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驯化及老化的原因
污泥老化该咋办?
污泥⽼化该咋办?在实际应⽤中,我们通过⾷微⽐控制活性污泥的状态,说⽩了,也就是给每个微⽣物分配多少吃掉有机物的任务,这是⼀个技术活⼉,就好⽐⼀个国家的⼈⼝控制,搞不好就会出现问题,如⼈⼝过多、⼈⼝⽼龄化等问题。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物世界也是⼀样的道理,⽐如污泥⽼化。
污泥⽼化是好氧⽣化法中的常见问题,⼀旦出现除了影响出⽔⽔质,还要花功夫培养污泥。
因此,搞清楚污泥⽼化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常重要。
01如何判断污泥⽼化了在⼭少爷系列⽂章前⾯⼏期讲污泥上浮、飘泥等问题时,其原因都有污泥⽼化这个因素;反过来看,这些现象都可以作为污泥⽼化的判断依据。
当然,实际应⽤中需要多⽅⾯分析,有以下⼏点:a、沉降⽐实验污泥发⽣⽼化后,在污泥沉降⽐实验中表现为污泥⽆机化程度⾼、凝聚性较差、污泥絮团松散变⼤、污泥颜⾊变深变暗、液⾯有细⼩浮渣、沉降速率变快等。
知道了这些判断依据,要避免按图索骥。
可以这样理解,这是污泥⽼化在沉降⽐中的直观表现,可以发现这和所有⽣命体的衰⽼是⼀样的,和⼈的衰⽼也⼀样,总体表现为没有⽣机、死⽓沉沉。
事实上,经验丰富的⼯程师简单看看沉降过程就能判断个差不多。
因为,活性污泥是⼀团⽣命体,运维跟我们很多朋友养的的宠物⼀样,相处的时间久了,很容易就能知道对⽅出了什么问题。
需要强调的⼀点是,沉降⽐这样的实验要经常做,⽽且要充分地在过程中把握污泥的特性,时间久了就成为“⽼医⽣”了。
b、镜检观察活性污泥⽼化后,其中的⽣物组成也会发⽣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后⽣动物会⼤量繁殖。
据此可以通过镜检观察后⽣动物是否⼤量繁殖来判断污泥⽼化。
⽼化的污泥,镜检会发现很多⽼化迹象的原后⽣动物,如磷壳⾍、表壳⾍、线⾍等。
c、判断⾷微⽐污泥⽼化多发⽣在低负荷情况下,特别是⾷微⽐低于0.05时,出现活性污泥⽼化的⼏率很⼤。
实际操作中,可以利⽤上述⽅法综合判断。
02污泥⽼化的原因具体导致污泥⽼化的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是⼀个逻辑——泥多⾷少。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活性污泥是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然而,随着活性污泥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泥中的微生物会逐渐老化,影响处理效果,这就需要对活性污泥老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控制。
一、活性污泥老化的表现1. 污泥结构松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越来越少,污泥变得松散,容易被气泡带走,从而影响沉降性能。
2. 污泥颜色变暗:老化的活性污泥会表现出颜色变暗的特点,说明其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
3. 污泥比容增大:由于老化微生物的死亡和溶解,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污泥比容增大。
二、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1. 长期运行:活性污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影响其除污性能。
2. 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活性污泥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也会导致微生物老化。
3. 毒性物质的影响:废水中的毒性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加速其老化。
三、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方法1. 污泥理化性质检测:包括污泥的比容、颜色、颗粒度等参数检测,从而判断污泥的老化程度。
2. 水质分析:监测活性污泥出水的水质参数,如COD、NH3-N、TP等,分析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评估活性污泥的新陈代谢能力。
四、活性污泥老化的控制方法1. 混能搅拌:采用混能搅拌设备,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混合和悬浮,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2. 曝气系统改造:提高曝气系统的氧气输送效率,增加氧气的溶解量,促进微生物的氧化代谢。
3. 排泥系统优化:优化活性污泥的排泥系统,及时去除老化污泥,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活性污泥老化的监测和控制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活性污泥的培养及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和分解中的有机物。
微生物和有机物构成活性污泥的挥发性局部〔即挥发性活性污泥〕,它约占全部活性污泥的70%—80%。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
它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和驯化出来的。
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值,到达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那么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展选择和诱导,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一、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且要有环境适应的菌种,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当条件不具备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7天,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历,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二、驯化方式〔一〕接种菌种1、接种菌种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艺单元,如主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
2、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
3、接种量的大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那么,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5%。
只要按照规X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X围正常启动。
4、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讲,在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
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浓缩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为10﹪〔浓缩污泥,干污泥为8%〕,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
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7天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明显上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能正常启动。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1.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
1.1活性污泥沉降比进行观察
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在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1.4倍左右。
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
具鲜活的光泽。
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1.2显微镜观察
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活性污泥老化现象概述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2、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1)活性污泥沉降比表现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①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再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倍左右。
②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③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④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⑤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2)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3)食微比的确认通常发生或可能发生活性污泥老化的情况下,食微比都处于或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食微比低于时,出现活性污泥老化的几率很大。
3、活性污泥老化原因分析(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过度曝气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自身氧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21:29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1.活性污泥的培养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接种最好利用ADC废水排放口的底泥或者利用同类NH3-N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
由于ADC生产厂废水排放口取泥相当困难,所以采用自行培养驯化活性污泥。
污泥取自玉带河的底泥,呈黑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泥沙等无机物,镜检观察不到微型动物,污泥活性极差,镜检结果见图4.1。
图4.1 培养前的污泥Figure 4.1 sludge before cultivate图4.2 污泥培养后期Figure 4.2 sludge after cultivate本阶段从2004年3月13日开始,由于A/DAT-IAT反应器没有做好,污泥培养在一个有效容积为8L的SBR池进行。
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
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得MLSS为1500mg/L,SV为6%,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
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
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
测得污泥MLSS 为2200mg/L,SV为11%,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
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
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如图4.2所示)。
测得污泥MLSS为4100mg/L,SV为21%,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2.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异养菌,而硝化菌是自养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进一步进行驯化,使之占优。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
性
污
泥
的
培
养
和
驯
化
学习组长:杨家贵
学习成员:何荣贵杨军唐晓琼牛永丽李娟学习时间:2012年4月20日
一.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二、污泥培养与驯化各阶段运行周期
考虑到工程调试期紧,由于直接进行污泥培养需要的时间较长,故采用接种培养。
对于一座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好养活性污泥法系统,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工作。
培养与驯化工作主要分为三阶段:活性污泥接种培养阶段、活性污泥驯化阶段、满负荷稳定运行阶段。
(一)活性污泥接种培养阶段。
污泥老化的原因分析
污泥老化的原因分析污泥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污泥的老化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污泥的老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微生物活性下降污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功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的活性会逐渐下降,导致污泥中有机物质无法有效降解,加速了污泥的老化过程。
二、缺乏氧气污泥堆积在一定时间后,内部的通风和氧气流通性会减弱,导致污泥内部缺氧,进而影响其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使得污泥老化加剧。
三、过度干燥在处理过程中,如果污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干燥的环境中,会导致污泥中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影响其中的微生物活性,加速污泥的老化。
四、有机物质结构变化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结构变化,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变为小分子有机物质,这些变化会影响到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导致污泥老化加快。
五、重金属积累在一些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泥中会积累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这些重金属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重金属的积累,污泥的老化速度也会不断增加。
六、温度过高在高温环境下,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会受到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速度会加快,导致污泥的有机物质降解速度加快,同时也加速了污泥的老化过程。
综上所述,污泥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原因多种多样。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加强污泥通风、保持适当湿度、控制重金属浓度等,以延缓污泥老化速度,同时有效处理污泥,保护环境。
希望通过对污泥老化原因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解决污泥管理和处理中的难题。
污泥老化,如何解决?
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1、污泥老化的原因分析1、污水处理系统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状态换句话说,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太低,并且长时间维持在低有机物污染物的状态。
比如COD低于了100mg/L。
理论上讲,如果进水浓度和流量太低,用降低活性污泥浓度的方法来应对就行了,但是不要忽略了如果进水浓度太低,活性污泥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太低,最终导致活性污泥无法絮凝,无法沉降的现象。
2、过度曝气导致活性污泥老化这种原因未明在文章的开始就讲过了。
过度的曝气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被氧化,空气里面的氧气就是一种氧化剂,过度的曝气自然导致活性污泥里面的部分细菌被氧化,菌胶团被解体。
3、活性污泥浓度过高活性污泥浓度过高并且没有金属底物浓度的支撑,简单的说就是C、N、P之间的比例严重不合理。
最终也会导致活性污泥老化。
4、排泥不及时排泥是控制活性污泥浓度的最常用的首段,排泥不及时对污泥的影响相当的大,如果长时间不排泥的话,活性污泥会以最快的速度发生老化。
2、活性污泥老化的判断1、老化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细小的细菌会游离在水中。
但是游离状态下的细菌之间的水还是非常清澈的。
而不会出现污水一味的浑浊,但是老化后期解体严重,会导致出水混浊!2、曝气池开始有泡沫与浮渣的混合物产生,一般是薄薄的一层,不堆积,颜色灰白(根据系统颜色判断)。
3、菌胶团变的粗大,污泥颜色由浅变黄或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4、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5、镜检污泥结构松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
6、老化的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是正常活性污泥沉降速度的1.5倍左右。
3、污泥老化与各工艺控制指标的关系各工艺指标和活性污泥老化的关系相当密切,这些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确认活性污泥是否老化和纠正老化是否到位准确。
好氧池污泥最常见的问题
好氧池污泥最常见的问题一、污泥膨胀问题1、表现:活性污泥质量变轻,结构松散,体积膨大,沉降性能恶化,丝状菌膨胀。
2、主要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差。
3、主要因素:营养不均衡,溶解氧不足,PH偏低,负荷过高,泥龄过长。
4、解决办法:控制好C:N:P的质量比例为100:5:1,控制溶解氧在2-4mg/L左右,调节好PH为6.5—8.5,增加进水COD 浓度,及时排泥。
5、预防措施:及时补充进水中的N、P;溶解氧控制在3mg/L 左右;当PH在5以下时及时调至6.5以上,当进水COD<300mg/L时,及时补充给C原(工业葡萄糖或工业酒精);当好氧池SV>50‰时,要及时排泥。
二、污泥老化问题1、表现: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浑浊,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曝气停止时,溶解氧突然下降,出水悬浮物增加。
2、主要影响:出水COD不达标,浑浊。
3、主要原因:营养不足或不均衡,泥龄过长。
4、解决办法:及时补给营养,保证C:N:P=100:5:1,污泥浓度较高时,要排泥。
5、预防措施:及时排泥,控制好C:N:P的比例。
三、污泥上浮问题1、表现:好氧池成块污泥上浮。
2、主要影响:厌氧菌增多,COD去除率下降。
3、主要原因:好氧池泥龄过长,底层污泥厌氧所致。
4、解决办法:及时排泥,并投加N、P营养。
5、预防措施:控制好溶解氧水平,及时排泥。
四、污泥发黑问题1、表现:污泥颜色发黑2、主要影响:产生大量厌氧污泥,造成COD去除率下降。
3、主要原因:好氧池曝气不足,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与Fe生成FeS。
4、解决办法: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量。
5、预防措施:控制好好氧池溶解氧在2—4mg/L左右。
五、污泥发白问题1、表现:污泥颜色发白,颜色很淡。
2、主要影响:污泥活性下降,对COD去除率下降。
3、主要原因:曝气过量。
4、解决办法:减小曝气量,控制好溶解氧。
5、预防措施: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在规定范围内。
六、污泥细碎问题1、表现:污泥细碎,漂浮于水面,测SV时,沉降污泥细碎,污泥结构松散。
污泥的驯化及老化的原因
污泥的驯化及老化的原因生化培菌的周期取决于废水的水温和水质;水温高于15℃以上时,培菌的过程较快,水温低于15℃以下时则驯化时间较长,因此污泥的培养驯化应尽量选择在5-11月期间长江流域进行;就废水的水质而言,无毒无害、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其生化培菌的时间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约需30-60天,甚至更长;在清水调试完成后,对于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可以直接用废水驯化微生物;对于化工废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较差的废水则应采取分步培菌法,具体步骤如下:1快速增殖;快速增殖的目的是使污泥迅速生长到填料上去;一般来说,采购来的污泥在脱水或运输过程中,微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它们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恢复和生长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果这时直接用化工废水驯化,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微生物大量死亡;因此第一阶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烧制的熟浆糊初始3-5天内,每100m3生化池容积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来培菌,每天曝气两次,好氧池每次曝气8小时,使微生物快速恢复和生长繁殖,这种方法称为快速增殖法;快速增殖期间生化池内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泥驯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气,待污泥沉降4-8小时后再放水;快速增殖期一般为7-10天;生化池在运行过程中,当微生物一旦受到负荷冲击,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时,也可以采用快速增殖法来帮助微生物恢复和生长;3废水驯化;污泥生长到填料上去以后,每天在100m3生化池内加入的干面粉可增加至20-30kg公斤,同时在生化池内泵入生化进水或废水;初始废水的进水量可按每100m3生化池容积的1-2%的比例泵入,以后每二天按2%的比例逐步增中废水的泵入量,直至达到设计的废水进水量;随着废水泵入量的逐渐增加,葡萄糖或干面粉的投加量或生活污水的泵入量应相应减少直到停止投加,或者可按比例投加废酒精1公斤废酒精按1.5公斤COD计;培菌驯化期间,必须每天测定COD,如发现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则应立即停止废水的递增进水量,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以上和SV不再下降;好氧池正常进废水时,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处理出水COD浓度在200mg/L以下,则可以认为生化池已开始工作正常;在污泥驯化期间切忌负荷如大水量、高浓度冲击,培菌完成以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运作;老化常见的原因有:1、排泥不及时;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4、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建议:1、通过食微比控制污泥浓度,食微比控制在0.15-0.25左右;2、注意控制曝气的均匀性和防止过度曝气DO不要大于4mg/L;3、避免低负荷运行状态,必要是可以补充外加碳源;。
怎样判定污泥是否老化
怎样判定污泥是否老化污泥老化的原因污泥是由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死亡产生的大量有机和无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和物理处理后形成的,具有很好的养分和吸附性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处理条件的变化,污泥会发生老化现象,造成处理效果的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污泥老化的紧要原因包括:1.生物因素:微生物寿命的结束和活性下降会影响污泥的质量和性能;2.环境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条件的变化,会使污泥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更改;3.污染物质:含有大量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废水处理会使污泥老化,削减生物活动性和抗冲击承受本领。
如何判定污泥老化直观判定污泥老化的直观表现有:1.污泥颜色发黑,呈深褐色、黑色,且简单沉淀;2.污泥的臭味会变得特别刺鼻;3.污泥的体积加添,密度减小;4.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含量下降。
指标判定判定污泥老化的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污泥活性:老化的污泥微生物活性差,可通过测定污泥的有氧呼吸速率、盐酸可溶物含量、ATP含量等指标来判定;2.污泥稳定性:老化污泥不稳定,简单发生挥发酸聚积和污泥发酵现象,可通过测定挥发酸和总碱含量、pH值等指标来判定;3.污泥特性:老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下降、污染物排放加添,可通过测定有机物含量、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来判定。
污泥老化的影响污泥老化会对废水处理工艺产生以下影响:1.处理效果降低:老化的污泥活性和吸附性能下降,废水处理效果不佳;2.污泥产率下降:老化的污泥菌落削减、细胞成分更脆弱,简单死亡泄漏,使污泥产率下降;3.能耗加添:废水处理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来处理老化污泥;4.对环境的影响:污泥老化后,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加添,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延缓污泥老化的方法为了延缓污泥老化的发生,可以实行以下措施:1.掌控废水的进水质量,避开废水中含有过多的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等;2.加强污泥的氧化还原来领,加添氧气含量,加强污泥的呼吸作用;3.定期添加菌种,加强污泥的微生物菌群、提高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本领;4.合理调整处理条件,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污泥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什么是污泥老化?
什么是污泥老化?污泥老化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导致污泥的性质和活性受到影响,失去原本的处理效果和功能。
污泥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因素。
污泥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机物质的降解和矿化。
在污泥中,有机物质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主要碳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会逐渐被微生物降解,导致有机物质的含量减少,降解产物的积累进一步影响污泥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
另外,污泥中的微生物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发生老化。
微生物是污泥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代谢作用参与有机物质的降解和转化。
然而,随着微生物代谢的不断进行,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会逐渐减少,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运转。
此外,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PS)和胞内聚合物也会受到影响而发生老化。
EPS对污泥的结构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EPS的含量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污泥的沉降性和脱水性能,加剧了污泥的老化过程。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延缓污泥老化过程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加强曝气、添加外源碳源和微生物剂等方式来促进污泥的新陈代谢,提高污泥的活性和稳定性,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清理和更新污泥也是减缓污泥老化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保持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污泥老化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延缓和减轻污泥的老化程度,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只有重视污泥老化问题,保持污泥的活性和稳定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废水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目标。
活性污泥的驯化技巧
活性污泥的驯化技巧活性污泥的驯化是指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降解,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活性污泥的驯化技巧是指通过调控废水处理系统的环境条件和运行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活性污泥驯化的常用技巧。
1.活性污泥的种植与投料-种植新活性污泥:新的污泥种植需要从外源水体或已经成熟的活性污泥中获取活性污泥种子,并根据废水水质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种植方法。
-定期投料:合理投入废水中的有机物,维持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需求,避免过度或不足。
2.调控温度-控制在较适宜的生物反应温度范围内,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使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更强。
常用的温度范围为20-30℃。
3.溶解氧控制- 保持适宜的溶解氧浓度,一般控制在2-4mg/L范围内。
过高的溶解氧浓度会导致微生物过氧化能力增强,会导致活性污泥中生物膜的增厚,从而降低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
4.混合条件控制-保持适宜的混合条件,如搅拌速度和混合时间等。
适当的搅拌能够保持活性污泥的均匀悬浮,提高微生物降解废水的接触率。
5.控制进水COD浓度-高COD浓度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较强,需控制进水COD浓度,慢慢增加COD浓度,使活性污泥适应进水情况。
6.控制进水负荷-控制每天的污水处理量,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平衡。
当进水负荷突然增加时,要适当增加活性污泥的投放量和调整反应器的运行条件。
7.调节pH值-保持适宜的pH范围,通常为6-9、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产生抑制作用。
8.资料更新-随时更新进水和出水的污水参数和活性污泥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9.控制沉淀时间-沉淀时间是指活性污泥从进入反应器到污泥沉淀完毕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适当调整沉淀时间可以改变污泥的特性,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总之,活性污泥的驯化技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废水水质特点、系统操作参数和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控,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和稳定性,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污泥老化控制方法
污泥老化控制方法污泥老化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一段时间的暴露和陈化,其活性生物量逐渐降低,降解效率下降。
污泥老化不仅会降低污泥的处理效果,还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控制污泥老化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污泥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物的缺乏;2.富余污泥的生成和积累;3.过度曝气氧化;4.污泥混合不均匀;5.高温等环境因素。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污泥老化的方法:1.增加有机物的供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通过适量添加外源有机物,如甘醇、糖类、脂肪酸等,来提供污泥的活性菌源,增加污泥的降解能力,延缓污泥的老化过程。
2.减少富余污泥的生成和积累: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控制好水量和水质的处理范围,避免产生过多的污泥,并采取措施加强污泥的脱水以减少积累。
3.优化曝气控制:曝气对于污泥降解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度曝气会导致污泥颗粒的破坏和生物膜的剥落,进而影响到污泥的降解性能。
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曝气时间、气泡大小和曝气量,并进行均匀分布。
4.改善污泥混合:污泥混合的均匀性对于降解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增加污泥混合设备、加强搅拌等方式来改善污泥的混合均匀性,提高污泥的利用效率。
5.控制温度:温度是影响生物降解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污泥在20-35℃之间效果较好。
可以通过控制暴露污泥的温度、增加保温设施等措施来控制污泥老化。
6.其他辅助措施:可以通过添加菌剂、调整pH值、控制氧化还原电位等办法来促进污泥的降解和稳定。
总之,污泥老化控制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同时,科学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也是延缓污泥老化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控制污泥老化,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健康。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一、活性污泥概述1.定义:活性污泥是污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的聚合体,是指微生物在贮存器潜育生存的体形和状态。
2.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泛类细菌、短杆菌、放线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
3.特征:活性污泥具有吸附性、降解性、沉降性及厌氧性等特征。
二、活性污泥培养1.活性污泥培养的目的:培养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污水降解能力。
2.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活性污泥常用的培养基有17#苹果基、一个液体培养基等。
3.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DO值等条件。
4.培养方法:常见的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法、固定化培养法、连续培养法等。
三、活性污泥驯化1.活性污泥驯化的目的:通过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污水的处理要求。
2.驯化方式:常见的驯化方式有物理驯化、化学驯化和生物驯化等。
3.驯化条件的控制:驯化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曝气量、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
4.驯化指标:驯化活性污泥的指标主要有COD去除率、NH3-N去除率、生物毒性等。
四、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应用1.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2.生物能源: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产生甲烷等生物能源,利用活性污泥进行沼气发酵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土壤修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对于土壤修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结: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好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驯化方式,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污水降解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二、污泥驯化
污泥培养
为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 养物质、溶解氧、适宜温度、酸碱度等,经 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数量 逐渐上增,最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浓度。
1.菌种和培养液 2.培养方法
1)菌种 除采用纯菌种作活性污泥的菌源外,活性污泥的菌种 大多取自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城市污水或性质相似 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的二次沉淀池的剩余污泥,也可取 自污水排放口处的污泥。 2)培养液 培养液可取一定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 盐的组成。城市生活污水本身含有所需要的菌种和培 养物,所以可直接用来培养污泥。
污泥驯化
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淘汰不 能适应环境条件和不具处理污水特性的微生 物,使能分解废水的微生物得到发展,并诱 导出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的霉体系,使不能 适应的微生物被逐渐淘汰。
1.驯化的基本操作
在进水中逐渐增加特定工业废水的比例,或提高工业 废水的浓度,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逐步 达到对特定废水所要求的满负荷及很高的处理效率为 止。开始驯化时每次可投加10%~20%的待处理污水, 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后,再逐渐增加污水的比例。直 至满负荷(即驯化成熟)为止。为了缩短培养驯化时 间,可将培养、驯化两阶段合并起来进行。
在温暖季节,向曝气池中投加一些粪便或米泔水或 下水道壁刮下的污泥,闷曝气数小时后可连续进水, 进水量由小到大,并开动污泥回流设备,使曝气池和 二次沉淀池接通循环,经1~2d曝气后,曝气内就会出 现模糊不清的絮凝体。为了补充营养、排除对微生物 有害的代谢产物,要及时换水,并不断引入污水,替 换原有的部分培养液经二次沉淀后排走。换水间可间 歇,也可连续。约7~14d后,即可进入驯化阶段。培 养时期,活性污泥浓度较低,故应控制曝气量,使之 低于正常运行时的曝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的驯化及老化的原因
生化培菌的周期取决于废水的水温和水质。
水温高于15℃以上时,培菌的过程较快,水温低于15℃以下时则污泥驯化时间较长,因此污泥的培养驯化应尽量选择在5-11月期间(长江流域)进行。
就废水的水质而言,无毒无害、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其生化培菌的时间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约需30-60天,甚至更长。
在清水调试完成后,对于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可以直接用废水驯化微生物;对于化工废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较差的废水则应采取分步培菌法,具体步骤如下:
(1)快速增殖。
快速增殖的目的是使污泥迅速生长到填料上去。
一般来说,采购来的污泥在脱水或运输过程中,微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它们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恢复和生长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如果这时直接用化工废水驯化,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微生物大量死亡。
因此第一阶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烧制的熟浆糊(初始3-5天内,每100m3生化池容积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来培菌,每天曝气两次,好氧池每次曝气8小时,使微生物快速恢复和生长繁殖,这种方法称为快速增殖法。
快速增殖期间生化池内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泥驯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气,待污泥沉降4-8小时后再放水。
快速增殖期一般为7-10天。
生化池在运行过程中,当微生物一旦受到负荷冲击,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时,也可以采用快速增殖法来帮助微生物恢复和生长。
(3)废水驯化。
污泥生长到填料上去以后,每天在100m3生化池内加入的干面粉可增加至20-30kg公斤,同时在生化池内泵入生化进水或废水。
初始废水的进水量可按每100m3生化池容积的1-2%的比例泵入,以后每二天按2%的比例逐步增中废水的泵入量,直至达到设计的废水进水量。
随着废水泵入量的逐渐增加,葡萄糖或干面粉的投加量或生活污水的泵入量应相应减少直到停止投加,或者可按比例投加废酒精(1公斤废酒精按1.5公斤COD计)。
培菌驯化期间,必须每天测定COD,如发现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则应立即停止废水的递增进水量,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以上和SV不再下降。
好氧池正常进废水时,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处理出水COD浓度在200mg/L以下,则可以认为生化池已开始工作正常。
在污泥驯化期间切忌负荷(如大水量、高浓度)冲击,培菌完成以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运作。
污泥老化常见的原因有:1、排泥不及时;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4、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建议:1、通过食微比控制污泥浓度,食微比控制在0.15-0.25左右;2、注意控制曝气的均匀性和防止过度曝气(DO不要大于4mg/L);3、避免低负荷运行状态,必要是可以补充外加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