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美学十五讲读后感第一篇:美学十五讲读后感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
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
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
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读后感《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
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
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800字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800字
《美学十五讲》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魏明伦教授的著作,书中系统阐述了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本书进行读书笔记。
首先,本书对美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是探讨美的本质、规律和价值的学科。
魏明伦教授在书中对美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美学不仅仅是对美的感受和评价,更是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究,这为读者深入理解美学奠定了基础。
其次,书中对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魏明伦教授通过对古希腊美学、文艺复兴美学、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和分析,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
此外,本书还对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魏明伦教授对美的概念、美的属性、美的标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学
的核心问题,从而对美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本书还对美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魏明伦教授在书中提出了美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作用,并对美学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学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总的来说,《美学十五讲》是一本系统全面地介绍美学理论和方法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对美学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书中内容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运用美学理论和方法。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七讲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七讲读后感《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七讲读后感看了第七章,深刻体会了玄学的"魅力"。
一篇看下去,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框架,但要细说,却发现深奥难懂,而且有一丝凌乱。
也许是并没有多过多接触哲学玄学的缘故,这篇读后感可能挖掘不出深沉的内涵,顶多只是把心中的框架理顺一下。
总得大体一章讲的便是空灵,也可以说是虚,以虚烘实。
也说明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最大不同,即虚。
中国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空间意识,他所创造的世界,并非现实空间,而是一种"灵的境界。
"而第七讲主要是讲这个"灵"是如何超越空间。
第一,疏处走马。
在我的理解中,即灵的空间。
中国艺术无论从绘画、书法、建筑等来看,都提倡一个留白。
中国美学认为,大白世界有大美。
虚实是中国美学一大重要概念,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一理论认为,实是从虚中转出的,想象空灵,故有实际;空灵澄澈,方有实在之美。
正如老子所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正如围棋中的妙处往往不在有处,而在无处。
那个无声无色的虚无世界,其实正蕴含着世界的奥秘。
除此之外,中国艺术强调那个尽白空间的例子比比皆是。
熟悉的便是园林艺术。
在中国园林创造中,那个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惟其空,故有灵气往来,非园中之所有,即园中之所有。
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的空间,这正才有苏东坡笔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境无穷。
第二,蹈虚蹑影。
即影的空间。
个人觉得与灵的空间截然不同的是,灵是强调意境,而影是强调思想。
从庄子便开始的”白驹之过隙”的虚实力量,”你就随世界同在吧,像水一样流淌,像云一样飘渺。
没有执著,就有自由”的庄生晓梦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艺术。
这不仅是一个虚实问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中国艺术家将世界虚化,抟实成虚,蹈光蹑影,中国艺术中充满了太多的梦幻空花、苔痕梦影。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读后感篇1: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读了《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的感想。
这本书就像是一盘美味的糖果,每一讲都让我甜到心里去。
这一讲,就像是一颗跳跳糖,让我的脑袋里充满了新奇的想法。
“小明,你读了这一讲有什么感觉啊?”同桌小红好奇地问我。
“嗯,我觉得啊,这一讲就像是时间的河流,流得飞快,让人捉不住。
”我一边翻着书页一边回答。
小红歪着头,疑惑地问:“时间的河流?那是什么呀?”“哈哈,你看,时间就像一条河,不停地流啊流,我们就像河边的小孩,想要伸手去抓,但总是抓不住。
”我比划着说。
“哦,我懂了,就像我们玩沙子,沙子从手里溜走一样。
”小红点头说。
“对啊,逝者如斯,就是说时间过得好快,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我解释道。
“那你觉得这一讲最有趣的是什么呢?”小红又问。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作者用了好多比喻,把时间比作河流,把美比作花朵,把艺术比作天空。
”我兴奋地说,“就像是我们画画,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我们的想法。
”“哇,听起来好美啊!”小红眼睛亮晶晶的。
“是啊,我觉得这一讲让我明白了,美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摸到的,它还可以是我们感觉到的。
”我认真地说。
“就像妈妈做的蛋糕,看起来好看,闻起来香,吃起来更甜!”小红开心地比喻。
“没错!就是这样!”我拍手叫好。
“那你觉得我们怎么样才能抓住时间呢?”小红好奇地问。
“嗯,我觉得我们不能真的抓住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珍惜它。
就像我们珍惜每一块糖果,每一次玩耍。
”我想了想说。
“对,我们要像珍惜糖果一样珍惜时间!”小红点头同意。
“是啊,这一讲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小,但我已经开始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我总结道。
“小明,你说得真好!”小红夸奖我。
“嘿嘿,我们一起加油吧,珍惜时间,发现更多的美!”我握着小红的手,一起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这就是我读《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的感想,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和感悟。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三篇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三篇《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三篇空灵之美,须静听本书的第七讲标题即为灵的空间,而本篇也正是围绕着"灵"之美来写的。
第一章节主要写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空。
在我看来,中国人对空的追求主要是因为由古至今有太多不满于现实生活的文人墨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精神的慰藉,然后便想方设法开辟能寄托精神的新空间,排斥现实中的功名利禄,希望走向一个无形而理想的世界,久而久之,便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叫"空"。
最典型的便如老子,强调"大用之空",希望人们关注空无的世界,我感觉这也可以理解为关注真实的心声,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块空白之处安置理想世界。
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人们感到失意的时候,就不妨用"空"来安慰自己,在这个非真实的无形世界,尝到一丝丝生活的甜头,这种想法不能说是错误消极的,毕竟每一个人总得需要些理想,更何况这里的"空"非"无",其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有用之空。
中国画便是有用之空的很好的体现,它极尽白的妙用,填得太实了便只能算作墨团了,不能称之为画,譬如文章开头讲的画家,画美女画到最后就涂黑了,个人感觉中国画讲求的是一种意境,只需要用寥寥几笔,将构画中最核心的意象突出便行了,其余部分则留给看画者自由想象,让人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这大概也能称之为"灵"吧!空的思想在当今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词叫"佛系"也许是它的扭曲变性,佛系完全忽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身边的一切都随遇而安,而"空"是在现实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它不代表着不作为,不过是更强调给心灵留点空白的空间,也就是还可以有顺应心声的空间。
但是做人太实了也不好,做人太实,压力便会很大,国民太实,自杀率便可能上升。
文章的第二章节,是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庄子的观点是:随世界同在,没有执著,便有自由。
个人感觉这一观点也是为失意的文人墨客量身定制的,在经历了官场失意后,也许只有一句不再执著能让自己死心了。
2024年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2024年美学十五讲读后感《2024年美学十五讲》是一本非常精彩并且充满启发性的书籍,通过对美学的深入探讨,引发了我对艺术与美的思考,让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十五讲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并结合了丰富的艺术实例,使得这本书既具有学术性,又通俗易懂,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愉悦与启迪。
首先,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美学史的回顾和各种美学理论的解读,作者将美学这个庞杂而深奥的学科呈现出来。
他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美学的起源、发展、流派、学派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读者对美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不同美学理论的比较和评述,这样我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优劣,避免了因为各种观点的纷杂而迷失自己。
其次,这本书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分析,阐释了美学的应用价值。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美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电影等等。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学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并且深入思考为什么有些艺术作品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产生共鸣。
同时,作者还谈到了美学在教育、城市规划、商业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这让我对美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另外,这本书通过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和文学作品,给了读者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通过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话语,使得整个书籍更加具备权威性和深度。
同时,他还引用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比如莎士比亚的诗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说等等,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让我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而且也拓展了我的文化视野,增加了我对美学的理解。
最后,这本书还给了我很多关于美学的启示和反思。
在阅读中,我发现美学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理论体系,而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它不仅关乎艺术作品的欣赏,更关乎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
美学是人的情感和理性的统一,是人与世界的感性和理性的交融。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三篇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三篇《中国美学十五讲》是一本注重实践的美学教科书,作者张葆源先生精心梳理理解了中国文化与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美学发展史中的作用。
本书清晰地对比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美学哲理,更深一层地把握和回归中国美学的本质,以及个体的理想形象。
本书把西方的文化精神分成了“主义文化”和“反叛文化”,当然这也是有一定的立场的,从中可以看出张葆源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他认为西方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虚无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物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所培养出来的人们,是一种虚心学习和总结认真实践,以和谐和美化社会为最终目的的人,主张以他人为中心、以社会利益为重的主义文化。
通过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分析,本书让我们对节约、有序、与和谐及其他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与精神中朴素简朴、实事求是、细微精湛的内涵。
张葆源先生用真诚、质朴、勤奋不懈的精神分析研究,让我们能够真正掌握到中国文化与精神中独特的美,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思维。
本书将穿越哲学及西方思想的的本质区分成了“主义文化”和“反叛文化”,可见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执着与热爱,他认为西方文化比较虚无灵魂、反而由传统文化所培养出来的人们追求“有物主义”,把以和谐和美化社会为目标的“有物主义文化”穿越整本书。
通过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解析,本书让我们不断对真诚、谦虚、坚定、和谐、有序等赋予自然美学色彩的学说性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清楚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个体的实现形态,来丰富文化的情怀与思路宽度,也使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理晰地把握住了传统美学的最具有说服力的象征。
美学十五讲读后感2000
美学十五讲读后感2000“真正的美学著作都是从实际出发“真正的美学著作都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脱离现实、空洞地描述一些表面上的东西。
”在《美学十五讲》中第四章第二节阐释了这个观点:“如果没有艺术作品,就很难想象有人类社会。
”不错,当我们处于远古时代,不能直接感受到太阳给予的温暖和光明;但生活其中的人们却可以通过雕刻图像来认识世界,解读自然和历史文化,欣赏大自然的壮丽与奇特。
同样,也只有将美与丑、善良与残忍进行对比,才使得更多人开始思考事物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系。
对于艺术家来说,即便所要创造的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美好,但它至少传达了内心最深处最纯粹的情感。
通常来说,能够看清楚艺术作品背后深层次的价值观,以及利用自己的技巧去呈现它,便是评论者应尽的责任。
艺术总体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
而将对立元素混合融汇在一起的方法,则称之为“杂糅艺术”。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事物无非是形状和颜色。
”他提倡只看重外部结构而忽略内部本质的艺术是荒谬且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美必须具备内涵性或客观性。
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言道:“美不在表象,而在真理。
”虽然抽象派画家梵高认为:“美在眼睛不在心灵。
”显然,作者认为抽象派画家的审美标准比较低级。
但我觉得,所谓的评判者应该从作品本身去评断它的优劣,否则我们根据何物评定美丑?因此,最好让评委参与到作品之中,例如创作这幅绘画的画家,那么评选过程将变得简单而容易。
与抽象派画家相反,达芬奇却恰恰相反。
首先,达芬奇懂得将美丽与宏伟的建筑联系起来,以追求两者共同拥有的精神气息。
另外,他还懂得将主题与景物置放在一起,强调前后关联,最终创造出完整的建筑物模型。
即便这个模型不是绝对真实的,但足以满足我们的视觉需求,对我们的审美带来影响。
由此可见,将抽象与具象融汇交织在一起,寻找新的艺术形态,便成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
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理解马克思是何人,但又怎能忘记他是十九世纪欧洲最杰出的革命家。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XXX教授的《中国美学十五讲》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美学。
全书以十五讲三个单元为划分,分别从道家、、儒家、骚客以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生命超越美学产生的根源及其流变。
XXX细致的梳理,让我对中国美学的根源有了更加系
统化的认识。
以中国美学的角度看待中国文学,我们的文字何尝不是在追寻生命超越的美。
生命超越最根本是尊重生命。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诗人与世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成了朋友,这种与万物相融相即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诗意的选择,其根本是对自然的热爱,对自我、对生命的尊重。
XXX的《小池》写出了泉眼与泉水之间的无声之爱,树、阳光、池水之间的柔情。
这种写法,不是简单的拟人。
而
XXX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世间万物,在他的眼中万物有灵,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他们之间也有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是物我相通,物物相通,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XXX的诗体现出中国美学中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
这种以淡逸朴素代替绚烂堂皇,强调妙悟而贬斥技法的写法,根本上是源自XXX传入中国后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阅读中体会这种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清幽夜幕一孤月——读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的感悟
清幽夜幕一孤月——读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的感悟探索是人类的欲望。
然而,如何使自己走进真理的殿堂,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现在中学语文教学讲究批判性思维,注重逻辑和理性,这对于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科学的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中国传统思维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挖掘的。
比如妙悟,就有其特别重要的价值。
妙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渗透东方哲学智慧的认识方式。
“妙悟”,作为一种哲学概念,首先来自于中国的佛教哲学。
在叶郎、朱良志的《中国文化读本》中指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禅宗强调生命体验的直接性。
这在当下,尤为重要,沉湎于媒体我们的心灵世界,对现实的理解已经越来迟钝了。
当摆脱现实的羁绊,消除了自己的偏见,我们的眼前就自然会出现一个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澄明和光亮,如同木樨花开,清香四溢。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挣脱应试教育那种功利性的制约,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育的“盎然生机”。
打开苏轼的《赤壁赋》一文,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虽然苏子心灵世界还残存着因为“乌台诗案”的阴影,但是在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之下,他心灵世界终于完成内心的“突围”,走向了新生。
《赤壁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完成心灵突围历程的记录。
现实中,我们内心世界免不了人事沧桑和人生短暂的纠葛。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自己身困于黄州,远离了亲人,更无缘于理想与抱负的实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追思曹操兵发江南,横槊赋诗,然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其情其景,人何以堪?联想到自己,在天地之间,“哀我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展示自己内心的纠葛。
从“扣弦而歌”,到缠绵悲凉,也让读者为之动容,遐思。
苏子以江水与山月作比,水的逝去而又奔腾不息,月的盈亏而又永生,阐发了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应当投入大化之中,方能摆脱这人世间的苦恼,进入当下的境界。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人们会追求巧,却不会追求“拙”,但其实巧的最高境界便是“拙”,“拙”即大巧。
“巧”是一种技巧、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人对巧的追求、探索也越来越深。
但在老子看来,这种技术上的巧其实是小巧,是真正的拙劣,最多是布局的精巧与矫情的巧,本质上是对自然的破坏,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大巧与小巧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创造状态。
一种是人工的,机心的,外在的状态,一种是天工的,自然的,平淡的状态。
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老子是尚自然斥人工的,而庄子也丰富了老子这一思想。
在庄子看来,“拙”就是从人的知识的跃跃欲试回到天全状态的懵懂,从人的欲望回到恬淡无目的,从外在的感官捕捉回归到深心体悟。
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巧只是一种工具上的便利,无法解决人们心灵的问题,物质的巧不能代表生命的全部。
一味地追求巧,只会产生“文明的空荒感”。
庄子提出了技近乎到道的观点,在拙中近于道。
庄子认为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之所以有如此的纯熟手段,是放弃机心,走向自然的产物,是养生的产物,不是学技得来的,他的解牛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
“技”是知识的,工巧的,而非天成。
庄子讨论的是如何超越技巧。
“极近乎道”的“进”不是说道超越技,而是对技某种程度的提升,是道对技的超越,否弃和消解。
通过斋戒其心,物我皆忘,放弃知识的努力,放弃复杂的技术考量,在自然的心灵中合于自然,人们自然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是得道的过程,养生的过程,是培植自我生命的内在的融合,而非技术积累的过程。
老子认为,“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只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破坏本性的行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价值观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过度沉醉于追求物质、名利的世界里,在色相世界里自得其乐,时间久了,最终迷失自己,丢失本性。
但其实,他们追求的只是物质的充足,或许他们会因此得到虚荣心上的满足,但却无法填满精神的空虚。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之一“游鱼之乐”(2007-02-11 00:58:52)分类:读书笔记庄子和惠子的濠上之辩,是《庄子》中最发人深省的故事之一。
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
游鱼之乐中,齐同万物,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就是“大”的世界。
庄子哲学的核心就在“大”,一种超越的宇宙人生情怀。
以物为量,就是不以大为大,不以小为小,泰山不独大其大,毫毛不独小其小。
游鱼之乐,反映了道家重视天全之美的思想。
天之美是不可分别,浑然整全的美,是之谓“大全”。
“大制不割”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充满圆融的美。
有为,机心,认知,都是美的破坏者,而浑全,质朴,至淳,无为的境界,才是大全的境界,至美的境界。
庄子的哲学不是“物皆着我之色彩”,而是“物皆无我之色彩”。
庄子不是冷然于扁舟孤海中人,而是在相忘于江湖中独守天真。
庄子认为,自由即生命。
自由是释放人生命的根本途径。
庄子认为,只有当人是自然之时,才是真实的人;只有人是真实的人时候,心灵才能真正地自由;只有在自由的境界中,心灵才能真正地游戏。
总之,庄子的思想是:会通物我,以物为量,大制不割,忘情融物和自由优游。
可以看出,庄惠之别的根本在于,庄子远离知性的道路,开启生命的灵性,返归内在纯粹体验,重视当下鲜活自由。
嘿,庄子不愧是一条游回世界的鱼!读《中国美学十五讲》之二-----不二法门(2007-02-12 15:51:22)分类:读书笔记“真即实,实即真”,这是禅宗关于世界意义的最简洁的表述。
真实世界,是一个实相世界,这个实相世界,乃是“如如”,如世界自身而存在,如其自性而存在,不为他法而存在,一句话,物之存在意义只在其自身。
禅宗说:“何不任由其自在圆成?!”禅宗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境,最当此理。
禅家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为第一境,以“空山无人,水落花开”为第二境。
在初境中,空山茫茫,落叶飘扬,四处寻觅,天地苍苍,目无所见,意态荒荒。
《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深入浅出、旁逸斜出的《美学十五讲》文/许贤旺苏格拉底曾经叹息着说:美是难的。
但在凌继尧教授的《美学十五讲》中,我似乎体会到:美也不是那么难的。
《美学十五讲》是东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凌继尧所著的一本美学通识性知识讲集。
作为一个入门级的读者,之所以说在《美学十五讲》中,美也不是那么难,是因为这本书充分考虑到“通识”的特点,既能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亲切易读,又能系统全面、富有逻辑、融汇贯通。
用心读这本书的话,就会感觉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能够有幸接触到前人丰硕的美学成果,顺着凌继尧教授《美学十五讲》的思路,能够完成一场充实的美学之旅。
首先,你能够比较轻松地在书中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大多数学者文人的经典性成果。
外国的古今论述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是万物本原,苏格拉底的哲学研究和美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理式美学”“过失说”,康德的崇高美,黑格尔的哲理式美学、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施密特的“企业的美学管理”命题等等;中国的古今论述如: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孔子的比德之美、孟子的充实美、魏晋文人的“畅神”之美、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蔡仪先生为代表的典型说,朱光潜的美学散步、朱光潜的“三此主义”,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说,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等等。
凌继尧教授在阐述这些理论时,并不是直白地说教,往往旁逸斜出、引经据典、妙趣横生。
例如在讲解“理式”的理解时,作者说到了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两则笑话:另一则笑话说,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先生说,“吾”就是我呀。
学生放学回家,他父亲叫他回讲,问他“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吾”是先生。
父亲大怒,说“吾”是我!第二天上学,先生又叫学生回讲,问“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吾”是我爸爸。
先生没有办法叫学生明白,说“吾”是“我”,这个“我”是泛指,用哲学的话说,这个“我”是“抽象”的我,既不是他的先生,也不是他的爸爸。
再如引用柏拉图对话瑰丽多彩的文风和严肃深邃的思想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这是一部以历史人文为基础讲述中国美学底蕴的书籍。
十五个章节在尽可能简练的环境下为我们详尽地从道、儒、禅、骚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外(灵的世界)、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相世界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总体形成了对生命超越美学范畴的概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
书中于讲述之中包含着对美学根源与气质的向往与追求,能让读者很好地了解到中国美学的意义。
而这本书中为我感触最深的两节,乃《气化宇宙——气韵》与《四时之外——刹那永恒》也。
气韵,自然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
书中讲到“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有一气派生,一气相联,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活于一气之中,中国人视天地自然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快之大全体,天地之间的一切无不荡乎其间生命之间彼慑互荡,由此构成一生机勃郁的空间。
”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人才如此注重气韵的存在与变化,无论是一纸行书或是一幅国画,正因有了气韵的存在,才能在观客目中挥洒喷吐出自我的灵魂,彰显出真正的价值。
在中国美学文化中,气韵便是其内涵与象征,气韵能使人感受到一幅作品的气息,它表达的思想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
刹那永恒,从根本上讲两个意义相悖的词。
然而在中国独特的美学观念中,或许正是刹那的一瞬,才成为永恒的记忆。
超越时间的束缚,坐观潮起潮落,笑对云卷云舒,在那一刻,你的心头,可能早已播下了禅产的种子,看淡一切,妙悟参玄。
四季之内,人们难免为白驹过隙所叹息,正如李清照词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能为时间所限制,而中国美学中超越时光的非凡想像,才能将遇到的一刹那定格为永恒的美。
因此在这种境界下,即使樱桃再红,芭蕉再绿,又何以挽住我们的目光,阻挡我们对美好的追求?或许,这就是刹那永恒留下的感悟吧。
中国美学,自然同广袤的华夏版图般博大精深,阅读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对它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更是激励着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并传承这份文化。
美学十五讲摘抄及感悟
美学十五讲摘抄及感悟哎呀,说起这个“美学十五讲”嘞,简直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麻辣鲜香,层次分明,每一口都是对灵魂的温柔拷问和滋养嘛!今儿个,咱们就摆摆龙门阵,用咱四川话,聊聊里头那些让人心头一暖的摘抄,再摆摆我的那些个感悟哈。
第一讲:美的初探书里头说:“美,是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我一听这话,就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竹林里头耍,那风一吹,竹叶沙沙响,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上,金黄金黄的,美得人心都化了。
那时候不懂啥美学,但就觉得心里头特舒坦,这不就是自然跟我这颗小小心灵在对话嘛!感悟就是,美啊,它不单是眼睛看到的,更是心里头感受到的那份宁静和和谐。
第五讲:色彩的情感里头还讲到色彩的情感,说蓝色代表宁静,红色象征热情。
我一想,对头!就像咱们四川人,火辣辣的红色,就像咱们的性格,热情、直接、敢爱敢恨。
而雨天后的蓝天,又让我们这些个急性子也能安静下来,享受那份难得的悠闲。
色彩嘛,就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每一天都多姿多彩,各有各的味儿。
第十讲:艺术与生活讲到艺术与生活,书里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这话太对了!你看咱们四川的变脸、川剧,那不就是从老百姓的日常里头提炼出来的艺术嘛?每一张脸谱背后,都有个故事,有笑有泪,让咱们这些看戏的,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艺术啊,就是让咱们的生活更有嚼劲,更有味道。
感悟总结所以说啊,读这“美学十五讲”,就像是跟个老朋友在茶馆头摆龙门阵,越摆越有味道。
它让我懂得,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咱们是否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发现,去感受。
就像咱们四川人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美好。
不管是山间的清风,还是街头的烟火气,都是美的不同形态,都值得咱们去细细品味,用心珍藏。
美学,其实就是教会咱们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爱这个世界嘛!。
在美的体验中,伸展自己的性灵——读朱良志教授的著作《中国美学十五讲》体悟
在美的体验中,伸展自己的性灵——读朱良志教授的著作《中国美学十五讲》体悟【整体感悟】阅读《中国美学十五讲》这本书,我能体悟到作者的出发处在中西之别,继而捕捉中西哲学的不同。
西方哲学是知识的、思辨的,而中国哲学则是生命的、体验的。
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可以想见,这样的中国哲学必使它与艺术的关系更加紧密。
千载之下遥想先哲,多不是正襟危坐地讲学论道,更多的是他们活的生命。
这可能是泰戈尔所赞许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因此,作者心中的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之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对于本书的价值,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陈说:“这里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吉光片羽中提炼出的十五个问题,我以为都是生命超越美学的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十五讲》可分为三个意义单元:前五讲分别从道、禅、儒、骚以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生命超越美学产生的根源及其流变,这是根源论。
就美学而言,道家哲学要在齐同万物、冥然物化;禅宗确立世界本身的意义,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中,就包含这样的思考;楚辞具有唯美和感伤的传统,给中国美学注入特别的气质;儒家哲学强调创造新变;传统的气化哲学强调天地大自然为一生命流荡的世界,等等,这些对确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间五讲,集中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外(灵的空间)、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相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体现出独特的超越美学旨趣,这是生命美学的形态论。
而后五讲,则是对生命美学范畴的讨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这是生命美学的范畴论。
中国传统超越美学含摄的内容很多,这里选讲的若干重要问题,只是对于基本情况作一粗略的勾勒。
”【金句解读】1.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
《第一讲:游鱼之乐》解读:庄子所说的游鱼之乐,绝不是对游鱼之乐的“知”——从认知的角度看,不存在游鱼之乐——而是对游鱼之乐的体验,他体验鱼会如此,其实鱼并不如此,但他根本不在乎鱼不如此。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800字-走进灵的空间_初三优秀作文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800字-走进灵的空间_初三优秀作文《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走进灵的空间《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在阅读这本书以前,我对中国艺术基本不了解,连几个专业名词都说不上,只有书法、国画之类的模糊印象;当然,现在仍然是一个站在中国艺术大门外的过客,不过是朝里面多看了几眼。
尽管艺术的深奥令我有些费解和迷茫,但当心态平和时略加耐心,还是能感受到艺术气息所带来的心灵触动和思维震撼。
这一讲灵的空间,让我对中国艺术有了初步认识,引发了我的一下思考。
其一,中国艺术具有崇真尚简的鲜明特点。
无论是老子谈空的妙用,还是中国艺术的幻影世界,又或是中国水墨画呈现的无色之色,这些高超的中国代表无一不是穿云拨雾,透过我们眼前所熟识的认知世界,转到世界的另一面,去探索本质。
所谓真,是基于万物、又超于万物的哲思。
就如书中所言,世相如梦幻泡影,中国艺术家正是在做蹈虚蹑影之事。
又有无色是谓天下之本色,无色之色,才是根本之色。
千百年来,无数辈超人的中国艺术家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寻着真,探寻着大千世界不同之同。
而真的展现往往与简相联,就像中国画家们善用简单的水与墨,勾画出世的影。
其二,中国艺术追求画面之延展、意境之延伸。
其表现在两方面,一则留白,二则造势。
空则灵气往来,无笔墨处,无实物处,清空处,正是艺术的妙处。
画作中的简略虚空处,笔迹中的凹凸之形,园林中的空旷灵韵,尽用空白之妙,而后才能在有限的平面或空间中,弹奏弦外之音。
空白处看书无物,实为意境之延伸,用一小块空白给艺术留下了更广阔、更深远的思维空间。
言有尽,而意无穷。
留白留出了艺术的宽度、长度,而造势造就了艺术的高度。
以往对艺术的欣赏,只能说出个好,却不得其中的所以然,而当第一次看到烟霞锁其腰则高,掩映断其流则远,还有狡兔暴骇,将奔未驰等文字论断时,深受震撼,随即对古人的智慧心生敬佩。
好一个锁山掩水,好一个字犹用兵,一画之外有起伏,一点之内有机锋。
造势所带来的张力,赋予了艺术生动,铸就了艺术的辉煌。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让我对中国古老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仅探求美学的本源,而且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的精髓。
首先,《中国美学十五讲》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文中深入挖掘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若干核心理念,比如“仁、义、礼、智”,以及“天人合一”、“和谐”等等。
这些理念鲜明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情世故以及对外界潜在精神领域的远见卓识,并在智
慧的指引下构筑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统一格局。
此外,《中国美学十五讲》也让我对中国文化古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中深入挖掘了中
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信仰,比如源远流长的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的文化思想,以及影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诸子百家,这些古老的文化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今天中国文化
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美学十五讲》深入浅出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稀世精髓,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神,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沉淀及蓬勃的生
命力。
从形象到理论的美学阐释——《美学十五讲》授课有感
从形象到理论的美学阐释——《美学十五讲》授课有感王美艳(株洲工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412008)摘要:《美学十五讲》这本教材自面世以来,在教育界引起重大反响,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短时间内再版了四次,其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不是从某一哲学体系出发推演一套美学理论体系,也不是从纯粹抽象的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具体的美学现象出发、从现实生活事例出发推演具体的美学原理,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理论世界,增强美学修养。
关键词:美学;形象;理论;诗意Aesthetical Expressing from Image to TheoryWANG Mei-yan艺术专业、设计专业、中文专业的学生都要涉及到的一门课程是美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正如张法教授所说的“人人都热爱美,但很少有人追求美学。
”学生普遍认为美学课比较枯燥。
我从教五年来,每年都要上美学课,教学效果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我一直想改善这种状况,首先是要找到一本称心如意的教材。
我很想把这门课上得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教材不满意,下一学期又换,导致自己老是要重新备课,疲于奔命。
凌继尧教授的著作《美学十五讲》的出版,把我从这种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了。
以前上这门课是一门苦差事,学生痛苦,我也痛苦。
今年用《美学十五讲》作教材,学生上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作为老师我也获得新生,变得充满激情。
为什么用《美学十五讲》作教材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作者创作中的几点鲜明的特色:一、“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创作初衷凌教授在撰写教材时就抱持着一个愿望:“要把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的例子吸收到教材中来。
”生动、有趣的事例要搜集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把这些事例化合于理论之中更为不易,这比纯粹的专业理论演绎工作更为繁重。
教材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的大量事例,极大地充实了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生命,传承“美”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朱良志教授的著作《中国美学十五讲》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美学,让我看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如何在哲学的思辨中欣赏美,传承美,创造美。
全书以十五讲三个单元为划分。
前五讲分别从道家、禅宗、儒家、骚客以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生命超越美学产生的根源及其流变。
中国美学离不开哲学,道家“游鱼之乐”的会同万物,佛家“不二法门”的物我合一,儒家“逝者如斯”的时时如新,古代骚人的自怜精神,气化流行的气话哲学。
朱教授细致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从不同哲学角度上美从何来,什么是美,美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
让我对中国美学的根源有了更有层次、更加系统化的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以中国美学的角度看待中国文学,我们的文字何尝不是在追寻生命超越的美。
生命超越最根本是尊重生命,回到语文教学,想要引导学生阅读美、欣赏美、创造美,就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生命。
比如道家讲究物我相通的观点,是将自己融入到世界万物中之中,不分彼此。
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诗人何尝不是将自己融入自然,在物我相通的境界中看待自然、欣赏自然。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诗人与世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成了朋友,这种与万物相融相即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诗意的选择,其根本是对自然的热爱,对自我、对生命的尊重。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这句诗写出的不仅仅是景物,更些出了泉眼与泉水之间的无声之爱,树、阳光、池水之间的柔情。
这种写法,不是简单的拟人。
拟人只是局部的修辞,只是暂时地把事物看作人。
而杨万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世间万物,在他的眼中万物有灵,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他们之间也有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是物我相通,物物相通,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再以美学的角度看待王维的诗,无论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抑或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都体现出中国美学中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
这种以淡逸朴素代替绚烂堂皇,强调妙悟而贬斥技法的写法,根本上是源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虽然这种境界小学生很难体会的到,但诗中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种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学生应在阅读中有所感悟。
中间的五讲,朱教授继续带我们领略了“无言之美”、“灵的世界”、“永恒之美”、“以小见大”、“大巧若拙”这五个生命超越美学的形态。
而后面五讲则涉及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这五个美学的基本范畴。
美学为文学提供思想和方法论,《中国美学十五讲》为我打开了美学的视野,让我能够溯本求源,看到文字后面更本质的文化,品味中华文化中的生命超越美学,更好地将这“美”的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