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https://img.taocdn.com/s3/m/b90da83baf45b307e8719785.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而来的。
2、是研究地球生物的最重要的证据。
3、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4、在进化过程中未被逼淘汰的生物,都有一定的可的构造特征,这些构造特征具有的效果。
5、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6、人是由进化来的。
7、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资源的不足。
8、人对动物的驯化是人为的影响的过程。
9、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
10、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称它们为。
11、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者不同形状的植物,植物的这种不同形状都是的结果。
12、科学上光有观点是不够的,需要有证明观点。
13、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些污染对人类的生活会造成危害。
14、我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把水分为类。
15、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和排入水中,使水污染。
16、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
17、水污染主要来自、、、和。
18、水污染可以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和三大类。
19、水环境是可以的,水污染是可以的。
20、等技术只是防治水污染的一项补救措施。
21、除了水污染之外,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等。
22、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23、考察计划包括、、、、、、、等方面的内容。
24、在太阳系中,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叫。
2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内向外分别是、、、、、、、。
26、有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被人们称为。
27、银河系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每一个河外星系都是由数十亿颗至数千亿颗构成。
28、北斗七星是的主要标志。
29、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
30、北极星属于星座。
31、在银河系里,除了众多的恒星,还有各种类型的、和。
32、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33、是很明亮的星体,在早晨和黄昏我们都可以看到它。
34、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
2023)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3)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1211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9.png)
2023)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
识点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动物的分类及特征,包括哺乳
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的特点和生
活性。
同时还涉及一些常见的动物保护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的分类及特征,包括种子
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等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同时还介绍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和一些有关植物生
长的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和天文知识,包括地球的
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和不同地带的生活条件等。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天文现象和宇宙知识的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
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见实验室用具的使用方法和
实验安全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同
时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科学探究活动和实践技巧。
本章主要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提问、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科学探究活动
和实践技巧。
(2023)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3)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0636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8.png)
(2023)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1. 动物分类在生物学中,动物主要分为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具有脊柱的动物,如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如昆虫、贝类和腔肠动物等。
2. 动物的饵料链动物之间通过食物的相互关系形成了饵料链。
•食物链: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链状结构。
例如:草→兔子→狼。
•食物网:由多个相互交织的食物链组成的网络。
3. 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
•日行性动物:在白天活动的动物,如狗、鸡等。
•夜行性动物: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蝙蝠、猫等。
•昼伏夜出动物:在白天休息,在夜晚活动的动物,如大熊猫、狐狸等。
二、物质1.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在形态、状态或位置上发生变化,但其物质的本质并未改变。
例如:水沸腾、冰融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新的物质,其物质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例如:铁生锈、纸烧黑等。
2. 物质的三态物质在常温下常见的三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固定在一起,无规则的运动。
例如:钢铁、石头等。
•液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隙,能够互相移动。
例如:水、酒精等。
•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有很大的间隙,能够自由运动。
例如:氧气、氢气等。
3. 溶解物质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混合的过程。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例如:盐水、糖水等。
•溶质: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例如:盐、糖等。
•溶剂: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例如:水、酒精等。
三、地理1. 地球的结构地球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幔:地壳下面的一层,主要由熔融岩石组成。
•地核:地幔下面的一层,由固态和液态的金属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导致昼夜交替。
•公转:地球沿着太阳的轨道运行,导致季节的变化。
湘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湘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08d35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f.png)
湘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生物与环境
植物生长的特性:
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香蕉适宜生活在温暖多雨的地方,针叶松不怕寒冷
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北极地区的动物(如北极熊)有肥厚的脂肪层和密集的体毛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如纺锤形体、鳍)
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有强劲的四肢
骆驼有自由关闭的鼻孔、储存脂肪的驼峰、粗大开叉的脚趾食物链:
食物关系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密联系在一起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
二、营养与健康
食物金字塔:
应多吃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
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
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三、生命世界
植物的特征:
凤仙花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成
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茎有支撑和运输作用
花的结构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动物、风、水传播
动物的特征:
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蚂蚁、金鱼等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动物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生命周期
四、生物的进化
生命的历程:
古时候人们认为生物是神创造的,而科学家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生物的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人类的起源:
科学家发现南方古猿的化石,能直立行走
蓝田猿人能制造石器,北京猿人会人工取火。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5eafe3e53a580216fcfea3.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得进化班级第一课:生命得历程姓名1、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得一切生物都就是神创造得。
2、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得一切生物都就是进化而来得。
3、化石就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得重要证据。
4、居维叶认为生物得种就是不变得,拉马克认为生物得种就是可以改变得,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得进化论得到了全世界得赞同。
5、地层被称为“记载地球历史得万卷书”。
6、科学家在5亿多年前得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
7、距今4、08亿年前得化石中,出现了最早得陆生动植物。
8、科学家发现3、60亿年前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中,只有两栖动物。
9、距今1、44亿年前得生物化石中,出现了哺乳动物。
10、生物得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11、地球上最古老得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12、地球上最古老得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 35亿 )年前。
古生物( 遗体、遗物 )与它们得生活( 遗迹 )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得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瞧到得( 化石 ) 。
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得信息就是( 跳跃得、不连续得 )。
13、浩瀚得( 海洋里 )、广袤得( 陆地上 )与辽阔得( 天空中 )……到处存在着( 生物 )。
15、动物进化得根本原因就是(地球环境得变化),自然环境得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16、( 居维叶 )就是18世纪( 法国 )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
17、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得(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得(原貌)。
18、我们居住得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得生物,动物进化得根本原因就是(地球环境得变化)。
自然环境得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第二课:物竞天择1、自然选择得结果,就是适者生存。
一种动物“模拟”其她生物得形态;动物得体色与其周围环境得颜色相似。
2、约( 300 )万年前,出现了现代马,现代马就是由始祖马( 进化 )而来得,始祖马出现在( 6500 )万年前。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2f05d7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2.png)
六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一、填空1.科学家在 5 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距今 4.08 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3.06 亿年前的陆生脊椎动物中,只有〔两栖动物〕;距今 1.44 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哺乳动物〕。
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2.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在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
3.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4.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方式: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形态〕,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5.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黑猩猩〕〔大猩狸〕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人们称它们为类人猿。
6.南方古猿生活在〔300 万〕年前,能直立行走,蓝田猿人生活在〔115~65万〕年前,能制造石器,猿人生活在距今〔70~23万〕年前,能制作石器和骨器,还会〔人工取火〕。
7.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的驯养,选择并保留那些基因发生突变,体态、习性有改变的个体,〔野生动物〕最终被驯化为家畜。
8.我国考古学家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XX半坡遗址和XX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当时猪的骨骸。
9.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10.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就会影响人的健康,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11.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
12.1970 年〔4 月 22日〕,美国学生丹尼斯。
海斯发起和组织了第一个地球日。
1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 月 5 日〕。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必备知识点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9066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7.png)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必备知识点单元一:植物的种子
-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珠、胚芽
- 种子的传播方式:风传、水传、动物传
- 种子的发芽条件:水分、适宜温度、适宜气体
单元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 物质可以在不同存在形态之间转化
- 物质的状态变化的条件:温度变化、压力变化
单元三:能量的变化
- 能量的传递过程:辐射、传导、对流
- 热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 能量的保存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被转化
单元四:生物多样性
-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 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否有脊椎、是否有羽毛等
- 植物分类的依据:是否开花、是否有种子等
单元五:机械的结构和使用
- 杠杆的作用原理和应用
- 机械传动的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滑轮传动
- 机械的简单机构:滑块、滑轮、杠杆等
单元六:生活中的日常化学
- 饮用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沉淀、杀菌
- 常见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等- 可可粉的制作过程:发酵、破壁、烘焙
单元七: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
- 宇宙的组成:星球、星系、星云等
单元八:电的变化
- 电的产生方式:摩擦、感应、化学反应
- 电的传导方式: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 电路中的元件:电源、导线、开关、灯泡
以上是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的必备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4c97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a.png)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磁铁的南北极和指南针的使用
磁铁吸引不同物质的能力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状态有关
声音的高低、大小与物体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有关
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率光的颜色和色散现象镜子的原理和使用
速度的计算和单位
力的概念和性质
原始力和合力的概念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路中的开关和灯泡的连接方法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以上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的简要概述。
希望这份资料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备考,取得好成绩!。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及答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1c51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5.png)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及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资料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第一课:生命的历程1、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不变的。
2、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
3、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4、XXX认为进化是由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所驱动的,XXX认为后天得的特征可以遗传给后代,生物学家XXX提出的进化论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5、地层被称为“地质年代”。
6、科学家在古生代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无脊椎动物。
7、距今6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
8、科学家发现古生代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中,只有两栖动物。
9、距今4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出现了爬行动物。
10、生物的进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进化。
1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12、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生活遗迹被埋在地层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第二课:物竞天择1、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一种动物“适者生存”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颜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第三课:人类的起源1、科学家发现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的化石,能制造简单的石器;距今40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能制造更加复杂的石器;距今3万年前的智人,会使用火取火。
第四课:动物的驯化1、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
2、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5000年前的遗址,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似。
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5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
3、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炭疽病、禽流感、猪流感等。
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疾病的传播。
第二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一课时:小河的“哭诉”1、我国制定的《地面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
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2、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点源污染;另一类是非点源污染。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分课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分课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59ed0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3.png)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班级第一课生命的历程姓名1.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和辽阔的(天空中)……到处存在着(生物)。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2.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
3.地层被称为(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4.(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5. (居维叶)是18世纪(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
他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拉马克)是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他,他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7.生物的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8.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9.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10.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第二课物竞天择1.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例如:一种动物(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我们称之为(拟态)。
2.约( 300 )万年前,出现了现代马,现代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 6500 )万年前。
3.(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4.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9cfd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b.png)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生物和环境- 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 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 了解生物的生活性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第二章:植物繁殖- 探索植物的繁殖方式,如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 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等。
- 掌握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
第三章:动物与生物多样性- 掌握不同动物的分类特征,如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 了解动物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四章: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掌握物质的物态变化,如固态、液态、气态。
- 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探索能量的转化与传递,如热能、光能等。
第五章:生活中的机器- 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如轮轴原理、杠杆原理等。
- 探索生活中的常见机械设备,如水泵、浮子开关等。
- 掌握使用机械设备时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健康与疾病- 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 探索身体的组织、器官与功能。
-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第七章:科学探究- 研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 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等科学探究的能力。
- 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地理知识- 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 掌握地球的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位置。
- 了解地形地貌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九章:初中生活- 了解初中生活的变化与适应。
- 探索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主动研究的能力。
以上是《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概述。
希望对学习科学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04e9e025c52cc58ad6be06.png)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01植物的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的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分别叫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02南方阳光雨水充足,但不一定适合任何植物生长。
03爬山虎沿墙而上,为的是获取更多的阳光。
04倒下的小树是有可能重新生长起来的。
05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06在阳光的照射下,树林内和树木外的温度不相同。
07肥厚的脂肪、密集的体毛,是生活在严寒地区动物特有的本能。
08过期变质的食品即使经过消毒处理,也不能食用。
09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10(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2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13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14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15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16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1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18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19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20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1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2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2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4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25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结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结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462449f01f69e3142329451.png)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班级第一课:生命的历程姓名1、古候 . 人地球上的全部生物都是神造的.2、科学家地球上的全部生物都是化而来的.3、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的重要据.4、居叶生物的种是不的. 拉克生物的种是能够改的. 生物学家达文提出的化获得了全世界的同.5、地被称“ 地球史的万卷”.6、科学家在 5 多年前的生物化石中 . 只有大海生物 .7、距今 4.08 年前的化石中 . 出了最早的生植物.8、科学家 3.60 年前生脊椎物化石中. 只有两栖物 .9、距今 1.44 年前的生物化石中 . 出了哺乳物 .10、生物的化律:由水生到生. 由到复 . 由低到高 .1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印迹能够追忆到35 年前 .12、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印迹能够追忆到(35 )年前 . 古生物(体、物)和它的生活(迹)被埋在沉物中 . 数百万年的演 . 就形成了我今日看到的(化石) . 化石我供给古生物的信息是(跳的、不的).13、浩大的(大海里)、广袤的(地上)和的(天空中)⋯⋯到存在着(生物).15、物化的根根源因是(地球境的化). 自然境的化促进物化.16、(居叶)是18世(法国)物学家、古生物学家.17、科学家依据化石本. 借助代技能够还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 使我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18、我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众多、形各异)的生物. 物化的根根源因是(地球境的化) . 自然境的化促进物化 .第二课:物竞天择1、自然的果 . 是适者生计 . 一种物“模”其余生物的形;物的体色与其周境的色相像 .2、( 300)万年前.出了代.代是由鼻祖(化)而来的.鼻祖出在(6500 )万年前 .3、(达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 年第一版的《物种发源》一. 全面提出了(生物化学).1 / 64、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余个体更简单(生计和繁衍)下来5、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6、地球上以前出现过众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中的绝大部分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又不停有新的(生物)出现 .7、此刻的马是由(鼻祖马)进化而来的;鼻祖马出此刻(6500 万)年前 .8、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环境).内因是(遗传).生物进化需要的条件:一是环境供给生物进化的时机 . 二是生物体能够利用这类时机 ..9、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不一样的环境中生计着不一样的(植物).第三课:人类的发源1、南方古猿生活在( 300 万)年前 . 能直立行走 . 蓝田猿人生活在( 115~ 65 万)年前 . 能制造石器 .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 70~23 万)年前 . 能制作石器和骨器 . 还会(人工取火) .2、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黑猩猩)(大猩狸)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好多相像的地方 . 所以人们称它们为类人猿 .第四课:动物的驯化1、猪、马、牛、羊都是牲畜. 它们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2、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6000 多年前的西安半坡旧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旧址. 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像. 能够一定 . 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 多年从前就开始了 .3、有些传得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 比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所以 . 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备人畜共患传得病.4、人类依据自己的需要. 对野生动物进行长久的驯养. 选择并保存那些基因发生突变. 体态、习惯有改变的个体 . (野生动物)最后被驯化为牲畜.5、人类依据自己的需要. 对野生动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养. 使野生动物的体态、习惯改变. 这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6、现代动物驯养是为了知足(各样需要).填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第二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一课时:小河的“哭诉”1、我国拟订的《地面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 当水质降落到三类标准以下 . 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超出国家规定的指标 . 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 所以不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2、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3、水污染可依据污染杂质的不一样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4、水污染观察方法有:看、闻、采、记.第二课:污染来自哪里1、工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未经办理的工业废水、②矿山污水、③把固体工业垃圾堆放在水边 .2、农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②养殖场排放的畜禽污水、③水土流失3、生活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把生活垃圾倒在水边、②未经办理的生活污水、③把餐饮泔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中、④车油泄露和在河畔洗车.4、污染物的主要根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5、水污染后 . 经过饮水或受污染的食品(粮食、蔬菜、鱼肉等)进入人体.会令人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6、饮用被(寄生虫)、(病毒)或其余致病菌污染的水. 会惹起多种传得病和寄生虫病.第三课:洁净剂的“威力”1、水域污染直接给淡水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域污染还造成部分生物产生畸形变异;水域污染造成的赤潮 . 给大海生物带来灭顶之灾.第四课: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1、污水办理技术一般经过以下程序:格栅去除大概积的飘荡物;沉砂池积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生化办理设备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二次积淀池对生化办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别 . 以保证出水水质;混凝积淀池加入混凝药物.使更渺小的物质凝固积淀;最后到出水提高泵站.2、人们常用积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3、3 月 12 日是植树节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 .4、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将来》报告中提出“可连续发展”的看法. 获得国际社会的宽泛共鸣 . 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确立将可连续发展作为国家民展战略 .5、(中国环保标记图案)绿色橄榄枝. 既代表和平、平和 . 又代表全部植物和生态环境.6、保护环境 . 人人有责 .7、此刻我国正面对着(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办理)、(土地荒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等环境问题 .8、煤、石油等能源的大批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不单威迫人类的身体健康 . 还给地球生命的保护层——(大气层)带来损坏.9、(酸雨)已成为植物的致命“杀手”;(温室效应)使全世界天气逐年变暖;(臭氧空洞)也表示了地球第一道保护防线受到损坏 .3 / 610、 1970 年( 4 月 22 )日 . 美国学生丹尼斯 . 海斯倡始和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球日 . 第三单元:宇宙研究第一课:太阳和太阳系1、太阳是一个火热的气体星球. 它内部的温度高达1500 万0C.表面温度约为6000 0C. 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130 万个地球 .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3、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系统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 其他天体都环绕太阳运转.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挨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金地 . 火木土 . 天海)5、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小行星, 天文学把这个地区称为小行星带.6、土星最惹人注视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 光环主要由一些(冰)、(灰尘)和(石块)构成的 . 彗星在凑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彗尾. 划破夜空的闪光是(流星) . 流星是太空中的(尘粒)和(固体快).当它闯进地球大气层时未焚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石) .7、迄今 2300 年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天文气象杂占》.8、我国相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 最早见于 2600 多年前的《春秋》 .9、金星比地球略小 . 自转一周要 243 天. 公转一周 225 天 . 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 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447 0C. 金星比(地球)略小 . 能够看作地球的(姊妹星). 它与其余成员的自转方向是(相反)的 .10、人们把日出从前看到的金星叫做启明星. 把日落以后看到的金星叫做太白星.第二课:浩大宇宙1、银河系是由(千千千万)颗星构成的宏大的(恒星)公司.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 亿颗以上 . 它的直径约 10 万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 是光在真空中经历 1 年所走的距离 .3、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很多多像银河系同样的恒星公司 . 称为河外星系 . 已发现约 10 亿个河外星系 . 每一个河外星系也是由数(十亿)至数(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构成的 .4、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整个宇宙5、在好久从前 . 人类不过靠肉眼来观察天象. 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6、河南登封县成功镇的古天文台古迹——登封观星台. 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4 / 68、1609 年 .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现代的太空科学技术 . 将人类的视线延长到了( 15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2004 年. 美国的(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9、望远镜有:天文望远镜、光学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10、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天文台和太空探测器. 将人类的视线延长到了15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第三课:绚烂星空1、1928 年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 . 将全天区分红 88 个星座 . 星座名称是由亮星构成的(图形) . 联合(神话故事). 用人物、动物和用具来命名的 .2、北斗七星由(七颗星)构成(勺子形) . 属于大熊座 . 它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 . 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 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发生流星雨特别出名的是狮子星座 .3、我国的古书《鹖( he)冠子》中经过察看北斗七星的地点 . 来判断当令季节的记录:“斗柄东指 . 天下皆春 . 斗柄南指 . 天下皆夏 . 斗柄西指 . 天下皆秋 . 斗柄北指 . 天下皆冬 . ”这类以察看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时的方法. 就叫做“观象授时” .4、春天在南天能够看到狮子星座;夏天在南天能够看到天蝎星座;秋天在北天能够看到飞马星座;冬天在南天能够看到猎户星座.5、经过察看 . 天空中除北极星以外 . 星星都每日西移 .6、经过北斗星能够找到(北极星).北极星老是出此刻(正北方)的天空.所以.它成为了夜行人的(指路明灯).第四课:宇宙畅想曲1、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 年开始实行 . 分 3 个阶段 . 能够用“绕、落、回” 3 个字分别归纳 .2、探访外星生物:一是宽泛接收和研究各样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二是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三是发射探测器 . 美国于( 1972 )年与( 1977 ) 年先后发射了(前驱者) 10 号、11 号 . (旅游者)1 号、 2 号.3、欧洲宇航局 1997 年 10 月发射升空的“卡西尼”号飞船经过7 年多的飞翔 . 其携带的(惠更斯)号探测器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岸泰坦.这也是人类探测器初次登岸距离地球最远( 35 亿千米)的天体 .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科学研究第一课我们的科学学习历程1、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仔细察看.提出问题)→(勇敢地猜想.合理地假定)→(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实验、检查、收集数据)→(整理、剖析数据 . 做出判断)→(做出科学结论).第二课确立我们的研究的主题1、我的研究计划 . 包含(研究的问题)、(我的假定)、(研究方法)、(资料准备)、(研究步骤) .第五单元科学的历程1、在原始社会 . 人类就能利用石器等工具.2、进入农业社会 . 铁的发现 . 镰和犁等工具的发明、制造提高了工作效率.3、中国古代科技有着绚烂的成就. 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进一步推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 .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出《天体运转论》. 否认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错误认识.5、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 以及他对光学、数学、化学的研究.为科学发展确立了坚固的基础.6、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记的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工业时代.7、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以“物竞天择、适者生计”为精华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8、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 原子能技术获得宽泛的应用. 和他的理论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 .9、1969 年问世、 1993 年对民众开放的因特网快速发展. 到 1999 年末 . 全世界因特网使用者达2.6 亿. 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联成了一个地球村.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1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的很多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11、20 世纪初陪伴(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应用而掀起了现代化浪潮. 由(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子仪表)、高压输电网、各样电缆构成的电力应用技术系统形成 .12、人类发了然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13、纵观科学发展史 . 科学成就都是在不停研究自然的过程中获得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素材-重点挑选湘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素材-重点挑选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1f2d00c281e53a5802ff69.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1单元生命的历程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追溯到35亿年前。
2、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神创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
3、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的生活遗迹被坦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4、地球生物演化过程:5亿多年前出现了海洋生物,4.08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3.60亿年前出现了两栖动物,1.44亿年前出现了哺乳动物。
说明地球上的生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演化而来的。
5、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
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6、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
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
7、地球是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着不同的动植物。
8、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很多。
例如一种动物“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9、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统称类人猿。
10、人是由古猿人进化而来的。
11、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畜。
狼驯成了狗,野猪驯成了家猪,野马驯成了马,野牛驯成了牛。
第2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1、水污染主要有工业污染,如印染厂工业废水等;农业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生活污染,如清洁剂、生活垃圾等。
2、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消毒等。
第3单元1、一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的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130万个一球。
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3、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
4、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梳理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e292c54431b90d6d85c7c8.png)
4.仙人掌在土壤及空气极为干燥的条件下,借助于茎叶贮藏的水分而生存。
()5.所有的动物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6.非典、甲流基本上都是动物传染给人的。
()7.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中。
()8.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
()9.水污染造成某些动物基因突变,产生畸形变异。
()10.我国将水质分为三类。
()11.科技在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12.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13.地球上的水很多,浪费一点没关系。
()14.绝大数水污染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15.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16.彗星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彗尾。
()17.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时间单位。
()18.真空中光速约是300000千米/秒。
()19.北极星的方位是不断变化的。
()20.春季夜晚,我们在南天可以看到猎户星座。
()21.科学家们已找到了外星生命。
()22.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
()三、选择题: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
A三叶虫B始祖马C狼D大熊猫2.1830年,居维叶于()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
A拉马克B达尔文C圣西来尔3.“物竞天择”是()提出来的。
A牛顿B达尔文C拉马克D爱因斯坦4.早期两栖动物出现在()年前。
A5亿B4.08亿C3.60亿D1.44亿5.属于“拟态”的生物有()A竹节虫B枯叶蝶C翠鸟D生活在碧绿荷叶上的蛙6.()属于类人猿。
A金丝猴B猩猩C大猩猩D长臂猿7.我国制定的《地面水循环质量标准GB3838-88》把水分为()类。
A三B四C五8.下列属于生活污染的是()A洗衣粉B农药C化肥9.水污染造成的(),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A赤潮B蓝藻暴发C 潮汐10.()的超标排放,带给了温室效应。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11.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发布了()A《我们共同的未来》B《中国21世纪议程》C《我们的家园》1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存在智慧生物---人类,这是因为()A地球上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B地球上原有生物种子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合适,冷热程度适中,且有空气和水D地球上出现的生物适应力极强13.我们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星是()A太阳B月亮C北极星D金星14.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连直线向前延伸()倍的距离可找到北极星。
湘教版六年级下科学复习题 含答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科学复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8d73f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3.png)
六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一、填空1.科学家在 5 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觉只有(海洋生物);距今 4.08 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3.06 亿年前的陆生脊椎动物中,只有(两栖动物);距今 1.44 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哺乳动物)。
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洁)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2.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在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就形成了我们今日看到的(化石)。
化石为我们供应远古生物的信息是(跳动的、不连续的)。
3.动物进化的根本缘由是(地球环境的变更),自然环境的变更促使动物进化。
4.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方式: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形态),体色与四周环境的(颜色)相像。
5.人们很早就发觉猩猩、(黑猩猩)(大猩狸)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许多相像的地方,因此人们称它们为类人猿。
6.南方古猿生活在(300 万)年前,能直立行走,蓝田猿人生活在(115~65万)年前,能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23万)年前,能制作石器和骨器,还会(人工取火)。
7.人类依据自己的须要,对野生动物进展长期的驯养,选择并保存那些基因发生突变,体态、习性有变更的个体,(野生动物)最终被驯化为家畜。
8.我国考古学家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觉了当时猪的骨骸。
9.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10.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就会影响人的安康,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11.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
12.1970 年( 4 月 22日),美国学生丹尼斯。
海斯发起和组织了第一个地球日。
1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6 月 5 日)。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练习题模式+实验)A4打印版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练习题模式+实验)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8bc6f255270722182ef771.png)
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原始马,有充足的食物,小巧的体形有利于躲避天敌。
随着森林面积减少,原始马失去森林有庇护,只有快速地奔跑才能躲避天敌,于是体形变大,更加有力,脚趾的中趾变得更为粗壮。
地面变得越来越硬,植被越来越稀疏,体形更大、奔跑速度更快的马才能得以生存。
因此,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马遭到自然的淘汰。
在自然的选择中能适应新环境的马生存了下来。
实验目的:研究清洁剂进入水体后,对生物的影响实验器材:4个相同的玻璃瓶,洁净的河水,清洁剂,量杯实验步骤:1.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在瓶内放入500毫升清澈的河水2.将4个玻璃瓶按序编号,将1-3号瓶内分别加入同一种含磷清洁剂30滴、20滴、10滴,4号瓶不加3.盖上瓶盖,将所有的玻璃瓶放到能晒到太阳的地方4.每天观察水的颜色,并做好观察记录实验结论:加入清洁剂越多,对水的污染越严重。
第四课: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1.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通过哪些程序: (6步)2.人们常用、、等方法来净化水。
3.3月12日是 ,6月5日是 ,3月22日是。
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观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我国政府发布的《》确定将作为国家民展战略。
5.中国环保标志图案是 ,既代表、 ,又代表。
6.保护环境, 。
7.现在我国正面临着、、、、、等环境问题。
8. 、等能源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等废气,不仅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还给地球生命的保护层——带来破坏。
9. 已成为植物的致命“杀手”; 使全球气候逐年变暖; 也表明了地球第一道保护防线遭到破坏。
10.1970 年日,美国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和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1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12.实验名称:水的净化实验实验器材:量杯、水槽、小勺子、明矾、滤水器、浑浊的水实验步骤:①自然静置,沉淀泥砂。
②加入少量的明矾,静置沉淀③将沉淀杯中上部较清的水倒入另一只杯子中④再通过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13.很多惨痛的历史悲剧已经说明,给人类和许多生物的带来了巨大的。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1166f2d0d233d4b04e6905.png)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一、生命世界1.植物的特征.凤仙花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人们根据植物茎的软硬程度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和叶柄。
·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
·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2.动物的特征·蚕是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刚孵出的小蚕称为“蚁蚕”。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
这个过程叫“蜕皮”。
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吐丝结茧,变成蛹。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
·金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
身上有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变态。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班级_____________第一课:生命的历程姓名_________1、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2、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
3、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4、居维叶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拉马克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5、地层被称为“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
6科学家在5亿多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
7、距今4.08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
8、科学家发现3.60亿年前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中,只有两栖动物。
9、距今1.44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出现了哺乳动物。
10、生物的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1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12、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
13、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和辽阔的(天空中)……到处存在着(生物)。
15、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16、(居维叶)是18世纪(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
17、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18、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第二课:物竞天择1、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一种动物“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2、约(300 )万年前,出现了现代马,现代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500 )万年前。
3、(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4、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5、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 )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6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中的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又不断有新的(生物)出现。
7、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500万)年前。
8、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环境),内因是(遗传)。
生物进化需要的条件:一是环境提供生物进化的机会,二是生物体能够利用这种机会。
9、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着不同的(植物)。
第三课: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生活在(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蓝田猿人生活在(115〜65万)年前,能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23万)年前,能制作石器和骨器,还会(人工取火)。
2、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黑猩猩)(大猩狸)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人们称它们为类人猿。
第四课:动物的驯化1、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
2、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似。
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
3、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4、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的驯养,选择并保留那些基因发生突变,体态、习性有改变的个体,(野生动物)最终被驯化为家畜。
5、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养,使野生动物的体态、习性改变,这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
6现代动物驯养是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第二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一课时:小河的“哭诉”1、我国制定的《地面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
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2、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3、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4、水污染考察方法有:看、闻、采」记。
第二课:污染来自哪里1、工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②矿山污水、③把固体工业垃圾堆放在水边。
2、农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②养殖场排放的畜禽污水、③水土流失3、生活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把生活垃圾倒在水边、②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③把餐饮泔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中、④车油泄漏和在河边洗车。
4、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
5、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进入人体。
会使人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6饮用被(寄生虫)、(病毒)或其他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三课:清洁剂的“威力”1、水域污染直接给淡水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域污染还造成部分生物产生畸形变异;水域污染造成的赤潮,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第四课: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1、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通过以下程序:格匚去除大体积的漂浮物;沉砂池沉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生化处理设施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二次沉淀池对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以保证出水水质;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药物,使更细小的物质凝结沉淀:最后到出水提升泵站。
2、人们常用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
3、3月12日是植树节,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民展战略。
5、(中国环保标志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
6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7、现在我国正面临着(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土地沙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等环境问题。
8、煤、石油等能源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不仅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还给地球生命的保护层——(大气层)带来破坏。
9、(酸雨)已成为植物的致命“杀手”;(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逐年变暖;(臭氧空洞)也表明了地球第一道保护防线遭到破坏。
10、1970年(4月22 )日,美国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和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球日。
第三单元:宇宙探索第一课:太阳和太阳系1、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内部的温度高达1500万°C,表面温度约为6000 °C。
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3、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5、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
6、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
光环主要由一些(冰)、(尘埃)和(石块)构成的。
彗星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彗尾。
划破夜空的闪光是(流星)。
流星是太空中的(尘粒)和(固体快),当它闯入地球大气层时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石)。
7、迄今2300年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天文气象杂占》。
8、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
9、金星比地球略小,自转一周要243天,公转一周225天,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447 °C。
金星比(地球)略小,可以看作地球的(姊妹星),它与其它成员的自转方向是(相反)的。
10、人们把日出之前看到的金星叫做启明星」巴日落之后看到的金星叫做太白—第二课:浩瀚宇宙1、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颗以上,它的直径约10万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
3、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已发现约10亿个河外星系。
每一个河外星系也是由数(十亿)至数(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
4、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工整个宇宙5、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的古天文台遗迹——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7、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8、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现代的太空科学技术,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15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2004年,美国的(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9、望远镜有:天文望远镜、光学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哈_勃太空望远镜。
10、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天文台和太空探测器,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15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第三课:灿烂星空1、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座,星座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的。
2、北斗七星由(七颗星)组成(勺子形),属于大熊座,它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
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狮子星座。
3、我国的古书《鹖(he)冠子》中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季节的记载:“斗 _ 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这种以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就叫做“观象授时”。
4、春季在南天可以看到狮子星座;夏季在南天可以看到天蝎星座;秋季在北天可以看到飞马星座;冬季在南天可以看到猎户星座。
5、通过观察,天空中除北极星之外,星星都逐日西移。
&通过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总是出现在(正北方)的天空,因此,它成为了夜行人的(指路明灯)。
第四课:宇宙畅想曲1、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分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 3个字分别概括。
2、探寻外星生物:一是广泛接收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二是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三是发射探测器。
美国于(1972 )年与(1977 )年先后发射了(先驱者)10 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