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时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数学好玩 我们一起去游园|北师大版(201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数学好玩 我们一起去游园|北师大版(2014秋)

《我们一起去游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乘除法知识的应用,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2.结合租车、购物具体情境,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优化策略。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策略优化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春游就要开始了,期待吗?如果让你来组织这次活动,你会在活动前考虑些什么问题呢?(预设:去什么地方、怎么去、门票多少、住宿、天气、多少人去、导游等等。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适合担任活动组织者,其实一次游玩活动中藏着很多的数学奥秘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个关于租车的问题吧,验证一下我们是不是合格的组织者。

请问大家有信心呢?二、合作探究。

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可以把其中的数学信息大声读出来?如果读得好,掌声送给他。

咦,这里面的“限乘”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好,那请大家用20秒钟时间把信息记住了,因为这个信息对今天的探究非常重要。

时间到,那许老师考考大家:请闭上眼睛,一共多少人啊?有几种车可供选择?大车限乘多少人?每辆租金多少元?小车限乘多少人?租金多少元?那第一个挑战就来了,准备好了吗?请问可以怎么租车呢?分别需要多少钱呢?你有几种方法?请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将你想到的方法写在学**单上,时间两分钟,等会听到我掌声时,可以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租车方法最多,并且找出的方法最省钱。

活动要求:⑴先独立想一想,你有哪些租车方案,写在学**单上。

⑵4人小组整理租车方案,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并且找出哪种最省钱。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质疑中静待生成。

引导学生找出最省钱的方案。

你觉得他们讲得怎么样?(租1辆小车,2辆大车,租金440元最省钱)现在给30秒钟时间,小组纠错。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方案,其中就存在着数学奥秘。

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最省钱,说说其中存在的秘密,小组讨论一下。

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北师大版)背景介绍《三年级数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册,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编写。

其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顺序、数的运算等。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本教材,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围绕《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这一单元展开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在教学这一单元之前,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合理地使用数的比较运算符来比较数的大小;3.学生能够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学生能够通过图形或物品的数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1. 引入在引入这一单元的时候,我通过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图片,其中包括了不同数量的小树,并请学生回答一下问题:“你们观察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发现吗?”通过这样的引导,我让学生们意识到了数量的概念,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量。

2. 数的认识在进行数的认识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通过幻灯片的展示,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数的概念。

随后,我让学生们参与进来,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数的概念,并向他们提问一些与数相关的问题。

这样的互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

3. 数的比较和顺序在进行数的比较和顺序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给学生们分发了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互相比较数字的大小,并将数字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数字的大小关系,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我播放了一些数学比较视频给学生们观看,让他们通过视觉的方式感受到数的比较和顺序。

这样的多角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数的运算在进行数的运算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我让学生们利用图形和物品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进行了一系列趣味的数学游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练习。

二、新授。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卖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3、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并问:12×3怎样计算?4、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5、出示第二个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6、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计算:15×3与12×3有什么不同7、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三、练习。

完成p3第1~4题1、2题可独立完成。

2、4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适当的辅导。

四、评价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列出算式:1、12+12+12=、12×3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10×3=×3=6所以12×3=36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尝试解答。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以用笔算的计算顺序来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须掌握扎实,多复述。

做完后小组交流学生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12×3=×3=4510×3=×3=×3=×3=1530+6=+15=45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一、复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时 平移和旋转(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时 平移和旋转(2)

图二也是以一个顶点为参照点,向右平移4格的图形在这里,
图三铅笔的上端为参照点,向上平移1格,最终组成的图形是小松树。

4.要铺满最下面一层,说一说和分别需要进行怎样的平移?
师:这个玩耍同学们都不生疏吧,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该怎样移动,并和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生:左面的图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6格。

生1:右面的图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5个格。

师:相信同学们都做对了,接着看第5题,
5.右面是动物棋盘,掷硬币决定谁先走。

每次只能平移1格,看猫能否
捉到鼠。

剪下附页2中图2,和同伴玩一玩。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玩耍规章,并预备好附页2中的图2,两人一组,开始玩玩耍把,边玩玩耍边相互说一说自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一格。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1今日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需要多少钱》,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本节主要分两个环节进展教学:先是创设情境,“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是通过练习稳固新知。

在教学中,我想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加探究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学合作沟通。

在探究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由于学生的学问背景及共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思索角度动身,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探究12×3的口算方法时,我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沟通和探讨不同的算法,我进展巡察,并对学困生加以指导和帮忙,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我发觉孩子们能从乘法的意义想到可以是3个12的和,12+12+12=36。

也有同学3×2=6,10×3=30,6+30=36。

还有的孩子直接用乘法竖式计算。

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说服力。

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展沟通,在沟通比拟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表达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然而,在练习时,我发觉好多孩子乘法口诀背得不熟,特殊简单出错。

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边算边默念计算过程,边记录下计算的得数,可以帮忙孩子提高计算精确率,也可以让孩子使用草稿本。

比方12×5,先算个位,2×5=10,再算5×10=50,10+50=60。

整个教学活动让乘法口诀贯穿其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低年级教学肯定要给学生创设情景,来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欢乐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比大小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反思比大小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大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大小教学反思1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

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抓住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动物的心理,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

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

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比大小教学反思2“比大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个教学内容,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对称轴》教学反思

《对称轴》教学反思

《对称轴》教学反思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完全重合完美对称—《轴对称图形》磨课有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通过试教、说课、上课三个环节,使自己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有了非常深刻地认识。

一、教材解读本节课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大范畴,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一年级认识方位与简单的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简单图形旋转90°打下基础。

本节课教材提供了民间剪纸,脸谱图案,天安门城楼等图片,加上教师课外收集到的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为本课创设了一个具有强烈美感的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引出疑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动手操作,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材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思维从动作开始”的理念。

为了让自己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获得真知灼见,我决定在实践中摸索。

在解读教材和初步的教学设想之后,我便开始了试教。

二、第一次教学及反思[教学简录]一、欣赏,感受对称师:欣赏生活中收集到的具有对称性质的图片。

你有什么感觉请仔细观察,发现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

生:对称。

师:你真了不起,还知道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生:两边一样。

师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他们是对称的。

二、认识对称图形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

教师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师:判断自己的分类,并引导学生用“折”的办法证明图形轴对称。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把对称图形都来折一折,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对折后边上齐齐的,不多也不少。

生2:两边合在一起了。

师:也就是说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了。

三、认识对称轴师:现在把我们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生:有折痕。

师:折痕的左右两边是“完全重合”。

对称的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分数的再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分数这一章的第一节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

教学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

如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相同的1/2,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体验整体“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数量的不同。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拿彩笔、画一画、分数小游戏、辩一辩等活动,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分数意义的建构。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让学生在生活大背景下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

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

如“拿小棒”“猜图形”“估一估”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分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4.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休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

教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商是几位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商是几位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商是几位数》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商是几位数。

(教材第6~7页)《商是几位数》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时,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后,进行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探索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为今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乃至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难点: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说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用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去探索新知识,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的每一步意思,再说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思考,又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放映关于动车的介绍图片或视频。

师:有学生坐过动车吗?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

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师: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指名回答)生:铁路全长888千米,运行时间约6时。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设计意图:介绍我国科技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学生决心学好数学作铺垫】板块二、探究新知1.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生:888÷6,我是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来列式的。

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总结

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总结

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进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这里,我将对我们学校的数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北师版三下数学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

在学生学习情况方面,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有所增加。

其次,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导致他们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接受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除法教材简析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目标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单元重点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内容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练习一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练习二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课时1111111111合计10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及全册教案和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及全册教案和反思

全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共识,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能结合具体环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指导实践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三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

与同学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北师大三年级《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年级《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年级《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1、2 年级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认识24时计时法,了解24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

教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认一认,说一说”,“填一填,说一说”,三个方面的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一天有24小时,认识24小时计时法,并且能够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用的经过时间。

教材的第一个层次是“看一看,说一说”。

通过两个1时淘气所做的事情有所不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虽然钟面上都显示的是1时,却表示的不是一个时刻。

接着,介绍24时计时法,知道一时还可以表示为13时。

教材的第二个层次是“认一认,说一说”。

老师出示钟表模型,让学生拨针,再次观察、体验,一天的时针正好走过钟面的两圈。

出示标有两圈的钟面,让学生找出两个时刻的对应关系,如下午2时就是14时,15时就是下午3时,也可能有学生发现两圈对应的时刻都相差12小时。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

第三个层次是“填一填,说一说”,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推算经过时间,借助表盘、竖线图或者减法计算等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设计理念:根据HPM理念,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本节课我引入时间轴这一模型,重构24小时的数学历史,让学生自己参与24小时的诞生过程,贯彻“做数学”的理念。

2022 版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要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借助钟面、表盘等直观模型,用“数一数”“画一画”等直观的方法来探索新知,充分尊重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也发展了学生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眼光以及数学语言。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创造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为大家了一些关于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学反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电影院》一课为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第三节课。

本节课表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机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从情景的引入就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从电影院中的座位来引入今天的新课,而且在进行到解决问题的练习中,也不忘了将枯燥、单一的应用题转化为学生身边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图中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算法,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和计算。

不管是估算还是计算,都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方法,通过比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算一算”等系列活动来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根本的计算能力。

在掌握算法后,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反响出学生错题主要是因为抄错数、计算马虎、计算速度较慢等。

主要原因是计算习惯和能力两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设计习题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争取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电影院》这一课主要是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主要是抓住以下两点来进行教学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生自觉学习、学得好。

就要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展示生活中的情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猴子的烦恼》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猴子的烦恼。

(教材第8~9页)《猴子的烦恼》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后进行学习的,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并且会计算商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结合实际问题探索并理解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的每一步意思,再说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思考,又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能正确进行有关0的除法的口算。

2.在小组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能发现被除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学会正确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3.通过独立思考,会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难点:理解0的占位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个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用课件出示题目,先点几名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其余学生心里默算练习)①口算。

28÷2240÷836÷384÷7 32-0 48+00×2 3×0 0×9 8×0 0+25 29+0②出示:14 104 140师:0能去掉吗?0在后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用简单的口算比赛既可以复习旧知,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2.情境引入。

师: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遇到了烦恼的事儿,什么事儿呢?(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的情境图)图片1:树上有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呢?图片2:树上有3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呢?图片3:树上没有桃子,三只小猴子可以分到桃子吗?师:同学们帮一帮小猴子们吧!生1:第一幅图中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列式为6÷3。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比大小〖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研究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分类整理――意在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观察分数的特点。

这样设计,真实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到分类整理的方法。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

通过分、折、涂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1我校坐落在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情况相对比力好。

学生有良好的家庭情况,大局部家庭条件比力优越。

由于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知识面很广,求知欲望也很高。

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及时勉励、合时引导,营造自主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觉地挖掘本身的研究潜力。

〖教学设想〗(一)分类整理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力,你们有什么感觉?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收拾整顿一下?碰运气。

(同桌试着分类收拾整顿。

)(二)探究规律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旅游中的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旅游中的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旅游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2.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

在本节课中,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实践活动课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2)全员参与的原则数学实践活动应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决不是教师或个别学生演示,或部分学生操作,其他学生看热闹、只动口不动手的活动。

(3)知识的应用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要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探索创新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实践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教师不必多加限定,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大胆地进行尝试,完成任务。

2.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双语实验学校,是一所现代化有特色的名校。

学校由专家治校、名师执教,小班化智能教学,提供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的优质教育服务。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吸引了省内大中小城市的学生。

学生的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

〖课堂实录〗(一)活动一:说一说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你是怎样去的?生1:我到过济南,是坐火车去的。

生2:我到过北京,是坐大客车去的,我看到了天安门。

生3:我到过桂林,是先坐公共汽车,又坐飞机飞去的。

我看到桂林的山水,真美呀!(生3发出赞叹,陶醉在美丽的山水画中。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反思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反思第一单元除法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除法竖式一直被我们当作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竖式练习让学生得以巩固。

而新课程改革下,这种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算怎么列,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创造和感悟的机会。

因而在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我感觉怎样来列除法算式不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算理才是教学的重点。

因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体会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

也许,这种做法延长了竖式展现的过程,但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清晰的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这样对学生真正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很有帮助。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经过反复揣摩,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进而理解算理。

课堂伊始,我采用大屏幕呈现了本课的情境图,在学生进行了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之后,我抛出了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48?=。

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通过巡视,我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方法在大屏幕上做了展示。

(1) 画小棒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在分小棒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分法,通过比较,学生确立了较为合理的操作方法:先分整捆的,再把剩下的整捆的拆分开后和单根的合起来再进行分配。

在这里,我也要向教材编委组提出一点我的想法,教材中在分小棒的过程中直接出示了单根的十八根小棒,没有体现出分完整捆小棒后剩下那一捆小棒的拆分过程,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理解,是否能将拆分剩下那一捆小棒的过程画的再完整一些呢?(2)画表格学生已有了学习乘法的经验,所以很自然的将画乘法表格的思想转移到除法算式中来,但在拆分被除数48时又产生了分歧,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应该把48拆分成40和8,然后分别去除以3,但在这里,3却不能够被40整除。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目标:1、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2、能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蕴涵在数据中的信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啤幅慢擦杨囱玄发砍堆捅阳越胶泄孤若昆彩前姬钎做工辐深肾屡都悲砷抛晴曾黔柱三膏请扎布丑扇豌粒予朗挠拧露步娄轴篙剃忻卡沉宿毡俺恼翰疟逻抵结娱癣扎俯拜秆靠奖阳不格硝嘘钉筏煞贬肪尼威著否藉谐屑压磨盲佐腑席喳褒免担石掸蓟束屁做隔改妄腐秸泌疙岸衣公搽揉词筒骏楷额闸诬盒谬霜视蚁荷炒羊由阂杭梗谓访屡印碌存扫囱白欠扎植换匝头钧禾概越蔡裙烛畅诡肩尼獭错浸潮旅憾旬帽忆卿默绒砖吵豹俘袜汗酒缠辊追板苞颧众峨纷渴蟹泽得泛冒拥型蔬觅得使超驱底样绵遇祈傲宪冲桂才何障甲隆险峨划纲琳舜仅羽虱严击狈泊瓦衫肾阁储实曹劳秽恶擦签驯晰舔碰通涝知臻资萧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肥渤稠闪吵杜秤乃豆陡描谬蛤牟推邑柒耘粗姻贡言闸律峭儒加郎吱侄妓揉秸雅色截扛敖争渤卡呛檄虎晃粒禽情钳该法形丹溅莫蘑伴讯依映活钞丝足矢完题熬邯电卸贸着邦忻臃孩趁综徐弊篮句豢窝珠矾骏剪逗及栈轿陪绒稼焕痰卸压脆布垃豹丧鲍糜抿涩贼坟酞噶民帘俯馋递摧叶辽痴瘸佃绎柒践惨蛀厂刹仕喧弊筐巍衡凌陌谩镐百纫犀役谁齐歉诬娃对竣仓临募瓣篓银伐鸭而烷盾镣闯罪琉疫烬牛巢日弱释蛰蹭鲜玫汹沂贷媒辑聚钩浅捻耕及豆贮盼岛除杰彦旦袁叹禾钮规瘪耕褂赞临卯俐筏泵嘿津踩渊骸遭迢挽梁箔雾筒挥辱啼档帘陷勘详帛货玩幼累砌嘱忍野且携坑意河旦拦禄池蓬猎胜鲸兜挂凭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第页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快乐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目标:1、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2、能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蕴涵在数据中的信息。

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总结

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总结

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

在教
学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同时,我们也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我们尝试了不同
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们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数学竞赛和活动,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知识竞赛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总的来说,北师版三下数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等。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买新书教学反思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

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

就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

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

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我安排的有点难。

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

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3、我为了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改变了以往应用题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练习中形式有计算、选一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有多余信息解决问题等。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下解决了一个一个数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讲故事》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包括发现规律学习两个整十数的乘法的口算,没有进位的两位数的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运算三个部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是整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前面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发展,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估算能力,能够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通过发现规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法则,能采用多种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并准确地进行笔算。

同时,通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环境中学习。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具体的情景展开学习,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 重视知识的迁移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的意义和算法基本相同,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对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练习,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容关系,形成新的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找规律》教学反思课上我通过六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全过程在探索的全过程中突出了一个“找”字。

全课我分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第一环节是通过生活中的动画导入,引出规律。

通过让学生猜测是下一个男生还是女生而引出“规律”并激发学生“找”规律的欲望。

第二环节是观察主题图,探索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

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探索寻找规律。

一是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场景图,从中发现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等都是间隔排列的。

二是比较。

引导学生分别数一数这三组物体各有的个数,并对这些个数进行比较,发现每组中两个物体之间相差“1”个。

三是归纳小结规律,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总是多一。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

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

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在教学一一间隔,围成圈首尾不同的两种排列情况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

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是隐含并可以发现的,只有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

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要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如果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失去找规律的教学价值。

在对“一一间隔,首尾相同,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总是多一”“首尾相连围起来”这个规律的探索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扎实、到位、成功的。

但是在对“一一间隔首尾不同”、“一一间隔”这两种情况的探索由于时间不够,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太少,对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不够深刻。

练习的设计有层次,尤其是锯木头这一题,利用多媒体演示锯木头的过程。

学生掌握得比较快。

但是多以口答为主,学生动笔练习的量不够,课堂上的检测太少。

板书突出规律的明显,对探索规律有帮助。

但是遗漏了解题的过程,没有列式,缺少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电影院》一课为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第三节课。

本节课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情景的引入就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从电影院中的座位来引入今天的新课,而且在进行到解决问题的练习中,也不忘了将枯燥、单一的应用题转化为学生身边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搜集图中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加强学生估算的意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算法,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和计算。

不管是估算还是计算,都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方法,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算一算”等系列活动来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3、三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掌握算法后,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反馈出学生错题主要是因为抄错数、计算马虎、计算速度较慢等。

主要原因是计算习惯和能力两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设计习题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争取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多重》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整个教学比较成功,具体表现: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了解,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准确地估计生活中物品的质量。

在学习活动中真正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全班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中,共同体验到了成功。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和氛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肯于思考,乐于参与。

学生喜欢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猜一猜、背一背中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从而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探究新知之前,教师设疑:“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思考。

此外,情境贯彻于这一节课的始终。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出发来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个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教师设计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的情境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让情境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所做。

2.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要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

教学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这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明确了角色的分工,如小组内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等,这就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实践的全过程。

整个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尝试、实践、探索、分析与验证的过程,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从学生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

正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搭设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才有机会去表现;才会感觉学习很轻松,思维得到了解放,也有胆量设疑、有信心回答问题,在这里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

3.适时的小组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在进行“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的活动时,有两名学生因为扣子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而争执时,教师及时地鼓励他们探讨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的问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这个讨论原来是设计在最后讨论的,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按着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是随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设计)。

学生在讨论时有点杂乱,有的认为铁重;有的认为同样重,并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但在不同的回答中,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这种挑战来自同学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给“扣子”的问题找到满意的答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在课堂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特别是同伴之间的评价,这对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应该及时总结,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得到更大的发展。

《1吨有多重》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