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讲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选自《王子安集》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 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旳檄文,触怒唐高宗。 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 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 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叹、隐寓对 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首联:回天涯海角,相互鼓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论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即将远行旳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哀。海内有知心旳朋友,虽 然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 大旳胸襟去劝慰友人,体现了诗人相信真挚友 谊不因时空变化而变化。
作者用广阔博大旳胸襟去劝慰友人,体现了作 者相信真挚友谊不因时空变化而变化。
qí
无为在岐路,子女共沾巾。
无为: 不必,不要。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 四杰”,一起提倡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送 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旳子孙,这里指送别旳友人。
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 常见旳一种主题。因为古代交 通不便,一旦分离,再见难期, 就连通信也不轻易,所以在诗 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旳色 彩。但古人写旳别诗也有明朗 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选自《王子安集》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 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旳檄文,触怒唐高宗。 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 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 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叹、隐寓对 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首联:回天涯海角,相互鼓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论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即将远行旳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哀。海内有知心旳朋友,虽 然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 大旳胸襟去劝慰友人,体现了诗人相信真挚友 谊不因时空变化而变化。
作者用广阔博大旳胸襟去劝慰友人,体现了作 者相信真挚友谊不因时空变化而变化。
qí
无为在岐路,子女共沾巾。
无为: 不必,不要。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 四杰”,一起提倡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送 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旳子孙,这里指送别旳友人。
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 常见旳一种主题。因为古代交 通不便,一旦分离,再见难期, 就连通信也不轻易,所以在诗 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旳色 彩。但古人写旳别诗也有明朗 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8下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延
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拓 展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肆部分
2024/10/24
20
课文小结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检 测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叁部分
2024/10/24
17
课文精讲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 这两句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黯然销魂的伤感、低沉 的感伤基调,表现出豁达、乐观、豪放的情怀,给人 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课文精讲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三级 四级
五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24/10/24
22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 达的胸襟。
课文精讲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们)不要在分别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 样挥泪告别。
课文精讲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 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延
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拓 展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肆部分
2024/10/24
20
课文小结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检 测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叁部分
2024/10/24
17
课文精讲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 这两句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黯然销魂的伤感、低沉 的感伤基调,表现出豁达、乐观、豪放的情怀,给人 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课文精讲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三级 四级
五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24/10/24
22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 达的胸襟。
课文精讲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们)不要在分别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 样挥泪告别。
课文精讲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 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蜀州》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首联 ——点明地点 意境开阔
依
依
颔联 ——离别原因 坦然面对
惜
别
颈联 ——与友互勉 乐观豁达
的 深
情
尾联 ——宽慰勉励 积极进取
理解性默写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
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2.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
消除孤独的苦闷,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以及与友
人深厚的友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
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
诗意理解④
岔路口,古人送行常 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泪沾手巾,形
不要做
容落泪之多。
译:我们不要在岔路口,像恋爱中青年男女那样让 泪水沾湿手巾。
诗意理解②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 “您”。这里指杜少府
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译:我与你此时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 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宦游人:做官的人。
拓展链接:王勃此时的职位是“沛府修撰”,这 只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御用文人,并没有实际权力。 杜少府是被外放到蜀州做县尉,这在当时对于一 个有才气、有抱负的文人来说是很不屑的。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最后两句不见离别伤感之情,突显出来的是一股豁然 爽朗之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 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 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尾联直抒胸臆,慰勉友人不要泪沾手巾,要心胸
豁达、坦然面对。
诗歌主旨
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亥杂诗》ppt课件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离别意”本可以述说很
多,但作者是要强的青年, 不愿流露伤感之情,话锋 急转,变为劝勉。这种方 法,文学上叫“跳脱”。
一、看图背诗(你可以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思想 1.本诗选自《 龚自珍全集 》,作者是近代________ 文学 家。 家、________ 2.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_,_______。
押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津 jin 邻 lin 巾 jin 韵脚:in
己亥杂诗
斜 涯 花 xia ya hua 韵脚:a
写作目的(背景)
己亥杂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 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 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别友
己亥(一八三九) 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 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 北往返的途中,诞生了 《己亥杂诗》 ,计315 首。
体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律
己亥杂诗
七绝
中国诗体。又称截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 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 句、断句、绝诗。它源 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 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 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 五言、七言两种。简称 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 五绝、七绝,也偶有六 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 绝。 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 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 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六、“自古多情伤离别”但此诗中有一 句千古传颂的别而不伤感的诗句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样是游 宦人的情意。离开家乡,到远地去求学,称 为“游士”、或“游学”。去做官,称为 “游宦”,也称“宦游”。强调游,就用 “宦游”;强调宦,就用“游宦”。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 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 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 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 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 “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 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 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 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 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 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 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 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 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 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 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 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 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 “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 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 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 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 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 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 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 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 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语文七上第7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假如诗人还健
在,面对繁荣昌盛 的祖国,还用《我 爱这土地》抒情,
他会怎样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仿
这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写
这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诗
这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歌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日军在华暴行!
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 打美国,我捐一年的工资。 打日本,我愿捐我的生命。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 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 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 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2、掌握对 比的写作手 法。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小结升华
计划用时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诗歌的点睛之句,诗人做运 在老师的引
用的写作手法,以及分析诗歌的 导下总结分
一般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析诗歌的一
们了解了初唐四杰都有谁?学会 般方法,在
运用“起承转合”的方法分析诗 学习的过程
歌的一般方法,同学们是否有所 中记住与王
假如诗人还健
在,面对繁荣昌盛 的祖国,还用《我 爱这土地》抒情,
他会怎样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仿
这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写
这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诗
这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歌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日军在华暴行!
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 打美国,我捐一年的工资。 打日本,我愿捐我的生命。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 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 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 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2、掌握对 比的写作手 法。
二次修改
教学环节
小结升华
计划用时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诗歌的点睛之句,诗人做运 在老师的引
用的写作手法,以及分析诗歌的 导下总结分
一般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析诗歌的一
们了解了初唐四杰都有谁?学会 般方法,在
运用“起承转合”的方法分析诗 学习的过程
歌的一般方法,同学们是否有所 中记住与王
下 三单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赏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 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 之感。惜别中显现出诗人阔达的胸襟。
3.赏析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自己对友 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 限的哲理;一改送别诗伤感、低沉的传统基调, 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 鼓舞,故之成为于千古名句。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 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 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 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 然流畅,用质朴的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高宗时应举及第, 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 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号称“初唐四杰”。
shǔ qu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qí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三秦大地辅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 望着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和你离别,心中有无限情意,因为 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 天涯也如近在身边。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不要像恋爱中 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地泪沾手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练字的角度赏析首联。 “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京城长安的
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16张)
为何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 悲苦、低沉旳情调,体现 了高远旳志趣和来自观豁达 旳胸怀。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论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 蜀州,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 定基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虚实结合,经过一远一近 两处景物旳对照,呈现雄 浑壮阔旳意境,烘托出行 者和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 旳感情,奠定了全诗豪壮 旳感情基调。
一生坎坷,27岁因渡海溺水而 亡。
主题
• 这首送别诗,体现对 友人旳尉勉,同步体 现了诗人乐观豁达旳 胸怀及朋友间真挚旳 情感。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 常见旳一种主题。因为古代交 通不便,一旦分离,再见难期, 就连通信也不轻易,所以在诗 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旳色 彩。但古人写旳别诗也有明朗 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你旳知心 朋友,虽然在天涯海角也象是近邻
。体现对友人旳尉勉,鼓励友人 勇敢地踏上征途,同步体现了诗 人乐观豁达旳胸怀及朋友间真挚 旳情感,意境开阔。
• 蕴涵真挚旳友谊能够超越时空、缩 短距离旳哲理。
qí
无为在岐路,子女共沾巾。
无为: 不必,不要。
•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 是全篇旳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 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 2.“无为在歧路,子女共沾巾”一 句中,“无为”旳意思是 _________,诗句体现了诗人 _________ 旳思想感情.
•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旳了 解。
岐路: 分手旳路口。 沾巾: 沾湿手巾,指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等奖优秀课件 (共27张PPT)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 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 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 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 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读准字音:
城阙
què
五津
jīn宦游人歧路来自huàn 天涯qí
yá
读准节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读出诗味: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注释】
城阙:城墙与宫阙,这里指长安。辅: 拱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风烟:风尘烟雾,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 的景象。五津:即白华津、万里津、江 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以五津泛指蜀 川。津:渡口。
目标导航: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 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 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 友情的珍惜。
作家点击: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 州龙门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 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为沛 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 怒唐高宗。后任虢州参军,犯死 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因 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 二十卷。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 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 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除本文外,《滕王阁序》亦脍炙 人口。
【译文】 长安城被关中之地护卫着,风烟滚滚,望 不到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
【赏析】
“三秦”点明送别之地,“五津”点明友人 赴任之地。运用借代的修辞,勾勒两处的地 理环境。“三秦”“五津”给读者以雄浑磅 礴视野开阔的感受,既点明了地点,又奠定 了全诗旷达的基调。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读准字音:
城阙
què
五津
jīn宦游人歧路来自huàn 天涯qí
yá
读准节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读出诗味: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注释】
城阙:城墙与宫阙,这里指长安。辅: 拱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风烟:风尘烟雾,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 的景象。五津:即白华津、万里津、江 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以五津泛指蜀 川。津:渡口。
目标导航: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 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 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 友情的珍惜。
作家点击: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 州龙门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 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为沛 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 怒唐高宗。后任虢州参军,犯死 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因 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 二十卷。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 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 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除本文外,《滕王阁序》亦脍炙 人口。
【译文】 长安城被关中之地护卫着,风烟滚滚,望 不到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
【赏析】
“三秦”点明送别之地,“五津”点明友人 赴任之地。运用借代的修辞,勾勒两处的地 理环境。“三秦”“五津”给读者以雄浑磅 礴视野开阔的感受,既点明了地点,又奠定 了全诗旷达的基调。
【语文版】语文初一七年级上册:第25课《诗五首》ppt课件(2)
31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32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郑谷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春天里的 离别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 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 重逢的时候。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 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 徘徊。
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诗五首
花桥学校LKM0222制作
1
诗 五 首
杂诗
夜雨寄北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4
王维简介
王维(约701-761), 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 河东人。外号“诗佛”。 他是山水田园派诗人, 和孟浩然合称为“王 孟”。苏东坡称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
来日绮窗前,寒梅 着花未?
用白描手 法抒发游 子的思乡 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离家人向来客询问家中 的情况,表达了浓郁的思乡 之情。
《杂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 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 入诗,平淡而隽永。 句式运用:问句结尾,可见 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32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郑谷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春天里的 离别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 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 重逢的时候。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 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 徘徊。
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诗五首
花桥学校LKM0222制作
1
诗 五 首
杂诗
夜雨寄北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4
王维简介
王维(约701-761), 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 河东人。外号“诗佛”。 他是山水田园派诗人, 和孟浩然合称为“王 孟”。苏东坡称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
来日绮窗前,寒梅 着花未?
用白描手 法抒发游 子的思乡 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离家人向来客询问家中 的情况,表达了浓郁的思乡 之情。
《杂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 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 入诗,平淡而隽永。 句式运用:问句结尾,可见 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4-6单元诗词课件ppt课件
壮志凌云
豁达乐观
精选版课件ppt
14
精选版课件ppt
15
泊秦淮——(杜牧)
写景 抒情
——————互文
___________时、地
__________
__________ 名句
对国家命运 的关怀忧愤
精选版课件ppt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版课件ppt
1
精选版课件ppt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体裁:五律(送别诗) (2)作者王勃,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
写景 抒情
———————— ————————
送别之地 赴任之乡
对偶
——————,————— 别中之别 ——————,————— 名句(对偶)
———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 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 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 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 的岭南水滨。
精选版课件ppt
7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首联————,————。获罪之快
精选版课件ppt
10
精选版课件ppt
11
登飞来峰(王安石)
写景 议论
————————
高
————————
———————— 远 结果 哲
———————— 高 原因 理
登高望远
精选版课件ppt
12
精选版课件ppt
13
秋词——(刘禹锡)
议论 描写
——————(悲秋) ——————(颂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学过那些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积累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 杨炯 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 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 杨炯传》 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 裴 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佥载》卷 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 “算博士”,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名亦兼指诗文。后遂主要 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 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 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 续 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 “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 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 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 卢骆”;《旧唐书· 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对友人的思念,在离别时的赠言。 抒发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但又要 分离的感伤,还有无论在哪里都会把 彼此放在心里,就像在自己身边一样。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充满了什么情感?
(1)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 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2)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尤其 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意
1.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2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3.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4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 《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 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 阳(治今河北涿县)人。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 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在四杰 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 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 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 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 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 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 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 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 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 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 《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 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 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 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 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 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 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 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 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 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 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 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 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 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 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 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 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 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 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 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 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 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 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 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 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 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 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Leabharlann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题
• 送杜少去蜀州任职
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 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 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 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 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 近。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 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 “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 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 “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 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 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 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 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 依依惜别的感情。
我们学过那些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 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 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 宾王的合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 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 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 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 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 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 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精华介绍 “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四杰。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他的 诗风格清新,他的赋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与卢照邻等人都试图 改变当时“争构纤维,竟为雕刻”的诗风。他在27岁时所写的《滕王 阁诗序》是词赋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阁诗》则是唐诗中的精 品,且诗中手法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至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诗,更是公认的唐诗极品,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 是唐诗中最能渗透古今、撼动人心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