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和环境因素辨识

合集下载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作业环境中,存在许多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

本文将分别探讨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机械因素、电气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窒息性气体、高温高湿环境、噪声和振动、照明和色彩、粉尘和毒物、高处作业风险、地下作业风险、海上作业风险以及特殊设备操作风险等方面。

一、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在生产、使用和储存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中毒、刺激呼吸道和皮肤等。

此外,化学物质的泄漏和爆炸也可能会对作业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二、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也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例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高温可能会引起中暑和热射病等疾病;低温可能会引起冻伤和寒战等疾病;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引起听力损伤和身体疲劳等疾病;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能会引起DNA损伤和癌症等疾病。

三、机械因素机械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机械设备的运转可能会导致夹击、卷入、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此外,机械设备的故障也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和设备损坏等损失。

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电气因素电气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电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源,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电气设备的故障也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放射性因素放射性因素是作业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危害的发生。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引起癌症和遗传变异等疾病。

环境因素的辨识

环境因素的辨识

环境因素的辨识
环境因素辨识是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合适的辨识评价程序,建立有效的辨识评价机制,组织全员辨识出其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环境因素,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重要环境因素,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改进或控制,以满足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要求。

(1)环境因素辨识的基本要求
1)环境因素辨识应覆盖本组织对环境管理造成直接影响和具有潜在影响的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各个方面。

2)环境因素的辨识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3)环境因素辨识要体现全过程环境管理思想,考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固体废弃物管理、噪声污染、资源能源的消耗、相关方环境影响等方面。

4)环境因素辨识人员要熟悉本部门的各项业务活动或本车间的工艺过程,认真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记录。

(2)环境因素辨识的基本步骤
1)选择和确定活动、产品与服务。

2)针对每一活动过程,列出其投入和产出,投入重点是原材料和能源,产出重点是产出物和废物。

3)确定过程活动所伴随的环境因素。

4)确定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影响。

(3)环境因素辨识的具体方法
环境因素辨识的具体方法包括:
1)环境因素调查表法;
2)物料衡算法;
3)污染物流失总量法。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和意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充分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危险--这意味着系统中出现意外后果的可能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R=f(F,C)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程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来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们的健康并引发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识别方法和内容(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编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的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保护装置和设施的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外露带电部件、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振动、其他振动)。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
危害因素 環境因素 辨识、評價及控制
辨識的主要對象?

危害因素(危險源) 環境因素

危害因素(危險源)
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危險源)定義
危害因素(危險源): 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 或其組合。

危险類: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類: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 素。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六种典型危害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人—物—环境方面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 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 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 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L──事故或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可被預料到 相當可能 可能,但不經常 可能性很小,完全意外 極不可能 分數值 10 8 6 4 2
C──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 後果的嚴重程度 災難性的:可能導致有人死亡 非常嚴重:可能導致有人嚴重失能 嚴重:可能導致暫時性重傷或傷殘 一般:輕微可恢復的傷害 引人注意:不利安全健康 分數值 100 40 20 3 1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 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

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辨识清单及控制措施

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辨识清单及控制措施
事故发生及设备损坏 事故发生及设备损坏 事故发生及设备损坏 事故发生及设备损坏
触电伤人
风险评价
风险
L
E
C
D
级别
3
6
15
270
4
1
2
15
30
2
1
3
15
45
2
1
2
15
30
2
1
3
15
45
2
1
2
15
30
2
1
3
15
45
2
3
3
15
135
3
1
3
15
45
2
1
3
15
45
2
1
3
15
45
2
1
3
15
45
2
8
序号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
危害因素
可导致事故
运输车辆状况不良、无证驾驶、违章驾驶 运输线路或倾倒渣土区域有线路通过或有线杆, 未有人监护或监护不到位。 高处作业进行模板安装、拆除作业无完善防护设 施,人员未使用防护用品。 风力较大、雷雨等恶劣天气进行较大模板安装、 拆除作业造成 高处作业绑扎钢筋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人员未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钢筋倒排坍塌 高处作业钢筋存放在临边处未固定。 山地路段混凝土运输车辆行驶 混凝土泵车支车处地基不良,支腿处未垫实。 混凝土浇筑使用电动振捣棒前未进行检查、操作 人员未传绝缘防护用品、电源线被挤压破损 混凝土泵管使用前未检查了,堵塞造成压力过 大,混凝土泵车使用中违章操作 混凝土浇筑人员高处作业未使用防护用品、防护 设施不齐全

环境污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环境污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环境污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

了解环境污染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于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系统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危害因素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大气污染物来自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以及燃煤等活动。

它们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二、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另一个重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会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人类用水安全和健康。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系统中的重要问题。

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化学品和工业废弃物等。

这些污染物会降低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四、噪音污染噪音污染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危险有害因素。

噪音来自于交通、工业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活动。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听力受损、压力增加等。

五、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危害因素。

它主要来自于核能产业、医疗设备和工业应用等。

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会导致辐射病、遗传突变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持久影响。

以上是环境污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简要辨识和分析。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事故、损害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物质、能量、设备或工艺,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而环境因素则是指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如噪声、照明、通风、空气污染、温湿度等等。

因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电气设备、化学品、高处作业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工作人员的行为,发现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如没有戴安全帽、没有系安全带等。

2.咨询法咨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可以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环保人员等。

3.问卷法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向员工征求改善的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场所和环境。

4.检查法定期检查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5.经验法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判断和辨识。

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等级、危害范围和可能导致的风险,然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1.危险等级评估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危险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通常将危险分为一般危险、较高危险和重大危险三级。

2.危害范围评估要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所造成的危害范围进行评估。

不同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从区域到个体都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生物危害、土地和地形危险、水文环境危险、自然资源危险、气候变化以及地理环境危险等。

这些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进行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防范至关重要。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或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应加强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二、极端天气极端天气是指异常剧烈的自然气候现象,如暴风雨、雪灾、干旱等。

这些天气极端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三、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生物因子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因子可能引发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监测,提高应对生物危害的能力。

四、土地和地形危险土地和地形危险是指土地和地形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提高应对土地和地形危险的能力。

五、水文环境危险水文环境危险是指水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如洪涝、干旱、海啸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水资源危机,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应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水文环境危险的能力。

六、自然资源危险自然资源危险是指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险,如石油、天然气等。

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简介油库是存储石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场所,所以其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在油库管理中,必须及时识别危害因素,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危害度,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本文将介绍油库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以及一些应对措施。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因素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人员因素:人与设备的瑕疵,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等;2.设备因素:设备故障、设备瑕疵、设备老化等;3.环境因素:天气变化,飞沙走石,地震,火灾等;4.化学物质因素:毒气泄露、化学反应、含氧不足等。

以上因素不一定完全包括了所有的油库危害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均必须时刻被关注。

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危害因素的辨识非常重要,正确辨识可以避免许多安全问题。

以下是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1.建立工作团队:建立负责油库安全的工作团队,对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2.分析和研究:分析和研究油库中的危害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调查:对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等;4.检查设备:对油库中的设备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5.制定预案:制定适合的应急预案,包括灭火、排毒等。

油库危害因素的应对措施识别危害因素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人员素质提升:针对人员因素,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2.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3.确保环境安全:做好环保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制定相应的工作安全预案。

4.化学物品管理:加强化学物品的管理,切实做好储存、使用环节的安全保障工作;结论针对油库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应对措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操作规范,并且每个员工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油库是高危行业,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减少事故的发生。

HSE环境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

HSE环境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

第一章编制依据1、###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相关施工图纸》。

3、《杭州市市政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4、杭州市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所提供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计划》。

5、现场实际情况及我项目部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

6、##公司依据ISO管理体系。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

8、##公司的有关规定:《##工程安全管理法规文件选编》、《##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公司安全风险抵押金收取管理规定》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工程目标一、安全生产目标确保安全无事故,争创标化工地。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应用安全系数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

本标段工程施工做到职工因工伤亡指数为零,确保施工场地内的人员及设备安全;机电设备、电器设备、小型机电检查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做到无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人身伤害事故,坚决实现“五杜绝”,即杜绝施工死亡事故,杜绝多人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创标化工地。

二、文明施工目标做整治、有序工地,争创标化工地。

文明施工是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的基础,通过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治卫生,实现施工期间外界向业主投拆率为“零”的目标。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隐患辨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识别潜在的危险,评估风险,并评估环境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安全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的程序。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中可能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危险源来开始的。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施:1.实地考察:仔细检查工作场所的各个区域,记录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

2.审查文件:审查以前的事故记录、工作指导和任何其他相关文件,以寻找类似危险源。

第二步: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它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危害:确定每个危险源与员工、访客或公众健康安全的潜在影响。

2.确定风险:根据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每个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

3.风险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危险源。

第三步: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评估工作场所外部环境对员工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它包括以下步骤:1.外部考察:考察周围环境,如气候、土壤、水源等,了解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环境因素导致危害。

2.评估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噪音、震动等,以确定对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的潜在影响。

3.采取行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降低对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总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是确保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程序。

它们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专业知识,并应该定期进行更新和审查。

通过识别危险源、评估风险,以及评估环境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潜在危害,确保员工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延续之前的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的程序。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安全和健康的基础,通过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源,可以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使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例如:1. 事故调查:分析以前发生的事故情况,了解其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化粪池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三、防治措施(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2、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分类 危险源(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四大类: (1)人的因素(2类) ; (2)物的因素(3类); (3)环境因素(4类); (4)管理因素(6类)。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2类)
规范》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28001-2001) (GB/T28001-2001)中相关术语
3.4危险源 危险源(hazard)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 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5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要求及使用指南》 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04) (GB/T24001-2004)中相关术语
3.5环境(environment) 环境( 环境 )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 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3.6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environment aspect)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7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environment impect)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 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设备或装置危险源(危害因素)的辨 设备或装置危险源(危害因素) 危险源 因素 4/7) 识(4/7)
(4)特种机械危害因素的辨识(1/2) a.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危害因素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 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 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对于起重机械同样适 用。这些基本要求是: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良好, 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 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 证其完好性。起重机械主要有以下危害因素:翻倒; 超载;碰撞;基础损坏;操作失误;负载失落。

加油站环境、危险因素辨识指导.

加油站环境、危险因素辨识指导.

加油站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辨识评价指导一环境因素识别各加油站环境因素识别,应该根据本加油站的自然环境特性,选择本加油站环境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性质。

诸如:1 加油站废水污染的识别:1.1在城市和城市边区,周边环境建有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加油站的废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系统。

那么本加油站就无需识别土壤、水体的环境影响。

只选择环境影响即可。

1.22加油站在城市以及公路边,周边环境有农田、养殖水塘、河溪以及在江河附近。

本站的污水有可能排入其中,那么本站的识别就应该选择土壤、水体的环境影响问题。

2 加油站垃圾及废弃物的识别:2.1 在城区的加油站垃圾及废弃物处置, 主要识别环境影响和周边社区问题, 因为垃圾的处置要执行周边社区的城市卫生管理办法,不得随意处置。

2.2 在公路边,没有相关社区管理,垃圾采取自由处置的加油站,在识别时就应该识别环境影响和土壤污染问题。

3 油气污染和能源的识别:油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各加油站应全部选择,按照公司样表纳入本站的环境因素识别即可。

二危害因素的识别各加油站危害因素的辨识, 应该根据本加油站的环境特特征, 作业性质在公司选择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诸如在以下方面应该注意:1 加油站的作业过程是一样的, 各加油站无需再另行识别, 执行公司关于作业过程的识别内容即可。

2 加油站的地理环境不同, 对于自然伤害就会差异很大,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选择:2.1 自然伤害,包括雷电、洪水、山体滑坡、地震等。

此类自然问题除雷电伤害是每个加油站均会涉及, 其他的伤害就应该根据站的地理位置选择。

诸如城市加油站选择洪水、山体滑坡的危害明显就是不正确的。

地震应该判定本站的地域是否是在地震带区域。

2.2 蛇、虫动物类伤害,必须根据加油站的周边环境进行辨识。

对于城市站无需考虑此项伤害,靠近山体,野外地区的加油站则必须辨识。

2.3 地区性传染病伤害应该根据加油站所处的地区传染病流行病史来选择。

不能直接照搬,诸如痢疾等常见传染疾病可以在食堂卫生中辨识。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是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安全隐患日益增多,需要加强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
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

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的生产、工作活动中可能引起人身、财产
及环境损失的潜在源头进行辨识、分析、评估的工作。

危险源包括人、物、情况三个方面,如化学品、机器设备、劳动者手臂、易燃
易爆物品、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主要有文件法、检查法、调查法等。

企业可以通过收集资料,检查现场环境,
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危险
源等级和危害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减少或消除安全
隐患。

环境因素识别是对企业的生产、工作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
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的工作。

环境因素指对人、物、财产产生
危害或影响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气候和地理等因素,如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气体、气味、温度、湿度、水质等。

环境因素
产生的危害可导致人身伤害、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后果。


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有现场考察、安全检查、实验室检测等。


业可以通过识别环境因素,评估其危险程度和造成的危害后果,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正确认识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源和环境因
素的识别和分析,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培训,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 等明显的不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 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 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直接使控制措 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例如,电线绝缘损 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 害介质泄漏等。 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 的故障,最终造成事故发生。例如,压 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 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 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 因素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有时会造成物 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如何准确、完整的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一定包含着识别危险源对象和确定危险源通过
什么方式、途径、条件,造成哪些人的伤害。
危险源对象有两种:根源,即能量物质或载体;状态,即约束能量物质或载体 意外释放能量措施的缺陷。 例如,一带电导线可以视为根源危险源,而带电导线外部的绝缘层破损可视为 状态危险源。无论是根源或状态,都要针对组织的具体工作场所或工作活动识 别其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特性。 实际的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可通过确定系统中存在的能量物质或载体识别根源 危险源对象;通过确定约束能量物质或载体意外释放能量措施的缺陷,识别状 态危险源的存在。但无论如何不能缺少对危险源对象的特性确定,即识别的危 险源对象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条件,造成哪些人的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 不良归纳为4大类,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2. 2.1 2.2 2.3 2.4 2.5 2.6 2.7 不安全状态分类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 无防护罩 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 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未接地 绝缘不良 危房内作业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电气装置带电部位裸露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缺陷 安全距离不够 拦网有缺陷 工件有锋利倒棱 绝缘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 序号 2.8 2.9 2.10 2.11 2.12 2.13 3. 3.1 3.2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不安全状态分类 起吊绳索不符要求 设备带病运行 设备超负荷运转 设备失修 地面不平 设备保养不良、设备失灵 个人防护用品等缺少或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防护用品不符安全要求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不足 烟尘弥漫视线不清 光线过强、过弱 通风不良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地面滑 操作工序设计和配置不合理 环境潮湿 高温、低温

HSE环境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

HSE环境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

HSE环境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概述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环境因素辨识以及危害因素辨识是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任何工作场所,理解和辨识环境和危害因素是确保员工安全和保证生产环境的基本步骤。

HSE环境因素辨识HSE环境因素的辨识涉及工作场所内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用于对HSE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的主要步骤和考虑因素:1. 工作场所内部环境•空气质量:检查空气中是否有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确保通风系统正常。

•光照条件:保证光照充足,避免过暗或过亮的工作环境。

•噪音水平:评估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考虑采取隔音措施。

•温度和湿度:确保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

2. 工作场所外部环境•周边环境:考虑周围环境对工作场所的影响,例如污染源、交通情况等。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场所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物理因素•设备安全性: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以防止设备故障导致事故。

•火灾风险:评估火灾风险,制定逃生计划和灭火措施。

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是指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构成危险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和注意事项:1. 化学品危害•辨识危险品:标识和分类潜在的化学品危害,确保正确储存和处理。

•提供安全数据表:提供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

2. 机械危害•机械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

•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机械操作培训,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事故。

3. 职业病危害•辨识职业病危害:了解员工可能暴露的职业病危害,并采取预防措施。

•健康监测:实施员工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职业病危害。

总结HSE环境因素辨识和危害因素辨识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辨识环境和危害因素,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表
分数 人员伤亡程度 财产损失、设备 设施毁坏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失在100万元及以上 。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失在50万元及以上, 100万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失在10万元及以上, 50万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失在1万元及以上,10 万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失1万元以下。 法律法规 符合状况 违 法 环境破坏 声誉影响 中石油集团公 司



三、风险评价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 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 可容许的全过程。
1、风险评价要求
以识别出的危险源为依据,对每一项已确定的 风险进行评价; 风险评价要充分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严重性,确定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
五、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风险管理是HSE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价是削减风险的依据,任何 活动和设施的风险都应该进行评价,采取削减风险的行动和措施。 2、应鼓励全员参与危害因素辨识、评价等风险管理活动。 3、危险源辨识具有预防性(主动的)、前瞻性,而不是反应性(被动的 ),等发生了事故或事件再确定是危险源。 4、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中的“削减措施和控制措施”应具体、要 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为了确保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有效,应将危险源辨 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形成文件,通过培训、下发风险告知书等 多种形式传达到岗位员工,并定期更新有关信息 6、在正常情况下,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控制的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当相关方有强烈投 诉时,出现重大事故时,法律、法规有重大变化时,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时 , 设备更新时,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等应及时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价。
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险源的 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法 •现场观察法 •查阅油罐记录法 •获取外部信息法 •工作任务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法 •预先危险分析法 •设备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


4、事故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 类。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 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分别为:
1、火灾 2、爆炸 3、中毒和窒息 4、水害 5、坍塌 6、滑坡 7、泄漏 8、腐蚀 9、触电 10、坠落 11、机械伤害 12、煤与瓦斯突出 13、公路设施伤害 14、公路车辆伤害 15、铁路设施伤害 16、铁路车辆伤害 17、水上运输伤害 18、港口码头伤害 19、空中运输伤害 20、航空港伤害 21、其他累隐患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的必要性、重要性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第六条: 6)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含义: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一切HSE工作的基础, 也是员工必须履行的一项岗位职责。任何作业活动 之前,都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员工应主 动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熟知岗位风险, 掌握控制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四、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完成后,应针对需要控制不同的风险,策 划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实施这些控制措施来控制风险。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循的原则:
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和风险; 2、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 3、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 4、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5、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7、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 8、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9、应急方案的需求; 10、预防性测定指标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十分重要。
3、事故分类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 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伤害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5
一人以上死亡(含一 人) 终身残废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严重职业病 重伤 住院治疗 部分轻伤 需要去医院治疗, 但不需要住院 轻微皮外伤 短时间身体不适 一般 无损伤
造成周边环 境破坏或一 次漏油10吨 以上
造成作业区 域内环境破 坏或一次漏 油1至10吨 作业点范围 内受影响 设备、设施 周围受影响 基本无影响
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大环境影响的确定是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 系中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各种环境管理工作的输入。环境因素 的识别及其影响评价的基本分析过程如下: 1、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 2、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3、确定环境影响; 4、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 5、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6、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策划。
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更新与考虑范围
应考虑的范围: a) 现场的常规性操作活动和非常规性操作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的活动; c) 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和由外界提供的设施设备; d) 现场作业环境; e) 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f) 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

2、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榭分公司HSE管 理体系程序文件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控制程序》 :

存在中度以上风险的岗位员工必须接受必 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岗位危险源、 风险、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程序等),经考 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一、危险源
危险源: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 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 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 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4
3
2
1
矩阵法
矩阵法风险评价图
严重性(S) 可能性(L)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风险等级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
等 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 高度的 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价,停止作 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价。
(3) 八种环境影响类型 a)向大气的排放。如粉尘、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等的排放,排放 方式包括:点排放、无组织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的排放,固废的倾倒等 对天然水体的污染和破坏。排放方式包括:点源污染、面源污染; c)向土地的排放,如废水排放、农药、化肥使用、固体废物的堆 放等; 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能源使用; f)能量释放,如热、辐射、震动等; g)废物和副产品; h)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论”
——评价和风险管理理论
HSE管理体系是建立在“所有事故 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管理理念上的, 即:如果我们能够预先识别特定的一种 危险源,我们就能够通过管理和发挥我 们的技能来避免事故发生或是设法使人、 环境和财产免受损害,即能够对风险进 行控制。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
七、环境因素识别
1、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 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八种环境影响类型
(1)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危害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泄漏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 现在:正在进行或产生的危险源和影响。 如:油罐储存油品、工业废水排放等。 将来:在将来可能产生的危险源。 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涉及的危险源。 (2) 三种状态 正常:日常连续运转状态,如: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生产。 异常:可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开机、停机、检修。 紧急:不可预期的突发性事件:火灾、爆炸、环保设施的突 然失效、危 险化学品的泄漏等。
4
潜在不符 合法律法 规 不符合公 司程序要 求 不符合公 司规章制 度 完全符合
中燃油股份有 限公司
3
所在的社区 所在地公司内 部门、班组 本岗位或作业 点
2
1
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表
等级 5 标 准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 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 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 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或在异 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 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矩阵法 •安全检查表法
直接判断

评价人员的定性判断,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 定为重大风险: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一旦失控,事故后果极其严重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 措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