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

2019.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语文版必修①-必修⑤。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倡导以

人为本,但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更多强调以个人为本;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看来,个体不能离群索居,一定要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

其道德修为也要在社群生活中增进。超出个体的最基本社群单位是家庭,扩大而为家

族、社区以及各级行政范畴,如乡、县、府、省,直至国家。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特

别重视家庭价值,而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

强调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社群价值,强调个人与群体的交融、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强调社

群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思想家没有抽象地讨论社群,而是用“家”“国”“社

稷”“天下”等概念具体表达社群的意义和价值;“能群”“保家”“报国”等众多提法都

明确体现社群安宁、和谐、繁荣的重要性,凸显个人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强调社群和

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和重要性。在表现形式上,对社群和社会优先的强调还通过“公一私”的对立而得以体现:个人是私,家庭是公;家庭是私,国家是公;社群的公、国家

社稷的公是更大的公,最大的公是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故说“天下为公”。

总之,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圓结构中展现

的,即个人——家庭——国家——世界——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论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

《礼记》提出“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则我国古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

观从事活动,认为以一种共同的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民是违背基本个人自由的。而中华

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社会共同的善、社会责任、有助于公益的美德。社群与个人、责

任与权利是不同的伦理学概念,反映不同的伦理学立场,适用于不同的价值领域。在当

代社会,我们应坚持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以社群和责任为中心的立场,在赞同自由、

人权的同时,毫不含糊地申明不赞成个人优先的立场。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一从中西比较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都提倡以人为本。不同在于是强调以个人为本还是以群体为本。

B.家庭是超出个体的最基本的社群单位,后被扩大至国家;“天下为公”的“公”指国家。

C.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由内向外向多个向度不断拓展,确认个体对社群负有的责任和义

务。

D.西方自由主义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反对用一种共同的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

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尾两段通过对比强调了在中华文化和价值观中,社群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观点。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的关系。

C.《论语》《礼记》中的话说明我国古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了、扩充了。

D.文章写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内容比写西方的多,是因为中华文化和价值观更为优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西方自由主义主张个人权利优先,所以西方人不主张个体要对社会负有责任。

B.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既不能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也不能履行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

C.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会层级,因此家庭关系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关系。

D.“能群、保家、报国”等观念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社群的认识和对国家的要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虽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严重偏低,其中,居民的食品

安全素养更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居民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认知,也造成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的下降。农村很多居民对于健康的理解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而是微信朋友圈文章等不科学的来源。因此,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比如食品龙头企业要开展各类工厂旅游、行业博物馆、参观走廊、食品安全公益大赛、媒体开放日、消费

者开放日等,打开工厂大门,主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但是企业做的只是其中一部

分。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该如何提升食品安全教育?还是要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把食品安全知识写入学校课本,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立法工作。

(摘编自《范现国谈食品安全教育:建议立法,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删改)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有删改) 材料三:

《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大数研究报告》显示,只有约7.4%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关注食品安全信息,超过半数的人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才会关注,34.8%的民众偶尔或极少关注食品安全,有6.5%的民众表示从不关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去年年底,媒体大量报道“拼接牛排”“胶水牛排”,特别是有媒体以试验称,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更是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其实“重组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搅制后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成形,食用时需要二次

加热的非即食类的肉制品。专家称,卡拉胶是“重组牛排”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这只

不过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完全不同于建筑用胶或塑料用胶。公众没有必要谈胶色变。”

(摘编自刘志勇《食品安全认知仍需专业引领》,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