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数学教师,现任教六年级数学教学,曾多次参加了各级别的数学研修活动,总觉得每次内容大体相仿,没有什么新的突波。因而觉得枯燥无味,以至于患了“研修倦怠症”。本次自学《教师职业道德》第七章教师人格论,有感数学文化的精髓,到认为这是数学研修的一大突破。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以作为一个专题研修项目。但要把握好尺度,否则会舍本逐末。
一、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比如, 在教学“数的认识”时, 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演变和发展, 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产生过程, 了解各种运算符号的发明史。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货币的名称和流通情况。在学习“24时记时法”时, 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图片了解原始人只能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 人们用测太阳的影子的长度来计时, 于是发明了“日晷”等工具。接着发展到用滴漏(水和沙等)
的方法来记时。
在学习“圆的认识”时, 可设计一些能让学生感受到“圆文化”的内容, 以增强学生对“圆”的了解。早在3500年以前, 巴比伦人就知道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古埃及人使用的圆周率是3.16, 古罗马使用的是3.12。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 公元263年, 他创造了“割圆术”, 推算出圆周率为3.14。约公元480年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现在月球背面的一个山谷就是用“祖冲之”命名的, 表明国际上对他科学成绩的肯定和景仰。
二、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在艺术领域, 数学的应
用获得了许多出人意料的重要成果, 如电子音乐、数字电视等。
数学与自然科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光是按照直线方向传播的; 植物的叶片是按“黄金比例”来排布的,这样可以更好地通风、采光; 大雁迁徙时的排阵夹角是54°44′8″,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去分析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 蜜蜂构造的蜂房是最佳、最好、最省的建筑, 每当提起它总令人拍案叫绝, 也让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大师惊叹不已。
数学与人文科学更是亲密无间。美国发射的“阿波罗号”飞船接受了华罗庚教授的建议, 带上了数学中用以表示“勾股定理”的简单明快的数形图案升上天空, 去寻觅地球以外的文明, 期待着有一天能与外星人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并产生“数学交流”。
在人类学中“数量化”成了人们生活的评判标准,空气质量指数、人气指数、健康指数、小康标准等越来越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杰出贡献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家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古今中外, 数学家们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像商高的“勾股定理”, 祖冲之的“密率”“杨辉三角形”“卡普列加数”“斐波纳契数列”“卡普雷卡尔黑洞”“数字陷阱”“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四色问题”, 以及形形色色的“亲和数”“完全数”“孪生
数”“勾股数”等等, 无不显示着大师们的光辉成就。
数学家的故事为数学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可以说是数学家们执著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 推动了数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
家们的杰出贡献,让数学大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对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让学生欣赏、理解和创造数学的美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 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已是数学文化生活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挖掘出来必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 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事物, 如: 数字、字母、汉字、标志、图案、国旗、树叶、动物甚至人体等都存在对称的性质, 接着可以展示建筑图片、数阵、幻方、算式、平衡等内容, 让学生去欣赏数学的对称美, 体会对称的稳定、协调、和谐给人带来的舒适美观的感受。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道共同解读图形的形态美。如: “垂线”如同拔地而起的大厦, 给人以挺拔感; “水平线”似无风的湖面, 给人以沉静感;“波浪线”像波涛滚滚的江水, 给人以流动感; 直线的刚劲有力, 曲线的轻快流畅, 正方形的平稳方正, 圆形的流转柔和、完美无缺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去创造数学的美, 并在创作实践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高家堰中心学校郑德禄
20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