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问答题
大学民俗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俗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俗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历史事件B. 文化遗产C. 民间传统与习俗D. 经济发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A. 民间信仰B. 民间艺术C. 国家法律D. 民间语言答案:C3. 民俗学中的“民俗”一词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威廉·汤姆森B. 赫尔德C. 弗雷泽D. 泰勒答案:A4.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田野调查B. 文献分析C. 实验模拟D. 参与观察答案:C5. 以下哪个节日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6. 民俗学中的“口承文化”指的是什么?A. 书面文化B. 非物质文化C. 物质文化D. 网络文化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民俗学的功能?A. 保存文化B. 促进社会和谐C. 引发社会冲突D. 传承知识答案:C8. 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以下哪个领域提供帮助?A. 文化遗产保护B. 军事战略C. 经济发展D. 政治选举答案:A9. 民俗学中的“神话”通常指的是什么?A. 虚构的故事B. 古代传说C. 宗教经文D. 历史记录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民俗学的研究方法?A. 比较研究B. 类型学研究C. 数理统计D. 历史研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民俗学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民间故事B. 民间音乐C. 国际政治D. 民间游戏答案:A B D12. 民俗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A. 问卷调查B. 深度访谈C. 实地考察D. 实验室测试答案:A B C13. 下列哪些属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A. 民间风俗B. 民间信仰C. 国家政策D. 民间节日答案:A B D14. 民俗学对于社会的意义包括哪些方面?A. 促进文化多样性B. 增强民族认同感C.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D. 保护文化遗产答案:A B D15. 民俗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哪些问题?A. 社会冲突B. 文化传承C. 经济发展D. 环境保护答案:A 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民俗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引导语: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多少关于民俗的国学知识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2.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答案:B4.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巫C、肖D、萧答案:C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答案:A6.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答案:C7.“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答案:C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答案:A9.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答案:B10.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答案:C11.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A、令爱B、令正答案:B12.唐代诗人卢照邻曾以诗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请问诗中所描写的是哪个习俗?A燃灯 B放焰火答案:A13.小赵的日记中有一篇标题是今日上元飘大雪,寰宇皆白,这应该是什么时候写的?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答案:C14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 B巫 C肖 D萧答案:C16“乞巧节”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A、对月穿针;B、月下采摘;C、烙巧果子;D、包吉祥饺。
云大民俗学试题及答案
云大民俗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文化答案:D2. 以下哪一项是民俗学研究的范畴?A. 法律制度B. 政治制度C. 经济制度D. 社会习俗答案:D3. 民俗学研究的地域范围通常包括哪些?A. 城市B. 乡村C. 城市和乡村D. 特定区域答案:C4.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实证研究B. 理论分析C. 历史比较D. 文化人类学答案:A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进社会和谐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一项是民俗学研究的常用工具?A. 问卷调查B. 抽样调查C. 田野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C7.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故事通常属于哪个类别?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习俗答案:C8.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舞蹈属于哪个类别?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习俗答案:A9.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信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宗教信仰B. 民间传说C. 民间仪式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习俗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饮食习俗B. 服饰习俗C. 居住习俗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俗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习俗答案:ABCD2.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证研究C. 田野调查D. 理论分析答案:ABCD3. 民俗学研究的地域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哪些?A. 城市B. 乡村C. 城市和乡村D. 特定区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民俗学研究的常用工具?A. 问卷调查B. 抽样调查C. 田野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进社会和谐D. 以上都是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俗学研究只关注乡村文化。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首先,感谢您对民俗学的关注,以下是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民俗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传统D. 民俗节日答案:C2. 以下哪个不属于中国传统婚俗?A. 敬茶B. 洞房花烛夜C. 接新娘D. 喜糖洒撒答案:D3. 中国著名的水灯节是在哪个节日举办的?A. 清明节B. 冬至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D4. 以下哪个不属于西方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愚人节D. 万圣节答案:C5. 中国辽宁丹东举办的著名民俗庙会是指哪个节日的庆祝活动?A. 端午节B. 元宵节C. 中秋节D. 春节答案:B二、判断题1.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俗的学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节日、婚嫁、葬礼等方面。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民俗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民俗学通过研究人们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等方面,可以了解到一个社会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
同时,民俗学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请简述中国传统婚嫁仪式的主要环节。
答案:中国传统婚嫁仪式包括聘礼、过大礼、接新娘、敬茶、洞房花烛夜等环节。
其中,聘礼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提供的定情信物。
过大礼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表达娶亲诚意的重要环节。
接新娘是新郎一行人出发前往新娘家,接回新娘的过程。
敬茶是新娘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洞房花烛夜是新婚夫妇首次进入洞房,并点燃红烛,祈求婚姻幸福美满。
四、综合题1. 请以你所了解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起源、庆祝方式和意义。
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以下是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1.春节传统习俗中,以下哪个不是“贴春联”的寓意?A.迎接财神B.驱邪避灾C.增加喜庆氛围D.表达美好愿望答案:A。
2.在传统婚俗中,新娘盖头最初的作用是什么?A.遮羞B.辟邪C.防止新郎提前看到新娘长相D.遵循古老仪式答案:B。
3.清明节扫墓的主要意义是什么?A.纪念祖先,表达追思B.祈求祖先保佑C.完成家族任务D.遵循节日规定答案:A。
4.端午节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纪念谁?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
5.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与下列哪个神话传说有关?A.嫦娥奔月B.牛郎织女C.后羿射日D.女娲补天答案:A。
6.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避灾祈福B.欣赏秋景C.锻炼身体D.寻找神仙答案:D。
7.在传统习俗中,除夕守岁的含义是什么?A.驱赶年兽B.迎接新年,为父母祈福长寿C.熬夜娱乐D.防止小偷入室答案:B。
8.传统的成人礼中,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分别象征着什么?A.男子可以娶妻,女子可以嫁人B.男子成年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女子成年可以谈婚论嫁C.男子可以参军,女子可以做家务D.男子可以继承家业,女子可以刺绣答案:B。
9.传统习俗中,小孩满月时送红鸡蛋的寓意是什么?A.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红红火火B.庆祝家族添丁C.告知亲友孩子性别D.表示孩子运气好答案:A。
10.传统葬礼中,披麻戴孝的主要意义是?A.表示悲伤B.遵循古老传统C.显示家族地位D.对逝者的敬重和追思答案:D。
11.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是希望灶神做什么?A.保佑家庭平安B.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C.带来财富D.保佑灶火旺盛答案:B。
12.在一些地方的传统婚礼中,跨火盆的寓意是什么?A.烧去霉运B.婚后生活红红火火C.检验新娘胆量D.一种仪式表演答案:A。
13.寒食节禁火的最初目的是什么?A.纪念介子推B.防止火灾C.节约燃料D.一种宗教仪式答案:A。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学问竞赛题附答案和具体解析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推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洁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根据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孩子们是希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头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愿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猛、庄重。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7.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①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知识问答题之民俗知识答题库(1)
知识问答题之民俗知识答题库(1)民俗知识题:在江浙一带最流行的地方戏曲是:A:越剧B:黄梅戏C:京剧D:昆曲正确答案是:A————————————————————————民俗知识题:“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A:京剧B:豫剧C:粤剧D:川剧正确答案是:D————————————————————————民俗知识题:用有盖的茶碗沏的茶叫“盖碗茶”,是哪个民族的一种饮茶风俗?A:满B:壮C:回D:白正确答案是:C————————————————————————民俗知识题:王洛宾整理的《花儿与少年》是哪个地区的民歌?A:新疆B:西藏C:青海D:内蒙正确答案是:C————————————————————————民俗知识题: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是什么意思?A:吉祥如意B:新年快乐C:你真漂亮D:佛保佑你正确答案是:A————————————————————————民俗知识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少数民族A:90个B:55个C:56个正确答案是:B————————————————————————民俗知识题: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A:5个B:4个C:56个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赫哲族人主要生活在我国的A:华北地区B:长江流域C:东北地区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长鼓舞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舞蹈A:满族B:朝鲜族C:汉族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旗袍是哪个民族发明的A:达斡尔族B:汉族C:满族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达斡尔族人喜欢把婴儿放在A:摇篮里B:小床上C:婴儿车中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大马哈鱼在我国的回游河流是A:长江B: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C:黄河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鄂伦春族人的小船是用A:金属制做的B:竹子制做的C:桦树皮制做的正确答案是:C————————————————————————民俗知识题:鄂温克族人用什么动物拉雪橇A:猎狗B:羚羊C:驯鹿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A:云南省B:贵州省C:福建省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A:白族B:纳西族C:傣族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基诺族主要生活在什么地区A:东北地区B:西双版纳地区C:怒江两岸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大理三塔是哪个民族的标志性建筑A:傈僳族B:傣族C:白族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象形文字——东巴文是哪个民族创造的A:纳西族B:白族C:汉族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摩梭人有着什么样的家庭形式A:父系社会B:母系社会C:一村寨为一大家庭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哪个地区A:贵州省B:云南省C:丽江沿岸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苗族男子头上戴的雉鸡翎,是什么标志A:学生标志B:已婚标志C:狩猎成果的标志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苗族妇女喜欢佩戴什么样的饰物A:黄金饰物B:银饰物C:玉饰物正确答案是:B————————————————————————民俗知识题:布依族的蜡染织品大多以什么颜色为底A:红色B:蓝色C:绿色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风雨桥是哪个民族的特有建筑A:侗族B:白族C:仡佬族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鱼包韭菜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A:侗族B:朝鲜族C:水族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下面的哪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A:蒙古族B:维吾尔族C:布依族正确答案是:A ————————————————————————民俗知识题:蒙古包顶部开的小天窗是做什么用的A:取暖B:通风换气C:传递信息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成吉思汗的本名叫A:耶律楚材B:铁木真C:忽必列正确答案是:B ————————————————————————民俗知识题:蒙古语“那达慕”的意思是A:英雄好汉B:乐器C:娱乐、游戏正确答案是:C ————————————————————————民俗知识题:蒙古族的马头琴有几根弦A:两根B:三根C:五根正确答案是:A ————————————————————————。
民俗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民俗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民间信仰B. 民间文学C. 民间艺术D. 民间文化答案:D2. 民俗学中的“民俗”一词最早由谁提出?A. 泰勒B. 弗雷泽C. 赫尔德D. 格林兄弟答案:C3.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实验分析D. 比较研究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学的研究领域?A. 口头传统B. 物质文化C. 社会习俗D. 宗教仪式答案:B5. 民俗学中的“神话”主要指的是?A. 民间故事B. 民间信仰C. 民间艺术D. 民间传说答案:B6.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是什么?A. 完全独立B. 相互交叉C. 互不相关D. 完全相同答案:B7.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事象的特点?A. 传承性B. 变异性C. 地域性D. 随意性答案:D8.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的分类?A. 物质民俗B. 社会民俗C. 精神民俗D. 经济民俗答案:D9. 民俗学中的“仪式”主要指的是?A. 宗教仪式B. 社会仪式C. 个人仪式D. 所有仪式答案:D10.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的功能?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比较研究D. 实验分析E. 理论分析答案:ABCE12. 民俗学中的“民俗”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民间信仰B. 民间艺术C. 民间文学D. 民间游戏E. 民间习俗答案:ABCDE13. 民俗学与以下哪些学科有关联?A. 人类学B. 社会学C. 历史学D. 文化学E. 心理学答案:ABCDE14.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民俗的特点?A. 传承性B. 变异性C. 地域性D. 随意性E. 集体性答案:ABCE15. 民俗学中的“仪式”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宗教仪式B. 社会仪式C. 个人仪式D. 经济仪式E. 政治仪式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民俗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民俗知识题库
民俗知识题库
1.问题:春节时,人们常常会在家门口贴什么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
吉祥?
答案:春联。
2.问题:端午节时,人们会吃什么传统食品来纪念屈原?
答案:粽子。
3.问题:中秋节时,人们常常会吃什么来庆祝团圆?
答案:月饼。
4.问题:在汉族的婚礼中,新娘通常要穿什么样的传统服饰?
答案:凤冠霞帔。
5.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哪个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答案:清明节。
6.问题:哪个节日被称为“女儿节”,女性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答案:七夕节。
7.问题:在藏族的传统民俗中,人们会进行哪种仪式来祈求丰收和
幸福?
答案:望果节。
8.问题:在苗族的传统民俗中,哪个节日是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丰
收的重要日子?
答案:吃新节。
民俗知识问答题
民俗知识问答题民俗知识1、马上就到猴年了,请问猴年前面一年和后面一年各是什么属相?答案:羊和鸡2、春联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呢?答案:桃符3、年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
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
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
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
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天,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
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
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
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每到冬天,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
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
4、中国民间有二十四节气之说,请问2月份有几个节气,各是什么?答案:2个节气,立春和雨水5、中国传统中说的小年是指阴历的哪一天?答案:十二月二十三日6、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哪部典籍?答案:《大学》7、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顺的故事,比较有名的是“二十四孝”。
其中,“扇枕温衾”讲的是谁的故事?答案:黄香【故事】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
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2010-07-20 11:24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 )A.尊亲敬祖B.原始信仰C.祛邪止恶D.伦理观念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C )A.避瘟B.吃粽子C.纪念屈原D.划龙舟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B )A.行商B.集市C.坐商D.马帮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A )A.幌子牌匾B.固定摊位C.营业时间D.专营商品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 )A.聚族而居B.设有堂屋C.设有神龛D.设有照壁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A )A.满月B.洗三C.抓周D.百碎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C )A.民俗学B.人类学C.民间文学D.社会学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C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D )A.神话传说B.民间戏剧C.民间歌谣D.民间文学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A )A.占验习俗B.岁时习俗C.生产时序D.渔业禁忌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ABC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BCDE )A.类型性B.地域性C.季节性D.功能性E.科学性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CE )A.半穴居B.干栏式C.利用天然空间D.四合院E.人造居住空间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AB )A.求子仪式B.孕期习俗C.庆贺生子D.脱离仪式E.合入仪式5.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主要有()( ABCD )A.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B.求吉心理C.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D.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E.适应生产需要6.物质民俗包括有()( ABCE )A.生产民俗B.商贸民俗C.居住民俗D.人生礼仪E.交通民俗7.民间文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BCDE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民间歌谣E.民间说唱8.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BCD )A.集体参与B.价值判断C.取舍选择D.加工改造E.独立保存9.我国古代工匠行业习俗主要有哪些方面:()( ABCDE )A.师承制度B.职业行话C.行业禁忌D.祖师崇拜E.艺谚艺诀10.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 ABCDE )A.幌子B.牌匾C.商标D.广告E.商品包装中国民俗学2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民俗知识竞赛题目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D)A.春节元宵清明端午B.春节清明七夕中秋C.春节端午重阳腊八 D.春节清明端午中秋2.汪曾祺先生说:“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她里面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源头和文化意义。
下面所列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关系最不密切的一项是:(B)A.农事生产 B.宗教信仰 C.神话传说 D.名人故事3. 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常把这一天叫做元旦。
元者始也,旦者晨也。
直到以后,中国开始废除农历,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而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A)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胜利D.新中国成立4.起初,由于各个朝代历法不一样,一年之首的日子也不一样。
汉武帝时期,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太初历》以的历法为基础,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月,以后自汉朝到清末,历代都在沿用了。
(A)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5.我们习惯把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可本来应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却读成了“征”,据说这是出于避讳的目的而下令全国这么读的,念熟了,也就一直沿传到了后世。
(C)A.商汤B.周文王C.秦始皇D.汉武帝6.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B)A.元宵 B.麦芽糖C.腊八粥D.饺子7.传说天帝怕妖魔鬼怪到人间作祟,派了两名神将神荼(读作“伸舒”)和郁垒(读作“郁律”)把住从仙山到人间的天然大门。
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用桃木刻上这两位神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去灾压邪。
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两位开国功臣的名字,他们是:(B)A.尉迟恭长孙无忌 B.尉迟恭秦叔宝C.长孙无忌秦叔宝 D.程咬金房玄龄8.王安石写过有关春节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民俗学问答题
二、问答题1、影响民俗的因素请本别论述(1)经济因素: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象,它的产生总是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和要求,也就是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中国的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并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以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作为衡量标准的,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下会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这就使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2)政治因素:民俗事象本来是由民间创造并传承的,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之后,民俗有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和政治的影响。
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一方面利用落后民俗愚弄人民;另一方面用强制的手段,改变原有的民俗,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所以政治对民俗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往往左右着民间的民俗活动;(3)地理因素: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
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传承的民俗也不同;(4)宗教因素:许多民俗事象的传承,是和宗教信仰有关的,有些民俗就是由原来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原始人的思维充满了直观和幻想的特点。
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存在着“灵魂”,并对每一种事物都作人格的解释。
这样就形成了各民族流传至今的丰富多彩的神话。
另一方面,他们又采取某种方式,对自然物产生崇拜,靠行为和口头语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便形成各民族一些独特的民俗事象;(5)语言因素: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借以传承的工具。
语言本身就是独特的民俗文化事象。
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今天各民族所使用的不同语言,无论是从语言系统和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方式——语法系统来看,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民俗正是靠口头语言,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并得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
2、民俗的基本特征,请分别论述。
(1)社会性和集体性。
民俗的社会性,是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
民俗学问答题
第3章
1)中西饮食习俗有何不同?分析批判饮食习俗中的陋俗。
2)从中国传统服饰中,可以看出那些社会观念?你认为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调查家乡的居住习俗在当代的变迁。
第4章
1)在你的家乡,有何宗族成员必须参加的民俗活动?
2)民间秘密宗教组织或结社在历史上起到了何种作用?
3)在当代社会中,仍有许多因“迷信”而造成的悲剧。试举例并分析其原因。
4)你怎样看待人们对建筑的“风水”观念?
第8章
1)写出你家乡流传的20句民间谚语、歇后语或俗语,说明其意义。
2)举出你所熟悉的流行语,分析其流行的原因。
第9章
1)简析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与同学互相交流传授家乡民歌、民乐、民间舞蹈等。
第5章
1)民间节日的起源有多种解释,你的看法是什么?
2)部分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为何越来越失去影响力?
3)谈谈你家乡的独特节日习俗。
第6章
1)电影《喜宴》中,反映了哪些传统婚俗因素?其中的意义是什么?
2)查询有关资料,试分析“悬棺葬”习俗的成因。
第7章
1)试述“迷信”与“俗信”的区别。
2)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有何区别?
4)利用假期,尝试进行一项民俗田野作业,并写出调查报告
民俗学问答题民俗学问答题民俗学问答题民俗学问答题民俗学问答题民俗学问答题
第1章
1)如何理解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2)在当今社会里,民俗的规范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3)举出文学作品中,有关民俗描写的篇章并试述其意义。
第2章
1)试述家乡传统的生产习俗传承。
2)如何看待工匠习俗中的师承制度?它有何弊端?
民俗学考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民间文学B. 民间艺术C. 民间信仰D. 民间习俗答案:D2. 民俗学一词最早由谁提出?()A. 泰勒B. 弗雷泽C. 赫尔德D. 格林兄弟答案:C3.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
A. 比较研究法B. 历史研究法C. 田野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C4.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地域不同D. 研究时间不同答案:A5.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奠基人是()。
A. 费孝通B. 李约瑟C. 陈寅恪D. 梁启超答案:A6.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故事属于()。
A. 物质民俗B. 社会民俗C. 精神民俗D. 语言民俗答案:C7. 民俗学中的“三俗”指的是()。
A. 风、俗、礼B. 风、俗、歌C. 风、俗、舞D. 风、俗、戏答案:A8.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信仰主要涉及()。
A. 宗教信仰B. 祖先崇拜C. 自然崇拜D. 所有选项答案:D9.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艺术不包括()。
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戏剧D. 民间建筑答案:D10.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游戏属于()。
A. 社会民俗B. 物质民俗C. 精神民俗D. 语言民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俗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民间文学B. 民间艺术C. 民间信仰D. 民间习俗E. 民间游戏答案:ABCDE2.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比较研究法B. 历史研究法C. 田野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E. 文献研究法答案:ABCDE3.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包括()。
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文化交流C. 理解社会变迁D. 提高文化自觉E. 增进民族团结答案:ABCDE4.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信仰的类型包括()。
A. 宗教信仰B. 祖先崇拜C. 自然崇拜D. 英雄崇拜E. 鬼神崇拜答案:ABCDE5.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艺术的类型包括()。
民俗知识竞赛题以及答案参考
民俗知识竞赛题以及答案参考第一题:问:中国农历新年通常是在哪个月份和日期庆祝的?答:中国农历新年通常是在春节期间庆祝,日期在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或正月初一。
第二题:问:中国传统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什么?答:中国传统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精忠报国》。
第三题:问:中国传统饮食中,哪种食材是必须的,被视为主食?答:中国传统饮食中,大米被视为主食,是每餐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
第四题:问: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要送给新娘哪种礼物,代表幸福和美好?答: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会送给新娘一颗红枣,寓意幸福和美好。
第五题:问: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哪一个?答: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盛大的庆祝活动之一。
第六题:问:中国传统团圆节日,中秋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个月份和日期庆祝?答:中国传统团圆节日中秋节通常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第七题: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发明包括哪些?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第八题:问: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中,以太极拳最为著名,这种武术的特点是什么?答:太极拳以柔和、缓慢的动作和呼吸控制为特点,强调内家拳和攻防一体的技巧。
第九题:问:中国传统建筑中,四合院是什么结构?答:中国传统建筑中,四合院是由四个建筑组成一个庭院的结构形式。
第十题:问: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瓷器在哪个时期达到了顶峰?答: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瓷器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享有很高的声誉。
以上是民俗知识竞赛题目以及相应的答案参考。
希望这些问题和答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俗知识。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问答题1、影响民俗的因素?请本别论述(1)经济因素: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象,它的产生总是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和要求,也就是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中国的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并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以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作为衡量标准的,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下会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这就使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2)政治因素:民俗事象本来是由民间创造并传承的,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之后,民俗有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和政治的影响。
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一方面利用落后民俗愚弄人民;另一方面用强制的手段,改变原有的民俗,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所以政治对民俗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往往左右着民间的民俗活动;(3)地理因素: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
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传承的民俗也不同;(4)宗教因素:许多民俗事象的传承,是和宗教信仰有关的,有些民俗就是由原来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原始人的思维充满了直观和幻想的特点。
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存在着“灵魂”,并对每一种事物都作人格的解释。
这样就形成了各民族流传至今的丰富多彩的神话。
另一方面,他们又采取某种方式,对自然物产生崇拜,靠行为和口头语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便形成各民族一些独特的民俗事象;(5)语言因素: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借以传承的工具。
语言本身就是独特的民俗文化事象。
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今天各民族所使用的不同语言,无论是从语言系统和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方式——语法系统来看,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民俗正是靠口头语言,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并得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
2、民俗的基本特征,请分别论述。
(1)社会性和集体性。
民俗的社会性,是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
这种风俗习惯,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民俗性。
有时是一个村寨、数个村寨、一个民族,甚至普及全国。
所以民俗的社会性,实际上是指群众性。
民俗的集体性,首先是指民俗事象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
或者是由个人创造,经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起来。
其次,集体性是指民俗的传承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集体的创造和传承,是民俗在流传上的突出特点。
(2)类型性和模式性。
民俗的类型性和模式性。
是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也是指民俗事象中带支配力的主流部分。
它为社会的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
(3)变异性。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民俗是靠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传播的。
这就直接决定了民俗事象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状态之中。
这种变动是大量的,必然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变异性,决定了民俗向前发展,成了民俗变革的驱动力,并由此造成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创造。
所以,变异、再创造,是民俗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4)传承性和播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主要表现为在传承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许多的民俗事象,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经历十分复杂的变化,但就其核心和“母题”部分,却仍然顽固地保留着,而且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
民俗的播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非常时期的民俗传播,如战争、灾荒、瘟疫流行等原因,迫使一个民族的人群发生大规模的迁徙,由一个地区迁入另一地区。
在人群迁徙过程中,作为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也随着迁移,并和迁入地区的民俗文化产生交融,之后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民俗。
二是和平环境中进行的传播。
这时,民俗文化的交流通常采用采借方式进行,造成某一民俗文化向不同地区和民族扩散。
这种传播方式比较简单,它不需要人口的大量迁徙,而是在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民俗的交流。
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请分别论述。
(1)历史功能。
表现在民俗事象本身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者它本身是历史的创造和传承。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上,都曾产生和形成过许多的民俗事象。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民俗事象消失了,有些民俗事象却在变异中得到传承。
(2)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向着社会和集体的。
民众总是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对本民族民众实行传统的思想和道德教育。
民俗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优良的民俗,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他们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可以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
还有的民俗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学会许多有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知识。
(3)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不仅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同时供民众享受和利用。
在众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
民俗活动中以节日民俗和竞技民俗等体现娱乐功能最为突出。
民俗的娱乐功能还和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
它常常体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有时还表现为各民族民众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独特喜好。
4、民俗学的基本方法。
请分别简述。
(1)田野作业法:提倡和鼓励民俗学工作者走出书斋,深入民间,向社会,具体来说是向所研究的对象——民俗事象作深入细致的调查。
是民俗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
它既可获得忠实可靠的资料,又可以修正补充前人调查资料的不足。
(2)历史研究法:在民族学研究中,学者们经常采用历史文化残余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文化残余,是指现代各民族中还以某种变形的形式保留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
可以通过这些现象的分析研究,回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3)比较研究法: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法,是指在民俗学研究中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俗事象拿来做比较,从而找出各类民俗事象之间的纵的和横的联系,探讨某一民族民俗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方法。
除历史比较和类似类型比较法之外,有时学者们还采用深度的区域比较法、控制比较法和交叉比较法。
区域比较法,是为了使比较深入而采用的方法,它将比较的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由此出发将这一区域的特殊民俗事象加以比较,区别类型,然后再和民俗学总的分类发生联系,进行比较。
5、民俗学与人类学关系如何?请简要论述。
前者的研究范围属于文化人类学,后者的研究范围属于物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俗文化的内容也包含其中。
民俗学与人类学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人类学是把民俗学当做一门支学来对待。
随着民俗学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民俗学自然地从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中分离出来,以民俗文化的研究对象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民俗学可以从多面弥补人类学研究的不足。
本来对原始人生礼仪的研究、宗教信仰习俗的研究是民俗学的范畴,而文化人类学同样需要通过对这些习俗的研究,探讨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系。
6、何为服饰民俗?其受到那些方面的影响?服饰民俗,是指人们有关穿戴衣服、鞋帽、佩戴、装饰的风俗习惯。
首先,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世界各地、各民族所流行的各类不同的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和气候对服饰样式及其使用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除环境和气候条件外,各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很大作用。
其三,由于各民族的审美观不同,影响服饰的不同。
服饰民俗总是和时代的审美潮流相结合,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服饰的传承,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史紧密联系,体现着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
7、村落有几种形式?分别介绍。
村落,是由家族、亲族和其他家庭集团结合地缘关系凝聚而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主要有三种形式。
首先是同姓村落或单一家族村落,当人类以氏族为共同生活单位时,家族是以大家庭的形式出现的。
当一个个小家庭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居住、生产和消费单位,当这样的无数个小家庭,固定在特定的地方,共处于一定的地缘之内,就形成了最初的村落。
这种村落的特点是各个家庭以同一血缘相联系,各个家庭实际上是同一血缘的无数家支。
其次,在同姓家族村落基础上发展成更为复杂一些的亲族村落。
亲族中包括了姻亲关系,在这种村落中,家族个体家庭和亲族个体家庭杂居于同一地缘之内。
村务的管理由于加入姻亲个体家庭,已不像同姓、同组村落那样单一。
一般由血缘个体家庭和姻亲个体家庭共同推选村务主持人,调解村民关系,实行对外交涉。
其三,杂居村落。
它是中国大多数地区和民族中普遍传承的村落结构形式。
这种村落中,村落事务大都共同协商,共同推举村落的负责人。
8、民间组织有哪些民俗特征?民俗特点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不同的个性。
其共同的民俗特征是:第一,无论何种形式的民间组织,大都是参加者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需要自由结合的。
这种自由结社的方式,决定民间组织具有自发性。
各地区、各民族节日期间的祭祀、文娱、社交活动,最初也大都是自发组织的,后来渐渐有了传统的组织形式。
有些大的家族或村落的政治组织,起初自发形成,后来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变成地方和国家行政组织的一种补充。
第二,第二,临时性。
大多数民间组织一般不立常设机构,负责人由公众推举,业余充任。
包括一些职业集团组织也是这样。
第三,民间组织大都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民族中,空间活动范围始终是有限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点。
民间组织受地缘关系影响极深,它不可能向更广大的地域发展会员。
有时向外扩张,也只是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第四,民间组织中的职业集团,在民俗特征上表现出与一般民间组织显著不同。
职业集团的专业和技术性质决定了这种组织集团内部民俗的特点。
首先,职业集团内部,强调师承关系,有的还建立了师承关系的系谱。
即在某一行业内部,技术的传承严格控制在师承系谱内,绝不外传,如有些绝技,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等等。
为了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和增加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这种技术上工艺程序的保密封锁是必要的。
它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扩大本行业的影响。
9、职业集团与社会集团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特征?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集团和职业集团两类。
职业集团和社会集团相比,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质。
它的形成和人类社会最初的职业分工有关。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的人群,分别充任不同的职业。
在都市经济和商业发展起来之后,不同职业的人们,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为了交流经验、切磋技艺,使自己的行业立足于社会,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地位,技术得到传承而自愿结合起来,于是职业组织便出现了。
职业集团民俗事象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生产、消费、文化生活的需要,都促使不同职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相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地区由于都市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服务业很发达,所以民间职业集团相应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