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沿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沿革

王爱萍

(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摘要:德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究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其经济腾飞、科技繁荣的奥秘在于科技政策。德国的科技政策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根源。从18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到目前一百四十年的时间里,德国的科技政策经历了几次历史性的变革,深入分析各个时期中科技政策的具体内容、特点,有助于准确把握德国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科技政策历史沿革

1870年俾斯麦统一德意志帝国后,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和科技环境的变化,其科技政策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要求。从整体上看,德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德国科技政策的萌芽时期(1870年-1913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完成了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向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这些极大地增强了德国的国家实力,使得德国很快超过了法国,成为了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的世界科学、经济中心。推动德国经济、科学进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科技的进步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德国联邦政府在科技进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德国一战前的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1.1 通过立法保证前沿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满足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用技术的不断发明,德国各联邦政府面临着出台相关法律保护实用技术的压力,1879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专利法,同时在德国化学界的强力推动下,德意志帝国议会于1895年通过了新的帝国专利法,以便对德国人发明的各项技术进行专利保护。专利保护法出台以后,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实用技术创造的步伐,德国政府授予的专利数量也处在迅速上升之中。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60年310项,1870年4132项,1880年3887项,

1890年4680项,1900年8784项,1910年则达到了12100项,[1]德国政府专利保护力度的加强和授予专利数量的迅速上升从一个侧面说明,德国的实用科学技术创造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2 国家积极介入自然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开发

这时期,德国人已经普遍的认识到,德国的大国地位,物质生存,强大军事,他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都决定性地基于科学至上。”在企业和高校积极投入科学研究的同时,德国政府为了“克服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所处的经济相对落后的状态”积极介入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了大国地位的实现,德国先后建立了一批国立研究院,1873年建立了国力物理研究所;1877年和1897年又先后建立了国力化学工业研究所和国立机械研究所;1887年,在著名企业家、发明家维尔纳·西门子、和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尔茨以及天文学家威廉·弗伊尔斯特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帝国物理技术机构”,作为国家标准度量衡检测的权威。当时建立这些机构的目标是通过自然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来保证实用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而加强德国工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为了动员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适应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德国政府还加强在农业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在1868—1906年间成立了18个相关的机构和14个由各农业经济团体承担的研究所。1905年,“帝国农、林经济生态学机构”成立,致力于农、林经济的研究。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德国出现了国家、私人资本、以及市民之间合作支持科学研究发展的现状,使得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度成为历史上的奇葩,其中著名的“威廉皇帝促进科学协会”就是这样成立的。

1.3 建立了完善的大学制度,鼓励教学和研究相结合

德国是一个“教育先行”的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已经感觉到了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的迫切性。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德国政府希望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政治及经济的目的使得德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学办学规模的变化。工业革命的进程,增强了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力度,而科技人才的增加,从形式上表现为大学规模的扩展。特别是19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以后,综合性大学人数出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1875年达到16 357人,超过了

1830-1831年的15 870人,1914年时已达到60 000人以上。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出现,大学人数增长更快。在1872-1912年间,德国高校人数由17954人增加到71710人,增加了约300%。其次:这一时期德国大学教育内部结构的变化最重要表现在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各大学、各院系的规模调整、新院系的出现。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成长起来的技术院校,为直接的工业利益解决了具体的科学问题。而政府对技术院校的资助以及对技术院校地位的提高,又促进了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完善了德意志帝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在综合性大学中,各学科的人数比重也出现了明显的消长。曾是德国最大学科的神学学科人数比例到1914年只占学科学生人数的9.0%,而以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哲学科学学科到1914年占到了学科学生人数的49.6%,接近学生总人数的一半。

大学在扩大规模和调整内部机构同时,习明纳和研究所的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与政府的联系日趋密切,成为了当时政府资助的主要项目。特别是在阿尔特霍夫任普鲁士文化部高等教育处负责人期间(1882-1907年),他在柏林、波恩、布雷斯劳、哥廷根、格赖夫斯瓦尔德、哈勒、基尔、柯尼斯堡和马尔堡等九所大学,帮助创办了9个法学习明纳,4个神学习明纳,86个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和诊疗所,77个哲学研究所和习明纳。在促进大学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充裕的财力是无疑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大学发达的基本保证。政府对大学教学和研究的支持与资助,一方面顺应了科学与学术领域专门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德国现代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大学创造了近代西方国家近代大学模式,教学与研究职能的结合,使得很多西方国家纷纷效仿,被誉为“帝国王冠上的一颗宝石”。

2 德国科技政策军事化发展模式为重点的时期(1914年-1945年)

2.1 魏玛政府时期的科技短暂繁荣

尽管魏玛共和国时期,经济极为困窘,但政府仍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宪法规定了人人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后,还要接受职业义务教育,直到年满18岁。根据这一规定,仅柏林市1925年就开办职业学校43所,学生达5.3万人。政府也极为重视普通大学的教育,政府还在科伦和汉堡创办了两所新型大学。德国教育事业的发达,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德国物理学在极其差的条件下,不仅保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十年所取得的地位,而且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