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制取氧气》思维导图课件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以上两个反应是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故可选用下图所示常用装置。
主要仪器名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集气瓶、水槽。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实验步骤 ①查:组装仪器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用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还要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2H2O+O2↑ ,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C、D、E (填字母)
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 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典例精析
【解析】(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用固体加热型,并且在 试管口要加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要选择B装 置,而A装置适合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试管口不需加棉花)。(3) 由于气体从溶液中逸散出来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 得的氧气都常会混有水蒸气,因此在收集装置之前必须加干燥装置D, 方可得到干燥的氧气。
Ⅱ.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1)反应原理
【注意】此反应是在以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 (2)实验装置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④塞好带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及导管的双孔塞。 ⑤向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⑥收集气体(排水法收集)。 小结:实验室通常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它们的 反应原理及优缺点比较如下。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所用药品 反应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走进化学实验室》思维导图课件
典例精析
【例1】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相应位置。
典例精析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E ; (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B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A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G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H ;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F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D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C 。
走进化学实验室
思维导图课件
考情分析
考查重点
• 化学实验。
命题角度
• 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连接、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托盘天平的使用等。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常用仪器的分类
常用仪器的分类
(1)存放仪器൝滴广瓶口(少瓶量(固液体体)、)、细集口气瓶瓶(液(气体体) )
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 (2)取用仪器൞ 以防止酒精挥发,故C图错误。
典例精析
【例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A.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典例精析
【解析】该题是考查学生能否正确选用仪器完成实验的情况, 解题思路从需加热的液体量开始考虑,150 mL液体用试管做容器 加热是不可以的,因为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应该用烧杯,但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又需夹持固定装置,这就自 然想到除需用酒精灯外,还需用石棉网和铁架台。
思维导图解读——洗涤玻璃仪器
(1)洗涤的方法 ①普通洗涤法: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 掉,反复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 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思维导图课件
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部分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
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的产物一定有
水
、 二氧化碳 。
典例精析
【解析】由蜡烛浮在水面上可知,石蜡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只要做过实 验并认真观察就可发现,蜡烛火焰分三层,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 外焰部分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 是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另一种产物为二氧化碳。
【总结提示】 化学实验的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 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同时注意现象和结论的区别。
思维导图解读——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活动与探究内容: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后有什 么变化。
(2)提供资料: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因此,可 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思维导图解读——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3)活动记录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收集气体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瓶内充满无色气体
空气和呼出气体都是无色的
①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呼出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
呼出气体中氧气浓度比空气
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灭,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
中的低中烧 Nhomakorabea②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
烧焦的痕迹,而 中心处几乎无变化
内焰次之,
焰心最低
在同一温度下 测量不同海拔处的 空气压强或密度
低海拔处, 空气的压强 和密度较大
低海拔处空气 较多,海拔越高, 空气越稀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维导图课件
典例精析
【例2】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药品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4)气体检验。将生观成察的火气焰体是通否入熄石灭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
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其他气体也可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或应该
思维导图解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实验原理
思维导图解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实验装置 ①根据反应物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常温)和CO2的性质等方面的因 素,可选择如下装置(图A或图B)来制取CO2。
思维导图解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A装置用来制取较多的CO2,B装置用来制取较少的CO2。 ②注意: a.装置A中的锥形瓶可用大试管、平底烧瓶、广口瓶等仪器代替。 b.A中长颈漏斗末端必须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 跑掉。 c.B中导管伸入试管内无需太长,更不能插到液面以下,而导管伸入集气瓶 时,末端必须插入到集气瓶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思维导图课件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选择 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理由是反应速率 适中,原料价廉易得。 【注意】①不能选用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 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 ②不能选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导致得到的CO2不纯净。 ③不能用碳酸钠、碳酸钾代替石灰石,因为反应太剧烈,不便于 控制,而且成本较高。
高一第一章 化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容量瓶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 振摇⑺ 定容⑻ 摇匀
萃取 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 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 下层的液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2 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容量瓶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 振摇⑺ 定容⑻ 摇匀
萃取 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 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 下层的液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2 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化学实验思维导图
化学实验思维导涤仪器的加热仪器的应用药品的保存药品的量取化学药品标志灼伤急救措施意外事故处理安全仪器药品实验基础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分离与提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化学实验物质检验颜色气味密度焰色反应阳离子阴离子常见气体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最佳途径完整实施方案制备物质原则目的流程思路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节约性环保性创新性实验方案控制反应条件选择反应物与反应途径使反应物利用率最大化根据实验可行性列出不同方案根据实验设计原则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