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讲义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重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
体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液的组成:
①水
②溶解于水中的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等。
电解质:指无机物与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有机物。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保持体内液体正常分布的作用,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非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不能解离的物质。
一、机体水及电解质平衡理论、重要电解质的检查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一)体液中水、电解质分布及平衡:
1.水的分布及平衡
人体内含水量与年龄、性别有关,还与组织结构有关。
(1)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
最低尿量:500ml/日
生理需水量:1500ml/日
(2)影响体液动态平衡的因素:
①血浆与细胞间液:主要通过血管壁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静水压。
②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主要通过细胞膜
晶体渗透压:水从低渗透压一侧流向高渗透压一侧。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内水→细胞外。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外水→细胞内。
(3)水代谢平衡的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①口渴: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Ⅱ增多、生活习惯等。
②抗利尿激素(ADH):
ADH→增强远端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血容量上升,血渗透压下降,血压升高
③心房肽、肾素-醛固酮系统
2.电解质分布及平衡
(1)电解质含量和分布:
血浆、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中电解质的分布
1)各体液中主要的正、负离子不同
细胞内外液中钠和钾浓度差别:Na K ATP酶(钠泵)的主动转动功能。
电解质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参与酸碱平衡调节及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钠泵将细胞内液的钠离子运转到细胞外液,将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内液。该过程耗能。
2)各体液中正、负离子总数相等(即阴阳离子平衡)
Na+=HCO3-+Cl-+12(10)mmol/L
3)各体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
(对维持胶体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4)各体液渗透压相同:
摩尔渗量为294~296mOsm/L
理论渗透压为756~760kPa
(2)电解质与血浆晶体渗透压(mmol/L):
血浆晶体渗透压=2(Na++K+)+葡萄糖+尿素
(3)阴离子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AG=(Na++K+)-(Cl-+HCO3-)
因为血清K+较低且恒定,故公式可简化为:
AG=Na+-(Cl-+HCO3-)
参考值:8~16mmol/L,平均12mmol/L
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原因为:
1)氮质血症,磷酸盐和硫酸盐潴留(菌血症、烧伤等组织大量破坏,蛋白质分解)。
2)乳酸堆积(缺氧)。
3)酮体堆积(饥饿、糖尿病)。
(4)钠代谢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球-管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调控水盐代谢的主要因素。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重吸收钠并排出钾和氢。“排钾保钠”
其他激素:抗利尿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和心钠素等。
(5)钾代谢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多入多出、少入少出、不入也出”。
1)影响肾脏排钾:醛固酮(潴钠排钾)
糖皮质激素
2)影响钾在细胞内外转移的因素:
①生理性:Na+-K+ATP酶、儿茶酚胺、胰岛素、血糖浓度、剧烈运动等。
②病理性:血pH、高渗状态、组织破坏、生长过快等。
(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水平衡紊乱:表现为总体水过少或过多或总体水变化不大,但水分布有明显差异。
水平衡紊乱往往伴随有体液中电解质的改变及渗透压的变化。
(1)脱水: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称为脱水。脱水因血浆钠浓度变化与否,又可将脱水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脱水。
1)高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原因:多见于饮水不足,如高温作业大量出汗,或非显性失水持续进行从而使水排出量增多。
特点:
①体液电解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血浆Na+浓度大于150mmol/L或Cl-与HCO3-浓度之和大于
140mmol/L;
②细胞外液量减少;
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液转移,造成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2)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盐
原因:常见于呕吐和腹泻等丧失消化液等情况
特点:
①体液电解质浓度改变不大,渗透压保持正常:
血浆Na+浓度为130~150mmol/L或Cl-与HCO3-浓度之和为120~140mmol/L。
②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正常。
③细胞外液量减少可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外周血液循环障碍等。
3)低渗性脱水:失盐>失水
原因:丢失体液时,只补充水而不补充电解质造成,如胃肠道消化液的丧失(腹泻、呕吐等)以及大量出汗情况下,仅补充水分而未补充丧失的电解质。
特点:
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低于正常。血浆Na十浓度小于130mmol/L或Cl-与HCO3-浓度之和小于120mmol/L。
②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增多,体重稍有减轻。
(2)水过多:
根据体液的晶体渗透压分三种类型:高渗性(盐中毒)、等渗性(水肿)及低渗性(水中毒)水过多。
临床上水肿较为常见。水肿时细胞外液量(主要是组织液)增多,而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一般当增加的体液量超过体重的10%以上时,可出现水肿临床表现。
水肿常见的原因:①ADH分泌过多;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肾功能障碍;④肝硬化等。
2.钠平衡紊乱: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
(1)低钠血症(低钠性低渗综合征):
血浆钠浓度小于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
血浆钠浓度是血浆渗透浓度(Posm)的主要决定因素。Posm降低导致水向细胞内转移,进而出现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