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总结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放牧和采矿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导致土壤 侵蚀。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解决方案
采取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措施,增加地表植被,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 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地区由于地势较高, 气温较低,降水较多;而 平原地区则地势平坦,气 温较高,降水较少。
气候对地形的作用
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可 以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 、河口三角洲平原等。
水文与地貌的相互作用
1 2 3
总结词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解决方案
实施可持续开发政策,限制对雨林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 性。推广环保意识,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鼓励当地社区 发展可持续的生计方式,减少对雨林资源的依赖。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保护亚马逊雨林这一全球重要的生态资源。
06
复习题与思考题
选择题
题目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A.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化过程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重要机制。
生物循环和生态平衡
生物循环和生态平衡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重要体现。
0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间的相互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共30张PPT)
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 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 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相互 作用
概念: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相互 作用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
小链接
(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 (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D.枯枝落叶较多
3.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 CO2 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D )
A.土壤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
解析:1.C 2.A 3.D 第 1 题,图示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 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而武夷山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则夏季排放量最大。第 2 题,东坡 为夏季风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则土壤含水量东坡大于西坡,使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 东坡大于西坡。第 3 题,天然林一般要比人工林更稠密,则土壤光照较少而温度可能较 低,土壤含水量一般相差不大;但因稠密而枯枝落叶量更多,故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 大。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 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C 2.B 第 1 题,与 1990 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 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 2 题,除植被增加因 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
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 3 600—5 000 米的高山沙质草甸 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和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 条件是影响藏波罗花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 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据图完成 3~ 5 题。
相互 作用
概念: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相互 作用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
小链接
(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 (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D.枯枝落叶较多
3.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 CO2 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D )
A.土壤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
解析:1.C 2.A 3.D 第 1 题,图示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 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而武夷山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则夏季排放量最大。第 2 题,东坡 为夏季风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则土壤含水量东坡大于西坡,使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 东坡大于西坡。第 3 题,天然林一般要比人工林更稠密,则土壤光照较少而温度可能较 低,土壤含水量一般相差不大;但因稠密而枯枝落叶量更多,故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 大。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 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C 2.B 第 1 题,与 1990 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 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 2 题,除植被增加因 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
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 3 600—5 000 米的高山沙质草甸 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和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 条件是影响藏波罗花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 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据图完成 3~ 5 题。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
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C.7—8月
√B.4—5月
D.10—11月
3.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
(× )
(5)稳定功能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产物,又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微方法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 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 (1)~(3)题。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课时质量评价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1)题: 第(2)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褶皱 深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3)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抬升
减少
(1)__C__ (2)__D__ (3)__B__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图文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自然环境的影响。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自然环境的影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 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 地势变化:地势逐渐降低。
理由:自A地至B地湖岸线 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 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 海拔低。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
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 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 水量锐减,沉积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4.上图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C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C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典型例题]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 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 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 积扩大约1倍。
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解】湿地面积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湿地面积 不断减少
生物物种 减少
土壤沙化、盐 碱化等
洪涝灾 害增加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自然环境的影响。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自然环境的影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 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 地势变化:地势逐渐降低。
理由:自A地至B地湖岸线 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 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 海拔低。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
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 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 水量锐减,沉积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4.上图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C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C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典型例题]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 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 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 积扩大约1倍。
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解】湿地面积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湿地面积 不断减少
生物物种 减少
土壤沙化、盐 碱化等
洪涝灾 害增加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6-整体性和差异性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雨 林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草 原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荒 漠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温 带 荒 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顶 水热 山麓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带谱复杂程度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01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02 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03 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含义: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新
典例:生物的生长发育
功
能
含义: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平衡功能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典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不同的气候类型(植被、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一)自然带
(一)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分布情况
(二)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热量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延 伸
距海远近 (水分)
更替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第一章 自然地理
01
02
03
04
05
06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草 原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荒 漠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温 带 荒 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顶 水热 山麓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带谱复杂程度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01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02 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03 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含义: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新
典例:生物的生长发育
功
能
含义: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平衡功能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典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不同的气候类型(植被、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一)自然带
(一)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分布情况
(二)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热量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延 伸
距海远近 (水分)
更替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第一章 自然地理
01
02
03
04
05
06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4张PPT)
本节内容结束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量最少
解析 长白山纬度较高, 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 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 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 坡,风力较大。故选D。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15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考法一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1.(2016·课标Ⅱ,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 东北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 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 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本节内容结束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解析 由于全球变暖, 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 短,植被缺少积雪覆 盖,致使冻害加重。 故选C。
水文 河流欠发育
5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本节内容结束
6
➢2.高本分节:内容技结束法点拨
7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典题感悟
(2018·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解析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
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解析 该题用排除法解 答,大气温度随海拔 升高而降低;山地不 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 不同,温度和降水又 同时影响山地植被, 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 基本无关。故选C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14
12
➢3.高本考节:内容命结束题调研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量最少
解析 长白山纬度较高, 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 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 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 坡,风力较大。故选D。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15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考法一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1.(2016·课标Ⅱ,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 东北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 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 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本节内容结束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解析 由于全球变暖, 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 短,植被缺少积雪覆 盖,致使冻害加重。 故选C。
水文 河流欠发育
5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本节内容结束
6
➢2.高本分节:内容技结束法点拨
7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典题感悟
(2018·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解析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
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解析 该题用排除法解 答,大气温度随海拔 升高而降低;山地不 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 不同,温度和降水又 同时影响山地植被, 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 基本无关。故选C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14
12
➢3.高本考节:内容命结束题调研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PPT课件
洪水 断流
风化 加速
第22页/共33页
东北森林的例子
寒温 带针
净化 空气
叶林 改 涵养
善 水源
生
态
环 保持
温带 针阔境 水土来自混交 林补充土 壤有机
质
浮尘、扬沙天 气增加 水旱灾害增加
沟谷纵横、风 化加速
水土流失加剧
腐殖质减少
第23页/共33页
森林 面积
生 锐减
态
环
境
恶
化
多人 工林
或天
然次
生林
材 料 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
肥土
人类活动与土壤
第19页/共33页
退化
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 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 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 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 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 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 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 风。”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 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 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 异。
第20页/共33页
第21页/共33页
森林减少
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 滞留降水功能降低 土壤腐殖质减少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加剧 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
坡向
阳坡 阴坡
第17页/共3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ppt课件
E
D
经线路线
C
B
E站 D站
C站 B站 A站
A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特征:自然带沿着东西(经度)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影响因素:水分
考点一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深化探究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 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 异产生的原因_海__陆__分__布__不__同__导__致_
_水__分__条__件__的__差__异__。
请说出以下古文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
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植被覆盖率下降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气候
地方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B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 )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精讲点拨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共29张PPT)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拥有了 整体功能。自然环境的功能既包括自然要素的功能,也包括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① 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1.白洋淀具有的生态功能有( A )
①提供栖息地
②净化水质
③旅游观光
④提供动植物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对白洋淀实施的生态补水工程可以( C )
A.扩大白洋淀流域面积
B.使营养物质滞留时间长
C.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
D.使华北的地下水位回落
真题演练
(2023·新课标全国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 ,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
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 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D)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4.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生物循环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拥有了 整体功能。自然环境的功能既包括自然要素的功能,也包括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① 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1.白洋淀具有的生态功能有( A )
①提供栖息地
②净化水质
③旅游观光
④提供动植物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对白洋淀实施的生态补水工程可以( C )
A.扩大白洋淀流域面积
B.使营养物质滞留时间长
C.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
D.使华北的地下水位回落
真题演练
(2023·新课标全国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 ,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
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 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D)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4.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生物循环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共65张PPT)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
C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命题视角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考点一
4.图中体现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 )
①循环功能 ③生产功能
②转化功能 ④平衡功能
C
A.③ B.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水文变化
含沙量增大,径流季节变化 增大
地貌变化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破
水
生
坏
土
土壤侵蚀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态
植
流
恶
被
失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化
统 一 演 化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表现之一:
一个地理环境是多个地理要素统一演化的结果; (协调性)
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 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例题:“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有
的:( )
D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考点一
命题视角一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 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 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 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
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 D ) 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 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 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 9.生物土B.增强地面蒸发 C.减小昼夜温差 D.减少风蚀水蚀
2、气候与土壤
自然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气候
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在法 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杭州重要的城市行道替代树种。根据下表完成 下面小题。
16.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
A. l、2月份的积雪 B. 2、3月份的梅雨
D
C. 7、8月份的暴雨 D. 8、9月份的台风
生态系统 赤道雨林(陆地) 淡水沼泽(陆地) 河口(海洋) 中纬度森林(陆地) 农用地(陆地) 中纬度草原(陆地) 湖泊与河流(陆地) 荒漠(陆地)
平均净初级生产率(g/m2·a) 2000 2500 1800 1300 650 500 500 3
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森林火险等级增大
A
C.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4.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合理的是
A.植被覆盖指数下降
B.水网密度指数下降
C
C.土地退化指数下降
D.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5.科考人员实地考察发现了成片的阔叶林,它们可能是
A
A.桦树林 B.胡杨林
C.樟树林
D.桑树林
A.炎热
B.寒冷 C.湿润
D.干旱
3.骆驼刺对环境的适应,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有限性
D.脆弱性
A
美国加州中央谷地长约720千米,宽约64千米。谷底地形平坦,平均海拔不到100 米,西部是700来左右的海岸山,东部是将近1500米以上的内华达山,唯一的狭 窄出口是位于西北部的旧金山。中央谷地是半沙漠地带,利用丰富的灌溉水源发 展成为美国的“果菜篮”。图4为中央谷地位置及水系分布图,虚线为季节性河 流。据此完成13~14题。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 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 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 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 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 30-100cm ,是在寒冷湿 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 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 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 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 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 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 大量分解。
3、生物与土壤
自然要素 生物
对土壤的作用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关联
土壤的表层为有机质(腐 殖质),它是土壤具有肥力 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原因, 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 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 地表
02
CO2
合成有机质
落叶
腐殖质 根部吸收(水分、矿物质养分)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组成示意图
1、成土过程:
裸
成
原
成
露 岩 风化作用
土 母 苔藓类生物
始 土
高等植物
熟 土
石
质
壤
壤
自然 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成土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②影响土壤的物
母质
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019云南统一检测]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 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 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 境。据此回答8~9题。
13.中央谷地( A) A.河谷西侧为背风坡雨影区降雨少 B.东侧河流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C.因板块张裂,地壳断裂陷落形成 D.河谷西侧因坡度较陡而发育河流少 14.中央谷地果菜品质好的主要原因 是( D) A.谷底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B.河流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水源, C.谷底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谷地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 大气
水
地貌
生物
土壤
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 一个有机整体。
骆驼刺,属豆科、落叶草本,高25~40厘米,叶子变成细刺,根系十分发达, 一般长达20米,图8为骆驼刺示意图。完成2~4题。
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D )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 少,土壤水分缺乏,石 灰表聚明显。在我国主 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腹地和干旱地 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 候。
[2019 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读图,回答 6~7 题。
6.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
17.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
A. 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 B.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A生态功能差
C. 夏季遮荫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 D. 降低噪音、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
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速率,减去植物呼 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的速率,叫做净初级生产率。净初级生产率高低综合反映地表无机 环境的优劣,同时也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般来说,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高的地 方,往往也是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比较好的地方。下表为不同生态系统的平均净 初级生产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 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 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 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
填入 a、b、c 三个方框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7.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 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气候与土壤
自然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气候
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在法 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杭州重要的城市行道替代树种。根据下表完成 下面小题。
16.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
A. l、2月份的积雪 B. 2、3月份的梅雨
D
C. 7、8月份的暴雨 D. 8、9月份的台风
生态系统 赤道雨林(陆地) 淡水沼泽(陆地) 河口(海洋) 中纬度森林(陆地) 农用地(陆地) 中纬度草原(陆地) 湖泊与河流(陆地) 荒漠(陆地)
平均净初级生产率(g/m2·a) 2000 2500 1800 1300 650 500 500 3
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森林火险等级增大
A
C.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4.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合理的是
A.植被覆盖指数下降
B.水网密度指数下降
C
C.土地退化指数下降
D.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5.科考人员实地考察发现了成片的阔叶林,它们可能是
A
A.桦树林 B.胡杨林
C.樟树林
D.桑树林
A.炎热
B.寒冷 C.湿润
D.干旱
3.骆驼刺对环境的适应,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有限性
D.脆弱性
A
美国加州中央谷地长约720千米,宽约64千米。谷底地形平坦,平均海拔不到100 米,西部是700来左右的海岸山,东部是将近1500米以上的内华达山,唯一的狭 窄出口是位于西北部的旧金山。中央谷地是半沙漠地带,利用丰富的灌溉水源发 展成为美国的“果菜篮”。图4为中央谷地位置及水系分布图,虚线为季节性河 流。据此完成13~14题。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 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 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 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 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 30-100cm ,是在寒冷湿 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 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 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 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 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 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 大量分解。
3、生物与土壤
自然要素 生物
对土壤的作用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关联
土壤的表层为有机质(腐 殖质),它是土壤具有肥力 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原因, 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 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 地表
02
CO2
合成有机质
落叶
腐殖质 根部吸收(水分、矿物质养分)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组成示意图
1、成土过程:
裸
成
原
成
露 岩 风化作用
土 母 苔藓类生物
始 土
高等植物
熟 土
石
质
壤
壤
自然 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成土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②影响土壤的物
母质
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019云南统一检测]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 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 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 境。据此回答8~9题。
13.中央谷地( A) A.河谷西侧为背风坡雨影区降雨少 B.东侧河流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C.因板块张裂,地壳断裂陷落形成 D.河谷西侧因坡度较陡而发育河流少 14.中央谷地果菜品质好的主要原因 是( D) A.谷底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B.河流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水源, C.谷底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谷地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 大气
水
地貌
生物
土壤
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 一个有机整体。
骆驼刺,属豆科、落叶草本,高25~40厘米,叶子变成细刺,根系十分发达, 一般长达20米,图8为骆驼刺示意图。完成2~4题。
2.骆驼刺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D )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 少,土壤水分缺乏,石 灰表聚明显。在我国主 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腹地和干旱地 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 候。
[2019 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读图,回答 6~7 题。
6.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
17.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
A. 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 B.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A生态功能差
C. 夏季遮荫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 D. 降低噪音、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
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速率,减去植物呼 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的速率,叫做净初级生产率。净初级生产率高低综合反映地表无机 环境的优劣,同时也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般来说,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高的地 方,往往也是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比较好的地方。下表为不同生态系统的平均净 初级生产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 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 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 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
填入 a、b、c 三个方框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7.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 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