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土中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x 0xy 0 xz x 0yx y 0 yz y ij = 0zy z 0zx
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
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轴对称问题 常规三轴试验 侧限压缩试验
特殊应力状态
一维问题
2、应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 1)连续性假定 2)均质、各向同性假定 3)线性变形体假定 4)半无限体假定
x y ; z xy , yz , zx 0
x y ; z xy , yz , zx 0
x y , z ; x y , z
二、地基中常见的应力状态----三维问题图解
z
zx
xy
x
o x z
y yz
y
x xy xz ij = yx y yz zx zy z
本章重点
1、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2、自重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土体 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重 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 应力,所谓的“附加”是指 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上增加 的压力。
3、附加应力
碎散体 非线性 弹塑性 成层土 各向异性
① 连续介质(宏观平均) ② 线弹性体(应力较小时)
线弹性体
③ 均匀一致各向同性体 (土层性质变化不大时)
Δσ
加 载
卸 载
E、
与(x, y, z)无关 与方向无关
εp
εe
ε
§3.2 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
一、水平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 产生的应力。
土力学-土中应力计算
(1)地下水位下降情况
水位未降前 scz前=′z
水位下降后
scz后 = z
scz后 scz前
因scz后 scz前 土中有效应力增加
地面沉降
原地下水位 1
变动后地下水位 1′
原自重应力分布曲线
1′
变动后地下水位
1
原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变动后的 自重应力分布曲线
2′
2
z
2
2′
z
(2)地下水位上升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荷载;基础埋深;地基土性质
基底压力是地基和 基础在上部荷载作 用下相互作用的结 果,受荷载条件、 基础条件和地基条 件的影响
暂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影 响,用荷载代替上部结 构,使问题得以简化
•大小
荷载条件: •方向
•分布
基础条件:
• 刚度 • 形状 • 大小 • 埋深
• 土类
地基条件: • 密度
二.水平向自重应力计算
s cx s cy K0s cz
z
K0——侧压力系数
t 0
scz scy
W
scx
F=1
无侧向变形(有侧限)条件下:
scz scx
εx εy 0
σx σy
scy
根据弹性力学中广义虎克定律:
εx
1 E
σx
υ
σy
σz
ch s cx s cy K0s cz
K0
• 土层结构等
1.基础的刚度的影响
柔性基础(EI=0)
Eg.土坝(堤)、路基、油罐等薄板基础、机场跑道。
沉降各处不同, 中央大边缘小
变形地面
反力
基底压力分布与 作用的荷载的分
布完全相同
土中应力计算课件
y
Rz
dzy
dzx dxz
M
dyz dy dyx
dxy
dx
z
3P z3
பைடு நூலகம்
3P
cos3
2 R5 2R 2
R r2 z2
z
3P z3
2 R5
z
3P
2
(r 2
z3 z2 )5/2
3
2
1 [(r / z)2 1]5/ 2
P z2
z
P z2
3.3.3 矩形和圆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 算——积分法
3.3 土中附加应力
3.3.1 基本概念
1、定义
附加应力是因为外荷载作用,在地基中产生旳应力增量。
2、基本假定
地基土是各向同性旳、均质旳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和水平 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旳。
3.3.2 竖向集中力作用时旳地基附加应 力布辛奈斯克解答
P
x
r x2 y2
r
y
x
R r2 z2
dz
z2
arctan
z
lb
]
(l 2 b2 z2 )
z c p0
c
1 2
(m2
mn(m2 2n2 1) n2 )(1 n2 ) m2 n2
1
arctan n
m ]
(m2 n2 1)
c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旳竖向附加应力系数,简称角点 应力系数,可查表得到。
* 对于均布矩形荷载附加应力计算点不位于角点下旳情况:
2z3 p
z b
b
d
0 [(x )2 z 2 ]2
z
p
[n(arctan
n m
arctan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的应力计算)
矩形基础:A=b× 矩形基础:A=b×L
d1 + d2 Gk =A
Gk = γ G Ad
γG=20kN/m3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单向偏心荷载下的矩形基础如图。 单向偏心荷载下的矩形基础如图。 设计时, 设计时,通常基底长边方向取与偏心 方向一致, 方向一致,最大压力值与最小压力值 按材料力学短柱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按材料力学短柱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p0 = pk − σ c
四、地基附加应力
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力。 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力。
(一)竖向集中应力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1、布辛奈斯克解 、
3p z3 3 1 p σz = = 2π ( r 2 + z 2 )5 / 2 2π ( r / z )2 + 1 5 / 2 z 2
第三章 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一、概述 地基土中的应力: 地基土中的应力: 1、自重应力 2、附加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于土 体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体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重量等 建筑物修建以后, 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 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所 谓的“附加” 谓的“附加”是指在原来自重应 力基础上增加的压力。 力基础上增加的压力。
γ
γ′
均质地 基
γ1(γ
1
< γ2 )
γ2 γ′ 2
成层地基
(二)水平向自重应力
σ cx = σ cy = K 0σ cz
式中: 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 式中:K0——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经验值可查课本 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 表3.1
土力学完整课件土中应力计算
积分,得
z t p
Y
t f (m l / b, n z / b)
三角分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 力系数.可查表. 注意l—荷载不变化边 的长度; b—荷载变化边的长度.
水平均布荷载
q
z
x z
2
2 pz 3
2
2
(二)条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1.均布条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 p O x b/2 b/2 z x M z 2. 三角形荷载的附加应力 pt O x b z x M z
z u p
z x u f u m , n b b
l
pmax pmin
基础底面的抵 抗矩;矩形截 面W=(bl2)/6
讨论:
N 6e pmax 1 bl l min
当e<l/6时,pmax,pmin>0,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出现拉应力,基底压力重分布
F=400kN/m 0.1m M=20kN •m/m
3.基底中点下附加压 力计算
1.5m 2m 112.6kPa
0 =18.5kN/m3
292.0kPa
179.4kPa
112.6kPa
分析步骤Ⅳ:
F=400kN/m 0.1m M=20kN •m/m
1.5m
1m 1m 2m 2m 2m
0 =18.5kN/m3
3. r 0 ,随 z 从 0 开始增大, z 先随之增大,后随之减小;
土中的应力计算
e x
e xL
Ke
L x K=B/2-
L
压力调整 基底压
y
y
e
3K
y
pmin 0
力合力 与总荷
载相等
pmax
pmin
0 pmax
pmin 0
e<B/6: 梯形
pmax
e=B/6: 三角形
e>B/6: 出现拉应力区
2N
2N
pmax 3KL 3(B 2 e)L
12
2.2.3基底附加压力
H 成层
E1 均匀
E2<E1
25
无限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
当条形荷载在宽度方向增加 到无穷时,此时地基中附加应力 分布仍可按均布条形荷载下土中 应力的公式计算,查表2-10。
相当于薄压缩层:h 0.5b
b,z/b 0, αsz=1.0
基础中点处,任意深度处的附加
应力均等于p0,即在大面积荷载
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与 深度无关。
成层 H
均匀 E1
E2>E1
23
2.变薄交互层地基(各向异性地基) • 当Ex/Ez<1 时,应力集中——Ex相对较小,不利于应力扩散 • 当Ex/Ez>1 时,应力扩散——Ex相对较大,有利于应力扩散
24
3.双层地基(非均质地基)
(1)上层软弱,下层坚硬的成层地基 ▪ 中轴线附近σz比均质时明显增大的现象
21
条形荷载与矩形荷载的附加应力对比图
表明荷载作 用面积越大 附加应力传 递的越深。
22
2.3.4 地基附加应力的应用讨论
1.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大的地基(非均质地基)
B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P 6e 1 A b
pmin
P 6e 1 A b
12
pmax
min
P 6e 1 A b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土不能承 受拉应力
P b e x y
p max
P b e
P b
压力调整
K e
L
x y
L
x
L
K=b/2-e
3K y pmin 0
L
y o b
L
b
L
pP A
P—集中力
P M y M yx p ( x, y ) x A Ix Iy
P’
P Pv Ph
P’
条 形
P’
b
b
b
p P b
P’—单位长 度上的荷载
P Mx p ( x) b I
P Pv Ph
14
§4.4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3
§4.2 地基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水平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假定:水平地基半无限空间体半无限弹性体 侧限应变条件一维问题 计算: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
4
1.计算公式
均质地基
竖直向:
角点法
叠加原理
角点下垂直附加 应力的计算公式
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 力
23
角点法计算地基附加应力
a.矩形面积内
C z ( aA aB a aD ) p
B
A
C
h
b.矩形面积外
土中应力的计算
第三节 基础底面压力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称为 基底压力,与此相对应的地基土对基础底面的 反作用力称为地基反力。 基础
F G
地基
第三节 基础底面压力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称为 基底压力,与此相对应的地基土对基础底面的 反作用力称为地基反力。
F
基础 基础
基底压 力
G
p
地基
第三节 基础底面压力
ZF
F
Z
s
cz
1 h1 2 h 2 3 h 3
i
hi
s
cz
i
hi w h
w
例题 2-1
某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地下水位 在地表下1.0 m,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
a 点: s cz h 0 b 点:
s
cz
1 h1
s
W F
ZF
F
cz
Z
式中 为土的重度,kN/m3 ; F 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2。
自重应力σcz的分布:
随深度z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
s
cz
Z
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二、 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 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i,重度为i,则在深 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2、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
p max p min F G A M W F G lb (1
p
F G A
6e b
)
Fk—作用在基础顶面形心的竖向力值. Gk-基础自重及台阶回填土总重,
Gk
G
Ad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标高处原有的自重应力后,新
增加于基底的压力。
m 1h1 2h2 nhn / d
注意:
p0 p cz p m d
基底附加压力 的计算
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取有效重度
基底附加压力
基础标高以上土的加 权平均容重
自重应力
p
0
p
0
d
p0 max pmax 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时, 0d p0 min pmin 基底附加压力
【例题分析】 • 【例】某条形地基,如下图所示。基础上作用荷载
F=400kN/m,M=20kN•m,试求基础中点下的附加压 力。
FK 0.1m MK
1.5m 0 =18.5kN/m3 2m
分析步骤I:
FK=400kN/m 0.1m MK=20kN •m
1.5m 2m
0 =18.5kN/m3
荷载偏心距 e=M/(F+G)
基础及上覆 土重G= GAd 140.3kPa
319.7kPa
pmax pmin
1.基底压力计算
条形基础取单 位长度计算
F G 6e 1 bl l
讨论:基底压力分布?
pmax pmin
F G 6e 1 bl l
当e<l/6时,pmax,pmin>0,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出现拉应力
pmax
pmin e<l/6
cz2 cz1 2h2 7.85 17.8 2 43.45kN m 2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土体中的应力计算是土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力是描述土体内部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应力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体行为,并为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应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力分析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应力的概念应力是描述物体内部受力情况的物理量,是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用σ表示。
根据应力的作用方向,可以将应力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两种类型。
正应力是指与应力面垂直的力,剪应力是指与应力面平行的力。
在土体中,通常将正应力分为垂直应力(垂直于土体中心轴线的应力)和水平应力(与土体中心轴线平行的应力)。
二、应力的计算方法土体中应力的计算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弹性理论以及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
1.静力平衡方程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平衡原理,根据土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来计算应力。
对于均匀土体来说,可以根据土体所受垂直和水平外荷载以及土体自重的大小来计算应力。
2.弹性理论: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弹性理论来描述。
在土壤力学中,常用的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来表示土体的弹性性质。
通过应变测量和加载试验,可以计算得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3.实验和数值模拟法: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和进行数值模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量土体中的应力。
例如,可以通过土钉或应变计等仪器来测量土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分析等,可以模拟土体中复杂的应力场分布。
三、应力分析的应用应力分析是土力学中的关键研究内容,它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分析等方面。
1.基础工程设计:在土力学中,应力分析是基础工程设计的基础。
通过计算土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确定土体中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指导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土体力学性质研究:通过对土体中应力的分析,可以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
这对于土壤改良和地震灾害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岩土工程应用:应力分析可以应用于岩土工程相关的设计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可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和墙体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土中应力计算
c
e
角点法例子
5m
10 m
A
D
H
B C 3m G F 3m
I
z=6m
2m
3、铅直三角形分布荷载角点下附加应力y
z
B
0
L
0
d z z ( p0 , m, n)
B
dP
p0
L
z z p0
L z z F ( B, L, z ) F ( , ) F (m, n) B B
2.4.1 铅直集中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 1、布辛奈斯克公式(竖向集中力)
O
X
2.4.1 铅直集中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 1、布辛奈斯克公式(竖向集中力)
3F z 3 z 2 R 5
3F yz 2 zy 2 R 5 3F xz2 zx 2 R 5
z : zy : zx z : y : x
第二章 土中的应力计算
2.1 土中应力形式 目的 强度、变形和稳定性分析 分类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渗透应力;振动应力等 求解方法 弹性理论
O
X
2.2 土的自重应力
1、一点的竖向应力状态
天然地面
cz
cz
cz z
σcz= z
z
cx
cy
1
1
z
1、一点的竖向应力状态
理想 情况
条形基础
实际 情况
基础底面长宽 比l / b≥10
2.4.5 条形基础底面铅直匀布荷载
p0 b/2 b/2 x z
z sz p0
x
z
M
2.4.6 条形基础底面铅直三角形分布荷载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附加应力的计算(土力学课件)
z 2 p
x
p x
z z
x z
二、条形面积受均布荷载土中附加应力
2.条形面积受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
土中任意点所受的附加应力
z 3 p
-x 0
z x
p x
z
注意坐标系的建立,以荷载0为坐标原点,向荷 载增大的方向为正方向。
二、条形面积受均布荷载土中附加应力
3.圆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
(1)距离地面越深, 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 越广,r/z=2.5范围内。
(2)在距地面为z的平 面上,集中力作用线 下的附加应力最大, 向两侧逐渐减小。
集中力作用下附加应力分布图
一、竖直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1、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3)距P作用线为r竖直 线上的附加应力随深 度先增加再减小。
171
332 kPa
134
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
(1)p1=134kPa
+x
+x
+(x 2)p2=198kPa
-x
z x1 x/b z/b
x2 x/b z/b
00 0 0 1
134 1 0.5 0 0.500 99 233
1 0 0 0.5 0.820 110 1 0.5 0.5 0.410 81 191
条形荷载作用下 土中附加应力
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
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
1.条形面积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
土中任意点所受的附加应力 x
z 2 p
2 ——条形均布荷载作用
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2 (x / b, z / b)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1.格令法格令法是土力学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土体中应力的方法,它基于土体中的格令应力体系。
格令应力体系是指土体中各个方向上的应力分量。
常见的格令应力体系包括水平应力(σ_h),垂直应力(σ_v)和剪应力(τ)。
格令法计算土体中应力的基本过程如下:(1)确定水平应力(σ_h):水平应力是以土体排列方向为基准的应力分量,通过土体中的外加荷载和支持条件来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a.一维法:当土体受到轴对称荷载时,可以使用一维法计算水平应力。
其中σ_h=P/A,其中P为荷载大小,A为土体的横截面积。
b.二维法:当土体受到平面荷载时,可以使用二维法计算水平应力。
其中σ_h=P/A,P为荷载大小,A为土体的接触面积。
c.三维法:当土体受到体力荷载时,可以使用三维法计算水平应力。
其中σ_h=F/A,F为荷载大小,A为土体的接触面积。
(2)确定垂直应力(σ_v):垂直应力是指土体中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应力分量。
垂直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a.压力传递原理:假设土体为均质、无阻性及无滑动的情况下,垂直应力可通过压力传递原理计算。
垂直应力由上层土体通过土粒间的压缩传递给下层土体,下层土体又继续传递给更下层土体,以此类推。
b.常用公式:经验公式计算垂直应力可使用τ=kσ_v,其中k为土体的地层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值。
(3)确定剪应力(τ):剪应力是土体中沿一定面域内的剪力分量。
剪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a.剪切试验:通过进行剪切试验,可以直接测得土体中的剪应力。
b.运动原理:当土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土粒间的剪应力满足平衡条件。
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土体中剪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2.应变法应变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土体中应力的方法,它基于土体中的应变体系。
应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产生的形变量。
常见的应变体系包括线性应变和体积应变。
应变法计算土体中应力的基本过程如下:(1)确定线性应变(ε):线性应变是土体中只考虑线性部分的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底压力的实际分布规律
1.柔性基础 若一个基础作用着均布荷载,并假设基础是由许多小块组成, 如下图所示,各小块之间光滑而无摩擦力,则这种基础即为 理想柔性基础(即基础的抗弯刚度),基础上的荷载通过小 块直接传递到地基土上,基础随着地基一起变形,基底压力 均匀分布,但基础底面的沉降则各处不同,中央大而边缘小。
只有掌握了土中应力的计算方法和土中应力的分布规律,才 能正确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地基变形、土体稳 定等问题。因此,研究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方法是土力学的 重要内容之一。
二、土中应力计算的方法
目前计算土中应力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弹性理论,也就是把 地基土视为均质的、连续的、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线弹性 体。事实上,土体是一种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多相分散体, 是非理想弹性体,采用弹性理论计算土体中应力必然带来计 算误差,对于一般工程,其误差是工程所允许的。但对于许 多复杂工程条件下的应力计算,弹性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应 采用其他更为符合实际的计算方法,如非线性力学理论、数 值计算方法等等。
三、下埋不透水层时自重应力的计算
在地下水位线以下存在不透水层时,由于不透水层不存在浮 力,所以,层面及层面以下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 重计算,如上图所示。
§5.3 基底压力分布及简化计算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与地基间的接触压力称为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与地基间的接触压力称为基底压力。 为了计算上部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应力,应首先研究基 底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式中:F——上部结构传至每延米长度基础上的垂直荷载, 式中:F——上部结构传至每延米长度基础上的垂直荷载, kN/m; kN/m; G——每延米长度的基础自重与其台阶上的土重之和,取 ——每延米长度的基础自重与其台阶上的土重之和,取 γG=20kN/m3计算,kN/m。 计算,kN/m。
(3)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 (3)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 若矩形基础受双向荷载作用,如下图所示。 则基底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1.竖向自重应力 竖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 竖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如上图所 示。当地基是均质土体时,在深度z 示。当地基是均质土体时,在深度z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式中:——土的天然重度,kN/m 式中:——土的天然重度,kN/m3; W——土柱体重力,kN; ——土柱体重力,kN; F——土柱体截面积。 ——土柱体截面积。 由上式可见,自重应力随深度Z 由上式可见,自重应力随深度Z线形增加,呈三角形分布,如 上图所示。 上图所示。
坚硬状态 可塑状态 软塑及流塑状态 坚硬状态 可塑状态 软塑及流塑状态
粘土
二、成层土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
天然地基土一般都是成层的,而且每层的重力密度也不同, 如下图所示。
则竖向自重应力 计算公式为:
式中:n--深度z 式中:n--深度z范围内的土层总数; hi----第i层土层厚。当地下水位面位于同一土层时,地 ----第 下水位面也应作为分界面; γi----第层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第层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这里计算的自重应力是指有效自重应 力,按上述计算出的四层土的竖向自重应力分布如上图所示。 力,按上述计算出的四层土的竖向自重应力分布如上图所示。
2.刚性基础 是指基础刚度大大超过地基刚度,理论与实测证明,在中心 受压时,刚性基础的接触压力为马鞍形分布,如下图所示。 当上部荷载加大,基础边缘土中产生塑性变形区,边缘应力 不再增大,应力分布变为抛物线形。当荷载继续增加接近地 基的破坏荷载时,应力分布变成钟形。
从上面有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柔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 基底压力一般均匀分布。而对于刚性基础,基底压力一般不 是均匀分布,但为便于计算,一般也简化成均匀分布考虑。 虽然不够精确,但这种误差也是工程所允许的。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土力学中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土力学中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 力为负,这与一般固体力学中的符号规定有所不同。剪应力 的正负号规定是:以外法线与坐标轴方向一致的面为正面, 反之为负面;在正面上剪应力与坐标方向相反者为正,反之 为负;在负面上剪应力与坐标方向相同者为正,反之为负。
§5.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一、均质地基自重应力场
假设:(1 假设:(1)天然地表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即假定地基是半无 限空间体,如下图所示。 (2)土质均匀,其重度为γ。在地面下深度z处,任取 )土质均匀,其重度为γ。在地面下深度z 一单元体,其上的自重应力 分量为:竖向自重应力σczτ;水 分量为:竖向自重应力σ 平自重应力σ 平自重应力σcx=σcy;不存在着剪应力, 即τcxy=τcyx=0;τcyz=τczy=0;τczx=τcxz=0
四、土中应力的种类
(1)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自重应 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自重应 力一般是自土形成之日起就在土中产生,因此也将它称为长 驻应力。
(2)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 由于外荷载(如建筑物荷载、车辆荷载、土中水的渗透力、 地震力等)的作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 自重应力存在于任何土体中,附加应力则存在于受荷载影响 的那部分土层中。 修建建筑物前,土中应力属于自重应力;修建建筑物后, 土中的应力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之和,称为总应力,即 总应力=自重应力+ 总应力=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二、基底压力简化计算法
1.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对于中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如下图a、b所示,此时基 对于中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如下图a 所示, 底压力均匀分布,其数值可按下式计算, 底压力均匀分布,其数值可按下式计算,即
式中: p——基底(平均)压力,kPa; ——基底(平均)压力,kPa; F——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垂直荷载,k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垂直荷载,kN; G——基础自重与其台阶上的土重之和,一般取kN/m3计算, ——基础自重与其台阶上的土重之和,一般取kN/m3计算, kN; kN; A——基础底面积,A=lb m2。 ——基础底面积,A=lb
2.水平自重应力 由于假设地表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因此,在自重作用下只能 产生竖向变形,而不能产生侧向变形,即:ξ 产生竖向变形,而不能产生侧向变形,即:ξcx=ξcy=0,且 =0,且 σcx=σcy。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有
将侧限条件代入上式,得
令,称为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则
土的侧压力系数反映了水平应力与竖向应力的比值。不同的 土体,该值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实测法确定该值的 大小。无实测资料时,也可近似采用经验值,见P49表 大小。无实测资料时,也可近似采用经验值,见P49表3-1。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重应力包括三个应力分量,但对 于地基自重应力场的分析与计算,主要针对竖向自重应力。
知识回顾
σz ( +)
材料力学
τzx ( +) 正应力 τxz ( −) σx ( −) 拉为正
剪应力 顺时针为正 逆时针为负
压为负
σz ( −)
正应力 τzx ( −) 压为正 τxz ( −) σx ( −) 拉为负 剪应力 逆时针为正 顺时针为负
土力学
三、土中一点的应力
在土中任取一单元体,如下图所示。 作用在单元体上的 3个法向应力(正 应力)分量分别为 右图,六个剪应力 分量分别为。剪应 力的脚标前面一个 表示剪应力作用面 的法线方向,后一个表示剪应力的作用方向。
对于条形基础(l≥10b),则沿长度方向取1m来计算。此时上 对于条形基础(l≥10b),则沿长度方向取1m来计算。此时上 式中的、代表每延米内的相应值,如上图c 式中的、代表每延米内的相应值,如上图c所示。
2.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1)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 这是一个矩形基底,受偏向荷载(F+ 这是一个矩形基底,受偏向荷载(F G)的作用,偏心距为e,如用一等代力 )的作用,偏心距为e,如用一等代力 系代替,将(F 系代替,将(F+G)移到中心,同时 应有一力距M=(F+G)e。此时,基底压 应有一力距M=(F+G)e。此时,基底压 力分布应按左图所示,其最大值为p 力分布应按左图所示,其最大值为pmax, 最小值为p 最小值为pmin。
对于路基、坝基及薄板基础等柔性基础,其刚度很小,可 近似地看成是理想柔性基础。此时,基底压力分布与作用 的荷载分布规律相同,如由土筑成的路基,可以近似地认 为路堤本身不传递剪力,那么它就相当于一种柔性基础, 为路堤本身不传递剪力,那么它就相当于一种柔性基础,路 堤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就与路堤断面形状相同是梯形 分布,如上图所示。
式中:W ——基底对轴的抵抗矩,W 式中:Wx——基底对轴的抵抗矩,WX=bl2/6 Wy——基底对轴的抵抗矩, Wy=bl2/6 ——基底对轴的抵抗矩,
三、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压力减去基底处竖向自重应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压力减去基底处竖向自重应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即: 基底附加压力,即:
P0=P-σa=P-γ0d =P- =P式中:P ——基底附加压力; 式中:P0——基底附加压力; p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 d——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γ0——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但基底与土之间是不能承受拉应力的,这时产生拉应力部分 的基底将与土脱开,而不能传递荷载,基底压力将重新分布, 如下图所示。
最大压力用表示p` 最大压力用表示p`max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有: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大偏心,此时基础难于满足 抗倾覆稳定性的要求,建筑物易倾倒,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 (2)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条形基础 对于条形基础(l≥10b),偏心荷载在基础宽度方向的基底 对于条形基础(l≥10b),偏心荷载在基础宽度方向的基底 压力计算,只需取l=1m作为计算单元即可,即 压力计算,只需取l=1m作为计算单元即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