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脓性感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5个方面征象,提示残余病灶或活动病 灶存在:
1.骨质增生硬化区,无骨纹→有病灶;有骨 纹结构→病灶已治愈;
2. 硬化骨质中寻找破坏区; 3. 在破坏区内寻找死骨; 4. 病灶周围有无骨膜反应(骨外膜); 5. 病灶周围软组织肿胀.
慢性骨脓肿
概念: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为慢性 局限性骨髓炎;
定位像
男,63岁,左跟骨慢性骨髓炎
男,64岁.肱骨慢性骨髓炎
男,18岁,左侧腓骨慢性骨髓炎
诊断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有明确的病史及体征, 确诊不难;
通过X线检查,明确有无活动病灶的存在, 是诊断的重点,也是难点。正确的诊断, 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和少年,男性较多; 起病急,表现为爆发性高热、寒战,有脓
毒血症、菌血症等中毒症状; 患肢活动障碍、深部疼痛,肌肉痉挛,关
节屈曲; 局部红、肿、热、疼,皮肤温度增高; 局部波动感(脓肿形成)
实验室检查
血象高。白细胞记数高,中性粒细胞分 类增高。表现为严重感染的血象;
早期X线表现
病变区骨膜反应; 脓肿周围有新生骨包绕; 穿破骨皮质形成骨性窦道; 局部软组织脓肿。
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青少年男性; 2.长骨干骺端; 3.骨质破坏、骨膜反应; 4.急性炎症,全身中毒症
状明显;
5.骨膜反应广泛,长条状 死骨,骨质增生硬化。
成骨肉瘤
1.青少年男性; 2.长骨干骺端; 3.骨质破坏、骨膜反应; 4.局部肿块、疼痛、夜间
骨化脓性感染
本章讨论的重点是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病原菌是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伤寒杆菌及副伤寒杆菌 布氏菌
分类: 1.根据发病情况: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骨髓炎 2.根据患病部位:长管状骨及四肢关节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短管状骨骨髓炎 慢性骨脓肿
常见部位:多在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以 胫骨上下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wenku.baidu.com
病理改变:
化脓菌经血源进入骨内,局限于松质骨的局部, 一般病灶较小,1~2cm或2~3cm,圆形或分叶状 骨质破坏区,破坏区很少有死骨。
急性期:脓肿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内含脓液。
慢性期:病变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新生骨包绕,
内部为肉芽组织和脓液。
入骨髓 脓肿一般不能穿过骺板
骨而侵入关节
广泛的骨髓腔炎症,经哈氏管蔓延到骨膜 下,和骨膜下脓肿共同作用,使骨膜与骨皮 质分离,骨皮质营养障碍,出现骨质坏死;
骨膜受炎症刺激,出现骨膜反应;
软组织炎症,特别是软组织脓肿,穿破皮肤,形 成皮肤窦道;
骨和软组织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化,此时, 即成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炎症吸收痊愈时,新生骨经过改建吸收, 骨纹结构可逐渐出现,直至完全吸收。
骨膜反应
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时好时坏,骨 膜反复受到刺激,呈现多形性骨膜反应,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典型表现是花边样骨 膜反应;
骨膜反应是在存活的骨皮质外面形成的。
骨包壳和死骨
大块死骨周围,骨膜反应,新骨形成,出 现包绕死骨的一层骨性包壳。呈高密度死 骨环周窄带状高密度影,两者之间存在一 透亮线;
急性发作时,产生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 模糊,局部软组织肿胀,可伴有骨膜反应。
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密度减低;骨小梁纤细, 数目减少,直至骨小梁片状缺损;骨皮质 变薄;
骨质增生硬化
是一种修复反应,炎症刺激成骨细胞活跃, 产生新骨。骨小梁密集、排列紊乱,呈均 匀骨化阴影,无骨纹结构;这种反应性新 骨的中心常有活动性病灶存在;
X线表现
软组织肿胀; 骨质破坏;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骨包壳和死骨。
软组织肿胀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的部位,软组织改变 以炎性渗出反应为主,局部肿胀,皮下脂 肪出现网状结构;
慢性期,软组织增生修复为主,形成局限 性软组织肿块,边缘比较清楚;
骨质破坏
肉芽组织对死骨清除的破坏,大块死骨呈 边缘清楚虫蚀样;
3.根据病灶情况:单发感染 多发感染 局限感染 弥漫感染
4. 根据致病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72%~85%) 伤寒及副伤寒杆菌 布氏菌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血源性骨髓炎的
72%~85%,其次溶血性葡萄球菌、链球菌、 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感染途径: 1. 血行感染; 2. 附近软组织炎症或关节炎症 直接蔓延; 3. 开放性骨折或贯通伤。
CT,横断面扫描,重叠少;密度分辩率 高,可以识别早期的小脓肿;
MRI:可显示骨质破坏前的早期感染。TI 像的低信号与骨髓的高信号形成鲜明对 比。T2加脂肪抑制脓肿和水肿呈高信号。 死骨呈低信号。
典型X线表现
干骺端松质骨局限性融雪样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范围扩大,可达骨
干的2/3或全骨干; 骨干广泛的骨膜反应; 长条形的死骨形成; 病理性骨折; 骨质增生硬化,新骨形成; 合并关节炎症。
发病2周以内,临床表现明显,骨骼(—)。 可以见到软组织改变:
1. 皮下脂肪层因水肿而增厚,有粗大的条网状结 构,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则呈 网状,变化较为广泛;
2. 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3. 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变模糊;
软组织变化虽无特征,但结合病史与临 床,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病变部位:常见于长管状骨干骺端松质骨,以
胫骨、股骨、肱骨、桡骨多见(肩
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病理改变: (以血性感染为例)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滋养动脉 →侵犯骨髓和骨皮质→干骺端松质骨→ 局部脓肿
局部脓肿
向骨髓腔方向直接扩散; 穿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
脓肿 破入关节囊 骨膜下脓肿经哈氏管再
加重;
5.Codman三角,软组织 肿块,放射状骨针。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引流不畅; 死骨存留; 身体抵抗力下降,残余病灶复燃。
临床表现
排脓瘘管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 病变持续数年、十数年、数十年; 瘘管可有死骨片排出; 一般状况差;
1.骨质增生硬化区,无骨纹→有病灶;有骨 纹结构→病灶已治愈;
2. 硬化骨质中寻找破坏区; 3. 在破坏区内寻找死骨; 4. 病灶周围有无骨膜反应(骨外膜); 5. 病灶周围软组织肿胀.
慢性骨脓肿
概念: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为慢性 局限性骨髓炎;
定位像
男,63岁,左跟骨慢性骨髓炎
男,64岁.肱骨慢性骨髓炎
男,18岁,左侧腓骨慢性骨髓炎
诊断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有明确的病史及体征, 确诊不难;
通过X线检查,明确有无活动病灶的存在, 是诊断的重点,也是难点。正确的诊断, 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和少年,男性较多; 起病急,表现为爆发性高热、寒战,有脓
毒血症、菌血症等中毒症状; 患肢活动障碍、深部疼痛,肌肉痉挛,关
节屈曲; 局部红、肿、热、疼,皮肤温度增高; 局部波动感(脓肿形成)
实验室检查
血象高。白细胞记数高,中性粒细胞分 类增高。表现为严重感染的血象;
早期X线表现
病变区骨膜反应; 脓肿周围有新生骨包绕; 穿破骨皮质形成骨性窦道; 局部软组织脓肿。
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青少年男性; 2.长骨干骺端; 3.骨质破坏、骨膜反应; 4.急性炎症,全身中毒症
状明显;
5.骨膜反应广泛,长条状 死骨,骨质增生硬化。
成骨肉瘤
1.青少年男性; 2.长骨干骺端; 3.骨质破坏、骨膜反应; 4.局部肿块、疼痛、夜间
骨化脓性感染
本章讨论的重点是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病原菌是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伤寒杆菌及副伤寒杆菌 布氏菌
分类: 1.根据发病情况: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骨髓炎 2.根据患病部位:长管状骨及四肢关节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短管状骨骨髓炎 慢性骨脓肿
常见部位:多在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以 胫骨上下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wenku.baidu.com
病理改变:
化脓菌经血源进入骨内,局限于松质骨的局部, 一般病灶较小,1~2cm或2~3cm,圆形或分叶状 骨质破坏区,破坏区很少有死骨。
急性期:脓肿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内含脓液。
慢性期:病变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新生骨包绕,
内部为肉芽组织和脓液。
入骨髓 脓肿一般不能穿过骺板
骨而侵入关节
广泛的骨髓腔炎症,经哈氏管蔓延到骨膜 下,和骨膜下脓肿共同作用,使骨膜与骨皮 质分离,骨皮质营养障碍,出现骨质坏死;
骨膜受炎症刺激,出现骨膜反应;
软组织炎症,特别是软组织脓肿,穿破皮肤,形 成皮肤窦道;
骨和软组织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化,此时, 即成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炎症吸收痊愈时,新生骨经过改建吸收, 骨纹结构可逐渐出现,直至完全吸收。
骨膜反应
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时好时坏,骨 膜反复受到刺激,呈现多形性骨膜反应,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典型表现是花边样骨 膜反应;
骨膜反应是在存活的骨皮质外面形成的。
骨包壳和死骨
大块死骨周围,骨膜反应,新骨形成,出 现包绕死骨的一层骨性包壳。呈高密度死 骨环周窄带状高密度影,两者之间存在一 透亮线;
急性发作时,产生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 模糊,局部软组织肿胀,可伴有骨膜反应。
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密度减低;骨小梁纤细, 数目减少,直至骨小梁片状缺损;骨皮质 变薄;
骨质增生硬化
是一种修复反应,炎症刺激成骨细胞活跃, 产生新骨。骨小梁密集、排列紊乱,呈均 匀骨化阴影,无骨纹结构;这种反应性新 骨的中心常有活动性病灶存在;
X线表现
软组织肿胀; 骨质破坏;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骨包壳和死骨。
软组织肿胀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的部位,软组织改变 以炎性渗出反应为主,局部肿胀,皮下脂 肪出现网状结构;
慢性期,软组织增生修复为主,形成局限 性软组织肿块,边缘比较清楚;
骨质破坏
肉芽组织对死骨清除的破坏,大块死骨呈 边缘清楚虫蚀样;
3.根据病灶情况:单发感染 多发感染 局限感染 弥漫感染
4. 根据致病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72%~85%) 伤寒及副伤寒杆菌 布氏菌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血源性骨髓炎的
72%~85%,其次溶血性葡萄球菌、链球菌、 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感染途径: 1. 血行感染; 2. 附近软组织炎症或关节炎症 直接蔓延; 3. 开放性骨折或贯通伤。
CT,横断面扫描,重叠少;密度分辩率 高,可以识别早期的小脓肿;
MRI:可显示骨质破坏前的早期感染。TI 像的低信号与骨髓的高信号形成鲜明对 比。T2加脂肪抑制脓肿和水肿呈高信号。 死骨呈低信号。
典型X线表现
干骺端松质骨局限性融雪样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范围扩大,可达骨
干的2/3或全骨干; 骨干广泛的骨膜反应; 长条形的死骨形成; 病理性骨折; 骨质增生硬化,新骨形成; 合并关节炎症。
发病2周以内,临床表现明显,骨骼(—)。 可以见到软组织改变:
1. 皮下脂肪层因水肿而增厚,有粗大的条网状结 构,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则呈 网状,变化较为广泛;
2. 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3. 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变模糊;
软组织变化虽无特征,但结合病史与临 床,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病变部位:常见于长管状骨干骺端松质骨,以
胫骨、股骨、肱骨、桡骨多见(肩
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病理改变: (以血性感染为例)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滋养动脉 →侵犯骨髓和骨皮质→干骺端松质骨→ 局部脓肿
局部脓肿
向骨髓腔方向直接扩散; 穿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
脓肿 破入关节囊 骨膜下脓肿经哈氏管再
加重;
5.Codman三角,软组织 肿块,放射状骨针。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引流不畅; 死骨存留; 身体抵抗力下降,残余病灶复燃。
临床表现
排脓瘘管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 病变持续数年、十数年、数十年; 瘘管可有死骨片排出; 一般状况差;