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y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 人之于国也》) 适用话题 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 续性发展的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
16
精彩运用 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 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 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道 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肆意飞舞。而一次性餐具、不 可降解的塑料袋、电池等产品也正在不断地破坏着生 态的和谐,破坏着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 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淡水, 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 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听听孟子 的呼声吧!
对、对于,介词 到,介词 比,介词 在,介词 与、跟,介词
4、加 寡人之民不加多
更,副词
7
5、之 寡人之于国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道之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衬字,无义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然而不王者”
8
五、文言句式 1、鸡豚狗彘之畜
2、未之有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养生丧死无憾,
3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4
5.指出下列也》
(1)养生丧死无憾:
名词作动词,为……办丧事。
(2)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名词作动词,种植。
(4)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5读)“谨w庠à序n之ɡ”教,:名词作动词,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A ·
14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答案 (1)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移 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2)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间,木材就会用不完。
16
精彩运用 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 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 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道 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肆意飞舞。而一次性餐具、不 可降解的塑料袋、电池等产品也正在不断地破坏着生 态的和谐,破坏着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 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淡水, 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 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听听孟子 的呼声吧!
对、对于,介词 到,介词 比,介词 在,介词 与、跟,介词
4、加 寡人之民不加多
更,副词
7
5、之 寡人之于国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道之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衬字,无义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然而不王者”
8
五、文言句式 1、鸡豚狗彘之畜
2、未之有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养生丧死无憾,
3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4
5.指出下列也》
(1)养生丧死无憾:
名词作动词,为……办丧事。
(2)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名词作动词,种植。
(4)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5读)“谨w庠à序n之ɡ”教,:名词作动词,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A ·
14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答案 (1)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移 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2)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间,木材就会用不完。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孔子的德政 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提出富国 安民的治国思想;并且都以仁为本
异:孔子的德政重修文德;以此作为使远 人来的手段;孟子的仁政重民养生;以此使 天下之民至 其进步之处在于更了解民众 困苦;承认民众力量
比较
孟子风格
孟子的犀利 庄子的恣肆 荀子的浑厚和 韩非子的峻 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 孟子风格:其一长于 思辨 诱导启发;争取主动;论辩跌宕生姿 其二善为设譬 东汉赵岐 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 意已独至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 159种 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 其三结 构严谨 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 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 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 缜密 深沉的特质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 仁政;行王道 才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而施行仁政的 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不征调百姓服役于农时;不滥捕捞;不忽视时令以伐 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和种桑养蚕织布;使 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 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 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 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 百姓安居乐业; 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 政 苛政 酷政 孟子始终围绕仁民 富民 养民 教民 利 民 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 本的思想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 道设法制止; 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 道赈济饥民; 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 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 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又有什 么不同呢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 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都到您这儿来 了
最新《寡人之于国也》-(共50张PPT)课件PPT

教民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仁 政
王 道 之 始
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鼓励养蚕(纺)
保 民
初 步 措 施
王 道
繁兴六畜(牧)
根 本
之 成
生产粮食(农)
措 施
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判断句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句句。 ➢重点习惯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2.直不百步耳
“只……罢了。” 3.是亦走也
“这是……呀。”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题例讲析
例题1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形,然而、但是
太后曰:“然。” 对,是这样的
孟子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那些结果?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谨…申之以孝悌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养民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 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 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 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 “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 是用梁惠王熟知的事例设喻,使对方容易接受。通过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诱使对方说出否定 自己观点的话。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共48张PPT)

然而不王( )者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申:反复陈述;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无饥矣;谨 • 孝:尊敬父母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
•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 政”并无本质区别。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义,颁白者 置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食:第一个为动词,吃;
” (《孟子·离娄下》)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 ,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不负戴于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 颁:通“斑”
路矣。
• 负:背着东西; • 戴:顶着东西
• 七十者衣 帛食肉,
黎民不饥
不寒,然 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 黎民:老百姓
• 然:这样
• 而:表转折,却
• 王:wàng,名 →动,为王,统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申:反复陈述;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无饥矣;谨 • 孝:尊敬父母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
•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 政”并无本质区别。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义,颁白者 置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食:第一个为动词,吃;
” (《孟子·离娄下》)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 ,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不负戴于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 颁:通“斑”
路矣。
• 负:背着东西; • 戴:顶着东西
• 七十者衣 帛食肉,
黎民不饥
不寒,然 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 黎民:老百姓
• 然:这样
• 而:表转折,却
• 王:wàng,名 →动,为王,统一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链接文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学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 言运用等。
链接哲学领域
探讨《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等,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链接社会学领域
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等级制度、礼制文化 等,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创新性应用和实践探索
古代农业社会
本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古代农业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 响大,因此百姓生活困苦。同时,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百姓 的生死福祸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仁爱”、“礼义廉耻” 等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测验内容可以包括《寡人之于 国也》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语 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 。
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 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为后续教学提 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点评与引导
教师点评
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分 享观点,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
教师引导
针对文章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和救灾措施,我们可以 进一步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治理效果,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各种治理模式的优劣及适用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 将这些思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养。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文章结构梳理
【必修3】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50张PPT)

第二部分(2-4)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 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 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探究 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 “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 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 不平等。
探究
4、一词多义
(1)数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 国论》 (命运)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 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常称儒家思想 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重视民心的向背。
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 道之成”的道理。
探究
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探究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 的效果是什么?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 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 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第三部分(5-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 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探究 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 “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 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 不平等。
探究
4、一词多义
(1)数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 国论》 (命运)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 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常称儒家思想 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重视民心的向背。
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 道之成”的道理。
探究
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探究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 的效果是什么?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 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 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PPT课件

❖ 孟子借“五十步笑百步”要表达的意 思(即“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换一种直言敢谏的说法,怎么说?
你与邻国不尽心之君乃一丘之貉,你自诩自
矜的“移民移粟”之策,乃小恩小惠,只是形式
与数量上可能与邻国之君稍有不同,而在本质上
没有区别,都没有施行仁政,都是“行虐政”。
所以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16
导)
❖ 论点: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论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例证自己治国尽心)
❖ 对比论证: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11
——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孟 子.
12
漳州一中 黄安娜
❖ 又是移民又是移粟,如此“尽心”的目的 是什么?
使民加多
❖ 使民加多又为了什么?梁惠王为什么对 “民不加多”倍感忧虑?这与我们今天的 人口国策一样吗?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 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 常“孔孟”并称。常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 “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公田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
.
23
王道之始(三组排比) 行王道施仁政
王道之成(四组排比)
❖ 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音节铿锵,气势充 沛,具有雄辩的气势。
.
24
❖ 孟子一针见血揭示了魏国的社会现实(第 五段):
梁惠王是否如其所言“尽心”了呢?要看魏国的 社会现实。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39页)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 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无、颁、涂
二、古今异义
河内 走 养生 然而
三、重要虚词
邻国之民不加少
之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填然鼓之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请以战喻 以时入山林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河内凶亦然
然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
弃甲曳兵而走
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 不入洿(wū)池,鱼鳖(biē)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 (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 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 (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三读: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请梳理此文的思路
1、提出问题
梁惠王:尽心——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
结果: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如寡人
结果:民不加少
感到 困惑
为何提出这个问题? 外战内劳——需要人力
文本解读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ppt课件

戴于道路矣。 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最新版整理ppt
34
五、默写过关
1. 兵刃既接,
。
2.
,谷不可胜食也;
,
鱼鳖不可胜食也
3.五亩之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 谨庠序之教, 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者不
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最新版整理ppt
35
五、默写过关
1.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始也。
最新版整理ppt
1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 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 会用不完。
最新版整理ppt
17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曰:‘非我 兵:武器
也,兵也。’ 罪:名→动,归
王无罪岁, 罪
斯天下之民 斯:那么,就
至焉。”
至:到,归顺
焉:语气词,了
最新版整理ppt
2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途”) 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 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最新版整理ppt
30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于:对于。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河内:黄河西部 凶:荒年,年成不好 察:观察 无如:不如,比不上 加:更
最新版整理ppt
最新版整理ppt
34
五、默写过关
1. 兵刃既接,
。
2.
,谷不可胜食也;
,
鱼鳖不可胜食也
3.五亩之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 谨庠序之教, 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者不
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最新版整理ppt
35
五、默写过关
1.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始也。
最新版整理ppt
1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 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 会用不完。
最新版整理ppt
17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曰:‘非我 兵:武器
也,兵也。’ 罪:名→动,归
王无罪岁, 罪
斯天下之民 斯:那么,就
至焉。”
至:到,归顺
焉:语气词,了
最新版整理ppt
2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途”) 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 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最新版整理ppt
30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于:对于。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河内:黄河西部 凶:荒年,年成不好 察:观察 无如:不如,比不上 加:更
最新版整理ppt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于:对于。
•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 河内:黄河西部 • 凶:荒年,年成不好 • 察:视察 • 无如:不如,比不上 • 加:更
明确: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 尽心尽力了。河内地方遭了灾荒,就把 那里的灾民移往河东,把河东的食粮运 到河内。当河东产生灾荒的时候,我也 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 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 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 什么缘故呢?”
(拿出)
(4)兵
1、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
后》
(军队)
4、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
1、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特殊句式
• 焉:语气词,了
明确: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粮,却不知道制止;
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 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这和 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 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年成,那么 ,天下的百姓便会投奔您了。”
特殊句式
“是何异于……”
这与……有什么不同?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养 生
— 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食也。
丧 死
——————,——不可胜用也。 无
憾
翻译第六段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然
• 1、河内凶亦然
(代词,这样)
• 2、填然鼓之
(助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连词,然而、但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胜
• 沛公不胜杯杓
(动词,食用,吃)
• 狗彘食(shí)人食(shí)而不知检
(动词,吃;名词,食物)
• 食(sì)马者
(动词,饲养 ,喂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数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shù,几,几个)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之
• 寡人之于国也
(取独/助词,无义)
• 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
(助词,的)
• 填然鼓之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王道之始也
而
• 弃甲曳兵而走
(连词,表修饰)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连词,表顺承)
• 然而不王者
(连词,表转折)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连词,表转折)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连词,表转折)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连词,表顺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PPT课件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第9页/共22页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树之以桑
〖树〗种植
(3)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5)王无罪岁
〖罪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
时 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季节 名词 机会、时机 名词
第19页/共22页
请以战喻
用 介词
可以无饥矣 以 以时入山林
凭借 介词 按照 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介词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认为 动词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于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比 介词 对 介词 在 介词
第20页/共22页
河内凶亦然 代词 这样 然 填然鼓之 助词 地、…的样子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第11页/共22页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12页/共22页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给下列字注音
1.王好战:
hào
2.弃甲曳兵:
yè
3.数罟不入洿池: cù gǔ wū
4.衣帛:
yì
5.鸡豚狗彘:
tún zhì
6.庠序:
xiáng
7.饿莩:
piǎo
第9页/共22页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树之以桑
〖树〗种植
(3)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5)王无罪岁
〖罪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
时 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季节 名词 机会、时机 名词
第19页/共22页
请以战喻
用 介词
可以无饥矣 以 以时入山林
凭借 介词 按照 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 介词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认为 动词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于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比 介词 对 介词 在 介词
第20页/共22页
河内凶亦然 代词 这样 然 填然鼓之 助词 地、…的样子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第11页/共22页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12页/共22页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给下列字注音
1.王好战:
hào
2.弃甲曳兵:
yè
3.数罟不入洿池: cù gǔ wū
4.衣帛:
yì
5.鸡豚狗彘:
tún zhì
6.庠序:
xiáng
7.饿莩:
piǎo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期望和寄托,希望君王能够承担起治国的重任,实
现天下太平。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对比
通过对比邻国之政和寡人之政的不同之处, 突出了作者治国的用心和成效。
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 感染力,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反问
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作者对治国的重视 和责任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
其他学派观点比较分析
道家学派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道 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
自然规律和自由发展。
墨家学派
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和 “非攻”,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和战争。
法家学派
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 和“重刑主义”,强调法律规范 和严刑峻法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性。
05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
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 ,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差异。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仁”和“礼”,提倡“为 政以德”,注重个人修养 和品德教育。
孟子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性善论”和“仁政 ”,强调天赋人权和民本 思想。
荀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性恶论”和“礼法 并举”,强调后天教育和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推动文化创新
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 代特点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 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4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概述
01
02
03
分封制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 巩固统治。
宗法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1
11
沛公不 胜
胜杯杓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 超过 春来江水绿如蓝
5、予观夫巴陵胜状, 优美的 在洞庭一湖
2020/12/11
12
Shù
数 Cù
(1) 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2) 几,若干
介词,把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介词,按照
可以无饥矣
介词,凭借
王好战,请以战喻
2020/12/11
介词,用
16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于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020/12/11
17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然而不王者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
(2)动作名
1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
12、020/1谨2/11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18
五、句式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 是……)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2020/12/11
今义: 选择连词)
3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施加
C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增加
2020/12/11
9
或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有时
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
2020/12/11
10
直
(1) 不弯曲
“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
(2) 伸,伸直 “蓬生麻中,不扶
而直”
(3)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 是 亦走也 (4)“值”价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2020何/12/1异1 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19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
2020/12/11
6
(八)则: 1、则移其民于河东
(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却)
2020/12/11
7
凶 重点词语: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 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
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 2020/12/11
杀人的人 8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2020/12/11
4
三、一词多义(补充) (一)王: 1、然而不王者 (称王wàng;名作动) 2、梁惠王曰 (君王wáng;名词)
(二)食: 1、谷不可胜食也 2、狗彘食人食
(吃;动词) (食物;名词)
(三)时: 1、不违农时 2、无失其时
2020/12/11
(季节;名词)
(机会、时机;名词)
5
(六)之:
1、填然鼓之 (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
(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代词;百姓)
(七)然:
1、河内凶亦然
(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
(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2020/12/11
打开 花开
14
兵
(1) 兵器、武器 (3) 军队
兵刃既接(《寡人之 于国也》)
质于齐,齐兵乃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触龙说赵太后》)
(《过秦论》)
(4) 士兵
(2)军事、战争 可汗大点兵
兵者,国之大事(《孙 子兵法》)
(《木兰诗》)
2020/12/11
15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4) 密
数罟不入洿池
Shǔ
(5) 计算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3) 命运
(《赤壁之战》)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
Shuò (6)
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外将兵(《陈涉世
2020/12/11
家》)13Βιβλιοθήκη 发百发百中发射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野花发而幽香
《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知识点整理
2020/12/11
1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2020/12/11
2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