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层次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基于年龄分段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差异比较分析
![基于年龄分段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差异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b05e43767f5acfa1c7cdb1.png)
摘 要 :目的
辉
选择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 为研究 对象 , 根据年
(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 民医院 病理科 ,四川 广元 , 6 2 8 0 0 )
分析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龄分为≤3 5岁组 、 >3 5 ~<4 5岁组 、 ≥4 5岁组, 观察各组 T NM 分期以及乳腺癌组织中 E R、 P R、 He r 2 、 R a s 的表达情况。结果 ≤3 5岁组患者 T NM i、 Ⅱ期例数明显少于 >3 5 ~<4 5岁组 和≥4 5岁组 ; Ⅲ、 Ⅳ期例数 明显多于>3 5 ~<4 5岁组 和≥4 5岁组 ; E R、 P R的表达阳性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 He r 一 2 、 R a s 的表达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期差 , 原癌基 因表达水平高而抑癌基 因表达水平低 , 恶性程度较高。 ≤3 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 TN M 分
・
1 5 4・
J 实 用 临 膺 医 药 考 志 o u r n a l o f Cl i ni c a l M e d i c i n e i n Pr a c t i c e
2 0 1 3 年 第 1 7 卷 第 1 3 期 … ’… … …
…
基 于年 龄 分 段 的 女性 乳腺 癌 临床 病 理 学 差异 匕 较 分 析
we r e p o s i t i v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a g e ,He r 一2 ,Ra s e x p r e s s i o n we r e n e g a t i v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a g e . C o n c l u s i o n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06f2c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3.png)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35岁为观察组,>35岁为对照组),每组50人,统计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影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统计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统计。
结果: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中,发现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周边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灶、边缘毛刺征的发生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患者病理分期较晚。
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明显,患者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疾病恶性程度较高,建议患者尽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特征、超声影像检查、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明显占领绝大多数,所有的患病者几乎都是女性,对于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对女性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威胁值得广泛关注[1]。
近年来在医学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情形下,针对乳腺癌的实施治疗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在临床中,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超声影像检查的方法有效运用对于疾病良恶性鉴别可获得理想效果[2]。
当经过判断后,则可以根据乳腺癌的良恶性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保留乳房手术进行治疗的,在进行手术治疗以后,通常需要进行放化疗来对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控制,同样,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放化疗都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在接受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早期及时干预,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
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乳腺癌;②患者同意进行调查研究。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d84f9fd647d27284b7351e7.png)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特征。
结果≥65岁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浸润性导管癌率、孕激动素受体(PR)阳性率、临床分期Ⅰ期率均低于0.05)。
结论0.05)。
3 讨论近年来,受女性生存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等多因素影响,乳腺癌人群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36~50岁,51~60岁居其次,最低年龄段为≥65岁,与报道中亚洲高发年龄符合。
研究示,病理类型是重要的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文献指出,浸润性导管癌为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本次研究中共61例,占76.3%,与文献报道的75%~84%一致。
浸润性导管癌在≥65岁患者中发病率低于<65岁患者,但小叶癌在此年龄段发病率却成高于<65岁患者显示,相较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有相对理想的预后[2,3]。
就病理特征而言,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侵袭性强,年轻乳腺癌患者以浸润性癌为主,且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有研究示,其原发肿瘤直径也呈较大显示,pTNM分期较晚,HER-2呈高表达,是对预后造成独立影响的因素。
我国老年乳腺癌的原发病灶明显大于年轻患者,但有较低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表明老年乳腺癌有较好的生物学行为。
有报道示,老年患者患小叶癌、小管癌及粘液癌的比例高于年轻患者,从组织学上分析,有更理想的预后[4-6]。
大量报道指出,年轻乳腺癌患者以肿瘤体积大、分期晚为主要表现,而老年患者与之相反[7,8]。
本次选取的病例,肿瘤T4期在≥65岁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表明相较其他年龄段,原发灶呈更大显示。
TNM分期中,Ⅰ期在≥65岁患者中均居较低水平,Ⅳ期居较高水平,与部分文献报道不同,可能与我国妇女未彻底接受健康普查,特别是老年群体,乳腺健康常识缺乏,无法较好的对乳房自我检查,有乳房肿物出院时,也较少到院就诊相关,促使确诊时,病灶较大,临床分期较晚,严重者甚至已远处转移[4,5]。
基于乳腺癌患者年龄结构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基于乳腺癌患者年龄结构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2e341a5f0e7cd184253649.png)
・8 6 9・
基 于 乳 腺 癌 患者 年 龄 结 构 的 临床 病 理 资 料 分 析
曹志 星( 珠 海 市第二人 民 医院病理 科
【 摘 要】 目的
广东 珠海
5 1 9 0 2 0 )
选择 就诊 的乳腺癌 患者 , 根据 年龄分 为 ≤ 4 O
Me t ho d s Pa t i e n t s it w h b r e st a c nc a e rwe e r c o l l e c t e d nd a d i v i d e d i n t o≤4 0 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4 1 5 4 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 nd a >5 I 5 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 a c -
b y i m m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e l a me ho t d . R e s u l t s C se a s w i h t T N M I I a n d p o s i t i v e E R, P R, B RC A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4 0 y e a r s o l d p a t i e n t s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
【 关键 词】 乳腺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 癌基 因 抑癌基 因 年龄
— x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a t h o l o g y .
S t u d y O n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o f p a i f e n  ̄w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b a s e d o n a g e s t r u c t u r e . C A O T h e S e c o n dP e o p / e  ̄ H o s p i t a l o fZ h u h a i , Z h u h a i G u a n g d o n g 5 1 9 0 2 0, C h i n a .
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e908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8.png)
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于雪婷;陈志强;王墨之;王梦申;徐莹莹【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8(046)008【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确诊为乳腺癌的203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段分为青年组(年龄≤35岁)、中年组(35岁<年龄<60岁)、老年组(年龄≥60岁),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不同年龄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IT3+T4期的比率青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结阳性率青年组大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中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③肿瘤TNM分期: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青年组分期较晚;中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分级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青年组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老年组ER阳性率较高,与中年组差异无显著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青年组高于中年组,差异有显著性,青年组与老年组间及中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各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Ki67阳性率:青年组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中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子亚型: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青年组中Luminal A型比率少于中老年组,而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中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相较于中老年乳腺癌,青年乳腺癌发现时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较多、侵袭性更强,提示青年乳腺癌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应有别于中老年乳腺癌.【总页数】3页(P951-953)【作者】于雪婷;陈志强;王墨之;王梦申;徐莹莹【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闵志波;华平;古吉敏2.广西来宾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J], 谭景浪;李常明3.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J], 闫丽凤4.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 [J], 马旭;刘娅5.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 [J], 马旭;刘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2875c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1.png)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周春阳;李伟华【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38)002【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诊断时的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78例、中老年组(≥36岁)75例,比较2组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结果青年组患者TNM分期、Her2阳性比例、p53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癌症家族史、病理类型、ER受体表达、PR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患者5年无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以及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初诊临床分期、Her2阳性比例以及P53阳性比例均较中老年患者更高,且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术后局部复发风险更高,但不同年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无差异,因此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仍可建议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总页数】4页(P175-177,181)【作者】周春阳;李伟华【作者单位】宁海县第一医院病理科,浙江宁海315600;瑞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浙江瑞安3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相关文献】1.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穆兰;肖盟;刘伟色;刘苗;王欣2.不同年龄范围界定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叶欣; 周晓云; 杨莉; 王杰; 何奇3.不同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分析 [J], 宋适寅4.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观察 [J], 陈江帆5.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分析 [J], 徐佳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46b33f81c758f5f71f676c.png)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的基本特征,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都通过病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确认病情。
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同时间内患上乳腺癌疾病的有9%,出现误诊的有20例患者,误诊率为37.0%。
年轻女性患者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Her-2阳性(40.7%、18.5%)、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20.4%、9.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脉管癌栓(13.0%、5.6%)、pTNM分期Ⅲ~Ⅳ期(40.7%、25.9%)。
两组患者通过彩超、钼靶X线进行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概率为42.6%与74.1%。
结论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而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误诊概率,较强的侵袭性,并且有着较晚的pTNM分期,及早确认病情与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标签: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例特征最近几年,在年轻女性中经常见到的癌症死因主要是乳腺癌疾病,目前,我国的年轻女性患上乳腺癌疾病有着逐渐上升的现象。
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知,同期乳腺癌患者中,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占总数的7%~14.8%,因此重视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及早检查与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1]。
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女性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4岁,平均年龄28岁;未婚患者20例,未育患者10例,妊娠期患者10,哺乳期患者14例;其中有10例患者有卵巢癌或者乳腺癌家族史。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d12b65a98271fe910ef9ec.png)
2 . 2 病理 分期 分 析
病理分期 Ⅱ期所 占比例 明显高 于其他 分期 , 对 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x 分 别为 1 0 . 4 5 、 1 1 . 2 9以及 1 3 . 1 2 , P < O . 0 5 ) , 中青 年组 Ⅲ 期病例 明显多于 中年组和老年组 , 对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 2 分 别为 6 . 4 5和 7 . 8 9 , P < O . 0 5 ) 。见表 2 。
和老年组 ,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分别为 7 . 4 5和 6 . 8 9 , P < O . 0 5 ) 。
侵润性癌所 在的 比例 最高 , 明显 高于髓样 癌和单纯 癌 , 对 比差异
有统计学意2 - ( x 分别为 1 0 . 4 5和 1 1 . 8 9 , P < O . 0 5 ) , 见表 1 。
表1 3组的病理类型分析 ( %) 】
对于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 临床意义[ 2 1 。为研究不 同年龄段女性
乳腺癌患者 的临床 病理特点 。 该院选取 2 0 1 0年 2月一2 0 1 3年 2 月期 间该 院经病理确诊 的女 性乳 腺癌患者 8 9例 , 按 照其 年龄段
进行分组 , 分析各组 的临床病理特点 , 现报道如下 。
( 下转第 6 8页)
青年 组 3 6 6 0岁女性乳腺癌 患者 的发病率 明显 高于青年组
4 6 中外医疗 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口固
2 0 1 3 N 0 . 3 4 …。 …
1 . 3 统 计 方 法
数据分析采用 S P S S 1 5 . 0统计软件包 .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x 检验 。
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02b4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5.png)
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特征分析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不同年龄组的乳腺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等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对于乳腺癌的预后、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对于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
于制定更加个体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二、选题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究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分型特征,从而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对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
子分型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
2. 临床数据分析:对符合研究对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
同年龄组乳腺癌的患病率、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等情况。
3. 免疫组化检测:选取一定数量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分析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特征。
四、预期结果
1. 从文献综述中了解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分子分型特征。
2. 统计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患病率、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等情况。
3.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特征。
五、创新点
通过对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为乳腺癌的预防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a5fbc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9.png)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冯玉珊【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3(20)13【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的基本特征,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都通过病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确认病情.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同时间内患上乳腺癌疾病的有9%,出现误诊的有20例患者,误诊率为37.0%.年轻女性患者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Her-2阳性(40.7%、18.5%)、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20.4%、9.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脉管癌栓(13.0%、5.6%)、pTNM分期Ⅲ~Ⅳ期(40.7%、25.9%).两组患者通过彩超、钼靶X线进行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概率为42.6%与74.1%.结论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而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误诊概率,较强的侵袭性,并且有着较晚的pTNM分期,及早确认病情与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总页数】2页(P190-191)【作者】冯玉珊【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广东阳江,529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影像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J], 孟菲菲;林青;崔春晓;费洁;苏晓慧;马锦竹;李丽丽2.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J], 郭健;游思静;延丽雅;黄东;卢义生3.108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J], 胡宏叶;黄关立;胡孝渠;张筱骅4.中国西北地区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分子分型 [J], 程婷婷;安家祯;吕美玲;杨谨5.年轻和老年女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J], 杨雅洁;贡雪灏;刘霞;孙艳花;周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25a6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f.png)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乳腺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具有不同的生理状况、生活方式和营养状况,因此可能具有不同的乳腺癌病理特征。
了解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和制定防治措施,提高乳腺癌的诊疗水平和预后。
因此,本文拟针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选取在某医院就诊的2010年至2021年间经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段分为35岁以下组、36-50岁组、51-65岁组和65岁以上组,收集和分析其病理资料,并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1)年龄分布和分型情况;2)病灶部位、大小和数量的比较分析;3)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子亚型的分布和比较分析;4)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转移途径的比较分析;5)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的比较分析等。
对于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主要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分析。
三、预期结果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预期结果如下:1)年龄越小,乳腺癌病灶数量、大小比较小,患病时期比较短;年龄越大,病变部位更为多样、病变数量更多、肿瘤体积更大。
2)不同年龄段间发病的乳腺癌多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分型、分级和分子亚型;年龄较小的患者多为三阴性乳腺癌或HER2阳性的乳腺癌;年龄较大的患者多为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
3)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淋巴转移情况、转移途径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乳腺癌的临床诊疗工作和提高预后水平,有助于制订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降低治疗风险,达到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https://img.taocdn.com/s3/m/f47605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3.png)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乳腺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种等级划分有助于医生确定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方案,并且对于了解乳腺癌的预后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有五类,即I、II、III、IV和V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类乳腺癌的特点和病理学表现。
第一类乳腺癌:I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T1N0M0期的早期乳腺癌,也称为原发癌。
它具有以下特点:病灶大小较小,一般直径不超过2厘米;淋巴结无转移;无远处转移。
在病理学上,I类乳腺癌通常表现为肿瘤细胞有限,形态规整,核分裂少,且无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这些特征使得I类乳腺癌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并且通常对单一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有良好的反应。
第二类乳腺癌:II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有一定转移倾向的乳腺癌。
II类乳腺癌可再分为IIa和IIb两个子类。
IIa型乳腺癌具有以下特点:肿瘤直径较大,通常大于2厘米;淋巴结无转移;无远处转移。
在病理学上,IIa型乳腺癌与I类乳腺癌相比,肿瘤细胞数量增多,核分裂活跃,有轻度的侵袭性生长倾向。
IIb型乳腺癌与IIa型相比,除了具有较大的肿瘤直径外,还可能存在轻度的淋巴结转移。
对于II类乳腺癌,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类乳腺癌:III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存在远处转移的乳腺癌。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通常已经进展到晚期,并且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侵袭性生长能力。
在病理学上,III类乳腺癌的肿瘤细胞数量众多,核分裂活跃,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
对于III类乳腺癌,常采用综合治疗方式,以控制病情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第四类乳腺癌:IV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存在远处转移且转移较为广泛的乳腺癌。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已经达到了晚期,通常对治疗反应不佳,并且预后较差。
对于IV类乳腺癌,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与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9bd44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9.png)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与诊断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中居高不下。
为了准确诊断乳腺癌,了解其病理学特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一、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包括肿瘤类型、分级、浸润性以及分子分型等方面。
1. 肿瘤类型乳腺癌根据细胞来源可以分为乳腺上皮性和非乳腺上皮性两种类型。
乳腺上皮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有小叶内皮癌、导管癌和乳汁导管内乳头状癌等。
非乳腺上皮性乳腺癌包括转移性腺癌和肉瘤。
2. 分级乳腺癌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系统有Elston-Ellis分级法和Nottingham系统。
这些分级标准从细胞核形态、核分裂象以及管腔结构方面对乳腺癌进行分级评估,根据分级结果可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
3. 浸润性乳腺癌的浸润性是指肿瘤细胞侵犯周围正常组织的能力。
乳腺癌可分为局限性和浸润性两种,浸润性乳腺癌分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内皮癌两种。
浸润性乳腺癌的浸润深度和范围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4. 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是根据肿瘤细胞表达的分子标志物分类的。
常用的分子分型有激素受体阳性(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等。
不同的分子分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因此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进行准确判断是十分重要的。
二、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乳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检查、放射学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来完成。
1. 临床检查乳腺癌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乳房触诊、淋巴结触诊以及病史采集等。
医生通过触诊可以检测到乳腺肿块的存在和性质,同时还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以及其他相关病史。
2. 放射学影像学检查放射学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肿块的特征、大小和分布情况,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乳腺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得到乳腺癌组织标本,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a3fbf1f111f18583d05ae4.png)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摘要:目的找出不同年龄段之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为临床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6~2017年入住本院并经病理证实且有手术指征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成青年患者、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3个组。
对3个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
结果:病灶大小和Ki67在3组间存在微弱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47,P=0.048)。
淋巴结转移、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病灶最大,发生其他组织学类型癌的比例最高,并且ER、PR和E-cadherin的阳性率也最高。
青年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最高。
结论:老年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最好,青年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最差。
青年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高。
关键词:乳腺肿瘤;年龄;临床病理特点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and to provide mor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2016 to 2017 and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indicated by surgery.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the patien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young patients,middle-aged patients and elderly patient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indexes of thre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uses card or rank test(KruskalWallisH test). RESULTS:There was a sligh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sion size and Ki 67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 = 0.047,P = 0.048).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lderly patients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lesions,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other histological types of cancer,and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s of ER,PR,and E-cadherin. The highest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ccurred in the youth group. Conclusion: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breast cancer isthe best in the elderly and the worst in the youth. The risk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young breast cancer is high.Key words:mammary gland tumor;Age;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研究报道,年轻(≤40岁)乳腺癌预后较其他年龄阶段(>40岁)的乳腺癌差,而老年(≥60岁)乳腺癌预后则较其他年龄阶段乳腺癌好,造成这种差别可能与这两个年龄段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的不同有关。
桂林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特点分析
![桂林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5d4c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c.png)
桂林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特点分析於桃;彭子军;邓俊耀;唐子翔【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24(21)10【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分子分型特点和病理特征。
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12月15日在本地区主要女性乳腺癌诊疗点桂林市妇幼健院等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患者320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原发肿瘤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解剖学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及分子分型等。
资料按照三个年龄段分组,即:≤35岁组、36~55岁组及>55岁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3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组70例(21.88%),36~55岁组185例(57.81%),>55岁组65例(20.31%)。
比较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提示,ER、PR表达状态、Ki-67阳性表达水平及分子分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阳性率>55岁组最低,为44.62%,与≤35岁组、36~5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率>55岁组PR最低,并与≤35岁组和36~5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Ki-67≥14%阳性表达方面,36~55岁组比例最高,为75.68%,>55岁组比例最低,为58.46%,与≤35岁组、36~5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管腔B1(Luminal B1)型构成比中,>55岁组的比例最低,为10.77%,≤35岁组和36~55岁组的比例均高于>55岁组,且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阴性型乳腺癌(TNBC)型构成比中,>55岁组的比例最高,为38.46%,36~55岁组次之,≤35岁组最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肿瘤肿块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解剖学分期、HER2、Luminal A型、Luminal B2型、HER2过表达型等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28d8823c1ec5da50e270f2.png)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年龄段分成甲乙丙3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病症发病率与病理特点。
结果乙组占比最高,达50%,显著高于甲、丙两组(P<0.05);甲组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乙丙两组(P<0.05),而在病理分型上,3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同乙丙两组比较,ER与PR表达阳性率更低,而Her-2表达阳性率则更高(P<0.05)。
结论35~60岁为乳腺癌高达年龄段,而青年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率等病理特点与Her-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中年与老年段患者,故对青年患者,需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标签:乳腺癌年龄段临床病理临床上,乳腺癌作为女性人群中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近些年来其发病率也有逐年攀升的趋势,且日渐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而且根据临床发病患者情况来看,不同年龄段患者,其病例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故文章抽选了我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具体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抽选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均在20~80岁间,平均年龄为(45.3±3.5)岁。
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且可触及移动性不佳的质硬肿块。
2.方法根据患者年龄段对其进行分组处理,甲组:年龄<35岁;乙组:36~60岁;丙组:>60岁。
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临床查体信息与肿瘤病理特点等信息。
同时,取所有患者切除组织标本,并用4%甲醛溶液固定,并用石蜡封埋,4μm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查,测定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Her-2表达情况[1]。
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转移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转移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661d9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1.png)
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转移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戴素娟;李俊韬;张功亮;郭广秀【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7(014)032【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转移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治三阴性乳腺癌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将其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5~59岁)、老年组(≥60岁),同时根据患者术后转移状态将其分为转移组、无转移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转移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再根据临床资料中的患者术后5年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青年组患者多选择保乳术治疗,而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多选择改良根治术治疗,三个年龄段患者的手术次数均以一次手术为主,病理类型多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下多未出现淋巴结,术后多选择辅助化疗.在不同转移状态患者中,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患者在手术次数、肿瘤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术后转移、肿瘤分期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转移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差异体现在手术方式选择上,不同转移状态患者的差异体现在手术次数和肿瘤分期方面,而其预后受到诸多因素干扰,还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总页数】5页(P1-5)【作者】戴素娟;李俊韬;张功亮;郭广秀【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转移状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J], 刘静;陆德铭2.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闵志波;华平;古吉敏3.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谢晓娟;汪旭;佟仲生4.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J], 闫丽凤5.不同年龄段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研究 [J], 李崎;温力牧;吴旻骅;吴伟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2ebb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b.png)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析报告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关乳腺癌患者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病情。
本文将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进行详细描述。
一、病例概况该乳腺癌患者名为李女士,年龄52岁,绝经后5年。
她于近期在体检中发现右侧乳腺有肿块,随后进行了乳腺B超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经过进一步的乳腺穿刺活检,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
二、临床表现和病情评估1. 乳房肿块:李女士在自我检查中发现自己右侧乳房出现硬块,并没有自觉疼痛。
乳腺B超和乳腺钼靶进一步确认了肿块的存在。
2. 病理分型:根据活检结果,李女士的乳腺癌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可以指导治疗决策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三、辅助检查结果1. 影像学检查:乳腺B超和乳腺钼靶是乳腺癌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确定肿块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
李女士的乳腺B超和乳腺钼靶结果为右侧乳腺恶性肿瘤可能。
2. 乳腺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是确诊乳腺癌的关键步骤。
李女士的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排除了其他乳腺疾病可能性。
四、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1. 外科手术:根据李女士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肿瘤分期,外科医生建议进行乳房保留手术,即行乳腺癌肿瘤切除,并辅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外科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
2. 辅助治疗:根据乳腺癌的病情,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
放疗通常使用局部放射治疗,化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决定。
3. 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与乳腺癌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治疗情况有关。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并给予适当的预后指导。
五、医生建议1. 定期乳腺自我检查:乳腺癌早期发现与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医生建议李女士每月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并定期进行乳腺B超或乳腺钼靶检查。
2. 合理饮食与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干预乳腺癌都有重要作用。
威海地区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病理特点及分析
![威海地区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病理特点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c968f704a1b0717fd5dd2b.png)
( 收稿 日期 : 1 0 2 2— 3—1 ) 0 3
( 本文编辑 : 牛苗琳)
威 海地 区不 同年龄段 乳腺 癌 患者病 理特点 及分 析
梁晓玲 董桂 芝 彭辉 王俊 文 王建文
回顾性分析 20 年 1 05 月至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 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 的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 系。方法
・
6 ・ 0
中 国 实用 医刊 2 1 0 2年 6月 第 3 9卷 第 1 2期
C ieeJ un o P at a M eiieJn 02 hn s o r  ̄ f rci l dcn u e 1 3 No 1
者 。② 手术 安全性 好 : 手术 中患者 采取健 侧 卧位 , 问断 抽 吸 胸水 , 进入气 体 , 易形 成纵 隔摆动 。仅 有少数 患 不 者术 后 出现 中度发 热 、 中度 胸 痛 , 症 治疗 后 缓 解 , 轻 对 对肝 功能无 明显 影 响。③疗 效佳 : 患者 胸水 减少天 数 、 住 院天数 均 明显缩短 , 与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00 ) 明显减 轻患者 痛苦 。 P .1 , 经 胸 腔 镜 胸 膜 固 定 术 是 将 粘 连 剂 药 物 经 胸 腔 镜 均 匀 涂 抹 脏 层 胸 膜 表 面 , 其 产 生 无 菌 化 学 性 炎 使
者 术 后 出现 中 度 发 热 、 中 度 胸 疼 , 症 治 疗 后 缓 轻 对
解 , 肝 功 能 无 明 显 影 响 。而 且 高 渗 葡 萄 糖 具 有 价 对 廉 、 源 充 足 、 用 方便 等 优 点 。 因此 , 胸 腔 镜 注 药 使 经
入 5 % 葡 萄 糖 溶 液 2 0 ml 匀 涂 抹 脏 层 胸 膜 及 膈 0 0 均 胸 膜 进 行 胸 膜 固定 术 治 疗 肝 性 胸 水 疗 效 显 著 、 良 不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409203581b6bd97f19eab0.png)
c f w r hntoei a u dodae rus(P < .5 , h ra eps v ts e —b eaoecn gopw r n yo t al l e a s d la l dgop h n t n g 0 0 ) w ees oi e a C r 一2i t dlset ru e h t i t re o f nh e
维普资讯
宁夏医学杂志 20 0 7年 7月 第 2 9卷 第 7期
NnxaMe , 1 0 7, o 2 . o7 igi dJJ .20 V l 9 N . u
文章编号: 0 — 9920)7 09 —3 1 1 54( 70 —50 0 0 0
・ 论
著 ・
不 同 年 龄 段 乳 腺 癌 临 床 病 理 特 征 分 析
李金平, 刘奇伦 , 吴立刚
[ 摘要 ]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方 面的特点 , 以探讨 各年龄段之问 的病理差异 。方 法
将 4 4例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青年组 (≤3 5 5岁), 中年组 (6—5 3 9岁 ), 老年组 (≥6 o岁), 比较不 同年龄段患
pt ns eec sie s o o s ao se t r p( 5 er) aut ru 3 5 ya )ado gdgop( 6 yas .Pto a et w r l s da lw : dl cn o i a f i fl e g u  ̄ yas , dlgo p(6— 9 er n dae ru > 0 er) a - <3 s l  ̄ h lg a caatrt s f l a et sc N t ig aia m hn dsadet gn dpoet o eet s( R, R)e- oi l h ce sc t n u ha T M s gn , x l yl p oe n s eda rgs rnrcpo E P c r i i o a pi s l s a lr y o r n e r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不同年龄层次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符蓉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见于各年龄层次 [1],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远期生存率。
本研究选取我院乳腺科近4年来的行手术治疗的年轻和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比较两类人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免疫分型、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点,为临床和后续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详细见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进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96例,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分为年轻组(n=25,年龄≤35岁)和中老年组(n=71,年龄>35岁),两组术后乳腺组织标本均进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免疫分型、淋巴结转移等多重临床病理的结论确诊,临床诊断依据参考《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