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d60e2f2d0d233d4b04e696b.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后感一个场所被称之为学校,其最核心的标志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按照这样的说法,看看我们今天的学校,有多少教师和学生能够每天花些时间进行阅读,有多少教师和孩子有时间喜爱书籍?师生们每天共同奋斗的这一场所,能称之为学校吗?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青少年把读书作为最大的享受,促使他们从小就开始藏书,并将之视为引以为豪的传家宝。
生活证明,如果培养出的青年人酷爱读书,那么他不会在闲暇时因为无所事事而苦恼,更不会去追求无谓的消遣。
”这其中有几件事情需要特别强调一下:一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藏书、读书的习惯。
这是家长的主要责任,但也是需要学校和教师竭力倡导的。
“如果一个月中家庭藏书连一本也没有增加的话,那我就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
”如果苏霍姆林斯基还在,我们将会有多少家庭让他感到不安呢?二是教师要充分意识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
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能刺激智力觉醒。
书籍和由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的手段。
”阅读不是语文教师的事情,每个学科都面临着阅读的需求,都需要引导学生的学科阅读。
“没有阅读,师生之间就没有精神上的一致,教师也就无法了解学生的个性。
”三是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校图书馆是学校精神生活中心,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基地之一。
儿童的许多兴趣在这里得到满足,激发幻想的火花往往在这里点燃。
”学校的图书馆不能变成书籍的储藏室,而应成为孩子互动交流的场所,孩子精神世界提升的引擎。
四是要确保孩子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cd33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6.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100个建议》这本书的有关章节,刚好看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这个问题。
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书中有很多想法和见解。
许多宝贵的经验仍然能够为我们所借鉴。
看这样的书,领人感悟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刚刚参加教育共作的我,在读到这本书时候,被深深的触动了。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读到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因此,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教育方式。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
”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
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
虽然,我们达不到如此境界,可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
一年级的刚从幼儿园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中过渡到一年级,难免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尤其是拼音教学枯燥乏味,知识点碎而且冗杂。
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让他们慢慢适应慢慢习惯。
教育方法在这时就显得尤其重要。
说到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我想这应该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吧。
我觉得要想成为真正的教学能工巧匠,只有自己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
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应该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斥耳目,别人好的东西应该吸收借鉴,但决不能生搬硬套。
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48e060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d.png)
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是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以其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的
教育哲学和思想的集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非简单追求知识的积累。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并发
展他们的智力、感情和意志。
这种培养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成为自
己的主人。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
导者和指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积极
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了社会性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
和互动,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交
往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的
真心和情感投入。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同时,教育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需要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结合,培养具有担当
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通过践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我将继续努力成为一个优秀
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af2f1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c.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被誉为现代教育的先驱,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被人们所推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则是他对教育的一些独特见解和心得。
这篇文档将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的读书心得。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箴言中提到“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
教师不能仅仅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授给
学生,应该倡导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
如今,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
教育要引领学生走向未知的领域,点亮他们内心的火焰。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说到“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能够教给学
生所有的东西,而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则能启发学生自己学习”。
这句话对于教师而言是极具启示性的。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
教师应该把自己变成一个导师,让学生像自己一样有内生动力去学习。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可以让学生成功,但只有一个伟大的教育者才能让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问题。
他说到“教不是为了学生的未来生活,而是为了他们活在今天”。
在今天,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教育也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师应该多元化授课,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教师不仅需要拥有相关内容和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宽广的思维视野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希望这篇文档能够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心得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汇总
![苏霍姆林斯基心得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5dbf5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5.png)
苏霍姆林斯基心得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汇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篇一书中共有100条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书中的100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文字深化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每条建议像一场甘雨般化解着我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给了我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21条建议“兴趣的机密何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他的众多建议中,不止一次提到关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他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兴趣的机密何在?他说,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
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关系和互相联络,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泉。
同时,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终的泉之一。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动脑探究过程,他认为,分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就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让他们想学、愿学、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因此,他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考虑和理解教材中那些结合点和线索。
他认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解释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
让学生在知识运用过程中体验到知识是一种那个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那个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5e46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0.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1世界上的书籍千千万万,但是只有一种让人当初一见钟情,之后则要常常拿起——哪怕抚摩一下也好,这种书往往蘸着生命的汁液用心写就。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无疑属于这样的精品。
我把这本书当成是我一生的财富,那是因为:这是一本读来亲切的书读目下的多数教育书籍,包括媒体上的某些论文,简直是比自己写文章还要累,几近“眼睛的牢狱”与“心灵的折磨”。
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不!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大概也不想以教育家的身份,用校长的口吻(尽管他就是校长)对教师进行空洞的说教和长篇大论的理论阐释!尽管选集中的每一本都一本书都厚重如砖,但苏霍姆林斯基提炼出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每一条建议都结合生动的教育实践来说,因此他就好像坐在你的身边,微笑着,与你娓娓而谈,真可谓是“坐而论困,起而新教”。
奥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在致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中这样评价他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
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因此,这不是方法、技术之作,而是实践大作、心血铸就因此,我常常是把《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当成睡前难得的思想与精神的享受来对待的。
“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
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8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35f2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f.png)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8篇心得体会在写作方面其实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想要写好一篇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最重要的就是独特见解的抒发,以下是精心为您推荐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1近期,我拜读了这本教育专著,作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阔论,但却说的很真诚实在,可以说是条条经典,用来指导我们实际的教学,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对我感触很深,对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受益匪浅。
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是谈兴趣的,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
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学生没有兴趣,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自问一下,你自己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有没有想过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deb9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c.png)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有感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它关乎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也关乎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众多教育经典著作中,《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又实用,他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书中,他提到:“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
书中的许多观点都让我深受启发。
比如,他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这使我反思在日常教育中,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能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我们总是习惯于给学生安排好一切,却忽略了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让我明白了,教育不是强行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当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去追求知识时,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思考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们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童年和青春时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提醒我们,要让教育回归本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书中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也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心灵的呵护者。
我们要有深厚的教育情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ca0a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c.png)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篇1重温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比之前有了更接近自己教学工作的亲切感。
每读到一条建议,比之前理解和认识更深了一些。
有感于“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不就是我们说的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吗?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能否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就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学生在个人成绩的看法。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正如作者说的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水,就会损害他的力气,到明天他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所以,更理解了“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不相同的。
”因此,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这使我对从儿童兴趣出发来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
不光要从学科本身的兴趣点,更要关注儿童认知的兴趣点,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儿童个体的原有认知水平,来组织教学。
即我们所说的“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教师和学生关系有相互信任,学生可以坦率自己,真正把学习当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发自内心,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都能取得成就,如同燃起了生命的火花和一条蹊径。
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弥足珍贵,一定要爱护好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曾几何我们因为自己的急于求成,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让这些火花散失,让我们所谓的差生就那么一天天落后下去。
那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有成就感呢?那就是分层次地布置学习要求。
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教育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教育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54e0ba18f90f76c660371a25.png)
——读朱永新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一书有感朱永新先生从一线教师的需求出发,在自身阅读的基础上,摘选出苏霍姆林斯基的箴言名句,汇编成这样的一本小书,还是很有意义的。
它可以成为教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引导之作,也是教师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简明读本。
一、学校的教育学校,是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会与人交往并和谐共处、学会做人的重要场所。
要将这些事情做好,一方面,要教给孩子认识世界所必需的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及其语法、各种图形和数字符号、公民社会和自然世界所遵循的各种规则,等等;另一方面,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和体验所学知识的价值,知道在真实的情境下该如何灵活应用这些符号系统。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孩子们充分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儿童、少年、青年按照自己的愿望(这种愿望当然需要培养)每天自由利用不少于五六个小时的课余时间,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切关于发展素质和爱好、培养能力和志向的议论都不过是空谈而已。
”回想我自己的小学求学经历,正处于文革期间,上课的课时并不多,也没有很多作业,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就这样,我还经常请假,跟着母亲去买菜,以便在收工之后吃上一个烧饼、喝上一碗汤。
老师时不时就会把我叫过去,考一下我的数学,看我能够对答如流,也就随我去了。
我经常想,我今天的很多兴趣爱好,包括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小学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有很大关系的。
今天的孩子,很显然就缺少这样的宽松环境和氛围。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最不能容忍的或许就是孩子的无所事事。
要将孩子一整天的生活都安排的满满的,心里才踏实。
各种命令和要求,更是如影随风,时刻陪伴着孩子,让他们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麻木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幸,就是教师的命令、指示、要求提得太多。
如果儿童,特别是青少年,从教育者那里听到的总是命令,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受到束缚,而孩子们是多么不愿意受束缚啊!”二、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激发儿童对知识的渴求。
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c4554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a.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是以人为本的。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其次,教育应该是生活化的。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将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观实地等方式,将知识与生活相融合。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再次,教育是自主性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非常重要。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他们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教育是全面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多个方面,包括智力、情感、道德、体育等。
他认为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割裂开来。
我赞同这种观点,因为一个人的发展不仅仅只有知识层面,还涉及到他的情感、道德和身体健康等方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的来说,《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对于我来说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理解到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育。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未来我可以将这些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心得
![2024年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111ed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5.png)
2024年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心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是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一本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该书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的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在阅读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之后,我有了一些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在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过程中,我被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本质的定义所深深触动。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形成。
教育应该是人的自由、积极和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和束缚。
这一观点引发了我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使我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人格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在今天功利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一观点令人深思。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方法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教材和课程标准来教学。
他强调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深受这一观点的启发,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进一步,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教育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提倡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为教学材料,使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往往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潜能。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f762fa4ddccda38366baf1c.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世界上没有一种精神劳动能与教师的劳动相比。
”“教师的工作往往是想不到自己,因为他必须去想着别人,这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他们个人生活的真正幸福。
”确实,在我担任教育工作以来,想的最多的是自己的学生,想着怎样提高他们的成绩,怎样改变他们的坏习惯,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忙碌工作中,虽然感到了教育工作的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教育工作带来的幸福——因为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就是我们做为教师最大的快乐。
当然,对于一群调皮的学生,只是具备父母般的关爱是不够的,没有严格的要求是不足于改变学生的劣习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威信是教师智慧和心灵的结晶,是使集体树立尊重自己理想、原则和信念的能力。
”所以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投入大量的精力,采取很多办法与措施,制定了一套适合提高我们学生学习氛围的奖惩制度,并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操作时也确实发现切实可行,学生们都变的积极起来了。
让我们都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从工作中体会做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幸福与快乐吧。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7df8c95022aaea998f0fe7.png)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有感华容四中:邓磊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所有教师研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每一条理论都是教育的经典名言,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阅历的思想,精炼的语言依然符合教育规律,依然生机勃勃,处处时时开花结果,闪耀着教育经典的光辉。
我细读了一遍,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和其它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教育的核心并不是自己怎样去“讲好课”,而是研究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研究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意味着不断地自我批判,在批判中前进,从而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学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的结果,也正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备课就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也是上好一节的关键。
一节课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备课就是要使老师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
要完成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化,真正的功夫就在于备课。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地认识。
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讲授才有可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
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
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
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
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精选7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8353d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精选7篇)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篇110月是读书月,在上级部门的引导下,我们系统全面的通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专著,感触颇深。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观念如何才能转变,或者说,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广大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就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阅读教育专著,我获益匪浅,认为阅读教育专著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近二十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九岁起担任一个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去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
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教育改革,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苏联中央级和地方级的出版社,分别为他出版了两套多卷本的教育文集。
他在苏联教育界的地位,不亚于过去的马卡连柯,而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成就,甚至比马卡连科还更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
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上,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牢;这种东西存在于教师心灵深处,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苏霍姆林斯基用真诚的笔调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显过时。
在今天教育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消失。
教师要多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c5296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b.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2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篇1“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两个规律,一是学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师的态度。
读到这里,我想学生成绩的好孬是不重要的,关键是让他感受到成功,并逐渐提高,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他需要我们去培养,有的学生的抽象能力早些,有的晚些,但最终学生都可以是抽象的。
如果一开始就放弃的话,就是教师的失职。
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发展,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怎样的途径,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苦难,才能引导学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水平,每节课使学生进步,这才是教师的态度,教师关注的是发展,而不是结果,要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这就是教师的本质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篇2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
作为一线教师,书中许多的经验都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反思。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书中提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
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
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爱,是一种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524f50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0.png)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当儿童跨进公立学校大门,便成了你的学生之后,他就会无限地猜忌你,你的每神圣一句话对他来说就是永恒的真理,你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和的典范。
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溶化露珠抖落。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说明了老师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__神圣不可侵犯。
当学生跨入学校,进入你的班上之后,你就便成了他心中的神,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在他的眼中都是对的,绝对的服从,并且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异议。
因此也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必须深思,确定每句话说出来是对的,是经过检验的。
不能胡言乱语,不能信口开河,不然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当我们做某件事时,事会也要先考虑清楚这件事是不是会对学生、对他人造成伤害,会无法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老师的行为在他们认为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是他们心底的学习的对象,我们的老师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还整体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模仿。
学生把指导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当做神圣的真理。
他们模仿能力很强,会模仿的很像,因此有人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得来什么样的学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常常会听家长说:“老师,孩子听您的话,你说一句比我们说十句所说都强!”学生会把老师的话说成误为圣旨,不容许家长说老师的不对,哪怕老师说的是错的,学生也会维系老师的言语,说家长是错了。
小干部行政管理班级的时候,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用老师的腔调来说话。
高中生因此我们要为大学生做好示范。
用正面的力量真正影响到师生。
成为学生终生直接受益的老师。
一次课上,学生学习到几个字组成一个字元的字元,比如“三人众”,“三口品”。
借此机会,我给学生拓展了一些课外有关“口”的知识,“两个口,三个口”,学生都会,“四个口”,学生难住了,当我说出是“叫”的时候,学生可诧异,并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但我解释完了年后,他们恍然大悟,并且发出“啧啧”的称赞声,接着“五个口,七个口,八个口”。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心得体会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36b63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0.png)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心得体会为了提升我的专业化素养,我在寒假读了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给了我一顿精神大餐。
我细读了一遍,感受句句经典,本人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真正的教育是要培养一个人对别人、对社会和对人民的一种责任感,而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断然的命令,没有合理的教诲和不擅长把本人的个人利益服从于多数人的利益,服从于集体的利益是不可能有什么责任感的,因而,我认为,在班级治理中,责任教育则是指老师站在祖国将来需要的高度,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认识,建立科学的责任认知,履行正确的责任行为。
教会学生本人教育本人,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要做的最复杂的一项工作。
平常所说的培养本人的信念,实际是培养不违犯本人良心的那种才能。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教育工作方面有个严峻的缺点,确实是只会去逼迫学生,而不会启发学生让他本人去逼本人!人的最大成功确实是他能战胜本人。
一个人从童年起就要学会支配本人,从小就要学会命令本人,管束本人,逼迫本人去做应当做的事,而且把应该做的事变成你愿意做的事,这是一种和谐。
学生犯了错以后,采纳惩处手段是非常简单的,要教育他为本人的过失感到难受,从而遭到良好的责备。
因而,依照苏翁的观点,在学生犯错以后,我们应该努力使他们认识到本人的不良行为,从而产生如此的办法:我应当成为一个和我如今不一样的人,为本人的过失感到难受,这是对别人的不良行为不能容忍和毫不妥协的源泉。
因而学生犯了错以后,遭到责备主要不是来自老师,而是来自学生本人,作为老师,我们只能去点燃仁慈思想的火花。
用知识教育学生,并不意味着把知识变成成品,然后将它们塞进学生的头脑。
学校的使命在于使青青年在心灵里树立起自学学习的态度,确立对知识的坚决原则立场和本人的见解。
所以,劳动锻炼、身体锻炼等在自我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书籍是自我教育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看好书,进展劳动、身体锻炼是促成学生进展自我教育的必要手段。
《苏霞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笔记
![《苏霞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f0e209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4c.png)
(苏霞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笔记
摘抄:
孩子往往视教师为楷模,信任他的每句话无条件地完成他的要求。
但如果在教师那里出现了某种行为,破坏了孩子对他的信赖,在孩子的心灵里就会酿成第—幕悲剧:发生疑心产生不信托感。
心得:
古人说“师者,人之榜样也〞。
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候为经举族为法〞,一言一系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
我认为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做教育首先自己就要受教育。
随着社会的开展,学生们受教育的渠道也迹渐扩宽他们的信息重也在不断增大。
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们拥有更宽的知识面、更专业的教育知识去面对学生们。
而要提高自己唯—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踢的上时代的脚步才能与“师者人之榜样也〞这句话相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读书心得
当儿童跨进大门,成了你的学生之后,他就会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就是神圣的真理,你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
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一滴露珠抖落。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箴言》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说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__神圣不可侵犯。
当学生跨入学校,进入你的班级之后,你就成了他心中的神,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在他的心中都是对的,绝对的服从,并且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异议。
因此这方面也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必须深思,确定每句话说出来是对的,是经过检验的。
不能胡言乱语,不能信口开河,不然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当我们做某件事时,也要先考虑清楚这件事是不是会对学生、对他人造成伤害,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老师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是他们心中的学习的对象,我们的老师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模仿。
学生把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当做神圣的真理。
他们模仿能力很强,会模仿的很像,因此有人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来什么样的学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常常会听家长说:老师,孩子听您的话,你说一句比我们说十句都强! 学生会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不允许家长说老师的不对,哪怕老师说的是错的,学生也会维护老师的言语,说家长是错了。
小干部管理班级的时候,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用老师的腔调来说话。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做好示范。
用正面的力量真正影响到学生。
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老师。
一次课上,学生学习到几个字组成一个字的字,比如三人众,三口品。
借此机会,我给学生拓展了一些课外有关口的知识,两个口,三个口,学生都会,四个口,学生难住了,当我说出是叫的时候,学生可诧异,并一脸迷惑
地看着我,但我解释完了以后,他们恍然大悟,并且发出啧啧的称赞声,接着五个口,七个口,八个口。
学生欢呼起来,看完以后佩服的很,立刻有人提议我们记下来吧! 接着他们就专注地开始记录,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任何时候都安静。
下课的时候,学生还在问:老师,那个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让我们用心地去呵护着玫瑰花上洁净的露珠,珍惜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次机会,用诚挚的语言,正直的行动,让这滴露珠永远保持它的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