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的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的崛起
——从古巴比伦的兴起与中华文明的对比分析各文明强盛的原因
一、导论:
当我们叙述我们的文明一览表时,在我们的心中,早已经将他们分门别类的做出了标记。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文明的产生不仅仅只有一种途径,一个文明完全有可能独立的由某些“前文明”发展起来。但是作者认为,尽管所有的文明其起源,发展都有所不同,但是研究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能更好的在今后的实践中避免历史已经证明过的错误。
熟悉《圣经》的人,都不会对美索不达米亚感到陌生,我们在《旧约》中看到了太多关于那个神秘国土的描绘,那里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是被描述为天堂的国度。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时,一个强盛的帝国出现在这片被神宠爱的土地上,那就是巴比伦尼亚的巴比伦帝国。历史学家们为了将其和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帝国相区别,称之为古巴比伦。而这个巴比伦,也成为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名词。作者认为,汉谟拉比的政治改革和地区的统一是巴比伦能够崛起于两河流域的最重要原因,同样也是其他文明之所以走向强盛所必经的路线。
二、历史背景:
在巴比伦统一美索不达米亚之前,苏美尔人从蛮族古蒂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只有200年左右,距由推翻外族统治的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的毁灭刚刚百年,两河流域正处于各城邦各自为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通过考古已经确认的城邦包括埃什南纳(底格里斯河以东,埃兰西北)、亚述(横跨底格里斯河,埃什努纳西北)、巴比伦(横跨幼发拉底河,阿卡德地区内)、马里(横跨幼发拉底河中游,巴比伦西北)、卡尔基米什(横跨幼发拉底河西部河曲地段)、亚姆哈德(阿勒颇)和盖特纳特纳(阿勒颇以南,傲龙特斯河流域内)等。这几个乌尔王朝的后继城邦在百年的时间内彼此争权夺利,谁都没有统一其他城邦的力量。作者本人认为这和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十分相像。之后我也将就这两个文明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直到公元前1792年前后,巴比伦的汉漠拉比登上巴比伦王的宝座,这种相对的平衡才被打破。同样的,这和中国商鞅变法、周静帝禅位给隋文帝以及宋太祖陈桥兵变后的中国局势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三、汉谟拉比的改革——中央集权的确立
(一)政治上:
在汉谟拉比登基前后,两河流域的另一个实力雄厚的城邦——亚述,在其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逝世后分裂,令巴比伦相对变得更强。此时巴比伦面临的外部威胁减少,使汉谟拉比有机会对其统治下的巴比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将司法、行政、经济、权力收归国王本人所有,甚至,汉谟拉比把神权也收归自己所有。他向国民宣布: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他自诩为神的使者,将国民的信仰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使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
对这一时期留下的碑文和刻满楔形文字的石板的研究向我们证实,汉谟拉比不仅仅在身边设置了庞大的中央政府机构,同时向辖下的各大地区派遣总督进行管理,向个城市和较小的地区派遣了行政长官。这与中国在秦始皇后不再分封诸王,而是在各地派驻刺史等各级官吏进行治理的行为十分的相似。从各种留下的文字记录中我们发现,汉谟拉比已经掌握了全国各级官员的任免权。这无疑使得汉谟拉比的王国比其他权利分散的城邦拥有更加有效率的行政系统和战争动员及后勤保障体系,使其在面对其他城邦的入侵以及在进行侵略战争时显得更加从容。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统治者的权利越集中,国家也就越加稳定,到明清两朝,中国的皇帝已经完全掌握了手下各级官员的任免权利,这也使得在朱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任何的类似于曹丕篡汉之类的由贵族篡权导致的政权更迭事件,相反的,农民起义军也很少再打出所谓的没落皇室成员的旗号,更多的是借助各种迷信力量来作为号召(当然,也有反清的农民起义军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造反,可惜其号召力远远没有以前陈胜吴广起义时候的号召力大了)。而汉谟拉比自诩为神的使者,和自称为天子的中国皇帝相比,似乎小气的多了。
(二)军事上:
汉谟拉比组建一支常备军作为专制统治的支柱。军队中的战士拥有世袭的份地,他给予士兵以份地,提高士兵的地位,规定士兵服役义务。他严禁军官侵吞士兵财物,违者要被处以死刑。汉谟拉比从经济方面保证士兵的地位,使国家有一支随时可征召的军队。他直接掌管军队的调动,并独揽了军事大权。村社农民在必要的时候也被征召组成军队,由汉谟拉比国王任命地方行政系统中的各级官吏,并将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里我们可以在中国的史书上找到相应的记载,军队是完全隶属于皇帝的,什么时候皇帝失去了军权,也就表示这个朝代行将就木了。而这点在近现代中国也能得到验证,中国的解放军,首先是隶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其次才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党指挥枪,百姓是要通过党来得到军队的保护的。所以中国的政治结构才会如此稳定。反之,在近代的世界上,我们看到了太多军队指挥官发动政变推翻政府的实例,这一切都向我们证明,一个国家的强盛,其首要条件是统治者对军队拥有完全的指挥权。这也是一个文明强盛的先决条件。
(三)经济上:
在行政权利及神权、军权的统一进行的同时,汉谟拉比也对全国的经济进行了有力的治理,国家进行公共工程建筑时,汉谟拉比经常从各地征调劳力。汉谟拉比还经常审查地方神庙帐目,他控制了地方神庙经济。他对全国的水利系统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对水利工程的兴修十分关注,下令在基什和波斯湾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有效地改善了巴比伦的农业环境,增加了全国的可耕地面积,增大了粮食产量的同时杜绝了城市的水患。这无疑令巴比伦的军队减少了后顾之忧,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极大的保障了国家的后勤安全。这些政策,我们也在中国
历史上时常见到。每个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国家,都是在经济上领先于全世界的国家。且不说秦朝对百姓的过分压榨,单就统一度量衡一项而言,就已经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汉建立后的清徭薄役以及鼓励开荒的政策让汉朝确立了大国的地位,也使得汉朝的政权得到了无比的稳定。
(四)改革成果
汉谟拉比致力于帝国的繁荣,亲自研究农田灌溉技术和贸易规则,把王国推向空前的繁荣。这些措施他的前任萨尔贡、乌尔纳木都曾经实行过。但汉谟拉比做得更加完善,他的国家被认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样,他的统一比前两者更为稳固,古巴比伦王国的国也比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更长,文化也更加繁荣,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上古文明所难得的高度。两河流域在公元前18世纪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仅仅就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巴比伦王国的功绩而论,汉谟拉比就足以跻身于最有影响的帝王之列。汉谟拉比的影响应高于萨尔贡、乌尔纳木。这里我们看到,唐太宗、宋高祖、或者是任何一个中国的盛世时期的统治者都有着相似的成就和评价。这也是世界上每一个开创繁荣时期的统治者所共有的成就和评价。
(五)汉谟拉比法典
这里,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的原文镌刻在一块高2.5米,直径约1.5米的玄武岩椭圆石碑上。这部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更接近于一部民法和刑法。《汉谟拉比法典》一方面是使阿摩利人的习惯法成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了两河流域固有的苏美尔、阿卡德立法与伊新·拉尔沙时代城邦立法的成果。不过,它主要还是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反映出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虽然,这部法典并非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在他之前的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已经有了一部《乌尔纳木法典》,但《汉谟拉比法典》的完整程度远过于后者。因此其重要性也远高于后者。同样的,在中国,每一个强盛的朝代,一个标志性的法律体系也是必有的,这里我们脱开中国历史,把目光放向世界,在19世纪初的法国,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获得皇帝称号之前,就编制了著名的《拿破仑法典》,为所有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从那时直到今天,世界上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这部法典的指点下持续的繁荣。
(六)对外政策
在极力完善内政的同时,已经强大起来的巴比伦开始将统一的权杖伸向美索不达米亚的各个城邦。公元前1766年埃兰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被巴比伦与拉尔萨的联盟击败。汉谟拉比不满拉尔萨在战争中出力不多,出兵征服了后者。在公元前1763年完全控制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后向北方用兵,占领了埃什努纳、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最终控制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相似的,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帝国,都是极具侵略性的;而中国历史上的明清两朝,之所以没有更多的入侵外国,作者认为,是由于中国当时的疆域已经把当时中国力所能及的,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