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五、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合集下载

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 第四节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 活动中的应用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 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的概念 1、记忆的概念 2 2、记忆的3环节: 3 (1)识记 (2)保持 (3)恢复(再认和再现或回忆)
二、 1—3岁儿童的记忆 岁儿童的记忆
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 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 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 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 2、表征:则是指表象这种形象形成的过程。
(二)生后头半年 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 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 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 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 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 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 延长。 延长。 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亦称操作记忆、工作 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 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 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短 时记忆的特点是: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记 忆广度一般为7±2个项目。 ②短时记忆的保 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 也不超过1分钟。③短时记忆通过复述保持信 息,复述的作用还在于能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4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4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三、1—3岁幼儿的记忆
(一)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1岁半至2岁左右,
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也迅速发生 变化。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 (三)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 (四)出现初步的回忆
记忆的发展: 记忆提取的情境性依赖逐渐降低: 条件反射 客体永久性 自传体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谢切诺夫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记忆
(一)建立条件反射 (二)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2个月的婴儿能够延续24小时。 3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7天。 6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5天。 18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3周。
2岁后在成人的提示和询问下,可以记住一 些简单的歌谣、故事,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 简单的任务。
记忆: 记忆的策略萌发: 18个月左右的儿童就已经开始使用记忆 策略
谢谢欣赏!
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内容以动作、情绪、形象为主,语词记忆随语 言发展逐步增多:
2岁前记住的是外部特征突出的事物、带有情绪 色彩的事情、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顺序。
2岁后在成人的提示和询问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记住一些简 单的歌谣、故事,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简单的任 务。
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容量不断扩展: 2岁前记住的是外部特征突出的事物、带有 情绪色彩的事情、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顺序。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一)3个月的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 能保持达4周之久。 (二)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 展。 (三)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使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使用

第五章儿童记忆的发展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使用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2019-4-222•复述是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不断重复,以便能更准确、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的活动。

小学儿童复述策略发展的特点•第一,小学儿童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开始逐渐有效地采用复述策略。

•第二,随年龄增长,小学生复述的质量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复述方式由被动的复述模式向主动的复述模式转变。

•第三,儿童使用复述的灵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复述策略的掌握对小学生记忆成绩的影响•①复述可以提高各年龄阶段个体的记忆成绩;•②只要采取复述策略,学生的记忆成绩就比没有采取任何复述策略的学生记忆成绩好;•③通过对不会使用任何复述策略的学生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其记忆成绩;•④对只会采取较简单复述策略的学生进行较高级的培训,可进一步提高记忆成绩;•⑤通过对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有关复述策略的训练和大量练习,可以使回忆量达到没有经过训练的、具有中等IQ的成人的水平。

组织策略的使用:•记忆的组织策略是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小学生记忆中组织策略发展的实验研究发现,小学儿童记忆组织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产生性缺损和成熟运用策略两个阶段。

精加工策略的使用:•精加工策略是指当主体识记一些很难归类的材料时,就在这些材料中创造出某种联系,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以便提取。

•精加工策略要到小学高年级以后才能出现。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

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习惯化不学而能。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

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第五章_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_儿童记忆的发展

• ① 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 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出的物理特点,容易 引起儿童的集中注意,也容易被儿童在无 意中记住。 • ② 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对儿童生活具 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儿童兴趣的事物, 能激起儿童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 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为儿童注意 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 容。
形象记忆
4、语词记忆
• 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 作为内容的记忆。 • 这种记忆是随着儿童掌 握语言的过程逐渐发展 起来的。 • 语词记忆的发展,要求 大脑皮质活动机能的发 展,特别是语言中枢的 发展作为生理基础。因 此,儿童的语词记忆的 发展也最晚。
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 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 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 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 记忆(1岁左右)。 儿童这几种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记 忆简单代替另一种记忆,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 相互作用的过程。 幼儿期儿童的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并居优势地位
有意识记 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任务; 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 和意志努力; 识记效果好。 无意识记 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任务; 不需要刻意付出特殊 努力和采取特殊的 措施; 识记效果差。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 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而整个幼儿期,无 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 识记,有意记忆的记忆效果比无意记忆效 果好。中学阶段,有意记忆占据优势地位。

动作记忆
2、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 记忆。 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 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 儿童的情绪记忆出现得也比较早。

第二节:幼儿的记忆发展

第二节:幼儿的记忆发展

案例二
• 一个中班的孩子回家对妈妈说,“幼儿园的
围墙倒了……,压了许多小朋友”,“送医院去
了。”第二天,孩子的妈妈关切地向老师问起这 件事,老师说,墙没有倒啊!那么到底是怎么回 事呢?原来幼儿园内要搞基建,为不影响幼儿出 入大门,就在院子旁边破了一截围墙,便于工程
车出入,该孩子看到这截缺口,就说成了上面的
关系: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
在某种程度上,电脑与人脑一样,这两 个系统均通过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 进行加工。 记忆也可以说是对信息 的输入、储存和提取的 过程。 储 存
提取
输入、编码
• 有几个和他一样的发型? • 6个
• 有几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 • 3个
遗 忘 的 规 律
• 是先快后慢 • 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 均速进行的,刚学过 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 忘比较快,量也比较 多 •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 忘逐渐缓慢下来,到 了一定时间,几乎就 不再遗忘了
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短时记忆就像一张小桌子,它放在一个装满了文件盒( 长时记忆)的档案库之前。当信息进入档案库时,它首 先被放在小桌子上处理。但这张桌子很小,必须随时清 理以备放置新的信息。而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信息则被作 为永久性文件在长时记忆中存档储存。
(三)根据识记的目的分类
无意 记忆
指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无 需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明确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 努力且采用一定的方法的识记。
婴儿早期记忆的保持能力

6个月婴儿可记住 1岁婴儿可记住启动电动 踢腿动作达2个月。 火车按钮动作达8周。
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 • 1、无意记忆为主, 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2、形象记忆为主, 语词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3、机械记忆为主 意义记忆正在发展

学前心理学之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之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PPT课件
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形成优势兴奋 中心,因而记得更牢。
• (三)充分理解
• 什么是理解?就是新知识与脑子里原有 的知识经验“挂上钩”。一旦挂上钩也 就容易记住。

• (四)赋予意义 赋予要记的内容意义,就是让孩子在理 解后再去记。
• (五)巧用时机 • 不同时间学东西,记的效果不一样。
• (六)多用感官 • 多种感官参与识记活动,可以在大脑皮
• (二)强化记忆训练阶段 • 1.对偶训练法 • 2.顺序训练法 • 3.插入训练法 • 4.数字训练法 • 5.频度训练法
• 【操作练习】从同学们设计的训练幼儿记忆力的 游戏中选择2—3个,让同学们模拟幼儿开展游戏。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 一、记忆的发生 • (一)胎儿的听觉记忆 • 研究一:胎儿6个月时录下母亲心跳的声
音放给他出生后听,哭闹的婴儿会停止 哭泣。
• 研究二:对7、8个月胎儿音乐听觉的研 究。
• 结论:胎儿末期,听觉记忆已经出现。
• (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 • 1.建立条件反射
• 新生儿记忆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对条件刺 激物形成某种稳定的行为反应,即建立 条件反射。
• (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 1.机械记忆用的多,但意义记忆效果好 • (1)机械记忆用的多 • (2)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 2.学前儿童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 发展
• 在整个幼儿期,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 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
•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 1.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发展 •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的差别逐渐缩小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2、语言的参与,使记忆过程的意识性和条理性都有所提高。同时,4.5----5岁幼儿开始能够进行间接识记,即利用中介物帮助识记。
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什么是保持?就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在记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这里涉及到表象和表征两个概念。
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就是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主要是大脑皮层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符号表象是运用语言、文字或其它符号所形成的客观事物的象征性形象。如“苹果”一词在头脑中的形象,它是大脑第二系统的活动,研究认为,儿童1岁以后就可能产生最早的符号表征能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比如,幼小的婴儿经常用奶瓶吃奶或喝水,当他只看到奶瓶的一个侧面时,就“知道”那是可以给他提供食物的东西,马上做出吃奶或喝水的反应;婴儿听见妈妈的声音就安静下来或兴奋起来,这些对奶瓶的知觉或对妈妈声音的知觉,已经与经验发生了联系,而他之所以能够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依靠的就是记忆。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第一节信息加工理论一、信息加工阶段1.感觉登录:即瞬时记忆或感觉贮存,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完全保留刺激的本来属性,保存时间很短,大约250毫秒左右。

常见的感觉记忆形式有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

2.注意3.知觉: 知觉是指对感觉刺激的觉察、识别和解释。

4、记忆第二节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概念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和重现)。

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解释: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内容分1、形象记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动作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实际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二)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1、内隐记忆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个体经验自动对当前信息的吸收和整理。

可理解为无意记忆。

2、外显记忆是在有意识的控制下,个体根据需要主动地对当前信息进行记忆加工的过程。

可理解为有意记忆。

(三)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分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指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并不立即消失,他还能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感觉记忆的特征时间极短(0.25-1秒);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定义: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2秒到1分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征1.保持时间为一分钟左右;2.记忆容量有限,通常为7±2个组块;3.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组块(chunk)又称信息块,是指知觉体系被当作一个熟悉的单个单元的模式或顺序。

小学儿童心理学课程导学大纲

小学儿童心理学课程导学大纲

《小学儿童心理学》课程导学大纲责任教师谢兆勤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方法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与学的科学;3.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感互动;4. 有的则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结果和评定。

我们的观点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我们观点的根据1.反映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把个体从一个生物的实体发展成为社会的实体。

也就是把一个新生婴儿的生物个体,经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品德。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之一,是通过经验传递实现的,通过教与学的人际交往实现的。

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人际交往的过程。

2.反映教育的结构系统(1)教育是一个系统,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子系统。

(2)经验传授系统是传授者通过一定的传授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也就是教;(3)接受系统是接受者通过一定的接受方式进行学习,也就是学;(4)经验系统就是传递的对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等。

这三个系统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这个系统的核心是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心理学正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反映了心理现象研究的独特领域。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 基本理论2. 学习心理学3. 教学心理4. 群体心理5. 个体差异6. 学生心理健康7.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8. 教师心理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 开创阶段2. 发展阶段3. 成熟与完善阶段(一)开创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孔子的智商四分法;启发式教学思想学记:喻的原则2.两大支柱学科的推动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879年,自然科学引入心理学研究。

第五章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五、学前儿童记忆中出现的问题 及教育措施
(一)偶发记忆:指在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 中, 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 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 种现象叫偶发记忆现象。
请看书P83上的案例
(二)“说谎”问题
幼儿说谎行为一般是指所说的话与 事实不符,用编造出的话来骗人的 一种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 种正常现象。
2.记忆范围
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和外界交往范 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随 之而越来越扩大。
3.工作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 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 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感觉记忆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包括短时记忆) 注: 信息在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中得到最初的编码, 然后转到长时记忆中存储,而信息从长时记忆转到工 作记忆就是提取。
(二)生后头半年
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 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 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 延长。 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二、 1—3岁儿童的记忆
(一)、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
2、幼儿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许多材料证明,幼儿对理解了的材料, 记忆效果较好,对不熟悉的、无意义的 材料识记效果较差。 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 展。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 发展 1、概念:形象记忆:指根据具体的 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整个幼儿期, 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语词记忆:是 通过语词的形式来识记材料,随着语 言的发展,语词记忆也逐渐发展。
(二)信任孩子,与孩子地位平等

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点

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点

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点儿童心理发展第一章、绪论【考核目标】1、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方法。

2、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一、发展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2、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二、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1、特点:发展的基础性、发展的递进性、发展的易感性四、儿童发展的四个领域1、四个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五、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1、影响因素:生物规律、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文化规律六、我国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1、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乳儿期(一岁以内);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2、13-14、15岁);青年期(14、15-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

2、配以我国学制可分为: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6、7-12岁,小学);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17、18岁,高中阶段)。

七、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有年龄决定的。

2、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儿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八、各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特点1、婴儿期的特点(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①这一时期婴儿的行走动作、手的动作得到了发展。

第五章 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  儿童记忆的发展.

4、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四岁后幼儿意义记忆开始发展,两种记忆都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发展,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 来得高。
年龄 4岁 5岁 6岁 7岁 意义记忆再现量 47% 64% 72% 77% 机械记忆再现量 4% 12% 26% 48%
5、记忆不精确,记忆的精确性和巩固性较差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的逐 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 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 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 “去习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 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 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你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几位数字?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并居优势地位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 会进行有意识记。而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 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到 了小学中高年级,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 有意记忆的记忆效果比无意记忆效果好。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一)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二)记忆容量的增加 1.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人类的记忆广度为 7±2个信息单位。幼儿末期记忆广度大约为6个信 息单位。 数字广度测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陕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2.2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陕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2.2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陕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2.2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一)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内发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及观点:(1)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3)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5)霍尔:他的典型论断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2.外铄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及观点:(1)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2)洛克:提出“白板说”。

(3)华生: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继承华生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学⼉童的记忆能⼒和学前⼉童⽐较起来,正在发⽣着本质的变化。

这些本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

第⼀,从记忆的⽬的性来说,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学前⼉童记忆的有意性和⽬的性,还是很差的。

在⼤班⼉童那⾥,只能看到⼀些初步的发展。

⼉童进⼊学校以后,在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条件下,情况就不⼀样了,他们不能只去学习⼀些⾃⼰感兴趣的东西,⽽且要学习那些⾃⼰虽然没有兴趣但是必须学习的东西,因为学习和游戏不同,这是⼀种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这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把学习当作⼀种⽬的任务,并使⾃⼰的记忆服从于这种⽬的任务。

因此,在⼩学⼉童的记忆上,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就逐渐占有主导的地位。

当然,有意识记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排除⽆意识记的作⽤。

事实上,在整个⼩学时期甚⾄以后的中学时期,⼀⽅⾯,有意识记⽇益占有重要地位;另⼀⽅⾯,⽆意识记也在起作⽤,因为⼉童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第⼆,从记忆的⽅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学前⼉童对于⾃⼰经验范围内的事物,也能进⾏意义的、理解的识记。

例如,⽤事物的各种联系、对⽐关系等等,来进⾏记忆。

但是由于他们的经验还很不丰富,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不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很多材料,宁肯⽤机械的、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不愿更多地通过对事物的意义的、内在关系的理解来识记。

众所周知,学前⼉童识记故事,⼀般总是从头记起,逐字逐句地重现。

⼉童进⼊学校以后,情况就不⼀样了,他们虽然还可以⽤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故事和诗篇,但是不能单纯地⽤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数学运算⽅法和有关历史、地理、⾃然的教材,在这⾥,他们必须学会分析出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必须学会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合乎逻辑的联系,也就是必须学会对识记材料进⾏思维加⼯或逻辑加⼯。

当然,这对于⼩学⽣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合理的教学影响下,⼉童是有充分可能掌握意义识记的能⼒的。

在这⾥,也应该指出,在学习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不是对⽴的东西,因为它们在学习上都是必要的,是相辅相成的。

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儿童认知和记忆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是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学习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学科和知识,需要通过记忆来学习和理解。

他们能够记忆和掌握一定数量的信息和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2.记忆力的增强:小学阶段儿童的记忆力逐渐增强,可以记住和回忆更多的信息。

他们能够记住一些循序渐进的事物,例如数字、字母和词语等,并能够独立地回忆和运用。

5.自主学习和记忆: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记忆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自主选择适合的记忆和学习方法,并能够独立地进行学习和回忆。

同时,他们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和总结来加深记忆。

6.受情绪和情感影响:小学阶段儿童的记忆容易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他们对于与自己经历相关的事物更容易记住,并且情绪愉快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记忆,而情绪负面的事物则可能导致记忆的遗忘。

7.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的成熟:小学阶段儿童的短期记忆容量逐渐增大,并且工作记忆开始成熟。

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一定数量的信息,并通过工作记忆来进行临时存储和操作。

这对于他们进行复杂的学习和思考任务非常重要。

总之,小学阶段儿童的记忆发展呈现出学习能力的提高、记忆力的增强、长期记忆的发展、使用记忆策略、自主学习和记忆、受情绪和情感影响以及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的成熟等特点。

教师、家长和社会应该关注和
引导儿童的记忆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记忆习惯和技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2、两种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生物进化的结果 包括:基本感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 注意、形象思维、基本情绪等,人与动 物共有。 高级心理机能:社会文化历史作用结果 包括:随意注意、概念思维、高级情感、 预见性意志、逻辑思维等,人独有。
(二)心理发展实质

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 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 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6 成年早期 18~25 7 成年中期 25~50 8 老年期 50~死
自我危机 信任Vs不信任 自主Vs害羞怀疑 主动Vs内疚 勤奋Vs自卑 自我同一性 Vs角 色混乱 亲密 Vs孤独; 繁殖Vs停滞
自我整合Vs绝望
自我品质 希望 意志 目的 能力 忠诚
爱情 关怀 智慧
理论的贡献:

1: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作了发展 和修正,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 2:提出生命循环概念。事实上,艾 里克森的学说是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 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 人心理发展的人格理论。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


四个:
成熟: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 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练习与习得经验(物理因素):一类是物理的 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 另一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是指个体理解动作 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社会经验:语言和教育的作用 平衡: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发展阶段 年龄段 里比多主要投放部位
口唇期
肛门期
0-1岁
1-3岁
口唇(本我起作用)
肛门(自我与本我一起) 自身—外界对象(超我 发展) 同伴、朋友、对外界的 认识 异性
前生殖器期 4-5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概述
一、 什么是记忆
➢(一)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不是一瞬间的活动,而是一个从
“记”到“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 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储存、提 取和输出的过程。【识记就是信息的 输入和加工,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回忆就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信息加 工论)】
(二)保持
➢保持是对识记过程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 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 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并不是像物品放在 保险柜中,一成不变地保持着原样(识记 的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后继经验的影 响而发生量与质的变化)
遗忘及其规律
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 者上错误的回忆。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遗忘规律
➢追忆实际上是利用事物多方面的联系 去寻找线索,先起有关的经验然后通过 中介联系想起要再现经验。
5、再认和再现的关系
再认和再现的相同点是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程度 上的不同。
• 三、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
一、儿童识记的特点
(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2、表象是正确认识到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二、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 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是记忆的基础和 开端;保持是记忆过程的核心,再认或 回忆是记忆的最终目的。
(一)识记
1.定义: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 这是记忆的第一步。
2.识记的种类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指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 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 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 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 经验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凡有意义
的材料,必须让儿童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 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无意的材料,尽量赋 予其人为的意义,以保证记忆的效果
1.首先要使儿童明确了解自己活动的目的任务, 并愿意和善于追求这些目的任务的实现。如: 要求并训练儿童在读课文时学会提出问题;
2.培养儿童自己提出识记任务的习惯。 如:课文的分段;
3.培养儿童独立检查识记效果的能力。 如:背诵课文。
如果不加注意,痕迹便迅速消失,如果加以注意,就转
入第二阶段—短时记忆,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不及 时复述就会产生遗忘,如果加以复述就转入第三阶段— 长时记忆
(三)、记忆表象
➢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通常讲的 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出 现来的形象。
(6)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遗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1)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有重要影响,那些 不重要的没有趣味的,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东西, 首先被以往 (2)过长和过难的材料易被遗忘 (3)排列在中间位置的材料也容易被遗忘
遗忘种类: 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
(三)回忆
1、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 (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和再现)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没有感知时所得到的形象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
2、概括性
表象是经过多次感知积累而成的产物,它反映 着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常表现 出来的一般特征,所以它具有概括性。
(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是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识记有无明确目的性和自觉性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一)识记
• 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 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
• 有意识记:指按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和 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 一种识记
➢无意识记的 优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应有的
知识技能; 缺点: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又由于
无意识缺乏目的性,在内容上往往都有偶 然性和片段性。 ➢有意识记的 优点:使人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缺点:有意识记有一定的紧张度
➢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 记要比无意识记效果好。
人总是在活动中进行识记的,因此无 论是无意识记还是有意识记,只要识记的 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 记的效果就会好。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回忆则是 识记、保持结果的表现和加强。
(二)、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分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
瞬时记忆 (视后象 ) 0.25~2秒
短时记忆
不超过1分钟
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
➢ 注: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就是瞬时记忆;
2、再认: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 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
➢再认取决于两个条件: (1)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及
环境条件相类似的程度
3、再现指过去经验的重现,是一种较高 水平的回忆。 根据再现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可以把再 现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
4、“触景生情”表现出无意注意,而有时 需要“搜肠刮肚”做出较大意志努力才能 实现,这种情况叫追忆,表现出有意再 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在学习停止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 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遗忘的规律
(1)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
(2)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
(3)抽象的内容比形象的内容、无意义材料 要比有意义材料容易遗忘。 (4)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要影响 。 (5)清醒和睡眠状态对遗忘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一般说来, 小学儿童的有意识记在学习中所起 的作用逐渐赶上和超过无意识记,这是记忆发展 的一般规律。
➢儿童刚入学时,无意识记仍占重要地位, 到小学二年级表现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的效果相当。
➢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有意识记逐 年提高,特别在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间, 有意识记的效果提高速度。
➢ 教师必须有计划的发展儿童的有意识记,同 时也要利用和提高儿童的无意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