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2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1.(2)专家预测 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A. 水资源承载力B. 能源承载力C. 水环境容量D. 大气环境容量【答案】C【解析】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表中数据信息表明水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最小说明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选项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信息表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裁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裁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因此排除A、B、D【答案】C【解析】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对于能源承裁力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才会提高能源承裁力排除A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不符合题意排除B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可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上升从而提高能源承裁力可承裁人口规模选项C符合题意区域内人口量增加不能影响能源承载力排除D2.(1)该市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2.(2)该市大量外迁的人口主体为()A. 山脊纵横交错对外交通闭塞B. 煤炭趋于枯竭资源型产业衰弱C. 环境污染严重危及居民健康D.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答案】D【解析】(1)该市单一和低端化的产业结构会阻碍经济发展就业岗位有限收入不高迫使大量人口外迁谋生故选D【答案】B【解析】(2)由于就业岗位等限制外出的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故选B3.(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政策②光照③水源④地形3.(2)2013年人口生育政策放开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3.(3)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也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地形“胡焕庸线”东部地形较平坦水源充足“胡焕庸线”西部地势较高降水少政策和光照对我国人口分布影响较小故选C【答案】D【解析】(2)2013年人口生育政策放开后东部和南部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更快数量更多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东南方向故选D【答案】B【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少最有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人口分界线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荷兰国土狭小国土地形平坦人口稠密印度恒河流域和沿海人口多中部人口少故选B4.(1)影响部分山西老人前往海南、云南等地过冬的主要因素是()4.(2)影响山西省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自然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策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A【解析】(1)海南、云南纬度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西高比较适合老人生活影响部分山西老人前往海南、云南等地过冬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A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解析】(2)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山西省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 A符合题意故选A5.(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没有人均生态赤字(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去人均生态足迹的差数)的是()5.(2)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相比河北人均生态足迹最小其主要原因是()5.(3)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 新疆B. 西藏C. 山西D. 河北【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即没有人均生态赤字故选B【答案】C【解析】(2)生态足迹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河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河北有相当大一部分位于华北平原地形较平坦耕地资源较多因此其人均生态足迹相对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要小故选C【答案】B【解析】(3)西藏生态承载力低但人口密度非常小导致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故选B6.(1)春运早期影响该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6.(2)据表可知该城市最可能是()6.(3)2020年春节接近尾声时上海、重庆等地前往该城市的人员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 家庭B. 经济C. 政策D. 交通【答案】A【解析】(1)春运早期该城市人口流出应该是受家庭因素影响在外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因此春运早期影响该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故选A【答案】C【解析】(2)结合图表可见上海、重庆、湖南方向出行方式以火车、飞机为主廊坊市、保定市方向出行方式以汽车、火车为主综上分析判断该城市应该是北京市故选C【答案】D【解析】(3)2020年春节尾声时期因为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各地实施严格的监管人口流动大为减少故选D7.80岁及以上老人一般称为高人口我国高龄人口数量分布东多西少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决定因素是()A. 环境差异B. 人口迁移C. 经济发展水平D. 人口基数【答案】D【解析】环境差异决定了我国人口的总体分布特点但不是高龄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 A 错误目前的人口迁移中 15~64周岁的人口占多数高龄人口迁移少所以人口迁移不是造成高龄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B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是吸引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主因但高龄老人不是迁移主体 C错误东部地区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所以高龄老人数量东部多于西部 D正确故选D8.(1)2001年以来该城市()8.(2)自2013年以来该城市人口净迁移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 经济发展速度由慢到快B. 人口老龄化进程变慢C. 服务业就业岗位不断减少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答案】B【解析】(1)【答案】D【解析】(2)9.(1)下列影响美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家庭因素的是()9.(2)外来移民促进了美国人口的增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A. 中美洲的难民向美国徒步前进B. 通过TOEFL和SAT考试进入美国高校深造C. 二战后许多科技工作者去美国发展D. 杭州的王老师退休后去美国女儿家定居【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答案】C【解析】11.(1)棉兰老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11.(2)为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迁入棉兰老岛②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开发③加大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力度保障城市、农业用水④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11.(3)该国人口主要呈北迁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 气候湿热B. 地形崎岖C. 生态恶化D. 水资源短缺【答案】A【解析】(1)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棉兰老岛纬度低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故选A【答案】D【解析】(2)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迁入棉兰老岛并不能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①错误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②正确加大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力度会造成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③错误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可以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④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3)棉兰老岛人口相对稀少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促使该国人口北迁的主要原因故选C12.(1)流动儿童中 15~17岁比例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12.(2)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会使城市未来()A. 就业B. 家庭C. 教育D. 环境【答案】C【解析】(1)15~17岁属于高中学生年龄段该年龄段流动儿童比例大说明外出求学是主要原因故选C【答案】B【解析】(2)图示流动儿童处于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段在城市就学未来在城市就业可能性大避免了目前大量务工人员进城务工的现象劳动力素质提高城市环境承载量也会相应提升故选B13.(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13.(2)按表格数据推算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A. 社会因素B. 自然因素C. 经济因素D. 技术因素【答案】B【解析】(1)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相同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表格是以气候类型进行测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因此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故选B【答案】D【解析】(2)根据表中数据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9.3亿合理人口密度100人/km²地中海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2.25亿合理人口密度90人/km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7.35亿合理人口密度30人/km²而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为28亿合理人口密度200人/km²所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14.(2)印度、巴基斯坦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14.(3)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答案】(1)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解析】(1)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可结合材料从就业、收入、生活、政策等方面回答沙特阿拉伯人口较少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由于石油资源的开采经济发展快生活富足政府制定相关的人口政策吸引外力人口迁入等【答案】(2)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沙特阿拉伯较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经济落后工资较低而沙特阿拉伯的工资较高吸引力强都以白种人为主语言和习俗相似方便工作交流(任答3点【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人文地理特征等)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人口大国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丰富距离沙特阿拉伯较近有利于人口的迁入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工资较低印度、巴基斯坦也与沙特阿拉伯一样以白种人为主人们的生活习惯基本类似工作生活方便【答案】(3)对自身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对迁入地的影响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等对迁出地的影响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解析】(3)分析沙特阿拉伯人口迁入的积极影响需从对迁入地对迁出地和对迁入人口三方面展开对外籍劳工的积极影响迁移到沙特阿拉伯的人们可以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对沙特阿拉伯的积极影响可以缓解沙特阿拉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国家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等对人口迁出国的积极影响对印度巴基斯坦等人口迁出国来说人口迁出可以减轻自身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获得外汇收入等人口迁移还有利于加强人口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交流15.(1)描述图中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15.(2)简述甲地人口密度小的原因并推测未来甲地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15.(3)从乙地位置的角度分析乙地人口密度大于甲地的原因【答案】(1)人口空间分布不均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东南沿海人口密度最大【解析】(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其中东南沿海人口密度最大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答案】(2)原因甲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纬度低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趋势随着人们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发展大量人口迁入亚马孙地区甲地的人口密度会增大【解析】(2)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亚马孙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伴随着人们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发展大量人口会迁入亚马孙地区甲地的人口密度会增大【答案】(3)乙地位于巴西高原纬度和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温凉乙为巴西首都所在地经济较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解析】(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从气候、地形、经济等方面分析乙地位于巴西高原纬度和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温凉适宜人类生活该地为巴西首都所在地经济较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16.(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16.(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6.(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 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1)数量大规模不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解析】(1)读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答案】(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解析】(2)根据表格中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可以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答案】(3)增加原因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带动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了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转移等带动了部分劳动力迁移【解析】(3)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带动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了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转移等带动了部分劳动力迁移17.(1)据统计荣防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地点选择在珠三角地区请说出原因17.(2)荣防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会对该村产生哪些不利社会影响17.(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试说出原因【答案】(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距离较近【解析】(1)荣防村青壮年去珠三角地区打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前景好【答案】(2)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社会工作难度加大劳动力流失【解析】(2)人口大量迁出后该村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同时还会产生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社会工作难度加大等不利影响【答案】(3)呈现下降趋势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解析】(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主要从东西部经济差距减小、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东部生活成本上升等方面分析。
人教版2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故水源成为区域发展的必备条件,城镇作为人口聚集地,更应满足水源需求才能发展,据此,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在绿洲部位,选D。
2.【答案】B【解析】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旱,水源成为限制沙特阿拉伯环境承载力的“短板”,选B。
3.【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2016年渝东地区大量人口流动地属于生态保护区及生态涵养保护发展区。
人口的流出,使得区域受人类的干扰小,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由于渝东并非经济核心发展区,且流出的人口大多涌入城市经济区,给城区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故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中显示,该时段,城区人口流入大于流出,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加快城区城市化;该地的人口流动多在本区,对区际间交通影响较小。
据此分析选C。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重庆曾是我国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区之一。
2016年重庆的总人口流动数据显示,该年流入人口大于流出人口,说明这一时间段内重庆市流动人口具有明显人口回流现象,重庆成为人口迁入区。
该时段人口流入增加,城市化加快,但流入人口不一定是青壮年,且材料并未显示该时段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流入地有核心功能区,也有新区、生态建设区域,不全是经济发达区域。
据此分析选A。
5.【答案】D【解析】重庆市人口流动属于自发人口流动。
影响现代人口流动的最关键因素是经济因素。
图中显示,流动人口流入最多的是核心经济发展区域,是重庆最发达的区域,故经济发达程度是吸引人口迁移的最关键因素,据此分析选D。
6.【答案】A【解析】“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A对。
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不是主要原因,B、D错。
北京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达,C错。
故选A。
7.【答案】B【解析】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交通改善,来往于双城间,速度快,用时较短,B对。
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解析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1.据图中信息可知()A.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30%B.我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C.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数量相等D.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小2.针对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应()A.废止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B.大力吸引国外移民,增大劳动力数量C.加大对老年人社会抚养资金的投入D.大力向国外移民,减轻就业压力解析:1.B 2.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15~59岁人口比重波动下降,故我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图示反映的是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比重的变化不是数量变化;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不断增大,故劳动人口数量并不是在不断减小。
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即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因此应该增加社会养老支出;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故不能废止计划生育政策;依靠大力吸引国外移民或大力向国外移民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都不符合我国国情。
读图,回答3~4题:3.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4.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解析:3.D 4.D第3题,①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为传统型;③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现代型。
第4题,②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老年人所占比重小,与D图相符。
分年龄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段内每千名育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
下图为我国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分年龄生育率变化图。
据此回答5~7题:5.图示我国城乡人口生育年龄段主要集中在()A.15~17岁B.18~25岁C.26~36岁D.37~49岁6.图示我国城乡人口生育率的差异主要是()A.农村本地人口的生育率明显低于农村外来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B.农村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明显低于农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的生育率C.城市本地人口的生育率明显低于农村外来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D.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明显低于农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的生育率7.影响我国城乡流动迁移人口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是()①自然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生育政策④经济因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5.B 6.D7.C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人口生育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9~31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我国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原因,应该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去综合考虑。
2.【答案】B【解析】要想缩小地区间的人口密度差异,无论是提高人口出生率还是进行移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进行努力。
3.【答案】B【解析】根据轮廓可判断A 处是欧洲,B 处是南亚,C 处是东亚和东南亚。
南亚成为人类大陆,即说明其人口分布稠密,这与其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
4.【答案】C【解析】从位置上看,D 处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成为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而在此区域内人口稠密。
5.【答案】B【解析】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的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显著。
另外,历史、宗教、习俗等因素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6.【答案】C【解析】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小;湿润地区人口密度大。
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
【考点】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7.【答案】B【解析】图中A 点海拔接近4 000 米,可能为青藏高原地区;E 点降水量小,应位于西北地区,可能为塔克拉玛干沙漠;C 点海拔低,应位于东部沿海地区;D 点降水量大,人口密度高,应位于南方沿海地区。
所以本题选择B 选项。
8.【答案】C【解析】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 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9.【答案】A【解析】箭头A 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10.【答案】A【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曲线在2010~2011 年斜率最陡,由此可判断该时段我国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最显著。
11.【答案】B【解析】人口出生率对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无明显影响;外出农民工户籍转变成城市居民户籍极少,不是影响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近年来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导致跨省外出农民工数量减少;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对农民工劳动技能要求提高,农民工因劳动技能低,外出就业困难,使外出农民工增量减小。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1-6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答案 1.D 2.A解析从图上只能看出2015年后,我国15至64岁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示我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第1题应选D项。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提高,但出生的“二孩”真正成为劳动者最起码在15年后,所以,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没有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用工荒”问题还是会比较紧张。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香港老年人口5年内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香港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香港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B.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C.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D.当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4.伴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抑制人口向香港迁移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内部结构调整④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3.B 4.D解析由图中曲线示意图可知,香港老年人口每5年增加速度由1961~1965年的7%左右下降至2006~2010年的不足2%,整体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略有上升,这表明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但加深的速度趋于平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势平坦;地处我国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地区位于内陆,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所以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民族分布、国家政策、宗教信仰对我国总体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较小,故A、C、D 错误,该题选B。
2.【答案】B【解析】浦东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开发浦东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会促进人口向东迁移,故A 错误;实施西部大开发会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使人口向西部迁移,故B 正确;东北工业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振兴东北工业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会促进人口向东迁移,故C 错误;长江沿岸经济带既包括东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也包括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所以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对人口的东西迁移影响不大,可能会促进人口从南、北方迁往长江沿岸地区,故D 错误。
所以该题选B。
3.【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故判断P 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时的最佳人口规模,P′为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的最佳人口规模。
故选C。
4.【答案】D【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故选D。
5.【答案】C【解析】虽然县镇的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A 错误;虽然农村的基础设施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B 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高昂的生活成本可能导致农民工回流,C 正确;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不是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原因,D 错误。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C 项正确。
2.【答案】A【解析】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项正确。
3.【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乙为山西省,丙为广东省,根据人口密度可知,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于山西省。
广东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山西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4.【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主要位于巴西。
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少;北部平原地区人口稀少。
5.【答案】D【解析】南部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D 项正确。
6.【答案】A【解析】北部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A 项正确。
7.【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
读图可知,1953 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距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 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A 项错误,C 项正确;1953 年,60%土地集中约48%人口,1982 年,60%土地集中约46%人口,2010 年,60%土地集中约42%人口,D 项错误;并不是极度集中,B 项错误。
8.【答案】D【解析】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D 项正确;气候和资源随着年份变化小,B、C 两项错误;环境目前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A 项错误。
9.【答案】C【解析】相比较来说,该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为适宜,发展历史较悠久,经济相对发达。
南部多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完整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分×20=60分)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 B.acd C.abd D.bcd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 B.b C.c D.d1~2.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图表的判读和分析能力。
a图中老年人口比重明显较大,可能是类似于美国老年人口向南部地区的阳光地带迁移所致;b图中的年轻人口比重、d图中的劳动人口中的男性比重都明显较大,也说明人口迁移对这些地区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影响较大。
第2题,考查人口构成与城市功能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知识重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图中的年轻人口比重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口比重,可推测可能是由于年轻人为求学而迁移到该地,反映了当地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答案 1.C 2.B读下图,回答3~6题。
图甲图乙3.图甲中①所示国家与图乙中a~d所在国家相符的是() A.a B.b C.c D.d4.图甲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是()A.①B.②C.③D.④5.关于图乙中c国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B.自然增长率为负值C.目前人口以迁出为主D.目前死亡率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与经济落后有关6.目前图乙中d国人口增长模式为()A.“高高低”模式B.过渡模式中高增长阶段C.“三低”模式D.过渡模式中增长下降阶段3~6.解析据图中坐标可以判断甲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①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的过渡模式;②为较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负增长情况;③为“三低”模式;④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负增长情况。
由此可以判断①所示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③为发达国家。
根据图乙中经纬网可判断出a为印度,b为美国,c为德国,d 为日本。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5 小题 )以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 1~2 题。
1.2010年,该市 0~ 4 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3%B.6%C.6.2%D.3.2%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构造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青壮年养育儿女的负担渐渐加重B.生育率渐渐增添C.该城市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D.青壮年男子渐渐外移【答案】 1.A 2.C【分析】第 1 题,解题重点是读懂坐标图。
第 2 题,近三十年来该城市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生率低,少年小孩比重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要。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读深圳户籍人口根源地散布图,达成3~5 题。
3.深圳户籍人口根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①吉林、安徽②广西、湖南③湖南、贵州④江西、福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许多的主要原由是()①四川的乡村节余劳动力多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③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④生态移民许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度②增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减小地域经济差别③调理了地域间人材的余缺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3.D 4.A 5.B【分析】第 3 题,联合图示内容即可作答。
第 4 题,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缺少、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自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在比较利益的推拉作用下,四川成为人口迁徙流动大潮中的领头羊,流动规模不停扩大。
第 5 题,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增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调理了地域间人材的余缺,减小了地域间经济差别。
高中教育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卷
湘教版地理必修 2 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命题人:曾祥兵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1. 某地以耕地、丛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奉养的人口数目分别为8 000人、 6 000人、封 4 500 人、 10 000人 , 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 耕地 B. 丛林 C.淡水 D.矿产-- 2. 不一样历史期间,不一样国家人口发展的特色,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A. 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C. 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 自然灾祸和战争---读以下图回答 3—4题--号--考-------------------------3.以下有关人口增添的说明,正确的选项是()-名-A. 19 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B. 20 世纪早期乙国人口增添最快-姓--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D.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4.以下有关人口问题及原由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密A.甲国人口增添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快速--B.近来乙国人口增添过于迟缓,城市人口显然减少班---C.乙国人口增添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D.近来甲国人口增添过于迟缓,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目、规模、范围都在不停变化。
跟着人口数目的增加,--人类开发资源的数目愈来愈大,种类愈来愈齐备,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代替品,但仍有很多资--级-源欠缺、枯竭。
依据资料,回答5~ 7题。
-年-5.以下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塑料B.石油、农田 C .原始丛林、地下水D .煤炭、化肥---6.对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根源于自然资源--B.跟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添,自然资源也急剧增添--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添对资源的需求日新月异,人均资源耗费量也日新月异--7.我国人口数目逐年递加,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A.逐年降低人口增添数目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B.控制人口增添速度和数目,走可连续发展道路,确实保护耕地资源--C.发展科技,开发全部可利用资源--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添粮食产量--8.对于人口容量的正确表达是()---A.是指地球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目--B.是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能奉养和承载的最大人口数目--C.是指全世界或某地区的资源、环境保持最高生活水平状况下的人口数目-校-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目-学-9.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最低的地区是()A.北温带B.中温带C.干旱半干旱区 D .青藏区10. 限制人口容量的首要要素是()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人类的文化水平D.人类的生活花费水平11. 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有关的要素是()A. 资源数目B. 科技发展水平C. 花费水平D.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2.对于人口迁徙观点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挪动,均称为人口迁徙B.参加国际旅行属于人口迁徙范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徙D.属人口迁徙范围的迁徙人口,其空间挪动距离在 1 000千米以上13.对于人口迁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国际人口迁徙是指发生在不一样国家之间的人口迁徙()B.国内人口迁徙不过指发生在一个国家自察与省之间的人口迁徙C.出门旅行、购物等发生的人口挪动也属于人口迁徙D.国内的人口迁徙即指由乡村迁向城市的人口挪动14.从 20 世纪 70 年月中期开始,部散发达国家接踵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此现象中人口迁徙的方向是()A.由乡村到乡村的人口迁徙B.由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徙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徙D.由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徙1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旅客前去四川九寨沟,这类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徙 B .国内人口迁徙 C .省际人口迁徙 D .人口流动16.对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徙的影响,正确的表达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徙及空伺散布的重要要素B.历史期间,天气的好坏决定着人口迁徙的方向和规模C.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弱竭进行的人口迁徙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D.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徙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7.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活、生产空间格局,进而决定着人口迁徙方向和规模的自然环境要素是()A.天气的影响 B .淡水的散布和变化 C .土地生产力的衰竭 D .矿产资源的开发18.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惹起的移民是()A. 属自觉形成的B. 社会经济要素起主要作用C.对迁入地经济建设不利D.主要迁往沿海地区的大城市19. 跟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行,好多人向西部迁徙,这类场面形成的主要原由是()A. 水源条件的改良B. 民族政策的变化C. 交通与通信的进步D.经济布局的改变世纪 80 年月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徙的特色是()A. 从城市迁往乡村B. 规模小,频次低C.由内陆迁往边境D.流感人口大量增添21. 我国 20世纪 80年月,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由是()A. 政治要素B.经济要素C.天气要素D.资源开发要素22. 以下人口迁徙,属于国内人口迁徙的是()A. 北约入侵南结盟致使的难民迁徙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到美洲C. 上海赴庐山旅行的旅客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23~25题。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评(两套)第一套 (1)第二套 (13)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完成1~2题。
1.表中()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2.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结合湖南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出其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在五省级行政区中吉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高,湖南省的死亡率最高。
第2题,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其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及图名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第4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人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C.城镇化水平高D.工业发展最早6.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中部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D.位于日本群岛上答案:5.B 6.C解析:第5题,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达标检测(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达标检测一、选择题。
下图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海拔大约在( )A.0~ 500米B.500米左右C.500 ~1000米D.2 000米以上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矿产丰富B.交通便利C.宗教圣地D.气候适宜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
下面两图中,P点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
图Ⅰ是我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Ⅱ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Ⅱ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4.图Ⅱ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势起伏大B.水资源短缺C.石漠化严重D.冻土广布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5.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水文和农业D.历史和经济6.西部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7.下列关于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呈等差数列形式增长B.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减缓C.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D.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于稳定8.若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图中人口数量变化,则世界人口达到饱和的时间可能是_________年。
( )A.2020年B.2035年C.2047年D.2050年9.当人口数量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出现的后果是( )A.地球爆炸B.人口数量减少C.环境污染D.人均土地增多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4.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根据材料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2.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2)A—B一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其原因是:
B.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C.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D.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和“人口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图示时间内,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_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_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3~4题。
3.与现阶段英国、中国、古巴人口再生产类型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③ ② ①B.④ ③ ②C.⑤ ④ ③D. ⑤ ③ ①4.对阶段③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该阶段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该阶段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对中国而言,导致该阶段人口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实施计划生育。
D.对中国而言,导致该阶段人口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
5.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 ( )A.农业革命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二战”以后D. 农业革命之前6.下列国家中,目前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俄罗斯B.德国C.中国D. 印度7.“二战”以后,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是( )A.欧洲B.大洋洲C.北美洲D. 非洲8.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阶段D.现代型下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10~11题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填序号)( )A.①B.②C.③D.④10.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填序号)( )A.①B.②C.③D.④11.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C. 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1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D.自然灾害和战争13.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D.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14.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多应控制在( )A.12.95亿B.15亿C.16亿D.18亿左右15.为了简便,在便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主要依据的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能源资源D.生物资源16.概括的说人口的合理发展是指( )A、要与政治发展相适应B、要与资源多寡相适应C、要与文化发展相适应D、要与资源利用和环境相适应保护1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的贫富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D.生活消费水平18.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在( )A.60亿左右B.80亿左右C.100亿左右D.130亿左右19、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20、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某家庭在市内换房B.过节期间的旅游、观光等经济繁荣C.高中毕业后要求去西部求职就业D.家住杭州的小王每天去上海上班21.环境人口容量具有 ( )A.不确定性和绝对稳定性B.确定性和绝对稳定性C.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D.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最终取决于( )A.各种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B.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C.各种活动的科学技术水平D.各种活动的从业人员多少23.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上海B.福州C.汕头D. 东莞24.提供下列服务的城市属于等级最高的是( )A.小百货、副食品B.早点铺、菜市场C.医院、大商场D.小学、理发馆25.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26.关于城市及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服务范围B.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是其各种职能服务范围相重合交叉的地区C.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没有必然联系D.城市一定位于其服务范围的正中心27.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28.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D.促进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29.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历史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因素30.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B.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C.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31.影响城市地域形态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因素②地形、地貌条件③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④国际地位和军事因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B.每个功能区只有一个功能C.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33.现在北京市围绕故宫—带形成的城市中心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工业区C.行政区D.住宅区读城市功能分区模式图,回答36~37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
“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6%。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分布B.自然环境C.国家政策D.宗教信仰2.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措施是( )A.开发浦东新区B.实施西部大开发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2019·蚌埠铁路中学高一期中)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4.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2019·上饶高一期中)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D.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影响C.增加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所有行业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7.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B.充分利用了国外资源C.消费水平高D.人口众多读北京市人口发展数据图(单位:万人),回答8~9题。
8.据图可知2011-2014年北京市( )A.常住人口增速远小于常住外来人口增速B.2013年以后城市中心逐渐衰落C.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协调发展D.2013年后常住外来人口减少9.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速回调B.受叶落归根传统思想的影响C.北京环境污染严重D.受到当地人们的歧视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0~11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1~3题。
1.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植被B.水源C.地形D.矿产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3.乙、丙两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矿产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消费水平④经济发展水平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题及答案高一学生们在接触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时,通过试题的检测能更好掌握该部分内容。
下面是店铺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题及答案,希望你的解答能与参考答案一致。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1年10月31日是“70亿人口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在日渐老龄化的中国,空巢、失独老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南省慈善总会2013年3月27 表示,已将空巢、失独老人等列入关爱救助对象。
结合下图,回答3~4题3.甲、乙、丙、丁四类国家中,粮食安全、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4.“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5~6题。
5.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13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C.2005~203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6.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7.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地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自然增1.6%2.6%-0.1%0.6% 1.8% 1.1%长率*指不含墨西哥及其以南国家的北美洲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8.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重大工程建设B.人口分布不均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D.户籍制度的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分×20=60分)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B .bC .cD .d1~2.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图表的判读和分析能力。
a 图中老年人口比重明显较大,可能是类似于美国老年人口向南部地区的阳光地带迁移所致;b 图中的年轻人口比重、d 图中的劳动人口中的男性比重都明显较大,也说明人口迁移对这些地区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影响较大。
第2题,考查人口构成与城市功能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知识重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图中的年轻人口比重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口比重,可推测可能是由于年轻人为求学而迁移到该地,反映了当地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答案 1.C 2.B读下图,回答3~6题。
图甲 图乙3.图甲中①所示国家与图乙中a~d所在国家相符的是( )A.a B.b C.c D.d4.图甲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是( )A.①B.②C.③D.④5.关于图乙中c国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B.自然增长率为负值C.目前人口以迁出为主D.目前死亡率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与经济落后有关6.目前图乙中d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A.“高高低”模式B.过渡模式中高增长阶段C.“三低”模式D.过渡模式中增长下降阶段3~6.解析 据图中坐标可以判断甲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①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的过渡模式;②为较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负增长情况;③为“三低”模式;④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负增长情况。
由此可以判断①所示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③为发达国家。
根据图乙中经纬网可判断出a为印度,b为美国,c为德国,d为日本。
德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且为负增长;日本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三低”模式阶段。
答案 3.A 4.C 5.B 6.C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甲、图乙回答7~8题。
7.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B .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加大D .劳动力成本下降8.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7~8.解析 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此趋势持续下去,将会出现人口老龄化。
图乙中按时间先后我国人口青少年儿童的比重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在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中表现为塔基不断萎缩,塔尖不断增宽。
答案 7.B 8.D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9~10题。
9.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毕业生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直接奔赴我国西部地区,参加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导致他们向西部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①B.③C.⑤D.⑧10.影响我国A市形成之初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②B.④C.⑥D.⑦9~10.解析 第9题,我国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包括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
第10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河流信息可判断A市为四川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所以该市形成之初是资源的开发导致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 9.B 10.A 读图,回答11~12题。
11.制约图中甲河下游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地资源 B .热量C .淡水资源D .对外开放程度12.乙国每年有大量的侨汇,该国劳务主要输出到( )A .美国 B .西欧C .日本D .西亚11~12.解析 第11题,利用经纬网和河流的信息可知,甲河为尼罗河,其下游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是制约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第12题,乙国是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每年都有大量劳务输往西亚地区开采石油,赚取外汇,使侨汇成为埃及四大经济支柱之一。
答案 11.C 12.D(2011·广东)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13.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14.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13~14.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1995~2009年迁入率波动上升,迁出率波动下降,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净迁入量指迁入人口数量与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
第14题,具有上述人口迁移特征的省级行政区应是经济发达的省(市)区,上海符合题意。
答案 13.D 14.A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读图,回答15~17题。
15.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低C .大量人口迁入D .原有人口基数小16.关于该市地理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 .城市人口比重较高C .老年人口比重持续降低D .环境恶劣导致人口容量小17.该城市的特点最接近( )A .拉萨市 B .重庆市C .西安市D .上海市15~17.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而自然增长率虽有波动,但均是负值,因此该市人口数量的持续上升主要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
由该市的上述特征可判断该市经济较发达,城市人口比重较高,人口老龄化较严重,与上海市最接近。
答案 15.C 16.B 17.D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回答18~19题。
n d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 1 600 5 00025~44 2 00030 00015~24 2 40027 5000~146405 00018.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 .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 .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19.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 .环卫人员B .中小幼教师C .工程技术人员D .建筑设计师18~19.解析 第18题,利用表中信息可知,该特大城市迁入人数远大于迁出人数,且迁入人口以15~24岁和25~44岁的青壮年为主,因此可缓解该大城市的老龄化进程。
迁入人口中以初中学历为主,因此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环境人口容量与当地的资源、科技、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与外来人口无关。
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大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因此大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会加快向二、三产业用地转化。
第19题,伴随着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同时也迁入了大量0~14岁的人口,因此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中小幼教师。
答案 18.C 19.B20.读“世界总人口推算图”,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将分别达到( )A .100亿、99亿B .100亿、90亿C .110亿、99亿D .110亿、90亿解析 读图可直接推知2050年世界人口数约100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10亿,即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90亿。
答案 B二、综合题(40分)21.读“人口、资源、污染等因素相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20世纪以来,世界资源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2)世界人口增长约在________年达最大值,此时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该图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解析 注意各曲线的升降变化趋势,明确各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结合人口与资源、经济、污染的关系分析解答。
答案 (1)逐年减少(2)2050 呈下降趋势(3)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有限的,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22.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我国1953年、1982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2分)( )A.0.5% B.1%C.2% D.2.5%(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
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2分)(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我国普遍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解析 第(1)题,可直接从图中读取2000年0~4岁婴幼儿约占总人口的7%,而2010年0~4岁婴幼儿约占总人口的6%,再结合国情,我国近10年来总人口变化不大,因此可直接估算出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1%。
第(2)题,人口老龄化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7%。
第(3)题,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偏高,他们的出生时间应为1986~1990年。
第(4)题,读图中数据,再结合我国历史背景可分析回答。
答案 (1)B (2)2010(3)1986 1990(4)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23.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图中A 、B 、C 、D 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四国,根据图中信息,请写出这四个国家的名称:(4分)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