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结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1)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秦小篆,促进国内文化交流;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

(4)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的基本疆域。

(5)交通上: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

3.历史功过(1)功绩: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过失:穷奢极欲,不惜民力,制定酷刑,导致秦朝灭亡。

二、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2)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3)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5)对外政策上: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

设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

2.历史评价(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同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情盘点:高考所考查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且涵盖古今中外,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是时代的舞台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抱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此,高考命题往往将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命题。

考查方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探究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让考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考向预测: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今后命题仍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影响角度展开,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隐性考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热点;通过对东西方先哲命题的考查,折射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世界)的热点;从中外科学家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改革;考查近代民主和民族英雄,体现追求民主和自强的时代主题。

二、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一)人物定位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课件

2016全国 白 寿 彝 主 编 《 中 背 景 类 、 唐 朝 , 高 仙 芝 、
乙卷 国通史》
评述类 功过
民国初年,蔡
2016全国 周 天 度 《 蔡 元 培 原 因 类 、 元 培 、 北 大 校
丙卷 传》
评价类
务改革
命题特征分析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 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 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 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 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时间上看,以唐代、宋代、晚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为主。从内容看,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 的联系、评价人物。 (5)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 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高考研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
题规律总结
[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2012 全国卷
《上谕档(道光朝)》 (1823年、1829年、
1838年)
认识类、 措施类、 评价类
晚清,道光帝、 禁烟政策
2013 全国卷Ⅰ
卞孝萱等 《韩愈评传》
背景类、 唐代,韩愈、
作用类
古文运动
一、人物定位 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 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 能做到“史论结合”。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 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 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4.客观效果第一,主观目的第二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实践的标准。有时,历史人物的主观动 机和客观效果并不一致,“好”的动机也可能会带来“坏”的后 果。列宁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 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 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时,客观效果才是评价 的主要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能“唯目的论”,对为达到目的而 不择手段的行为也应该谴责。
(4)实事求是的评价 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 式、脸谱化的评价。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 长远来看,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 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隋炀帝功不抵过而湮灭他特 定方面的贡献。
(二)注意事项 1.英雄与时势 唯物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 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 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 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当然,我们坚 持“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 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 决策和行动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关于“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偶 然性与必然性”,恩格斯也有段经典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 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 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 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今后命题 仍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影响角度展开,隐性 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 隐性考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热点;通过对东西方先哲命题的 考查,折射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世界)的热点;从 中外科学家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改革;考 查近代民主和民族英雄,体现追求民主和自强的时代主题。倡导 五育并举鲜明导向,对标“德智体美劳”将是命题新趋势。

2022年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2022年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题型二
结合历史人物的高尚品 质,体会浓浓的家国情怀
2.(2020·全国卷Ⅲ)
材料 竺可桢(1890~1974 年),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1918 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1920 年,
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
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27 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从苏绰的才能、政绩等方 面进行分析,注意思维的多向性。第(2)问,需要结合材 料中“六条诏书”的内容及所学知识,从建立行为规范、 促进经济发展、凝聚起民心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著;克己 奉公;推荐人才。 (2)历史意义: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交融。
罗斯福
白寿彝总主编 原 因 、 评 《中国通史》 价类
明朝,三娘子
白寿彝总主编 原 因 、 评 《中国通史》 价类
唐朝,唐宪宗
命题特征分析
(1)从材料出处上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近三年,白寿 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成为重要的材料出处。 (2)从设问方式上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 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3)从人物所处的年代上看,以唐宋、明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 物为主。注重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 (4)从与教材的联系上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 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所涉及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 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全国卷 3 年考情分析]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情盘点:高考所考查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且涵盖古今中外,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是时代的舞台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抱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此,高考命题往往将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命题。

考查方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探究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让考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考向预测: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今后命题仍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影响角度展开,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隐性考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热点;通过对东西方先哲命题的考查,折射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世界)的热点;从中外科学家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改革;考查近代民主和民族英雄,体现追求民主和自强的时代主题。

二、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一)人物定位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一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一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牛顿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 (1)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 创立近代力学体系,为近代科学
展;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 反射望远镜。(2)完成科学巨著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
;自然科学的进步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近代科学之父 ”
爱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 提出相对论、
斯坦 学的进一步发展

光量子 假 (1)他的研究是人类自然科学史 上的一次革命。(2)他不仅是一 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 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2.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原则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 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 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 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 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 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 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了 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
社会主义俄国,确立了列宁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邓
义,提出并实施 新经济政 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实
行改革开放
著作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四月提纲》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论联 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
影响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 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 动的发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一、明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要求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在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二、从哪些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

如评价XXX就涉及到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

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

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容易把他的残暴归结为单纯的个人品德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持此论者不乏其人),这样的认识不仅流于浮浅而且还有很大危害——让人们把由根本制度带来的问题误认为是皇帝个人的品质问题,避重就轻,从而掩盖了历史真像。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期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情况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情况。

这实质是寻觅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XXX说:“首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此也是他们时期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方法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方法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方法解析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方法解析第一部分方法探究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

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2018年高考全国卷的研究可以发现,高考全国卷Ⅰ(47)题重在考察不同的历史人物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异同点,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对比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全国卷Ⅱ(47)三娘子题重在考察这个特殊的历史任务对民族交往、民族和睦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的作用;高考全国卷Ⅲ(47)题主要考察唐宪宗这个历史人物开源节流、革新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坚决发展的努力。

那么,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应该注意那些方面呢?一、明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要求第一,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的评价第二,历史人物在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的评价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第四,能从历史材料中,提炼观点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第五:能够对不同的历史人物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的能力。

二、从哪些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专题4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备战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专题4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备战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高频考点解读】1.学习本专题要注意从整体上掌握,形成规律性知识。

从近几年以来的高考来看,很少有直接考查课程知识的试题,而是要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性知识,可以参照以下模式:要想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

(1)摒弃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2)确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即以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3)具体地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4)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坚持一分为二的、发展的观点,避免简单化、绝对化。

(5)具体评价时还应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包括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历史人物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2.多比较,找异同。

比较分析历史人物的异同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切入点。

学习时注意比较以下几类历史人物:(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景。

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

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

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家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

【热点题型】题型一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是非功过及评价例1、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提分秘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基本标准: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

2.基本原则:①历史性原则,即把历史人物放到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②全面性原则,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个性特点;③实践性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评价;④具体性原则,评价不同领域的历史人物各有侧重;⑤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规律与个人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汇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汇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汇总,条条都是得分法宝!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

(如下图所示)分述如下:1事迹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

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②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③民族关系、④对外关系、⑤文化等方面。

【例1】“评价汉武帝”。

线索提要: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例2】“评价李鸿章”。

线索提要: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主权。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

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例3】“评价孙中山”。

线索提要: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

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模板

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模板

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模板
一、引入:
引出历史人物的名字及时代背景。

简要介绍该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主体段落:
1生平经历:
描述该历史人物的出生、成长背景。

引入与时代相关的重要事件。

2成就与贡献:
阐述该人物在特定领域或历史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引用相关事例和成就,突出其杰出之处。

3性格与特质:
分析该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包括领导风格、智慧、毅力等。

引用相关史料或事件,突出其在困境中的表现。

4影响与评价:
4.1 影响历史:
探讨该人物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引用专家学者观点,分析其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4.2后人评价:
分析后人对该历史人物的评价,包括正面和负面。

引用历史学家或其他专家的观点,提供多角度评估。

三、结论:
总结该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不朽贡献。

引导读者对该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这个模板可以根据具体题目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回答全面,论述有条理。

选修4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性总结(解析版)

选修4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性总结(解析版)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性总结【思维导图】【规律总结】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1.方法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

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3)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4)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

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考虑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人物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时,需要考虑他们的影响范围、时效性以及对后代的影响等因素。

例如,评价XXX时,需要考虑他的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以及他的错误决策对中国的影响。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需要具备客观性和全面性。

第四,要考虑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

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可以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但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仅仅从个人品质出发,需要考虑历史背景、阶级属性和作用等因素。

例如,评价XXX时,不能只看他的仁德之名,还需要考虑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和对历史的影响。

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全面考虑个人品质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五,要考虑历史人物的局限性。

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可以是个人能力的限制,也可以是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考虑他们的局限性,不能过分夸大或贬低历史人物的作用。

例如,评价XXX时,需要考虑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但也需要看到他的局限性和对历史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全面、客观地考虑历史背景、阶级属性、作用、个人品质和局限性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首先,正确理解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

每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与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

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当时社会的矛盾,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引领或紧抓时代的主题。

其次,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分析他们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影响历史发展趋向所起的作用。

这需要考虑他们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

对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人物,我们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选修4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选修4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含答案

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例1] (2018·全国卷Ⅲ)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

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得出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根据“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得出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根据“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得出灵活调整征讨策略;根据“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得出剿、抚并用。

第(2)问,从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角度回答。

[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例2](2018·全国卷Ⅱ)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 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 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 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 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 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得出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根据 “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得出态度坚决、重用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根据“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 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得出灵活调整征讨策略;根据“先后 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 裁减”得出剿、抚并用。第(2)问,从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政治稳定)、经济角度回答。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 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 的作用及其实质。(11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受华盛顿‘中立政 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得出不参 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根据材料信息“以政治、经济手段维 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美国已和 11 个拉美国家签订了 互惠贸易协定”得出积极参与拉美事务。第(2)问第一小问, 根 据 材 料 信 息 “ 呼 吁 美 洲 各 国 互 相 理 解 , 消 除 …… 人 为 障 碍”得出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根据“1934 年,德国在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 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崇 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淡泊达观”“天资聪 颖”“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对颜回的肯定、 统治者的推崇及现实的客观需要等方面回答。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题型一 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 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
[例 1] (2018·全国卷Ⅲ)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 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 年在位) 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 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 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 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 年,朝 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 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 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 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 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 史称“元和中兴”。
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 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 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 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 分)
[答案] (1)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时代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 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 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 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 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 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例 2] (2017·全国卷Ⅱ)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 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 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 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 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 所用,则独善其身。
[答案]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 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 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 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题型三 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对 近现代杰出人物的评价
[例 5] (2017·全国卷Ⅲ)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 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 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 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 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 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 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 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
[答案] (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 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 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 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题型二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对 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
[例 3] (2018·全国卷Ⅱ)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 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 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 已近 200 年。1570 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 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 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 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 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 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 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 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 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 绩。(7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相持 已近 200 年”可知战乱多年,人民渴望和平;根据蒙汉人民对 双方互通贸易的反应可以得出双方商业互市的需求;根据三娘 子的历史活动得出其个人能力与威望。第(2)问,考查对历史人 物的评价。对三娘子应持基本肯定态度,从整体到局部两个大 的方面分析:整体方面可从蒙汉人民交流、维护明与蒙和平角 度思考;局部方面可从促进草原地区社会进步的角度作答。
题型四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 近现代世界杰出人物
[例 6] (2018·全国卷Ⅰ)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 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 美地区的政策。19 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 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 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 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 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 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 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 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 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 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 1939 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 11 个拉 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 可知,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已 和 11 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得出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第 二小问,根据材料“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 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和……双 方贸易迅速发展”可知是采用了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的控制, 而这种控制本质上是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 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 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 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 “贤人”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 方面的意义。(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季札的行为和儒家思想的 基本原则和宗旨分析原因。第 (2)问,根据材料信息 “吴 国”“中原诸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等并结合所学 知识从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流域与 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回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 1883 年 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 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 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