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1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上语文ppt课件18《浪淘沙》(其一)古诗

六上语文ppt课件 18《浪淘沙》(其 一)古诗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 意境欣赏与情感体 • 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 一,唐诗成为代表。
01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其豪 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
02
诗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 牛织女家”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宁 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的情怀。
读者自我感受分享
在阅读本诗时,我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畔。
平仄相间
诗人在诗句中合理安排平仄声调,使诗歌在朗读时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如“九曲黄河万里 沙”一句中,“九”、“曲”、“黄”、“河”、“万”、“里”等字平仄相间,形成了优 美的节奏感。
句式变化
诗人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如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替等, 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丰富多变。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 共九首,此为第一首。
该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代表刘禹锡豪放诗风的典范之 作。
创作于作者被贬夔州时期,通过描写 黄河万里沙砾,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 阔景象,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心潮澎 湃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
02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及朗读指导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 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考问题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2
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 海中形成画面,深入体 会诗歌的意境美。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 意境欣赏与情感体 • 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 一,唐诗成为代表。
01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其豪 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
02
诗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 牛织女家”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宁 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的情怀。
读者自我感受分享
在阅读本诗时,我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畔。
平仄相间
诗人在诗句中合理安排平仄声调,使诗歌在朗读时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如“九曲黄河万里 沙”一句中,“九”、“曲”、“黄”、“河”、“万”、“里”等字平仄相间,形成了优 美的节奏感。
句式变化
诗人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如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替等, 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丰富多变。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 共九首,此为第一首。
该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代表刘禹锡豪放诗风的典范之 作。
创作于作者被贬夔州时期,通过描写 黄河万里沙砾,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 阔景象,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心潮澎 湃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
02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及朗读指导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 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考问题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2
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 海中形成画面,深入体 会诗歌的意境美。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课件(共24张PPT).ppt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字词学习
bǒ
yá
簸
涯
颠簸
天涯
形容黄河弯弯 曲曲的样子
风浪滚动
大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 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 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天边
多音字学习
静谧端庄 气象万千
空蒙迷离
二、补充诗句。
1.___九__曲__黄__河__万__里__沙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 上银河去,__同__到__牵__牛__织__女__家____。
2.___水__村__山__郭__酒__旗__风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 ___多__少__楼__台__烟__雨__中____。
bǒ 颠 簸
簸
bò 簸 箕
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 共九首,这是其中的 第一首。
走入情景
所见所闻
酒旗飘扬 烟雨朦胧 千里江南 绿树红花 黄莺啼叫
诗词解析
全诗朗诵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解析
虚指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 莺啼 水村
山郭 酒旗 寺 烟雨
《江南春》抓住哪些景 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夸张
波涛汹涌
一、解释诗句中加点的字词,并翻译诗句。
.. . .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__波__浪__淘__洗___ 簸:__颠__簸___ 涯:_范__围___ 译文:_九__曲__黄__河__之__中__有__无__数__的__沙__砾__,__它__们__随__同__黄__河__流__经__万__里__,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共23张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 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每年农历 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译文: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 空,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 到牵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 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描写与夸张相映照。 前两句写实,描写了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 “九曲黄河”,泥沙万里描其形,“浪淘风簸”绘 其声。好一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这触发了诗人的豪情,从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使他从黄河想到天边,想到天上的银河,想到隔河 相望的牛郎、织女。后两句夸张地写黄河源远流长,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韵味。
学习目标
1会认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片,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涯
“ 涯 ” 字 的 “氵” 瘦 小 偏上,右部“厂”撇舒 展,横画长短错落。
辨 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 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 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 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 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 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 (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 (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 诗结有《刘宾客集》。
第13课《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王昌龄认为好诗美在三境: ①物境:景物之境。 ②情境:情感之境。 ③意境:情景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九曲,黄沙万里, 气魄雄伟,浩浩荡荡。 浪淘风簸,源自天上。 触人联想,荡气回肠。
壮美的写意山水画
梅圣俞评好诗:“状难写之景,如在 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品析《浪淘沙》 (其一)之“三美”
奔黄
流河
到之
——
海水
李 不天
白 《
复上
将 进 酒
回来 。,
一黄
片河
——
孤远
王 城上
之 涣 《
万白 仞云
凉 州
山间
黄河
词 》
。,
《浪淘沙(其一)》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 中用词之精妙,背诵并默写古诗。
•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比理解《浪淘沙》(其一)和(其 八),提升对比归纳的能力,形成诗性语言敏感性。
探究: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所见之境
实
九曲黄河万里沙, 景物动态夸张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想象之境
虚
同到牵牛织女家。 神话色彩浓厚
景
情
小结:《浪淘沙》(其一)之三美
物境美 :它是一幅壮美的写意山水画,表达了诗人 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情境美 :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展现了诗人身处 政治逆境却未沉沦的乐观心态。
对比:两首诗能品出诗人怎样的创作风格?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豪言豪语
豪气豪情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海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而这一切又激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引发出无限的遐想。他的思 绪随着黄河的奔流,一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甚至触及那浩渺无垠的 银河。他想象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深情地述说着他们之间的 爱情故事。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黄河的源远流 长,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让诗的韵味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18 古诗三首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浪淘沙》PPT课件完美版1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面对困难绝不低头,坚信经过努力,美好的生活终将到来。
传说:
• 大禹治理黄河 •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 • 不见黄河心不干
歌曲:
《黄河大合唱》
(面对困难绝不低头,坚信经过努力,美好的生活终将到来。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我想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来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我想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
•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九曲黄河十八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同学想象一下诗人笔下的牛郎织女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táo bǒ yá 淘 簸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淘
簸涯
(面对困难绝不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坚信经过努力,美好的生活终将到来。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淘
簸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淘
簸涯
诗人为何要想象牛郎织女过得幸福美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浪淘沙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 词牌名。
浪淘:波浪淘洗。
18 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
2
0
2 3 六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
年 级
这首诗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淘 沙
语
文
上
册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课
后
小
结
2
《古诗三首》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括《浪淘沙(其一)》等三首古诗。
0
2
1
在《浪淘沙(其一)》中,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感。
语 文
后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上 册
小 结
2
0 2
下课!
3
六
浪
年
级 语
同学们再见!
淘 沙
文
上
册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0
2
3
六浪
浪
年淘 级沙
淘 沙
语
文
上
册
2
六年级语文上此 处可以修改删 除023
➢ 新课导入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淘 沙
结
课
后
小
结
2
0 2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
2
提高自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3
六 年 级
课
浪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淘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沙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9张PPT).ppt

九曲黄河
在古代“九”泛指多数或多次。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也是泛指
气势磅礴 九曲黄河万里沙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夹带着泥沙。
浪淘风簸
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浪淘风簸,真是(振聋发聩 )啊! 壮观 气势雄伟
九曲黄河万里沙,我们欣赏到了 九曲黄河蜿蜒的静态之美;浪淘风簸 自天涯,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 黄河奔腾而去、气吞山河的磅礴气 势。一起再读第一、二句诗,读出黄 河绵延、挟沙带浪的壮阔气势。
读诗题,说意思。 唐代曲名,是由刘禹锡和白
居易首创,七言绝句体,后又用 作词牌名。刘禹锡创作了名为 《浪淘沙》的组诗,“其一”是 指其中的第一首。
自由读诗,读准读通。(bǒ)
簸 簸箕(bò)
刘禹锡笔下的黄河有着怎样 的风采和神韵呢?默读古诗,找 找描写黄河的诗句,想一想,你感 受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尝试背诵
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数字 想象 文学典故
气势磅礴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代诗人刘禹锡究竟有着
怎样的胸襟与情怀,才能写出如 此壮美的诗呢?请大家拿出课前 搜集的关于刘禹锡的生平资料进 行交流。
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
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性
格刚毅,有豪猛之气,有“诗 豪”之称,其诗高亢激昂、意
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刘禹锡从小学习儒家经典,但 在官场上却不得志,多次被贬, 前后长达二十三年。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学写倡议书。
18 古 诗 三 首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我们中华民族五 千多年文明史的摇篮,是中国的母亲河。古往 今来,引得无数诗人颂赞。
《浪淘沙》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刘禹锡
刘禹锡(772- 842年),字梦得 ,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 族。其诗与白居易齐 名,世称“刘白”, 又有中唐“诗豪”之 称,是中唐杰出的政 治家、哲学家、诗人 和散文家。
浪淘沙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 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远的地 方奔腾而来,一路夹裹着万里黄 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好 像要直飞上高空,请你带上我扶摇 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牵 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浪淘沙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赞颂黄河的气势宏大,抒发 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黄片河孤远城上万白——
仞云
王 之
山间
涣 。,
奔黄 流河 到之 海水 不天 复上 李 回来 白 。,
——
浪淘沙
生字学习
淘 táo 淘气 曲 qǔ 曲调 簸 bò 簸箕
涯 yá 天涯 曲 qū 曲折 簸 bǒ 簸动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 在一起,你能从诗中找出体现黄河 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从“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中体会出来的。作者运用了夸
张的手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6张PPT)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 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 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 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 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浪淘风簸自天涯
译文:波涛滚滚如巨风掀 簸来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译文:沿着这黄河往上走, 直走到银河边上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 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 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 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 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 白”,有《陋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 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 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 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存世有《刘宾客集》。
《浪淘沙》是_唐__代诗人_刘_禹__锡__的作品,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 _美_好__生_活___的向往。寄托了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底对 _X_X_X_的_田__园_牧__歌_生__活_的__向__往_____。表现诗 人_奋__发_有__为__的精神和_豪_迈__浪_漫______的
气魄。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_九_曲__黄_河__万_里__沙_____,_浪_淘__风__簸_自__天_涯_____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我们一起去寻访牛 郎织女的家。
万里黄河弯曲折 曲挟带着泥沙。波涛 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 天涯。沿着这黄河往 上走,直走到银河边 上,我们一起去寻访 牛郎织女的家。
《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领悟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特殊情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课后小结
2
课 后 小 结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 提高自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看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到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者者,见 年之八月浮搓茶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 阁于搓上,多备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 观星月日晨,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蚤夜。去 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这 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者次饮之。牵 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访严君平则知之 夕。……因还如期。后至蜀访严君平。曰‘某 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 到天河时也。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课!
同学们再见 !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浪 淘 沙
此 处
➢ 新课导入
可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改
删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课件
除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课后小结
2
课 后 小 结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 提高自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看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到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者者,见 年之八月浮搓茶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 阁于搓上,多备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 观星月日晨,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蚤夜。去 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这 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者次饮之。牵 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访严君平则知之 夕。……因还如期。后至蜀访严君平。曰‘某 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 到天河时也。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课!
同学们再见 !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浪 淘 沙
此 处
➢ 新课导入
可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改
删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课件
除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浪淘沙(其一)》ppt课件1

古诗三首
《浪淘沙》
解诗题,知作者——诵读全诗——抓 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 悟感情
自学提示
1.依据注释解诗题。 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3.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4.依据注释理解大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 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有
《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乌衣巷》等名篇。
读一读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际。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理解词句注释
理解词语
⑴浪淘沙:唐代曲名。 ⑵簸:颠簸。
理解古诗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际。现 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 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业
1.背诵古诗。 2.依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合理, 语言要生动。
再见!
看一看
想一想
思考:为什么说“九曲银河”,而不是说“百 曲”“千曲” 呢?猜想“万里沙”是真的吗?
想一想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 些词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
请同学们有感情 地朗诵古诗。
பைடு நூலகம்
讨论:“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说 说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是虚写,驰骋想象,表示自己要迎着狂风巨浪, 逆流而上,直到银河,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浪淘沙》
解诗题,知作者——诵读全诗——抓 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 悟感情
自学提示
1.依据注释解诗题。 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3.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4.依据注释理解大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 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有
《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乌衣巷》等名篇。
读一读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际。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理解词句注释
理解词语
⑴浪淘沙:唐代曲名。 ⑵簸:颠簸。
理解古诗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际。现 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 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业
1.背诵古诗。 2.依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合理, 语言要生动。
再见!
看一看
想一想
思考:为什么说“九曲银河”,而不是说“百 曲”“千曲” 呢?猜想“万里沙”是真的吗?
想一想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 些词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
请同学们有感情 地朗诵古诗。
பைடு நூலகம்
讨论:“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说 说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是虚写,驰骋想象,表示自己要迎着狂风巨浪, 逆流而上,直到银河,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精品教学课件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18.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有《陋室铭》《竹枝诗》《杨柳枝诗》《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 相杜佑之孙。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 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 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 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 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 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 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 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 集注》、《樊川文集》。
什么是虚指?
虚指,语法学术语。代词的一种用法。用代词表示和称举不便明说、 无须明说或无法说明的人和事物。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前两句诗写出了庭院的环境怎么样?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庭院的清爽与环境的优美,而且衬托出主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人主要在第二句诗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来叙述的,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湖阴先生的庭院十分美丽。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省 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 纳。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 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 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 革,并积极促成熙河开边。变法初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然而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 诸多问题,导致反对者声势颇大,且变法派内部也出现分裂。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 被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 为荆国公。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 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他的散文雄健峭拔,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 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 著作存世。今人辑有诗句谈论,诗人主要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18.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有《陋室铭》《竹枝诗》《杨柳枝诗》《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 相杜佑之孙。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 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 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 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 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 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 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 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 集注》、《樊川文集》。
什么是虚指?
虚指,语法学术语。代词的一种用法。用代词表示和称举不便明说、 无须明说或无法说明的人和事物。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前两句诗写出了庭院的环境怎么样?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庭院的清爽与环境的优美,而且衬托出主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人主要在第二句诗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来叙述的,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湖阴先生的庭院十分美丽。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省 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 纳。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 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 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 革,并积极促成熙河开边。变法初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然而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 诸多问题,导致反对者声势颇大,且变法派内部也出现分裂。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 被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 为荆国公。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 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他的散文雄健峭拔,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 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 著作存世。今人辑有诗句谈论,诗人主要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课件(共22张PPT).ppt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bǒ):黄河卷着泥沙滚滚
而来的样子。
如今直上银河去,
浪淘:波浪淘洗。簸:颠簸。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
同到牵牛织女家。 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古诗新译栈
九曲黄河,裹挟着万里黄 沙,仿佛从天边蜿蜒奔腾而 至。如今好像要直飞而上, 流向高高的九天银河。请把 我带上,一同到牛郎和织女 的家中做客吧!
诗的后两句嵌入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寄托着诗人对恬 静、优美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以及对黄河磅礴气势的 由衷赞美。
漫读好时光
这时候,若听一听腾格尔演唱的《黄河几十几道弯》,那粗犷、 沙哑、沧桑的歌声响起,内心瞬间会变得浩荡起来: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咧/几址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咧/几 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杆咧/几十几个艄公呀来把船来搬......
诗的前两句实写,第一句写静景,第二句写 动景,动静结合,描绘了黄河裹挟着泥沙奔腾汹 涌而来的壮丽图景,表现了了黄河蜿蜒曲折、浩 浩荡荡、气势雄伟的特点。“万里、自天涯”运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里”写出了泥沙之多, “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绵长。
后两句虚写,诗人借用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寻 找黄河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与牛郎织女相 遇的典故,想象自己杂迎狂风巨浪,顶万里黄沙 到牛郎织女家中做客,显示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力, 表达了诗人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直上”即往上,含有速度快之意,写出了诗人 不惧惊涛骇浪的胆魄。
画家就是利用这种虚中见实,实中见虚的技巧, 让观赏者通过自己的想象,看出画面中没有画出来的 东西。
漫读好时光
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如果用中国山水画技巧来 表现的话,一定是笔锋淋漓,粗犷奔放,并留有大片素白。
诗的后两句,是诗人由眼有的画面产生的联想。李白 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以海不复回。”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在此,刘禹锡 诗云:“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3张PPT).ppt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呢?
知识小拓展: 《荆楚岁时》曾记载有一则神话故事: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
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 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 使者,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支机石。后来就有传说说黄河与银 河相通。
小组讨论:
如此奇特的想象,作者想表达什么? (结合前两句诗和诗人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幅什么图?你能用一个词概括这幅风景画吗?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前两句诗,读出 黄河的蜿蜒曲折、气势磅礴。
九曲 黄河 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只写了黄河吗?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面对着如此雄伟壮丽的黄河景象, 我们的诗人想到了什么?
如今直上银河去, 想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景
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缓的 河流,穿越峡谷,劈开万仞山,波涛滚滚向东流,惊
涛骇同浪学,们巨浪让滔我天们如随千着万诗匹人骏马的奔脚腾步,一多同么到惊黄心动河魄 的气边势去!亲多么临雄其伟境壮吧丽!的奇观!
黄 河 —— 伟 大 的 母 亲 河 , 民 族 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 今来多少诗人为它歌颂。
浪淘沙(其一)
自学检查
读准字音 读好停顿
浪淘沙(其一)
qū
[唐]刘禹锡
bǒ
y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借助注释 同桌交流 说说诗意
浪淘沙(其一)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积极乐观
九曲黄河万里沙,
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7张PPT)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源自里沙,写景气势磅礴、
浪淘/风簸/自天涯。 宏伟壮观。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豪迈、浪漫,
想象
对美好生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的向往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黄河雄伟壮美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奋 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以及对宁静 美好生活 的向往。
诗歌赏析
刘禹锡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其个人命运也颇显坎坷。他曾三 次被贬官,期间有长达23年的外放生涯。虽然在官场遭受排挤,但他始 终坚守着为民造福的信念。刘禹锡通过自己的诗文创作,反映了那个时 代的真实状况,呼吁社会关注和改革。
生字生词
拼音:yá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笔画:11 组词:生涯 天涯海角 造句:经过多年的职业生涯,他终于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
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 ② 直上银河:运用张骞寻源的典故。
译文: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 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 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 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 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 歌生活的憧憬。
谢谢观看!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 楼》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凉州词》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浪淘沙·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文主旨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 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 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 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 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 素无华的美。
合作探究
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亩!更严重 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 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 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 越来起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把你课前收集到有关诗 人、黄河、牛郎织女的资料 与大家交流。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 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是中唐文 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刘禹锡 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 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所作。永贞元年, 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赋诗《游玄都观》,触怒当朝 靠阿谀逢迎升迁的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历任夔 州、青州刺史。但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极其乐观 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和宦海的沉浮。这首诗正是表 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想一想,诗人笔下的这两条河(眼中的河-----黄 河;心中的河----银河)各是什么样的?在这样惊险、 恶劣的环境里生活的淘金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其中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中的词句说一 说,并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拓展与创新
Ø 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文章,然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Ø 据科学家研究,每年,黄河流域第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
注释
九曲:形容河流转弯很多。九,在古代表 示多数。 浪淘风簸:黄河卷带着泥沙,风浪滚动的 样子,形容风很大。 天涯:天边。
注释
银河:也叫天河。古人以为黄河与银河相 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 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 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 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 一起寻访牛郎织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