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合成工艺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合成氨的生产实习报告

合成氨的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医药、农药、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领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合成氨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合成氨的生产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参加了合成氨生产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2. 掌握合成氨生产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3. 熟悉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4.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实习地点:XX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车间四、实习内容1.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气的制备:以天然气、石脑油、重油等原料,通过变换、甲烷化等工艺,制备出氮氢比为3:1的合成气。

(2)压缩:将制备好的合成气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使其压力达到合成氨所需的高压。

(3)冷却:将压缩后的合成气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降低至合成氨所需的低温。

(4)合成:将冷却后的合成气送入合成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

(5)冷凝:将反应生成的氨冷凝成液态,分离出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

(6)氨分离:将液态氨进行分离,得到合格的氨产品。

2. 合成氨生产主要设备(1)变换炉:将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2)甲烷化炉:将变换后的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转化为甲烷。

(3)压缩机:将合成气进行压缩,使其压力达到合成氨所需的高压。

(4)冷却器:将压缩后的合成气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降低至合成氨所需的低温。

(5)合成塔:将冷却后的合成气送入合成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

(6)冷凝器:将反应生成的氨冷凝成液态。

3. 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合成氨车间,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2)熟悉车间内的设备布局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严格遵守火源管理制度,禁止在车间内吸烟、使用明火。

化工厂合成氨实习报告

化工厂合成氨实习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合成氨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农药、医药、合成纤维等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合成氨生产过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我国某知名化工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合成氨实习。

以下是实习报告的具体内容。

二、实习单位简介某知名化工厂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较早从事合成氨生产的企业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集合成氨、尿素、甲醇、多元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

该公司合成氨装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具有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合成氨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合成氨生产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

合成氨是通过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的过程。

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合成、分离、净化和干燥等环节。

2. 原料预处理原料预处理是合成氨生产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氮气、氢气的净化和压缩。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氮气、氢气的来源、净化方法以及压缩设备的工作原理。

3. 合成合成过程是合成氨生产的核心环节,主要设备有合成塔、变换炉、废热锅炉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合成塔的操作方法、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的调控,以及变换炉、废热锅炉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4. 分离分离过程是将氨气从合成塔底部排出,通过冷凝、蒸发、液化等操作得到液氨。

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冷凝器、蒸发器、液氨罐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5. 净化净化过程是将液氨中的杂质去除,提高氨水的质量。

主要设备有氨水精制塔、活性炭吸附塔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氨水精制塔、活性炭吸附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干燥干燥过程是将氨水中的水分去除,得到高纯度的氨水。

主要设备有干燥塔、冷却器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干燥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习,我对合成氨生产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实验四 已内酰胺的制备

实验四 已内酰胺的制备

实验四已内酰胺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环已酮肟的制备方法。

2.通过环已酮肟的贝克曼(Beckmann)重排,学习已内酰胺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醛、酮类化合物能与羟胺反应生成肟。

肟是一类具有一定熔点的结晶形化合物,易于分离和提纯。

常常利用醛、酮所生成的肟来鉴别它们。

肟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多聚磷酸、苯磺酰氯等作用下,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酰胺的反应称为贝克曼重排反应。

反应历程如下:上面的反应式说明肟重排时,其结果是羟基与处于反位的基团对调位置。

贝克曼重排反应不仅可以用来测定酮的结构,而且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如环已酮肟重排得到已内酰胺,后者经开环聚合得到尼龙-6。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己内酰胺主要用于制造尼龙—6纤维和尼龙—6工程塑料,也用作医药原料及制备聚己内酰胺树脂等。

己内酰胺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酰胺(尼龙-6)的基本原料。

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实验流程:【操作步骤】1.环已酮肟的制备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g结晶乙酸钠,0.7g盐酸羟胺和3mL水,振荡使其溶解。

用1mL吸量管准确吸取0.75mL(7.2mmol)环已酮,加塞,剧烈振荡2-3min。

环已酮肟以白色结晶析出。

冷却后抽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沉淀,抽干。

晾干后得0.75-0.78g产物,产率约95%,熔点为89-90℃。

2.环已酮肟重排制备已内酰胺在50mL烧杯中加入0.5g(4.4mmol)干燥的环已酮肟,并加入1mL85%硫酸。

边加热边搅拌至沸,立即离开热源。

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

慢慢滴加20%氨水(约7mL)恰至呈碱性,将反应物转移至10mL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二次,每次2mL,合并有机层,并用等体积水洗涤两次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所得滤液用已称重的锥形瓶接收,将锥形瓶在温水浴温热下,在通风柜中浓缩至1mL左右,放置冷却,析出白色结晶。

将该锥形瓶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称量,产量约0.2-0.3g,产率为40%-50%。

工业合成氨实习报告

工业合成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工业合成氨实习,使我对合成氨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某大型合成氨生产企业实习时间: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三、实习内容1. 合成氨生产工艺简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肥、农药、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领域。

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合成、分离、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1)原料预处理:主要是指将天然气、石脑油、重油等原料进行脱硫、净化、转化等处理,得到高纯度的氮氢混合气。

(2)合成: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氢混合气反应生成氨。

(3)分离:将反应生成的氨从氮氢混合气中分离出来。

(4)干燥:将分离出来的氨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

(5)包装:将干燥后的氨包装成袋装或桶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2. 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工作(1)参观生产现场: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合成氨生产现场,了解了生产流程、设备布局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2)学习设备操作: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如压缩机、反应器、分离器等。

(3)了解安全知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安全生产知识,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方法等。

(4)记录生产数据:在实习过程中,我负责记录生产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为生产调度提供依据。

(5)参与生产操作: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合成氨生产操作,如加料、调整设备参数等。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合成氨生产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设备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巩固了专业知识:实习过程中,我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4. 了解了企业文化:实习期间,我了解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战略,为今后求职提供了有益参考。

己内酰胺化工厂实习报告

己内酰胺化工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10月至12月在某己内酰胺化工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此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单位简介该己内酰胺化工厂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员工人数约2000人。

工厂主要生产己内酰胺、尼龙6等化工产品,是国内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之一。

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实习内容1.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采购、储存、输送、反应、精制、包装等环节。

通过现场观摩和师傅的讲解,我了解到己内酰胺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化学反应,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

2. 设备操作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工厂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我学习了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掌握了设备的启停、调试、保养等技能。

同时,我还了解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判断设备故障,并协助师傅进行故障排除。

3. 安全管理安全是化工生产的第一要务。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设备安全、操作安全等。

我了解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我学习了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监控、检验、不合格品处理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了企业文化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工厂的企业文化,包括团结、创新、务实、进取等。

合成氨化工厂实习报告

合成氨化工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于2023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我国一家合成氨化工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此次实习让我对合成氨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化工行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二、实习单位简介该合成氨化工厂位于我国某省,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的化工企业。

工厂占地面积约XX万平方米,现有员工XX余人。

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同时配套生产尿素、甲醇等化工产品。

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是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

三、实习内容1. 生产流程了解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参观了工厂的生产现场,了解了合成氨的生产流程。

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将天然气、空气等原料经过预处理,去除杂质,得到合格的原料气。

(2)变换:将原料气在变换炉中与水蒸气进行反应,生成CO和H2。

(3)净化:将变换后的气体在净化装置中去除CO2和杂质,得到合格的合成气。

(4)合成:将净化后的合成气在合成塔中与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氨。

(5)分离:将合成塔中生成的氨从合成气中分离出来,得到合格的氨产品。

2. 设备操作与维护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师傅学习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操作与维护。

包括变换炉、净化装置、合成塔、分离塔等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方法。

3. 生产指标监控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生产指标的监控工作。

通过学习掌握了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处理方法,了解了如何根据生产指标调整生产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 安全生产教育工厂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我在实习期间参加了多次安全生产教育。

学习了化工安全生产知识、应急预案、消防器材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操作和维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深入了解了化工行业:实习使我更加了解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合成氨工厂实习报告

合成氨工厂实习报告

合成氨工厂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本次实习是在合成氨工厂进行的,为期一个月。

工厂是国内较大的化工企业,主要从事氨的生产与销售。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合成氨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实际操作过程,并对工厂的运行管理进行观察和学习。

二、合成氨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工厂使用大气氮气和合成气作为原料,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原料,确保其纯度和适应生产要求。

2.合成氨反应器:原料经过处理后进入反应器,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反应器内采用特殊的催化剂,促进氮气和氢气的结合生成氨气。

3.合成氨分离:合成氨反应后,需要进行分离和净化处理。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工序,将反应产生的氨气与未反应的原料气体进行分离,并净化产生高纯度的合成氨。

4.合成氨压缩:分离净化后的合成氨由低压输送至合成氨压缩机,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达到所需压力,并送至储气罐进行储存。

5.合成氨储存与输送:合成氨通过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储存,用于下游工艺使用或销售。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储气罐的安全运行。

三、工厂实际操作1.原料处理: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原料的处理工作。

首先进行原料的过滤和脱水处理,以确保原料的纯净度。

然后利用分子筛吸附装置对原料进行进一步净化,去除杂质。

2.反应器操作:我在反应器部门进行了实际操作,监控反应器的运行状态,检测反应温度和压力,并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以提高反应效率。

3.分离与净化:我参与了分离与净化工艺的操作。

通过分离装置,将合成氨中的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气体进行分离,并通过吸附装置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氧气。

4.储气罐运行检测:我还了解了储气罐的运行检测,包括定期检查储气罐的安全阀和压力表,以及检测储气罐的内部温度和压力。

5.安全生产管理:在工厂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参与了每日的安全例会和安全培训,了解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合成氨合成岗位实习报告

合成氨合成岗位实习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合成氨生产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在XX合成氨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合成氨合成岗位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合成氨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实习单位:XX合成氨有限公司实习岗位:合成氨合成岗位三、实习内容1. 合成氨生产基本原理合成氨生产是将氮气(N2)和氢气(H2)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成反应生成氨气(NH3)的过程。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N2 + 3H2 → 2NH3。

2.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气制备:将天然气、石脑油、重油等原料进行脱硫、净化、加压等处理,得到高纯度的氮气和氢气。

(2)变换:将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通过变换反应,将一氧化碳(CO)转化为二氧化碳(CO2)。

(3)净化:通过净化设备去除变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杂质。

(4)合成:将净化后的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成反应生成氨气。

(5)冷凝:将合成得到的氨气冷凝,分离出液氨。

3. 设备操作及安全管理(1)熟悉合成氨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压缩机、变换炉、净化塔、合成塔等。

(2)掌握设备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3)了解安全管理知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对合成氨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

3. 提高动手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亲自操作设备,掌握了合成氨生产的基本技能。

4. 增强安全意识:实习过程中,我深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

五、实习总结通过一个月的合成氨合成岗位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我国合成氨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工合成氨生产实习报告

化工合成氨生产实习报告

化工合成氨生产实习报告前言合成氨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化学品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我在化工工业园区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合成氨生产实习,并对该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状况、生产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和学习。

在本次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并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一、企业概况本次实习的企业是一家以生产化肥、化工原料和颜料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线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是全国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该企业位于我市以南,交通便利,生产规模较大,产值居全国前列。

二、实习内容1.生产流程该企业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氧气制备、空分制氮、天然气预处理、合成氨反应、吸收器和转化器等五个部分。

2.设备介绍氧气制备设备:主要由大型压缩机和分离装置组成;天然气预处理设备:主要由过滤器、吸附塔和热交换器组成;合成氨反应设备:主要由反应器、中间换热器和冷却器组成;吸收器和转化器:主要由吸收器和转化器两个部分组成。

3.操作流程先将排放的天然气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水、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成分,然后通过空分制氮设备将氮气分离出来。

在氧气制备设备中,将空气压缩后通过分离器将其中的氧气分离出来。

经过了这两个步骤,得到的氮气和氧气与经天然气预处理后的天然气一起进入合成氨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器中的温度、压力等条件要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在反应器出口处,将产生的氨气与未反应的氮气和氧气一起进入吸收器中进行吸收,以得到高纯度的合成氨气体。

吸收器产生的反应副产物则通过转化器进一步分解,得到氮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将被再次利用。

4.安全注意事项合成氨生产是一项高危生产,需要严格依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进行实习前,我们需要接受企业安全培训并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和要求,严禁违反操作规程。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警示标识和相关的安全提示信息,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操作环境的变化,保持警觉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己内酰胺工艺总结:提高产率和质量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己内酰胺工艺总结:提高产率和质量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己内酰胺工艺总结:提高产率和质量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一、己内酰胺的特性让我们了解一下己内酰胺的特性。

己内酰胺是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1NO,分子量为113.16。

它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己内酰胺的熔点为68℃,沸点为271℃,易溶于水和丙酮等极性溶剂,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等。

二、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氧化、还原、环合和精制等步骤。

其中,氧化过程是最重要的步骤,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2 + 2O2 → C6H11NO + H2O氧化反应由催化剂协助进行。

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氧化反应过程采用空气化法。

另一种工艺是采用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反应,这种工艺成为深度氧化法。

三、技术创新和实践在近年来,围绕提高己内酰胺的产率和质量,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在这些研究和实践中,技术创新得到了广泛应用。

1.催化剂的优化作为反应的关键流程,催化剂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己内酰胺的产率和质量。

例如,采用钒、钴、镍等元素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可以减小氧化反应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实现产率和质量的提高。

2.反应条件的优化为了提高己内酰胺的产率和质量,反应条件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压力的优化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提高己内酰胺的纯度和收率。

此外,反应时间的优化也可以实现将反应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的目的。

3.精制工艺的优化在己内酰胺的精制工艺中,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己内酰胺的纯度和质量。

例如,采用吸附-凝聚-萃取精制工艺,可以将己内酰胺中的杂质气体和液体有效地去除,实现更高的纯度和回收率。

四、结论总体来说,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中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已经为提高其产率和质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时,这些创新也可以借鉴到其他领域,提高其他化学品的工艺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实践,让己内酰的生产更加高效、清洁和智能化。

合成师实习报告

合成师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作为一名合成师实习生,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深入理解合成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化肥、冷冻剂和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学习和操作。

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合成氨的生产方法,包括天然气制氨、重质油制氨和煤(焦炭)制氨等。

首先,我学习了天然气制氨的工艺流程。

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其次,我了解了重质油制氨的工艺流程。

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最后,我学习了煤(焦炭)制氨的工艺流程。

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煤制氨的过程包括煤的气化、净化和合成氨的生成等步骤。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认识到,合成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成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化工事业做出贡献。

己内酰胺实验报告

己内酰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己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2. 掌握己内酰胺的性质及鉴定方法。

3. 提高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己内酰胺(C6H11N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尼龙-6、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

本实验采用化学合成法,以己内酰胺盐酸盐为原料,通过酸催化缩合反应制备己内酰胺。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1NOCl + H2O → C6H11NO + HCl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己内酰胺盐酸盐、浓硫酸、无水乙醇、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酒精灯、加热器、干燥器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反应液: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己内酰胺盐酸盐和浓硫酸,搅拌均匀。

2. 加热反应:将反应液加热至沸腾,保持一定时间,使反应进行完全。

3. 中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

4. 萃取分离:将中和后的反应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5. 收集己内酰胺:将己内酰胺层通过漏斗分离出来,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6. 己内酰胺性质鉴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性质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己内酰胺的制备:按照实验步骤,成功制备出己内酰胺,产率较高。

2. 己内酰胺性质鉴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性质鉴定,结果表明产物为己内酰胺。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反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反应过度,导致产物质量下降。

2. 中和反应时,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应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产物的质量。

3. 萃取分离过程中,应充分振荡,以确保己内酰胺充分提取。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己内酰胺的合成方法,熟悉了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己内酰胺性质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己内酰胺_实验报告(3篇)

己内酰胺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己内酰胺的合成方法;2. 掌握己内酰胺的物理、化学性质;3. 了解己内酰胺在工业上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己内酰胺(C6H11N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尼龙、药物、香料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丁二酸二乙酯与尿素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环合反应,合成己内酰胺。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0O4 + 2NH2CONH2 → C6H11NO + 2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烧杯、抽滤瓶、烘箱等;2. 试剂:丁二酸二乙酯、尿素、浓硫酸、无水乙醇、NaOH、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将丁二酸二乙酯和尿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作为催化剂;2. 加热: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反应温度在150-160℃;3. 回流:持续回流反应2小时,每隔30分钟取样检测反应液的酸碱度;4. 冷却: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5. 抽滤:将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己内酰胺粗品;6. 纯化:将己内酰胺粗品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判断己内酰胺的纯度;7. 蒸发:将纯化后的己内酰胺溶液在烘箱中蒸发,得到己内酰胺晶体;8. 收集:收集己内酰胺晶体,进行称重和干燥。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合成了己内酰胺,反应时间为2小时,己内酰胺的纯度达到90%以上;2. 讨论:本实验中,丁二酸二乙酯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1,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控制在150-160℃。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合成效率和己内酰胺的纯度。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丁二酸二乙酯与尿素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己内酰胺,反应条件适宜,合成效率高;2. 己内酰胺在合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适用于多种合成领域;3. 本实验为合成己内酰胺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化工厂合成氨实习报告

化工厂合成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简介合成氨厂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然气或石油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合成氨,进而生产尿素等化学肥料。

我实习的合成氨厂位于某化工园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实习,我期望了解合成氨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同时,实习对于我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1. 生产工艺流程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师傅学习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包括天然气净化、造气、合成、冷却、压缩和液氨制备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设备和操作要求,我详细记录了各个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

2. 设备操作和维护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主要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如造气炉的点火、熄火操作,合成塔的压力控制,冷却塔的水循环调节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设备的运行原理和维护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合成氨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我还参加了厂区举办的安全培训,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4. 问题分析和解决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问题,如设备运行异常、工艺参数波动等。

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实习收获和反思通过实习,我对合成氨生产工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使我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反思实习过程,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实践锻炼。

此外,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今后在工作中要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

总之,这次合成氨实习使我受益匪浅,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事业部实习报告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事业部实习报告

目录一、实习目的 ............................................................ - 1 -二、实习要求 ............................................................ - 1 -三、实习内容 ............................................................ - 1 - 1公司简介.. (1)2工艺流程 (2)2.1 制氢装置......................................................... - 2 -2.2 苯加氢装置....................................................... - 4 -2.3 环己烷氧化高压装置............................................... - 5 -2.4 环己烷氧化低压装置.............................................. - 17 -2.5 肟化车间........................................................ - 24 -2.6 聚合车间........................................................ - 25 -四、工艺流程图 ......................................................... - 30 -五、实习心得体会........................................................ - 30 -六、致谢 ............................................................... - 31 -一、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堂,通过这次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深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生产过程的设计与原理,培养学生化工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提高学习收集和整理生产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己内酰胺合成工艺(实习报告)

己内酰胺合成工艺(实习报告)

1、目的与要求1.1 目的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堂。

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深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生产过程的设计与原理,培养我们化工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提高学习收集和整理生产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我们具有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经过大学三年的理论性教育,使我们对生物制药这门学科有了理论上的大体认识,在大三下半年学校安排了我们实习。

实习是在校大学生唯一一次接触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机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良好过渡,走向工作岗位的入门之课.实习让我们了解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找到了工厂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小量操作的异同.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学习到各工厂的许多技术细节,掌握了生产的基本工艺原理.这次实习提高了自己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受益非浅,达到了实习的效果。

1.2 要求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实习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品种、性能、生产规模和主要原料消耗定额;(2)详细了解指定实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管道布局、控制点、主要工序操作控制方法和操作条件;(3)了解各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性能;(4)了解生产流程中采用的耐腐蚀性材料和使用情况;(5)了解实习车间所用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规格;(6)了解生产过程控制分析和原料产品的分析项目,大致了解主要项目的分析方法;(7)了解工厂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制度;(8)了解指定实习车间曾出现过的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曾采取或打算采取什么改进措施(含生产过程本身以及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实习指导思想2.1 指导思想学生在实习期间应积极贯彻和遵守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严格遵守实习工厂的安全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傅、团结同学;对具体的产品工艺要十分熟悉,操作手续,工艺指标清楚,数据齐全,对所涉及的设备构造及工作原理要有一定的了解;绘制出车间布置及工艺流程草图。

己内酰胺化工厂实习报告

己内酰胺化工厂实习报告

化工厂实习报告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年级:09 级姓名:学号:实习单位: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事业部指导教师:日期: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三、实习收获四、实习总结一、实习目的1、利用大学这三年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一次认识性的实习,使学生对生产己内酰胺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对以后所学的专业课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

初步的了解化工厂的整个流程框架,掌握了化工厂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了解本专业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我们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有关工艺过程、系统原理和设备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有关系统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习,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行业的工程和实际生产过程及现状,对化工生产有一个感性认识。

4、使学生初步具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通过本次实践,学生要切实了解实习的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6、通过学习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锻炼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动手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好品质,从而让学生从社会,从企业员工身上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态度、方法和技巧。

二、实习内容1、实习企业整体概况中国石化巴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属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厂于上世纪70年代,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临洞庭湖,依长江,伴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己内酰胺的毕业设计

己内酰胺的毕业设计

己内酰胺的毕业设计篇一:合成氨本科毕业设计摘要合成氨生产任务设计决定了生产合成氨的规模,设备的要求以及工艺流程的状况。

本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半水煤气合成法,其主要原料是煤和氮气,利用煤来生成氢气,第一步是造气,即制备含有氢、氮的原料气;第二步是净化,不论选择什么原料,用什么方法造气,都必须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以除去氢、氮以外的杂质;第三步是压缩和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压缩到高压,在铁催化剂与高温条件下合成为氨。

目前氨合成的方法,由于采用的压力、温度和催化剂种类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低压法、中压法和高压法三种。

本设计主要是对合成塔工段的设计,故所用原料直接采用氮气和氢气,其以合成塔为主要设备,在氨冷器、水冷器、气—气交换器、循环机、分离器、冷凝塔等辅助设备的作用下,以四氧化三铁为触媒,在485—50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来制得氨气。

本设计要求要掌握合成塔的工作原理,生产的工艺路线,并能根据工艺指标进行操作计算。

在工艺计算过程中,包含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等,在合成效率方面也有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氮气;氢气;四氧化三铁催化剂;氨合成塔AbstractAmmonia production design determines the size of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ammonia,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the status process. The design of the method used was semi-water gas synthes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is coal and nitrogen, the use of coal to generate hydrogen, while the design is a synthesis of the main section of the tower design, it is the direct use of raw materials used in nitrogen and hydrogen, its synthesis tower as the main equipment, in the ammonia cooler, water coolers, gas - gas exchange, recycling machines, separators, auxiliary equipment, such as condensation of the tower under the four iron oxide catalyst, in the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s of 485-500 ℃ obtained from ammonia. The first step is to build gas,Preparation that contains hydrogen, nitrogen gas;second step is purification, regardless of what materials, what methods of gas must be carried out on the feed gas purification to remove hydrogen and nitrogen impurities outside; third step is to compress and synthetic, will be pure hydrogen, nitrogen, mixed-compression to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iron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conditions. The current method of ammonia synthesis, the use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atalyst, the general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low-voltage, medium voltage and high-pressure method three.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ower to get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synthesi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line, and can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ndicators. Calculation in the process, including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s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use of ammonia production and the waste generated in this design has also mention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nthesis have studied further.Key words:15万吨合成氨合成工艺计算第一章总论1.1 概述氨是一种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与要求1.1 目的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堂。

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深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生产过程的设计与原理,培养我们化工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提高学习收集和整理生产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我们具有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经过大学三年的理论性教育,使我们对生物制药这门学科有了理论上的大体认识,在大三下半年学校安排了我们实习。

实习是在校大学生唯一一次接触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机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良好过渡,走向工作岗位的入门之课.实习让我们了解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找到了工厂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小量操作的异同.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学习到各工厂的许多技术细节,掌握了生产的基本工艺原理.这次实习提高了自己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受益非浅,达到了实习的效果。

1.2 要求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实习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品种、性能、生产规模和主要原料消耗定额;(2)详细了解指定实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管道布局、控制点、主要工序操作控制方法和操作条件;(3)了解各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性能;(4)了解生产流程中采用的耐腐蚀性材料和使用情况;(5)了解实习车间所用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规格;(6)了解生产过程控制分析和原料产品的分析项目,大致了解主要项目的分析方法;(7)了解工厂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制度;(8)了解指定实习车间曾出现过的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曾采取或打算采取什么改进措施(含生产过程本身以及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实习指导思想2.1 指导思想学生在实习期间应积极贯彻和遵守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严格遵守实习工厂的安全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傅、团结同学;对具体的产品工艺要十分熟悉,操作手续,工艺指标清楚,数据齐全,对所涉及的设备构造及工作原理要有一定的了解;绘制出车间布置及工艺流程草图。

对实习工厂组织结构、产品内容、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体制有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

2.2 实习进度安排(1)厂况介绍,安全教育,生产管理情况介绍,1天;(2)产品性能与生产原理,工艺流程与指标,设备结构与参数等技术讲座,2天;(3)生产车间现场跟班实习,3天;(4)分组讨论及与分厂技术工程师交流讨论,1天;(5)整理实习报告,考核,1天。

2.3实习地点:巴陵石化分公司己内酰胺事业部。

3、实习内容3.1 入场教育3.1.1 安全教育实习伊始,巴陵石化分公司己内酰胺事业部的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无论走到那个车间先找好安全出口,全厂最大的安全隐患是苯泄露及反应釜爆炸,万一遇到这种突发事故,要逆风向高处跑,最好能找到湿毛巾捂住鼻子。

在车间参观实习的时候要听指导老师的安排,不可以擅自动仪器设备,遇到紧急事故要听从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处理紧急情况。

3.1.2 己内酰胺事业部简介巴陵分公司生产己内酰胺是以苯为原料,采用荷兰斯达米卡本公司专利技术HPO法,即磷酸羟胺肟化生产己内酰胺。

引进主装置环己酮、羟胺肟化、己内酰胺及废液焚烧的专利技术和专利设备。

1992年投料试车,94年5月初第三次开车成功,全线打通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并转入正常生产。

99年产品部与国内高校联合自主开发新技术,将原年产五万吨己内酰胺扩能至年产七万吨己内酰胺。

2003年又和北京石科院共同合作,投产一套氨肟化装置及配套扩改设施,将己内酰胺扩能至14万吨/年。

己内酰胺分子式:C6H11 OH在液态下为无色,在固态下为白色(片状),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苯,并具有特殊的气味,凝固点为69℃。

己内酰胺应在适中的温度下贮存,要与水、光和空气隔绝,否则易变质。

己内酰胺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由尼龙-6又可加工为:民用纺丝制作内衣、睡衣、衬衫、套服,地毯、毛毯等。

工业纺丝用于制作帐篷、汽车轮胎、电缆、绳索、鱼网、绝缘材料等。

工程塑料用于制作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的贮器及薄膜。

3.1.3 行为要求《十不准》进入己内酰胺事业部要求做到以下《十不准》:(1)不准在生产车间抽烟、喝酒、吃零食;(2)在厂参观学习时间内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3)实习期间不准打探、收集事业部商业及生产技术机密;(4)参观期间不准随便进入生产装置;(5)下车间参观不准操作任何生产装置设备;(6)每参观完一个车间必须离开,不准逗留;(7)入厂期间不准偷盗事业部的财物;(8)不准损坏公共财物和财产;(9)不准大声喧哗、吵闹;(10)不准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事业部。

3.1.4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及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1)大部分化学产品易燃易爆,因此不要随身携带钥匙,女士不要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随身携带的手机需关机;(2)整个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品主要是苯,遇到苯泄露事故时,应逆风向高处跑。

(3)生产中一些原料和产品是具有强腐蚀性的酸碱液,车间里很多输送管道位于上空,很多管道由于使用已久,可能存在漏液危险,所以在车间内参观时要带安全帽,且不要长时间仰头,尽量保持平视。

3.2 环己酮工艺车间3.2.1 制氢装置工艺车间<一> 概述环己酮车间制氢装置是以石脑油为原料,采用脱砷、脱硫氯除去石脑油中的有害杂质,然后与过热蒸汽混合,经预转化反应生成甲烷等有机物,经转化炉对流段加热至500℃,在总水比4.8以上780℃的温度下转化为大部分的氢气和剩余的甲烷,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转化器中的一氧化碳采用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采用苯菲尔特溶液脱碳法予以脱除,粗氢气中的剩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经甲烷化反应精制,以生产纯度为92.00%(干基)以上的工业氢直接提供给苯加氢,另一部分工业氢送至变压吸附装置提纯到99.5%以上供羟胺肟化装置使用。

制氢装置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小时产工业氢13000标立方米,“五改七”扩能改造后达到每小时产工业氢18500标立方米。

正常生产时,每小时供苯加氢装置约8500标立方米的工业氢,变压吸附装置入口10000标立方米的工业氢,另外有少量的氢气供己内酰胺装置使用。

苯加氢装置的尾气经过尾气压缩机返回至脱硫入口,一方面可回收尾气中的氢气和甲烷,另一方面可提供钴钼加氢反应的氢气。

变压吸附提高羟胺用氢的纯度,减少了羟胺反应的尾气,变压吸附的解吸气经甲烷压缩机送至转化入口,作为制氢的原料。

本装置采用了DCS控制系统,使制氢的生产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灵活。

本装置各种催化剂都已国产化,催化剂升温还原流程单独进行,大部分的催化剂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和升温还原。

本装置分为脱硫、预转化和转化、脱碳、压缩、司炉以及变压吸附六个部分。

<二> 原料及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制氢装置主要原料为轻油(石脑油),并回收苯加氢尾气、PSA解吸甲烷气。

(1)轻油轻油原料均为外购。

以其中一批油为例分析结果如下:表3.2.1.21项目单位数量密度Kg/m3704HK ℃3810% ℃64.550% ℃10990% ℃157KK ℃168组成表表3.2.1.22NC NP IP O N A3 0.074 0.67 0.225 2.15 1.67 0.656 4.09 3.74 2.75 0.557 6.74 4.79 7.42 1.398 10.05 8.17 7.97 3.089 9.43 3.93 7.12 2.7710 3.67 3.21 0.67 0.9111 1.06 0.7612 0.13 0.17总计38.06 26.66 26.58 8.70注:NC:碳数;NP:正构烷烃;IP:异构烷烃;O:烯烃;N环烷烃;A:芳烃。

(2)苯加氢尾气进装置温度 40℃进装置压力 2.4MPa(G)流量 800-1500Nm3/h组成表表3.2.1.23序号项目V%1 H2972 CH4 33 苯0.54 环己烷0.55 S 0.1ppm6 Cl 0.1ppm7 水饱和水8 合计100.00(3)PSA解吸甲烷气流量 600-1200Nm3/h组成 CH4 68.6% H231.4%(4)主要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规格表3.2.1.24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1 石脑油干点<205℃烯烃<0.5%,芳烃<12%,硫<250ppm2 燃料油石脑油甲醇3 脱砷剂JT-2(镍钼催化剂)4 钴钼加氢催化剂T201(钴钼催化剂)5 氧化锌脱硫剂T305(氧化锌)6 预转化催化剂CN-14(镍催化剂)7 转化催化剂Z417-Z418(镍催化剂)8 中变催化剂B113(铁催化剂)9 低变催化剂B205(铜催化剂)10 甲烷化催化剂J105(镍催化剂)11 耐火球Φ50/25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12 丝网丝维0.56 网号19.813 扁环填料QH-1 Φ3814 活性炭Φ3*1015 碳酸钾>99%16 二乙醇胺>98.4%17 五氧化二钒>99.6%18 消泡剂UCON50HB-510019 磷酸三钠>99.6%20 电低压:380V 高压:6KV21 氮气低压:0.4Mpa 高压:3.5Mpa 纯度:99.9%22 空气仪表用:0.7Mpa(含水:-40℃)工业用:0.7Mpa23 新鲜水PH>8 O2<0.03ppm SiO2<0.2ppm24 锅炉水电导(25℃)<10us/cm 含盐<5ppm T:102℃25 蒸汽低压:0.45Mpa T:145℃高压:3.9Mpa T410℃26 循环水压力:0.4-0.5Mpa T:33℃(5)产品规格装置送苯加氢装置工业氮气、变压吸附出口送羟胺肟化装置纯氢,其性质如下表3.2.1.25项目单位送苯加氢送羟胺温度℃40 40压力Mpa 2.05 2.05H2O V% 0.36 饱和H2V% >92.00 >99.5CH4V% <8 <0.5CO+CO2V% <20ppm <20ppm合计V% 100.00 100.00(6)物料平衡制氢装置扩能后的物料平衡表3.2.1.26项目单位(kg/h)数量(104t/a)备注原料轻石脑油3377 2.70 1350nm3/h 苯加氢尾气120 0.096 1200nm3/h PSA解吸甲烷气工艺热蒸汽23221 18.58合计27017 21.63产品工业氢1646 1.32 18500nm3/h 二氧化碳放空10638 8.51工艺冷凝水14315 11.47合计27017 21.63<三> 装置各岗位工艺控制指标(1)司炉岗位表3.2.1.31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 燃料油罐压力Mpa 1.4-1.62 燃料油罐液位% 40-703 燃料油流量m3/hr 1.2-3.104 转化烧嘴前燃料油压力Mpa 0.5-0.785 轻油加热炉燃料油压力Mpa 0.3-0.76 雾化蒸汽总管压力Mpa 0.97 转化烧嘴雾化蒸汽压力Mpa 0.45-0.68 轻油加热炉雾化蒸汽压力Mpa 0.3-0.79 雾化蒸汽流量Kg/hr 1000-3000(1)转化岗位表3.2.1.32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 轻油加热炉炉膛温度TIR3113 ℃<6502 轻油出加热炉温度℃380-4103 R3002床温℃380-4104 R3002A/B/C床温℃320-4005 R3007床温℃380-5106 R3004床温℃360-4307 R3005A/B床温℃190-2208 F3001床温℃760-8209 入转化原料温度℃490-52010 入转化炉烧嘴空气温度℃>15011 中变入口温度℃360-38012 中变废锅出口气体温度℃27013 转化炉烟道气出口温度℃<18014 预转化入口温度℃380-40015 低变入口温度℃190-20016 轻油泵出口压力Mpa 3.4-3.917 循环氢气总管压力Mpa 2.7-3.918 燃料柴油总管压力Mpa 1.6-1.819 雾化蒸汽总管压力Mpa 0.920 中压氮气总管压力Mpa 2.5-3.721 低压氮气总管压力Mpa 0.3-0.522 低压蒸汽总管压力Mpa 0.923 循环冷却水上水总管压力Mpa 0.4-0.524 轻油出加热炉压力Mpa 2.925 入转化原料气压力Mpa 2.926 汽包出口蒸汽压力Mpa 4.4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27 入转化炉蒸汽压Mpa 4.028 汽包安全阀定压Mpa 4.4829 入转化蒸汽管安全阀定压Mpa 4.6230 入转化烧嘴空气压力mmH2O 831 转化炉膛压力mmH2O -2--532 轻油灌液位% 50-7033 汽包液位% 45-6534 低变气分离器液位% 40-6035 入转化炉轻油流量KG/H 2.3-4.036 入转化过热蒸汽流量T/H 3-637 入转化饱和蒸汽流量KG/H 6000-1000038 预转化入口蒸汽流量KG/H 8000-950039 转化水碳比 4.5-5.540 预转化水碳比 2.0-2.541 氢油比(体积)80-20042 入转化炉空气流量NM3/H 12570-3318743 过路循环水泵出口流量T/H 13844 脱盐水出贫液冷却器温度℃70-8045 除氧器内温度℃10446 入汽提体塔冷凝液温度℃41047 入汽提体塔蒸汽温度℃15048 入除氧器脱盐水压力Mpa 0.4-0.649 入除氧器蒸汽压力Mpa 0.450 锅炉给水泵出口压力Mpa 3.8-5.351 送苯加氢锅炉水压力Mpa 2.5-2.852 冷凝液灌安全阀定压Mpa 2.153 除氧器液位% 50-70(2)脱碳压缩岗位表3.2.1.33序号名称单位指标注备1 低变气入吸收塔压力Mpa 2.42 吸收塔底压力Mpa 2.393 吸收塔压力Mpa 0.03-0.054 再生塔压力Mpa 0.14-0.165 再生塔上塔压力Mpa 0.10-0.136 再生塔下塔压力Mpa 0.027 贫液泵出口压力Mpa 4.08 半贫液泵出口压力Mpa 4.09 贫液入吸收塔温度℃50-7010 低变气入吸收塔温度℃12711 再生塔下塔底部温度℃11612 再生塔上塔底部温度℃105-10813 再生塔气体出口温度℃9614 再生塔气体出口压力Kpa 20-3015 贫液入塔流量T/H 35-4516 半贫液入塔流量T/H 180-22017 再生塔上塔液位% 40-7018 再生塔下塔液位% 40-7019 再沸器后分离器液位% 30-5020 净化器分离罐液位% 30-5021 CO2气液分离灌液位% 60-8022 贫液泵电机电流 A 96.223 半贫液泵电机电流 A 36.924 开工压缩机K-350225 工况Ⅰ、Ⅱ26 进气压力Mpa 0.327 排气压力Mpa 1.0序号名称单位指标注备28 进气温度℃≤4029 排气温度℃≤13530 排气量m3/min 28 进气状况31 工况Ⅲ32 进气压力Mpa 1.833 排气压力Mpa 2.834 进气温度℃≤4035 排气温度℃≤9536 排气量m3/min 1.7 进气状况37 润滑油温度℃≤7038 润滑油压力Mpa 0.339 循环机K-3501A/B40 进气压力Mpa 2.041 排气压力Mpa 3.742 进气温度℃≤4043 排气温度℃≤10944 润滑油温度℃≤6045 尾气循环机K-3501C46 进气压力Mpa 1.7-2.047 排气压力Mpa 2.5-3.748 进气温度℃≤4049 排气温度℃≤11050 排气量m3/min 1.37 进气状况51 润滑油温度℃≤7052 循环机K-3501A/B m3/min 0.5 进气状况(改造前)53 K-3501A排气量Nm3/h 1300 改造后54 K-3501B排气量Nm3/h 1300 改造后(3)变压吸附岗位表3.2.1.34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 吸附压力Mpa 2.02 吸附时间S 1503 产品氢纯度% >99.54 甲烷压缩机入口压力Kpa 20-405 K-3801现场电流量 A <330(4)分析指标频率表3.2.1.35序号项目控制指标分析频率备注1原料轻油每批一次比重(d25)<0.73 每批一次初馏点50℃-60℃每批一次干点<200℃每批一次烯烃<0.43% 每批一次芳烃<13.5% 每批一次总硫<150ppm 每批一次砷<100ppb 每批一次碳氢比 5.9 每批一次分析组份2 氮气纯度99.999%(V)抽测3 开车置换氧含量<0.3% 抽测4 脱砷后砷含量<1ppb 每周一次5 脱硫后硫含量<0.5ppm 每周一次6 烟道气:氧2%-8% 每周一次一氧化碳0-0.5% 每周一次7 转化气含氮>68.16%(干) 每两小时一次一氧化碳>9.98%(干) 每两小时一次二氧化碳<17.43%(干) 每两小时一次甲烷<4.43%(干) 每两小时一次序号项目控制指标分析频率备注8 中变出口CO <3.0% 每两小时一次9 低变出口CO <0.3% 每两小时一次10 甲烷化出口CH4<8% 每两小时一次CO+CO2<20ppm 每两小时一次11 碱洗气CO20.2% 每两小时一次12 脱碳溶液组成K2CO325%-30%(W) 每两小时一次DEA 3%(W) 每周一次V2O50.5%(W) 每周一次KVO30.75%(W) 每周一次V+5/V+4>1 每周一次Fe3+<100ppm 抽测13 贫液再生度<0.25 每周一次半贫液再生度<0.42 每周一次14 溶液起泡鉴定泡高<6cm 抽测消泡时间<10s 抽测15 锅炉给水、炉水及蒸汽指标项目给水炉水蒸汽分析频率PH >7 8.5-10.5 每天一次溶解氧<0.03ppm 每天一次SiO2<0.2ppm <25ppm <0.1ppm 每天一次电导<10uv/cm(25℃) <200uv/cm(25℃) <10uv/cm(25℃) 每天一次含盐<5ppm 每天一次总固<500ppm 每天一次磷酸根5ppm-15ppm 每天一次<四>各工序反应原理及影响反映的因素(1)Ni-Mo、Co-Mo加氢反应(R3002)R3002炉内触媒分两层装填,上层为Ni-Mo 催化剂,下层为Co-Mo 催化剂,它们都可以使原料油中的有机硫转变为无机硫,有机氯转变为无机氯,Ni-Mo 催化剂还具有脱砷的作用,砷容为5%(W ),Co-Mo 催化剂的砷容为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