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合集下载

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

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

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8〕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军队各有关单位:综合医院(含专科医院,下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工作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对于提高综合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现就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卫生和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优势,注重继承创新,加强中西医合作,提高队伍素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明确发展重点。

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各临床科室。

坚持中医中药并重,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综合医院均按照要求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齐全、人员配备合理、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医院各临床科室通过与中医临床科室建立协作机制等形式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使人民群众在综合医院接受西医药服务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时、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四)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要发展成为带有全科性质的临床科室,根据临床需要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多种中医药服务。

要紧密结合医院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专科(专病),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形成特色和专长。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5.12.26•【文号】国发[2005]44号•【施行日期】2005.12.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5]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1.指导方针2.发展目标3.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1.能源(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2.水和矿产资源(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3.环境(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4.农业(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5.制造业(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6.交通运输业(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8.人口与健康(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56)城市信息平台10.公共安全(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11.国防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1.生物技术(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3.新材料技术(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5.先进能源技术(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6.海洋技术(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7.激光技术8.空天技术六、基础研究1.学科发展(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科学前沿问题(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人才队伍建设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中药道地药材开发与保护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药道地药材开发与保护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药道地药材开发与保护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中药道地药材能全面体现出中医药传统文化对药物的全面认识,是传统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道地药材的开发与保护的对策是:建立我国道地药材的保护开发体系;构建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道地药材综合开发和保护模式。

关键词:道地药材;开发与保护;法律;知识产权道地药材[1],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道地药材对于中医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但近年来,道地药材的开发与保护都暴露诸多问题。

由于盲目扩张,声誉每况愈下,传统炮制工艺濒临失传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利益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药道地药材的发展。

本文主要讨论道地药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并重点探讨道地药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道地药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地理标志制度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较于一般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着高质量、高知名度、高附加值等优势。

同时,地理标志与其标示的商品和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识别其他同类产品的功能。

但目前由于我国原产地标识权和地理标志权保护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道地药材的概念被滥用,传统炮制工艺失传,道地产区无法分享道地药材在商业利用中的衍生利益等一系列问题[2]。

因而使得道地药材伪品泛滥和质量下降,最终的结果将导致外部社会对道地药材的来源、内涵和其他本质特征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在外部社会公众中形成对道地药材的负面印象。

随着西方"植物药"的兴起,道地药材资源正悄然成为跨国公司巨额利润的重要来源。

例如:国际市场上中药销售额每年约有160亿美元,其中日本的"洋中药"所占份额高达80%,韩国的占10%,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只有5%左右。

国外所用中药原材料有70%~80%从中国进口,目前我国出口中药多以原料药材廉价出卖,成药比例不足30%[3]。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趋势——努力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

——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

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

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于最优化开发利用陕西省中药资源几点建议

关于最优化开发利用陕西省中药资源几点建议

关于最优化开发利用陕西省中药资源几点建议摘要:陕西省是我国中药资源非常丰富的内陆省份,是多种中药材的适生地,自古以来就享有“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库”和“中药材之乡”等美称。

最近几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迅猛,为陕西自己的中药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如何在这次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有以下看法。

关键词: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发展一:陕西省中药资源现状: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在地理位置上承东启西,联南通北,气候特征复杂多变,境内的秦巴山区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多种中药材的适生地,被誉为“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库”和“中药材之乡”。

全省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中药资源共计4700多种,其中植物药3291种,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

陕南现有各类中药材资源3000余种,其中《中国药典》收列的主要品种达580多种,常年收购经营的中药材400多种,属国家规定的珍稀濒危保护药材20多种。

二:陕西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势:1.资源优势据最近普查,全省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中药资源共计4700多种,其中植物药3291种,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

野生药材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蕴藏量较大的有商洛地区(26%)、延安地区(16%)、榆林地区(15%)和宝鸡市(10%)。

栽培药材以秦巴山区和渭河平原较多,年产量较大的有汉中地区、安康地区、渭南地区和宝鸡市。

2.科技优势陕西具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

已初步形成了中药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体系。

拥有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十几家培养医药人才和中医药研发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

多年来,他们取得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成果,为我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中医药法监发〔2012〕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引领和支撑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局编制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作为“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依据。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11月16日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十二五”时期及长远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纲要,主要阐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战略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是未来十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建立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和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的基本依据。

一、背景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标准化已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为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时期,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进了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制定实施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着力推动中医药标准体系和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有效应对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严峻形势,较好地调动了全行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有了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

中医药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中医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过程成功经验的积淀和升华。

一千多年中,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中药学等都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个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完整医学体系。

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历史;也是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的氛围中求发展的历史。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的发展具有了良好机遇和优越条件,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中医药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开拓创新,适应时代要求,跟上历史步伐。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水平,中医药事业盛。

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执中致和”思想,它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它的天人相应论、形神合一论、五脏情志论,已成为现代人类追求和趋向的健康的生理+ 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良好的道德的健康新模式的样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已经千百年实践证明、又被占世界人口1/4 以上的人所认同、接纳、爱戴的医学,怎么能怀疑起它的科学性了呢?在世界上,中医药学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目前,已在12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5 万余家,有从业中医师8.6万多人、针灸师14.3 万多人,每年约有30% 的当地人和超过70% 的华人接受过中医药的保健治疗,全球范围内的中医热已势不可挡。

我国还同70 多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与42 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274 项合作项目。

世界卫生组织在亚洲建立的15 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 个与中医药有关,有7 个就设在中国。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人员逐年增加,迄今已有2728 名,涉及5 4 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领域成为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当下医药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我国提出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本文将从背景、目标、重点和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全面解读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医学所具备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赢得了广泛关注。

然而,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临床疗效不确定、质量控制不规范等。

因此,中医药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其次,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三个目标: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体系、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通过建立战略体系,将中医药融入国家医疗卫生发展的大格局中,使中医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中医药的临床效果和科学性,增强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通过推进产业发展,实现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第三,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五个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药理学研究等基础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临床研究方面,要推进中医药临床试验证据的积累,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药物研究方面,要加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合理使用的研究工作;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推动中医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中医药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最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实施措施是什么?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措施。

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

其次,要加强科研合作。

浅析中药有效提纯

浅析中药有效提纯

浅析中药有效提纯发布时间:2021-11-11T05:53:46.649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徐颖冯雅煊[导读] 提取工艺作为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摘要:提取工艺作为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大量应用,中药提取车间的质量稳定性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中药提取技术的进步是中药研究的关键,也是中药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对中药提取研究现状,中药有效部位提取及提取车间要点做一综述。

1提升提纯技术的的意义《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规定,中成药产品必须达到“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三方便”(储存、携带、服用方便)的要求可见[1],从原料药到中成药的各个研制环节均不容忽视。

其中,提取过程是关键,提取技术直接影响着中药制剂质量、药用资源及临床疗效。

由于中药复方药味多、化学成分繁杂、药理作用多靶点,此,“草根树皮一锅汤,丸散膏丹大复方”的传统中药提取模式,如今已很难被现代社会广泛接受。

随着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新进展。

鉴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多样性的特点,在工艺设计前应根据处方的功用和主治,针对每味中药在方剂中君、臣、佐、使的配伍特点,分析药物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适应症,传统提取方法主要包括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传统方法提取范围较广,考虑了共煎和分煎、溶媒等方面的合理性,是现今产业化的主体,但仍存在有效成分易分解或损失、转移率低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更高效的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现代工艺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新技术方法应用到中药提取中,如半仿生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闪式提取法、微波法和 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药事管理与法规分类模拟题144含答案

药事管理与法规分类模拟题144含答案

药事管理与法规分类模拟题144一、综合分析选择题近年来,我国过度采集药用植物野生种群的现象越演越烈。

川贝母、甘草等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人参、杜仲的野生个体已经很难发现。

未来很可能需要通过进口药材来解决用药需求。

1. 案例情景中的野生药材属于三级保护药材的是A.川贝母B.甘草C.人参D.杜仲答案:A[解答] 考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名录。

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杜仲的特点是A.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B.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C.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D.濒临资源衰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答案:B[解答] 考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

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川贝母的管理措施是A.川贝母与人参都禁止采猎B.川贝母与杜仲都不得出口C.川贝母的管理措施与甘草相同D.川贝母的管理措施与梅花鹿鹿茸相同答案:C[解答] 考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采猎管理、出口管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目录。

注意此种将两种药物放在一起命题的形式,要求识别两种药材的分级,同时还要看分级和管理措施是否对应。

4. 如果进口上述情景中濒危的药材物种,需要颁发的证件名称及有效期分别为A.一次性有效证件,1年B.两次性有效证件,2年C.三次性有效证件,3年D.多次性有效证件,2年答案:A[解答] 考查进口药材的规定。

5. 情景中濒危的药材物种,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上的经营管理方式是A.严禁销售B.严禁非法销售C.严禁未经批准以任何名义经营D.严禁未经批准以任何方式经营答案:B[解答] 考查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

其一,中药材有可能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销售行为也有可能未经过批准,排除选项C和D。

其二,“严禁销售”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买卖,而“严禁非法销售”则是指在合法状态下,可以交易。

2011年3月3日,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甲”申请的“中成药乙”批准生产,其新药监测期为4年。

几年后,另两家药品生产企业“丙”和“丁”申请注册了相同的品种。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2月22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doc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doc

附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趋势——努力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

——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

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

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药材发展规划(综合各省地区)

中药材发展规划(综合各省地区)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云南省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是我省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特色生物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十六个部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云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方案(2008-2012年)》,为加快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产业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状况(一)现状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云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初步建立了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药道地药材、滇西北高山药材、西双版纳南药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了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等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支撑平台,培育和引进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00多户,对我省重要、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引种驯化和规范化种植,三七、灯盏花等中药材建立了GAP基地,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等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了三七、灯盏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药材品种。

2007年全省种植中药材174万亩,生产药材及提取物原料7 335万千克,实现农业产值27.3亿元;生产中药材提取物的企业7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5户,加工药材5 000多万千克,附加值6.3亿元;有昆明菊花园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和文山三七交易市场两个药材市场,全省常年贸易的药材1 000多种,贸易额30多亿元,中药材产业产值达33.6亿元,与2002年17.3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4.2%。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省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关于印发《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形 势 分析
组 织也 提 出 ,为 了实 现 “ 人人 享 有卫 生保 健 ” 的 目
中医药 是 中华 民族 在 与疾 病 长期 斗 争 的过 程 中 标 应 当推广 使 用传 统 医药 ,从 而 给 以 中医药 为代 表 积累 的宝贵 财 富 ,其有 效 的实 践 和 丰富 的知 识 中蕴 的传 统 医药 带 来 了广 阔 的发 展 前景 。 含着 深厚 的科 学 内涵 ,是 中华 民族 优 秀 文化 的 重要 2.需 求 组成 部 分 ,为 中华 民族 的繁衍 昌盛和 人 类健 康做 出
二 0 0七年 一 月十一 日
继 续医学 教 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 2 卷第 1 期 1 9


维普资讯

; 辩警
政 策导读
附 件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06 22年 ) 20- 00
根 据 国 家 中长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展 规 划 纲 要 到 功能 、静 态 向动 态 、简 单 向复 杂 的转变 。尤其 在
努力 丰 富和 完善 自身体 系 建设 已成 为 医学 服 务 ,充分 发挥 其 特色 优 势将 有可 能 为现 代社 会提
发展 的 重要任 务 。随着 经 济发展 、社 会进 步 和生 活 供 新 的医 疗保 健 模 式 。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人 们 的健 康观 念 和 生活 方 式 已经
为 了贯彻 落实 《 家 中长期 科 学和 技 术 发展 规 划纲要 (0 6—2 2 年 ) , 导 全 国 国 20 00 》 指 中 医药创新 发展 工作 ,科技 部 、卫 生部 、国 家中 医药 管理 局 、国 家食 品 药 品监督 管理局 、 教 育部 、国家 民族 事 务委 员会 、捉业 部 、商 务部 、文 化部 、国家人 口和 计 划生 育委 员会 、 国 家质 量 监督检 验 检 疫 总局 、国家林 业局 、国 家知 识 产权 局 、中国科 学院、中 国工程 院、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委 员会 等十 六 个部 门联 合 制 定 了 《 医药创 新 发展 规 划纲 要 ( 0 6 中 2 0-

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9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第374号令)《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关于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14〕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办〔2015〕4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13〕13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皖政办〔2013〕28号)《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皖卫中医药〔2013〕1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安徽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

药事管理与法规分类模拟题63含答案

药事管理与法规分类模拟题63含答案

药事管理与法规分类模拟题63A型题1. 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基本任务是A.继承、改革、现代化、国际化B.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C.改革、创新、现代化、国际化D.继承、创新、现代化、大众化答案:B[解答]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家化”。

其中:①继承: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②创新: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体系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长远目标。

③现代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以及预防、保健、康复作用的研究;建立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发中医诊疗技术与专用仪器设备,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选择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进行细致的系统研究和开发;开展以中药为基源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农用、兽用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研发;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水平。

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确保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制适用于中药生产的工程技术及其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水平;加强对中药商业及其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研究。

④国际化: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并争取成为传统医药的国际标准;加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医疗、保健产品研究开发;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使中医药能够进入西方国家医院、药房和医疗保险系统;建立国际化的中医药研究与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和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合作与学术、技术交流;通过联合办医、办学、合办研究机构等,是中医药知识与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

其他项均为干扰项,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的基本任务。

2. 下列不符合有关中药材的种植、养殖管理规定的是A.对集中化栽培养殖,质量可以控制并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中药材品种,实行批准文号管理B.严禁非法贩卖野生动植物和非法采挖野生药材资源C.禁止在非适宜区种植中药材D.禁止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答案:D[解答] 国家重视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药材野生资源的采集和抚育管理,采集使用国家保护品种,要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内科中医适宜技术

内科中医适宜技术

穴位贴敷及如何推荐
• F型前列腺贴的作用:消炎、消 肿、止痛、利尿通淋,用于男 性前列腺增生、或女性肾部发 炎引起的局部疼痛、尿频、尿 急、尿痛、尿不畅等症状的缓 解及治疗。 • 如何推荐:依据F贴的作用及选 穴的作用,事实解说。如:F贴 中极、关元贴敷可以利尿通淋、 清热利水、补肾气、清膀胱热, 缓解尿不尽、尿频、尿急、尿 痛、腰疼、发热畏寒等症状, 减轻病痛。
穴位贴敷及如何推荐
• B型鼻炎贴的作用:消炎、消肿、 止痛。用于急慢性鼻炎、发热 感冒引起的鼻部不适等症状的 缓解及治疗。 • 如何推荐:依据B型鼻炎贴的作 用及所用穴位的作用,如实解 说。如:B型鼻炎贴迎香穴贴敷 可以迅速缓解鼻噻、流涕、打 喷嚏症状,对急慢性鼻炎的治 疗及预防有很好的调节缓解作 用。
• E型止咳贴的作用:止咳、消炎、消 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引起的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的 缓解及预防。 • 如何推荐:依据E型止咳贴的作用及 所选穴位的作用,合理解说。如:E 型止咳贴大椎、天突贴敷可以宣肺 止咳、纳气平喘、清肺化痰、疏风 清热,有效缓解咳嗽、咳痰、气喘、 气短、胸闷等症状,缩短病程、减 少病痛,节省医疗费用。
中药足浴及如何推荐
• 中药足浴的作用:调和周身气 血,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 散寒消肿、活血化瘀。 • 如何推荐:依据不同的药物、 结合足浴的作用及患者的具体 症状,依据中医理论、合理解 说、贵在自圆其说。如:使用 痹症1号足浴可以活血化瘀、调 气和血、利水消肿、行气止痛, 有效缓解双下肢无力、肿胀、 疼痛、麻木、失眠、多梦等症 状,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
艾灸及如何推荐
•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调理脾胃、 健运脾阳、温养散寒、温经通 络、补中益气、调和气血、补 气健身。主治:胃肠功能紊乱、 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不良 等对应的相关疾病。 • 如何推荐:依据艾灸的作用及 足三里的作用、说理陈词。艾 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心脑血 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 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说的好和 做的好同等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印发《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科发社字〔2007〕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工作,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OO七年一月十一日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趋势——努力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

——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

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

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需求——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

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

——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的传统产业。

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推动其创新发展,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对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并对世界有所贡献。

作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中医药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使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和价值观念得到传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3.挑战——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比较缓慢,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医药还未能进入医药保健主流市场,其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亟待挖掘。

——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

总体来看,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

中药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中药商业流通方式亟待改造。

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洋中药”返销进口有增长趋势。

——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

中医以整体、动态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但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现代研究一直没有突破;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而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已经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4.机遇——中药现代化为中医药整体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年前国家提出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经过广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中医药整体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在此基础上通过整体规划,有效集成国内外资源,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可能突破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而使人类认识生命和疾病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得到充实和完善,进而走出中国特色的医药自主创新之路。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变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的问题。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疾病防治战略的“前移”和重点的“下移”,为中医药发挥整体观、辨证观、个体化思想,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的优势创造了机会。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

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社会需求,确立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化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重。

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中医是中药应用的指针和开发的源泉,中药是中医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

中医中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中医药学的显著特点。

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的作用,强调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的中药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

国际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之一,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现代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以国际化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达到沟通中医与西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目的。

——多学科结合。

中医药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多学科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途径。

中医药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要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的合作加以突破。

3.战略目标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为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要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

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与设备的水平与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及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服务对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

——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