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36160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7.png)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学生体育课堂常规:
1. 准时到达上课地点,按时上课,不早退、迟到。
2. 进入体育场地前,进行热身运动,以保证身体状态良好。
3. 穿着适当的体育服装和鞋子,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4. 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听从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命令。
5. 尊重和关心同学,遵守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礼仪规范。
6. 遵守体育场地的使用规则,不破坏设施和器材。
7. 遵守课堂秩序,不随意离开课堂或者聊天打闹。
8.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和动作。
9. 注重安全,遵守安全规则和操作要求,不做危险的动作。
10. 学会与他人合作,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
体育教师教学规范:
1. 有责任心和爱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和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目标。
3.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测试,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
4.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清晰明确地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注重语言表达和示范动作。
6. 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动作,提高技能水平。
7.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的安全,严禁有危险因素的课堂活动。
8. 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互助互学。
9. 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10. 善于与家长和其他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识。
中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85192f7192e45361166f549.png)
中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常规中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常规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前一分钟,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呈4路纵队跑步进场。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
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
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
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5、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到医务室看医生,由校医开见习单,然后体育教师说明情况(女生身体不适的,由女生生活委员或者女班长统计把名单交老师)。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
见习生在见习时不得聊天,离开现场或直接不来。
6、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
不做危险动作。
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教师指定的活动场所,否则作旷课论处。
7、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1/ 28、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备注:学生必须有“安全第一”的思想,课中必须无条件服从体育老师指挥,凡有意见和想法的可以课后交流,或者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2/ 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cdde1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1.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第一章: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规。
2. 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课堂纪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堂纪律要求2. 体育课着装要求3. 体育课热身活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遵守体育课堂纪律,正确穿着运动装备。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课堂纪律要求和体育课着装要求。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穿着运动装备和热身活动。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课堂纪律要求和体育课着装要求。
2. 示范正确穿着运动装备和热身活动。
3.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教师点评指导。
第二章:体育课基本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育课基本技能训练的方法和要点。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跑步技能训练2. 跳跃技能训练3. 投掷技能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跑步、跳跃、投掷的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技能训练的方法和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跑步、跳跃、投掷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要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跑步、跳跃、投掷姿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跑步、跳跃、投掷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要点。
2. 示范正确跑步、跳跃、投掷姿势。
3. 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点评指导。
第三章:体育游戏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游戏的方法和规则2. 团队合作游戏的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能力。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dfc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6.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第一章:课堂常规一、课堂纪律1. 学生需穿着整齐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以保证运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学生须准时到达操场,做好热身准备,等待教师上课。
3. 上课期间,学生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遵守教师的教学指令,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4. 学生应尊重教师,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动作规范1. 教师应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2. 学生需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练习,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3.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防止运动损伤。
三、安全要求1.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体育活动,不得私自进行危险动作。
2. 教师应检查运动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学生使用运动器材时的安全。
3. 学生应遵循运动场地的规则,不得在运动场地范围内乱跑、打闹。
四、卫生要求1. 学生下课后,应及时离开运动场地,不得在运动场地内吃零食、乱丢垃圾。
2. 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换洗运动衣物。
3. 教师应定期对运动器材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学生的健康。
2. 学生应认真听讲,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努力改进。
3.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反思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热身与拉伸1.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以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预防运动伤害。
2. 学生应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全身拉伸,特别注意活动关节,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3. 教师应监督每个学生的热身和拉伸活动,确保其正确性和充分性。
七、基本技能训练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教授基本的体育技能,如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
2. 学生应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提高技能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自主调整动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八、团队游戏与竞赛1. 教师应设计团队游戏和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学生应积极参与游戏和竞赛,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南开小学体育常规管理制度
![南开小学体育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37440890c69ec3d5bb759d.png)
水城县南开乡南开小学体育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南开小学体育教师课堂常规一、体育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到:1、每学年初一周内要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审查、签字。
2、体育课必须严格执行计划,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改,教研组长定期查阅。
3、提前一周备好、写好教案,由教研组长审查签字。
4、课前必须对场地,器材设施进行细心周密的布置和检查。
5、预备铃响后,体育教师必须在指定的集合地点候课,体育委员做好相应工作。
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1、严格执行统一的、完整的上课式和下课式。
2、学生开始练习之前,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练习形式、练习量、动作质量)。
3、交换练习项目时,要整齐队伍,有秩序的进行。
4、每次课都要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8~10分钟的适量的准备性练习;激烈活动后,也要安排一些放松、调整性的练习。
5、教师必须精讲动作的要领、重点、关键,做好示范动作;加强安全保护措施。
6、每次课应使全体学生的活动充分、愉快;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合理。
7、运用好教育手段,及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8、严格各种形式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9、下课前,做好整理性练习和进行必要的小结;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安排好收放器材工作。
三、体育教师在课后必须做:1、认真写好课后小结或分析,以改进和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积累教学素材和经验。
2、做好经常性的、耐心的课外辅导工作。
学生体育课常规一、体育委员必须在课前向任课教师请示工作,组织学生准备好所需器材,按要求放置整齐。
二、预备铃响,体育委员立即召集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
整齐队伍,清点人数,等待教师上课。
三、上课铃响,教师准时上课。
1、注目礼或师生问好。
2、体育委员报告出席情况。
3、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
4、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四、在课的进行过程中。
1、无正当理由,不得进入课堂。
特殊情况报告后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小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要求
![小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0f96b7e27d3240c8447efad.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
一.学生常规:
课前要求:
1、缺席要请假:因病、因事不能上体育课,应向体育老师请假。
2、整理好服装:上体育课应当穿运动服、运动鞋;冬天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特别寒冷或习惯性冻疮除外),女生不戴发卡;夏天女生不穿裙子;身上不带小玩具和小刀、钥匙、团、校徽及硬物等。
3、提前到操场:要提前到上课地点附近等待,以免迟到。
课中要求:
4、集合做到快、静、齐:上课铃一响,马上站成上课队形,做到快、静、齐;体育委员整队后,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同学要向老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可站在队尾;老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时,大家要认真静听。
5、听讲要认真:听老师讲话和看老师做动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6、练习要认真:要按规定的动作进行练习,不怕苦,不怕累,要和同伴团结合作,努力完成课的目标。
7、上课守纪律:课堂上,不随便说话,不嬉笑打闹;不经允许不能离开练习场地;分组练习时要听从小组长的指挥;要按照老师规定的内容、要求、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进行练习,注意安全。
8、下课要行礼:下课时,老师宣布“下课”后,师生要立正行“注目礼”;师生互致“再见”后解散。
9、爱护场地器材,能够帮助老师归还体育器材。
课后要求:
10、下课后做到“三不要”:一不要大量喝水,尤其不要喝生水、冰水及各类饮料;二不要在天热时用凉水冲身、浇头或在背阴、“风口”的地方久留;三不要立刻吃食物,避免胃肠消化不良。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f2bc4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8.png)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范学生体育课堂常规:1. 准时到达:学生应该按时到达体育课堂,并准备好适当的体育装备。
2. 穿着适宜:学生应该穿着适合运动的衣物和鞋子,确保自己可以自由活动和安全运动。
3. 注意个人卫生:学生应该保持身体清洁,体味清新,不在课堂上穿着污衣脏鞋。
4. 尊重他人:学生应该尊重体育教师和其他同学,遵循课堂规则,并展现出体育课堂的团队精神。
5. 遵守安全规则:学生应该遵守体育课堂的安全规则,如不随意奔跑、不乱抛乱接、不使用不当的体育器材等。
6. 积极参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活动,全力投入,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态度。
体育教师教学规范:1. 熟悉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该熟悉所教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 清晰的讲解:体育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讲解。
3. 技能示范:体育教师应该能够熟练地展示所教授的体育技能,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4.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5. 平等对待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论其体育能力,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注重个别差异的关注和帮助。
6. 安全教学意识: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安全,在体育课堂中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体育器材,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7.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8. 及时反馈评估:体育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评估,鼓励和帮助学生进步,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
天津市一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
![天津市一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fa7040a8956bec0975e303.png)
天津市一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8年秋季试行)一、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以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和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良好的体育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对于受教育者奠定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的身体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运动技能中,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原则1、全面性原则学校体育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体育教学要尊重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和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和运动潜能充分得到发展。
2、主体性原则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学会合作学习,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敢于质疑、求异,勇于标新立异,积极探索,使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3、发展性原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在发展能力,注意发现与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专长和优势,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能力以及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
4、健身性原则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应有益于丰富和拓宽体育与健康知识,有益于保护和锻炼身体,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既不能“竞技化”,又要积极吸纳符合学生需要又具有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服务于教学目标;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达到培养意志,提高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心理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387bf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a.png)
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课前常规1. 体育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案。
课前要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 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应事先请假。
3. 体育教师应穿着运动服装,仪表整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准备。
二、课中常规1.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确保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活动,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体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团队协作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
3. 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
4. 体育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要求学生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教学区域。
三、课后常规1. 下课前,体育教师应整队集合,清点人数,总结本课内容,布置课后练习或作业。
2. 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整理器材,清理场地,保持环境卫生。
3. 体育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考核与评价1. 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2. 体育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3.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成绩。
五、安全与卫生1. 体育教师应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卫生规定,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
2. 体育教师应提前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排除安全隐患。
3.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防止学生因过度运动或运动不当造成伤害。
4. 体育教师应教育学生遵守卫生规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六、其他1. 本制度由学校体育教研组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
2. 全体体育教师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5篇)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e43a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c.png)
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师教学规一、学生体育课堂常规1. 准时到达:学生应按时到达体育课堂,不得迟到。
迟到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也不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
2. 穿着服装:学生应着运动服装参加体育课堂,以便进行各项运动活动。
穿着正确的运动服装能够保护学生的身体不受伤害。
3. 课前准备:学生在体育课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拉伸、短跑、跳绳等。
4. 遵守纪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打闹、影响他人。
遵守纪律是体育课堂正常进行的前提。
5. 合作交流:学生应积极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精神。
6. 安全第一: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自身的安全。
避免做出危险动作,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及时向老师汇报个人身体不适情况。
7. 课后整理: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应自觉整理活动场地和使用的器材。
保持整洁是对体育场地的尊重和保护。
二、体育教师教学规1. 合理安排课时:体育教师应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各项体育活动。
同时,要避免连续长时间的运动,以免造成学生疲劳过度。
2. 精心备课: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3. 清晰讲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清晰、简洁地讲解各项运动技能和规则。
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生动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安全措施: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在体育活动中,要设置合理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安全,并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5. 激发学生兴趣:体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通过讲解运动知识和展示运动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6.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探索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ba87244fad6195f312ba6b3.png)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体育学科是九年义务学段的必修课程,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体能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体育素质是人的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的成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中小学体育对于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总体目标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㈠体育知识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简要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提高体育与保健意识。
㈡实践操作能力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为独立从事身体锻炼打好基础,初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初步学习和掌握一般的体育娱乐与健身方法;学习并能掌握简单的体育比赛的组织方法,使学生体育特长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㈢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建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与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开拓、进取、创新、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文明行为,陶冶美的情操。
二、中小学体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体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遵循以育人为宗旨基本原则,还应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实效性等一般性原则,同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㈠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原则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要适应学生兴趣广泛、乐于参与竞争,希望不断进取、创新的心理要求,从小加强对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监测、自我调控、自我保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指导,从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上结合体育教学,贯彻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分层推进、发展特长、全面提高的基本原则,以适应时代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最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20条
![最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20条](https://img.taocdn.com/s3/m/8565e9f0dd3383c4bb4cd260.png)
最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基本要求20条一、教学准备和设计第1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认真钻研教材。
第2条体育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对象,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第3条体育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
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并按要求超前两周备课。
第4条教师应于课前安排和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教学用具;对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做好情况记录。
第5条体育教师应做到仪表庄重(不允许戴墨镜和帽子上课),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程准时开始。
二、教学组织和实施第6条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在指定位置集合,做到快、静、齐。
教师应及时到位。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勤人数,向任课教师报告。
第7条上课有礼节,师生相互致礼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安排好见习生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活动。
第8条每次上课,教师应详细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迟到的学生应向老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方可列入队尾。
迟到或早退5分钟作迟到或早退论处。
第9条学生必须穿轻便服装、球鞋或布鞋上课(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拖鞋、不准戴帽子、围巾、手套等),不准携带尖利物品,否则作违纪论处。
第10条体育教师应做到上课目标明确,讲授无误,重难点突出,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注重实效;要注意学生共同发展和个体进步;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安排运动量,运动负荷适宜,练习密度达到50%以上。
第11条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重视直观教学,积极恰当的运用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等都能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第12条体育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恰当地把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与要求的教案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与要求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1c8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e.png)
尊敬的教师们:小学体育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学生体格、心理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训练。
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与要求,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验感。
今天,我将为您介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与要求的教案。
一、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体育课程的核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运动能力、爆发力、协调能力、柔韧性等。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勇气等。
3.传授运动技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还应该传授各种运动技能,比如游泳、篮球、足球等。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求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注重安全在体育课堂上,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安全,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学生进行高风险的运动时,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进行这些活动。
同时,在课堂上要灵活的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2.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注重体验和趣味性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增加他们的体验和趣味性。
教师应该利用好不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室。
在组织各种活动时,应该注意活动的难度和性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并且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和培养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意愿,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以便发掘他们的潜能。
同时,注重全面培训,帮助学生在多个方面发展。
三、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教学1.清理教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先清理一下课堂教具。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教具互相撞击而造成学生受伤的情况。
2.热身热身是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适合该科目的热身程序,为学生的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
![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ea860a6a5e9856a5712601d.png)
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
低年级体育课堂常规:
一、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要向老师请假。
二、给预备铃后,迅速到指定地点排队并做到快、静、齐。
三、尊敬老师,听众教导,认真学习,刻苦锻炼。
四、上课要运动服加运动鞋,不佩带铅笔,小刀等危险品。
严防发生事故。
五、服从指挥,原价口令,爱护动物,团结同学,严格遵守体育课的各项具体规定。
中高年级体育课堂常规:
一、课前,体育教师与体育委员联系,说明上课内容与要求;课后,体育教师征求体育委员意见。
二、课前要布置好场地器材,准备好教具;课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收拾好教具。
三、课前,教师要到操场等学生。
四、要检查学生的着装,侗是否合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五、固定上、下课的集合地点和队形,一学期要固定集合的地点。
上、下课时集合的队形一般是二、四列横队,男左女右,使学生形成习惯。
六、规定上课的礼节,师生问好,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席人数,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时,学生要立正。
七、因病、因事等不能上课时,要向教师请假,由教师安排适当练习或见习。
八、规定分组轮换调队时的口令,哨声,手势或有关纪律,要求。
九、规定各规定教材的练习顺序和练习的队形。
十、规定安全措施与要求,如投掷点,投掷的方向和投掷的队形、顺序,所见所闻器材都要统一规定。
十一、要求学生爱护体育器材。
如移动垫子时不要拖地,不随便升降跳高架的高度。
十二、提出教学卫生要求,如不准随地吐痰,保护体育器材的清洁整齐。
天津市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案
![天津市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a4c9cc3186bceb19e8bb7e.png)
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使学生初步认识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增进体质的作用, 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懂得一些饮食常识及安全常识,树立科学锻 炼身体的态度。
田径方面:使学生学会跑的正确姿势,能够轻松自然地进行跑;使学生学会用助 跑跳远的动作方法,发展身体的协调性,促进跳跃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学会投掷的方 法,发展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使学生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领
2. 游戏:黄河、长江
熟练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第五、六节)1. 第九套广播体操(第五、六节)
4
动作要领
2. 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1
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第七节)动作要1. 第九套广播体操(第七节)
领
2. 游戏:迎面接力跑指挥。
2
能跟录音进一步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第九套广播体操整套操
整套操动作要领
2. 游戏:进攻中防守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能跟录音熟练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整第九套广播体操整套操
套操动作要领
2. 游戏:进攻中防守
4
复习立正、稍息、集合、解散、向左右1.队列队形练习。
看齐。
2、游戏;快快集合
1 复习报数、向左(右)转
1.队列队形练习。 2. 游戏:快快集合
五
2 学习“排纵队,横队”。
1.队列队形练习。 2. 游戏:快快集合。
1、队列队形:踏步走(齐步走)-立定; 3 学习“踏步走(齐步走)-立定”。
2、游戏;快快集合
1
4 学会原地转法向后转。
1、队列队形:原地转法向后转; 2、游戏;快快集合;
1 多种姿势的投掷
1、 多种姿势的投掷 2、 2、小碎步
1、纸飞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一、教学计划制订
第1条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及教材,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
根据水平教学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在开学前制订出所教年级的学年、学期、单元(或模块)、课时计划。
第2条根据单元(或模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制订课时教学计划。
要做到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书面备课与场地备课相结合。
注意课堂上班级之间、教师之间、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的协调和妥善安排。
第3条教案撰写通常采用表格式。
须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的部分及时间、教与学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要求、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及强度)、场地器材、课后小记等表述清楚。
二、课堂教学
第4条课前要做好服装、场地、教具的准备工作,并提前到达教学现场。
第5条按时上下课。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规范、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正确、适当。
第6条上课开始,指导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师生问候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目标和要
求,合理安排见习生,组织准备活动。
第7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第8条要合理、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条件和氛围。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第9条教学过程要做到紧凑、连贯、严密。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合理、科学(新授课:25-30%左右,125-135次/分左右;复习课:30-40%左右,135-140次/分左右)。
第10条加强教学安全、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第11条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整理活动与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归还教学所用器材。
第12条课后应写好课后小结或教学心得,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13条每学年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体能与技能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课外体育活动
第14条认真组织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及课外体育活动。
第15条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
做好天津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项目的测试,并按规定的时间将成绩填写到学生的体质健康卡中。
四、教学研究
第16条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教研组长要制定出学校教研活动计划。
具体包括:指导思想、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
每次活动要做好详细记录。
期末要写出教研总结。
第17条凡教龄三年(含三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龄三年以上的教师不少于10节。
每学期教研组至少推出一节公开课。
第18条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与业务学习,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体育教学论文或教学体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