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化学平衡专题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平衡的含义2.熟练运用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原理解决化学平衡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的概念2.平衡常数和反应系数3.化学平衡原理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5.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6.化学平衡的计算题和实验题分析三、教学重点1.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原理2.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四、教学难点1.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实际问题中应用平衡常数计算五、教学方法1.讲授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先进行讲述,再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2.展示实验和设想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求证,建立完成实验的思想,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3.多媒体教学,展示化学反应原理、平衡计算题讲解等,以图像化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流程1.学习前导入(10分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什么是化学反应?为什么学习化学平衡很重要呢?2.观摩实验(10分钟):教师示范实验、反应原理的讲解。

3.理论学习(7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化学反应的概念、平衡常数及其计算方法、平衡常数的应用。

4.讲解实验题(20分钟):教师选取实验题,进行讲解。

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5.学生自学小结(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笔记整理,可以再提问。

6.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七、教学时间分配授课时长:2课时(120分钟)八、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明确化学平衡的基本定义、特点和特性。

2.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及根据不同的条件改变平衡常数。

3.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在化学平衡问题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4.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5.学生疑惑解答,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能进行展示交流。

以上就是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希望能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化学平衡学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化学平衡学案

专题八化学平衡【考纲展示】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 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平 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5.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6.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表示方法: v= _ c/t单位: mol/L • s 或 mol/L • min「公式法简单计算丨I 化学计量数之比法平衡常数的意义在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内因:反应物的结构、性质;■■浓度:C 增大,V 增大 压强:P 增大,V 增大L 外因'温度:T 升高,v 增大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概念:可逆反应,条件一定,v 正=v 逆特征:逆、等、动、定、变原因:外界条件变化,正、逆反应速率不同程度改变 结果:再次v 正=v 逆,各组分百分含量又不变 方向I v 正>v 逆,平衡正向移动向IV 正<v 逆,平衡逆向运动 温度-影响因素;浓度 勒夏特列原理 压强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对于 mA ( g ) +nB ( g )—pC ( g )+qD (g )K=c p ( C )c q ( D )/c m ( A )c n ( B )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无关 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应用』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求反应物的转化率要点扫描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物的转化率1. 化学平衡常数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mA (g )+nB (g ) pC ( g )+qD (g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常数为:c p(C )c q(D )c (A )c n(B )(1)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其正反应进行程度越大,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利用K可以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023年高三化学平衡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平衡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平衡教案(精选3篇)教案1:化学平衡的原理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化学平衡的判断条件和计算方法;3. 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化学平衡的判断条件和计算方法;2. 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20分钟)a.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b.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2. 化学平衡的判断条件和计算方法(40分钟)a. 理解化学平衡的判断条件;b. 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3. 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应用(40分钟)a. 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b. 掌握化学平衡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特征、判断条件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化学平衡的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3.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方式:1. 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参与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高中化学教学资源。

教案2: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与平衡常数一、教学目标:1.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2. 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掌握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态浓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2. 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态浓度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30分钟)a.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0分钟)a. 平衡常数的定义;b.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c. 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3.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态浓度的方法(40分钟)a.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未知浓度的方法;b.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浓度变化的方法。

高三化学平衡图像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平衡图像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平衡图像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

而化学平衡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

为了更好地深入认识其他平衡,我们应该系统掌握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论及应用。

二.【高考背景分析】化学平衡图像将数字知识和化学平衡理论融为一体。

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大。

题目大多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常见题。

考查的图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第二类,是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或它的逆向思维图像;第三类,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浓度或质量分数)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此类图像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大小,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

图像问题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中非常典型的问题,学会识别、分析有关图像,是学好平衡理论的关键。

三.【学情分析与学习预期目标】这是一堂复习课,化学平衡属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而且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课堂模式可能不合乎这块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高三普通班学生,他们的的基础相对薄弱,虽已经具有一定的图像分析能力,但还未有系统的知识结构。

基于此,在前面的复习课中,我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即复习分析平衡图像之前,我重点复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要求他们画了一些由于某些因素影响了化学平衡的简单图像,但效果不佳,之前的复习课中,课堂相对沉闷。

在这堂课中我打算采用了通过“草→羊→狼”这个有趣的生态平衡引入(将生态平衡简单化处理),让学生自己再次自己总结结论,并学会应用到其它图像题中巩固该知识点。

所以我希望这堂课达到的目的是学生认识平衡图像,能结合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一些简单的平衡图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首先复习基本要点,让学生对平衡图像有个知识回顾,然后系统复习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最后给出示例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的分析方法。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教案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教案

第四讲.化学平衡一、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我们根据什么可以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任意可逆反应:mA+nB pC+qD,是否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平衡混合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

)例1 在恒温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2SO3(气)2SO2(气)+O2(气)可用来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生成1molSO2C.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消耗1molSO2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例2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可逆反应A (固)+2B(气)C(气)+D(气)ΔH<0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C.B的物质的量浓度D.反应放出的热量【小结】化学平衡的判断(标志)1.从反应速率:v正= v逆来判断。

①正逆反应的描述:同一物质消耗和生成反应物和生成物消耗或生成②速率相等:同一物质速率的数值相等不同物质速率的数值与系数成正比即相等2.从混合气体中成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来判断。

3.从容器内压强、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反应的热效应不变等来判断,与可逆反应中m+n和p+q是否相等,容器的体积是否可变,物质的状态、反应过程中有无明显的热效应等因素有关,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同一平衡状态1.从化学平衡的概念出发,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哪些条件有关?例1 可逆反应3H2+N2 2NH3,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500℃Fe为催化剂,三种不同的初始态:①3molH2、1molN2,②2mol NH3,③1.5 mol H2、0.5 mol N2、1mol NH3,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否相同?(三种不同的起始态的平衡混合体系中NH3的体积分数相同。

)例2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气)+B (气)2C(气)。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一、课程背景高三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是高考必修科目之一。

其中,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教学案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高三化学平衡这一知识点的复习与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复习和掌握化学平衡相关的知识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3.1 课程难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

3.平衡常数和反应等效性。

3.2 课程重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表述及特征。

化学平衡的原理,平衡的移动与移动方向,影响平衡的因素。

对平衡的解释和预测。

2.化学平衡中平衡常数的计算。

反应系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3.平衡常数和反应等效性,平衡常数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学生阅读练习、教师讲解、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讲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4.1 预习环节要求学生首先通过本课程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在课前完成必要的预习。

包括学习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点、练习相关的题目。

建议学生先自己独立学习,有疑问的地方先记下来,等到上课时由老师解答。

4.2 上课环节1.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阐述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平衡式的方程、等压条件下的平衡、气态反应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的多种表达方式等。

2.同时,老师要着重阐明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准确计算平衡常数,并指导学生解决各类有关平衡常数的练习题。

3.经过以上讲解,老师应该将什么情况下物质达到平衡,以及平衡过程中是何样的等量关系、反应速率等原理讲述清楚,同时帮助学生尝试做出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平衡的理解。

4.3 拓展环节对于老师刚刚讲述的一些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学生自己可以回去重新巩固和学习。

此外,还可以开设讨论课,让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进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平衡常数及其应用教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平衡常数及其应用教案

高三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过程与方法: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判断反应热、平衡状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平衡常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模式:启发、引导、讲练结合三、重点、难点:平衡常数的应用;四、教学过程:(一)阐述考试说明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3、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4、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计算。

近几年高考对平衡常数的考查:(二)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及表达式:1、在一定温度时,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学生板书】书写下列平衡常数表达式(1)C(s)+CO2(g)2CO(g)(2)CH3COOH CH3COO-+H+(3)NH3·H2O NH4++OH-(4)Ag2SO4(s)2Ag+(aq)+SO42-(aq)(5)CH3COO-+H2O CH3COOH+OH-小结:1、化学平衡常数类型: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2、书写平衡常数注意事项⑴固体、纯液体、稀溶液中水的浓度视为一定值,不写。

⑵表达式中的C表示各组分的平衡浓度。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⑴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表示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K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⑵Ka、Kb的大小表示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

Ka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Kb越大,弱碱的碱性越强。

⑶Ksp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四)外界条件对平衡常数的影响⑴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减小;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增大。

⑵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都是吸热的,所以温度升高,Ka、Kb、Kw都_______。

高中化学_高三二轮化学平衡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高三二轮化学平衡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三二轮化学平衡专题教学设计【考纲引领】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3.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过程与方法:在通过自主学习考试说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结合以前所学内容的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

通过练习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的习惯;通过改错整理,使学生形成知错就改虚心进步的基本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探究化学平衡常数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鼓励学生勇于应对抽象理论性问题,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K及转化率(α)的相关计算;平衡图像的分析【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点拨归纳多媒体与传统教具相结合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目的性和有效性。

展示全国卷近三年试题分布及考点展示PPT,讲述新课标对化学平衡专题的考查频率。

学生观看、聆听,调整学习状态。

认识化学平衡在新课标高考中的地位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真题示例1]〖于占花供稿〗(2017·新课标Ⅲ·28节选)298K时,将20mL 3x mol•L﹣1 Na3AsO3、20mL 3x mol•L﹣1 I2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AsO43﹣(aq)+2I﹣(aq)+H2O(l)。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填标号)。

高中化学平衡题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题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题讲解教案【教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3.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点;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 利用平衡常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2. 应用化学平衡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练习与讨论: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3. 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平衡的特点和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化学平衡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特点和表达式,引导学生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答疑解惑;4. 实验:进行一些关于化学平衡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加深对化学平衡的认识;5. 讨论:与学生讨论化学平衡的应用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计算平衡常数,并能够应用化学平衡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加深了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和认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思考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重要的概念之一,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计算方法和实验应用。

通过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希望通过综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化学平衡》教案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化学平衡》教案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化学平衡》教案《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化学平衡》教案§3.2 化学平衡(6 化学平衡的图像)【归纳与整理】一、读图程序一看面(弄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二看线[看清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所在位置上下、升降、左右、走向等)];三看点(分析原点、交点、转折点、终点等含义);四看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二、典型图像分析1.建立在平衡体系上的C%~P(T)图像请针对一般反应mA(g) + nB(g) pC(g) + qD(g),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表示反应物A在平衡混合气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若:A%表示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

△H 0 △H 0 △H 0 △H 0m+n p+q m+n p+q m+n p+q m+n p+q若A%表示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2.平衡建立过程中的A%~p(T)~t图像p1 p2 T1 T2 p1 p2 T1 T2m+n p+q △H 0 m+n p+q △H 0注:图中A%或C%表示平衡混合物中A或C所占的体积分数。

【基本练习】1.右图纵坐标为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t℃),下列符合此图情况的反应是A.C(s)十CO2(g) 2CO(g);△H>0B.H2(g)十Br2(g) 2HBr(g);△H<0C.N2(g)+3H2(g) 2NH3(g);△H<0D.2SO3(g) 2SO2(g)+O2(g);△H>02.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 2HI(g);△H<0,当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且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变小D.改变条件前后,速度图象为(如右图)3.在下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2Z(g)+W(s) △H<0的反应过程。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平衡说课稿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平衡说课稿新人教版

化学平衡一、说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会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所以本节课教学的中心内容是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从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实质、特征、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等方面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涵义。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力用化学平衡常熟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涉及查阅资料:奇妙的化学震荡反应,讨论(2个)化学反应的趋势和速率,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的依据。

《化学平衡》是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内容抽象,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以及对其他很多相关或不相关知识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经过初三一年和高一一年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物质的溶解、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新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

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2)初步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数据、绘制图像等方法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能够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化学平衡。

(2)通过演示实验:改变2NO2(红棕色气体)N2O4(无色气体)的平衡温度,观察玻璃管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认识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2.3化学平衡(1)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2.3化学平衡(1)

教案第三节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二、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

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讲解】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回答】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提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讲解】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

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讲解】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

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投影】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高三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

高三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

高三化学统一教学案化学平衡考纲要求①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②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训练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 同时生成0.2 mol z规律总结:1、对于在恒温、体积不变的容器里ma(g)+nb(g) pc(g)+qd(g)当m+n=p+q时,反应初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就是的,所以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

反之,若m+n不等于p+q时,若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则可以说明已经达到平衡了。

2、v(a):v(b):v(c):v(d)=m:n:p:q是反应中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基本规律,与是否达到平衡。

3、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相等,或用不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相当(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二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保持不变;三是浓度商平衡常数。

变式训练1:一定条件下2a(g)+2b(g) 3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2nmola,同时消耗nmold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容器内混合气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生成1.5nmolc变式训练2:在一定温度下a(气)+3b(气)2c(气)达平衡的标志是( )a.物质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单位时间内生成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反应速率考点二、勒夏特列原理应用例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规律总结:1、平衡的移动方向只与有关,与正逆反应速率本身的变化无关。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人教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高考新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3、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4、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

掌握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学会应用建立等效平衡的思维方式解决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公式:v = △c /△t = △n /(V·△t)或v =△n /△t 单位:mol /(L·min)或mol /(L·s)2、注意:①化学反应速率必需指明是用哪种物质表示的。

②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速率时其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故意义相同,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aA(g) + bB(g)cC(g) + dD(g),v (A):v (B):v (C):v (D) = a:b:c:d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某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即时速率。

在具体反应中各时刻的反应速率是不相等的。

④无论以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⑤研究对象是:所有反应。

例1:在2L密闭容器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的A和B的物质的量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是 mol。

例2:甲、乙两容器在1min内反应物A各减少了4mol、2mol,问哪个容器中反应速率大?例3:判断 Fe + 2HCl = FeCl2 + H2↑反应中v (Fe):v (HCl) = 1:2 是否正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本质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轮化学平衡专题教学设计
【考纲引领】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过程与方法:在通过自主学习考试说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结合以前所学内容的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

通过练习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的习惯;通过改错整理,使学生形成知错就改虚心进步的基本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探究化学平衡常数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鼓励学生勇于应对抽象理论性问题,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K 及转化率(α)的相关计算;平衡图像的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点拨归纳多媒体与传统教具相结合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有效性。

展示 展示 PPT,讲述新课标对化学平衡专题的考查频率。

学生观看、聆听, 认识化学平 全国 调整学习状态。

衡在新课标 卷近 高考中的地 三年 位
试题 分布 及考 点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 【考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
[真题示例 1〖] 于占花供稿〗(2017·新课标Ⅲ·28 节 选)
298K 时 ,

20mL 3x m o l •L ﹣1 N a 3A sO 3、20mL 3x m o l •L ﹣1 I 2 和 20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A sO 33﹣
(a q )+I 2(a q )
+2OH ﹣A sO 43﹣(a q )
+2I ﹣(a q )+H 2O (l )。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标号)。

a .溶液的 pH 不再变化 b .v (I ﹣
)=2v (A sO 3﹣)
3
c .c (A sO 43﹣
) /c (A sO 33﹣
)不再变化
d .c (I ﹣
) =y m o l •L
﹣1

跟踪高考 让学生明确 高考中知识 点的考察形

学生自主思
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后, 让学 生交流解题思路, 教师
进行适当的
归纳总结即
学生进行讲解
可。

以例题为 载体, 承接 变式进一步 巩固运用知
识。

【规律小结1】化学平衡状态直接标志
间接标志
【变式训练1】〖于占花供稿〗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
原理为2NO(g)+2CO(g) 2CO2(g)+N2(g) ΔH<0。

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 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编号)。

[真题示例2]〖于占花供稿〗(双选)(2014·江苏高考·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 +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
规律总结,
让学生学会教师引导学生归解题方法。

纳总结
与上节相同与上节相同
容器编号
起始物质
的量(mol)
平衡物质
的量(mol) CH3OH(g)CH3OCH3
(g)
H2O(g)
Ⅰ0.20 0.080 0.080 Ⅱ0.40
Ⅲ0.20 0.090 0.090
【规律小结3】化学平衡常数计算采用
方式
注意事项:K 只与温度有关;K 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物质状态、反应方向的关系
【变式训练3】(2017 日照二模)煤制得的化工原料气中含有羰基硫(O=C=S),
该物质可转化为H2S,主要发
生氢解反应:
COS(g) + H2(g)⇌H2S(g)
+CO(g) △H>0 反应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逆的是(填“A”或“B”)。

T1℃时,向容积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S(g)和1 mol H2 (g),发生反应,COS 的平衡
转化率为教师引导学生归
纳总结
学生根据教师提
出问题独立思考
规律总结,
让学生学会
解题方法。

举一反三,
巩固夯实
【考点三】化学平衡图像
[真题示例4](2015·全国卷Ⅱ·27 节选)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 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g) +2H2(g)CH3OH(g)
ΔH1=-99 k J·m o l-1,
Ⅱ.CO2(g) +3H2(g)CH3OH(g) +H2O(g) ΔH2
Ⅲ.CO2(g) +H2(g)CO(g)
+H2O(g)ΔH3=41 k J·m o l-1学生小组交流探
讨该例题
该例题较上
两个例题有
一定的难度
,所以运用
(2)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图1 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小
组探讨共同
线为,其判断理由是。

(3)合成气组成n(H2)/n(CO+CO2)=2.60 时,体系中的CO 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 所示。

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其原因是;
图2 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其判断理由是。

【规律小结4】化学平衡图像题解题思路
【变式训练4】(2017•新课标Ⅱ·27 节选)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 +H2(g) △H1
已知:②C4H10(g) +0.5O2(g) =C4H8(g) +H2O(g)△H2=﹣119k J•mo l—1
③H2(g) +0.5O2(g) =H2O(g)△H3=- 242k J•mo l﹣1
让学高考么。

生了解题考什
我的学生结合黑板回顾梳理课收获(屏幕),从知堂学习过程
识、方法、解决问不仅能从知
题策略等角度进识层面形成
行回顾、交流。

体系,还能从能力层面建构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

课后自主完成从基础和能
巩固练习力量方面将化学平衡习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板书设计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直接标志:υ正(A) =υ逆(A) 各组分含量不变间接标志:逆向相等,变量不变
平衡移动判断依据—Q 与K 比较
二、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相关计算—三段式
三、化学平衡图像
读图—先拐先平,定一议二
识图—信息提取,挖掘、推理
用图—联想化学原理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