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拓展知识-对数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计算尺
自17世纪初问世以来,计算尺一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工具,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中占据统治地位,辉煌了三百余年,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它的计算精度有限,在20世纪中期以后,计算尺逐渐被电子计算器取代。
纳皮尔利用对数表简化了计算任务,但应用他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能便捷地查看对数表。1620年,英国数学家埃德蒙·甘特(EdmundGunter)把对数刻在一把尺子上,这样他那些从事计算的同事无须跑图书馆也能查到对数了。甘特把数字标在一条直线上,各个数的位置与其对数值成比例。在他的标尺上,越到左边,数字分布就越稀;越到右边,数字分布越密。有了这把尺子,两个数的乘法就可以这样来完成:用一把两脚规量出尺子的起点到第一个因数的距离,然后使两脚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把一只脚移到第二个因数的位置上,这时,另一只脚所指示的位置就对应于两段距离之和,此位置上的读数就是两数相乘的结果。
大约在1622年,英国圣公会牧师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Oughtred)把两根木制对数标尺并排放在一起,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计算尺。
有了奥特雷德的发明在手,人们就可以告别对数表,甚至连什么是对数都不用知道。要做乘法,只须拉拉计算尺,对一下两个因数的位置,便可读出得数。
弦、切、割正余都相通,
对数不论自然或常用,
双曲函数一起弄,
三点一四一五九,
快把计算尺拉动,
理工,理工,理工!
这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当年的“勤奋者”之歌。当年计算尺的红火程度可见一斑。
19世纪前半期,计算尺得到了若干改进和发展。1814年,彼得·罗吉特发
明了双对数计算尺。它可以用来求分数次幂或开分数次方。1850年,马内姆选出四种用得最频繁的对数标尺,并加上一个游标。1921年,伦敦工程师奥蒂· 金(Otis ·King )制成了一把可以放进口袋的圆柱形计算尺。
由于几乎没有替代工具可选择,科技人员便逐渐习惯了计算尺。为了加快计算速度,计算尺制造商也在计算尺上增加了其他各种标记和符号。通常,计
算尺上标有π、4
、常数e (自然对数的底)等,有时游标还可以把英寸换算为厘米,或把马力换算为瓦。各种专用计算尺也应运而生:供化学家使用的计算尺上标有分子量;供造船工程师使用的计算尺上可查到水压公式;而供原子弹设计人员使用的计算尺上,则标出了放射性衰变常数的值。
到1945年,在工程师一族中,双对数复式计算尺已经相当普及了。这种计算尺每一面有十几种标尺,利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求出一个数的任意次方,并计算正弦、余弦和双曲三角函数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轰炸机的投弹手和领航员在需要迅速计算时,就常常求助于专用计算尺。美国海军设计了一种通用的计算尺“底盘”,盘身为铝制,带有一个塑料游标,将不同的赛璐珞制成的卡片插入底盘中,便可进行各种专门计算,如计算飞机的航程、耗油和高度等。
到20世纪60年代,计算尺已经成为科技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了。
计算尺为许多杰出的工程设计成就立下了汗马功劳,纽约帝国大厦、胡佛大坝、金门桥的悬索、液压汽车变速器、晶体管收音机、波音707客机等。德国V2火箭和美国土星5号助推火箭的设计者沃纳·冯·布劳恩,使用的是一把德国Nestler 公司出品的相当简陋的计算尺;在每次阿波罗登月行动中,宇航员们都携带了 Pickett 公司生产的计算尺,把它作为备用的计算工具。苏联工程师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i ·Korolev )在设计人造地球卫星和东方号宇宙飞
船时,使用了Nestler计算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计算尺也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然而计算尺有一个致命缺陷:标准计算尺通常只能达到3位数字的精度。
20世纪前半期,齿轮式机械计算器曾经是计算尺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电子技术闯入了这一领域。196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林德罗市的罗伯特·拉根(Robert·Ragen)开发出了最早一代晶体管电子计算器------Friden130。这种台式计算器拥有四项功能,可以不声不响地得出精度达12位数字的计算结果,令工程师们啧啧称奇。据拉根回忆,他是完全靠模拟计算工具设计出这个神奇的电子玩意儿的:“从晶体管栅流到存储器延迟线,整个电路全靠我在一把Keuffel&Esser公司生产的计算尺上完成。”或许可以说,正是计算尺帮助人们设计出了那种最终把它送进历史博物馆的工具。
电子计算器最终颠覆了计算尺的统治。1975年,Keuffel&Esser公司关闭了计算尺生产线,计算尺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