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化现状及治理建议
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空地 ,绿化难 度 较大 ,加之 对项 目宣传 不够 ,想 参
与项 目的农户 和项 目不 能有 机 的衔接 。 3 . 3 缺乏 苗 木补 植 费用 。 由于造 林 地立 地 条件 差 ,
展。
资金买苗 ,致使有些造林保存率没有达到标准。 3 - 4 放 牧 仍 很 严 重 。有 些 封 山育 林 、 飞 播造 林 地 块 围栏破 坏严 重 ,有 的损 坏 ,有 的丢 失 ;有 的新 造
林地 损坏 也很 严重 。
3 . 5 科 技 投 入 不 足 。进 一 步 加 大 科 技 投 入 力 度 , 特别 是在 造林 机械 、造林 工 具 、抗旱 材料 等 方面 要
龙 头 乡、老 窝铺 乡 。沙 源 :一 个 沙源 为御 道 口乡和
御 道 口牧场 。
2 2 0 0 0年 以来 京津 风沙 源治 理 工程 建设 情况
牲畜 危 害 、野 兔 危害 、连续 干旱 等 原 因 ,不 可 能一 次造 林 一次成 功 ,造 林户 又很 贫 困 ,不 可 能 自己 出
4 - 3 降低 造 林 密 度 ,提 高 苗 木质 量 。对 绿 化 难 度 较大 的阳坡和 沙 地 ,栽植 4年 生 以上 的容 器 苗 ,提 高造 林 效果 。
4 . 4 加 强 项 目宣 传 。落 实 荒 山经 营机 制 ,让 拥 有 土地 使用 权 的农 户参 与 到项 目中来 ,充分 调 动造林 户 的积极 性 ,让造 林 户拿 出一部 分 资金弥 补造 林 投
截止 2 0 1 2年 末 ,共 完 成 工程 建 设 1 0 3 . 4万 亩 。 其 中完 成人 工造 林 2 7 . 5万 亩 、 飞 播 造 林 2 3 . 5万 亩 、 封 山育 林 5 0万 亩 、农 田林 网建 设 2 . 4万 亩 。 总投资 1 2 4 5 2万 元 。京 津 风 沙 源 治 理 项 目一 期 工 程 建 设 进 展顺 利 , 取 得 了显 著 的 生 态 、经 济 、 社 会 、景观 效 益 ,极 大地 改 善 了当地 生 态环 境 ,提 高 了广 大农 民的 生产 生活 水平 ,促进 了县域 经 济 的发
沙化土地治理情况汇报
沙化土地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沙化土地治理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首先,我国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
积极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工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植树造林、固沙造林、草原恢复等,有效地减缓了沙漠化进程,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农田和城镇。
同时,一些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也积极参与到沙化土地治理工作中,提出了许多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案,为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次,沙化土地治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对治理
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治理工作中存在投机取巧、应付了事的现象,导致治理工作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一些治理措施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数据来验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沙化土地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确保
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各地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督促各地切实履行治理责任,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另外,需要加强对治理工作的长期跟踪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术,提高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我国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
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治理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提出了增加植被覆盖、水土保持等措施,并建议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治理工作。
未来展望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治理工作,逐步改善荒漠化土地的生态环境,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当前荒漠化土地治理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启示,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关键词】荒漠化、沙漠化、土地治理、现状、影响因素、对策探讨、技术手段、政策措施、未来展望、研究总结、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大约30%的土地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损失。
荒漠化土地的扩张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一大隐患,亟待制定有效的治理对策与措施。
在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已经影响到农田和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针对荒漠化土地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理对策和技术手段应用,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通过对荒漠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可以促进荒漠化土地的整治和恢复,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荒漠(沙)化土地治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荒漠(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治理对策和技术手段应用,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建议,旨在为提高荒漠(沙)化土地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 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 恢复森林植被。
促进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治理对于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荒漠化定义及现状
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 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现状
全球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到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 是在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移民增加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许多荒漠化地区的居民被迫进行生态 移民。
区域经济发展受限
荒漠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受损,进而影响区域经济 发展。例如,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受到严重影响 。
04
土地荒漠化治理技术与措 施
工程治理技术
水利工程技术
通过修建水库、水渠等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分配,为荒漠化地 区提供稳定的水源,促进植被恢复。
农业生产受损
耕地面积减少
荒漠化导致大量耕地沙化、 盐碱化,使得可耕地面积 大幅减少。
农作物产量降低
土壤质量下降和水资源短 缺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 产量大幅降低。
畜牧业发展受限
荒漠化地区牧草生长受限, 草场退化,影响畜牧业发 展。
社会经济发展受阻
贫困问题加剧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注意:以下是示范文本,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编辑。
]一、引言在当前严重的沙漠化问题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有必要提出以下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
本建议书旨在指导防沙治沙工作的实施,达到有效遏制和逆转沙漠化进程的目标。
二、沙漠化背景及问题分析1. 沙漠化问题的现状和严重性2. 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3. 原因分析及风险评估三、防沙治沙政策1. 法律法规框架概述(1) 《沙漠化防治法》(2) 《荒漠化土地治理办法》(3) 其他相关法规2. 防沙治沙目标和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资金保障和政策倾斜(3) 沙漠生态环境保护(4) 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四、防沙治沙措施1. 沙地植被恢复与保护(1) 植树造林(2) 草地恢复与保护(3) 抑尘与保持湿度2. 沙漠土地建设与管理(1)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控(2) 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和调整农牧业结构(3) 防风固沙措施3. 沙漠化监测与预警(1) 监测技术与手段(2) 预警系统建设4. 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1) 公众参与机制(2) 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五、计划与推进1. 防沙治沙实施计划(1) 分阶段目标和任务划分(2) 时间表和责任分工(3) 预算和资金筹措2. 监督与评估机制(1) 进度监测与情况通报(2) 评估效果和修正策略六、附件1. 防沙治沙相关研究报告2. 沙漠化防治工程技术规范3. 其他相关资料和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沙漠化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是指导和规范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主要法律文件。
2. 荒漠化土地治理办法:国务院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文件,详细规定了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全文结束】。
治理沙漠化的建议
治理沙漠化的建议沙漠化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退化,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增加荒漠化的过程。
治理沙漠化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治理沙漠化的建议:1. 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
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植树造林项目更加可持续。
2. 节约用水:沙漠地区水资源稀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节约用水。
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节水型农田灌溉系统,加强农田水分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
3. 控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导致植被被过度消耗,土壤质量下降。
因此,要加强对放牧行为的管理,并合理规划放牧区域,采取轮牧制度,控制放牧的数量和时间,使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
4. 推广生态农业:通过推广有机农业、集约化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5. 建设防风林带: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可以建设防风林带来阻止风沙的侵蚀。
防风林带能够减少风速,抵挡风沙,保护农田和居民生活环境。
6. 加强土地治理:开展土地的整治和修复工作,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减少土壤的侵蚀。
7.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治理沙漠化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到沙漠化治理的行动中。
综上所述,治理沙漠化需要综合施策,通过植树造林、节约用水、控制过度放牧、推广生态农业、建设防风林带、加强土地治理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措施,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沙漠化治理的目标。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石漠化是指在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受降水量减少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结皮破坏,草地和水源散失,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石漠化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面我们就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石漠化综合治理,首先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政府应加大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要加大对水源、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开展水土保持和草原恢复工程,加强生态补水,增加植被覆盖率,修复沙化土地,恢复地表植被,控制沙漠化扩展。
二、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依靠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石漠化治理领域的科技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要鼓励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石漠化治理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众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认识和支持,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沙漠化地区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国际交流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国际交流,形成合力。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统筹和管理。
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治理经验和技术,借鉴国外的相关政策和做法,努力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水平和效果。
五、加强监管和问责制度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加强监管和建立问责制度,确保治理工作的效果。
政府应加强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治理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相关资料的感受
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相关资料的感受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这片土地上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沙漠化进程加剧,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对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一、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晋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山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内陆河山地两大地貌类型的交汇处。
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这片土地的沙漠化现象愈发严重。
据相关资料显示,晋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20%左右,且治理速度远不及沙漠化速度。
这一现状令人担忧。
二、土地沙化的影响及危害土地沙化不仅严重破坏了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对当地农业生产、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产生了严重影响。
沙漠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肥力丧失,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沙漠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用水;同时,沙漠化还威胁着生物多样性,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三、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晋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强烈,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快,容易导致沙漠化。
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不合理耕作、过度放牧、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加剧了土地沙化进程。
3.生态环境脆弱:晋西北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土壤质地疏松,抗风蚀能力差,容易发生沙漠化。
四、防治土地沙化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土地沙化治理的投入。
2.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
3.优化产业结构,推广节水农业,减少对土地的压力。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环保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沙漠化治理。
5.加强科研攻关,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防沙治沙效果。
五、总结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因素。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才能遏制土地沙化进程,实现晋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植被恢复:植被是阻止沙漠扩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方式,增加地表覆盖率,减少风沙侵蚀。
2. 水资源管理: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水。
加强水资源管理,包括节约用水、改善水土保持等措施,可以减缓沙漠化进程。
3. 控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沙漠化加剧。
加强对草原的管理,限制放牧量和时间,同时加强人工饲料的投放,可以减少过度放牧的影响。
4. 防风固沙:通过建设防风林、草席、沙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沙漠沙丘向外扩张。
5. 土地治理: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发展,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可以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6. 国际合作:沙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沙漠化治理和防治工作。
国际组织和政府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加速沙漠化防治进程。
7. 科学治理:采取因地制宜和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土地产生沙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沙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类型,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具体的治理方法。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建议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建议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地的沙漠化和水资源的丧失,使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防治土地荒漠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为了保持和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以下是我对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建议:第一,加强土地管理和土地保护。
加强对土地的立法和监管,建立健全土地使用和保护制度,严禁非法占用土地和进行乱砍滥伐等行为,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第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防治荒漠化的关键。
要加强水资源的调控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安排农田排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三,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
植被是维持土地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要加大植被恢复的力度,进行树木和草地的人工种植,促进土地的绿化和植被覆盖度的提高。
同时,要加强生态修复,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环境,培育和保护土地的生态功能。
第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基础和关键。
要加强对土地荒漠化的科学研究,探索适应我国土地特点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土地治理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加强对土地荒漠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公众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活动,共同保护和恢复土地的生态环境。
以上是我对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建议。
土地荒漠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来解决。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保护和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
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沈阳地区位于中国东北,是一个干旱多风的地区,沙尘天气时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发展,沙尘天气频发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沙尘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沈阳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亟待加强,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沙尘天气的频发,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建议如何在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为当地人民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1.2 问题提出沈阳地区位于东北地区,气候干燥,土地沙化严重,沙尘暴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当前,沈阳地区正面临着防沙治沙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包括土地沙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受损等。
如何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成为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改善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来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2. 正文2.1 加强防沙治沙意识加强防沙治沙意识是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沈阳地区作为沙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必须广泛宣传防沙治沙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普及防沙治沙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要加强对干部和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沙治沙技能和意识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有效应对沙漠化问题。
还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防沙治沙的氛围。
加强防沙治沙意识还需要注重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等各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到防沙治沙工作中来,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全社会都认识到沙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才能真正做到共同抵御沙尘暴,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美丽家园。
四川省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
四川省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沙化土地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表面呈现以沙(砾)状物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土地。
土地沙化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等,严重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生态地位突出,位于青藏高原到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是长江、黄河发源地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历来为国家生态修复重点地区。
做好沙化土地防治工作,对做优“四区八带”、做活生态资源,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全省沙化土地分布于18个市(州)85个县(市、区),总面积86.3万公顷,较“十一五”末减少5.5%;全省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0.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2.2%。
全省沙化土地呈现“三集中”特点。
区域分布集中。
按行政区域分,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川西北阿坝和甘孜的31个县,面积79.7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2.4%。
可以说,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就是四川省防沙治沙工作的主战场,川西北区位特征是决定四川防沙治沙工作成败的关键。
沙化类型集中。
全省沙化土地类型有流动沙地、半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唐代旭若尔盖县高山柳沙障成效6期,培训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治沙农牧民1万余人次,发放《川西北治沙技术手册》《川西北沙障营建技术》《川西北沙区常见植物图谱》等技术资料2万余份。
虽然四川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还是初步的、局部的,沙化区域生态功能不强、稳定性差、治理成效不一、成果巩固难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沙化问题依然是川西藏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沙化土地治理依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治沙任务繁重。
全省有沙化土地分布的乡(镇)土地面积约1740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5.7%。
同时,全省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有10.5万公顷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亟待加强防护。
目前,全省沙化土地治理率仅为28.6%,防沙治沙投资总额远远低于实际需求,2019年度省级防沙治沙专项资金仅6000万元,按现阶段的投资水平,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面治理。
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与建议【摘要】沈阳地区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沙漠化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分析了沈阳地区防沙治沙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科技落后等。
随后提出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政策法规完善、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等措施,以提高治沙效率和减缓沙漠化的速度。
总结指出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并呼吁各方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沈阳地区防沙治沙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沈阳地区防沙治沙工作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沈阳地区、防沙治沙、工作、重要性、研究目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科技支撑、治沙效率、政策法规、社会宣传、教育、合作、实质性进展1. 引言1.1 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沈阳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城市。
由于沈阳地区地处辽宁省中部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加上气候干燥,土壤易受风蚀,沙尘暴频发。
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在沈阳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沙尘暴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沙尘暴中携带了大量有害物质,对呼吸道和眼睛造成刺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沙尘暴还会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方面造成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沙漠化的不断扩展也对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沈阳地区的土地资源宝贵且有限,如果受到沙漠化的侵蚀,将会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最终影响人们的持续发展。
加强沈阳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保护好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对于维护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大对防沙治沙工作的投入和力度,才能有效防止沙漠化的扩展,保护好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更好的条件。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沈阳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前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尊敬的领导: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非常关心我国的土地环境问题,尤其是防沙治沙工作。
在此,我愿意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防沙治沙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地沙化的科学研究。
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深入了解土壤的性质、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沙尘暴形成的成因等,为防沙治沙提供科学依据和前提。
此外,也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模拟实验,来验证和优化防沙治沙方案,以便为土地治理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其次,我们应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土地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防沙治沙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投入中的主要部分需要用于技术研究和应用。
因此,政府可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防沙治沙项目,增加技术及研发投入,使更多的优秀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推动土地治理的快速发展。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和环保行业工作者的防沙治沙意识。
宣传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防沙治沙工作中来。
对于环保行业工作者,应该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土地治理的方法和技术,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知识灵活地应用。
第四,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健全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
地方政府是防沙治沙工作的主体,应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加强领导力、协调力和执行力。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沙治沙规划,确保防沙治沙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防沙治沙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完成。
在政府、企业、专家、学者、普通公民等全方位合作下,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防止沙漠的蔓延,保护好我们的土地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衷心希望您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此致敬礼作者:nbsm。
土壤沙漠化与防治:探讨土壤沙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土壤沙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成功经验:政府重视、科学防治、群众参与
• 政府制定防治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 群众参与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教训:防治工作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
• 防治工作滞后,导致土地沙漠化加剧 •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 管理不善,导致防治效果不明显
• 分享土壤沙漠化防治经验和技术, 提高防治效果 • 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土 壤沙漠化影响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04
土壤沙漠化防治的实践案例
国内外土壤沙漠化防治案例分析
国外案例:非洲撒哈拉沙漠治理项目
• 通过种植耐旱植物、建设风沙防护林等措施,减缓沙漠化进程 •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国内案例: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
•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减轻风沙侵害 • 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05
结论与展望
土壤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土壤沙漠化防 治关系到国家 生态安全和经
济发展
01
• 保护和恢复土地生产力,提 高农业生产水平 • 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生 存和发展
土壤沙漠化防 治任务繁重, 需要加大防治
力度
02
• 面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多重压力 • 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防 治效果
• 选择合适的树种,提高防护 效果 • 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保证 造林成活率
农业措施:合 理安排农业生 产,减轻土地
压力
03
•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 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保护 土壤结构
土壤沙漠化防治的管理措施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一、背景与问题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沙漠化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沙漠化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沙治沙工作。
二、目标和原则目标预防和减缓沙漠化进程;恢复和保护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原则综合施策、多方联动;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建议措施1. 加强生态修复种植抗沙植物,如沙柳、梭梭等,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节约用水和资源的生活方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参与生态修复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和激励。
2. 建设防风林在沙漠边缘地带和风沙源区域建设防风林,起到屏障作用;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提高林木的抗风沙能力;定期修剪和补植,确保防风林的有效性。
3. 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开展沙地修复和固沙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建设沙墙和沙网,阻止风沙的扩散;推行农事措施,如留茬、轮作、深翻等,减少土壤侵蚀。
4. 发展沙漠旅游借助自然景观和独特文化,开发沙漠旅游资源;联合当地农民和企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参与绿化和生态保护活动,增加对沙漠的保护意识。
5. 加强科技支撑与国际合作建立沙漠化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沙漠化的动态;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防沙治沙技术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经验,共同应对沙漠化问题。
四、预期成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计在5年内取得以下成果:1. 预防和减缓沙漠化的进程;2. 恢复和保护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3.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4. 增加沙漠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
五、与展望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建议书提出的措施,能够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合作,共同为沙漠化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才能够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
关于防沙治沙的建议书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您好!土地沙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威胁着生态平衡,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刻不容缓。
在此,我想就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防沙治沙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我们应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广泛宣传土地沙化的危害和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可以制作一些生动形象的科普节目、公益广告,让公众了解沙化的形成原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每个人在防沙治沙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同时,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环保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观念。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开展资金是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防沙治沙工作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沙化土地的治理、植被恢复、科研项目等。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捐款、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此外,还可以争取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的援助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防沙治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工作不同地区的沙化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采取治理措施。
在沙化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禁保护的措施,禁止过度放牧、开垦和樵采,让生态自然恢复。
在轻度沙化地区,可以通过植树种草、建设防风固沙林带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沙化进一步扩大。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草种,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防沙治沙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防沙治沙工作中也不例外。
我们应加大对防沙治沙技术的研发投入,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攻关,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技术。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1. 引言1.1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石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地沙漠化和退化的现象,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是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之一。
石漠化综合治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石漠化土地的出现会导致水土流失、植被丧失、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减少水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综合治理,可以逐步修复土地,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石漠化综合治理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石漠化土地大多位于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通过治理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等,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综合治理的成功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一严峻挑战。
1.2 石漠化问题的现状石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裸露、植被丧失、水土流失等问题。
目前,我国石漠化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约有40%的土地面积受到石漠化的影响,其中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石漠化造成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土地裸露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植被丧失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了土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石漠化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土地退化造成了农作物减产、草场荒芜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活质量。
石漠化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土地的裸露导致了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加剧了河流的污染,对大气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石漠化问题的现状十分严重,亟待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来解决。
加强监测与评估,实施生态恢复项目,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经济产业等措施势在必行。
2. 正文2.1 加强监测与评估,提前预警加强监测与评估,提前预警是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国沙漠化发展趋势及沙漠治理对策与建议
我国沙漠化发展趋势及沙漠治理对策与建议通过对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形成原因及历史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与资源的治理保护矛盾突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结合,治沙造林的支持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发展趋势: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
不过,今日世界沙漠化原因,多数人归咎于人为原因;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畜牧,导致土地枯竭不适合耕种。
为预防土地沙漠化,治理沙漠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特殊性和重要性,实现区域生态效益主要对策与建议。
标签:沙漠化;治理对策1、概述土地沙漠化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
土地沙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再此所指的土地沙漠化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和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本身干燥所造成的土地沙漠化气候。
不过,没有植物生长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分配水分,结果也可能反而导致干燥气候。
2、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17日的公布,中国沙漠化土地达到173万9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以上,影响全国30个一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地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
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封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要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
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
沙漠化问题涉及的范围之广,已引起全世界关注。
产生沙漠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干旱、地表为松散砂质沉积物和大风的吹扬等;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柴和不倒塌地利用水资源等。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请审议。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25.32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7.58%,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对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歼灭战、攻坚战、阻击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李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对实施“三北”工程、利用微咸水治沙等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防沙治沙工作,委员长和各位副委员长多次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组织相关专门委员会通过立法修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报告、交办代表建议等方式,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和工作监督,为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经过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防沙治沙工作理念更加科学,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支持更加有力,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沙化现状及治理建议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面积大,分布范围广,
危害严重。
土地沙化恶化生态环境,吞噬人们的生存空间,制约经济发展,给我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笔者对当
前沙化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今后防沙治沙的思路与建议,对我国防沙治
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地沙化;现状;治理建议
前言
沙化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地呈现出沙质或砾
质为主的土地退化,沙化土地是由此而形成的地表呈现出以沙(或砾)物质为主
的土地。
下面针对于土地沙化现状及治理建议进行如下分析:
1土地沙化现状
截至2016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
18.03%,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920个县(旗、区)。
不同类型的沙化面积。
根据不同土地沙化类型
划分,流动沙丘(地)40.61万km2,半固定沙丘(地)17.72万km2,固定沙丘(地)27.79万km2,露沙地9.97万km2,沙化耕地4.46万km2,风蚀残丘
8898km2,风蚀劣地5.57万km2,戈壁66.08万km2,非生物工程治沙地66km2。
从土地沙化类型上看,戈壁所占比例最大,达38.17%,然后依次为流动沙丘、固
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这3个沙化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近50%,露沙地、沙
化耕地和风蚀劣地所占比例10%左右,风蚀残丘和非生物工程治沙地最少。
2导致土地沙化的因素
2.1过度开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剧增,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为解决粮食问题,从而大规模开垦草地,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由于干旱、半干旱区多为沙质土,基质稳定性差,再有这里的风大、持续时间长,易于使表土层破坏的土地遭受风蚀,导致沙化。
2.2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区,耕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对水资源的消耗
非常大,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
由于耕地面积的增加,人为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3车辆引起土地沙化
由于近年来机动车辆增多,在沙质草地上的行车道的废弃相当普遍,几乎5
年左右就会有一条新道废弃,这极大地破坏了草地资源,而且还常引起沙化。
2.4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造成土地沙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勘探、道路修筑等资源开发和
基本建设活动,若不采取相应防护和保护措施,就会在局部地区直接造成土地沙化。
尽管因此而造成的沙化土地面积不大,但其沙化程度却相当严重。
3土地沙化治理建议
3.1制度措施
①对天然植被进行全面保护。
对风沙区的植被(如林地、草地、湿地、荒漠等)要进行全面保护,切实禁止新的开垦,禁止滥挖滥樵,确保现有的植被不再
遭到新的破坏。
②实行“耕地总量控制”政策。
要转变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加强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投资,增强集约经营程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
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能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③实行“草场载畜量
控制”政策。
要限定最高载畜量,严禁超载放牧,对退化草地要退牧还草(即禁牧或季节性休牧)。
要改变现行的放牧方式,大力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和退化草地改良,推行划区轮牧或舍饲圈养,防止现有草原进一步退化。
④改革耕作制度。
要积极推广粮草轮作(包括间作和混作)、带状耕作、免耕少耕、留茬覆盖、生物梗、覆膜播种等保护性农业技术,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⑤推行农村节能和能源替代政策。
大力推广省柴灶,积极发展沼气、大力营造薪炭林、积极开发光
能和风能等,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周围环境污染和滥砍滥
伐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⑥对水资源要合理分配和利用。
一是实现生态补偿,涵养水源;二是积极推进采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发挥其最大的使
用效率;三是实行以水定产,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供给,以确保对自
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3.2监管措施
①加强监测。
沙化土地监测是防治土地沙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要建立居住区及周边地区沙化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开发与应用3S技术支撑下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评价技术、规划决策等高技术进行跟踪监测。
同时通过
对气象站、生态监测站、水文站的信息数据分析,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性、陆地
生态景观、防护植被与沙化、干旱等生态灾害的相关关系,以网络数据库软件为
平台,建立用于描述生态灾害动态及影响区域经济、自然环境现状的有关数据库,利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对环境监测进行网络管理,从而及时、准确地掌
握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②加强资源管理。
防沙治沙是一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治并重的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必须在防字上下
功夫,加强对资源的管理,特别是水土资源的管理。
进行合理规划,严格土地利
用审批制度,保证生态用水,杜绝人为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建立奖惩机制。
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只有强化质量管理,防沙治沙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应
在更高层次上展开,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为了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必须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规范规划设计,完善前期工作,严格执行技术规
范和标准,加强检测监督,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从单纯注重技术层面的质量管理向积极调整生产关系转变;从注重结果管理向全
面质量管理转变,努力使防沙治沙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准
的优质生态工程。
3.3法律措施
为体现法律和制度的严肃性,自然资源利用的开发者和管理者,须从法律责
任的高度来对待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环境
保护的各种法律和制度,坚决杜绝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
建立防治沙化又促进
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沙化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相得益彰。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阈值内,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认
真贯彻《环境保护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和《土地管
理法》,确定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绿色食品、天然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产业,提倡生态旅游。
达到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协调发展的目的。
结论
根据我国土地沙化形势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国家应将土地沙化
防治任务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将其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
长计议,逐年稳步推进,国家每年保证防沙治沙资金稳定投入;其次,对防沙治
沙机制要不断进行创新,在组织形式、治理方式、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在沙化土地治理中尝试引入市场机制,以解决资金不足、进度缓慢的问题,加快
土地沙化治理步伐,从而实现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
为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嘉文,左林,蔡应君,邓东周,鄢武先.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分析及治
理对策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04):42-46.
[2]王志强,张淑玲.洮南市土地沙化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1(03):75+81.
[3]刘成学,韩晓燕,李晓霞.双城市土地沙化现状、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0(03):85-86.
[4]陈玉琴.河西地区土地沙化现状与治理对策——以山丹县土地沙化现状调查
为例[J].甘肃科技,2009,25(10):1-2+18.
[5]张立鹏.辽宁省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6(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