙伴们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

按照方程式nCH₂=CH - CH₃→[ - CH₂ - CH(CH₃) - ]ₙ,就好像是克隆出了无数个相同的部分,然后拼接成了一个巨大的聚丙烯分子家族。

如果把丙烯分子比作一个个小士兵,那聚合反应就是一场军事演练。

士兵们整齐地排列起来,按照方程式的规则,一个挨着一个,组成了坚不可摧的聚丙烯大军。

每个小士兵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通过化学键紧紧相连,形成了长长的队伍,就像方程式中展现的那样,从一个个单独的丙烯分子变成了一个有序的聚合物整体。

这还可以像一场美食制作呢。

丙烯分子是食材,聚合反应就是烹饪过程。

按照方程式这个“食谱”,把无数个丙烯食材组合在一起,最后做出了聚丙烯这个“化学大餐”。

就像把一个个小点心组合成了一个超级大蛋糕一样,只不过这个蛋糕是由分子组成的。

又或者把这个反应想象成是建房子。

丙烯分子是小小的砖块,聚合反应就是泥瓦匠的工作。

按照方程式的设计,一块砖一块砖地砌起来,最后建成了聚丙烯这座大厦。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反应原理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反应原理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反应是一种聚合反应,也被称为季铵盐聚合反应。

它是通过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也称为DMDAAC)与其他单体进行反应,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DMDAAC是一种季铵盐单体,具有两个丙烯基基团和一个氯化铵基团。

在聚合反应中,DMDAAC的丙烯基基团可以与其他具有活性丙烯基基团的单体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同时,氯化铵基团可以提供正电荷,使聚合物具有阳离子性质。

在反应中,通常会使用引发剂或起始剂来引发聚合反应。

引发剂可以提供自由基,使DMDAAC的丙烯基基团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也可以在高温下进行。

聚合反应的结果是形成聚合物链,其中包含了DMDAAC单体和其他单体的重复单元。

聚合物链上的氯化铵基团赋予聚合物阳离子性质,使其具有吸附、凝胶、抗静电等特性。

这使得聚合物在许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水处理、纸浆和造纸工业、纺织品加工等。

总之,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反应是一种通过
DMDAAC与其他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具有阳离子性质的聚合物的过程。

从聚合反应机理看聚苯乙烯的合成属于什么方法

从聚合反应机理看聚苯乙烯的合成属于什么方法

从聚合反应机理看聚苯乙烯的合成属于什么方法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在化工工业中,聚苯乙烯的合成常常采用聚合反应的方法。

聚合反应是通过将单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激活,使其发生共价结合而生成高分子的方法,其中包括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等不同机理。

在聚苯乙烯的合成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苯乙烯(styrene)的聚合来实现。

苯乙烯是一种单体分子,其结构中包含苯环和乙烯基团。

聚苯乙烯的合成通常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

自由基聚合是通过引发剂的作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使苯乙烯单体的双键发生开裂,进而形成自由基,并通过链传递和链终止等反应,最终形成聚苯乙烯高分子链。

聚合反应的过程中,引发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发剂可以提供活化能,使单体分子发生反应,并引发聚合链的扩散和延长。

在聚苯乙烯的合成中,常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物、温和的热氧化物以及光引发剂等。

这些引发剂在不同条件下能够有效催化反应,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

另外,聚苯乙烯的合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的选择。

例如,适宜的温度、压力和溶剂选择等因素都会对聚合反应的进行产生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引发剂的添加量等来实现对聚合反应的控制,以获取理想的聚苯乙烯产物。

总的来说,聚苯乙烯的合成属于通过聚合反应实现的方法。

从聚合反应机理来看,自由基聚合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引发剂的作用和适宜的反应条件,实现对苯乙烯单体的聚合,最终形成聚苯乙烯高分子链。

聚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塑料工业和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和优化对于促进工业生产和开发新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1。

乙烯吡咯烷酮的自由基聚合

乙烯吡咯烷酮的自由基聚合

乙烯吡咯烷酮的自由基聚合乙烯吡咯烷酮(简称V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领域。

它的自由基聚合是一种重要的聚合反应,可以通过将VP与适当的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实现。

以下将详细介绍乙烯吡咯烷酮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及其机理、条件以及应用方面。

首先,来介绍一下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

乙烯吡咯烷酮的化学式为C5H5NO,由于分子中含有烯丙基结构和杂环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特殊的环境稳定性。

它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乙烯吡咯烷酮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是通过将VP分子中的双键进行开环聚合,形成高聚物链的过程。

聚合反应的机理主要分为引发、引发链传递和终止三个步骤。

首先是引发过程。

引发剂是实现聚合反应的关键。

在VP的自由基聚合中,通常选择的引发剂是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酮(BPO)、二-异丙基过氧化氢(DiBP)等。

引发剂在适当条件下受热或光照作用下发生分解,释放出带有自由基的活性物质。

这些自由基与VP分子中顺丁烯基的双键进行加成反应,从而引发聚合过程。

然后是引发链传递过程。

引发剂引发VP聚合反应后,产生的自由基与VP分子中的双键进行反应,形成VP分子上一个新的自由基。

这个自由基能够继续参与引发反应,从而引起VP聚合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这个过程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引发剂耗尽或反应终止。

最后是终止过程。

聚合反应的终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两个自由基相遇发生反应形成非活性产物,或者是自由基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消耗自由基。

终止过程是控制VP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重要环节,可以调节聚合反应的分子量和活性。

在乙烯吡咯烷酮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聚合反应的特性。

常用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单体浓度等。

温度是影响聚合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也可以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引发剂的选择也对聚合反应的控制非常重要,不同的引发剂具有不同的引发能力和聚合特性。

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合研究

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合研究

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合研究张玉清;余华宁;赫玉欣;姚大虎【摘要】@@%研究了在单配钨酚- Et2AlCl作催化剂下,双环戊二烯(DCPD)和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特点,制备出了聚双环戊二烯/聚苯乙烯(PDCPD/PS)共聚高分子.聚合反应表明:苯乙烯的存在对DCPD的聚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溶剂刻蚀后样品淬断面红外表征结果中仍显示有苯乙烯的吸收信息,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到相分离所具有的“海岛”形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在100℃左右没有出现PS的玻璃化转变,热失重分析也没有观察到相应于PS分解点.上述结果表明DCPD 和St发生了共聚反应.【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5【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双环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作者】张玉清;余华宁;赫玉欣;姚大虎【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纳米技术与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纳米技术与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纳米技术与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纳米技术与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10 前言聚双环戊二烯(PDCPD)是由双环戊二烯(DCPD)开环易位聚合而得到的一种热固性交联聚合物。

PDCPD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综合性能优于尼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氨酯(PU)等,其单体黏度低、聚合反应速率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制造结构复杂的大型结构部件[1-3]。

采用共聚的方法可扩展PDCPD的性能,特别是引入功能性共聚单体可使PDCPD 获得一些特殊性质。

DCPD的共聚可按两种聚合机理进行,一种是开环易位聚合机理[4-7],产物是热固性聚合物;另一种是加成聚合机理[8-9],产物是线性聚合物。

文献[10-11]采用碘化烷基铝与元素碘的混合物做催化剂,制备出了环戊烯和双环戊二烯共聚物。

聚丙烯酸五溴苄酯的合成及阻燃性能

聚丙烯酸五溴苄酯的合成及阻燃性能

第 46 卷 第 11 期2017 年 11 月Vol.46 No.11Nov.2017化工技术与开发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聚丙烯酸五溴苄酯的合成及阻燃性能倪秋洋1,赵爱明2,陈建新1,李玉成1(1.开美化学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100; 2.海门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21)摘 要:以甲苯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阻燃单体——丙烯酸五溴苄酯,收率92.8%,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确证。

并聚合成高分子阻燃剂聚丙烯酸五溴苄酯,其性能经TG-DTG表征。

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研究了聚丙烯酸五溴苄酯对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能。

结果表明,聚丙烯酸五溴苄酯的T 5为341℃,500℃残炭率为13.42%,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一定的成炭能力。

聚丙烯酸五溴苄酯的用量为20%时,聚丙烯酸五溴苄酯20-EP的LOI为29%,阻燃级别为难燃。

关键词:甲苯; 丙烯酸; 丙烯酸五溴苄酯;高分子阻燃剂; 环氧树脂阻燃中图分类号: O 626.43;TQ 3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 -9905(2017)11-0019-05作者简介:倪秋洋(1983- ),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E-mail: nqy@收稿日期:2017-08-17阻燃剂能降低火灾风险,在纺织、涂料、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2],其用量在所有塑料助剂中仅次于增塑剂[3]。

其中溴系阻燃剂(BFR)因具有阻燃效率高、价格适中、性价比高、对阻燃基材性能影响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中[4]。

但近年来,二英等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5-9]。

目前,BFR 仍是最重要的有机阻燃剂,其销售额居各类阻燃剂之首,销售量仅次于氢氧化铝,性能价格比远优于其他阻燃剂[10]。

聚丙烯聚合机理

聚丙烯聚合机理

聚丙烯聚合机理在塑料工业中,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它在许多不同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包装、汽车零件、医疗设备等。

了解聚丙烯的聚合机理对于掌握其生产过程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聚丙烯的聚合是通过重复添加丙烯单体分子来实现的,丙烯是一种烯烃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3H6。

聚丙烯的聚合过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均聚和共聚。

首先,来看聚丙烯的均聚过程。

在均聚中,启动剂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启动剂能够将丙烯单体转化为具有自由基的活性物种,从而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一旦形成活性物种,它会不断地与新的丙烯分子发生反应,形成聚合链。

这些聚合链会不断增长,直至达到一定长度。

聚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溶剂,以确保聚合反应能够高效进行并获得所需的聚合物质量。

除了均聚外,共聚也是一种常见的聚丙烯合成方法。

在共聚中,除了丙烯单体外,还会引入其他不同结构的单体,如丙烯酸、丙烯腈等。

这些不同的单体会与丙烯单体共同参与聚合反应,形成不同的共聚物。

共聚物的生成使聚丙烯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增强抗冲击性能、耐热性等。

聚丙烯的聚合机理还涉及到聚合反应的终止步骤。

终止剂的引入会导致聚合链的停止增长,从而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

终止剂能够与活性聚合链发生反应,形成末端官能团,使聚合反应终止。

通过合理选择终止剂,可以调控聚合物的性质,如分子量、黏度等。

总的来说,聚丙烯的聚合机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在控制好反应条件的前提下,确保聚合反应高效进行,并获得符合要求的聚合物。

通过对聚合机理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优化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并拓展聚丙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

1。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聚合反应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聚合反应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聚合反应介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常用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表面活性特性。

它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离子交换、胶体稳定剂和抗菌剂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聚合反应及其应用。

一、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结构与性质结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结构式为:性质•外观:无色液体或白色结晶•分子量:139.61 g/mol•密度:1.069 g/cm³•熔点:-10 ℃•沸点:45 ℃•溶解性: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二、聚合反应机理自由基聚合机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聚合反应通常采用自由基聚合机理。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引发:引入适量的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加热反应体系,产生自由基。

2.自由基引发聚合:自由基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活性中间体。

3.传递链增长:活性中间体与其他单体分子发生反应,链长增加,并不断重复该过程。

4.链传递:活性中间体与其他物质(如溶剂、杂质等)发生反应,导致链的终止。

5.终止:链的终止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自由基互相结合或自由基与抗氧化剂结合。

反应条件•温度:一般在50-80 ℃范围内进行。

•引发剂:过硫酸铵是常用的引发剂之一。

•反应时间:根据需要控制聚合度和分子量。

三、聚合反应控制及改性聚合度控制•引发剂浓度:增加引发剂浓度可以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度。

•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聚合速率和增加聚合度。

•单体浓度:增加单体浓度可以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度。

聚合物改性•接枝共聚物: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其他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酯等)共聚,从而赋予聚合物新的性能。

•交联剂:引入交联剂(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可增强聚合物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外源添加剂:添加一些外源添加剂(如硅油、纳米颗粒等)可以改善聚合物的表面性质、流变性能等。

四、应用领域离子交换材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可用于制备离子交换树脂。

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合反应

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合反应

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聚合反应是指将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Monomer)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的过程。

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反应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自由基聚合:这是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包括链式聚合和齐次聚合。

在自由基聚合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自由基,然后这些自由基相互结合形成长链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可以在不同的溶剂中进行,如水、醇类、有机溶剂等,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引发剂的用量和类型)来调控聚合反应的速率和聚合物的分子量。

2. 离子聚合:在这种方法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在电解质的存在下发生离子化,生成阳离子或阴离子,然后这些带电的单体相互结合形成聚合物。

离子聚合通常用于生产特定类型的聚合物,如某些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

3. 配位聚合: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配位聚合。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生产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如聚吡咯烷酮(PVP)等。

4. 酶催化聚合:在生物催化聚合中,特定的酶作为催化剂促使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发生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生产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合物。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需聚合物的特性,会选择适当的聚合方法。

例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转化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PVP由于其优异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电子工业等领域。

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控制聚合反应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提高聚合物的纯度、防止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等。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可以提高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4.3.4 无恒比点共聚(r1> 1,r2 < 1)
又称嵌均共聚或非理想共聚
图4-10 无恒比点共聚组成曲线
r1 >1,r2 < 1
图4-10 无恒比点共聚组成曲线
r1 < 1,r2 > 1
嵌均共聚物组成曲线上凸或下凹的程度取决于两 单体竞聚率大小悬殊的程度,悬殊越大则上凸或 下凹越厉害。
事实上只是一种“镶嵌”着少许第二结构单元的 “均聚物”: ~ M1M2M1M1M1M1M1 M1M1M2M1M1 M1M1M1~
丁二烯-苯乙烯 (r1=1.39,r2=0.78); r1 r2= 1.08 偏二氯乙烯-氯乙烯 (r1=3.2,r2=0.3); r1 r2= 0.96
图4-12 理想共聚组成曲线
r1 > 1,r1 < 1, r1 r2 =1
4.3.5 “嵌段”或“混均”共聚(r1 > 1,r2 > 1 )
图4-13 嵌段或混均共聚组成曲线 r1 > 1,r1 > 1
图4-7 衍生交替共聚组成曲线 r1 = 1,r2 = 0
图4-8 衍生交替共聚组成曲线 r1 = 2,r2 = 0
4.3.3 有恒比点共聚(r1 < 1,r2 < 1)
过去曾叫无序共聚,也可称为有恒比点的 非理想共聚 两种单体的均聚能力小于共聚能力
图4-9 有恒比点共聚组成曲线 r1 < 1,r2 < 1
代入上式,并令
r1 = k11 / k12 r2 = k22 / k21 分别为两种单体的竞聚率,则上式最后简化为
d [ M1_ ] [ M1 ] k21 k11 [ M1 ] + k12[ M2 ] d [ M2 ] = [ M2 ] k12 k21 [ M1 ] + k22[ M2 ]

环氧丙烷与环氧氯丙烷的共聚

环氧丙烷与环氧氯丙烷的共聚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合成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完成日期: 2013年月日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合成Synthesis of theCopolymer of EpoxyPropane andEpichlorohydrin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共聚合成氯醚橡胶,共聚型的聚环氧氯丙烷是耐油,耐寒,耐臭氧,耐气候性和耐燃性良好的橡胶。

但其合成产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齐聚物,而它们的存在则会大大影响氯醚橡胶的平均官能度及其使用性能。

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3-氯-1-三氟氧硼-2-丙氧基三苯基氧化膦/ 三氟化硼为催化引发体系,控制反应条件,使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

并对合成的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通过黏度和红外光谱进行测定,根据上述的测试结果,有利地说明了以上催化引发体系能有效地引发环氧氯丙烷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并且所得的聚合物中的低分子量的产物较少。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物;阳离子聚合;3-氯-1-三氟氧硼-2-丙氧基三苯基氧化膦/三氟化硼引发体系AbstractEpichlorohydrin and propylene oxide ring opening copolymerization of epichlorohydrin rubber, epichlorohydrin copolymer of poly is oil based, cold, ozone resistance, weather resistance and good flame resistance of rubber. But the synthetic products often contain large quantiti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oligomers, and their presence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average epichlorohydrin functionality and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blem in the present paper ,3-Chloro-1-boron trifluoride oxide-2-propanoxytriphenylphosphonium salt/boron trifluoride as catalyst initiator system, controll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o that epichlorohydrin, propylene oxide for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 epichlorohydrin and propylene oxide copolyme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by viscosity and infrared spectra wer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est results, a favorable description of the above catalyst initiator system could lead to ethylene chloride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propane, and from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in the product low.Keywords:Epichlorohydrin and epoxy propane copolymers;Cationic polymerization;3-Chloro-1-boron trifluoride oxide-2-propanoxytriphenylphosphonium salt/boron trifluoride initiator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文献综述 (2)1.1 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机理 (4)1.1.1环氧氯丙烷的阳离子开环聚合 (5)1.1.2 环氧氯丙烷的配位聚合 (7)1.2 环氧氯丙烷聚合体系的研究 (8)1.3 聚环氧氯丙烷的结构与特性 (12)1.4 聚环氧氯丙烷(共聚型)的应用 (14)1.5 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15)第二章实验部分 (1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6)2.1.1 实验试剂 (16)2.1.2 实验设备 (16)2.1.3 单体精制 (17)2.2 合成反应 (17)2.2.1 共聚物的合成: (17)2.3 环氧氯丙烷共聚物表征方法 (19)2.3.1 红外光谱 (19)2.3.2 黏度法 (19)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22)3.1 聚合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结果 (22)3.1.1 实验现象 (22)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3.2 红外光谱分析 (24)3.3分子量的测试 (25)第四章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7)前言氯醚橡胶(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物),经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

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

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1. 引言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高分子材料。

它由脲基吡咯烷酮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得到,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文将对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性质和应用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2. 合成方法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溶液聚合法和固相聚合法。

2.1 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

首先,将脲基吡咯烷酮单体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并添加适量的引发剂。

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

最后,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

2.2 固相聚合法固相聚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首先,将脲基吡咯烷酮单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并添加适量的引发剂。

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通常需要较短的反应时间。

最后,通过洗涤、干燥和固相脱附等步骤得到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

3. 性质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1 热稳定性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这使得它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如高温电子器件、高温结构材料等。

3.2 电学性能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电子迁移率。

这使得它在电子器件、电池、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3 力学性能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刚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这使得它在结构材料、纤维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应用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1 电子器件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在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它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电子器件等。

由于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这些器件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4.2 结构材料脲基吡咯烷酮共聚聚合物在结构材料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氨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反应性共混研究:Ⅰ合成与表征

聚氨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反应性共混研究:Ⅰ合成与表征

聚氨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反应性共混研究:Ⅰ
合成与表征
吴宇雄;刘冶球
【期刊名称】《弹性体》
【年(卷),期】1998(008)003
【摘要】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并使其在溶液中与聚氨酯进行反应性共混。

用IR、DSC、TG等对反应性共混物给予表征。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吴宇雄;刘冶球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湘潭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34.9
【相关文献】
1.双环戊二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聚氨酯反应性共混研究 [J], 吴宇雄;周尽花;谢建军;赵仁杰
2.聚氨酯/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反应性共混 [J], 刘冶球;黎华明;刘朋生
3.聚丙烯与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共混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唐丽;彭粉成
4.聚氨酯和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反应性共混研究Ⅱ 共混物力学性能 [J], 赵优良;吴宇雄
5.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中酸酐含量的测定 [J], 周文;潘恩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d[M .2 ] . . R i 2 k 12[M 1 ][M 2 ] k 21[M .2 ][M 1 ] k t12 [M .2 ][M 1 ] 2k t 22 M .2 dt

2
0
满足稳态假设的另一条件是两种自由基相互转化速 率相等,即 k [M . ][M ] . . .
令k11/k12 = r1, k22/k21 = r2,则:
d[M 1 ] [M 1 ] r1[M 1 ] [M 2 ] d[M 2 ] [M 2 ] r2 [M 2 ] [M 1 ]
式中r1 和r2称为竟聚率,表征两种单体的相对活性。 上 式即为共聚组成方程,反映了两种原料单体的浓度 与瞬间形成的共聚物组成间关系。
M2 M3 dM1 : dM 2 : dM3 M1 M1 r12 r13
M1 r21M 2 r21M3 M r M r M M3 1 31 2 31 3 M 2 r r12 r12 r12r23 r13r32 r13 13

三元共聚组成方程 三种单体的消失速率
d[M 2 ] R12 R 22 R 32 dt

d[M1 ] R11 R 21 R 31 dt


d[M 3 ] R 13 R 23 R 33 dt
三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 令R12=R21,R23=R32, R13=R31,则:
5.1.1 共聚合反应
均聚合反应


定义:由一种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称为均聚反应 ,形成的聚合物称做均聚物。 类型:连锁聚合、逐步聚合。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共同参加的聚合 反应,称做共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称做共聚 物。 类型:连锁聚合、逐步聚合。 研究对象:二元共加聚反应。
共聚合反应


Polymer (Yu CAO)
竞聚率的测定 曲线拟合法 直线交点法 截距斜率法 积分法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竞聚率, 均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不同方法 得到的竞聚率会有差异。
Polymer (Yu CAO)

影响竞聚率的因素

温度
dlnr1 E11 E12 dT RT 2

2
M M M 2 M 2
kt t 22
t 12 M1 M kt M1M 2 2
2
2
R t 22 2k t 22 M

2 2
R t12 2k t12 M1 M 2

Polymer (Yu CAO)
5.2.3 自由基共聚合方程
k 22 2 2
R 22 k 22 M M 2 2

M M1 k 21 M 2 M1 2
R 21 k 21 M M1 2


链终止
1 1 kt t 11
R t11 2k t11 M1
M M M1M1
接枝共聚物:前为主链,后为支链。

国际命名中,在共聚单体间插入:co(无规)、alt
(交替)、b(嵌段)、g(接枝)。
Polymer (Yu CAO) 常见的二元共聚物
主单体 乙烯 乙烯 异丁烯 第二单体 乙酸乙烯酯 丙烯 异戌二烯 改进的性能及及常见用途 增加柔性,可作聚氯乙烯的共混料。 破坏结晶性,增加柔性和弹性。为乙丙橡胶。 引入双键,供交联用。为丁基橡胶。
Polymer (Yu CAO)
d[M 1 ] . . . R i1 k 21[M .2 ][M 1 ] k 12[M 1 ][M 2 ] k t12 [M 1 ][M .2 ] 2k t11 M1 dt
根据假设五,反应体系中每种自由基的浓度不变, 因此其产生速率等于消耗速率,总变化速率为零 , .
丙烯腈 马来酸酐
Polymer (Yu CAO)
5.2 共聚合方程
共聚合反应特点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 自由基共聚合方程
Polymer (Yu CAO)
5.2.1 共聚合反应特点
反应特点
两种单体进行共聚时,由于其反应 活性的差异,聚合过程中进入聚合物的能 力不等,因而聚合物中两种结构单元的含 量与反应前原料中的单体配比不等。 研究核心
丁二烯
丁二烯 苯乙烯 氯乙烯 四氟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丙烯腈 丙烯腈 乙酸乙烯酯 全氟丙烯 苯乙烯
丙烯酸甲酯衣康酸 乙酸乙烯酯或苯乙烯
增加强度。为通用丁苯橡胶。
增加耐油性。为丁腈橡胶。 提高抗冲性能。为增韧塑料。
增加塑性和溶解性能,可作塑料、涂料和粘接剂等。
破坏结构规整性、增加柔性。用作特种橡胶。 改善流动性能和加工性能。其为塑料。 改善柔软性和染色性能,用作合成纤维。 改善聚合性能,用作分散剂和织物处理剂。
k 12[M 1 ][M 2 ] k 21[M 2 ][M 1 ]
[M 2 ]
12 1 2
k 21[M 1 ]
Polymer (Yu CAO)
将上式代入式3并整理得:
k 11 [M 1 ]{ [M 1 ] [M 2 ]} d[M 1 ] k 12 k 22 d[M 2 ] [M 2 ]{ [M 2 ] [M 1 ]} k 21
Polymer (Yu CAO)
令f1代表某一瞬间单体M1占单体混合物的 摩尔分数,f2代表M2占单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 。F1代表同一瞬间单元M1在共聚物中的摩尔 分数,F2代表单元M2在共聚物中的摩尔分数 :
f1 1 f 2 [M 1 ] [M 1 ] [M 2 ]
F1 1 F2
M2 r1 W1 W2 W1 r1kW1 W2 dW1 W1 M 1 dW2 W2 M2 W2 r2 W2 k W1 r2 W2 W1 M 1
其中k= M2 ′/ M1′
Polymer (Yu CAO)
d[M 1 ] d[M 1 ] d[M 2 ]
将以上两式代入共聚物组成方程可得以摩 尔分数表示的共聚组成方程: r1f12 f1f 2 F1 2 r1f1 2f1f 2 r2 f 22
Polymer (Yu CAO)
以上两个共聚物组成方程是等同的,前者一 般用于科学研究中,后者用于工程技术方面。 它们还可变换成以质量分数表达的形式。 用[W1]和[W2 ]表示某一瞬间原料混合物中 单体M1和M2的质量浓度,M1′和M2 ′为M1和M2 的相对分子质量,将[M]=[W]/ M′则有:

三元共聚组成方程 链引发——3个 链增长——9个 链终止——6个 竞聚率——6个
k11 r12 k12
k11 r13 k 13
k 22 r21 k 21 k 22 r23 k 23
k 33 r31 k 31
k 33 r32 k 32
Polymer (Yu CAO)

目的 描述共聚物组成和单体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程。 基本假设 链自由基的活性与链长无关(等活性假设); 链自由基的活性只取决于末端单体单元的结构,与次末端 单元的结构无关; 无解聚反应发生,即反应是不可逆的; 共聚物的聚合度很大,引发和终止反应对共聚物的组成影 响可以忽略不计; 反应体系状态稳定即稳态处理,其等价条件是反应体系中 两种自由基的浓度保持不变,一方面每种自由基的引发速 率和终止速率相等,另一方面两种自由基相互转变的速率 相等。
Polymer (Yu CAO)
第5章 共聚合反应
Polymer (Yu CAO)
学习要求:
掌握共聚合反应类型及竞聚率与共聚合反应类型 之间的关系; 基本掌握单体和自由基活性与共聚合反应的关系; 了解离子型共聚合反应、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的机理
Polymer (Yu CAO)
5.1 共聚合反应和共聚物
用ω1表示该瞬间所形成的共聚物中单 体单元M1所占的质量分数,即
1 dW1 100 % dW1 dW2
由以上两式得
W1 1 r1k W2 1 W W 1 k r1k 1 r2 2 W2 W1
100 %
Polymer (Yu CAO)
瞬间组成、平均组成、序列分布。
Polymer (Yu CAO)
5.2.2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

链引发
I R
R M1 k11 RM 1
R i1 k i1 R M1

R M 2 RM
k12

2
R i 2 k i 2 R M 2




两种单体进入共聚物的速率比就是两种单体的消耗 速率比,
d[M1 ] k11 M1 M1 k 21 M M1 2 d[M 2 ] k12 M1 M 2 k 22 M M 2 2


(3)


链增长
M1 M1 k11 M1M1 R11 k11M1 M1
M1 M 2 k12 M1M 2
R 12 k12 M1 M 2

Polymer (Yu CAO)
M M 2 M 2 M
Polymer (Yu CAO)
5.1.2 共聚物
共聚物的分类

无规共聚物
两种单体单元M1、M2无规排列,且M1和M2 的连续单元数较少。
M1M2M2M1M2M1M2M1M1M2M2M2M1

交替共聚物
两种单体单元M1、M2严格交替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