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上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形状。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使他们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抓住关键特征,排除干扰因素。
2.重点: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方位词,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学生要保持认真、细心的态度,确保作业质量。
2.家长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3.思考作业: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记录下来:(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和位置关系?(2)在观察物体过程中,如何排除干扰因素,抓住物体的本质特征?
4.拓展作业:推荐一本与空间想象力培养相关的书籍或资源,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了解更多的空间知识,拓展视野。
5.小组讨论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运用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2)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这些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作业:请学生选择家中的一件物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用画图或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要求描述物品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以及观察过程中的发现。
2.实践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找出隐藏的物体”游戏。家长将物品藏在家中的某个位置,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线索(如方位词)找到隐藏的物体。完成后,学生与家长互相分享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教案

从前后左右观看物体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观看和比较,初步体会到站在不同位置观看,看到的物体外形可能不同。

依据看到物体的外形推断观看者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换位置观看等活动,经受探究学问的形成过程。

初步把握观看方法,培育初步的观看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看活动,体会到站在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看到的物体外形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依据看到物体的外形推断观看者位置。

三、教学方法观看法、自主沟通法四、教学预备校门口照片 2 张;教室照片 2 张;课前向学生介绍 1、2、3、4 号位置;小熊;作业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前的反义词是什么?左的反义词是什么?板书:前——后左——右。

今日我们一起来从前后左右观看物体。

〔板书课题〕〔二〕授1.观看校门照片。

〔1〕谈话引入,观看照片。

师:这是我们的校门,你知道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你是怎么推断的?指名说并小结:也就是拍照时,相当于站在校门外面往里看,可以看到校园里面。

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为什么?指名说并小结:也就是拍照的时候,相当于站在校门里面对外看,可以看到校门的外面。

那沈教师有个疑问:观看的是同一个校门,为什么看到的情景是不一样的呢?小结:从不同位置观看同一物体,看到物体的外形不同。

〔板书〕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生疏的情境,激发学生观看兴趣,让学生说一说观看到的物体的不同之处,并且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从而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看同一个校门,看到的情景是不同的。

2、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校园看一看吧,看,这是我们班的教室,教师观看了一下,特意拍了 2 张照片,你知道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说并小结:也就是拍照的时候,相当于站在教室的前面对后看,可以看到教室的后面。

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也就是拍照的时候,相当于站在教室的后面对前看,可以看到教室的前面。

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精选10篇)

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精选10篇)

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或图片,能辨认并识别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表述,初步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结果不一定相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怎么看。

2、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的逐步推断,总结证明出观察事物需全面性,能灵活运用三视图,完成将平面图形变换成实际图形的操作。

3、让学生从物到形;再从形到物的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的操作中充分经历、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欣赏、描绘实物的平面图片,互相交流所得,在感悟事物形体不同方向美的同时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水壶、积木(三)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观察导入:⑴、孙老师给一位小朋友拍了一些照片,你知道这张照片摄影师站在这位小朋友的哪里拍的?⑵、板书并讲述:(前面)从前面我们看到了这位小朋友的正面,你从正面主要看到了什么?(脸、两根辫子)2、展开:⑴、提问:摄影师还能站在哪里拍?(随机展示图片)⑵、板书:(左右;上面;后面)⑶、说说:你主要看到些什么?重点说说(左右):为什么只能看到一只眼睛了?看到的这一只眼睛是同一只眼睛吗?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中队长标志了?……3、小结:⑴、同时出示五张照片⑵、提问:我们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了这位小朋友,发现从这些不同的方向看的结果都各不相同。

⑶、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么看?”4、欣赏:⑴、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照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就请你说说是怎么拍的,好吗?⑵、随机回答⑶、小结:我们从各种不同方向看到了这么多的照片?你看到你的桌面上有什么?二、物到形的探究:1、自由玩一玩:同桌两人可以看一看、玩一玩水壶。

二年级数学上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视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观察一个立体物体,并从不同角度记录下所看到的视图。
2.各小组讨论观察到的视图特点,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规律。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观察物体的方法。
1.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我们会看到什么不同的形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寻找答案。
2.针对观察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解决问题。
3.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一个寻宝游戏,将物体藏于教室的某个角落,让学生通过观察线索找到物体,增强学生对观察角度的敏感性。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的三维模型,让学生通过旋转、缩放等操作,直观地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变化。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所看到的视图。
2.结合观察结果,用文字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的感受和发现。
3.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案例亮点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以下五个突出的亮点:
3.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会不一样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教室前端,望着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将会给他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考。

我轻轻翻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5.1节的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学生们探讨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教材中详细地介绍了这种观察方法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举例和练习,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够将这一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将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我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一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一课程,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教具,如玩具模型和几何图形,以及一些练习用的学具,如纸张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不同的观察位置用图形表示出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并描述一下身边的物体,可以是家里的家具,也可以是学校的设施。

答案:学生们需要提交一份观察报告,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并说明他们是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这一方法,拓展他们的观察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引入实践情景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的关键。

在设计课程引入时,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玩具模型作为观察对象,这一决策是基于我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了解。

玩具模型作为实物教具,能够直观地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象,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 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的效果。

学生准备:1. 学生准备一个自己的玩具或者物品,用于观察和描述。

2. 学生提前复习有关方向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物体。

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会有什么不同。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4.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找一个自己的玩具或者物品,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观察效果。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三、教学重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难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观察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特征会不同?2. 探究新课- 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每组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

- 让学生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力?5. 课堂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细节,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

(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

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5.2 观察物体(2)(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2 观察物体(2)(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2 观察物体(2)-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让学生体验观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索物体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实物:各种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

2. 学生用书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概念讲解(1)向学生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如正面、侧面和上面。

(2)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图形。

3. 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

(2)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图形,共同探讨观察技巧。

4. 课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观察物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在观察物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评估学生对观察物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延伸1. 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开展趣味性活动,如“猜猜我是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一部分来猜测整个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课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身边的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也基本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不相同。

但是在本节课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本来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准确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来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察经验。

要让学生以亲身体验、操作为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辨认物体,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能区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图判断观察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玩具小猴子8只,数码照相机一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巧用儿歌讲故事(课件出示“盲人摸象”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能简单给大家说一说?生:…(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师: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投影,在图片旁边出示儿歌,并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四位盲人去摸象,一起来到大象旁,一人摸到象耳朵,说像蒲扇能扇凉,一人摸到象身体,又大又厚像堵墙,一人摸到大象腿,说像柱子高过房,还有一人摸尾巴,说像绳子细又长,小朋友们不要笑,快把叔叔帮一帮!师:小朋友们,为什么同是一头大象,盲人叔叔说出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不同部分。

师:是啊,盲人叔叔看不见,以为他们摸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大象了,怎样才能让盲人叔叔们真正了解到大象的样子呢?生1:让盲人叔叔们把大象完整的摸一遍……生2:我们把大象的样子仔细的说给盲人叔叔听……师:你们真是又聪明又善良的好孩子,我们要想把大象的样子描述给盲人叔叔听,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大象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2. 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引发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

3. 实践操作:教师给出具体的物体,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并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题评价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学生对物体特征描述的准确性评价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准备不同种类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用于学生观察。

2. 提供图片或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3. 准备练习题和作业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位置的观察视角可能造成物体的不同外貌。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这一特定目标。

2.学会运用积木进行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3.学会将多种物体的面向进行简单的描述。

进一步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关注不同方向的观察视角,结合积木进行实物操作,加深理解。

三、教学准备1.积木2.物品,如宠物笼子、小球、小车、水杯等,至少两个。

3.干净柔软的布,如纸巾或毛巾。

四、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物品,如一个小球,从桌子的正前方站在原地,问学生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转动角度,转动到每个学生都看得到球,再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相同的物品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2.实验1.让学生选出两个不同的物品来,如宠物笼子和小车。

2.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两个物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让学生在桌上放置一个物品,比如宠物笼,然后向一个方向观察,描述观察到的面,将描述用语言表达出来。

4.让学生沿一个方向观察另一个物品,如小车,然后描述观察到的面,将描述用语言表达出来。

5.扩展实验:使一些学生在旁边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通过实验和描述来加深学生对于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这一点的理解3.让学生进行小课堂1.教师设置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數组,对同一物品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在规定时间内用语言描述。

最后根据正确性和描述清晰度评出第一名第二名。

2.让学生换组,选择不同的物品,重复1-2步骤。

4.总结让学生总结教材,再次提醒他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课,学生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概念,并能掌握语言描述能力。

此外,学生们会觉得这一课是有趣的,并且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

第5单元 观察物体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 观察物体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观察物体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

2. 认识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与实际物体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

2. 采用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观察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让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形状。

2. 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时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4. 游戏环节(1)教师设计一个观察游戏,如“猜猜我是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来猜测物体的名称。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观察物体方法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观察技巧。

六、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其形状。

《观察物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观察物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观察物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能够正确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物体的三视图,并在脑海中构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包括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2. 物体和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包括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3. 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4. 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能够正确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物体的三视图,并在脑海中构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学具:学生用的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小圆柱体、小圆锥体等。

3.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物体和几何图形的三视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些物体的?我们是从哪些角度来观察这些物体的?-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 学习新课- 讲解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包括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 展示一些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形状。

- 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和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包括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3. 实践活动-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分配一些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小圆柱体、小圆锥体等学具,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结构。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运用实际操作、观察、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不同角度的形状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不同形状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提前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体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看到的物体形状。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记录所看到的形状。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不同角度的形状变化。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实物模型。

记录所看到的形状,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记录所看到的形状。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3.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数学(试用本)》(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 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2.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体会到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猜猜他是谁:分别出示一位老师的背面、侧面、正面的照片,猜测是哪位老师。

师: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从背面、侧面、正面来观察一个人。

那么,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时,会不会也有不同的发现呢?出示课题。

二、实践探究1. 观察房子图,继续辨认三个不同观察方位。

(出示媒体和音频)师:小狗、小猫、小鸟对于小屋的颜色争论不休,究竟谁是对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

师:完整说一说,谁从小屋的哪一面看到什么颜色?小结:我们从小屋可以看出:一个物体可以从不同方向来观察,例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2. 学习独立观察物体,初步得出结论。

(出示观察物体。

)(1)确定小组成员的观察方位。

小组交流、汇报。

(2)教师引导,学习观察方法。

师:观察物体时,我们要平视物体。

(3)根据观察,初步得出结论。

师:老师给艾力克拍了几张照片,谁来说说你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是哪一张?设疑: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的照片相同,有的不同。

(4)出示上面看的视图师:刚才我们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了小兔,这里还有一张照片,想一想老师是从什么方向拍到的?(上面)小结:从同一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是相同的。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往往是不同的。

3. 从他人眼中观察物体。

师:小伙伴也加入了我们的观察。

仔细想,这些图是谁看到的?独立完成练习,汇报。

小结:你们真棒,不但能从自己的方向观察物体,还能看出别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

三、练习巩固1. 运用方法,独立观察几何体。

师:如果将物体换成几何体,你还会观察吗?仔细观察:在你的位置看见的是什么形状?师:猜测一下,站在对面同学的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换位验证。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判断观察的方向。

2. 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还原出物体的原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小汽车、玩具、纸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一样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探究新知1. 出示小汽车,让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形状。

2. 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视图的方式,将小汽车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画出来。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形状画出来。

4. 各组汇报观察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5. 教师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物体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简单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看到的形状。

2. 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3. 学生互相检查,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五、板书设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正面侧面上面六、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看到的形状。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物体的不同方向,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2. 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了解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和结构。

3.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了解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和结构。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结果。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从不同方向看,会有什么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呢?2. 讲解与示范:教师展示一些实物,如球体、长方体等,从不同方向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的变化。

教师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各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如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研究。

七、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观察物体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过程,,明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从观察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习过程: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1.观察图形,理解题意。

题中的物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摆成的,前后共两行,前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行有1个小正方体。

通过观察,辨认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2.摆正方体,观察图形。

学生用学具照着书上图形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并且连线。

3.交流看法。

学生做完题以后,老师指名说说为什么这么连线。

4.教师根据书上图形,分析做题方法。

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1.分析第一个图形。

照着书上图形摆小正方体,分别画出从上面、从左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2、分析第二个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离的远近,拉在同一个平面上。

3.分析第三个图形。

总结规律: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看一看。

从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2.易错题分析。

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

从左面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与左面、前面不同。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第【2】篇〗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做、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身边的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也基本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不相同。

但是在本节课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本来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准确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来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察经验。

要让学生以亲身体验、操作为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辨认物体,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能区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图判断观察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玩具小猴子8只,数码照相机一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巧用儿歌讲故事(课件出示“盲人摸象”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能简单给大家说一说?生:…(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师: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投影,在图片旁边出示儿歌,并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四位盲人去摸象,一起来到大象旁,一人摸到象耳朵,说像蒲扇能扇凉,一人摸到象身体,又大又厚像堵墙,一人摸到大象腿,说像柱子高过房,还有一人摸尾巴,说像绳子细又长,小朋友们不要笑,快把叔叔帮一帮!师:小朋友们,为什么同是一头大象,盲人叔叔说出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不同部分。

师:是啊,盲人叔叔看不见,以为他们摸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大象了,怎样才能让盲人叔叔们真正了解到大象的样子呢?生1:让盲人叔叔们把大象完整的摸一遍……生2:我们把大象的样子仔细的说给盲人叔叔听……师:你们真是又聪明又善良的好孩子,我们要想把大象的样子描述给盲人叔叔听,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大象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2.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故事和儿歌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学习形式,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导入新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实物观察师:(出示玩具小猴子)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猴子是什么样子的?生1:圆圆的眼睛,细长的胳膊……生2:瘦瘦的,还有长长的尾巴,看起来很机灵的样子……师:老师为你们每一组都准备了一只这样的小猴子,现在请你们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请每个同学都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是小猴子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从小猴子前、后、左、右拍摄的照片)师:你看到的小猴子跟哪张照片是相同的?(学生指出自己看到的形状图)(让学生交换位置,再次观察,再次选出自己看到的形状图)2.猜一猜(老师坐到某一组的某一个位置)师: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看到的小猴子是什么样子的?和屏幕上的哪幅图片相同呢?(学生根据老师的方位,判断并选择出老师看到的形状图)师:请同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学生互猜)师:老师将这只小猴子放在讲桌上,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其它同学闭上双眼,这位同学自己选择站在前后左右任何一个位置,仔细观察,并选出自己看到的形状图告诉大家,请大家猜一猜,刚才他站在什么位置。

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到前面来?(一名同学上台,其它同学猜位置,然后换其它同学上台,继续猜)【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小猴作为观察材料,通过自己实物观察、猜一猜等活动,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像并不相同。

并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由观察位置辨认形状图”到“由形状图判断观察位置”的过程,由浅入深,易于学生理解】3.探究新知(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木头大象(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的情境模拟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下面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学生观察图画。

)师:看第一幅图,大象似乎正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这是大象的哪个方向?是谁看到的?(学生讨论,交流)师:看第二幅图,这是大象的哪个方向?是谁看到的?(其他两幅图引导方法同上)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在教材上的括号里,写上相对应的观察者的名字。

(聪聪)(亮亮)(丫丫)(红红)(2)拍照片(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拍照片”的情境模拟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熊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小兔和小猴子都跑来给新房子拍照,你知道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学生观察图画和照片,讨论交流)师:这张照片照的是房子的哪一面?生:上面,屋顶……师:在谁的位置可以拍到房子的上面,拍到屋顶呢?生:小猴子,它在树上,向下可以拍到屋顶……师:那这张照片呢?照的是房子哪一面?又是谁拍到的?生:这是房子的侧面,是小兔子拍到的……【设计意图:由实物观察到观察情境图,学生从实际的感受到空间想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形象而直观。

】三、巩固拓展,实践新知1. 实地拍摄。

请一位同学上台做为模特,老师从不同的位置为他拍照,并投影拍照结果,请同学们判断每张照片的拍照位置。

(时间富裕的话,可以让学生拍照体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探索并自主的形成认知表象。

】2.连一连。

【设计意图:这是拍照片情境的延伸,在上一环节实际拍照的基础上,转化成情境想象,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3.教材2、3页练一练1、2、3题答案:2.四、达标反馈1.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

2.下面是小红给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拍的照,观察是从什么方向拍的。

( ) ( ) ( )答案:1.略 2. 前面 上面 侧面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你一定收获不小,你能和大家说一说吗?如果哪里还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生1:我知道了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生2:我知道了要想了解一个物体不能只看它的一部分,要全面的观察……生3:我还会根据位置判断看到的形状图……生4:我还会根据形状图判断这幅图是在哪个位置观察的……【设计意图:学生最后的反思和交流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系统的归纳本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巩固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1.2.3.将观察者的序号写到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 )( )( )( )答案:1.2.3.( 3 )( 4 )( 2 )( 1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连线实物图片。

◆教学反思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在教学中,本课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重视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时,我选择了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玩具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

又通过换位观察、猜一猜等环节,深化学生的观察体验。

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充满兴趣,轻松主动的氛围中学习的,不但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不仅爱学习,而且喜欢做好事。

昨天,老师正好看到一位同学主动扶起一位摔倒的小同学,这是多好的行为呀。

老师悄悄地拍下了这个镜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课件)(后)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师:我们现在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侧)能猜出来吗?师: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个面就知道她是谁了呢?(正)他是谁?师:我们都应该向这名同学学习,能够做一些好事,为大家服务。

3、师:我们接着来看,(课件)这是咱们班同学在音乐课活动时老师拍下的照片,想一想,李老师和这3名同学分别能看见钢琴的哪一个面?为什么?师:是呀,我们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4、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照片,老师是站在哪进行拍摄的?(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从正面、侧面、后面拍摄的)老师拍的是同学的哪一个面?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还特别爱动脑筋,真了不起。

二、教学资源体验式教学法基本含义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

教师“爱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感受,包容缺点,分享喜悦。

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并能主动克服困难,奋发进取。

核心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它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在于体验式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句话,体验式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

三、资料链接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

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

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