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14级期末总结)[可修改版ppt]
微生物优秀ppt课件

目录
• 微生物概述 •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 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 • 微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01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难以看见或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和藻类等。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应用实例
在医学领域,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类和 鉴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环境科学中,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 的监测和分类鉴定,可以评估环境的 污染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在食品工业中,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 行分类和鉴定,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和 质量。
在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微生物的分类 和鉴定技术,可以筛选具有特定功能 的微生物资源,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 供支持。
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学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微生物学已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如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微生物 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02 微生物的形态与 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01
微生物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平衡等 。此外,微生物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农业等领域,为人类生活带 来诸多便利和益处。
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科学。自17世纪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以来,微生物学经历了漫长 而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 在某些病毒中作为遗传物质。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结构

鞭毛与菌毛
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鞭毛 蛋白组成,具有旋转、摆动等运动方 式。
鞭毛和菌毛的形态、数量和排列方式 等特征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细菌 。
菌毛是细菌表面的附属物,具有黏附 和侵染宿主细胞的作用,与细菌致病 性有关。
细胞壁
细胞壁是微生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维持细胞形状、提供 保护和维持渗透压等作用。
细胞壁的结构在不同类群中有所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而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较薄。
细胞壁上的特异成分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如革兰氏染色和糖反应等。
细胞膜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的脂双 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控
和出芽生殖等。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具有运动、摄食、感觉 等能力。
原生动物细胞膜较厚,通常具有胞口 、胞咽、胞肛等结构。
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梨形、杆形、 变形虫形等。
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法,少数种类 能够进行有性繁殖。
03
CATALOGUE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总结词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由核酸和 蛋白质外壳组成,具有感染性和复制能 力。
VS
详细描述
病毒非常微小,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 的代谢系统进行复制。病毒的核酸可以是 DNA或RNA,而蛋白质外壳则由许多蛋 白质亚单位组成,具有保护核酸和参与感 染细胞的作用。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 、杆形、丝形等。
亚病毒
总结词
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 物,包括拟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病毒。
详细描述
拟病毒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亚病毒,由单 链RNA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依赖于 辅助病毒进行复制。卫星病毒是存在于动物 中的一种亚病毒,其基因组较小,不能独立 复制,需要辅助病毒的帮助。朊病毒是一种 蛋白质亚病毒,具有感染性,可引起羊瘙痒 病等动物疾病。
微生物绪论及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资料PPT课件

8
第11章 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1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 测量单位 微米(μm)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9
球菌(coccus)
双球菌(diplococcus)
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10
球菌(coccus)
链球菌(streptococcus)
点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1.结构
或称胞质膜(cytoplasmic membrane), 细胞壁内侧,包绕细胞质
27
2.功能
物质交换 细菌生物合成的场所 细菌呼吸场所 形成中介体
28
(三)细胞质 cytoplasm
1. 核蛋白体 核糖体是某些抗生素的作用靶,如: 链霉素、红霉素
2. 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 遗传性状。 F质粒-编码菌毛、R质粒-耐药性、Vi质粒-毒力 与染色体主要区别:质粒丢失——所控制性状消失 染色体丢失——细胞死亡
36
(三)菌毛( pilus )
概念: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 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观察:电镜 种类及功能
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 性菌毛sex pilus(F菌毛)由F质粒编码
37
F+
F-
F+
F-
F+
F+
F+
F+
F质粒的转移
38
(四)芽胞(spore)
3. 胞质颗粒 鉴别细菌
29
微生物形态结构与分类PPT课件

②载色体:光合细菌特有,含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成分,是光合 作用部位。
③羧酶体:自养菌特有,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 2018/11/25
16
3、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流体成分:水、蛋白质(可溶性酶类).核酸、脂类、糖、无 机盐。富含核酸,嗜碱性强。 颗粒成分: A、核糖体(ribosome)核糖核蛋白颗粒结构,含60%RNA 和40%蛋白质。 真核细胞核糖体 原核细胞核糖体 游离或结合与内质网 80S(40+60)或70S 106—107个/细胞
2018/11/25
与抗原性、致病性、噬菌体的感染有关。
10
⑶、化学组成及结构
A、 肽聚糖:由单体组成的聚合物。
N-乙酰葡萄糖胺(NAG) N-乙酰胞壁酸(NAM) 短肽 单体之间通过肽间桥连接 B、磷壁质:G+菌特有。 多元醇(核糖醇或甘油)+磷酸 单 体 C、脂多糖、磷脂、脂蛋白:G-菌特有。
2、 细胞膜cell membrane A、 研究方法: 观察:质壁分离+中性或碱性染料+光学显微镜。 B、 化学组成:蛋白质 60-70% 脂类(甘油磷脂)20-30%
糖蛋白、糖脂 2%
核酸:微量 C、结构:双层单位膜 磷脂分子层构成骨架。磷脂分子以各种形式运动,使膜 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布其中。蛋白质、种类随种和生理而 变化。
磷脂
脂多糖
2018/11/25
中层
外层,毒性成分
比较
C、革兰氏染色机理: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同
13
⑸细胞壁缺陷细菌
a、原生质体: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 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 ,所留下的部分。一般由G+ 形成。 b、球形体:残留部分细胞壁,一般由G形成,有一定的抗性。 c、L型细菌
普通生物学课件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有些菌壁外含有由多糖构成的类似荚膜的结构。 包括异多糖、甘露聚糖和淀粉类物质。
2 . 细胞膜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 原核生物的基本相 同。但有的酵母菌 如酿酒酵母中含有 固醇类(甾醇)、 VitD的前体----麦 角固醇,这在原核 生物是罕见的。
星空8538的个人中心
3 . 细胞核
•核膜: 核孔40~70nm ,透性比任 何生物膜都大。 •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牢固结合而 成,呈线状, 数目因种而异。 •核仁:核内有一或几个区域rRNA含 量很高,这一区域为核仁,是合成 核糖体的场所。 •中心体: 在核膜外,由蛋白质亚基 组成的细丝 状结构,在细胞繁殖分 裂中起作用。 细胞核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 细胞的增殖和代谢。
分布:偏酸性的含糖环境。水果、蔬菜、蜜饯的表面,果园 土壤中与环境有关。
种类: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酵 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星空8538的个人中心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如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的宽度为2.5~10μm,长度为4.5~21μm。 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模糊地看到它们细胞内的各 种结构分化。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 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内层:葡聚糖(约占30-40%,由D-葡萄糖以β
中间层:蛋白质(含6-8%,多为酶类)
-糖苷键联结)
(2)壁外成分:
(3)细胞壁的少量组分—脂类和几丁质几丁质(chitin):为聚乙酰氨基葡萄糖 几丁质并不是所有的酵母菌中都有,其含量也因种而异。裂殖酵母一般不含几 丁质,酿酒酵母含1~2%,有的假菌丝酵母含量超过了 2%。 星空8538的个人中心
微生物总结_PPT幻灯片

2021/3/10
25
第九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设立35个群,将古 细菌部改编为5个群,全书描写了约500个属。
划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 具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真细菌 第二类 具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真细菌 第三类 无细胞壁的真细菌 第四类 古细菌
1984-1989年陆续出版的四卷册《伯杰氏系统 细菌学手册》第一版,在着重于表观特征描述 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分类、数值分类特别是 DNA相关性分析,及16S rRNA寡核苷酸编目 在生物种群间的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 细的阐述,体现了细菌分类的研究从表观向系 统发育体系的发展。除此,还附有每个菌群的 生态、分离、保藏及鉴定的方法。
B:核酸分子杂交——DNA-DNA和DNA-RNA 杂交
C: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
微生物分类方法
1.传统分类法(classical classification) 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为依据。
2.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20世纪60年代兴起,细菌的各种生物学性状“等重要 原则”分类,性状数量超过50个。
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幻灯片

聚-ß-羟丁酸(PHB)和聚羟链烷酸(PHA)
分布:
1925年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megaterium)中发现,
在产碱菌属(Alcaligene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和固氮菌属(Azotobacter) 等60属菌中存在。
染色性:
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
聚-ß-羟丁酸(PHB)和聚羟链烷酸(PHA)
较厚(8-10nm)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组成; 磷脂:脂多糖和脂蛋白之间; 脂蛋白:磷脂层与肽聚糖之间。 外膜蛋白: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20多种蛋白,如孔蛋白
(porin)
孔蛋白(porin):结构――三聚体跨膜蛋白孔道; 功能――控制某些物质进入胞内。
外膜的主要功能
类脂A是G-菌的致病物质――内毒素; 与磷壁酸相似,吸附阳离子的功能; 与抗原性有关; 噬菌体吸附受体; 物质交换、屏障功能。
B 磁小体
(magnetosome)
分布:水生螺菌属(Aquaspirillum)
和嗜胆球菌属(Bilophococcus)等趋磁细菌中
结构:内Fe3O4,外包磷脂、蛋白质或糖蛋白
的八面体、六面体等
功能:导向功能,趋泥或趋水界面微氧环境, destroys H2O2 意义:用作磁性定向药物和抗体,用以制造生物传感器
外膜蛋白: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20多种蛋白,
如孔蛋白(porin) 孔蛋白(porin):结构――三聚体跨膜蛋白孔道;
功能――控制某些物质进入胞内。
周质空间 (periplasmic space, periplasm)
又称壁膜间隙。在G-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 间的狭窄空间(宽约12~15nm),呈胶状。存在着多种周 质蛋白(periplasmic proteins):
(完整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完整版)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第⼀章: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细胞型:病毒细胞型:原核微⽣物:细菌、放线菌等,(⽆明显核,也⽆核膜、核仁。
)真核微⽣物:酵母菌、霉菌,(有明显核,有核膜、核仁。
)第1节:细菌Bacteria是微⽣物⼀⼤类群,主要研究对象。
细菌是单细胞的,⼤⼩在1um左右,1000倍以上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状。
⼀、细菌的形态和⼤⼩(⼀)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式不同⼜分为单、双、链、四联、⼋叠、葡萄球菌。
不同的排列⽅式是由于细胞分裂⽅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2、杆菌Bacillus (Bacterium):杆状或圆柱形,径长⽐不同,短粗或细长。
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3、螺旋菌(Spirillum):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统称,⼀般分散存在。
根据其长度、螺旋数⽬和螺距等差别,分为弧菌Vibrio (菌体只有⼀个弯曲,形似C字)和螺旋菌(螺旋状,超过1圈)。
与螺旋体Spirochaeta 区别:螺旋体⽆鞭⽑。
细菌形态不是⼀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成、菌龄等)异常形态⼀般,幼龄,⽣长条件适宜,形状正常、整齐。
⽼龄,不正常,异常形态。
畸形:由于理化因素刺激,阻碍细胞发育引起。
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长,细胞衰⽼,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起。
(⼆)细菌⼤⼩如何测量:显微测微尺球菌直径0.5-1um,杆菌直径0.5-1um ,长为直径1-⼏倍;螺旋菌直径03-1um,长1-50um;细菌⼤⼩也不是⼀成不变的。
细胞重量10-13-10-12g ,每g细菌含1-10万亿个细菌。
⼆、细菌细胞结构研究细菌细胞结构是分⼦⽣物学重要内容之⼀,有了电⼦显微镜才有可能。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荚膜、芽孢。
(⼀)基本结构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第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

• 弧菌:螺旋不满一圈,菌体呈弧形或逗号形 例:霍乱弧菌、逗号弧菌
• 螺菌:螺旋满2—6环,螺旋状 例:干酪螺菌
2019
-
32
弧菌
2019
-
33
螺旋菌
2019
-
34
自然界中最多是杆菌,其次是球菌, 而螺旋菌较少。
2019
-
35
4.细菌的其他形态
2019
• 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 • 多数分散排列、个别链状(炭疽杆菌) • 细胞排列方式在分类鉴定中作用不大
2019
-
23
大杆菌(炭疽杆菌)
小杆菌(布鲁斯菌)
中等大杆菌球杆菌20源自9-24短杆菌
2019
-
25
长杆菌
2019
-
26
绿脓杆菌
2019
-
27
C. botulinum
R od shaped prokaryote. Vegetative and spore stages: note the flagella on the vegetative cells. C auses botulism . SEM left x15,400, right x12,800
2019
-
40
细菌大小的测量
可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直接测量;也可通过投影 或照相,按图中的大小和放大倍数间接测算。 细菌大小的表示方法: 球菌:直径 杆菌:宽×长,如:E.Coli 1 ×3m 螺菌:长、宽和螺距
2019
-
41
巨 颤 蓝 细 菌
8 ×
50
2019
-
42
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14级期末总结)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
五、粘细菌(myxobacteria) 一、概念
粘细菌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 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
二、特点
1、为单细胞、杆状、柔软,无鞭毛,产生粘液,可在固体表面 作“滑行”运动,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阴性; 2、能形成粘孢子和形态各异、颜色鲜艳、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有独特的协同社会性行为; 3、可以合成大量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三)细胞的结构
3、细胞质和内含物
2)颗粒状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
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 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
糖原: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芽孢杆菌和蓝细菌等 聚β-羟丁酸(PHB):固氮菌、产碱菌和肠杆菌等 硫粒:紫硫细菌、丝硫细菌、贝氏硫杆菌等 藻青素:蓝细菌 氮源类 藻青蛋白:蓝细菌 磷源(异染粒):迂回螺菌、白喉棒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碳源及能源类 贮藏物
(三)细胞的结构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在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壁外,着生一些特 殊的附属物,包括:
糖被(glycocalyx)
鞭毛(flagella)
菌毛(fimbriae) 性菌毛(pili)
(三)细胞的结构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糖被(glycocalyx)
1) 概念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capsule或 macrocapsule,大荚膜)、微荚膜(microcapsule)、粘液层(slime layer)和菌胶团(zoogloea)。
(2)方式
细菌以推进方式做直线运动, 以翻腾形式做短促转向运动。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教学课件PPT

有些细菌如杆菌、螺旋菌表面着生着从细胞内,由 细胞膜内基粒伸出的纤细丝状体,体外呈波浪状或弯 曲,这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 除少数细菌靠滑动、颤动外,多数细菌靠鞭毛运动。 鞭毛直径一般在10-20nm之间,长度一般比菌体本 身长,结构为空心丝状。 鞭毛着生方式是细菌种的特征,主要有2类,即周 生与极生鞭毛。肠杆菌及芽孢杆菌多具周生鞭毛,螺 旋菌假单胞菌多为极生。
繖毛的附着方式
第一节、细菌
3、芽孢和体胞晶体: 芽孢: 有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质浓缩凝集, 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孢子,为了与霉菌的孢子相 区别,称之为芽孢。 分类学上把凡能产生芽孢的细菌都归属于芽孢杆菌 科,少数球菌及极少数种类的螺旋菌也能产生芽孢。 芽孢有较厚的细胞壁和较高的折光性,普通燃料不 易着色,通常要经强燃料长时间高温染色才能成功; 但一旦染色很难褪去。
结果分两类: 1紫色菌:经酒精脱色后紫色不褪为G+ 2红色菌:经酒精脱色后紫色褪掉为G-。
G- 与G+细菌主要特征比较: 特征 细胞壁脂含量 细胞壁肽聚糖 对青霉素的反应 碱性染料的抑制的反应 营养要求 对物理因素破坏作用的 抗性 G+ 低 1-4% 高 40-49 % 敏感 高 大多数复 杂 强 G高 11-22 % 低 1-10 % 不敏感 低 简单 弱
第一节、细菌
(三)、核质体 细菌细胞不像高等生物那样有一个具有核膜的细胞 核,只有一团形状不规则,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完整 结构的核质体。 组成;大量DNA、少量RNA及Pr,又称细菌染色体。 形状:单链、环状、链状,卵圆形或纺锤形,实际 上是由一个很大的DNA分子缠绕而成的。 长度:电镜下观察细菌DNA为丝状结构,双链完全 拉直,可达1mm。E.coli的DNA比菌体长1000倍。
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共48张PPT)

节孢子
11
4、厚垣孢子
这类孢子具有很厚的壁,又叫 厚壁孢子。
菌丝顶端或中间的个别细 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变圆 ,然后细胞壁加厚形成圆形 、纺锤形或长方形的厚壁孢 子。
厚垣孢子也是霉菌的休眠体 ,对热、干燥等不良环境抵抗 力很强。
厚垣孢子 12
☆无性孢子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13
(二)霉菌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 程。
等有机酸。
③有的也可用于甾体转化。
34
3、曲霉(Aspergillus):
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 气和谷物上,可引起食物、 谷物和果蔬的霉腐变质,有 的可产生致癌性的黄曲霉毒 素。 形态特征:菌丝发达多分枝 ,有隔多核的多细胞真菌。
分生孢子梗由特化了的厚壁
而膨大的菌丝细胞(足细胞 )上垂直生出;分生孢子头
后 垣孢子
5
(一)霉菌的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不经过两个性细胞的结合,只是由营养细胞分裂或 分化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程。
无性繁殖繁殖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由于生于孢子囊内,又叫内生孢子。它是由气生菌丝顶端 膨大形成特殊囊状结构—孢子囊,孢子囊逐渐长大,在囊中 形成许多核,每一个核外包以原生质并产生细胞壁,形成孢 囊孢子。带有孢子囊的梗称孢子囊梗,孢子囊梗伸入到孢子 囊中的部分叫囊轴或中轴。孢子囊成熟后释放出孢子。
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中,也常见于水果、 蔬菜、各类淀粉食物、谷物上,引起霉腐变质。
特征:低等真菌,菌丝发达、繁密,为白色、无 隔多核菌丝,为单细胞真菌。菌落蔓延性强,多 呈棉絮状。
代表种:高大毛霉、总状毛霉和梨形毛霉。
25
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细胞的结构
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
伴孢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因而可将这类产伴孢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 物农药——细菌杀虫剂。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三)细胞的结构
在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壁外,着生一些特 殊的附属物,包括:
➢ 糖被(glycocalyx) ➢ 鞭毛(flagella) ➢ 菌毛(fimbriae) ➢ 性菌毛(pili)
• 糖被
在壁上有固定层 层次厚:(大)夹膜
包裹在单个细胞上
层次薄:微夹膜
松散,未固定在壁上:粘液层
包裹在细胞群上:菌胶团 [ 动胶菌属(Zoogloea)有]
(三)细胞的结构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1) 概念
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波曲形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
硫粒:紫硫细菌、丝硫细菌、贝氏硫杆菌等
氮源类
藻青素:蓝细菌 藻青蛋白:蓝细菌
磷源(异染粒):迂回螺菌、白喉棒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三)细胞的结构
1)概念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 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孢子”)。
(Mycoplasma)
(参见P48-49,新版P04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细胞质和内含物
(三)细胞的结构
2)颗粒状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
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 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
贮藏物
糖原: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芽孢杆菌和蓝细菌等
碳源及能源类 聚β-羟丁酸(PHB):固氮菌、产碱菌和肠杆菌等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 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 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 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 胞呈无色;
• 细胞壁缺乏或缺损的各种细菌的统称,包括支原体、 L型细菌、原生质体和球状体等。
缺壁细菌
缺壁突变——L型细菌
(L-form of bacteria)
实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
基本去尽——原生质体(G+)
人工去壁
(protoplast)
部分去掉——球状体(G-)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sphaeroplast)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三)细胞的结构
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 称“Bt”)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 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二)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质和内含物 4、核区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糖被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 8、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菌毛 9、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性毛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球状: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
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基
本
杆状: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
形
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态
螺旋状:弧菌、螺菌、螺旋体菌。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其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
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三)细胞的结构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 涂片进行复染。例如蕃红,它使原来无色的 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 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 表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
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 类脂质 蛋白质
占细胞壁干重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含量很高(50~90)
含量很低(~10)
含量较高(<50)
无
一般无(<2)
含量较高(~20)
无
含量较高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4)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1、细胞壁
革 兰 氏 染 色 的 原 理
(参见P49, 新版P048 )
1、细胞壁
(二)细胞的结构
6)缺壁细菌(cell wall deficient bacteria):
(三)细胞的结构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糖被(glycocalyx)
1) 概念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capsule或 macrocapsule,大荚膜)、微荚膜(microcapsule)、粘液层(slime layer)和菌胶团(zoogloea)。
(三)细胞的结构
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 特殊构造: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
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 病理学家C. Gram (革兰) 所创立的。 该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 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 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 法。
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 与形态结构(14级期
末总结)
Outline
• 第一节 细菌 • 第二节 古菌 •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真)细菌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二、放线菌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四、螺旋体(Spirochete) 五、粘细菌(Myxobacteria) 六、蛭弧菌(Bdellovibrio) 七、蓝细菌(Cyanobact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