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3T14:01:39.3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8期作者:李攀峰
[导读] 原发性肝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并且与女性相比。
(衡阳市中心医院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运用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传统手术;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并且与女性相比,男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肝大、腹胀、消瘦以及肝区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远期生存率不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当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手术切除以及射频消融术等,其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本文对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运用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
对照组肿瘤直径(3.2±1.4)cm,年龄(62.6±5.3)岁,12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Child-Pugh分级:18例为A级、14例为B级,其中10例合并肝硬化;观察组肿瘤直径(3.3±1.5)cm,年龄(62.8±5.4)岁,11例为女性、21例为男性,Child-Pugh分级:19例为A级、13例为B级,其中12例合并肝硬化。
两组的肝功能分级、年龄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切除术,即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选择右肋缘下作为手术入路,作一个斜切口,对腹腔进行探查,查看大网膜周围有无转移性结节、有无腹水等,了解肝硬化程度和肝脏病变范围,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行B超探查。
手术的过程中,如果需要阻断肝门,应该对肝蒂阻断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为10-20min/次,并且将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作为基本依据,行局部切除或肝段、半肝切除术,对肝断面进行彻底止血后,对小胆管进行结扎,同时将腹腔引流管放置在肝脏断面,结束手术。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行射频消融术,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后,在CT或B超的直视下进针,对于直径>3cm的肿瘤,采用多极针多次或者多点单次消融;对于<3cm的肿瘤,则采用单针穿刺单点消融,将肿瘤大小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治疗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病灶较大的患者,应该进行多角度多位点反复消融,并且扩展消融范围至正常组织0.5-1.0cm,预防肿瘤转移或复发。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
经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完全坏死,且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
经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增强无强化、呈低密度,且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
病灶周围出现“快进快出”特征,且症状变化不明显。
同时。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胸水、低钾血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5年生存率较低,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
虽然肝部分切除
术是临床上公认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切口愈合不良、胸水等,影响患者预后恢复[2]。
而射频消融术作为新型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彻底杀灭肿瘤,还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创伤小等诸多优点,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3]。
有研究发现,射频消融术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电极使高频电流进入肿瘤组织,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局部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当温度>50°C时,出现蛋白变性、细胞膜溶解,使其凝固坏死,从而发生不可逆死亡[4]。
同时,射频消融产生的大量热量还能释放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因子,激活Kupffer细胞,对毒性T细胞反应进行调控,使肿瘤灭活效果提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射频消融术,不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史赢,陈金明,张春雨.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01):13-16+20.
[2]马智,杨帆.微波消融术与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对比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2):32-35.
[3]王冰,贾佳,张绍庚,余灵祥,朱慧军,王继涛,孙百军.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比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03):221-226.
[4]朱海林.肝癌射频消融术与切除术分别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伴脾亢进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01):98-101.
[5]丁振昊,蒋力,张珂,黄容海.腹腔镜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3):11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