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合集下载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注意事项】 1.用测力计作阻力时,应保持测力计与杠杆成 垂直状态。同时还应注意不能使测力计的指针与刻度 板摩擦。 2.调好杠杆平衡进行实验之后不得再调整平衡 螺母。 3、交代杠杆在挂钩码前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实验一《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仪器和器材】杠杆,测力计,钩码,线,方座支 架。 【实验方法】 1.安装、调整杠杆 将杠杆安装在方座支架上,安装时注意使杠杆 的支撑轴成水平。调整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平衡。 2.研究动力和阻力相等的平衡 取数目相同的两组钩码,一组作动力,一组作 阻力。把它们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臂上,先把动力臂长 度固定,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这样做3 至4次,看每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否相等。把 最后一次数据记入表中。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研究动力和阻力不相等的平衡 在杠杆两臂分别挂上2个和4个钩码。改变阻力臂的 长度,直到杠杆平衡。改变动力臂的长度重复实验。看 每次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是否 相等。把最后一次读数记入表中。 4.用测力计作阻力进行实验 在杠杆的一臂挂上3个钩码作动力,在同一臂上用测 力计向上拉杠杆作为阻力,一直到杠杆平衡。然后记下 测力计的读数以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数值。这样做几次, 看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和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5.分析数据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 F1/N
阻力 F2/N
动力臂 l1/m
阻力臂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教学探讨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教学探讨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教学探讨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中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这是教材中的重点实验之一。

笔者和同事在对该实验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反思,对该实验的教学做了探讨和改进。

一、如何减小弹性卡子的质量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杠杆作为成套的物理实验器材,生产厂家一般会配备两个钢丝做的弹性卡子。

在实验教学中笔者发现,卡子质量虽小,但在调节杠杆平衡时还是有影响的,经测量,单个卡子的质量在0.4 g左右,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不能忽视。

例如,将钢制卡子卡在杠杆上,两个卡子到支点的距离相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所示)。

如果一边卡子的位置不变,改变另一边卡子的位置,则发现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所示)。

这说明卡子的质量对杠杆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改变力的大小、力臂的长短。

当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若撤销动力F1和阻力F2后会发现,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图2所示)。

为了减小这个影响,我们尝试以质量更小的棉线作为线圈,套在杠杆上,对杠杆的平衡几乎没有影响(如图3所示)。

因此,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我们建议用棉线圈来代替弹性卡子。

图1图2图3二、如何消除应采用弹簧秤带来的误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传统的做法是用钩码来代替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1、阻力F2 ,不用弹簧测力计去拉。

原因有二:一是用钩码比较方便,学生易观察,动力F1和阻力F2的大小易确定;二是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动力F1不准确,往往会出现测量的动力F1乘以动力臂l1与阻力F2乘以阻力臂l2不等的情况(如图4所示)。

图4我们认为有必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拉力F1,因为这样,实验时教师很容易用松和紧的方法改变力的大小,学生很快能观察到杠杆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间的变化,实验给学生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测量的动力F1出现不准的原因是对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因为弹簧测力计自身也有质量。

2020-2021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2cm ,用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杠杆的动力臂为0.08mB .此时为省力杠杆C .当弹簧测力计向左移至竖直位置时,其示数为1ND .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2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所以动力臂11142cm 4cm=0.04m 22l OA ==⨯⨯= 故A 错误;B .由图知,钩码对杠杆拉力为阻力,阻力臂的大小l 2=3×2cm=6cm >l 1杠杆为费力杠杆,故错误;CD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Gl 2可得1123N 4cm =2N 6cmF lG l ⨯== 竖直向上拉A 点时,力臂大小等于OA ,由杠杆平衡条有'12F OA Gl ⋅=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212N 6cm =1.5N 2cm 4Gl F OA '⨯==⨯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平衡的是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答案】C【解析】设杠杆的分度值为 L,一个钩码的重为G.原来4G×2L=2G×4L;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动一格,左边=4G×L=4GL,右边=2G×3L=6GL,左边<右边,杠杆向右端下沉,A不符合题意;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左边=3G×2L=6GL,右边=G×4L=4GL,左边>右边,杠杆向左下沉,B 不符合题意;左、右钩码各减少一半法码,左边=2G×2L=4GL,右边=G×4L=4GL,左边=右边,杠杆平衡;C符合题意;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左边=6G×2L=12GL,右边=4G×4L=16GL,左边<右边,杠杆右边下沉,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PPT课件
(5)阻力臂 l 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F1 O l1 F2
F1
o
L1
L2
F2
o
F1 L1
L2
F2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O
l2 l1
F2
F1
1.找支点
2. 作力的作用线
3. 作力臂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F2
l1
O F1
l2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F1
l1
F2
l2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F2
O l1
l2 O l1
2 3 ……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 2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起什么作用?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 出或量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例题:
F1=200N
l1=9m O
小资料
人 体 内 的 杠 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 作用(见图),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 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 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 收缩有的拉长配合起来形成低头仰头, 从图里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小资料
人 体 内 的 杠 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 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 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 杠杆,举起一份的重量,肌 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 然费力,但是可以赢得速度。
L1 L2
o
F2
F1
【思考】上图中杠杆已处于水平平衡 1)若两边同时向外移动一格长度,杠杆会水平 平衡吗?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当右 边钩码向右移动2格,左边钩码向左移动几格? 2)若在两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 水平平衡吗?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

2020年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

2020年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是初中物理学生能灵活掌握的技能,中考中,杠杆平衡是重要的一个考点,各省市在历年考试中都有题出现。

一、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实验器材与装置图: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2、实验操作(1)调节杠杆平衡: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实验前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调;(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3)根据钩码的质量,分别算出左、右两端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1、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填入表格;(4)改变钩码个数或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继续实验,再做两次并分别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交流反思(1)实验前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3)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5)将杠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但一定要注意沿竖直方向拉动,以便测量力臂;如果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仍保持杠杆平衡,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因为力臂会变小;(6)数据分析时,要注意不同的物理量不能进行加减计算,但可以进行乘除法计算,如不能进行F 1+L 1的计算,可以进行F 1L 1的计算。

4、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F 1l 1=F 2l 2或1221F L F L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n 倍,动力就是阻力的1n) 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1、题型分析 (1)已知F 1、F2、L 1、L 2四个量中的三个计算第四个量,通过将F 1l 1=F 2l 2变形,再直接带入求解即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3)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的乘积
结论: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就越强。

杠杆平衡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方法,用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在平衡状态下,杠杆两边的力矩之和为零。

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杠杆平衡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简单的杠杆平衡实验装置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这个实验装置包括一个支点和两个物体(甲、乙)。

通过调整物体(甲)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长度和杠杆两边的力矩。

我们可以测量物体(甲)的质量和位置,并通过改变物体(乙)的位置来达到杠杆平衡。

如果在物体(甲)和支点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物体(乙)的质量和位置可以相应地调整,使得杠杆平衡。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悬挂实验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这个实验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悬挂装置和一些重物来构建一个简单的杠杆系统。

我们可以将重物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调整重物的位置和质量来达到平衡。

通过测量杠杆长度、两边重物的质量和位置等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除了上述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和其他物理定律来推导出一个方程。

通过对该方程进行求解,我们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解析解。

将实验观测到的参数代入该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杠杆平衡的理论值。

通过比较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差异,我们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杠杆平衡实验是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重要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成立。

这些实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工程设计和力学分析等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杠杆平衡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初中杠杆实验报告

初中杠杆实验报告

初中杠杆实验报告杠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杠杆实验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份关于初中杠杆实验的报告,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杠杆实验的现象,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理解力矩和平衡条件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 杠杆装置:包括一个木制杠杆和一个支点。

2. 物体:可以是一个重物或者一个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1. 将杠杆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支点处于杠杆的中心位置。

2. 将物体悬挂在杠杆的一侧,使其与支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3. 观察物体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4. 移动物体的位置,使其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再次观察并记录物体的位置。

5. 重复以上步骤,尝试不同的物体和不同的距离。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物体与支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

2. 当物体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时,杠杆会发生旋转,物体会向下或向上移动。

五、实验分析1. 力矩的概念: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旋转效果。

在杠杆实验中,物体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不同的力矩,从而导致了杠杆的旋转。

2. 平衡条件:当物体与支点之间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这是因为力矩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六、实验应用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杠杆的例子:1. 门把手:门把手是一个杠杆,通过改变手的位置,我们可以轻松地打开或关闭门。

2. 起重机:起重机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改变吊物和支点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物体的起重和放下。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杠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杠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掌握了杠杆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力学问题。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创新实验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创新实验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4.得出实验结论。动力乘以动力臂=阻力乘以阻力臂。
三、教师演示实验
接下来在学生还没有整理实验仪器之前,老师问:第三次实验,左右两边的力臂在哪里?老师又将弹簧测力计挂载,杠杆右端,斜拉杠杆。问,这时力臂在哪?学生仍认为力臂在杠杆上。这时,老师适时的讲解本实验的难点问题,理解力臂,两个实验。
自制教具一展示---力臂演示仪:
二、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猜想的改进要点:
1.给出一个已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杠杆。
2.在支点的一侧距离支点两个格处挂一个100g的钩码,学生们看到杠杆立即失去了平衡,3.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个100g的钩码,并说这个钩码有一种魔力,自己就能办成大事儿。再再将这个钩码挂在在杠杆的另一侧距支点两个格处,学生发现杠杆又恢复水平平衡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
教材版本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使用器材
铁架台、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
自制教具(力的作用线及力臂的组合演示仪、圆盘杠杆)
实验改进要点
一、对杠杆概念中“硬棒”两个字的教学突破:
先用硬纸板做成核桃夹,学生夹核桃谈一谈感受。再用真实的核桃夹夹核桃,观察现象,并谈感受。使学生亲身体验杠杆是一根硬棒。
将质量相同的钩码挂在距杠杆支点等距的左右两点A、B处,圆盘杠杆在原位置平衡。接下来将B点的钩码摘掉,挂在如图B’点处(B’点在经B点与AB垂直的弦上),学生猜想还能平衡吗?学生答:“不能。”松手后学生观察到杠杆仍然平衡。这样不难找到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认识到杠杆既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实验教学内容
1、杠杆概念的理解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教师演示实验——自制教具展示(力臂演示仪、圆盘杠杆)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记录单实验登记表 (14)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记录单实验登记表 (14)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实验 2.用线系着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个数或在杠杆 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把支点右侧的钩码作用在杠 步骤 杆上的力(数值上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当作动力F1,把支点左侧的 与方 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作为阻力F2。记下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 法 l1、阻力臂l2的数值。 3.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再做三次试验,将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 良好( 效果 1.意见: ) 一般( ) 较差( )
(古城镇中学)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登记表①
年级 八年级
实验 名称
(古城镇中学)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登记表②
年级 八年级 章 节
实验 名称
章 节
12章
1节
时间 20 年 月

12章 1 节
时间
20
年 月 日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目的 实验 仪器 杠杆(带支架)(13)、 、材 料及 钩码(13盒) 药品
改进 意见 2.无(

教师 任课: 签字 管理员:张恒瑞 组长 签字
教师 任课: 签字 管理员:张恒瑞
学校领导检查 签字
说明:表①为约课教师留存、用备查。
组长 学校领导检查 签字 签字 说明:表②交由实验室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目的 实验 仪器 杠杆(带支架)(13)、 、材 料及 钩码(13盒) 药品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实验 2.用线系着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个数或在 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把支点右侧的钩码 步骤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数值上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当作动力F1, 与方 把支点左侧的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作为阻力F2。记下动力F1 法 、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数值。 3.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再做三次试验,将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 良好( ) 效果 仪器 归还 全部完好( 损( 记录 破 一般( ) )件 ) 较差( )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答案)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答案)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状态。

(2)如上图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a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处,挂上个0.5N的钩码。

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3)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_________N。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2)实验时,调节钩码的个数或位置,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3)在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试验,获得了下列数据: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4 5 5 4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实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答:.4.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1)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__ __;(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 1和刻度尺的__ __到支座的距离l 2;(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 =___ 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5.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数据次数 动力F 1/N动力臂l 1/cm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1 1.0 10 0.520 2 2.0 10 1.0 20 32.0204.010__ __(3)小红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 和阻力臂OB 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6.小轩同学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他将杠杆挂在支架上,结果发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 1、F2、l1和l2分
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 1l1=F2l2 。
(3)要使翘翘板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男孩不动,女孩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或者 女孩不动,男孩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做是()
A、以 B 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 B 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以 A 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 A 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2、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 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A、左端下降 C、仍然平衡
1
1、0
20
阻力 F2/N 2、0
阻力臂 L2/cm 10
2
2、0

5
1、0
10
3
2、0
10
2、0
10
4
3、0
10
2、0
15
分析上表,用 F1、F2、l1和 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 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
(3)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欲使如图所示的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小女孩可
4、【答案】轮轴 省力 【解析】钥匙在使用时绕中心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其轮半径和轴半径分别为动力臂 和阻力臂,因为动力臂大于 阻力臂,所以轮轴是一种省力机械。 5、【答案】(1)水平 便于测量力臂
(2)F 1l1=F2l2
(3)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 【解析】(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B、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2. 不同质量的砝码。

3. 支撑架。

4. 实验台。

5. 量具。

实验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在杠杆平衡时,两边所受的力矩相等。

即F1 × l1 = F2 × l2。

在实验中,通过改变不同的质量砝码,使得杠杆平衡,从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 将支撑架固定在实验台上,并安装好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2. 调整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使得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3. 在杠杆的一端挂上一个质量砝码,观察杠杆是否失去平衡。

4. 根据失去平衡的情况,调整砝码的质量和位置,使得杠杆重新平衡。

5. 测量不同位置的砝码的质量和距离,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平衡条件,并且得到了一组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位置的力矩,并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法,并验证了杠
杆平衡条件。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调整砝码位置时,需要耐心和细心,以
确保杠杆能够平衡。

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更加仔细地调整砝
码的位置,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

自查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题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题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题1.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

(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平衡/不平衡)状态。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移。

(2)如图乙,小明保持弹簧秤竖直放置,然后认真调零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杠杆受到钩码的拉力为F2,小明发现F1×OD≠F2×OC,其原因是________。

(3)接着,小明准备作图丙所示实验,实验前小明首先再取一只弹簧秤与已调零的弹簧秤进行对拉,如图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在做了10多次图丙所示实验后,他还做了几次图戊所示的实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再次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将测力计转向图中虚线方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电子天平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

杠杆在静止时处于________状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可调节左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与________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

(选填:A“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或B“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写字母即可)4. 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次数F1/N L1/cm F2/N L2/cm11102522101203215310(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教学说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

实验教学说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

实验教学说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实验教学说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一、引言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教学杠杆的平衡条件》。

请允许我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精心设计的实验教学流程图,通过这个流程图,你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我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这个条件。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我要为大家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杠杆的平衡条件的介绍,二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验证。

1. 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介绍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平衡条件的含义。

我还会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平、钳子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验证在实验验证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杠杆平衡条件的真实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杠杆平衡条件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还会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和布置作业。

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如扳手、钳子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问学生它们为什么能发挥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
是。

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3)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_________N。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
(2)实验时,调节钩码的个数或位置,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
了.
(3)在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试验,获得了下列数据:
动力F
1/N 动力臂L
1
/cm 阻力F
2
/N 阻力臂L
2
/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实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答:.
4.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
(1)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__ __;
(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__ __到支座的距离l2;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___ 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5.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数

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0 0.5 20
2 2.0 10 1.0 20
3 2.0 20 4.0 10
由此实验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 __.
(3)小红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
6.小轩同学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他将杠杆挂在支架上,结果
发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需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 点挂三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
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 点,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如图21
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
(3)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如图a 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⑵如图b 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
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
方向 。

⑶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
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⑷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

8.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
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如图10所示,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 (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18
B O A 图21 a b
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杠杆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 .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如下图所示,则测量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小红在杠杆的一侧挂钩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某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住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4)下表是小红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这次实验不妥之处 。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 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 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 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旋(选填“左“或“右”).
(2)如图b 所示,在A 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 位置挂上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c 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1 1.5 10 3.0 5 2 1.0 20 2.0 10 3 1.0 30 2.0 15 图a
图b 图c B A
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 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
12.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三个质 量均为100g 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小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
“在杠杆水平平衡时,如
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位置; ②调节杠杆使其在 平衡,然后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将一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A
点,记录阻力臂L 阻在表格中;在A 点处挂三个钩码,计算出它的重力G 阻,即为它的阻力F 阻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支点右侧,将另一个绳套拴在B 点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动力臂L1,记录在表格中; ④ 。

A .钳子
B .独轮车
C .羊角锤
D .筷子 18 B O A 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