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

是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

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2、复式教学

是指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

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合作性学习:

是以学习者小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

工的互助性学习的一切相关行为。

4、教师反思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

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

力发展的途径。

5、教学

是指在学校这个正规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主体间基于预成课程框架所进行的

有目的、有计划、有互动与交流的教学活动。

6、教学评价

指依据一定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

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7、教学设计

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

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

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

8、教学相长

教可因学而得益,学也因教而日进,“故曰:教学相长也。”

9、教育

①广义: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

②狭义: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有四个特点:一是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和专门

化的特点;二是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三是学校教育是以教

育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四是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10、教育案例

就是一个实际教育情境的描述,其中有人物、事件、情节等,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

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1、教育法律救济

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

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12、教育叙事

是指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

或者是“记叙”教育问题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13、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4、课程设计

是指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与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文本构成和课程类型等。

15、课堂教学

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中,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双主体活动。

16、目标模式

是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17、校本课程

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

18、学校风格

是指影响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的所有心理特性,表现为学习者接受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对学习条件和环境需要、认知特征、个性意识倾向、神经生理类型等方面。

19、学校教育

是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0、学校教育学

是一门研究现代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学科。

21、隐性课程

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22、整合课程

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23、学生伤害事故

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的事故。

24、显性课程

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25、教学模式: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一般应由五个基本因素构成:指导思想或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方法。)26、学习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27、自主学习: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

实现学习目标。

28、国家课程:

29、基本课程:

30、学制:

是指制度化了的公共教育系统和体制,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总体制度、性质、任务和正常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

31、最近发展区:

现有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可能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区域。具体指的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经过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32、课程计划: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33、网络教研:

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教研活动。

34、分科课程:

以科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

35、三维目标的含义: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6、课程:

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意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1、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

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教学机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

机应变能力。

3、个性差异:就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

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4、思想品德:思想是指思想认识,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品德是指品质和道德,人的品

德和道德的发展史互动的过程,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而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道德。

5、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

因素构成的。

10.、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

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11、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

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12、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与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13、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

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