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怒江水电开发的巨大生态环境效益
(完整版)怒江水电开发争议焦点及理由
一方面,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一方面,支持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大量使用火电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当地缺乏支柱产业,怒江开发可使电力行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如带动地方建材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为移民问题提供资金、它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较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汇报。
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三是,怒江水电开发可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四是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不可能;五是符合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原则;六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开发的理由是: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没有考虑当地居民奇特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不合理;二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和水污染问题;四是怒江是原生态河流,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西方发发国家已停止建坝;五是水电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
《第一财经日报》在怒江沿岸采访,正试图冲破种种困扰,强势前行。
欠开发的贫困西南边陲的怒江大峡谷,冒着随时有滚石下坠的危险,沿着狭窄的山路一直往北走,就到了一个小山村。村头是一所小学,一所只有6名学生和1名老师的学校。
孩子们都很穷,身上衣衫单薄;4个孩子穿着破旧的拖鞋,2个孩子甚至连拖鞋都没有,赤着脚。
他们喜欢站在教室的墙根处晒太阳,接受一点太阳的温暖。
怒江州州委书记解毅称,全州1170所学校中,一个老师一个学校的就占了一半。“?九五?期间,全州贫困人口有22万,到了?十五?末期贫困人口有27.53万,而且还在增加。”解毅称。
2008年国家公务员的试卷上,“怒江建水电站的争议”成了申论的重要试题。自2003年起,怒江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4年有余,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不过,怒江地方政府不愿意继续停留在无果的争论上,贫困给他们的压力已经超过了环保的压力。
2007年12月27日,云南怒江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参加的“江河十年行”采访团巧遇怒江州州长侯新华。侯新华表示,怒江州将坚定不移地建设“国家级水电基地”,实施“矿电经济强州”战略。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
让怒江人感到更为困惑的是,尽管这里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又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怒江干流水量丰沛而稳定、河道落差大,进行水电开发具有地形地质条件好、移民少等优势。
但怒江河谷正是沿着怒江大断裂带发育的,高坝大库建成蓄水以后,在这种断裂活动本来就很强烈的地区,更易诱发地震。
怒江水电站开发利弊
怒江水电站开发利弊
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
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
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
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
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
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
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
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
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
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
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怒江应不应该开发论述
怒江水利资源开发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争论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
流经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流出国境,进入缅甸称萨尔温江。
我国境内干流长2 020 km,流域面积13.6万km ,年径流量710亿m 。
怒江上中游地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干流落差达4840 m,水能资源丰富。
全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4 474万kW,技术可开发量为3 00万kW,其中干流约3 000万kW。
由于怒江的落差大,又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开发的单位千瓦造价低。
可以说是我国的一座水电富矿。
开发后除了向我国东南部输送电力外,其环保功能也将是巨大的。
如果怒江开发1 500万kW的水电。
相当可减少年燃煤约3 800万t。
其环境效益不仅是对于中国。
而且有益于全球大气保护。
所以广义上讲,怒江水电开发工程也是环境保护工程。
下面概括一下怒江水资源开发的正面影响:(1)开发怒江水电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其投资少,回报大。
(2)开发有利于促进怒江地区水电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3)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怒江地区丰富的矿藏、水能、生物及旅游资源优势,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现状。
促进怒江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开发是实现我国新世纪能源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落实把云南建成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的需要。
(5)开发是优化及改善我国东、中部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怒江流域经济的重大发展战略措施。
(6)水库为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可缓解大洪水对于生态系统的冲击。
怒江水电开发对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1)大坝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影响了河流的连续性。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流动的生态系统。
其连续性不仅指一条河流的水力学和水文学意义上的连续性,同时也是对于生物群落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输移的连续性。
营养物质以河流为载体,随着自然水文周期的丰枯变化以及洪水漫溢,进行交换、扩散、转化、积累和释放。
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
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截止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
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的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申请进行怒江水电开发。
自此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作为怒江州的一名政府官员,我认为水电开发是当地经济发展、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全国能源建设的需要。
但是,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
水电开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其一,水电开发会带来巨大地经济效益。
怒江州算了这样一笔账,13个阶梯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滴水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
巨额投资将扩大就业。
据统计,电站建设每投入20万元,就会带来一个长期就业机会,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48250个就业机会。
巨额投资还将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GDP的增长,促进财政增收。
其二,怒江水利资源的成功利用,就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实现。
从某种角度讲,民族文化说到底,就是某一民族一定的具体的某一生产方式。
从这一前提出发,我们可以得出,怒江水能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并造福于当地老百姓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怒江流域的民族文化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当水利资源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时,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活动的方式等带来一系列变化,它必然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精神变迁,包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更新,这时候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就会出现新面貌,那么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就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也就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到来。
其三,怒江水电开发有利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
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隐患。
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经济类领导决策思考讨论题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怒江水电开发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围绕怒江生态环境是否“不可救药”问题。
有意见认为,怒江流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恢复机能很差,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难度大。
怒江州98% 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全州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6%;陡坡耕作屡屡造成人畜坠落事故,有效耕地面积无法满足群众吃饱饭的生存要求。
多年来生活在峡谷深处的人们以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些都是客观现象,但如果说因少数民族的活动造成生态“不可救药”,需要依靠水电开发来挽救就不太合事实。
因为根据现场调查,少数民族在利用当地土地资源的时候,并不是对自然植被实施“剃光头”,而是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植被用来保护农田土壤。
虽经长期的人为开垦,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土壤物质还存在。
只要停止人工干扰,自然恢复的潜力巨大。
说怒江两岸超过25度的陡坡上开荒比比皆是,同样不符合事实。
超过25度开垦的有,但不是比比皆是,而是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与农田并存,这种传统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的阻止了土壤的毁灭性损失,北方的山地就是这样损失土壤的,而怒江流域不是!二、围绕土壤损失问题上的分歧。
一派意见认为,水库以上,土地淹没比较小,地质条件比较好,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建议考虑生态移民,将坝修得高一些,水能资源多利用一些;六库以下,耕地较多,尽量减少一些。
这些“高一些、少一些”的背后数字没有明确指出。
实际上,如果是十三级都上(就怕开了口子控制不住),怒江流域将有200多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图片实测的保守数据!)的土壤损失,这些土壤不可能再回到山坡,生态恢复的机会基本没有了。
因此水电与生态的权衡就是200平方公里表土要不要的问题,值不值得的问题。
我们建议一定要控制坝的高度,将土壤的损失控制在几十平方公里以内。
怒江水电开发的环评报告
怒江干流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摘要:怒江水能资源蕴含丰富,对其进行水电开发在一片争议中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本文就怒江水电开发中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了减缓相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并得出怒江水电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希望该论文可以为相关人员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水电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关键字:怒江,水电,环评Enviroment impact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onthe mainstream of Nujiang RiverAbstract:Nujiang river contains the rich water resources,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a dispute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predicted Nujiang river i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may produce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noise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slowing down the related measures, an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nclusion about the Nujia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rojects.I hope that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relevant person decisions,and reduce the bad influence of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so we can finally realiz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Keywords: Nujiang River ,Hydroelect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目录1 、怒江水电项目概况1.1、怒江简介. (4)1.2 、水电开发规划 (4)2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2.1 、评价目的 (5)2.2 、评价原则 (5)2.3 、评价依据 (5)2.2 、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 (6)2.3 、水电开发的水环境影响 (7)2.4 、水电开发的大气环境影响 (8)2.5 、水电开发的声环境影响 (9)2.6 、水电开发的固废影响 (9)2.7 、水电开发的社会影响 (10)2.8 、水电开发的经济影响 (10)3 、本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1 、环境保护目标 (11)3.1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2)3.2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2)3.3 、大气环境减缓措施 (13)3.4 、声环境减缓措施 (13)3.5 、固废影响减缓措施 (13)3.6 、社会影响减缓措施 (14)4 、怒江水电开发各方看法4.1 、反对方观点 (14)4.2 、支持方观点 (14)5 、怒江水电开发结论1 、怒江水电项目概况1.1 、怒江基本情况简介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写一篇评论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怒江水电的评论怒江水电开发的规划一经披露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围绕着“两库十三级能否带来经济的崛起和生态的稳定”的争论焦点各执一词,争论是否应该开发怒江水电以及如何开发怒江水电。
综观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它们也都无一例外地遭遇过怒江水电开发所面临的问题: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迫切要求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甚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隐患。
自然资源的开发或保护,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困扰决策者的难题。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中已经揭示了人与自然、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人们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探索中总结出宝贵的实践经验: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障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经济较稳、较快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又能促进并保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它在当下的实践指向即是: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综合开发,注重生态保护和民生建设。
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合理、全面规划。
合理、全面的规划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是有效开发自然资源的必要条件。
为此,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实践经验并充分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严谨的理论论证,在尊重并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以发展为纲,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价值导向,平衡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合理且全面的规划。
二、注重开发地生态的保护和民生的建设。
生态的保护是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前提,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因此,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要通过植树造林等手段恢复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通过提高补偿标准、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等手段给开发地人民以生活保障。
三、综合发展。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太单一难以实现经济的快、稳、可持续的发展,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是高效开发自然资源的必然要求。
浅谈怒江水电开发(范文模版)
浅谈怒江水电开发(范文模版)第一篇:浅谈怒江水电开发(范文模版)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怒江是一个以丰富自然资源和极具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著称的自然宝藏,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而在这里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出台便引起了巨大争议,一方面支持开发以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反对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用科学发展观的恩想统领环境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势在必行。
我国是个资源大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开发利用中,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由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远远超过开发项目本身,但同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因此,为了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水电建设必须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从以下措施着手,实现生态文明。
第一、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进行。
针对各项目开发方案要反复论证地质情况,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要严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介法》做为依据,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第二、加大对生态移民的补偿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百姓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从开发项目的生产效益中按比例补济给老百姓,大力吸引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为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及服务性工作机会。
第三、明确责任,设立专用机构,对开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胁基至损害。
第四、完善责任追究制,制定完善要关责任追究制,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领导,对于违反规定要严肃处理,必须防止政府和领导的不作为。
并建立以保护生态工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即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清山”,有关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讨论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等重要,因此只有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开发怒江的有利影响
开发怒江的有利影响:
1.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有利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4.筹集资金
5.生态移民
不利影响:
1.破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影响旅游业
2.产生移民问题和水污染问题
3.地质条件复杂,易引起地质灾害
4.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怒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植树种草
3.退耕还林
4.控制人口增长
5.发展旅游业
防治河流断流的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区域调水
咸潮的措施: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地垒成山:江西庐山、山东泰山、陕西华山
地堑成谷: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灰霾天气:成因: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悬浮颗粒;
静风效应;逆温;
措施:严格限制尾气和工业排放;植树种草,增加绿地;加强监测预报;。
申论高分范文(四十六)——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水资源丰富,将水电发展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但即将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
一方认为,怒江作为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江河之一,应从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使其成为国家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另一方认为,怒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怒江水电开发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以往水电开发工程遗留的问题使“怒江水电开发”项目陷入困局,追奔溯源,究其原因:一是过分注重水电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考虑,导致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不能够协调发展;二是盲目跟风式的水电开发工程,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模式,导致资源掠夺式开发现象严重。
水电开发应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推进水电开发工程,环保生态是前提。
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一是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去、国家生态功能区等生态脆弱区,禁止进行水电开发建设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建立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二是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严格前妻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持续发展。
推进水电开发工程,资源解决是关键。
在生态脆弱及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资源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怒江地理条件优越,处于国内、国际交通要道的枢纽位置,有利于资源输出,可以利用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
二是完善自然资源的法律保障体系,美国设立国会立法,强化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节约资源的良性循环机制,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
水电开发项目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社会永续发展。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笔名水博,著名水电专家,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水利问题研究、水利科普工作。
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接受水资源管理培训。
1990年起进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职从事水电专业国际交流。
随着即将启动的怒江水电开发,怒江这个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月2日,一篇题为《怒江水电开发还得权衡利弊》文章的刊出,立即引起传媒的热炒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之争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怒江水电开发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我们”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的存在?为了阻止怒江水电开发,伪环保人士除了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实进行明目张胆的歪曲之外,还煞有介事地警告说:“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水体富营养化、滑坡与塌陷、下游断流、局地微气候循环中断、生态移民演变为生态难民,由此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我们不要陶醉在驯服了一条条奔腾的江河,大自然的惩罚随时都会要人类兑现。
”情况真的会如此可怕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我们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
贵州的红枫湖水库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但是,从时间上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却非常明确。
因为,红枫湖水库是我国建国初期建设的水电站,建成后的前30年里红枫湖的水质都非常好,从未出现过任何富营养化的问题。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体养殖和污水排放逐渐增多,最近几年使得该水库的水体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
去年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治污措施,控制网箱养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红枫湖的水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总之,红枫湖的水质在水库建成后30年不变,然后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由好变坏,最后,又随着污染治理由坏变好的过程非常明确地说明,水库水体的变坏,是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结果,与建设水库没有直接关系。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也很说明问题。
我国的新安江水库已经建成了半个多世纪,由于污染排放控制得好,至今仍然是一库“有点甜”的矿泉水;而没有水库的淮河下游,却因为沿江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怒江水电站修建的好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过去很严重、现在有所改变的“粗放式破坏性发展”,使我国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
于是,环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催生了一代环保主义者。
无疑,那些真的环保主义者的动机是伟大的。
但最为可悲的是:只注重了眼前的植物、动物和原有景观的保护等等这些局部的、看得见的东西,恰恰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长远的、最全面的、最要害的保护——空气质量的保护、大气温度的保护。
怒江有记载的最大泥石流灾害,主要发源于怒江两岸众多的山间溪流和小河道。
2010年贡山县境内的“7.26”和“8.18”泥石流,前后都是怒江历史上损失和伤亡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尤其是“8.18”泥石流灾害,发自于贡山县普拉底乡的怒江西岸山间河流上方,直冲而下进入怒江,摧毁该河道与怒江交汇处附近的民宅,冲走和掩埋数十辆汽车,死亡和失踪近百人,泥石流在江滩一带堆积约30万立方。
如果建设电站,一是江两岸的居民必将搬迁到地势较高地带,新建的安置区必将避开泥石流威胁,自然也就规避了泥石流灾害风险。
二是抬升的江面,也将把很多存在滑坡威胁的地段淹没在水下,自然也不能再形成灾害。
三是即便发生新的滑坡,哪怕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数百万立方超大规模山体滑坡,也将在数十亿、数百亿立方米的库容面前微不足道,均会被超大的库容“消化”,无法产生大的影响,更不会造成灾害。
只要大坝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特大滑坡造成涌浪冲击,就不会出现问题。
怒江最大的滑坡威胁早就存在。
当年怒江州府从碧江县城搬迁到六库、撤销碧江县、以及碧江当地民众的大规模搬迁,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已经确认的特大山体滑坡威胁;如果有一天,该处真的出现滑坡,滑坡总量将会达到数百万方,必将是难以估量的危害:滑坡体将会在怒江干流形成大型堰塞湖,流量巨大的江水,不仅会淹没上游等等福贡县城,一旦溃坝,下游沿江村镇以及泸水县城、保山和德宏境内的沿江村镇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再如,现在怒江州府所在地六库城的江西山坡,同样存在特大山体滑坡的重大隐患,如果有一天,该处山体滑坡,泸水县城也将不复存在。
(完整版)怒江水电开发争议焦点及理由
一方面,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一方面,支持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大量使用火电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当地缺乏支柱产业,怒江开发可使电力行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如带动地方建材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为移民问题提供资金、它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较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汇报。
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三是,怒江水电开发可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四是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不可能;五是符合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原则;六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开发的理由是: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没有考虑当地居民奇特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不合理;二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和水污染问题;四是怒江是原生态河流,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西方发发国家已停止建坝;五是水电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笔名水博,著名水电专家,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水利问题研究、水利科普工作。
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接受水资源管理培训。
1990年起进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职从事水电专业国际交流。
随着即将启动的怒江水电开发,怒江这个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月2日,一篇题为《怒江水电开发还得权衡利弊》文章的刊出,立即引起传媒的热炒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之争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怒江水电开发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我们”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的存在?为了阻止怒江水电开发,伪环保人士除了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实进行明目张胆的歪曲之外,还煞有介事地警告说:“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水体富营养化、滑坡与塌陷、下游断流、局地微气候循环中断、生态移民演变为生态难民,由此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我们不要陶醉在驯服了一条条奔腾的江河,大自然的惩罚随时都会要人类兑现。
”情况真的会如此可怕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我们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
贵州的红枫湖水库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但是,从时间上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却非常明确。
因为,红枫湖水库是我国建国初期建设的水电站,建成后的前30年里红枫湖的水质都非常好,从未出现过任何富营养化的问题。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体养殖和污水排放逐渐增多,最近几年使得该水库的水体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
去年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治污措施,控制网箱养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红枫湖的水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总之,红枫湖的水质在水库建成后30年不变,然后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由好变坏,最后,又随着污染治理由坏变好的过程非常明确地说明,水库水体的变坏,是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结果,与建设水库没有直接关系。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也很说明问题。
我国的新安江水库已经建成了半个多世纪,由于污染排放控制得好,至今仍然是一库“有点甜”的矿泉水;而没有水库的淮河下游,却因为沿江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对比)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一“三江并流”自然景观是我国宝贵的自然奇观,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尤其是怒江地区,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有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而不能开发,因此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人们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下,是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出台了大量政策和措施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补贴式的财政支持虽然救得了急,但就不了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充分利用怒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水电站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对于建立怒江水电站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方认为建立水电站能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使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经济水平;一方认为水电开发是对当地资源的掠夺,不仅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反而加剧环境恶化,库区移民的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返贫、致贫现象严重,而西方一些国家已经禁止开发水电项目。
争议双方争论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
鉴于怒江已不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已不现实,关键和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详细调研,科学论证怒江水电开发的可行性。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不注重客观实际,盲目建立水电项目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巨大破坏。
因此,对于怒江水电开发项目要详细论证其可行性。
不仅要从经济角度考虑,更要从生态角度考虑。
充分考虑水电站项目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影响,考虑库区居民迁移后的经济收入、生活习惯,住房、医疗、教育、保障等民生问题,杜绝出现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提高绿色gdp比重。
首先利用当地独特的人文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节、旅游周等活动积极宣传传统文化,建立特色文化产业;二是深入挖掘当地文化价值,建立特色文化歌舞团,编排特色文化表演剧,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将文化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从怒江的开发来说范文
1.怒江是否应该开发有关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3年10月,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得知怒江要进行梯级电站开发后,在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活动,导致政府高层在次年2月对怒江开发计划做出暂时搁置的批示。
这一事件被“环保人士”称为中国环保NGO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地写一笔”的案例(1)。
第二个阶段,在今年年初,印度洋海啸在中国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敬畏大自然的争论。
以“环保人士”为主的“敬畏派”在争论中援引怒江搁置开发做为例子,引起了以“反伪科学人士”为主的“反敬畏派”对此事的关注。
今年4月,一些“反敬畏派”人士为此到怒江考察,之后在云南大学发表演讲,针对“环保人士”在怒江问题上误导公众的一些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称之为“伪环保”(2)。
演讲记录在网上公布后,再度引发了对怒江是否应该开发水电的争议。
有的“环保人士”将批评者视为“伪科学”、“资本”、“强权”的代表(3),网上更是有不少人指责他们被利益集团收买反对环保云云。
这些指责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非政府人士,或者是科学家,或者是自由撰稿人、节目主持人,业余长期反对伪科学和关心中国的环保问题,以特立独行、不怕得罪人著称,与水电开发和环保部门都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反伪科学人士”与“环保人士”之间的争论,不是反对环保与要求环保之间的争斗,而是不同的环保理念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表现在,环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还是为了大自然?环保应该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还是诉诸于反科学、迷信?环保必须兼顾到发展,还是反对发展?怒江之争,正是这种理念冲突的必然结果。
一、“反坝” “环保人士”在反对怒江开放时,虽然很少自称是反坝人士,但是其论证往往是一般性地反对水电开发、建大坝,提及公众参与、决策、能源、脱贫、移民、腐败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并非怒江项目所特有,是建任何大坝,甚至其他工程建设都会遇到的,并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怒江水电开发
根据给定资料,怒江水电资源开发争议的焦点是水电开发能不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人士认为:第一,在经济发展上,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建水电站能促进经济发展;第二,在改善民生上,怒江地区人均收入低,人们生活困难,建水电站能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第三,在环境保护上,怒江地区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限,生存条件恶劣,建水电站能保护当地的植被,使其不再被当地的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第四,在战略发展上,怒江地理条件好,能用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可发展成为水电输出枢纽。
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人士则认为:第一,在自然人文环境保护上,水电开发会让怒江多种多样的物种基因,丰富多彩的地址构造遗迹景观,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第二,在百姓生活改善上,水电开发不能提高百姓的经济收入,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反而会引发各种问题,比如移民问题,回流问题,生活方式问题、污水问题等等;第三,在工程实施上,水电开发的可行性不经反复论证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造成恶性循环。
参考答案: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总体利用率不足25%,尤其集中在我国西南,当地政府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准备在怒江流域开发“两电十三级”水电方案,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怒江州生存环境恶劣,可供利用的其他资源有限,水电开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怒江水电建设符合怒江循环经济的要求,可以使生态环境不因为老百姓出于生存压力而被破坏;滇西北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内没有支柱产业;新建水利的移民费用低,投资小;水电开发的装机容量大,不但可以满足华中,华东的用电需要,还可以输出国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兴建水利工程导致当地百姓移民,破坏了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开发可以保护当地的自然遗产,对于当地的水文条件调查欠缺,而移民的生计问题并不能靠救济解决,水电工程并不能给百姓一个生计;新建水电后上游变成死水,加剧了环境污染;怒江是我国仅存的原始生态江河,具有保留价值;如果地质情况论证不充分,造成的积沙问题将难以解决。
对怒江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思考
一、怒江生态保护的新思维 和新视野
生态保护战略思维的深度、广度、 准确性和预见性,不仅取决于人类对 自然生态规律、动态、特征的认识水 平,取决于对人文社会过程、背景的认 识能力,而且取决于对人文社会系统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认识的 深刻性。完善的生态保护战略需要环 境社会学、环境工程、生态规划等社会 学科做基础。制定生态规划要有战略 远见、洞察力,思维要缜密;而生态规 划实施的质量,则取决于人文社会的 背景状态和特征,在一个缺乏生态情 感和生态信仰的地区,即便有良好的 生态规划,也会因为其社会运行环境 的恶劣而难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
二、怒江生态保护的规划与 设计
为了避免重复和遗漏、判断上
收稿日期:2005—8—12 作者简介:洪尚群(1968-),男.云南省昆明市环境保护局。
的畸轻畸重以及便于不同专业人士 的沟通和交流,怒江生态保护应按 环节、按思维生命周期来展开规划 与设计。怒江生态保护规划的实施 过程分为科研、会商(决策)、管理、 预防、监测、控制、治理、评价等环 节;在每个环节上,应从多角度进 行多因素的综合思考和分析,揭示 不同因子问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机 理:研究不同环节之间关系和不同 环节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将不同环 节的分析进行串联和整合,构成生 态保护的思维生命周期分析,该分 析能对怒江生态保护进行全方位、 多层次扫描透视,既反映问题全 貌,又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对 各种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和分 类,客观衡量每个问题的影响当量 和作用。
保护应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 道路,开发应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 广泛使用BOT、TOT等方式,着重建 立生态保护融资平台和融资网络, 吸纳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强 化融资能力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怒江水电开发的巨大生态环境效益云南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教授级高工张建新2003年以来,关于怒江水电资源开发的争议一直没有间断。
以少数极端环保人物为代表的反对开发者的主要理由是认为水电开发将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如鱼类和动植物减少、引发泥石流滑坡、破坏"三江并流"景观、河流截断成为"死水"、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等等。
甚至耸人听闻的提出什么"将导致特大地震""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什么才是科学完整的"生态环境",什么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呢?一、生态环境的科学定义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其实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
生态原来是指一切生物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而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
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矿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从法学角度对环境下了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可以看出,生态与环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生态偏重于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多地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而环境更强调以人类生存发展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广泛空间、充裕资源和必要条件;离开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去奢谈什么"保留最后一条生态江",离开了"以人为本"去片面强调"鱼道"和"兽道",就必然会走上"自然中心主义"的邪路。
二、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法测算,水电是目前各类能源中最清洁最环保最经济的能源众所周知,自开始工业化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自1990年开始的近20多年来,由于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加速消耗、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各种灾害性气象增加的频度和速度都大大增加了;使得"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成为我们中国未来数十年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能源保障,而在各类能源中最具"节能减排"特征的莫过于水力发电。
某种能源是否"低碳、环保"、是否值得大规模发展,不能仅以某一个环节的能效作为评价基准。
只有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法测算、评价它从开发、建设、设备生产、原材料使用、运输、到最终利用直至消亡全过程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排放,并通过与其他种类的能源进行横向比较,才能系统、客观地认识这些能源种类的优劣,准确把握各类能源产业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然后进行路径选择和绩效改善。
LCA法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用于评价产业、项目、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和最终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系统环境负荷的完整过程。
人们常说的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这些能源本身确实是清洁的,可是生产这些能源的设备啊材料啊等等在制造、储存、运输的时候,也会有能源耗费和碳排放,甚至污染环境的东西产生,如辐射、酸、碱、氮氧化物等等,这些都会在生产过程中对坏境、土壤和水造成污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1年通过详尽调查和繁杂计算,对各类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评估测算,评估结果表明,水力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最低的。
各类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源)IPCC,SRREN(2011/5)在能源效率方面,水力发电也是最高的,由于水的能量密度高。
并且水能转换为电力的效率也比较高。
小型发电站可达到80%以上,大型电站能够达到90%左右,年平均利用小时4000左右。
而风力发电在理论上的最大转换效率为60%(贝兹理论),年平均利用小时2000左右。
至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为40%左右。
在能源收获率方面,德国最早提出用全部产出能源除以建设或生产时消耗能源得出的"能源收获率"来表达某种能源在其全生命周期的贡献率(the harvesting factor),经测算,水力发电的能源收获率为1200,是唯一超过1000的能源。
而风力发电为90,太阳热发电为13,太阳光发电为1.3。
这一指标充分展示了水力发电的优势。
在经济性方面,从长期来看,水力发电是成本最低的能源。
虽然在建设期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水电站至少能运行50年以上,且运行期间只需要花费很少的维护管理费用而无需"燃料"成本。
在全球范围,运行超过100年的发电站也并不少见。
在德国,关于实际使用年限的规定是,水电站为80年,核电站为40年,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为20年。
三、美国田纳西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效益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水电建设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水电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有大小坝82704座,约占世界水坝总数的10%,在美国所有大江大河中,只有一条黄石河没有建坝。
水电总装机为75500MW,年发电量为300TWh,另有抽水蓄能装机19000MW。
水库总库容为135000亿m3,为世界之最。
美国通过修建水坝充分开发水能资源,综合利用水坝在防洪、发电、航运、漂木、供水、水资源调配、水环境保护、旅游、娱乐休闲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胡佛大坝、大古力大坝、田纳西河流域大坝群等都是美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开发的成功范例,也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约1050公里,地跨弗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7个州。
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该流域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只有少量采掘工业和农业加工业。
田纳西河谷由于森林的破坏而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成灾,交通闭塞、水运不通,自然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因此而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1933年,该流域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45%),62%的农业人口生活尤其贫困。
1935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通称TV 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水电综合开发工程;TV A在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方案中首次提出多目标梯级开发的主张,在田纳西河干流上规划建设了9座梯级水电站,支流上规划了数十座中小电站。
上世纪40年代末TV A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据1991年底统计,该流域已建大小水电站55座,通过大站带动小站,先大后小的方式,现已开发量分别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79%和88%,TV A成为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商。
目前,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电力的经营收入达57亿美元,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年预算的98%来源于电力的销售收入。
TV A还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善了生态环境,控制了洪水,扩大了灌溉面积。
田纳西航运水道对流域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TV A重视航道建设,形成1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
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工业的发展。
沿河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性工作机会。
经过40多年卓有成效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使区域经济得以振兴,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修复和提升,创造了举世赞誉的田纳西奇迹。
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34倍。
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 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以农为生的贫穷的田纳西,建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业、林业、渔业、煤矿开采、旅游业全面发展,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贫困落后环境恶劣的面貌,使其变成了今日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虽然建设了众多大坝,田纳西河流域仍然是北美地区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统计数字,田纳西河及其支流有125种淡水贝类、96种蜗牛以及319种鱼类,甚至成为稀有鱼种的家园。
由于清洁能源对大气污染较小,加之科学的规划管理,TV A依托大坝而建设的100多座公园及其他景观每年都会吸引数以千万计的旅游者前来旅游。
四、我国乌江水电梯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乌江,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
又称黔江。
发源于省境威宁县,流经黔北及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
乌江总落差达2123.5米,河床平均坡降达2.05‰,水能蕴藏量丰富。
20世纪60年代国家即规划在乌江干流建立11个梯级电站: 2003年,全国水能资源普查成果统计,乌江水系技术可开发电站312座,装机容量达13994.1兆瓦,年发电量可达539.41亿千瓦时。
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至2012年,乌江已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干流上已建源头段洪家渡、普定、引子渡水电站,主干段的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彭水水电站,思林、沙沱两电站即将完工;共10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891.5万千瓦,年发电量422.47亿度,是我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
1999年,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方针,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河段梯级电站建设全面启动。
在水电开发中通过科学规划、优化设计、相互协调和实施有效的工程措施,切实减少对生态环境、水库移民等不利影响,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水电开发对航运、防洪、灌溉、供水、旅游开发、水土保持等产生的有利影响,从而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华电集团乌江公司在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中认真执行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建设方针,即从单纯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