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2021一轮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 B .注重精耕细作
B
C .尚未推广牛耕
D .雇佣关系盛行
3.(2018福建文综) 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 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 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 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
1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南方 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耕作技术。
2.南迁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融合,共同开发江南。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与政府的政策有关
【规律探究】 1.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 经济就前进,反之则不然。 2.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奏效。例如曹操把汉代 边疆的屯田经验同曹魏统治区内人民流亡、“土业无主,皆为 公田”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实行屯田,取得成功。 3.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等。 4.发展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与 政策措施相配合外,就经济内部而言,也需要许多措施的配合。 如农业的发展,就与水利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 的提高与推广密不可分。 5.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 验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6.随着江南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注意经济发展 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保持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1.(2020全国Ⅲ卷)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
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
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
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2018山东文综)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
因素:①有利因素,农民的辛勤劳动;耕 作工具的不断改进;政府的重视。②不利 因素,自身的脆弱性;自然条件的制约。
[历史解释]
多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 经济基础。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 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 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 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 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 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 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 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 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
4.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 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 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 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 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 数千工人。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 得“丝国”誉称。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小农经济 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特点: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经营 为主的经营方式。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③自给自足: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 力弱。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专题分类】 一、先秦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秦汉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
固) 三、魏晋南北朝史(民族交融和文化交融) 四、隋唐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史(民族融合与元的
统一) 六、明清史(版图奠定与面临挑战)
第01讲 先秦经济
先秦时期的经济图示
一、农业 1、生产工具: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 和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先是金石并用,后再春秋 战国出现铁器并推广。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如何理解?
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第3节魏晋南北朝经济
一、魏晋时期的经济: 该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五胡
内迁,北方民族政权更迭,农耕文明 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 耕经济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逐 步恢复发展;特别是江南经济开始得 到开发、初见成效,这是经济活动中 的新现象与新趋势。
(一) 农业 1.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 也采用耕耙技术。曹魏的翻车。 2.土地制度
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 承担赋税和力役 3.江南的开发
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得到 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背)
(3)田庄手工业: 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 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田庄中手 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 容。
5.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 贸易发达。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 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时空有 严格限制。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 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 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 力。
【名词阐释】 “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 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 营政策。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 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 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盐铁官营 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方面 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 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第2讲 秦汉时的经济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掌握秦汉时经济发展的
特点及历程,分析秦汉盛衰原因和对政 治、文化的影响。认识到秦汉经济的发 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物质基础。
2.正确评价田庄经济。
秦汉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 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真题链接】 1.(2020江苏卷)
3.(2019全国卷Ⅱ·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 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
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 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经营形态及特点 (1)官营手工业 ①特点: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代表 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产品不投放市场,主要满 足皇帝、贵族和军队使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 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②局限:生产不计成本;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 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具有封闭性, 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受到 束缚。 (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 产品。 (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 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 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 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 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 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
【真题链接】 (2020全国Ⅲ卷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
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C.审美观念的不同
B.商品交易的需要 D.国家统一的推动
【课堂探究】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史料一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此其分事 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此其分事 也。 ——《墨子·非乐上》 史料二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wk.baidu.com农经济的主 要特点。
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B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5.(2017·全国卷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
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 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3.经营方式: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
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③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 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农 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
4、耕作技术: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 国渠。 5.土地制度的变革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井田制下,土地不能随便买卖、转让。西周后期,贵 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 下移到贵族、平民。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 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私有成为土地兼并的 根源。
B 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
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2018·全国卷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
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
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
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2.土地制度 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
现象比较普遍。 3.地主田庄 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
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1.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主要成就 (1)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 期已有铁器。
(2)陶瓷业:原始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 平;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
(3)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周时期,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 (1)商代: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 初步发展。 (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货币需求数量 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私营商业兴 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强大经济 实力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 2.商业政策 (1)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 展。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6.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 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佣为
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