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核心制度学习培训记录表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4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181f5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5.png)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重视的核心问题。
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和保障患者的利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价、质量改进等方面的知识。
2. 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医务人员如何制定和贯彻临床路径,以提高医疗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培训医务人员如何正确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以及如何预防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4. 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医务人员如何进行急诊患者的快速诊断、治疗和转诊,以及急诊科的质量评价和改进。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院感管理: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监测、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方面。
2. 药品安全管理:培训医务人员药物治疗的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以及输血、输液等安全操作的要求。
3.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培训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和验收,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病案质量管理:培训医务人员病案管理和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历书写、医疗费用核算、疾病统计等方面。
通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权益。
同时,医疗机构也能够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2)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1. 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
2.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应包括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质量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等。
医疗核心制度培训记录
![医疗核心制度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6b551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d.png)
医疗核心制度培训记录时间:2024年10月15日地点:医院大会议室主持人:XXX与会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科室主任、医生护士代表等60余人会议内容:1.会议开始,主持人向与会人员介绍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提高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性,为改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2.随后,主持人邀请专家介绍医疗核心制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要求。
专家详细讲解了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
3.在专家的指导下,与会人员针对各自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医疗核心制度的建议。
4.会议进行了小组讨论环节,将与会人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具体的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如医患沟通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
小组成员就该制度目标、操作流程、责任分工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5.各小组代表向全体与会人员汇报了讨论结果,并提出了各自小组对改进医疗核心制度的建议。
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共同完善了培训会议的成果。
6.会议最后,主持人总结全程培训内容,强调大家要转变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意识,切实将培训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本次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与会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使命。
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共同讨论和交流,形成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这些措施和建议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整个培训过程中,与会人员的热情高涨,讨论气氛活跃。
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和推动医疗核心制度的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行,对于提高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 内科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 内科](https://img.taocdn.com/s3/m/005d5e06551810a6f424863a.png)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内科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 1 月 15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1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2科主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室各成员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相互监督、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科室各成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4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5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6科室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2月 16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危重患者管理、有创操作术后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等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3月 17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医疗技术的管理医院实行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是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每年年初由拟开展的科室成员到医教科申报,初步审核后,报请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批准后方能实施任何个人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医疗质量管理1每月一次基础医疗质量检查,每季度组织一次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参加的全面医疗质量检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制定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和科室内考核3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并进行通报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反馈制度和督办制度,对个别现象实行反馈制度,而对普遍现象和较严重的问题实行督办制度,要求科室限期整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4月 18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的评价和改进1监测与评价是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2通过监测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持续医疗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通过监测与评价对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4科室成员应对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5科室成员每季度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5月 19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学习内容: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各级各类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核心制度的落实和贯彻执行,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2科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和全科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3按西医病历书写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病历采集真实、完整术语规范,严格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西医诊断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要求加强三基训练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下级医生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及时修改和签名4对住院三天未确诊的病历组织全科讨论,一周未确诊的病历组织全院会诊,必需时组织院外会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6月 20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标准1首次病程记录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包括疾病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分析内容和诊疗计划逻辑推理性应强诊疗计划合理2住院30天以上必须有住院小结修改病历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及死亡病例讨论应有记录和登记甲级病案书写率≥90%,3新入院病人48小时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应有分析指导意见,能体现指导水平上级医师应在查房病程记录后签字确认4出院各项记录内容完整无缺项,诊断符合率应>90%,治愈好转率应在90%以上床位使用率≥80%,院内感染≤10%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7月 21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标准1急诊入院的危重病人应早诊断、早治疗,上级医师查房指导应及时到位治疗方案应安全合理,对治疗效果有评价、分析记录2医师值班运行体制可靠,抢救治疗记录完整及时,谈话记录及时,内容完整,必要时谈话记录应让患者或家属签名3危重病抢救成功率≥80%,医疗事故为零4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和抢救工作流程图全科成员应熟悉掌握预案并按其执行5科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齐备,定期检查清理及增补,确保随时使用6医嘱书写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治疗方案合理安全,病程记录中应有治疗用药观察内容,分析意见7合理应用抗生素,按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使用,力求做到有使用指征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8月 22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标准1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履行告知义务,记录及签字齐全,有创检查及治疗有知情同意书,有患方意见及签字,要求操作规范,记录详实2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的隔离治疗和上报工作,要求漏报率为零3各项检查合理及时,病程记录中对主要检查项目的必要性有说明,对主要检查项目结果有分析意见和综合评判记录4严格按医保和合疗规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费药品和检查项目应告知患者并重复同意和签字5科主任对科内质控有方案,有工作记录,有整改意见,有评估小结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9月 23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贾玮张冬睿张永祥马晖谷松涛李伯君张雅婷索秀丽何梅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2科室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3科室应设置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科室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3科室主任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科室成员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4医护人员应互相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5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6各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10月 24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张永祥马晖赵芳李广生索秀丽何梅刘维维李伟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科室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2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够监督各科室成员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3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的管理4健全科室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5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6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11月 25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张永祥马晖赵芳李广生索秀丽何梅刘维维李伟于越梅等医护人员缺席人员:无地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病区学习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2科室成员应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重复练习牢记必须人人达标3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4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5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学习时间:年12月 26 日主持人:李月川主任参加人员签名:李月川张永祥马晖赵芳李广生索秀丽何梅刘维维李伟于越梅等医护人员。
医院规章制度培训考核记录
![医院规章制度培训考核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ebfaeb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f.png)
医院规章制度培训考核记录时间:2021年10月1日地点:医院会议室主持人:医院行政部参与人员:全院员工一、培训内容1. 医院概况介绍:医院的发展历史、机构设置、规模等。
2. 医院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服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3. 医德医风:医生及医务人员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4. 安全生产制度:医院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及相关规定。
5.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如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6. 病人权益保护:对病人的隐私权、知情权、选择权等的保护措施。
7. 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全院员工在工作日下班后进行培训,每天持续一个星期。
2. 培训方式: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3. 考核方式: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等。
4. 培训考核材料:《医院规章制度手册》、《医院安全生产手册》等。
三、培训过程1. 主持人首先介绍医院的概况和管理制度,强调员工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2. 医院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各自管理制度进行讲解,并就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3. 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及病人权益保护措施。
4. 进行员工行为规范的讲解和讨论,强调员工的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
5. 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考核,笔试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定等。
6. 考核结束后进行口试考核,口试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
四、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评定:1. 优秀: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表现出色,对医院规章制度了解深入。
2. 合格:考核成绩在60-90分之间,能基本掌握医院规章制度。
3. 不合格: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下,对医院规章制度了解不全面。
五、培训总结通过本次培训,全院员工对医院的规章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员工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意识和执行力。
希望员工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培训考核记录
![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培训考核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7c5206dba1aa8114431d974.png)
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情况应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方可离去。白班就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如抢救用物、呼吸机、
氧气、吸引器、注射器、消毒敷料、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4、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
护理、器械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5、交班内容及要求:⑴交清住院患
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手术、分娩、病危、病重、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危
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⑴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⑵当班护士和医
嘱护士对当日医嘱单要进行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大核对一次。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⑶
抢救患者时,所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⑴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
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⑵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
求不得使用。⑶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⑷对抑制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使用毒、麻、限毒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
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⑺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
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
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⑵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⑶根据医嘱,准确
核心制度培训记录[1]
![核心制度培训记录[1]](https://img.taocdn.com/s3/m/540aa3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9.png)
培训时间:2013.1.14 培训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魏锋
培训对象:心胸外科全体成员
培训主题: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部位标示、确认制度
培训内容: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部位标示、确认制度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
(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2.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3.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
术安全核查表》
4.方法:手术医师与病人(或家属)共同参与手术前部位标示,一同确认手
术部位。
手术部位确认后,手术医师以防水签字笔在确认的手术部位上划“+”,以完成手术前部位标示。
5.标示时机:
(1)门急诊患者手术--由外科首诊或会诊的手术医师看诊完后在术前谈话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示。
(2)住院患者手术--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医师在术前谈话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示。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记录表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c4861f6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2.png)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记录表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记录表
科室:神经外科姓名: XX 时间:20XX 年8月15日地点:办公室主讲人: XXX 内容:1、基础护理常规;2、专科病人的护理。
一.院感知识及消毒隔离措施:参加人员:神经外科全体护士。
二.科内核心制度(包括:医嘱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特殊检查和治疗制度)三.安全教育与医疗法律、法规:参加人员:神经外科全体护士。
四.健康宣教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五.新入院患者的评估及护理计划书写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六.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如何进行干预及处理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七.心电监测仪操作及维修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八.药物过敏试验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九.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十.人工气道管理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十一.吸氧流量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十二.导尿相关知识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十三.无菌技术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 1 -。
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0d36c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2.png)
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培训记录日期:2021年x月x日地点:医院多功能厅培训主题: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培训讲师: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王主任一、培训背景为了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医院决定对全体员工进行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培训。
二、培训内容1.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概述王主任首先介绍了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的概念、意义及目的。
他强调,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范,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2. 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详细解读(1)病例讨论制度:对重大疾病、复杂病例进行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2)危急值报告制度:发现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异常时,及时报告并处理。
(3)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过程,提高医疗质量。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
(5)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对新开展的技术进行评估、审批。
(6)术前讨论制度:对手术病例进行讨论,确保手术安全。
(7)术后随访制度: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8)病历管理制度:规范病历书写,保障医疗安全。
(9)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医疗事故。
(10)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权益。
(11)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对医疗质量进行持续监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分析及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3)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患者安全管理,预防患者伤害。
(14)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范临床输血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15)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16)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7)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保障患者安全。
医院培训记录表
![医院培训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4dfd11df18583d0496459f1.png)
10 三基三严培训(1) 11 三基三严培训(2) 12 三基三严培训(3)
综合评价:
同志已完成医院医疗临床岗位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主管部门(盖章)
年
Hale Waihona Puke 月日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鄂尔多斯市卫校附属医院 2014年度医院(继教)培训记录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医院岗前培训内容 培训日期 是否参加培训 培训是否合格 受训人签名 培训人签名
医疗核心制度 医药法律法规 菌药物合理应用 处方病历书写规范 院内感染 定传染病知识 医德行为规范 急救技术操作 心电图常规及解析 临床化验结果解析 临床CT、X线诊断 法 抗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培训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1a3061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3.png)
十八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1、首诊负责制度 2、三级查房制度 3、会诊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8、术前讨论制度 9、死亡病历讨论制度
10、查对制度 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3、新技术与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病历管理制度 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至少使用两种 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为无名 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 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 3.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和标准执行。
➢ 4. 临床科室查对、手术室查对、药房查对、输血科查对、 检验科查对、病理科查对、放射科查对、康复科查对、功 能科查对、供应室查对……
➢ 3.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 参与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的会诊。
➢ 4.讨论内容包括:疾病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手术风险、可能出现的 意外及防范措施、患者特殊情况、拟定手术人员及手术时间,讨论记录内容 应记录参加讨论的人员姓名、专业及技术职务,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 讨论日期,记录者签名。讨论发言应记入《术前讨论记录本》,讨论的综合 意见应记入病历。拟植入医用耗材时,应将拟植入耗材的必要性、可行性和 经济性纳入讨论范围。
副主任医师 以上
三级医师
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三、会诊制度
上级也觉得重,请其他科一起看(会诊制度)
三、会诊制度
多学科联合 会诊
科间会诊
院内会诊分类
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
![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63dba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3.png)
新技术准入制度
目的:确保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标准:技术成熟度、临床需求、经济效益等 审批流程:申请、审核、批准、实施等步骤 监管措施:对准入后的新技术进行跟踪评估和监管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适用范围:全院所有涉及信息处理和存储的部门和人员 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用户身份认证等方面的措施
培训方式与要求
03
线上培训
培训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远 程教学
培训要求:确保网络连接稳定, 保证教学质量
培训内容:针对十八项核心制 度进行讲解和演示
培训效果:通过线上测试和考 核,确保学员掌握相关知识
线下培训
培训方式:面对面授课,学员与 老师互动交流
培训内容:根据十八项核心制度,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培训后进行考试或考核,评估学员掌握情况 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 识的情况 收集学员对培训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对培训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为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培训意义
04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培训意义:提高医务 人员对医疗质量与安 全的认识,增强责任 感和使命感。
目的:防止医疗 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障患者的安全
和权益。
内容:包括核对 患者身份、核对 医嘱、核对药品、 核对检验检查结
果等。
实施方式:医护 人员应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确保 各项操作准确无
误。
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
值班安排: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值班,并确保值班期间能够随时处理病人的病情变化。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021医院培训记录---首诊负责制培训
![2021医院培训记录---首诊负责制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92231f7227916888586d7ef.png)
5.凡涉及多科室的危重患者,相关科室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协同抢救,不得擅自离开,各科室所做的相应检查和处理应及时记录。首诊科室在抢救过程中起主要协调作用。
2.如首诊医师经检查患者后,判断确实为其他科疾患,亦应书写病历,做必要的检查和处理,尤其对予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实施抢救措施,之后提请有关科室会诊或申请转科,在与有关科室当面交接患者后方可离开,在患者未正式转科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3.凡遇到不能明确诊断或诊断、治疗上有困难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先承担诊治责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应亲临现场查看患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记录病历,必要时牵头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各科在做出“排除本专业疾病”的结论时应非常慎重,在未确定接受科室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
6.急诊科严格限制以“共管”形式管理跨科、跨专业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主诉与病情程度分清主次,由一科为主管理患者,其他科室以会诊的形式协助诊治。若无法分清主次,则首诊科室全面负责,其他相关科室会诊。
7.急诊一线医师无权将患者转院,如患者病情确需转院,必须经上级医师诊查患者,同意后方可转院。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时,不得转院,如家属强行要求转院必须履行签字手续。
培训内容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主讲人
培训对象
全体人员
记录
应到人数
人
实到人数
人
缺席人数
人
检验科核心制度学习记录本
![检验科核心制度学习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4ca63af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9.png)
6、对于那些低血压急需手术旳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
7、需要紧急非同型输血时,经治科室应尽快将《临床输血申请单》送医务股审批,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标明血液需求旳紧急程度,并统一特定用语体现旳含义,如:“火急”:10-15min;“紧急”:30min以内等。医务股审批后连同血标本尽快送达血库。
13、血液发放时应在《血液出库登记表》上注明“紧急非同型血液”。
记录人:
关键制度学习记录
培训时间:2023-10-31
培训地点:检查科办公室
主讲人:
培训对象:检查科全体人员
培训主题:关键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培训内容: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网络设备安全管理
1、各职能部门、各科室应妥善保管安顿在本部门旳网络设备、设施及通信系统。
2、申报措施
2.1、在本学科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讨论基础上,填写《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申请书》,科主任签订意见后报送科教办。
2.2、如为国家级及省级新技术项目,同步提交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及检索汇报。
2.3、波及医疗器械、药物旳还应提供对应旳合法性文献。
3、科教办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申请书》进行审核后,报请“医疗质姑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如牵涉社会伦理方面问题,同步报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议。
4、经充足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按照分级报诮院领导审批。
5、审同意予临床应用旳,书面告知申请科室,并行文公告;不准予临床应用旳,书面告知申请科室并阐明原因。
六、新技术、新业务旳实行
1、高风险医疗技术项目实行前需要患者知情同意,将也许发生旳意外状况(甚至也许导致旳残疾和死亡)向病人及其家眷阐明,在征得病人及家眷同意并履行有关签字手续后方可实行。
XX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会议记录
![XX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会议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e34f1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3.png)
会议名称
XX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会议
时间
2020.2.20X医院
主持人
xx
记录人
xx
参加者
全体医护人员
会议内容
本次培训目的:通过对全院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与教育,使大家认识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人民群众能否切身体会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人民群众能否获得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优质医疗服务,这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体会,也是衡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最直接的标志;学习医疗核心制度一是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是要强化医疗服务意识,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医务人员和公众安全意识
放射科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记录
![放射科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f04c52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1.png)
放射科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记录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病人体形不同而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胶片,给出正确价格。
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2.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及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3.登记病人新号码。
4.为造影病人准备片袋,正确登记编号,以利保管。
5.对申请造影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
6.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等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放射科良好窗口形象。
读片及评片制度1.设立专门的读片室和评片室。
技术人员进行每周各种胶片进行评比并记录存档。
2.保证每周不少于三次集体读片,科主任或首席医生带领全科医生、进修、实习医生,以科室或分系统专业组进行。
3.值班医师准备该片内容,挑选一天中一些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各种影像检杏的信息。
4.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各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5.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
诊断报告及审核制度1.核片医师必须由获得主治医师职称二年以上的医师担任,完成当日诊断报告的审核。
2.核片医师对每份摄片必须核对“中请单,片头,报告”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科别住院号门诊号,病房号/床号,检查日期,核片日期以及书写报告医师的签名。
急诊检查还需要包括检查时间和临时报告的时问。
3.核片医师对每份摄片必须核对检查名称,部位和方法是否达到有关申请和经治医师提出的要求(针对性要强)。
认为不妥者需及时与主管该病员的经治医师联系商榷(亲自联系或请书写报告医师执行)。
4.在告程注意修错误的或不当的专业描述用语,以及描述与诊断结论的一致性,特别是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
必要时提出加做和或重做有关的影像学检查,交书写报告医师落实执行。
尽可能地减少误、漏、过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